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防灾减灾宣传报告

防灾减灾宣传报告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防灾减灾宣传报告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防灾减灾宣传报告

防灾减灾宣传报告范文第1篇

一、加强领导,精心组织,提高认识,高度重视

区局成立以局长为组长、副局长、为副组长,各相关股室、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区交通运输局防灾减灾宣传周活动工作领导小组。

各单位要高度重视“防灾减灾日”活动的组织领导,统一思想,广泛开展“防灾减灾日”活动,进一步增强交通行业灾害风险防范意识,普及灾害自救互救知识。要切实把做好“防灾减灾日”有关工作作为保障工程建设质量安全、维护群众利益、保障人民生命安全、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举措,确保各项活动顺利举办、取得实效。

二、创新形式,大力开展防灾减灾及应急救援知识宣传活动

各单位要主动加强防灾减灾宣传工作,确保“防灾减灾日”活动宣传报道有力有序开展。要围绕“提升基层应急能力,筑牢防灾减灾救灾的人民防线”活动主题,广泛宣传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重大意义,充分推广介绍防灾减灾知识,进一步让广大群众了解和掌握防灾减灾知识和基本技能,切实增强抗风险能力和水平。充分发挥微博、微信和客户端等新闻媒体作用,通过张贴海报、放置展板、分发资料、设置防灾减灾宣传专栏、悬挂防灾减灾宣传标语等方式,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防灾减灾宣传教育活动。

结合文明创建包保社区、脱贫攻坚帮扶贫困村等方式,积极组织志愿者进家庭、进机关、进社区、进农村宣传安全和防灾减灾以及应急救援知识。

三、开展安全隐患大排查,及时发现安全隐患

(一)对在建公路项目开展安全隐患大排查,及时发现安全隐患。要立即组织开展安全隐患排查,对所有公路施工现场进行拉网式排查,纵向到底,横向到边,不留死角,特别是对于桥梁、边坡(高填深挖)等重要工程、地质灾害易发路段、特种设备要加大排查力度。有效把控道路、公路施工安全风险。

(二)公路基础设施治理。加强农村道路的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力度,加大危旧桥梁改造力度。对公路桥梁安全防护和连续长陡下坡等重点路段安全通行能力,在全区范围内开展风险排查和评估,实行分级分类进行处置。

(三)加强雨季施工安全防范工作。各单位要切实做好防汛工作,防止降雨造成的安全事故。

(四)对安全隐患进行大排除,尽早消除安全隐患。各单位对排查出的问题要高度重视,及时组织相关各方进行认真研究,提出整改措施,及时进行整改,确保安全隐患得到大排除。

四、加强应急管理工作

一是要建立应急处置机制,在发生重特大突发事件时,及时组建分级负责的应急指挥机构,统一协调处置重特大突发事件。二是要建立应急信息报告机制,及时向区交通运输局报告道路运输信息。三是要建立应急值班制度,实行24小时领导带班值班,保障应急值守和信息畅通。四是要积极做好抢险运力调配,配合处置突发事件。

五、完善预案,积极开展防灾减灾救灾演练

防灾减灾宣传报告范文第2篇

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四中全会精神和有关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重要论述,坚持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坚持常态减灾和非常态救灾相统一,努力实现从注重灾后救助向注重灾前预防转变,从应对单一灾种向综合减灾转变,从减少灾害损失向减轻灾害风险转变,注重打基础促规范。形成联动运行机制,构建齐抓共管的防灾减灾救灾体系。加强地震监测预报,做好抗震救灾应急准备,切实推动各项防范措施落实到位。

二、应急预案的适用范围

凡在我镇发生的:(1)重大水旱灾害,冰雹、雪、等气象灾害;(2)地震灾害,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3)森林、民房、学校、商店发生火灾和重大动物疫情等自然灾害及其他突发性公共事件达到启动条件的,适用于本预案。

三、工作规则

为确保广大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要求镇政府、镇属各单位、各村委会全体干部职工应做到:(一)要提高认识,高度重视,要把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放在首位,做好防御自然灾害的各项工作。(二)要落实责任,部门密切配合,分工协作,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对存在的问题,切实做好相关工作。(三)要严明纪律,凡因不听指挥调配,工作不落实,人员、措施不到位,出现因灾害造成群众伤亡的,将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行政责任;触犯刑律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四)各村要高度重视灾害排查工作,将本村的每个山体滑坡点,每户危房户都要做好登记并建立档案;凡是存在安全隐患的要立即组织人员撤离,并及时向镇政府报告。

四、灾害风险

我镇辖区有自然资源局标注的地质灾害隐患点有20个,如发生灾害,需紧急转移安置。

五、启动条件

出现下列任何一种情况,启动本预案。(一)发生洪涝、暴雨、干旱、冰雹、雪等气象灾害,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森林火灾和重大生物灾害等自然灾害,启动本预案。(二)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等其他突发公共事件造成大量人员伤亡、需要紧急转移安置或生活救助,视情况启动本预案。

