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城乡区域发展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内容摘要:统筹城乡发展是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热点问题。目前,国内对城乡的研究主要围绕城乡二元结构、城市化滞后、“三农”问题、结构发展失衡等问题展开统筹城乡发展研究。本文从区域经济学经营城市、总部经济、产业转移、空间模式等创新的视角探讨了统筹城乡的路径和模式选择等问题。
关键词:统筹城乡 路径 空间模式 选择
在区域经济学中,城乡是一个极化和计划区域,城市是区域核心,与一定数量的中小城镇和广大的农村腹地形成经济区域,城乡应是一个发展的系统。城市作为区域经济活动与社会活动的中心,城乡之间存在着扩散效应与极化效应,城市以其辐射范围内的广大农村地区作为其依托,二者无时无刻不在进行着物质、人员、技术的交流,城乡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但由于我国长期实施工业优先城市偏向的重工业发展模式,致使农村二、三产业发展滞后,基础设施薄弱,即使农村乡镇企业有一定的发展,但没有和城市工业形成合理的分工,表现为产业结构严重趋同。同时由于长期的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和用工制度,使得城乡要素不能流动,资金、劳动力等资源得不到合理配置,农村剩余劳动力不能转移,农村资源得不到开发。由于城乡之间极化效应大于扩散效应,农村经济发展与城市的差距不断拉大,形成了严重分割对立、非良性互动的城乡关系。当前,我国进入了工业化中期,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我国到了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阶段(白津夫,2009)。本文从区域经济学经营城市、总部经济、产业转移、空间模式等创新的视角,探讨了统筹城乡的路径和模式选择等问题。
从区域经济视角分析统筹城乡发展的路径选择
(一)从城市经济视角的分析
经营城市的视角。“腾笼换鸟”是经营城市的一种重要模式,通过“腾笼换鸟”的方式,使一些污染大、效益差的城市工业整体搬迁或部分搬迁到郊区或农村乡镇,企业降低土地和劳动力等成本进而提高效益。腾出来的土地则发展一些附加值较大的商贸、房地产业,同时可以改变城市老区过于拥挤,环境恶化的问题,而农村工业也可以与城市迁出的企业进行分工合作,实现工业效益提高和城乡经济发展的双赢。
总部经济的视角。一个企业如何进行部分搬迁到郊区或农村乡镇,从总部经济来讲,一个企业可采用“总部+基地”的模式,即将组装加工这种利润空间小的生产车间以基地的形式建立在农村乡镇地区,而把营销、研发、决策等利润空间大的机构以总部的形式建立在城市(高洪深,2006)。农村地区如果充分利用中心城市结构升级的机遇,承接其制造基地转移,形成比较优势的产业集群,增强加工配套能力,是区域经济从欠发达走向发达成熟的重要路径。总部经济这种企业空间组织形式可以实现企业、城市和农村的共同发展。
(二)从区域产业发展视角的分析
从产业转移来讲,城市区域在产业发展方面除了对传统产业要进行技术改造和制度创新以外,另外还要“吐故纳新”,即有的产业要淘汰,有的产业要转移到下一级区域包括农村地区,接受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和发展新的产业,以达到产业结构优化的目的。农村区域应依托县城规划区、中心城镇和原有产业基础,利用接受城市产业转移的机会,坚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做大做强优势产业,规划建设产业集聚区。既避免了农村工业村村点火、户户冒烟,又促进了城市工商业向集聚区转移,城市资本向农村流动,形成产业集群。
重视农村第三产业的发展,第三产业是朝阳产业,就业量和GDP增加的空间较大。由于受城市以非农产业为主、农村以农业为主的传统思想的束缚,农村第三产业发展比较滞后,同时我国第三产业的发展同国外相比具有比较优势,因此农村第三产业的发展应大大加强。现阶段应优先发展农产品等大中型批发市场,发育和完善资本、技术、劳动等以及企业产权交易等生产要素市场,把交通运输、邮电通讯、金融保险、信息服务、技术服务作为农村第三产业的发展重点。现代农业赋予了农业的多种功能,有条件的农村地区可以大力发展观光农业,以休闲、观光、度假为内容,大力发展旅游业,以带动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农村餐饮、住宿等行业的发展,提高农民收入和促进就业。
(三)从区域经济合作视角的分析
从区域合作的角度看统筹城乡发展要重视城乡经济合作,城乡经济合作是一种互惠互利的自愿行为,比较单纯的城市支持农村而言,前者是一种长效机制,更具有可持续性。从合作形式来讲,可引导部分乡镇企业与城市大中型企业专业分工、劳务合作、零部件加工配套,推动城市企业与乡镇企业的合作、联合和重组,组建新的跨城乡的企业。组织形式上可采用虚拟企业、外包制、企业集团、战略联盟、产业集群等企业间网络形式,制度方面淡化城市企业与农村企业的界限和区别,实现城乡产业一体化(张平军,2004)。
鼓励城乡要素对流,实现要素在城乡的优化组合。城乡要素具有互补性,农村有土地、劳动力等廉价资源,但缺乏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而城市情况则相反。事实证明,城乡要素对流和重新组合,如农民工进城务工,城里人到农村投资搞现代农业,都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同时,相应的配套制度如户籍制度、税收制度、投资准入等都要进行改革,以促进城乡要素对流。
统筹城乡发展空间模式的选择
(一)统筹城乡发展空间载体的选择
1.中小城镇是统筹城乡发展的主要空间载体。就我国国情来讲,我国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也落后于其他很多国家,大城市特别是特大城市过于拥挤、基础设施不足、失业问题严重、治安问题突出,而中小城镇数量少、基础设施落后、乡镇企业不发达、缺乏促进就业和居住的吸引力,难以接受城市产业转移和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当前小城镇建设应按照“科学规划、节约用地、合理布局”的原则,多方筹资完善基础设施和城镇服务功能,营造招商引资的良好环境,建设工业主导型、商贸主导型、交通枢纽型、风景旅游型等功能明确、特色鲜明的小城镇体系,增强在统筹城乡经济发展和就业等方面的能力(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1998)。
2.城乡边缘区(Desakota)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空间载体。城市边缘区承担着消除城乡对立、缩小城乡差别的职能。这一区域不仅要承担城市一部分转移下来的功能,如居住、接受城市第二产业转移、教育等功能。还要依靠毗邻城市接受先进技术辐射的优势,带动农业现代化的发展。与此同时城市边缘区还常常会完成自身一部分地区的城市化过程。边缘区的发展要综合考虑土地利用、功能分区、城市建设、产业布局等因素,合理控制资源承载力,使空间扩张与资源集约利用相统一。注意土地利用规划要与城市发展的总体规划相适应,协调好农用地与非农建设用地、城市用地与农村用地之间的关系。建立提高边缘区失地农民的保障水平的长效机制。
3.农户集中居住区是统筹城乡发展创新的空间载体。农村农户居住比较分散,土地开发空间很大,借集中居住区建设的机会,搞好村庄的规划建设,土地节约效益尚为可观。实行集中居住,可改善农民的居住条件,集中居住区条件优越,配套完善,卫生、幼教、安保、超市等社区服务资源丰富,生活方便,让农民享受到和城里人一样的住房条件和社区服务。通过集中居住区建设,可以实现土地的节约集约利用,加快城乡空间布局融合、基础设施对接和重要资源的共享。对于进一步加快农村住房改革、村庄规模调整以及迁村并点、合村并点等工作,必将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二)统筹城乡发展空间结构模式的选择
