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医保定点财务制度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民营医院多呈现大专科小综合的特点
据权威资料显示,到目前为止,我国已有民营医院1477所,虽然营利性医疗机构的数量已经占全部医疗机构的44.2%,但其中营利性医院却占医院总数不到1%,营利性医疗机构床位数、医师数和护理人员只占总量的1.4%、9.4%和0.8%,门诊量只占全部的7.7%,年入院人次只占总量的2.9%,可见,营利性医疗机构无论从规模和服务上都无法与公立医院相比,也就是说,我国的主流医疗体系仍然是7万家国立医院,他们本身就是国家福利制度的一部分,享受国家财政补贴、税收优惠,以前还可以得到15%的药费零售差价,医药分开核算后也会得到一部分返还金额,最重要的是他们控制了最基础的医疗资源―――病人。全国3亿城镇职工建立了个人账户享受医疗保险,但他们的就医范围被限定在国家福利医院,可以说,留给商业医院的生存空间是很小的。
北京市卫生局副局长梁万年告诉记者,目前在鼓励社会办医的政策下,民营医院出现迅速发展的势头,表现在数量增多,规模扩大,条件渐好。有的民营医院规模较大,不亚于公立医院。民营医院的特点是大专科小综合者多;聘用大批离退休专家者多,以中医中药为主者多。民营医院设置的专科专病是公立医院很少设置的,这说明它们还处在公立医院的夹缝当中。一般来说,民营医院多以门诊为主,规模适中,经营灵活,在办院模式和市场竞争方面很值得公立医院学习,目前有30多个地区的卫生部门和500多家国有大医院到民营医院取经。就目前的市场环境来说,国家对于民营医院的发展在政策上还是不明朗的,因此,民营医院的发展过程中存在不少问题。
什么困扰民营医院的发展
当然,在民营医院的发展过程中,还是存在不少问题的。这些问题在民营医院的发展过程中一直都非常突出,这将不断地困扰民营医院的发展。
梁万年认为,第一是医疗市场政策不明朗,医疗市场的政策的不明朗主要表现在税收政策和医疗保险定点单位的政策上。目前税收政策的不配套不统一,对民营医院的生存发展产生了比较大的影响。比如从去年开始,四川省开始实施医疗机构分类管理,医院分为营利和非营利后,卫生部门明确民营医院全部为营利性医院,税务部门开始对民营医院征税。由于民营医院基本属于新生事物,因此,到底应当按什么性质收税,卫生部门和税务部门的政策不统一。如果按企业收税,那么医院将要上缴毛收入的5.5%,此外还有16种税,医院实在难以承担。
关于营利性医院的免税问题,各地政策也是五花八门。根据财政部、卫生部有关文件规定,营利性医院在分类管理登记以后前3年是免税的,但地方税务部门却认为应当从分类登记之日起就要交税;还有的地方要从医院成立之日开始交税,一家办了10年的医院依照此政策,免去3年的税收,还要补交7年的税。几百万甚至上千万的税款使医院收不抵税。此外,目前营利与非营利医院执行的是同一个收费标准,民营医院不可能在收费上有高利润,加上一些卫生部门将民营医院全部逼进营利的“死角”,各地出台形形的土政策“包围”,使民营医院发展举步维艰。 在医保定点政策上,除了少数民营医院比较幸运,大多数民营医院都被排除在医保定点单位之外。医疗机构分类管理后,一些地区不允许政策规定的非政府主办的非营利医院存在,民营医院“一律”成为营利性医院,而营利性医院“一律”不得成为定点医院。
所有制上的歧视依然存在,虽然目前不少患者冲着民营医院的特色和服务而来,可因为国家政策规定民营医院都不能成为定点医院,所以还是影响了民营医院的病源。这样一刀切是不合理的。从多次民营医院经验交流会上得知,有95%的民营医院都认为国家对待公立医院和民营医院政策上不一视同仁,对民营医院缺乏必要的支持,主要集中在医疗保险、职称评定、贷款、用地审批等方面。有的省公布的基本医疗保险定点医院选择名单中,没有一家民营医院,这样无形中减少了群众就医的范围,不利于公平竞争,同样也不利于公立医院的改革。
目前,我国的一些民营医院已经具备了与公立医院竞争的条件,一些进入定点医院的民营医院表现不俗。但就总体而言,我国营利性医疗机构从床位、手术量、门诊量上都处于绝对的弱势,称得上医院的不到医疗机构总数的1%。虽然进“定点”不是民营医院的惟一出路,但民营医院应该拥有一个能够公平竞争的大环境。
第二民营医院自身存在的问题 除去外环境因素,民营医院自身的缺陷不容忽视。虽然目前已经出现了像东莞东华医院、成都恒博医院、温州康宁医院、沈阳何氏眼科、新疆佳音集团等一批优秀的民营医院,但从整体来看,目前中国民 营医院的品牌还没有形成。民营医院的问题比较多,突出表现在急功近利的行为,这一点从全国各地铺天盖地的医疗广告就可以看出来。