六、指挥机构和职责

镇政府成立防灾减灾工作领导小组,镇长熊雪宇同志任组长,各村包村领导任副组长,领导小组成员由各村支部书记、镇武装部、党政办、国土办、卫生院、司法所、派出所等机构组成。防灾减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应急管理办公室,主要职责是协调各职能部门统一救灾,负责整个救灾工作的灾情收集、整理,负责向上级政府和有关部门汇报灾情和救灾工作情况。民政办是自然灾害救助工作机构,在镇工作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组织开展各类灾害的救助、救济工作,指导灾区开展灾后倒塌民房恢复重建工作;相关成员单位按照各自职责参与镇自然灾害救助工作。防灾减灾应急指挥部下设办公室,其组成单位和职能为:办公室组成单位:镇党政办、镇民政办、镇财政所、镇国土办、镇武装部等。(一)镇应急办、镇党政办主要职责:负责传达救灾应急指挥部工作指令并监督落实、负责全镇抗灾救灾综合协调工作;协调、监督各部门和自然灾害发生地域的应急工作;收集汇总和上报抗灾救灾的有关情况,负责编辑灾情简报与对外工作;负责灾区抗灾工作的宣传报道。(二)镇国土办主要职责:负责做好灾害趋势的协商与预测;负责组织自然灾害评估,确定灾害等级。(三)派出所、镇民政办、镇财政所、镇司法所、镇卫生院、镇武装部主要职责:负责灾民的紧急抢救、转移和安置工作;负责灾区卫生防疫和治安防范及保障工作;负责救灾应急所需的交通、通讯、医疗救护、救援物资的调度、下拨和供应工作;负责救灾资金的分配和管理;负责救灾捐赠活动的组织和捐赠物的接收与发放。负责灾区灾后重建资金和物资的筹措、使用和管理;负责制定灾民倒房重建总体方案;负责组织指导灾民开展生产自救和灾民生活救济工作。(四)镇财政所、镇纪检办主要职责:负责对各级、各部门安排的救灾资金、物资进行审计、监督,及时纠正、查处违规违规行为。

七、应急准备

(一)根据实际需要配备必需的救灾设备和装备,完善民政灾害管理人员队伍建设,提高其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建立健全与公安、消防、卫生等专业救援队伍的联动机制。培育、发展非政府组织和志愿者队伍。(二)开展防灾减灾活动,利用各种媒体宣传灾害知识,宣传灾害应急法律法规和预防、避险、避灾、自救、互救、保险的常识,增强群众的防灾减灾意识和能力。根据自然灾害多发地区,每年应根据灾害发生特点,适时组织民兵应急分队演练习,检验并提高应急准备、指挥和响应能力。

八、灾害预警

(一)根据水利、水文、地质灾害、林业、森林火险、有害生物灾害、农作物病虫害草鼠害、动物疫情等部门预警预报信息,并按有关规定及时向全镇预警预报。(二)民政办根据有关部门提供的灾害预警预报信息,结合预警地区的自然条件、人口和社会经济背景数据库进行分析,对可能受到自然灾害威胁的相关地区和人口数量及时提出灾情评估意见,向镇工作领导小组报告,同时向有关部门上报、向村上通报。(三)镇有关部门和各村应根据自然灾害可能造成严重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大量人员需要紧急转移安置或生活救助的预警预报,提前做好应急准备或采取应急措施。

九、会议制度

为了加强平时对防震减灾工作的统一领导和指挥调度,建立我镇防震减灾工作联席会议制度。(一)统一领导,综合协调全镇防震减灾工作;(二)研究、审议防震减灾工作重大政策和措施;(三)协调各村、各科室涉及防震减灾工作的重大事项;(四)通报重要震情和防震减灾工作情况。联席会议建立例会制度,每月定期召开一次,由镇人民政府主要领导主持(根据情况需要,经镇人民政府主要领导同意也可临时召开会议),主要是总结交流工作情况,研究部署防震减灾工作任务,协调解决全镇防震减灾工作中的困难问题。

防灾减灾宣传报告范文第3篇

   学校地震演练具体方案1

         一、演练主题    师生地震避险和紧急疏散。

   二、演练的目的意义

   通过本次演练提升学校地震应急避险及疏散演练的组织和管理水平,强化师生安全意识和地震应急避险及疏散能力,培养学生终身受益的地震应急行为习惯。

   三、演练科目

   本次演练共三个科目:1.地震避险。2.震后疏散。3、抢险救护。

   四、演练场景设置

   本次演练设定为上课时间发生有感地震,相继进行师生地震避险和紧急疏散演练。

   五、演练时间和地点

   1.时间安排:20xx年x月x日

   2.地点安排:校内。师生在教室或办公室内进行地震避险,然后疏散至操场进行集结。

   六、参与演练人员

   全体师生

   七、演练组织机构及职责分工

   1.应急疏散演练指挥部

   总指挥:xx

   副总指挥(现场总指挥):xx

   成员:xx

   职责:1.全面负责应急疏散演练工作;2.执行上级有关指示和命令,领导小组成员按其分管或负责部门的职能、职责各负其责;3.合理划定学校及周边应急疏散场地(避险场所)、疏散通道;明确应急疏散信号方式;教育学生熟悉和掌握应急疏散的流程和纪律。