1.增长极模式。该模式在统筹城乡发展的运用上,主要适用于经济欠发达的区域。该区域在资金技术等实力较为落后的情况下,可重点选择能够培育带动该区域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的城镇,完善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建立相应的经济体制,创造有利于增长极发育成长的软环境,产生较高的投资效果。在把城市培育成经济增长极的基础上,通过增长极的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影响和带动周边农村腹地发展。
2.点轴(线)开发模式。在一些经济中等发达的地区,一般已经具备一定的物质技术基础和较为丰富的资源,其工业和小城镇往往围绕某一中心城市及交通路线交汇处形成经济发展水平比较高的区域,这类地区在统筹城乡发展空间结构模式的选择方面,关键是选好重点开发轴线,如交通线、动力供应线、水源供应线等各种线状基础设施,其中以交通线为主。再在重点开发轴线上,有选择性地培育增长极,以扩大增长极对农村地区发展带动的广度和深度。点轴发展模式对统筹城乡发展的推动作用,要大于单纯的增长极模式,它不仅能带动城市周围的乡村腹地的发展,还能带动交通干线周围的农村腹地的发展(许鲜苗、宋福忠,2010)。
3.网络开发模式。点轴经过长期的渐进扩散,结果形成点轴纵横交错,形成人口、经济和基础设施的复合集聚,在空间上形成经济网络。网络开发模式较适合于经济发达地区,此时通过增长极和轴线的影响,在较大的城乡区域内已经基本形成商品、资金、技术、信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流动网及交通、通讯网,选择该模式有利于城乡之间产业密切联系、要素顺畅流动,城乡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形成众多面积宽广的城乡融合区,通过城乡融合区的不断演进发展,带动广大农村地区逐步实现城市化,是一种比较高级的发展模式。
区域统筹城乡发展路径和模式选择
在统筹城乡发展路径和模式选择方面,由于不同区域在资源禀赋、经济社会发展情况都会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应根据本区域的区情灵活选择具有本地区特色的发展路径和模式,可能是上述模式中的一种,也可能是上述模式兼而有之。如成都是西部中心城市和省会城市,位于有“天府之国”之称的川西平原,区位优势明显,城乡经济较为发达。但具有大城市带大郊区、城乡发展不协调这一突出矛盾。成都在统筹城乡发展方面,根据建设“世界田园城市”的设想和区域发展特点,通过推进工业向园区集中、农民向城镇转移和集中居住、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带动城镇建设和第三产业发展,促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和新农村建设,农村定位在发展现代农业和休闲、旅游产业方面,积极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现代农业,大力发展旅游观光农业的模式被实践证明是一种很好的模式。
重庆市和成都市都是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但重庆是典型的大城市带动大农村,而且大多数农村都处于经济发展水平落后的偏远地区,这与大城市小农村的成都市有着诸多不同。在城乡统筹方面,重庆作为一个中央直辖市和西部中心城市,也是一个工业比较发达的城市,承担着重要的经济发展功能。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和在区域分工的需要,城市主要从事教育、金融、旅游、会展等现代服务业和一些高技术产业,大力发展总部经济,城乡边缘区和农村地区需要承担一部分重庆市区转移出来的功能,如发展机械、化工等加工工业和发展占地面积比较大的旅游、娱乐等产业。农村经济发展方面,主要是根据重庆农村山区较多的特点,发展重视特色产业,大力发展农副产品深加工工业,延长产业链条,提高产品附加值。
而四川自贡作为一个有待改造的老工业城市,存在着城市老区过于拥挤、环境恶化、传统工业效益欠佳的问题。在统筹城乡产业发展模式的选择方面,应注重城乡和工业协调发展,城市可采用经营城市思想,对传统的经济效益差、占地面积宽、污染大的产业转移或部分转移到城市郊区和乡镇,通过调整城市的工业结构和大力发展房地产、商贸等新兴产业,城市经济得到大力发展,城市形象得到大力提升。四川自贡作为一个丘陵地区,在统筹城乡发展的空间载体方面,除了重视小城镇的建设外,应主要采用农民集中区建设的模式,引导农民由“散居”变“集居”,该市在推动农民集中区建设中探索出的小城镇扩展型、产业支撑型、项目带动型、基础设施带动型、征地安置型等模式都值得借鉴。
参考文献:
1.白津夫.保增长要城乡产业发展[J].北方论丛,2009.3
2.高洪深.区域经济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3.张平军.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
关键词:重大工程项目;区域品牌;区域品牌资产;区域经济
区域品牌的建立与维护问题是区域营销学的重要研究内容。做大做强区域品牌是区域品牌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更是发挥其品牌效应、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本文从重大工程项目的视角探讨区域品牌的建立与维护,进而从区域品牌资产的角度分析基于重大工程项目的区域品牌是如何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
一、区域品牌的研究综述
与产业品牌、服务品牌相比,国内外专家学者就区域品牌的研究要晚的多。基于重大工程项目的视角对区域品牌的研究尚属空白。在80年代,欧美一些学者开始着手区域营销方面的研究,并取得一些成果。国内学者对区域营销的关注是90年代以后的事情。针对区域品牌的研究国外尚不成熟,可以说处于幼年期。国内就区域品牌的研究更是刚刚起步。学者们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区域品牌的形成机理、建设途径上,大都从产业集群视角论及区域品牌的建设,谈维护的几乎没有。有的学者在基于产业集群的角度对区域品牌分析的基础上,就区域品牌与区域经济增长做过分析。也有的学者认为构建区域品牌资产是实现区域品牌“附加值”最大化的有效途径。
二、区域品牌的特性
区域品牌是继产品品牌、服务品牌发展而来的,是区域营销研究的重要内容。区域品牌是地域的企业品牌集体行为的综合体现,并在较大范围内形成了该地域某专业或某产品的较高知名度与美誉度。和一般的产品品牌或服务品牌相比,区域品牌除具备一般品牌的属性外,还具有其自身的特征:
1.公共性。产品品牌、服务品牌是单个企业的私有产品,属于部分人所有。而区域品牌则是区域所有企业都可共享的,具有一定程度的非排他性、非竞争性,边际社会成本为零,是区域内所有生产相同或相似产品的企业所共同享用的一种无形资产。
2.广泛性。产品品牌和服务品牌往往是单个企业的名称、标志物。而区域品牌则无所不包,是区域众多产业品牌、服务品牌的浓缩与提炼的综合体现。区域品牌内涵丰富,消费者可以有丰富的联想,品牌效应显著。
3.持久性。单个企业生命周期短暂,产品品牌或服务品牌往往难以持久,与企业的经济绩效密切相关,若经营不善,对品牌的维持显得相当困难。一般而言,单个企业的盛衰对区域全部企业影响不大,对区域品牌的影响甚微。就区域品牌而言,品牌效应明显,而且持久。
4.外部性。区域品牌的外部性对区域内众多的企业成长意义重大。一个良好的区域品牌,对区域内的企业成长具有正的外部性,有利于企业的发展、壮大。反之,一个糟糕的区域品牌,对区域内的企业显现其负的外部性,限制产品品牌、服务品牌的发展,甚至扼杀其于萌芽状态。
5.区域性。区域品牌有其区域性的属性,是区域特色的综合表征、以区域为载体而存在的一种无形的资产。
三、重大工程项目有利于区域品牌的建立与维护