民营医院的优势不在于是否能做高、精、尖的手术,也没有高、精、尖的专家,而是社区医疗服务,是以服务为特点的基础性医疗工作。这就造成了民营医院和国有大医院在很多方面形成一定的差距,主要体现在人才、技术和规模上。在人才方面,民营医院的医生通常是由一些国有医院退休的医护人员组成,对于渴望发展的年轻的医护人员来说,他们通常会选择国有大医院,这就造成了民营医院的人才断档,不能培养自己的人才,而只能通过引进外来发展持续发展,这对于民营医院的长期发展并不是很有利。而在技术上,虽然民营医院通常是由一些具有丰富经验的医护人员组成,但是,民营医院的设备和发展方向显然同国有医院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就自身的竞争优势而言,两者也不是在同一水平线上。
这些问题也会在医院的经营过程中体现出来,比如,目前医疗广告市场是如火如荼,而做广告的大多数都是民营医院。市场调查发现,民营医院医院大都患有“广告病”。民营医院确实几乎囊括了所有的医疗广告的。据了解,上海朝晖医院仅在某报的广告投放量平均每月就达5个整版以上,其广告同时还投放在电台和电视台等各大媒体上。医疗广告显然是把双刃剑,广告的目的,本身是为了打响品牌和吸引病人到医院来就医,但大量广告又极大地增加了中小医院成本,加大了它们的经营风险。
传统大医院掀起的增设分院的热潮,无疑给了中小医院当头一棒。在“技术战”上打不过大医院的情况下,“价格战”和“服务战”很容易进一步把中小医院拖下水。温州市卫生经济学会的一项调查显示,温州19家民营医院中有15家收费已经低于当地的国有医院。
民营医院应当怎样发展呢
诸如以上这些问题,对民营医院的发展都会产生很大的影响,都会对民营医院的发展造成客观上的障碍,但这是不可避免的,民营医院的发展从内部来说,需要有战略性的管理、规范化的机制、健全的财务机制、人才资源开发和科技创新体系以及独特的企业文化建设,从外部来说,则需要国家政策的鼓励和扶持。那么民营医院应当怎样发展呢?
梁万年认为,第一要发挥自身优势 与国有大医院相比,民营医院由于受规模、人才、医疗设备和医疗水平等不足的制约。因此,应该扬长避短,发挥自己的优势,采取错位的方法,不与非营利性医院争夺主流病人,而是不断发展那自己的特色专科。应该向大专科小综合方向发展。而不要走入“小而全”的误区。没有特色就缺乏竞争力,民营医院应该紧密结各市场需求和自身优势确定重点科室和特色专科,并以一贯之地加以扶持,最终形成优势学科群体和特色效应,在抓重点科室的同时,要不断扶持新的特色科室。突出特色,不断进行巩固和发展,循序渐进,持续发展,这才是民营医院发展的良性之道。
第二要连锁经营,形成规模效应 在未来的几年内,民营医院面对的不仅仅是国有大医院的竞争,还要警惕国外医疗机构,这就要实现医院的规模化经营。但是民营医院是在夹缝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多数医院都处于初创阶段,投资规模偏小,而且分散,抗风险能力较弱,既不能形成规模经济效应,也不能产生资源经济效应。从长远发展考虑,民营医院应以资金为纽带,扩大投资,在可能的前提下实现规模化经营,办成有规模、有水平、有特色的医院。连锁经营是民营医院在短时间内提高自身实力和水平的有效途径。连锁经营在给民营医院带来管理和财务制度上的统一的同时,也提供了民营医院参与市场竞争时抗风险能力,规模和特色将成为民营医院生存的关键因素。
第三要拓宽融资渠道 国家财力对民营医院投入的有限性,造成民营医院贷款较难,所以拓宽融资渠道对民营医院的发展也是举足轻重的。今年是中国入世承诺允许外资综合性医院进入我国内地医疗服务市场的第一年。在中国很快将成为全球第五大医药市场的预期下,早就觊觎中国内地医疗市场的海外医疗机构很可能蜂拥而入。本来就活得很累的民营医院,面临着更为严峻的生存考验。就是因为看准了这种形势,海内外医疗资本纷纷以连锁加盟的形式吸纳中国内地的民营医院。而引入外资则向民营医院提供了一条崭新的融资渠道,如山东万杰医院获得了世界银行提供的1500万美元的贷款。当然利用民间、社会资本投资医疗服务领域,对于大多数民营医院来说,显得更为实际可行。尽力弥补医疗资源和服务能力上的欠缺。
关键词:财务管理公立医院医院财务
医院财务管理作为医院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医院经济工作的核心,它渗透到医院管理的各个环节,各个流程中,好坏直接影响到医院的生存发展,加强医院财务管理是医院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在医院财务管理中会遇到一些普遍存在的问题,在具体的核算运营中一些问题可以随之解决,但与此同时也会有一些凸显的问题存在。
一、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固定资产的管理问题
