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科学教育的问题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一、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差异
1.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内容上的差异。
科学教育的内容主要是人类在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长期历史过程中积累起来的科学技术成果,其中包括若干基本的科学事实,以及从中概括和提炼出来的概念、命题、原理和公式等。它反映了人类对客观物质世界的认识水平、改造水平和物质创造水平。人文教育的内容主要是人类在认识、处理和发展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我之间关系的长期历史过程中积淀下来的文化成果。
因而,如果说科学教育的内容关乎事实的真伪问题的话,那么人文教育的内容则关乎人生的价值与意义问题。
2.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功能与目的的差异。
科学教育的目的在于教育人掌握科学技术,获得一定的社会生产能力和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能力。传播科学技术知识与促进人的智力发展,是科学教育应当承担的核心任务。
人文教育旨在使人理解、体验并掌握人文知识,以期促进人们对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我之间关系的了解与把握;发展人们的审美能力、对话意识、博爱精神。从而促使人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道德观和审美观,进而指导人们能够在改造物质世界、建设精神家园的过程中沿着合乎人道的方向发展。
二、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内在契合
二者固然有别,但并非对立、排斥,他们之间有着内在的契合点,是辩证的统一。
首先,二者的出发点都是人,并且以人为归宿。
人生有三大问题:人对物、人对人及人对自身的问题。在这三大问题中,科学关注的是人对物的问题;人文关注的是人对人、人对自身的问题。因此,科学与人文本质上都源于人类生存发展的需要。
其次,从文化角度讲,科学与人文又都是一种文化。
二者共同属于这个共同体,只不过科学更多倾向于理性,人文倾向于情感;科学侧重理性的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人文解决伦理问题。因此,那种只把科学理解为“科学知识”,却不认为一种文化的看法是片面的。
事实上,人类发展史本身就是一部价值追求史,在人类永不停息的追求中,科学领域实证的探求、理性的认识、批判的思考,总是对善的向往、对美的追求、对情的超越。而所说的真、善、美其实就是人文领域所追求的的根本内容。正是这种科学与人文的合流,才使人类的价值追求有了永不枯竭的动力。在那些伟大思想者、发现者与创造者身上,常常汇集着科学之深刻与人文之美韵,令后人永世景仰。例如:达芬奇既是大画家,又是卓越的自然科学家;爱因斯坦不仅发现了著名的相对论,还具有艺术天分,擅长演奏小提琴;杨振宁不仅是获诺贝尔奖获得者,还是著名的演说家等等。
两种教育之间的这种既有差异又有联系的特点,决定了现代教育必须走二者的融合之路,这是我国面向21世纪培养
高素质人才的必然选择。
三、整合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基本途径
整合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基本途径很多,下面从变革教育价值观念、完善课程建设、提高教师素养三方面简单加以分析。
(一)变革教育价值观念。
教育价值观念的变革是实现这种整合的关键,而关键的实质就是注重科学素质与人文素质的统一与融合。既要注重学生科学素质的养成,也要注重人文素质的提高,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两个方面的任何一面都不能偏废。
可以这么说:教育界有关教育融合之争鸣的目的,决不是贬低科学教育的价值,而是在认真反思过去的基础上,发现存在的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切入点、策略与途径,使得科学教育走上一条更为科学的道路。
(二)完善课程建设。
我们的教育在课程建设方面应进行如下调整:
1.改革科学课程。在课程目标的确立上应有所超越,要由对具体的科学知识、方法和技术的掌握层面,提升到对科学、哲学、科学史、科学与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与人类关系的层面,要广泛、全面、深刻乃至趋向人文的理解。