重大工程项目不仅投资规模巨大,而且项目实施周期长,具有诸多的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国民经济发展中,重大工程项目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这些项目往往关系国计民生,对社会、经济、文化和科技事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进而极大地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一)重大工程项目有利于区域品牌的建立。一方面,重大工程项目催化区域品牌的萌生,并与之共同成长。重大工程项目关系国计民生,项目的调研、科学论证及方案的设计等过程是相当的复杂的。复杂的前期准备工作有利于催化区域品牌的萌芽、成长。重大工程项目一般需要大量相关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通过专业化的分工协作而形成网络服务系统服务于工程项目建设的全过程。伴随工程项目的实施,这种分工协作的专业化程度会不断提高。
(二)重大工程项目有利于区域品牌的维护。首先,基于重大工程项目的区域品牌有良好的组织与制度保障。重大工程项目在调研、科学论证及工程实施的过程均在国家或省市有关部门的直接领导下开展工作。政府对工程的质量、安全和工期等方面都有具体、严格的要求。为使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市政配套、拆迁等问题得到及时解决,一般要设立工程指挥部或成立领导小组以及与之配套的管理机构。因此,重大工程项目有着先天的组织、制度保障。工程竣工后,为保证其正常运营,又会成立隶属于国家有关部门或省市有关部门的管理机构。保障重大工程项目顺利运作的组织、制度也同样保障了基于重大工程项目的区域品牌的完善与维护,并在区域品牌的基础上催生企业名牌的发展壮大。
关键词:地表起伏度;区域发展成本;贵州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06-0144-04
前言
受地壳运动及各种外力作用的影响,地球表面的起伏形态极为复杂,地区差异极大,并对当地生产、生活、基础设施建设及公共服务等社会经济发展的方方面面带来重大影响。如何科学地了解地表起伏形态(地表起伏度)并定量评估其对当地区域发展成本的影响程度,是一个亟待研究解决的问题。
地表起伏度包括地表起伏的程度和变化频率两个方面的含义,通常用地表实际面积与相应平面(投影面积)之比来表示,即地表起伏指数(简称面积比指数);其中地表起伏程度还可用海拔、海拔相对高差(或地表切割深度)、坡度来表示;而地表起伏变化频率可用地表正负地形的凹凸比指数、河网密度或地表切割密度等来表示。
中国是一个多山国家,山地(含高原)丘陵面积占国土总面积的2/3,不同区域的地貌类型及地形起伏形态差异显著,对区域发展影响极大,本文仅以贵州为例进行初步探讨。
一、地表起伏度计算
基于ARCGIS9.2软件的3D分析模块中的表面分析工具,结合1∶200000DEM数据,单元格大小为10×10m,计算得到贵州及周边省份地表起伏度(见表1)、省内各地州及各县(市、区)的地表起伏度指数(省内各地州及各县域地表起伏度的数据源是1∶5万DEM数据)(见表2)。
表1 贵州与周边省市区地表起伏度指数比较
从表1可以看出,贵州地表起伏度指数较周边多数省份(市、区)高,这验证了贵州自古就有“地无三尺平”的俗语。
表2 贵州省各地州(市)地形参数
从表2得知,黔西南、六盘水地区、铜仁地区是贵州地表起伏最大的三个地州,而地处黔中的贵阳、安顺则地势相对平整。毕节地区尽管地表坡度极大,但属于高原地区,因此,起伏指数也相对较小。
从下页图1看出,贵州地表起伏大的县份主要分布在省境周边(这是贵州高原向广西、湖南、四川及重庆等低山丘陵盆地过渡地区),而黔中高原地区的贵阳、安顺所辖县域及遵义市所辖部分县域地表起伏度相对较小,计算所得结论符合贵州实际。
二、地表起伏影响区域发展成本的主要途径
贵州喀斯特地貌发育典型,地表崎岖破碎,自古素有“地无三尺平”之称,这种崎岖破碎的地表起伏状况极大地增加了贵州境内的生产、生活、基础设施建设和行政办公成本,降低了生产和基础设施投入产出效应,加大了财政运行难度。主要表现在:
从海拔高度看:世界大陆平均海拨高度830米,而贵州海拔平均1 100米。根据“生态环境应力指数”,在世界大陆平均海拔高度的基础上,每增加100米的平均海拔高度,在其他条件(如降水等)大致类似的情况下,地表的切割、起伏情况会加剧,相同区域开发成本即区域基础建设的成本将在原来的基础上平均高出2.2%~2.4%,该系数被称为“成本—高度递增率”(牛文元,1994),即仅从海拔高程看,贵州生产、基础设施建设成本要比世界平均高5.94%~6.48%。同时在贵州这种特殊气候环境区(空气湿度大),这种海拔地区冬天容易出现凝冻天气,给生产、生活、公共服务增加支出。
从海拔相对高差来看:(1)海拔相对高差越大,在交通、水利等基础建设时桥隧比、土石方开挖、地基平整的工程量越大,学校、医院等社会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的成本也越高;(2)海拔相对高差越大,出现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山地环境灾害、工程地质灾害的频度和强度加大,增加了区域开发成本;(3)地表海拔高度加大,起伏频率加大,水土流失、石漠化、生态破坏加剧,无论是自然作用还是人力作用,搬移运输的土石方量都大幅增加。据估算,中国每年由于海拔高度的影响,在自然与人力共同作用下,要比世界平均水平下多运输土石方的数量高出160亿吨(即高出世界平均水平的41.9%)。
从地表坡度来看:贵州山地丘陵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92.5%,是全国唯一没有大平原支撑的农业比重很大的省份,贵州平均地表坡度为17.78°,15°以上的地表面积占总面积的69.9%,这种地表结构将极大增加贵州省农林水、工业、城镇、交通建设等成本支出。
从地形凹凸比来看:(1)凹凸比越高,越不利于工农业规模生产和城镇布局,增加工农业、城建、交通、医院、学校等建设成本支出;(2)凹凸比越高,居住地越分散,增加居民出行和政府服务成本;(3)凹凸比越高,耕地越分散,增加耕作和农田水利建设成本。
从地表面积指数看:(1)中国实际的表面积高出了在世界平均海拔高度时的1.6倍,而贵州又是中国陆地平均表面积指数的1.1~1.2倍,表面积的加大,直接意味着地表倾斜度、切割度、起伏度都要伴随着有较大的增长,其结果在此种地表基础上进行基础建设、生活及政府服务等各项成本开支将相应增加。
三、地表起伏对贵州区域发展成本影响程度估算
经过计算和对相关部门的统计数据分析以及典型案例调研,贵州这种地表起伏状况近年平均每年增加全省基础设施建设成本和区域发展成本是:
1.对交通城镇建设成本的影响:对交通城建基础设施建设成本的增加支出超过50%,其中高速公路建设的平均投资成本比周边省市高出约50%~100%,比丘陵、平原省区高出约2~2.5倍;二级公路平均投资成本比周边省市高出约50%~150%,以高速公路为例,若每公里增加支出约3 000万元~5 000万元,结合“十二五”贵州省交通建设规划,按照近年平均每年建设500公里计算,则每年增加支出150亿元~250亿元,每年平均200亿元;以二三级公路为例,若每公里增加支出500万元,按年平均建设500公里计算,每年平均25亿元,可见交通建设每年总的缺口达225亿元以上;结合贵州省城镇化战略和十二五城镇发展规划,贵州因地表起伏每年对城镇建设增加支出16亿元;小计每年因地表起伏增加支出241亿元。
2.地表起伏对政府提供城乡居民基本公共服务支出成本的影响:对政府提供城乡居民基本公共服务(教育、文化、卫生)支出成本仅土地平整一项每年就需增加11.21亿元。
“十五”末贵州有高等学校共31所,普通中学2 668所,普通小学14 276所,校园面积共28 516hm2,由于其地表起伏,近土地机械平整费造成的教育建设成本支出已高于平原地区21.32亿元。加上因为地势高低起伏,地表破碎,农村学校分散,数量多,相同面积比平原地区多建约10%的学校才能满足要求,由此可以计算仅中小学约1 500所,如果按每所投资平均500万计算,则需额外投入75亿元;目前缺口96.32亿元,按十年计算,每年需要增加投入9.632亿元。
“十五”末贵州有医院、卫生院1 843个,占地面积约2 000hm2,贵州由于地表起伏问题造成的医疗建设成本支出已高于平原地区约10.495亿元缺口。此费用若按十年投入,则每年需投入1.05亿元。