   2.应急疏散演练工作小组

   (1)组织协调组

   组长:xx

   成员:安全办公室相关人员

   职责:1.负责演练方案的制定;2.做好演练过程的协调指挥;3.做好校内信息的上传下达,负责对外与上级主管部门及社区相关部门的联系沟通等;4.负责科学编制学校应急疏散路线图、班级应急疏散路线方案等。张贴疏散路线图和疏散标识;5.组织开展疏散演练质量自评工作;6.负责演练的考评和总结工作。

   (2)宣传报道组

   组长:xx

   成员:xx楼层值班

   职责:1.负责安排演练前的宣传教育和知识培训;2.负责演练的摄影、计时、记录等。

   (3)疏散引导组

   组长:xx

   成员:各级部组长各班主任楼层值班

   职责:1.组织、引导师生进行安全有序地疏散;2.及时扶助摔倒及受伤师生;3.及时报告疏散过程中的重大险情;4.疏散完成后协助其他各组工作。

   (4)抢险救护组

   组长:xx

   成员:xx

   职责:1.负责第一时间组织实施校内自救互救,抢救遇险师生,视情况抢救重要财产、档案等;2.如发生意外事故,负责将受伤师生运送到指定安全区域,并拨打120联系急救中心;3.检查师生身心状况,在专业医务人员到达之前,进行临时救治和必要的心理疏导。

   (5)后勤保障组

   组长:xx

   成员:xx楼层值班

   职责:1.制作准备疏散路线图和疏散标识;2.布设演练场地:对集结场地进行区域划分和标示;3.负责治安及警戒工作,维护演练秩序,保障演练安全;4.负责通讯、广播、救助等演练所需物资器材的准备;5.负责演练信号音源的采集与;6.演练结束后检查、恢复学校水电、通讯等后勤保障设施。

   八、应急疏散路线安排

   1.教学楼分东西区,分别从东西楼道迅速逃生。

   2.集结地为教学楼南操场。

   九、演练的程序及内容

   1.演练准备:(1)指挥部、各工作组人员到各自岗位进行各项准备工作的最后检查。(2)安全岗人员到达指定安全岗位置,并对所属责任路段进行最后检查,发现疏散通道被堵塞或占用、安全门上锁或堵塞、地面湿滑等情况要及时排除。(3)各班主任对本班学生身体情况问询检查。(4)抢险救护组负责对教师问询检查。

   2.避险演练:(1)现场总指挥宣布演练开始;广播施放警报声长鸣60秒,循环播放,同时进行现场总指挥人工播报“现在地震来袭,实施紧急避险”(反复)。(2)听到信号后,在教室(含音乐教室、美术教室、计算机室、阅览室等)的教师迅速发出“现在地震来袭,实施紧急避险”的指令。师生优先选择课桌(实验台)下方进行避险。避险空间不足则用书包或书本保护头部,在课桌(椅)旁下蹲避险。(3)在实验室等地点的教职工应迅速关闭火源、电源、气源等,处理好易燃、易爆物品等。(4)其间教师能打开房门,师生力争在10秒内进入避险状态。避险演练时间90-120秒。

   3.疏散演练:(1)广播施放警报声与每分钟60次节拍音合成声,长鸣60秒,停30秒,循环播放,同时现场总指挥人工指令“紧急避险结束,全校师生立即向操场疏散”(反复)。(2)在课堂的任课老师立即发出指令:“大家分别从前后 门疏散,面向疏散方向成两路纵队集合”。教师在确认无人遗留后最后离开教室。(3)老师迅速到达队列前方,带领本班队伍疏散。(4)到达集结区域,每班按4路纵队蹲下,班主任及时清点并上报本班人员情况。

   十、演练的要求

   1.楼梯间只允许同时通过两路纵队,其中靠墙一路通过时用手扶墙,靠栏杆一路手扶栏杆,方便上行的救援人员通过。

   2.疏散演练师生应严格遵守七个不准:不准嬉笑、不准推拉、不准滞留、不准超速、不准超越、不准蹲下、不准逆行。

   3.须使用书包(限量3-4本书本)保护头部。通过烟尘区域时,须使用毛巾或衣物等织物保护口鼻。

   十一、意外情况处置

   1.演练引导老师或安全岗人员发现师生摔倒、受伤等情况,立即发出“停止前进”的指令,情况允许时可发出“向后转”的指令。

   2.演练引导老师和就近安全岗老师进行简要商量评估,视情况进行处置:

   (1)发生个别人员摔倒或受轻伤,及时扶持后让其随队疏散到集结地点后再行处置。

   (2)发生多人摔倒或有人员严重受伤,由一人控制现场,另一人立即向指挥部报告。

   3.指挥部根据情况迅速派出抢险救援组及校医到场处置。

   4.若情况严重,总指挥的应对程序为:

   (1)及时停止演练。现场总指挥通过校园广播发出指令:“全体注意,停止前进,向后转,目标各班教室,前进。”

   (2)全力进行伤员救治。组织抢险救援组进行积极救治,同时拨打急救电话120。

   (3)视情决定是否上报上级相关部门。

   5.到达集结区域,班主任清点本班人员情况,发现有受伤人员或心理状况不稳定的人员,及时向抢险救护组报告;情况严重时,抢险救护组向现场总指挥报告,现场总指挥根据情况决定是否送医。

   学校地震演练具体方案2    一、演练目的:

   通过地震应急演练,使全校师生掌握应急避震的正确方法,熟悉紧急疏散的程序和线路,确保在地震来临时,学校地震应急工作能快速、高效、有序地进行,从而最大限度地保护全校师生的生命安全。同时,通过演练活动培养学生听从指挥、团结互助的品德,提高突发公共事件下的应急反应能力和自救互救能力。

   二、演练安排:

   1、内容:本次防震自救演练共分为三部分:

   (1)应急避震演练。

   (2)紧急疏散演练。

   (3)避震演练总结。

   2、对象:全校师生。

   三、演练时间:

   20年10月31日下午第七节

   四、演练地点:

   校园。

   五、演练内容:

   突发地震紧急疏散。

   六、组织领导:

   1、成立ss地震应急疏散演练指挥小组:

   组 长:

   副组长:

   组员:ddddd全体班主任。

   2、现场指挥组:

   总指挥:

   副指挥:

   组 员:dd全体班主任。

   3、播音员:

   七、疏散工作安排:

   总指挥:

   副总指挥:

   职责:负责全校各楼层师生疏散顺序。通过广播传递地震信息,稳定全校师生情绪。

   各楼层负责指挥的领导:

   (一)、旧教学楼

   (三楼)xcxx

   (二楼)xx

   (一楼)东侧:xx;西侧:xx。

   (二)、新教学楼

   (五楼)xx。

   (四楼)xx

   (三楼)ddd

   (二楼)rrr

   (一楼))东侧:xx;西侧:xx。

   现场疏散总指挥:xx

   现场疏散副指挥:xx

   负责总组织该教学楼的学生蔬散演练,确保安全有序进行。

   参与疏散演练的教师及职责:

   操场总指挥:dsdd

   操场副总指挥:ffff

   负责组织全校师生安全有序地集中到安全地带和救护、应急物资等工作。

   操场参与组织的教师:在教学楼没有疏散任务的其他所有教师及生活教官。(其中黄ddd、蔡fff、dfdfd、fff、ff、fff、ggg负责教学楼到升旗

   台前这一路段的疏散逃生安全工作。)

   警报员:黄ddd负责拉响警报

   拍照:范fff、fff

   录像:fff

   八、疏散先后顺序:

   按“先底层后高层,先近后远”原则进行蔬散演练,各楼层同时进行。

   九、疏散线路示意图:

   十四、注意事项:

   地震避险及逃生演练常识

   (一)地震发生时的应急避震

   从意识到这是一次地震,到地震结束,一般只有十几秒钟的时间,很少会持续一分钟以上。要把握好最早的几秒钟,赶紧躲到最近的安全地方。躲避到地面停止摇动,再也没有东西落下来为止。当听到地震发生的信号后,学生们立即开始演练,应该做到:

   1、要保持镇定,切莫惊慌失措。学生就地躲避,尽快躲避到安全地点,千万不要匆忙逃离房屋。

   2、在室内的学生,应立即就近躲避,身体采用卧倒或蹲下的方式,使身体尽量小,躲到桌下或墙角,以保护身体被砸,但不要靠近窗口。

   3、在走廊的同学,也应立即选择有利安全的地点,就近躲避,卧倒或蹲下,双手保护头部,不要靠近窗口。

   4、躲避的姿势:将一个胳膊弯起来保护眼睛不让碎玻璃击中,另一只手用力抓紧桌腿。在墙角躲避时,把双手交叉放在脖子后面保护自己,可以拿书包或其他保护物品遮住头部和颈部。

   5、在厕所内同学,也要采取应变措施,适时逃生。

   6、在室外的同学,应跑到空旷的地方,要用双手放在头上,防止被砸,要避开建筑物和电线。

   7、老师要按预先的分工,迅速到每个教室检查避险的情况,发现有采取不正当措施的,要及时纠正。

   (二)震后疏散注意事项

   1、各楼层要有专人组织应急疏散,并按照“先底层后高层,先近后远”原则进行蔬散演练,各学生通过楼梯疏散。具体情况参考疏散图。

   2、每层楼的疏散指令,由老师或领导安排的人员统一下达,教师指挥学生有秩序疏散。

   3、疏散时,要有顺序地疏散,在出教室门时,不准学生互相拥挤,避免跌倒,出现踩踏事故。

   4、疏散过程中,以双手护头,以防被砸。

   5、疏散过程中,要求依次、快速、安全有秩序前进,不要慌乱奔跑,不要争先恐后。不能抢先下楼,不得推、拉同学,以免发生拥挤、踩踏事故。

   6、疏散途中不能穿过建筑物,要尽量避开建筑物和电线。

   7、各班学生到达集中地(大操场)后,学生要蹲下,保护头部。等到演练结束后,以班为单位集队,各班应立即清点人数,并向总指挥报告。

   8、如发现有学生在疏散过程中发生意外,楼梯口的教师应及时救护。

   9、有心脏病及哮喘病等易引发危险的呼吸道疾病的学生不能参加演练。有其它重大疾病不能参加演练的学生不参加演练。

   学校地震演练具体方案3    一、指导思想:

   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以应急避险演练活动为主体,推动幼儿园应急避险演练活动的规范化和常态化,努力提高师幼应急避险意识和能力,确保幼儿园安全稳定。