课程内容要有所扬弃,合理地精简那些过时的、累赘的、超出学生负荷的部分,保留比较基本的、具有生成意义的内容。同时要有所丰富,选择那些前沿性的、新兴的、能够反应人们对科学活动和科学知识的性质有新认识的知识。
2.加强人文课程。我国原有人文课程的内容存在一定的老化现象,尤其在小学阶段,公民教育、隐性的意识形态方面的内容相对占的比例较大,但是真正具有个性色彩和创造力的内容稍显不足,因此也存在一个谨慎选择和适当扬弃的问题。其次,在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挖掘和利用方面,还需寻找更为合理的课程内容呈现方式。
在总体课程结构上对中外文化的比例也需调整。比如,在某些地区,从教师到家长再到孩子,学习外语的热情似乎过分高于中国文化,不得不引起思考。
3.加强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综合。如今,包括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在内知识的增长方式越来越呈现出整体化、综合化和社会化的趋势,这就决定了课程的综合化方向。
这里所说的综合,首先是科学教育、人文教育各自领域的综合,如:让物理、数学、化学、生物等自然科学打破学科的分界线,让认知方面的知识与应用方面的知识有所融通。在文字、音乐、舞蹈、绘画等人文门类之间也需进行整合。
其次是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综合。就是以科学的理性沉淀人文的情感,以人文的意义升华科学的追求。
再次,打通课堂生活与社会生活之间的联系,让学生带着人文的眼光到生活中去发现科学的现象,同时用驾驭科学的思维回归课堂,做出超越的思索。
论文关键词:书法艺术,书法教育,科学管理
关于大学的书法教育,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高教部即把大学书法列为高校的教学科目,目前,高校一般把书法列为选修课程,作为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组成部分和培养学生人文艺术素质的课程。尤其是近些年来,各地高校普遍重视书法教育,加大了书法教学的力度,使得教学质量与教学规模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其管理模式与管理水平也日臻成熟,从而使学生对书法艺术的热情也得到了相应的提高,但总体来讲发展的不太平衡,还有一些方面不很理想。诸如各学校的重视程度,课程设置、学时安排、教学条件与设施等等。尤其是理论与实践技能训练课时的比例不够合理,或重理论轻技能实践,因此使得相当的学生只是有了一定的书法理论和欣赏水平,而书写水平和创作能力并没有明显的改观,究其原因应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应加以重视和解决。
一、有关领导应重视高校的书法艺术教学
因为书法艺术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民族文化的重要的组
成部分,是我国民族精神的象征,它里面充满着文化内涵和哲学辩证关系,诸如阴阳、虚实、平衡、对比、欹正等等。他和我国的国学文化如京剧、中医、国画一样,对我们的民族具有举足轻重的位置,并且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的组成部分,并有着的密切的血肉联系。因此高教部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就把书法教学列入了我国高校的教学科目之中了。迄今为止在全国的高校之中对于书法教学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大部分高校都设立了专门的书法教学机构(包括综合大学与专业院校,及文理科院校),和书法活动组织,各种教学有关的学术交流与各级的展赛活动此起彼伏,盛况空前。对于这个新形势、新任务,需要有关领导加强重视,调整思路,深入研究,采取必要的措施,提高高校的书法教学水平,改善教学条件,把书法教学作为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一个方面,安排好师资力量和教学计划以及相应的教学设施的落实,以提高学生的整体艺术素质和能力。
二、课程的设置与与相关的学时分配
书法教学的课程设置:分书法专业的课程设置与作为非书法专业的素质教育课程设置。
书法专业课的课程设置,主要课程应包括书法专业课和相关素质教育课程。专业课承包括:书法史、文字史、书法美学、书法基础知识、书体临摹、书法创作论与创作实践等。书法专业的非专业的素质教育课程包括:训诂学、古汉语、古典文学、诗词创作与欣赏、音乐与戏曲欣赏、文物鉴赏与研究等课。