“十五”末贵州有文化机构1 670个,文化设施307个,占地面积共1 820hm2,由于地表起伏问题造成的文化建设成本支出已高于平原地区1.36亿元。由于地表崎岖破碎,文化设施位置相对分散,需多建设的文化设施或文化机构共200个,若按每所投资200万计算,则需追加投入4亿元,在文化方面形成53 604万元缺口;此费用若按十年投入,则每年需追加投入5 360万元。
3.地表起伏对政府运转行政成本支出的影响:主要集中反映在政府机构及人员的交通时间和燃油成本、差旅、装备、公共宣教、基层建设、人员待遇等方面,如地表起伏度较大的晴隆县(地表面积比值1.2151)比较低的兴义市(地表面积比值1.1816)油耗高出23%,平均行程高出32%,燃油费高出60%。其他方面如高原山区人员补贴、基层机构建设成本和运转成本均较平原地区高30%左右。若以贵州2007年一般财政预算支出787.59亿元计算,按平均经费需求预算将比现有实际预算超出30%,年度经费预算支出需要1 023.86亿元,贵州地表起伏对政府运转行政成本支出的增加每年需求缺口达236.27亿元。
4.地表起伏对政府扶持农业生产支出的影响:通过对平原、丘陵和山区三种不同地貌类型的比较,山区每公顷农业增加值和人均农业(第一产业)增加值水平都较低,2007年分别比平原地区低1 200多元和604元;山区粮食单产增产幅度小,近三年平均仅增加5公斤,粮食单产比平原地区平均少100多公斤;山区人均肉类产量低,比丘陵地区三年平均少20多公斤;山区农业现代化程度不高,每公顷播面平均装备农业机械总动力比平原地区少2千瓦;山区农业内部结构不合理,种植业和林业比重分别占49%和8%;山区人均财政支出高,人均财政转移力度大,近三年平均分别达到932元和613元,山区农业发展需要保持较高的财政投入水平。根据贵州目前土地利用结构,2006年中稻播种面积1 014.2万亩计算,因地表起伏,贵州中稻总成本要额外增加14.8个亿的支出,对旱地中的包谷、小麦、油菜种植的支出主要通过坡改梯工程折算(在水土流失和石漠化治理成本中已包含)。
5.对林业建设成本支出方面:主要考虑因地表起伏而产生的退耕还林还草成本,根据目前15°以上未退耕地、荒山荒地面积以及每年的天保林管护费计算,每年需要投入68.74亿元,该部分成为林业建设缺口。如果仅按25°以上的退耕地计算,以及荒山造林和天保林管护费,每年需增加投入44.5亿元。
6.地表起伏对水利建设成本支出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因地表面积大(多山地少平地),地貌相对高差大(山高谷深),地块分割频度大(地形破碎),坡度较大(荒山地多宜耕地少,水田更少)等,造成储水、提水难度大、灌溉分散、有效率低等,加上其自然经济状况必然落后于低山丘岭区、平原区,财政方面经济总量小,财政收入少,因而表现出:水利基础建设难度大,资金投资成本高,运行成本高,百姓承受能力低,公共财政支出大。根据贵州饮水困难人口数量、贵州水利建设规划以及国务院批发的《贵州省水利建设生态建设石漠化治理综合规划》目标和任务,贵州多年平均降水充沛(平均达到1 100毫米),但因地表起伏大、造成储水集雨困难,目前还有1 060万人饮水困难,按人平均日生活用水量55升/日(0.152m3),每年人均生活用水量为20m3,贵州省目前每年需要7 150 021 200万m3生活用水量。按照目前建设成本,修建一个30m3的小水窖需要投入7 448.254元,其中包括管网的开挖与铺设等,每立方米需要投入248元,21 200万m3生活用水量共需投入525.76亿元。如果按十年来解决这个问题,每年需要财政投入52.57亿元。此外因地表破碎、耕地分散,导致灌溉不便,2005年有效灌溉面积仅1 067万亩,农村人均有效灌溉面积也只达到0.37亩。而全国人均有效灌溉面积为0.94亩,贵州若要在此基础上改变当前的灌溉条件,要达到全国平均保灌面积0.9亩/人,尚需增加灌溉面积1 528万亩,要达到有效灌溉的标准,需每20亩修建一个蓄水池,蓄水池容积30m3,同时配以沉沙池和截水沟,则每套蓄水池需投入10 000元,由此可以计算,要达到保灌面积,需要投入76.4亿。如果按十年时间来改善农业灌溉设施,每年需要增加财政投入7.6亿元,两者合计地表起伏造成水利建设成本支出增加60.1亿元(此处未考虑病险水库维修、工业用水增加等的成本)。
7.对政府治理和预防自然灾害成本支出影响,主要因地表起伏大、海拔高差大导致滑坡、泥石流、崩塌各种山地灾害多发(平原地区少见甚至没有);地表起伏大、山多坡陡导致地表储水保水能力弱,易造成易涝易旱特点;加上1 200~1 500海拔高程区域在相应大气湿度情况下,易出现凝冻等灾害,增加了政府治理和应对灾害的支出。统计资料显示1996—2007年间贵州自然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占同期平均国内生产总值的4.35%,其造成的经济损失高于国内同期1%~3%的平均水平,其中滑坡、泥石流、崩塌等损失5.38亿元,但贵州每年投入治理山地灾害的费用仅8 071.88万元(缺口约为4.6亿元);贵州气象灾害造成的年均直接经济损失57.39亿元,除部分救济拨款外每年因气象灾害损失造成的费用缺口约为43亿元;两者合计缺口达47.6亿元。
8.对水土流失的影响,贵州地表坡度平均17.78°,15°以上地表占全省总面积的69%,地表起伏造成全省每年由于水土流失带来的经济损失约为35.46亿元,缺口3.3亿元。
9.对生态建设及石漠化治理支出的影响,按照《贵州省石漠化综合智力防治工程规划》估算,从2005—2050年全省每年因地表起伏在石漠化综合防治上应增加投入16.9亿元,目前贵州55个县(市、区)列入国家石漠化治理试点县,每个县(市、区)三年集中试点经费达到3 000万,合计16.5亿元,缺口4 000万元。现在全省所有完成了石漠化治理规划的70多个县份要全部开展石漠化治理,由于国家出台了《贵州省水利建设生态建设石漠化治理综合规划》,因此“十二五”期间,生态建设和石漠化治理的经费基本有保障。
结论与建议
显然,仅从以上九个方面看,因地表起伏大导致贵州区域发展成本大幅增加,每年公共财政支出约需增加658.78亿元。由于类似贵州这样的山区省份财力薄弱,财政缺口达,需要国家及有关部门要充分考虑地表起伏对区域发展成本和公共财政支出的影响,进一步继续加大对地表起伏大的类似贵州这样的山区省份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
A Preliminary Study on Affection of Relief Amplitude on Regional Production Cost
——Taking Guizhou Province as an Example
SU Wei-ci1,2,ZHANG Gui-ping3
(1.Institute Center of Karst Resouce Environment and Development,Guiyang 550001,China;2.School of Geography and Tourism,Chongqing Normal University,Chongqing 400047,China;mercial College of Guizhou,Guiyang 550001,China)
【关键词】化工厂 工程项目 分包管理 发展趋势
近年来,化工工程项目管理出现了很大的改变,专业化分包取得了很大的发展。很多总承包方主要承担整体的管理职责,然后由分包商来完成具体的施工任务,而且分包商也越来越朝着精细化、专业化的方向发展。但是化工厂工程项目分包管理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如果无法很好解决这些问题,会给总承包方带来很多风险、也给业主将来投产埋下祸根,造成生产停车而造成损失。同时也不利于分包市场的发展。下面笔者主要针对化工厂工程项目分包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探讨分析,并且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及主要的发展趋势。
1 当前化工厂工程项目分包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并没有形成有效的专业化市场,分包管理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
