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美术教育教学经验总结

美术教育教学经验总结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美术教育教学经验总结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美术教育教学经验总结

美术教育教学经验总结范文第1篇

【关键词】高职美术;视觉艺术;良好;语言艺术

美术是一种视觉艺术,它具有文字所不能比较的信息传递功能,美术所传达的信息比文字更加直观、形象、具体,美术教育是人类文化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伴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传统的美术教学方式和方法已远远不能满足现代美术课堂的需要。以下是笔者结合近几年的美术课程教学总结出的一些方法与大家共勉:

一、教师传授知识的有力工具来自良好的语言艺术

语言是人们日常交流的最基本、最直接的方式,同时也是美术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的媒介,教学效果的好坏与教师语言素质有很大的因果关系,这就要求教师语言表达必须生动、富有感染力,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1教师语言要准确简单明了

教师语言的准确性要体现在发音标准,用普通话授课,不能有俚语或者方言掺杂在教学过程中,否则会误导学生。此外在授课过程中要避免照本宣科,好的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是用不上课本的,所传授的知识早已铭记于心,这样的老师善于用概括性语言传达知识。

2教师语言应生动具有感染力

古人讲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在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的主要载体是语言,教师发问,学生答问必须通过语言完成,教师生动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可以使学生产生亲切感且保持持久的学习积极性[1]。

二、互动教学是上好美术课的有效授课形式

为达到既定教学目标由互相作用、互相影响的教师、学生、课堂外部等要素结合而成一种不同于传统的教学方式就是互动式教学方式。互动式教学强调一学生为中心,教学过程中

1学生是互动教学的主体

传统的教育思想是“教师中心论”,即把教师放在教学的主要地位,教师讲什么学生听什么,学生处于消极从属的地位。美术教育多局限于课堂教学。学生只按教师的示范画临摹,进行单纯的技能训练。这种教学方法限制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所以,教师在教学时要注意学生创造力的培养,把传统教学中教师的主讲改为主导,以启发引导为主,把学生放在教学的主体地位,把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自觉性、积极性相结合,进行开放式、启发式教学。要鼓励学生大胆探索,积极主动地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这对促进学生智力发展是非常必要的。

2激励性评价是互动的保鲜剂

对学生的想像和创造成果,要从学生的角度去体会,并多给予激励性评价。教师要根据不同的评价目标,应用多样化的评价方法,从不同的角度平等、公正地评价学生,使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大面积地受到表扬和鼓励。教师的肯定使学生在心理上获得极大的满足,他们在享受成功喜悦的同时,也产生了更加努力向上的愿望。同时,教师对学生的不足要及时给予谅解,对学生在原有基础上的每一点进步,或对他们某些方面有所发展的学生都要给予激励。

三、现代教育技术是上好美术课的有力助手

现代教育技术是以现代教育理论为基础,运用现代科技成果和系统科学提高教学效益、优化教育教学过程的理论和实践的技术,它通过研究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来解决教育教学问题[2]。在美术教学过程中使用现代教育技术可以起到以下作用:

3优化了高职美术类专业教学的课程结构和内容

高职美术类专业的课程设置越来越接近现代社会行业发展的需求。随着现代信息技术与网络的迅猛发展,高职美术类专业教学与现代教育技术的密切结合已成为必然趋势,而现代教育技术更是为美术类专业提供了现代化教学装备。如:中国美术史、外国美术史、设计史等史论课程,引入视频、音效、动画、影像等多种现代教育技术后,就变成了最受学生欢迎的课程。可见,现代教育技术在高职美术教学中得到了全面渗透和广泛应用。

3促进了高职美术类专业教学模式的变革

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学思想或理论指导下,为设计和组织教学而建立起来的各种类型教学活动基本结构、过程程序及实施方法体系。传统教学形成了教师集体讲授,学生被动接受的固定模式。这种模式注重教师、教材和课程内容,忽视了学生的主动参与,与素质教育的根本目标是背道而驰的[3]。而现代教育技术引入教学,使美术类专业的教学模式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新变化。教学走出了黑板、粉笔时代,呈现出多媒体式、交互式新面貌。