作为非书法专业的素质教育课包括:书法史、文字史、书法美学、书法基础知识、书体临摹、书法创作论与创作实践等。
书法专业课必须有足够的学时保证来进行理论教学与创作实践以及参观观摩古代相关文物的时间或机会 。这样使学生即有一定的书法理论水平,有一定的创作实践能力,有较高的艺术眼界。
目前普遍存在于各学校的在学生中随意书写的“学生体”的书写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的艺术表现能力的提高。究其原因有两个,首先,目前有些大学书法教育的重点是放在书写理论和书法艺术欣赏。书法理论和艺术欣赏可以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及审美能力,但解决不了实际的书写能力和创作能力的提高。其次,书法教学有其自身的规律。中小学时期是学生书法能力形成的基础阶段,这个时期学生接受得快、可塑性强,应适时的进行培养和训练。但是,长期以来应试教育模式忽视了中小学的书法教学,学生不仅没有提高书写能力,反而形成了许多不良的书写习惯。而进入高校后,这些书写习惯和方法已经基本固定下来,以致给接受正确的书法技能带来难以克服的困难。
当前高校书法教育面临两个任务:一是提高学生书法理论水平和培养书法审美能力,二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书法创作能力。改变学生长期以来形成的不良书写习惯,培养他们熟练驾驭和掌握书法应用能力,是目前高校书法教学面临的一个重要任务,同时又是高校书法教学的一个难点。
对于这个任务,我们需要采取必要的措施,改变以往的教学模式:重视书法创作实践能力的培养,真正把书法教学作为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一个重要举措来抓,调整教学计划,向实践技能方面的培养倾斜。第二,调整书法课程的设置,实施分层教学。把书法课程分成书法美学和书法创作实践两部分来抓以达到良好的教学目的。
三、教学条件与设施的配置
要把大学的书法教育搞好,需要有关领导的重视和支持,在有关领导的重视支持之下之下,除了有足够的教学学时保证,再就是有关教学条件与相关设施的配置。譬如:多媒体教学设备、供进行书写创作练习用的书法专用教室与书写课桌和书写案子。必要的展赛场地等等,都是必不可少的教学条件与设施。
在相关教学条件与设施的保证下,使学生得到充分的书写创作练习,强化正确的书写字适和习惯,改掉不良姿势。才能使学生的书写创作水平得到提高。逐步解决随意书写的“学生体”的状况。使学习书法的学生 即提高了书法理论水平和书法艺术的审美能力,又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书法创作应用能力。
四、书法教学的师资力量与管理
书法教学的另一个重要保证条件,就是师资力量与师资水平以及相关的管理措施。这也表明教学单位对书法教学的重视程度。这个问题应从两个方面说起:
1、 书法教师应具备的条件与水平
作为书法教师除了应具备必需的政治思想水平以及良好的师德师风水平之
外,在专业上必须要求有足够的学术理论水平和熟练的优秀的书写技能,二者缺一不可。
如果没有足够的学术理论水平,则等于没有艺术眼界,没有艺术眼界则缺少艺术敏感思维则不可有高水平的艺术创作,高水平的艺术创作即有技巧展现又须有精神内涵的表现。书法作品的精神内涵是书法作品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使作品思想性的基础。他反映书家的学养、情趣、心理、处境地位及哲辩力。其实也就是一个书法教师的教学理论水平,学术水平的体现。在书法创作活动中,通过书写技巧(即点线的组合、对比、墨色的变化等),来反映书法创作时的心理变化中的情趣。使技巧展现与心理因素达到高度的融洽和统一。所以说作为一个书法教师如果不具备较高的理论水平和学术水平,他也就不可能有高水平的艺术教学水平。
同样,作为一个书法教师还必须具备一定的艺术技能表现水平,即技巧展现水平,这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因此作为一个书法教育工作者如没有一定的艺术技能表现水平,否则就是没有艺术行为能力,一个没有艺术行为能力的书法教师,任你把空头理论吹得天花乱坠,写不出好的作品也是无济于事,即验证不了你的理论,也不具备感染力和影响力,同样也就不可能有好的教学效果。
2、对数教师的要求与教学工作的管理
在高校教育的各学科各专业都有它的特点和规律性,作为高校的书法教育同
教育与人民的幸福安康息息相关,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价值在教育领域的延伸和体现,包括教育权利平等和教育机会均等这样两个基本方面。教育公平之所以成为教育现代化的基本价值,成为世界各国教育政策的基本出发点,除了接受教育已经成为现代社会公民的基本人权外,教育还能够显著地改善人的生存状态,增进社会公平,因而被视为实现社会平等“最伟大的工具”。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在促进教育公平、办人民更加满意的教育上积极思考、与时俱进。