当前很多化工厂的分包专业化市场并未完全建立,选择分包单位的时候,由于专业分包的工程技术复杂,只重视资质满足要求,往往工程工期紧张,而具体施工能力考察不细致。同时分包工程一些单位搞资质挂靠,导致总包管理比较混乱,这样会大大增加经营风险,同时工程施工质量难以控制。
1.2 分包商采用的材料质量不过关,施工工期延迟
很多分包商为了尽可能减少施工成本,常常会在材料上动手脚,采用的材料质量不合格,想要以次充好,这样会直接影响到整个项目工程的施工质量水平,使工程项目施工质量无法达到相应的规范标准,最终会使总承包方承担巨大的经济损失,在名誉上也会有很大的损失。同时,有的分包商因为资金、自身管理等诸多方面的原因。
1.3 分包合同条款内容存在诸多不合理之处,导致合同管理较为混乱
化工厂工程项目会涉及到很多方面的内容,特别是一些大规模的工程项目会有很多单位工程,这样也就很难准确的划分专业工程分包过程的范围,导致分包合同工程内容和分包结算工程内容存在很大出入。同时,在签订分包合同的过程中,随意定价,主要的经济条款非常不准确,而且分包合同的计价标准和计价依据并没有和总包合同保持一致。其次,化工厂既没有安排专人负责分包工程合同,也没有建立合同管理台帐,常常会出现超拨款以及重复计价等问题。
2 进一步完善化工厂工程项目分包管理的对策
2.1 建立健全的分包管理机制
化工厂应该建立一套长效的分包管理机制,提高企业管理的规范性,这样有利于降低化工厂的经营风险以及项目工程的分包成本。首先应该对化工厂工程项目的分包管理工作进行市场化处理,建立科学的公开招标运作机制。同时,应该制定规范、标准、科学的分包工程招标方法以及完善的操作流程,以防选择分包单位的过程中会出现漏洞,也可以避免其他人为因素的干扰。其次,应该制定严格的分包工程管理办法,并且制定科学、完善的分包工程项目管理系统。为了避免出现分包结算漏洞,有必要制定规范、科学、完善的工作效能考核机制,并且进一步完善对外分包结算审计制度。
2.2 把好材料质量关卡,做好工程项目的进度管理
分包合同中应该具体规定分包商采购的设备、材料等技术参数、规格、品牌及质量等要求,尽可能使分包商采购的材料、设备和相应的设计规定保持一致,如果设备、材料没有达到相应的设计要求、质量要求,就严禁进场。实施工程项目的过程中,总承包方质检人员一定要严格控制分包商的过程质量,如果施工工序没有达到相应的质量要求拒绝签收,并且督促分包商进行整改。如果分包商屡教不改,总承包商有权利将合同终止,而且可以在总承包方的备选名单中永远剔除。为了有效解决分包商工期延迟的问题,总承包方应该根据具体的工程项目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总进度计划,并且对各分包商的计划工期进行严格控制,而且应该在合同中提出明确的要求。各分包商应该合理预测可能会对工程项目工期有所影响的相关因素,并且提前制定好相应的解决方案,确保实际施工进度和事先预测的计划进度保持一致。
2.3 完善分包合同条款内容,提高合同管理的规范化
首先应该规范化工厂工程项目分包合同的条款及格式,分包合同中不仅要统一制式,也应该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还应该明确具体的承包方式,以及分包方的工程实施范围、主要工作内容。其次,应该明确规定分包方文明施工、安全生产、施工工期、施工质量等各方面管理目标,制定具体的资金拨付以及材料验收等要求。同时,应该统一分包项目的计价原则以及计量依据,使分包合同以及总包合同的计价标准以及计价依据保持相同,这样也有利于项目计价控制以及成本控制。其次,应该制定严格的分包结算审核审批程序,根据每项分包项目完成情况进行审核,以防重复计价或者漏项。另外,应该严格根据分包合同中提出的工程结算办法验收、计价分包方完成的合格工程量。只有完成签字审批手续后才可以拨款,不可以补办手续。
3 化工厂工程项目分包管理的发展趋势
未来化工厂工程项目分包管理应该朝着专业化更高的方向发展,具体而言总包方应该朝着管理方向发展,而分包商应该朝着专业施工方向发展。总承包方会将更多的施工任务交给分包商完成,分包商也会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核心竞争力,而分包商会外包一些重要性不是很强的辅工作,让专业性更高的分包商完成。同时,未来化工厂工程项目分包管理组织的灵活性会越来越高,组织界限也会越来越模糊,总分包更多的会根据具体的任务组建临时性团队小组完成具体的工作任务,分包商会越来越多的参与到总承包项目团队中。其次,工程项目分包管理的规范化程度会越来越高,合同管理的地位也会越来越突出,分包商的授权度也会逐渐提高,相应的也会赋予分包商更大的权力,总承包商的服务也会越来越周到、细致。
4 结语
综上所述,化工厂工程项目管理工作中应该高度重视分包管理工作,合理利用分包方式充分利用有效的资源,使总承包方以及分包方实现双赢,促进分包市场的健康、稳定发展。
[关键词]统筹城乡 职业教育 价值取向 机制创新
[作者简介]张涛(1987- ),男,安徽亳州人,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在读硕士,研究方向为教育经济管理、教育战略规划;邓治春(1987- ),男,四川遂宁人,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行政管理专业在读硕士,研究方向为教育行政管理、行政管理理论与实践;彭尚平(1956- ),男,四川成都人,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教育经济管理、技术经济管理。(四川 成都 610064)
[课题项目]本文系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2008年度教育部重点课题“基于城乡一体化的职业教育发展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DJA080197)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03-0005-04
一、统筹城乡职业教育发展的现实意义
1.统筹城乡职业教育有利于缩小城乡发展差距,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当前,在城乡统筹发展的政策导向下,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职业教育将发挥着重要的先锋作用。统筹城乡职业教育发展,对于提高城乡居民的教育水平、缩小城乡之间的发展差距、推进新农村建设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统筹城乡职业教育的发展,有利于加快城乡职业教育资源的合理流动,使职业教育服务于区域性农民的功能得以发挥,为其提供职业技术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能够有效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进一步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
首先,统筹城乡职业教育发展,有利于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缩小城乡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教育是提高个人收益水平和地位的重要途径,通过农村职业教育培训,对农民在收入提高方面的贡献更为明显。据加拿大经济学家对教育与个人收入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个人受教育水平每提高一年,收入或产出将增加5%~15%。”农民接受职业教育能够提高自身的素质和劳动技能,提升农村劳动力向外转移的层次水平和稳定性,有助于农民整体收入的增长,最终缩小城乡之间在收入上的差距。