综上所述,美术教育决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内因外因共同作用才能发挥出最理想效果。

参考文献:

[1]徐福荫,袁锐锷.现代教育技术基础[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美术教育教学经验总结范文第2篇

【关键词】中学美术课堂教学 问题行为 课堂管理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2)23-0164-02

课堂教学是实施学校教育的主阵地,是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环节,是教师传道、授业、解惑、培养人才的主要场所,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相互结合、互相激发的活动过程。课堂教学的成败,直接决定了学校教育的成败。要搞好课堂教学,特别是美术课堂教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美术课堂教学中,或多或少地都要面对学生的问题行为,甚至是比较严重的问题行为。这就考验美术教师该如何去面对、协调、解决,实施有效的课堂管理,确保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这是本文研究的重点。

一 问题行为的含义及内容

问题行为,美国心理学家林格伦从学生在课堂中的行为及其所造成的后果来定义课堂问题行为,认为“任何一种引起麻烦的行为(干扰学生或班集体发挥有效的作用),或者说这种行为所产生的麻烦(表示学生或集体丧失有效的作用)”都是问题行为。本人认为,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出的不遵守课堂纪律,阻碍、破坏教师正常的教学,影响自己或他人正常学习的非参与教学,主要表现为:上课睡觉、看课外书、分心、大声说笑、打闹、走动、侮辱同学甚至顶撞老师等。

二 中学美术课学生的问题行为现状

目前,不管是城市中学还是乡村中学,普通中学或重点中学,美术课堂教学中学生纪律混乱、学生自由度高、教学效率低,一直是普遍存在的问题。面对一些学生扰乱课堂纪律的种种问题行为,很多教师感到束手无策、无计可施。很多时候,学生上课的吵闹声始终压过教师的讲课声。我们必须不断地提高声音,声嘶力竭地维持纪律。但通常情况下收获不大,学生照样我行我素,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特别是新课程改革后,一些美术老师为了更新理念、创新课堂,在课堂管理上,给学生较多的自由空间,与学生建立平等的关系,不过于约束学生的行为。结果,让本就易出现混乱局面的美术课堂秩序失控,学生更是大声说话、随意走动,貌似使学生的主动性增强,实则是不负责任,放任自流的表现。由于当前美术课堂难于管理,导致教学效率不高。很多学生在美术课堂教学中获得的美术知识较少,一些有兴趣有特长的学生需另找时间参加课外美术培训班。另外,中小学美术课随意地被其他课程占用,成为摆设,不仅影响了教师的教学积极性,也影响了美术学科和美术教师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打击了个别教师的教学信心。面对这种教学现状,迫切需要提高教师的课堂管理与调控能力,也需要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如何有效地进行课堂管理、保障教学的顺利进行,这是目前很多美术教师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三 问题行为的分析

由于学生的年龄、性别、性格等方面的差异,学生表现出来的问题行为各不相同。根据学生问题行为表现的次数及时间的长短,王都留将问题行为分暂时性课堂行为和长期性课堂行为。暂时性课堂行为是学生偶尔发生的,或受他人的影响,并能很快纠正的轻微的问题行为,如上课偶尔的分心、讲话等。长期性课堂问题行为是学生经常发生的,与性格、习惯相关的,很难在短期内纠正,如好动、自制力差、注意力不强等。按照影响程度将问题行为分为外向性问题行为和内向性问题行为。外向性问题行为,主要表现为扰乱课堂秩序,影响他人正常学习的外倾性问题行为,如说话、随意走动、打闹等。内向性问题行为主要是影响自己的正常学习,如注意力不集中、写其他科目的作业、睡觉等。本人担任小学、初中、高中的美术课教学,所教班级多,跨度大,对不同年龄层次的学生表现出的问题行为深有体会。小学生由于生理方面的原因,上课讲话嗓音较高、尖,自我控制力较差,注意力不能长时间集中,问题行为也大多表现为外倾性。初中生随着年龄的增加,逐渐有了自己的个性、主见、要面子,甚至有叛逆的性格。教师在对待学生的问题行为上,千万不能采用简单粗暴的训斥、辱骂,以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高中生不管是生理或心理都更进一步成熟,逐渐向成人过渡,在学习上也有了良好的自学习惯,此时学生在课堂上随意讲话、打闹、走动等外倾性问题行为较少,而看其他科目的书籍、写作业、分心走神、睡觉等内倾性问题行为却很多。同时,性别的不同,表现出的问题行为也不同。一般而言,男生的问题行为要多于女生,而且偏于长期性、外倾性。女生的问题行为多表现为暂时性、内向性。