一、什么是真正的教育公平
教育公平是绝对公平、完全划一的吗?均衡教育不能有优质教育吗?实现教育公平就得削峰填谷或限峰填谷吗?自提出公平教育以来,人们都在讨论这些话题,争论的实质就是什么样的教育才是真正公平的教育。由于社会的发展,不同阶层对教育有着不同的需求,教育公平就是要满足不同阶层人的需要,让所有人都有受教育的平等权。但教育公平绝对不是平均教育,绝对的平均教育不是科学的教育公平,也不符合科学发展观。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教育公平绝对不是平均教育,更不是整齐划一的教育,也不可能是所有学生都享受绝对完全一样的教育。绝对平均或绝对公平、削峰填谷或限峰填谷本身就是违背唯物主义、不实事求是的,也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真正要义。科学发展观下的教育公平是指真正能满足各阶层学生的教育需求,着力扶植和提升农村或弱势群体的教育,提供更多的优质教育机会,保证人人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人人都能受到自己所需要的教育。
二、怎样实现教育公平
(一)全社会树立正确的教育观
实现教育公平首先要求全社会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正确的教育观应该是人人学有所教,人人都能受到自己所需要的教育,人人都能得到全面的可持续的发展,人人都能在不同的阶段接受到以满足自身和社会需要的教育。
(二)政府部门力争办好每所学校
实现教育公平是一项系统的社会工程,从大处说,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关系到每个老百姓的切身利益,政府在这项系统工程中担当着重要的责任,必须力争办好每所学校,推动教育公平平稳有序地向前发展。政府要不断改善每个学校的办学条件,主要是增加对薄弱学校的各种硬件投入和经费支持,关键是配齐配好每所学校的教师、校长队伍,保障学校在软硬件的大体均衡,为每个孩子能享受基本均衡的教育提供各种条件。
(三)学校应积极有所为
实现教育公平学校应积极有所为。(1)学校要为每个孩子提供相等的教育机会,让所有学龄儿童都有书可读、有学可上,不让一个孩子因为贫困而失学,不能因交不起学费或智力差点拒绝孩子入学,保证入学机会公平。(2)学校要不断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让每个学生能享受大体均衡的教师资源。只有实现师资的均衡,教育公平才能真正实现,均衡教育才有其真实的意义。(3)学校要千方百计提高办学质量。十报告提出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如果每所学校都能更新教育教学观念,深化教学内容方式,革新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让所有人民满意了,也就达到了教育公平的目标。(4)学校要关注弱势群体学生的教育。学校对弱势群体学生应该倾注更多的关注和关爱,帮助他们树立信心、规范行为、填补家庭教育的缺失和缺少的家庭温情,增长知识。根据“水桶理论”,弱势群体学生发展了、进步了,教育公平也就基本实现了。(5)注意教育结果的公平。“我常常想一位山区的孩子和一位城市的孩子同时考取重庆南开中学,能说明他们的教育结果是公平的吗?”重庆市人民小学校长的话引起我的沉思。是啊,农村的孩子仅仅就学习语文、数学、外语考上南开,而城市的孩子不仅学习语文、数学、外语,还学习美术、音乐、体育等其他的。从对人一生的影响看,能说教育结果是公平的吗?答案肯定是否定的。所以教育结果的公平应该从对孩子一生的发展的影响来看。
(四)促进教育资源配置的合理化、均衡化
第一,应当确立新的资源配置的理念。在发展中缩小差距,增加公平,在照顾各地历史形成的实际差距时,应当将逐步缩小地区差距、城乡差距作为重要原则之一。各地在本地区内,同样应遵循这一原则,至少不能人为地拉大这种差距。新的发展布局、教育的增量部分应向薄弱地区倾斜,增加其教育机会。加大中小学教育资源的整合力度。尤其是加大加快对西部中小学教育资源的整合,提高西部农村学校软硬件的装备。
第二,加强干部、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师德水平和业务能力。特别是进一步加强对薄弱学校干部教师培训的扶植力度,在培训经费和机会上给予倾斜,让薄弱学校学生享受优质的人力资源。除了采取集中培训之外,还可以让名校长、名师、市区骨干干部教师与薄弱学校干部教师结对子,给双方提出相应的职责进行考核。这既能充分发挥的这些市区骨干的作用以强带弱,提高全市干部教师的水平,还能整体提升全市教育教学质量。