其次,统筹城乡职业教育发展,有利于缩小城乡社会生产力之间的差距。统筹城乡职教资源服务于农村生产发展,培养有理想、有文化、有技术、有能力的新型“四有”农民,以适应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的发展要求,将有利于提高农业生产能力水平,进一步缩小城乡生产力上的差距,推进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2.统筹城乡职业教育有利于保障城乡居民公平享受职教资源的权利,提高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水平。目前,我国职业教育资源总体上还比较短缺,相对于发达国家,职业教育质量还有待提升,职业教育资源区域与城乡分布不均,城乡职业教育发展水平不对等,这些已成为制约我国城乡教育和谐发展的负面因素。资源分配不公平直接损害了农村居民公平享有职业教育的权利,也有损社会公平正义氛围的构建。从目前我国的情况来看,大部分优质、高效的职业教育资源汇聚于城市,并且高职院校也大多分布在城市地区,各个城市职业院校设立了先进的教学实训基地。相对于城市地区的职教资源而言,农村地区仅有为数不多的农业职业院校、中等职业院校,在人才的培养条件和培养水平等方面自然无法与城市同日而语。但是,我国农村地区聚集着大量剩余劳动力人口,由于缺乏足够的职业教育资源,加上现代农业的推进,闲置劳动力的数量将进一步扩张,必将导致大量低技能或无技能的劳动力进入城市寻找就业机会,从事一些较低层次的职业,或处于失业状态,不利于城市的稳定和发展。
而城乡职业教育统筹发展的实质是使城乡居民公平地享受职业教育资源,享有平等的自我发展的权利,其最终目标是实现城乡一体化。要切实改变城乡职教资源分布不均的现状,通过城乡职业教育统筹发展,以提高农村居民对职教资源的享有率,实现职业教育服务的均等化。统筹城乡职业教育能有效地提高农村劳动力转移水平,加快新农村建设的步伐,以逐步实现我国城乡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同时也为我国城乡一体化建设创造一个公平正义的外部环境。
3.统筹城乡职业教育有利于职业教育的自主发展,促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统筹城乡职业教育为职业自身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也使职业教育在城乡之间有了新的契合点。按照发展性原则,统筹城乡职业教育,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是一个漫长的改革发展过程。并且由于我国长期存在的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城乡职业教育也呈现出“二元割裂”现象,城市与农村在职业教育发展方面的差距逐渐拉大。统筹城乡职业教育发展是在城乡经济社会由二元结构体制向一元化结构转换的前提下,通过对职业教育进行战略规划、制度设计和政策创新,以促进城乡职业教育结构优化,提高职业教育办学效能,实现城乡职业教育良性互动、协调发展。
目前,我国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快速推进,为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城乡职业教育共同发展的理念应运而生。对此,城市的职业教育要积极响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农村职业教育一道扛起新农村建设发展的大旗,为新农村建设培养所需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同时,农村职业教育也要大胆创新办学体制,大力开展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培训,为城市化建设培养所需的技能型人才。总之,统筹城乡职业教育,加大城乡职业教育之间的互动、合作,不仅能发挥职业教育的整体功能,也将推动职业教育的创新发展。
统筹城乡职业教育发展也是构建现代职教新体系的路径之一。一个科学合理的职业教育体系应该符合“3E”原则,即效率原则(Efficiency Principle)、效能原则(Effectiveness Principle)和公平原则(Equity Principle)。根据这三个原则,统筹城乡职业教育发展的目标之一就是打破城乡分割的职业教育体系,建立健全城乡一体化的职业教育制度。这一方面有利于减少职业教育体系内部发展的不平衡因素;另一方面,还将推进职业教育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二、统筹城乡职业教育发展的价值取向分析
1.人本性价值。德国存在主义哲学家卡尔·雅斯贝尔斯(Karl Theodor Jaspers)曾经说过:“教育就是人与人之间的精神交流桥梁,教育的内容也包含了知识的传递、对生命真谛的感悟以及意志行为规范的遵守,它能够运用文化传递的功能,将人类的无形的价值文化传递给新生的下一代,并伴随着他们成长,并启迪其自由天性的生成。”教育活动不仅仅是文化知识的堆积,而且更是对人类的心灵和灵魂的哺育和关怀。教育的最主要目的就是要帮助人们实现“本真的自己”,成为他最有可能成为的那个人,然而必须指出的是,这里所说的人不是抽象的人,而是在现实世界中真实存在的人。对人的培养是教育的天职,也是教育质的规定性。人是受教育的主体,也是教育的中心问题,同时也就决定了人是教育的最基本的着眼点。从教育的目的来看,满足人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要是教育的直接目的,而促进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才是教育的最高目的。在统筹城乡职业教育发展时要牢牢树立人本价值观念,通过职业教育活动,以满足作为价值主体的人的生存和职业发展需要,同时也满足作为价值客体的社会对人才需求和人力资本储备的需要。
众所周知,人的发展需要是职业教育的产生直接动因,可以说最早的职业教育并非仅仅是顺应社会发展需要而产生,也顺应了人的发展需要。由此可见,统筹城乡职业教育发展的终极目标是实现人的可持续发展,使人们能够认识到自身的发展方向和个人潜能。与此同时,统筹城乡职业教育还要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日益变革发展的需要,最本质上也是满足个人全面发展的需要。统筹城乡职业教育发展应找准契合点,着眼于人的长远性发展和整体性发展,同时还要注重人的“三个能力”的提升,分别是提升人的持续学习的能力、提升人的持续生活的能力以及提升人的持续工作的能力,三个提升缺一不可。职业教育适时提出统筹城乡职业教育发展,不仅是落实科教兴国的战略需要,最主要的是能够保障城乡居民同等的享受教育的权利,也是人本价值的最好诠释。
早在20世纪初,我国著名的职教先驱黄炎培先生曾生动地把职业教育目的诠释为“使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由此可见,统筹城乡职业教育的价值取向应以人的发展需求为导向,应当是面向大众的教育,其使命是让更多的人能够找到适合于自己学习和发展的空间,进而使教育事业关注人人变为可能。但由于受教育者身心发展规律对职业教育目标起着一定的限定作用,所以在统筹城乡职业教育发展的同时也要切实遵循受教育者的成长规律,恪守“以人为本”的教育价值理念。
2.公平性价值。公平作为现代社会追求的价值理念,也是各国执政党执政的理念之一,“公开、公平、公正”也常常作为衡量政府公信力的一项非常重要的指标载入史册,教育领域也不例外。教育公平作为教育发展到一定阶段后所追求的一个目标,同时也是社会公平的起点。因此,在职业教育领域要切实坚持公平性价值,维护人民大众共同的受教育权利。
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向前进步,教育公平也日益成为我国高速发展中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职业教育作为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统筹城乡职业教育发展在实现教育公平、进一步推进社会公平方面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与此同时,职业教育也是改变社会基层人群的重要途径,通过接受职业教育,能够使人们获得相应的工作技能,以更好地适应社会。人作为职业的主体,如果没有职业教育对各个行业所需人才的培养,社会就难以正常维持和运转,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也会随之消失。因此,职业教育在保障人类生存、社会发展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它也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一方面,统筹城乡职业教育发展能够保障城乡居民平等接受教育,保证了公民受教育权益和自我发展的机会。另一方面,统筹城乡职业教育也为农村居民以及妇女等弱势群体提供了继续学习和接受教育的机会。从国外的教育和社会发展经验来看,职业教育在促进教育公平以及给予人们受教育的权利和机会方面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