公立医院作为国家财政拨款建立的医院,其固定资产为国有资产来管理使用,是有着严格的使用标准的,但在实际运营中,存在着较大的监管漏洞。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三方面;
1、固定资产核算入账确认标准模糊不清
固定资产,是指一般设备单位价值在500元以上,专用设备单位价值在800元以上,使用期限在一年以上,并在使用过程中基本保持原有物质形态的资产。此外,单位价值虽未达到规定标准,但耐用时间在一年以上的大批同类物资,也应作为固定资产管理。医院固定资产的分类,根据《事业单位会计准则》,按照医院固定资产的自然属性,结合其经济用途和使用情况,共分为房屋和建筑物、专用设备、一般设备、图书和其他固定资产五大类。在账务处理问题上,部分医院入账时并未严格地按照标准要求来执行,在固定资产和低值易耗品中常有混淆,入账标准未按规定标准严格区分开来,带来一些管理上的混乱;对于一些调拨的固定资产,入出账确认未能及时处理,导致单位家底不清、资产私人化、有帐无物的情况有时出现。与此同时上级单位监管也不尽有力。
2、日常的财务管理中实际资产价值未能真实反映
因为现行医院会计制度规定:医院固定资产取得的同时,增加固定基金,在其使用损耗过程中,其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保持不变。因此医院财务报表中很难真实反映固定资产的实际价值,从而医院的总资产价值是不十分准确的;再则在修购基金的提取上,还仍然沿用一种固定的折旧方法计提修购基金的做法,对于整类固定资产来说,缺乏合理科学性。
3、固定资产的配置和报废处置
在资产配置上,存在随意性、重复购置和责权不明的情况。而且办公设备的资产配置标准存在超标现象。在维修报废管理上,由于医院专业人才的缺乏,导致大量的医疗设备的报废管理缺乏专业的技术标准,与此同时没有专门的部门监管,报废随意性大,导致一部分固定资产闲置浪费,因为盘点清查不够认真细致,会出现一些固定资产帐外使用的情况,造成不必要的盘盈或盘亏。再者在处置收入中,会出现有报废的固定资产收入,尚无实物在帐内反映的具体情况。另外,对于处置资产时不评估、不公开、随意变卖的情况在有些医院时有发生。
(二)预算管理
医院财务预算管理是宏观性的,统管全局性的财务管理行为导向,是指医院按照自身发展计划和上级部门下达的任务来编制年度收支计划的过程。
现在有些医院财务管理运行中预算管理基本流于形式,缺乏预算管理理念,未能建立科学有效的预算管理及监督机制。预算管理内容不健全,预算编制方法缺乏严肃严谨性。
1、预算编制内容不完整
公立性医院作为事业单位,在预算管理内容中仅仅有收支预算,但对于应收应付往来帐的管理,药品采购,库存物资等内容往往不涉及。在收支预算编制内容上没有严格根据部门预算编制的要求,而且在其内容上主要是为了应付上级部门,医院为了财政拨款的需要,一般没有将预算层层分解和落实到各职能部门和业务科室。
2、预算编制方法缺乏科学性
在预算编制上,一些医院往往采用“基数法”。一般采取低估收入、高估支出的做法以保证自己容易完成预算目标,造成了预算与实际情况的差异,淡化了预算的管理作用。基本上是以上年的收入和支出决算数据,乘以固定的增长率来得到下一年的预算指标数据,但和真正的实际业务收入情况往往有一定的偏差。一些医院在做支出预算时,缺乏量化分析和科学论证,没能真正做到以收定支。
3、预算分析不足
医院预算管理是根据医院的职责、工作任务和发展计划编制的年度财务收支计划,对医院各项财务活动进行统筹安排。但有些医院的财务预算分析并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因在前期的预算编制基础上缺乏对管理机制、医疗竞争状况和医疗服务能力等因素的综合考虑,而且因数据信息不精准粗略,因此在其事中和事后的分析上对医院的发展战略、经营目标与其他重大决策没有实际的指导意义。提供不出有利于医院拟定长远战略规划、提升医院价值的信息依据。
(三)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1、内部控制制度亟需完善改进
目前虽然各医院一般都在一定程度上建立了内控制度,基本上是有章可循,但在对内部控制的认识处理上存在着差异性,对内部控制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轻视内部控制,认为内部控制是形式上的内容,更多的是遵循行政上的领导指挥。因此医院制定的内控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不够完善,在内容上缺乏科学性和严谨性。而且对于医院经济活动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内部控制制度并没有适时做出相应的调整和补充。