   二、活动目的:

   通过开展“防灾减灾宣传周”活动,进一步强化幼儿园安全教育工作,帮助全体教职员工、家长和幼儿树立安全意识,掌握安全知识,提高自我保护和自救能力。

   三、活动时间:

   四、活动内容及形式:防灾减灾教学活动、防灾减灾应急演练

   1、以班级班单位集体渗透防灾减灾知识、提高幼儿应急避险意识很能力。

   2、全园开展应急逃生演练活动。(防火、防震、防暴)

   五、班级教育活动内容安排:

   1、利用学习防火灾、防地震、防台风、防洪水等安全知识。

   2、结合健康活动,学习防火灾知识。

   3、利用夏天雷雨天气,讲解雷电知识、防水灾知识。

   4、参加全园内逃生演练活动。

   六、活动要求:

   1、各班在进行防灾减灾知识宣传时形式多样,讲究实效、留有文字资料。

   2、安全知识具体落实到每次安全活动中。

防灾减灾宣传报告范文第4篇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因地制宜,综合治理”的工作方针,坚持从实际出发,尊重自然和社会发展客观规律,动员社会各方面的力量,以突发性地质灾害防治为重点,以群防群测为主要手段,以保证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为目标,最大限度地减少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促进我县经济社会持续、协调发展。

(二)基本原则

1、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部门联动,综合治理的原则。

2、坚持从实际出发,遵循自然规律,因地制宜,注重实效的原则。

3、坚持统筹兼顾,突出重点,分类治理,搬迁避让相结合的原则。

4、坚持“谁引发,谁治理”的原则,对人为活动引发的地质灾害,由相关责任人负责治理。

5、坚持地质灾害防治与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的原则,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6、遇突发性地质灾害,参照本方案执行。

二、地质灾害现状

我县地质构造复杂,坡度较大,属地质灾害易发区,发生地质灾害的种类主要有:滑坡、泥石流。经初步调查,我县共有地质灾害险点6处8个,分布在4个乡(镇)的6个行政村,涉及农户233户1026人,其重险点1个,较重险点7个。

三、地质灾害险情形势预测

(一)地质灾害发生时段。每年5月中旬至10月中旬的汛期,是我县发生山体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多发期,属于重点防范期。在非汛期,如遇强降雨,也有可能诱发山体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二)可能发生的地质灾害种类预测。从可能发生的地质灾害种类来看,主要是以山体滑坡和泥石流为主。

(三)地质灾害隐患区的分布。我县地质灾害的发生具有明显的区域性特征,从灾害隐患点分布情况来看,主要集中在泾河源镇,重点是泾光村三、七队山体滑坡险区和冶家村泥石流险区;泾(源)—隆(德)公路沿线滑坡、崩塌段,旅游景区也属重点防治范围(具体分布情况见附表)。

四、防治措施

(一)泾光三七队、马西坡及白马泉等山体滑坡险区的防治。

1、建立群测群防监测体系,层层落实责任;

2、汛期指派专人加强监测,发现险情及时发出警报;

3、加强汛期巡查,发现险情及时采取紧急避让措施;

4、滑坡体后缘修建排水沟,集中排水,防止雨水冲刷浸动面;

5、禁止在原滑坡体上及其影响范围内新建建筑特或随意开挖坡脚。

(二)冶家、上金泥石流地质灾害险区的防治。

1、汛期建立监测预报系统,乡(镇)、村两级要指派专人进行监测,并及时与气象部门联系,随时掌握天气变化情况;

2、定期巡查,及时疏通水路,制定避让措施;

3、为防止可能发生的泥石流威胁,不得在山沟出口处修筑建筑物,农民不得在山沟出口处建房;

4、在山上植树造林保护植被,做好山区绿化,增加抵御灾害能力。

五、组织领导及责任分工

(一)加强领导,责任到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统一实行属地管理,乡(镇)党政主要负责人为辖区地质灾害防治第一责任人,县国土资源局负责全县地质灾害防治监测技术工作的统一管理,县公安、民政、城乡建设和环境保护、交通运输、水务、农牧、扶贫、电力、气象等部门要按照各自职责,全力协助搞好地质灾害的防治工作。对危及交通、矿山企业安全的由所属部门负责监测预报,并进行治理。

为切实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县人民政府决定成立县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

(二)责任分工。地质灾害防治直接关系到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各乡(镇)人民政府和各相关部门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以对国家和人民极端负责的精神,高度重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建立以领导岗位责任制为核心的地质灾害防治体制。

1、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主要职责:迅速贯彻执行上级关于地质灾害防灾、救灾的各项指令;批准地质灾害临灾预报信息,宣布进入临灾应急状态;领导和部署地质灾害应急工作。当灾害发生时调动应急分队进行紧急性抢险救灾工作,必要时与县武装部联系,请求紧急救援。根据灾情发展趋势,指挥灾民安置和应急抢险工作。协调、调集各种救灾物资供应。

2、县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要职责:贯彻执行县地质灾害防治领导小组防治灾害应急工作的命令和决策,协助处理地质灾害应急的日常事务;协调、监督地质灾害应急工作,及时掌握灾情信息,并及时上报;组织灾害损失调查和评估;负责减灾防灾知识的宣传;负责各成员单位的协调联络工作。