当前,我国城乡二元结构体制依然存在,各级各类教育招生中也存在着“二元性”体制障碍。例如,在我国中等教育阶段,普通高中择优优先录取,中等职业教育较为靠后;而在高等教育阶段表现就更为明显,普通本科高校招生在前,高职院校录取在后,职业技术院校扮演着“拾遗补缺”的角色。由此可见,不管是在中等教育领域还是在高等教育领域,职业教育一直处于弱势地位,也使得职业院校成为中考、高考失利者的“收容所”,在社会上也形成了低分者上职教的错觉,把职业教育当成“次等教育”。社会上对教育种类的偏见使得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由原本的类型差异转变为等级差异。另外,农村教育相对于城市教育一直处于落后地位,从初中升高中、高中升大学的比例上来看,农村学生比例远远低于城市学生所占的比例。农村学生的教育起点低,也就直接导致农村孩子一开始就输在起跑线上,进而影响到农村学生未来社会竞争力和向上层社会的流动能力,也使得城乡阶层矛盾难以得到解决。所以,在城乡一体化的大背景下,积极推进城乡职业教育统筹发展,并树立公平的价值理念,要时刻认识到没有城乡职业教育的平等发展绝对不可能有教育公平,为实现教育公平就必须要推进城乡职业教育的统筹发展。
3.发展性价值。统筹城乡职业教育的发展性价值主要包括人的发展、职业教育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统筹城乡职业教育必须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即必须以学生的发展作为推进城乡职教发展的前提。要想更好地使学生获得职业教育技能,在实施职教活动时就必须适应学生的接受能力以及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让学生参与到职业教育的设计中来,到达从“做中学”的目标。从具体的操作来看,在开展职教活动之前要根据学生的自身特点和实际需要来设计课程内容,要综合考虑到学生在智慧和思考方式、视力和听力的敏锐度、兴趣和志向、家庭背景及其精力的充沛程度等多方面的实际情况,争取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促进学生的技能培养和品格塑造的完成。众所周知,职业教育是着眼于人的发展的事业,职业教育具有促进人的发展的功能,并且职业教育的使命也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在我国所处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职业教育的目的主要是培养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统筹城乡职业教育发展也必须以人的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换言之,就是职业教育要以人的发展为基础,要以人的发展作为评判城乡职业教育发展好坏的重要指标之一。
统筹城乡职业教育的另外一个目标就是促进职业教育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这也是职业教育的另一个发展性价值的重要体现。现实情况来看,我国城乡职业教育发展不平衡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农村职教资源相对薄弱,也是城乡职业教育统筹发展的一个软肋,我国经常倡导教育均衡发展,然而我们绝不能把教育均衡仅仅片面地理解为形式上的介质(教育资源)均衡,而应该将其均衡理解为更全面更深刻的发展性均衡,这里所指的发展性均衡是指人与人之间、城乡职业院校之间以及城乡社会之间的全面均衡发展。因此,统筹城乡职业教育发展,要树立发展性价值取向,一方面是城乡统筹发展;另一方面是城乡职业教育统筹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在针对城乡职业院校统筹发展时,除了要考虑城乡资源配置的基本条件以外,还追求城乡职业教育内涵建设的发展性均衡,尤其要消除城乡职教发展中在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职教学校领导的管理能力和水平、职教学校制度的完善以及职教学校文化生态的优化等方面的差距。在“以城带乡”和“城乡联动”政策的基础上,国家要加大对农村职教投入,促进城乡职业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同时要认识到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根本动力还是其内因。所以我们在强调对农村职教外部政策和资金援助的基础上更要注重其自身造血功能的增强,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城乡职业教育统筹发展,其发展性价值才能真正地得以体现和发挥。
4.社会服务性价值。关于教育是为完善人还是为社会发展服务的话题争论已经持续了近百年,也分别形成了“个人本位论”和“社会本位论”两种论别。然而在当今社会,执拗于其中一端者已经十分少见了,学者们大多站在中立者的视角看待这个问题:秉持人与社会发展是辩证统一的关系。早在18世纪70年代,由德国著名教育家策姆勒开办了一所以数学和经济学为主的民办实科教育学校,由此策姆勒被广泛认为是近代实科教育的奠基者。然而,策姆勒创办实科学校的主要目的就是为新兴资本主义培养所需的技能型人才,进而弥补当时占主要地位的古典文科教育对社会需求忽视所带来的缺陷。由此可见,社会服务是职业教育与生俱来的秉性,同时也是其存在的价值基点所在。随着社会发展要求,近代实科教育的社会服务性逐渐得以加强,并且在20世纪初出现了高等职业教育,这一层次职业教育类型的出现更为直接地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也担负起了为社会培养所需的各类技能人才的任务,并且其专业设置也是随着社会产业结构的变革而不断地调整。
统筹城乡职业教育发展的社会服务性价值主要包含两个方面:一是为满足社会发展需求而不断变革自身的价值取向,二是注重对受教育者的道德教育和社会主流思想意识形态的人格塑造。社会服务性价值是职业教育与生俱来的本质属性,也是指导职业教育发展的指南针。要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职业教育体系,必须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着力点,推进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工作以更好适应我国高速发展的社会经济,这是职业教育的社会服务价值的具体体现。在城乡职业教育的社会服务性价值当中,对学习者的专业教育是基础,人格塑造是核心,社会服务是导向。职业学校不能只是充当职业技能习得所,更应该是职业修养和职业道德的陶冶所。对此,早在19世纪末,德国著名职业教育学家凯兴斯泰纳就完美地将劳作(职业)教育与公民教育相结合,以培养社会所需的人才为向导来规制和导引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同时在开展职业教育活动中融入了公民道德教育的要素,注重对受教育者灌输职业素养和习惯、国家道德法纪以及民族意识精神等综合的人格修养教育。统筹城乡职业教育,实现社会发展与人格塑造的一体化,凸显职业教育的社会服务价值,就需要牢固抓住职业教育的基本价值属性,使城乡职业教育的统筹发展适应现阶段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
三、创新职业教育发展机制促进城乡职业教育统筹发展