第三,强化特色学校建设。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的发展中的具体困难和优势,只有植根于学校的生活、贯穿于学校的过程,并被所有教师所认同的教育教学改革才能最终沉淀为学校的血肉、传统和文化。特色学校建设就是学校内涵发展,就是学校的多元化发展,也是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特色学校建要设立足于每个学校实际,抓好每所学校原生态的一个亮点。即使是一所农村中学,其硬件远不如一些城市学校,但是可以打造自己“从细节如手,以文化浸润德育”特色。所以特色学校应该从学校自身入手、从细节入手,抓好教育教学中的某个细节,真正挖掘出符合各个学校的办学特色。
孔子说:“为学患无疑,疑则进也。”“四书”之一的《中庸》也讲到:“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提问,是古人治学的重要方法,也是一种最古老的教学手段。提问式教学是启发式教学的一种方式,它是指以提问的形式,通过师生之间的相互作用,检查学生学习,促进学生思维,巩固知识,纠正错误,运用知识检查学生学习情况的教学方式。问题提得好,能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提出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掌握了知识,更强化了他们进一步学习的动机;反之,如果问题提得不好,就会使学生的思维受阻,打消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在语文课堂中,怎样才能合理有效地提问呢?本人认为,我们在提问时必须做到以下几点,才能起到理想的效果。
首先,要注意提问的有效性。只有能获得真实信息反馈的提问才是有效的。一些刚毕业的新教师热衷于追求课堂上热烈的气氛,常常提出“是不是”“对不对”这样的问题,殊不知学生的齐声回答并非他们学习效果的真实反映,这样的提问往往是无效的,应尽量避免。
其次,要讲究提问的科学性。语文课堂中提出的问题必须给学生思考的空间,能引起学生对问题的体验和感悟,从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地人生观和价值观。
第三,要处理好提问的层次性。有时各个问题上下相连,环环相扣,前一个问题是解决后一个问题的基础,两个或几个问题在知识上是层进的,这时候就需要教师运用高超的教学技巧,注意把握好其中的层次性。当然,这样教学,需要教师具备扎实的语文功底以及生动的语言技巧,使学生在层层推进的课文学习中理解课文,体验情感。
最后,要把握好提问的整体性。这里所说的“整体性”有两层含义,一是指提问应该面向全体学生,二是指有些总结式的提问要能起到统概全文的作用。提问的目的在于调动全体学生积极的思维活动,不应置大多数学生于不顾,语文教学中那种教师先点名,后提问的“一对一”的问答场面是极不可取的,如果这样,其他学生因预知提问与己无关而袖手旁观,不动脑思考,以致达不到提问的整体性效果。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全文,教师可以设计一些针对文章中心的有概括性的问题让学生讨论,最后进行总结,从而更好地教育学生。
在课堂实践中,提问还要注意把握最佳的时机。《论语・述而》中,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就是说,在学生努力想弄明白但仍然想不透的时候,以及学生心里明白却又不能完善表达出来的时候,我们教师通过提出一些简单的问题去启发学生,是效果最好的。课堂中的提问也不能太过频繁,要把握好提问的密度,如果一个问题未解决,就提出下一个问题,于教学是不利的。
关键词:科学课;教师继续教育;问题;对策
科学课是基础教育阶段培养未来公民科学素质的启蒙和入门课程。与分科课程相比,科学课具有其不可比拟的优势:有助于学生对科学的整体认识、有助于学生科学知识的迁移和科学能力的发展等。但随着中小学科学课程的普遍开设,也日益凸显了科学课教师师资数量和质量的不足,凸显了科学课教师继续教育的紧迫性和必要性。在这种背景下,科学课教师继续教育被寄予了更多的希望和期盼。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第八条“教师的培养和培训”中规定:“师范院校和其他承担基础教育师资培养和培训任务的高等学校培训机构应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与内容,调整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结构、改革教学方法。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应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核心内容。”但是,当前教师继续教育机构在面对综合科学课教师继续教育这一课程改革新课题时,在科学观念、课程结构和教学方法等方面还存在诸多的误区。