3、应急分队:由县武装部牵头负责,在汛期临灾应急状态时,组织30—50人专职基干民兵,实行军事化管理,培训抢险救灾的基本知识,24小时保证随时出动抢险救灾。主要职责:实施快速反应,当出现异常情况时迅速抢险,快速抢救遇难人员、抢修重要设施和保证交通工程迅速恢复畅通。

4、监测预报组:由县气象局牵头,地震局、国土资源局配合。主要职责:县气象局负责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信息的工作;县地震局负责地震灾害预警预报信息的工作;县国土资源局负责建立危害性地质灾害点监测网络,落实监测人,落实监测措施。当出现异常变化时,及时报告县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并向上级部门速报受灾情况和处理方案。

5、医疗救护与卫生防疫组:由县卫生局牵头。主要职责:当灾区发生人员伤亡和疫情时,组织医疗和防疫队伍迅速进入灾区,抢救医治伤员,控制疫情。

6、生活安置组:由县民政局牵头。主要职责:转移安置受灾群众,解决受灾群众的衣、食、住问题;协助做好抢救、医治、转移伤病员等工作;负责掌握灾情和灾后保障工作。

7、经费保障组:由县财政局牵头。主要职责:筹集地质灾害救灾、防灾工作经费,统一管理上级及外援救灾经费;负责向上级申请争取救灾资金。

8、灾害调查组:由县国土资源局牵头,县民政局配合。主要职责:负责灾害统计调查和灾害损失评估。

9、生活资料保障组:由县经济发展和改革局牵头。主要职责:负责防灾、救灾物资的采购、储运、调拨工作。

10、治安消防组:由县公安局负责。主要职责:灾区治安保卫、消防和发生火灾交通管制等工作;打击各种扰乱社会治安的不法行为,保卫国家资产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确保救灾工作顺利进行。

11、宣传组:由县文化旅游广播电视局负责。主要职责:汛期宣传防灾救灾知识,灾害发生后进行防灾、救灾宣传报道,稳定民心和维护社会秩序的宣传报道,促进社会稳定。

12、学校、学生安全保障组:由县教育体育局牵头。主要职责:加强学校的管理,制定中小学临灾转移方案,落实学校监测人,争取资金,对险区学校进行迁建。

13、各乡(镇)党政主要负责人为本乡(镇)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应切实加强对本辖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领导。

14、县交通运输局、文化旅游广播电视局、水务局要加强对公路、旅游景区、水库和水利设施地质灾害的调查与监测,建立预报、防治灾害的工作机制,切实把保障人民生命安全的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六、工作要求

(一)健全各项制度。各乡(镇)、各部门要结合各自实际,制定和完善汛期24小时值班制及领导带班制、险情巡查制、险点监测制、灾情速报制,重点时期实行信息日报制,各乡(镇)必须于每天下午18:00前将巡查情况以电话或书面形式上报县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二)加大地质灾害防治知识的宣传力度。县国土资源、地震、水务、教育体育等部门要采取形式多样、群众喜闻乐见的宣传形式,加大对防灾救灾知识的宣传教育力度,要把宣传工作深入到村组及中小学校,特别是宣传到险区群众和险区学校中去,不断扩大宣传面,切实提高广大干部群众的自测、自防、自报、自救的自我防御能力。

(三)加强群测群防体系建设。为全力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各乡(镇)要充分发挥群测群防的作用,把地质灾害威胁的对象作为群测群防的主要依靠力量,强化对险情、险段的观察、监测,确保及时发现情况,及时采取防范措施,化解灾害威胁,努力减少灾害损失。各乡(镇)要在做好地质灾害险点监测的同时,要加强对一些危险性大、稳定性差、危害程度大的险点以及威胁公路、供水等重大基础设施的地质灾害隐患点的监测。

(四)加大搬迁避让力度。各乡(镇)、有关部门要紧紧抓住自治区人民实施生态移民工程这一历史机遇,进一步加大险区群众的搬迁避让力度,有条件的由乡(镇)统一组织进行集中搬迁;无条件的,各乡(镇)要在全面规划的基础上,划定搬迁区域,力争用两年的时间将我县地质灾害险区群众全部搬出,安置到安全地带,最大限度地消除我县地质灾害安全隐患,保证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五)密切配合。地质灾害监测防治工作是一项公益性、综合性工作,各乡(镇)、各部门要在县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团结协作,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坚决制止人为因素诱发的地质灾害。要加强联系及信息交流,及时掌握各种灾情信息。各乡(镇)要成立应急抢险队伍,于6月10日前将抢险队成员名单及值班安排报县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防灾减灾宣传报告范文第5篇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救灾应急预案是应对自然灾害的紧急行动方案。建立抗灾救灾应急预案是提高救灾工作应急反应能力,发挥各灾害管理部门救灾资源合力,减轻自然灾害损失,建立新的救灾运行机制,提高救灾实效和救灾整体水平的需要。为进一步明确政府系统各部门、各行业在抗灾救灾中的职责,提高和增强对自然灾害的快速反应能力,从思想上、组织上做到有备无患,迅速、及时、准确地完成抗灾救灾任务,最大限度地减轻灾害造成的损失,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灾区社会稳定,根据国家有关法规和救灾救济政策,结合自治县实际,制定本预案。