1.以城乡一体化为契机,健全城乡职业教育发展的规划机制。要实现城乡一体化,关键是要统筹城市与农村之间的协调发展,而其中统筹城乡职业教育发展是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推进城乡一体化又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因此,应该在国家政府大力推行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时代背景之下,健全城乡职业教育机制,其中最首要的、最重要的是健全城乡职业教育发展的规划机制。
首先,健全对对城乡职业教育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的规划机制。要改变职业教育城乡二元化的现状,就需要在坚持城乡职业教育发展均等化的原则下,一方面,地方各级政府要根据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对城乡职业教育院校的办学规模、条件、师资等软硬件方面作明确的规定,并在城市和农村分别建立起一批教学设施齐全、师资配备齐全的职业教育学校,使城乡的职业教育真正成为再就业培训和技术推广研发、农村剩余劳动力技能培训的中心基地;另一方面,各级政府要在城市和农村的职业教育发展上搭建职业教育信息资源共享平台,使城市与农村的职业教育在人才培养模式、教育教学模式、就业指导模式等方面相互借鉴、取长补短、协调发展,最终使城乡的职业教育学校成为为城市和农村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优秀人力资源的重要平台,同时也是进一步推进城乡人力资源开发的坚实基础。其次,健全对城乡职业教育发展的公共财政投入机制。鉴于目前城乡职业教育基础设施落后,特别是农村的职业教育远远滞后于城市的现状,具体来讲,各级地方政府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一是在政府的公共财政预算中,适度增加对教育经费的预算,其中最重要的是要增加对农村职业教育的财政资金的投入力度,确保城乡的职业教育发展有较为充足的公共财政资金作保障。二是合理调整职业教育经费的投入结构,主要是常规经费与专项经费二者之间的比例问题,常规经费主要是为了保障城市与农村的职业教育机构能有效地运转,而专项经费主要是政府为了满足城市与农村对职业教育的特殊需求等。三是从政府职业教育经费中划拨出小部分财政资金,用以支持农村的特殊群体能进入职业教育机构,主要针对农村中贫困家庭的、身体伤残的、缺乏劳动技能的这类群体,以确保其能和他人一样享受平等的职业教育机会。
2.健全城乡职业教育教师资源整合机制,注重“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统筹城乡职业教育的一体化发展,除了需要政府在政策、财力等方面的投入外,还需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然而,目前城乡职业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成为制约其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在职业教育的师资队伍方面,师资数量不足、师资队伍构成结构不合理、“双师”型教师缺乏、师资合格率低、专业技术水平较低等问题都有待解决。因此,必须把职业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作为城乡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的关键,加快构建一套有利于提高职业教育师资队伍整体素质的机制体系。
首先,构建科学合理的奖励机制,即在统筹城乡职业教育发展的背景下设置科学合理的收入分配机制,城乡职业教育机构的教师工资收入应严格按照事业单位的标准发放,此外还应给予教师与其他同等教育机构相当的福利待遇,这主要是从经济利益的角度激励教师的内在工作积极性。其次,在城市与农村的职业教育发展中,整合城乡职业教育教师资源,依据城乡职业教育发展的规划以及目前城乡职业教育发展的现状,对目前城市和农村职业教育的师资需求状况作出科学的判断,以此作为“双师”型师资引进的主要依据。再次,要注重一般教师的引进和培养,在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下,城乡职业教育机构通过与师范类高校“强强联合”,签订人才引进计划,将优秀的师范毕业生引进职业教育机构,以确保职业教育机构一般类教师的数量和质量,并对引进的师资队伍定期委派到师范类高校的培训基地进行学习,更新其知识体系,了解和掌握先进的教学技能。最后,大力引进技术类教师,满足目前城乡一体化发展对技术人才的需求,城乡职业教育机构应与其他地区和高校的专业技术高校合作,签订专业人才培养计划,并定期安排其到相应的企业、高校进行学习、考察,以保证专业技术类师资队伍能及时了解和掌握新的专业技能,积累实践经验。
3.统筹城乡职业教育发展,构建有效的职业教育筹资投资机制。首先,健全城乡职业教育筹资投资主体多元化。针对目前城乡职业教育筹资投资主体单一化的现状,基层各级政府和职业教育机构可以利用市场的优势,一方面,可以通过实施优惠的政策,吸引部分市场主体关注城乡职业教育,特别是吸引地方的各类事业单位、企业、部分金融机构等进入城乡职业教育领域,支持并鼓励其向城乡的职业教育领域注入资金、技术资源,其中要特别注意引导对农村的职业教育的投入;另一方面,政府应鼓励各类社会公益组织和知名人士以公益为目的举办各类公益活动,将募捐而来的资源注入城市和农村的职业教育机构,特别是农村的职业教育机构。通过上述方式,将各类企事业单位、部分金融机构、社会公组织、公民个人共同纳入城乡职业教育的筹资投资主体范畴,使城乡的职业教育领域逐渐形成政府、社会组织、公民个人共同“合作治理”的局势,促进城乡职业教育筹资投资主体多元化的趋势。其次,探索多种形式的城乡职业教育筹资投资形式。为了更好地统筹城乡职业教育发展,各级政府和职业教育机构应积极探索其他类型的职业教育筹资投资形式,以保证更多的市场资源可以源源不断地流向城乡的职业教育领域。具体来说,一方面,针对市场上的部分企业、事业单位,可以在本单位为城乡职业教育机构设立实习场所,或向其提供教育教学设施、设立基金会等,以资助城乡职业教育机构的发展,以改善城乡职业教育机构的现状;另一方面,鼓励各类金融机构向农村的职业教育机构提供低息的贷款,其中利息由地方政府从公共财政中拨付,职业教育机构只需偿还实际贷款金额,这样使其有较为充足的资金改善农村职业教育机构的办学规模和办学条件;并且城乡职业教育机构可以通过与各类社会公益组织和公民个人联合,通过组织募捐、举办公益演出、义卖、拍卖等形式为其筹集资金。
[参考文献]
[1]顾明远.教育大辞典[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2.
[2]黄炎培.中华职业教育社宣言书[J].教育与职业,1917(1).
[3]廖忠明.论当代职业教育实现社会本位与个人本位价值取向的统一[J].职教论坛,2010(10).
[4]彭尚平,张涛,曹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背景下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J].教育与职业,2012(14).
[5]瞿葆奎.教育基本理论之研究[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8.
[6]单中惠.西方教育思想史[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6.
[7]余会春.多元和综合:职业教育发展的价值问题研究[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3(5).
[8](德)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邹进,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社,1991.
[9]张涛,熊爱玲,彭尚平.城乡一体化背景下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