一、我国科学课教师继续教育存在的问题
我国科学课教师继续教育存在着一些积重难返的问题:重视知识的培训,轻视知识的自我建构;重视科学事实和结果的呈现,轻视科学研究方法、过程、态度价值观探讨。诸多问题导致科学课教师继续教育质量下降,已经成为制约课程改革的瓶颈。下面我们针对我国科学课教师继续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行具体分析。
(一)科学课教师继续教育所秉持“科学观”的落后
长期以来由于我国教育者对“科学”这一概念理解的偏失,导致我国科学课教师继续教育“科学观”的落后。较长一段时期,我国学者仅仅把科学定义为系统化、逻辑化的实证知识。如《辞海》中科学即为“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的知识体系”,是反映客观事实和规律的知识;《简明社会科学辞典》指出:“科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的知识体系,是社会实践经验的总结,并在社会实践中得到验证和发展。”传统的科学观只强调静态的科学结论,而没有关注到其背后科学态度、方法、价值观等更深层的因素。
对“科学”的片面理解,直接反映到科学课教师继续教育的培训实践中,导致长期以来仅重视科学知识,培训的内容大部分只关注科学课程标准的解读、科学教材的培训,培训内容狭窄,技能化、学科化。而对于同样重要的科学方法、态度、价值观等对科学本质进行更深入思考的内容相对比较忽视。
(二)科学课教师继续教育课程的机械组合
1.科学课教师继续教育中各学科内容的机械组合。课程改革把科学课定位为一门融合多种理科学科的综合课,涵盖了生命科学,物质科学,地理、宇宙和空间科学等领域。同生物、物理、地理等各分科课程相比,科学课程超越了学科的界限,强调各学科领域知识的相互渗透和联系整合,注意不同学科领域知识、技能之间的融会贯通,符合科学本身发展的规律。但当前科学课教师继续教育常常割裂了各学科的有机联系,把地理、生物各理科课程机械组合成培训课程,反映到科学课教师继续教育中就是套用普通高等师范院校学历教育的模式,使科学课所综合的各门课程样样齐全、机械组合。继续教育是非学历教育,在职教师没有充裕的、连续性的时间来完成学业,其带来的后果是教师往往望“课”兴叹,兴趣索然。
2.科学课教师继续教育中科学知识、态度、方法的机械组合。一方面,表现在传统科学课教师的继续教育更多是知识、技能等的培训,更关注教师科学知识的拓展、教学技能的提升,教师培训更多地被视为一种纯技术性,操作性的工作,忽视教师抽象、思辨的理性批判和参与,忽视态度、方法的养成;另一方面,表现在传统科学课教师继续教育往往把科学态度、科学方法作为独立的培训内容单独呈现,割裂了与科学知识的有机联系。我们认为科学的态度和方法只能是依托特定科学知识的态度和方法,没有固定的、永恒的、一劳永逸的态度和方法,一旦变换了时空,原来正确的态度和方法就可能是谬误的。科学态度、方法最重要的特征在于它的开放性,即一切科学理论都只是猜测和假说,它们最终不会被证实,却会随时被证伪,科学的态度和方法不是昭示无法反驳的真理,而是在坚持不懈的批判过程中寻找真理。科学的态度在于批判思维,不迷信、不盲从的批判和探索精神才是科学的精髓。
3.科学课教师继续教育中科学知识、科学史和科学哲学的机械组合。科学课教师教育对知识、技能之上更本质的科学的意义、价值等科学哲学问题比较忽视。美国科学哲学家埃尼斯(R.H.Ennis)曾对科学哲学和科学教学作了全面评述,他指出:“除了一些例外,科学哲学家和科学史学家对于科学教育问题表现出明显兴趣的并不多。”反之亦然,大多数科学教育者对科学哲学、科学史也是兴趣索然。反映到科学课教师继续教育培训中就是科学哲学或科学史课程开课数量和质量的不足。我们认为,科学课教育教学需要拥有科学知识和教育技能,但这些科学知识或教育技能能否内化为教师的自我意识,真正介入科学课教师教学的运行过程,以及介入后在多大程度上和范围内发生影响,则取决于每个教师对科学教育价值、科学意义本身等科学哲学问题的体认和确定。
(三)科学课教师继续教育培训方法的僵化
目前的科学课教师继续教育更多还是延续了普通高等师范院校学历教育的模式,培训更多地采用“报告、讲座、讲授”等简单方式。教师的教学参与度低,导致培训教师热情不高,培训效果不理想。落后的教师培训方法与科学课程改革的先进理念形成强烈的反差。
二、提升科学课教师继续教育的策略
科学课教师继续教育就是要培养合格的科学课教师,那么,什么样的教师才是合格的科学课教师呢?英国督学维斯特威描述了一个成功的科学课教师:“他知道自己的本门学科……读了大量其他学科方面的书籍……知道如何教学……能够流畅地表达……擅长操作……精于逻辑……具有哲学家的气质……熟悉科学史,能够与一群孩子一起坐下来给他们讲解关于天才科学家――如伽利略、牛顿、法拉第和达尔文的观察和判断误差、他们的生活和工作。不仅如此,他还是一个热情洋溢的人,对自己独特的工作满怀信心。”我国当前的科学课教师继续教育机构应采取什么策略才能培育成功的科学课教师呢?