第二条 本预案所称自然灾害是指:干旱、大风(沙尘暴)、洪水、雪灾、寒潮、低温冷冻灾、地震、病虫、森林火灾以及其他异常自然现象造成的损失和危害。

第三条 救灾是指国家和社会为防止和挽救自然灾害对人类社会造成损失所进行的活动。广义包括防灾、抗灾、救灾;狭义主要指灾害发生后的抢救、补救和救助。抗灾是指自然灾害将要来临或者正在发生时的紧急抢险、排险。

第四条 抗灾救灾工作的基本方针是: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依靠群众、依靠集体、生产自救、互助互济,辅之以国家必要救济和扶持。

第五条 抗灾救灾工作实行属地管理,自治县统一领导,分级、分部门负责的原则。各乡(镇)人民政府负责制定本级救灾应急预案,并负责实施;各部门各尽其职,相互配合,开展抗灾救灾工作。

第六条 各乡镇场区要加强抗灾救灾工作的领导,制定抗灾救灾预案,增强全民防灾减灾意识,组织社会团体和广大干部群众,同时发挥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和民兵的突击作用,共同做好抗灾救灾工作。

第二章自然灾害预警和应急预案启动

第七条 县气象、地震、水利、农业等部门要密切关注灾害动向,收集分析灾害信息,预测灾害发展方向和可能造成的危害,并及时向县人民政府通报自然灾害信息和发出自然灾害预警。

第八条 自治县其他各部门要做好预防发生重大自然灾害的救灾应急工作,根据当地经常性灾害情况,储备救灾物资。

第九条 自治县发生中灾以上灾害由自治县人民政府县长启动救灾应急预案。

第三章 灾害等级的划分和灾情报告

第十条 根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自然灾害灾民生活救济工作实施办法》对自然灾害等级的划分,依灾情大小,由各乡镇场区人民政府具体负责本区域内救灾救济工作。

灾害等级的划分:

(一)一次性灾害造成下列后果之一的属于特大灾害:

1、在本级行政区域内造成农作物绝收面积占播种面积20%以上;

2、在本级行政区域内倒塌房屋间数占房屋总间数的1.5%以上,损坏房屋间数占房屋总间数的2%以上;

3、灾区死亡人数在15人以上;

4、灾区死亡牲畜占当地存栏总头数20%以上。

(二)一次性灾害造成下列后果之一的属于大灾:

1、在本级行政区域内造成农作物绝收面积占播种面积的10%以上;

2、在本级行政区域内倒塌房屋间数占房屋总间数的0.5%以上,损坏房屋间数占总间数1%以上;

3、灾区死亡人数10人以上;

4、灾区死亡牲畜占当地存栏总头数10%以上。

(三)一次性灾害造成下列后果之一的属于中灾:

1、在本级行政区域内农作物绝收面积占播种总面积的3%以上;

2、在本级行政区域内倒塌房屋间数占房屋总间数的0.2%以上,损坏房屋间数占总间数0.5%以上;

3、灾区死亡人数3人以上;

4、灾区死亡牲畜占当地存栏总头数5%以上。

(四)未达到中灾标准的均为轻灾。

第十一条 特大自然灾害由自治区人民政府组织开展灾民生活救济工作;大灾由自治区人民政府指导灾区政府组织开展救灾救济工作;中灾由地区行署组织指导灾区政府开展救灾救济工作;轻灾由县人民政府、乡镇人民政府组织开展救灾救济工作。

第十二条 灾情报告。自然灾害发生后,受灾区人民政府必须迅速组织有关部门调查核实灾情,及时向自治县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报告灾情。报告灾情的内容主要包括:灾害种类、发生时间、地点、范围、受灾程度、灾害后果,已采取的措施和灾区需解决的问题以及要求上级帮助解决的有关问题。报告灾情必须实事求是,不得隐瞒、谎报。

第四章救灾资金、物资的筹集

第十三条 救灾资金的筹集

(一)地方财政列支:救灾工作是政府的重要职责,按照“救灾工作分级管理,救灾款分级负担”的救灾工作体制,一般情况下,轻灾由县乡两级政府负责;中灾由地区负责,所需救灾款由地、县、乡三级政府承担,不足部分可向上级申请补助;大灾或特大自然灾害发生后各级政府在认真履行职责的同时,按上级要求做好各项工作;财政部门要遵照《预算法》的要求,按本级预算设置救灾储备金,用于当年预算执行过程中自然灾害救济以及救灾物资储备和难以预料的特殊开支。

(二)社会捐赠:广泛发动社会各界发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精神,为灾区人民捐款捐物。县民政部门成立救灾捐助办公室,负责接收社会各界的捐赠。

(三)上级拨款:视灾害的严重程度及灾情的发展,县人民政府及时向地区行署提出增拨款的申请,必要时组团赴自治区进行专题汇报。

第十四条 救灾物资的筹集

(一)食品筹备:县乡两级要设置相对固定的食品供应点,并与食品和饮用水生产厂家签订灾后食品和饮用水供应的协议,各食品店安排一定数量的馒头、方便面、饼干、馕、矿泉水等主副食品供应灾民。