四 学生问题行为产生的原因

与其他学科相比,美术课堂学生的问题行为较多,美术课的课堂纪律较难维持,这已是普遍现象,也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究其原因:(1)从美术课的学科地位来看,美术课在普通中学是“标准”的“副科”之一,在学校地位不高。在目前的教育体制下,在高考政策仍发挥魔力的今天,美术课未能充分引起学生、家长、学校领导的重视。学校领导在乎的是高考升学率,以考上多少个学生作为衡量学校教育成败的唯一标准。家长在意的是考上好的高中、大学,至于美术成绩好坏都无所谓。在学生看来,美术课普遍被认为是一个相对放松的课程。因为美术课不参加各类考试,对他们来说没有丝毫的压力。很多学生表示喜欢上美术课,但不会认真上美术课。由于过重的学科压力和精神压力,学生往往不会把过多的精力放在美术学习上,从而导致问题行为的增多。(2)从美术课程的独特性来看,美术课有其特殊性,有大量的动手实践,需要准备多种工具,而且上课不局限于课堂,有时在户外画风景,有时则在画室上写生课,有时需到电教室上欣赏课,这一切都使得美术课堂学生的问题行为更易发生,教师不易管理。特别是写生课,在我为学生示范、修改画时,总有一些学生在打闹、讲话,美术课对他们没有约束力,如果完全靠兴趣来维系课堂纪律,而那些不感兴趣、自制力又差的同学往往成了问题行为的实施者,教师难于管理。(3)美术课工具的多样性。美术课的教学内容十分丰富,涉及面广,要求准备的工具非常多,学生忘带工具,或干脆不带工具的现象时有发生,有时一个班甚至超过半数的学生没带工具,令教师不得不临时改变教学内容。由于没带工具引起的说话、走动等问题行为往往令教师深感苦恼,不管则会愈演愈烈,管则顾此失彼,浪费时间。这种情况令很多教师束手无策。(4)美术教师的独特个性。美术教师一般较为感性,崇尚自由,不喜欢受到过多的束缚,同时他们也不太愿意过多地要求、约束别人。这种性格特点使得他们不愿过多地关注学生的问题行为,通常采取放任或视而不见的态度。艺术家往往是直率的,在处理问题时缺少策略,直来直去,易冲动,这些美术教师的个人性格特点也会导致问题行为的出现或扩大。

五 怎样实施有效的课堂管理

在美术课的学科地位及我国的教育体制暂不能有所改变的前提下,美术课要实施有效的课堂管理,建立良好的课堂秩序,保障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这就要求美术教师有着熟练的专业知识,有着爱岗敬业的职业道德,同时还具备爱心,再加上独特的教学方法及有效的课堂管理方式。具体要求如下:

第一,教师要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好的教学方法,课前准备充分,做到胸有成竹。这样教师走进课堂才有足够的信心,才能在学生面前树立威信。另外,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业务能力。面对新课程改革,要更新教学方法、管理理念和方式,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在对待学生的态度及情感上要公正,一视同仁,不要产生偏见,这很重要。特别是对待一些成绩较差的、问题行为相对多一些的学生,教师更应多一些关爱,而不是一味地指责、谩骂,否则会使学生产生逆反、破罐子破摔的心理。