(一)建构与时俱进的“科学观”
1.随着对科学的深人理解,科学有了更新的、更全面的内涵。英国科学家C・辛格提出,“科学创造知识而不是知识本身”,“科学”与“研究”是等同
的。费士齐提出,科学是一个包含知识、方法和态度三向度的活动。我国学者梁英豪认为,科学是系统化的知识体系,但更是一种方法论体系,包含独特的科学方法与科学精神。总之,在现代科学观下,科学方法和科学态度同科学知识一样是构成科学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2.传统科学观认为,科学是一种客观存在,是绝对的、普遍性、客观的、价值中立性、不以人的意志力为转移的。现代科学观认为,任何科学结论都需要放在历史的长河中考察,它是流动的,而不是静止的。科学知识也有“保质期”,今天看来是正确的知识,在明天看来就是无效的,甚至是错误的。传统科学观追求的所谓“终极解释”、“绝对真理”是不存在的,所有的科学结论,实质上都是“猜测性”知识,都是我们对于某些问题所提出的暂时的回答,需要在以后的认识活动中不断加以修正和反驳,没有一种科学知识可以一劳永逸地获得。比如牛顿的力学三定律被爱因斯坦相对论所取代,相对论被李政道、杨振宁继续修正。
与时俱进的“科学观”是科学课教师教育的根本,教师所有对科学知识、能力、价值观等的理解都会因为所秉持科学观的改变而改变,教师教育需要通过课程、教学、管理、评价等各种途径帮助教师改造传统的“科学观”,建构起与时俱进的“科学观”。
(二)促进科学课教师继续教育课程的有机综合
1.各学科内容的有机综合。综合科学课程虽然由几门学科合并而成,但合并后的内容如同发生了化学反应一样形成了新物质,并不是原来学科的物理、机械组合。传统理科单科教师只需要处理某一学科领域的问题,即物理教师只教物理,化学教师只教化学,现在综合的科学课程则需要教师兼通理、化、生、地等学科知识并能融会贯通,这样才可以高屋建瓴,将这些知识、技能成功地整合起来。科学课教师继续教育需要在新的科学观的基础上,加强各理科知识的基本知识,重点加强各学科的联系,以一种整体的思维实现各学科内容的有机综合。
2.科学知识、方法和态度等的有机综合。科学课除了综合各学科知识,还包括科学方法和态度等的有机综合。科学是获取科学知识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获得及利用这种知识的科学态度(求真)和科学方法(求实)的过程,只要把握了过程――科学研究的态度和方法,科学的结果――知识与技能会源源而出。也就是说,科学课教师教育不应只是呈现一个静态的研究成果,更应该包含动态的研究过程(态度和方法)在内。我们习惯于关注划时代的科学理论,其实科学理论背后的科学方法是同样重要甚至说是更重要的思想瑰宝。比如爱因斯坦用直觉方式洞察事物的本质,用演绎的方法构造理论体系的研究方法甚至比他提出的相对论意义更大。
只有拥有开放的科学态度、方法的教师,才可能培育出拥有开放科学态度、方法的学生。科学课教师继续教育一方面要改变只注重掌握科学知识结果的趋向,给予教师科学态度养成和科学方法转变同样重视;另一方面,把科学态度、方法的培训同科学知识的内容有机地融合,而不是作为分割开来的独立课程。
3.科学知识、科学史和科学哲学的有机综合。科学哲学研究的是科学的本质、科学的合理性、科学方法论、科学认识论、科学的逻辑结构、科学发展的规律等等,而这些恰恰是科学课,也是科学课教师继续教育的思想基础。英国的汤姆逊在一份政府报告中明确提出,在科学教学和培训中,应当进行科学史和科学哲学综合。也就是说,教师不能仅仅拥有科学的事实性、结论性的知识,更可以通过这些结论追溯科学家――牛顿、爱因斯坦――的观察和判断失误,使科学课教师能够通过对科学史、科学哲学的理解,进而通晓科学研究的过程,内化科学精神。对科学课教师继续教育来说需要合理开设科学史、科学哲学课程,使科学史、科学哲学应当成为每个科学课教师教育智慧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