(二)粮食筹备:县粮食部门要在国家粮食储备库保持一定的粮食存量。预案启动后,经指挥部批准,将粮食发往灾区。

(三)衣被和救生物品筹备:自治县建立救灾物资仓储中心,每年由地方财政从救灾资金中,安排部分资金,通过政府采购,储备帐篷、棉衣裤、棉被褥等救灾物资。

第五章组织机构和各部门职责

第十五条 自治县成立抗灾救灾工作领导小组,由自治县县长任组长,分管民政工作的副县长、69330部队负责人任副组长,宣传部、民政局、财政局、公安局、发改委、经贸局、交通局、建设局、卫生局、农业局、林业局、畜牧局、水利局、国土资源局、教育局、药品监督管理局、气象局、地震台、电力局、人行巴里坤县支行、邮政局、电信局、保险公司等部门主要负责人为小组成员。

第十六条 自治县抗灾救灾工作领导小组下设抗灾救灾指挥部,分管民政工作的副县长负责指挥,办公地点设在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开展抗灾救灾综合协调工作。

抗灾救灾指挥部主要职责:

(一)负责传达、贯彻、落实中央、自治区及地区、自治县领导对抗灾救灾工作的指示;

(二)迅速了解、收集、汇总和评估灾情,经县人民政府批准,及时向地区行署和有关部门报告灾情;

(三)负责与灾区抗灾救灾指挥机构和有关部门应急机构保持联系;

(四)负责协调救灾资金、物资的筹集、分配、调运;

(五)组织抗灾救灾宣传及新闻会;

(六)负责自治县抗灾救灾综合协调的日常工作,完成领导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

第十七条 抗灾救灾指挥部下设三个组

(一)灾害抢险安置组

组成单位:抢险部队、县民政局、公安局、卫生局、药品监督管理局、交通局、电信局、邮政局、电力局。

组长:由一位政府副县长担任。

副组长:由县民政局、公安局、卫生局局长担任。

办公地点:县民政局。

主要职责:抗灾救灾指挥部根据灾情需要与驻哈各部队协调,根据灾情派出救灾部队及组织民兵抢险救灾,寻找失踪人员,抢救国家重要财产、文物等;民政局负责灾民的紧急转移、安置、发放灾民生活救济资金和调配救灾物资,处理死难者善后事宜,帮助灾区恢复正常生活秩序;公安局负责灾区安全及社会治安;卫生局负责组织医疗、防疫队进驻灾区,建立灾区临时医院或医疗所,抢救、转运伤病员,检查、监测灾区饮用水源、食品,帮助灾区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和控制疫情的发生;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负责向灾区提供所需药品和医疗器械;交通局负责抢修被毁的公路、铁路、桥梁等交通设施,保障灾区交通畅通,优先保证抢险救援人员、伤员、救灾物资的运输和灾民的转移、疏散;邮政局、电信公司负责组织力量抢修灾区通信设备和线路,保证抗灾救灾通信畅通;电力公司负责抢修灾区电力基础设施,保证供电畅通。

(二)灾害监测评估组

组成单位:发改委、农业局、建设局、国土资源局、民政局、水利局、林业局、畜牧兽医局、教育局、气象局、地震台。

组长:由一位政府副县长担任。

副组长:由县农业局、民政局、建设局局长担任。

办公地点:县农业局。

主要职责:召集发改委、建设局、国土资源局、民政局、水利局、农业局、林业局、畜牧兽医局、教育局、气象局、地震台通报自然灾害信息,组织人员查灾、核灾、报灾和灾害损失评估,评估结果报上级党委、人民政府和国家有关部门。气象局、地震台负责灾害监测 预报,做好地震的预防。水利局负责汛期水情监测、防御洪灾;建设局负责灾区灾民住房规划及倒房重建。农业局、林业局、畜牧兽医局负责防止生物疫情发生。

(三)灾害救灾捐赠组

组成单位:县委宣传部、财政局、民政局、人行巴里坤支行、审计局、保险公司。

组长:由一位政府副县长担任,

副组长:由县民政局、财政局局长、人行巴里坤县支行行长担任。

办公地点:县民政局。

主要职责:宣传部负责抗灾救灾宣传报道,灾情宣传报导应严格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灾情数据未经抗灾救灾指挥部批准,不得公开报道,更不允许上网公布;财政局负责及时组织筹集救灾资金;民政局、人行负责接收国内外救灾资金和物资的捐赠;县乡两级民政救灾捐赠办公室,负责救灾捐助款(物)的接收工作;保险公司负责灾区灾民财产的理赔工作;审计局负责对抗灾救灾资金和物资发放进行审计,并将审计结果报抗灾救灾指挥部。

第六章附则

第十八条 地震灾害救灾,按《____破坏性地震应急预案》执行。

第十九条 自治县各部门根据《____抗灾救灾应急预案》做好本部门抢险救灾预案准备工作。

第二十条 抗灾救灾组织机构的组成人员,随单位负责人变动,每年进行调整。根据实际情况,每两年进行一次抗灾救灾演炼,确保抗灾救灾组织机构常备不懈。

第二十一条 各乡镇场区人民政府应从本地实际出发,制定抗灾救灾应急预案,报县人民政府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