第二,要制定一些规章制度,教师在第一堂课就应向学生明确而果断地提出期望和要求,并制订行为规范条例及奖惩的措施,让学生了解行为规范,知道上课时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以及有可能产生的后果。规则制定后,则要坚持不懈地执行,不能朝令夕改,要保持它的公正性、一致性、持久性。这些要求要做到并不容易,这需要教师有高度的责任心。有很多美术教师觉得忽视问题比直接面对并解决问题容易,对待学生的问题行为睁只眼、闭只眼,或将暂时性地压制美术课堂上出现的问题行为作为自己的目标,有的甚至在对待课堂问题行为上采取逃避、放任的态度,先前制定的规章制度成为一纸空文,规则成为摆设。这样做带来的结果只能是越来越严重,教师也丧失了威信。其次,多实行鼓励的制度。对表现好的学生,尤其是问题行为较多的学生其行为有所改善或得到进步时,教师应给予一定精神上和物质上的鼓励。学生的成功源于学生的信心,学生信心的形成往往源于教师的鼓励。“鼓励使学生产生自信,有勇气去尝试,去接受他自己,可以引发学生的内在动机,通过鼓励,可以培养学生的价值感、成就感。”另外,教师要在情感上给学生亲切感,要相信每个学生都有优点和长处,都是可以教好的,避免对某个学生产生偏见、厌恶之心。关注细节,如尽量记住每个学生的姓名,了解其性格特征。根据本人多年的教学经验:老师在上课时能叫出自己的名字,大部分学生会感到高兴,觉得自己受重视;同时对那些有问题行为的学生,直接点名提醒或批评比总对全班同学说安静、不要再说话了有效得多。但美术教师一般所教班级较多,学生也多,要记住所有学生的姓名是有难度的,这需要教师用心去做。

第三,教师在处理学生的问题行为之前,要对问题行为的严重程度做出判断。一些轻微的问题行为,如暂时性的、内向型的问题行为,这种没有故意捣乱的意愿,持续时间不长,对他人和自己没造成大的影响,也不会干扰课堂教学。对待这类问题行为的学生时,教师大可不必过分紧张,可以适当忽视。如果过分关注,揪住不放,可能会使学生认为教师故意和自己过不去,盯住自己的小毛病不放。可能会使学生产生叛逆心理而故意捣乱,导致问题行为升级,从而影响教师教学思路的流畅性及教学效果。对这类行为若完全熟视无睹,也不可取,因为它有可能升级为较严重的问题行为。对此类轻微问题行为的学生,教师可采用提问、注视、手势、走下讲台来到学生面前等方式,让学生明白老师在关注自己,从而停止问题行为。面对那些影响广泛或较严重的问题行为,要坚决果断地制止,并施以处罚,如经常随意下座位、大声吵闹、置教师的提醒不顾、顶撞老师等。这类行为大多属于长期性的、外倾性的问题行为,且男生居多。但通常来说,课堂上发生这类情况较少。如果出现,教师可将其暂时隔离,将他叫到讲台上站着,或将其留校罚扫教室、写检讨等,教师可利用留校的时间教育学生。对有些较顽固的学生,教师可以联系班主任、政教处、家长共同协商解决学生的问题行为。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发生类似的较严重的问题行为,学生处于激动、逆反心理较强时,教师一定要保持冷静,待课后再处理,不要造成师生间的冲突而使问题行为扩大。

以上对学生问题行为的一些预防性策略和应对性策略都是本人从事美术教学多年以来的经验总结。尽管这些经验不完善、不全面,但我相信,今后美术教师在实际的课堂管理中将总结出更多的、更好的调控策略。

六 总结

中学阶段是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是学生性格形成、人生观树立的重要时期。教师对学生的问题行为的处理方式,对其日后性格的形成、信心的树立、人际关系的好坏有着重要的影响。融洽的师生关系,和谐的同学关系,愉快、轻松的课堂氛围,能培养学生积极的人生态度,高尚的道德品质,丰富的创造力。而要做到这一切,则需要每一位美术教师对教育事业有着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在工作中不断充实、完善自己,加强自身修养,提升个人魅力,在教育教学中不断更新理念,总结经验,实施有效的课堂管理。

参考文献

[1]陈时见.课堂管理论[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125

[2]林格伦.课堂教育心理学(章志光等译)[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3: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