2、内部控制的重要实施环节――风险评估薄弱
风险评估是企业及时识别、科学分析经营活动中与实现控制目标相关的风险,合理确定风险应对策略,是实施内部控制的重要环节。风险评估主要包括目标设定、风险识别、风险分析和风险应对。
随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全面实施,作为医保定点的公立医院收治的参保病人越来越多,医保病人出院后,医保部门若不能及时拨付医保费用,把医保病人发生的医疗费用部分转嫁给定点医院负担,这些无形中将会加大医院的运行成本和资金周转压力;同时由于承担社会救助义务和病人“逃费”所造成的医疗欠费,将会增加应收账款的坏账可能,会进一步增加资金回收风险。从而会影响医院资金的正常运营和发展。
3、内部审计职能有待加强
内部审计部门在评价内部控制的有效性,以及提出改进建议等方面起着关键作用。审计是维护内部控制制度严肃性和有效规避财务风险的手段,但非营利医院虽然建立了内部审计部门,但并未充分发挥其应有的监督和评价的职能。内部审计一般都是事后阶段的审计,其缺乏有效地审计监督,而且独立性较差,审计和财务关系没有合理理顺,导致审计效力滞后。
二、加强医院财务管理的建议
(一)固定资产管理
首先要通过业务培训和继续教育,提高会计人员的专业业务水平,明确固定资产的入账原则和标准,以防国有资产的流失和损耗;再则,要建立固定资产的清查盘点,对固定资产实行定期不定期的抽查盘点,三,对于固定资产的日常使用与维护,要用专人负责管理,明确职责权限,建立严格的资产报废审批制度。
在账务处理上,为了能真实客观的反映医院的资产财务状况,要尝试建立累计折旧会计科目,按月计提固定资产的磨损消耗,从会计谨慎性原则出发,要充分考虑到固定资产的减值处理情况,明确折旧范围,明确折旧率,确定净残值,按照固定资产的分类确定折旧方法。
在固定资产的清查环节,要加强监管控制,确定盘点清查工作职责及范围,对于盘盈盘亏的情况要找出原因,加强内部监管。对于资产的处置,严格履行审批手续,未经批准不得自行处置。
(二)预算管理
医院应根据实际情况,科学地预测各种因素对医院收支的影响,合理编制年度预算。充分考虑医院的资金状况,优先安排重点建设和发展的项目,调整不合理的支出,实现医院资源的科学配置管理。并根据年度计划,权衡轻重合理的安排各部门预算,实现预算的内部平衡,使编制的财务预算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将年度预算目标分解到季度和月度,使年度预算变得更加具体、细化和明确,从而更好地控制医院短期预算目标和调整医院长期目标,使之更符合现实发展需要。并细化部门预算,将支出的科目明细到“目”级;再则,不允许擅自改变预算资金支出的用途。
(三)完善内部控制措施,提高财会人员素质
加强内部控制是做好财务管理工作的基石。医院内控制度最主要的目的是防止差错和舞弊行为的发生,使医院的经济业务严格按照规定的预期目标执行。因此,要合理设置会计岗位,明确职责权限,形成有效的制衡机制。以事前预防控制为主,防止错误或不良行为发生;再则建立明确的奖惩措施和办法,在机构设置和岗位分工上明确责任范围;建立授权审批控制和财产保护控制,未经授权的人员不得接触财产,采用定期盘点,做到账账相符和账实相符。
加强对财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增强法律意识,提高自我约束能力,做到奉公守法,廉洁自律;加强业务知识的培训,使财务人员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提高其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尽可能地减少因业务人员自身技术不精、业务不强、新知识掌握不够而导致的业务差错。培养过硬的会计工作能力,能够按照正确的会计处理方式进行各项会计业务处理。
再则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当前医院财务管理的重心由会计核算向财务管理所侧重,所以对财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及时更新和优化知识结构,要拓宽财务人员视野,充实财务人员的宏观经济知识,提高财务人员的判断力、风险控制敏锐性和全局观念,为医院的运营管理提高有价值的参考信息,以促进医院的长足发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