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教学策略方案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初中政治;优化策略;教学方案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18-0168-61
DOI:10.16657/ki.issn1673-9132.2016.18.046
在很多初中的课堂上,政治教师还是沿用之前的教学理念,使用单一的教学模式要求学生进行死记硬背,忽略了学习知识本身的目的,这样很难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所以教师需要改变教学模式,引用教学新理念,与当今社会发展相结合,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与整体素质水平。
一、初中政治教学模式的现状
(一)教学中存在误区
有些教师在进行初中政治教学的时候,依然存在着误区,他们认为进行政治教学无非就是灌输初中政治课本上的理论知识,所以在教学中,都是以课本为主,让学生们依靠死记硬背来应对考试,这样严重违背了进行政治教学的目的,并且学生也很难提高学习政治的积极性。
(二)师生对政治课重视性不够
教师和学生对政治学习的重视性不够,政治相比语数英在考试中占的比重并不大,并且在考试前进行突击就很容易取得很好的成绩,所以在平时的学习中,学生都只看考试重点考察的部分,而教师也对于不考的部分一笔带过。
(三)教师在课改方面经验不足
有些教师在进行教学模式改革时,因为经验不足,常常舍本逐末。比如有的政治教师盲目改变教师的主体地位,有意减轻教师讲课的时间,导致学生对重点的理解不够;还有的教师为了提高学生学习政治的积极性,于是在课堂上增加了许多课外新奇的内容,虽然活跃了课堂气氛,但是学生们最终只记住了课外的知识而忽略了真正的重点。
二、初中政治教学模式的优化策略与方案
(一)创建新兴政治教学理念
初中政治教学的目的,就是要求教师通过政治理论知识,帮助初中生辨别是非,树立真正的人生观。所以,教师在教学中,不能再以分数来作为衡量手段,应该以学生的学习态度作为评价的标准,从而建立科学的政治教学评价体系。除此之外,教师应该以学生为主体,改变单一的教学模式,实现教师与学生双向互动的学习交流模式,将课堂交给学生,自己仅作最初的引导和最后的完善,从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与组织能力,在深入了解学生的想法、情感与知识量的情况下,优化政治教学模式。
(二)优化教学策略
为了实现新兴政治教学理念,教师应该对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改进,在运用多元化教学的基础上,提高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最终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
1.分层次教学。分层次教学模式是新课改后最常用的教学方法,但也是效果最显著的教学模式,因为该模式虽然还是以原来的理论教学作为基础,但是更加注重因材施教。在进行分层次教学的时候,教师需要先对学生进行摸底测试,了解学生对政治基础知识的了解情况,然后将学生划分为不同的等级,对于不同等级阶段的学生进行不同知识的教学,这样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接受政治知识,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并且在进行分层次划分后,不能将结果告诉学生,这样会让中等以及偏下的学生产生自卑心理与抵触情绪。
体育教学作为高校教育中难以或缺的一部分,对有效增强大学生的体质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体育作为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的课程”,其中的“身体练习”是体育课的根本内核,性质属于肌肉活动,施以游戏或竞技,并以增进运动技能或提升体能为其核心的全面教育,作为一种独特的身体活动,在“健康第一”指导思想的引导下,高校体育工作已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同时其作为一把“双刃剑”,特有的对抗性和挑战性决定此项身体活动具有不安全特征,容易引发各种意外伤害,而一旦出现安全事故,则直接影响到教学活动的正常进行,同时还会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带来负面影响。近年来大学生在体育教学中出现的意外伤害,日益引起全社会的关注。目前有些高校体育教师为了避免事故的发生,在体育教学中往往采取一些消极的办法,如刻意降低教材难度,对稍有难度的教材干脆删掉,甚至会采取“软禁”手段敷衍了事,直接影响体育教学大纲的贯彻,不利于体育教学的发展,也影响了大学生身体机能的提高。本文立足高校体育教学实践中的安全事故,深入分析成因,并提出一系列行之有效的预防策略,以期确保大学生们的人身安全,从而有利于高校的和谐稳定。
二、高校体育教学过程中安全事故的成因分析
1、安全管理工作不到位
高校体育部门的相关安全管理工作不到位是引发高校体育教学安全事故的一个重要因素,如作为高校体育教学单位没有配备基本的急救用品,缺乏专门的体育教学安全制度,致使体育安全管理制度不够健全,体育教学安全管理过于盲目,是高校体育教学中安全事故的潜在隐患。
2、大学生的态度不端正
部分大学生学习上缺乏明确的目标,认为体育成绩好坏无关紧要,缺乏崇高的理想与志向,致使其在课堂上表现为:注意力分散,莽撞行事,好胜心的促使其擅自行事,从而引发伤害事故。
3、大学生的身体状况普遍不佳
近几年的体测数据显示:超重及肥胖率持续上升,其心肺功能衰弱,协调性差,在体育教学中容易疲劳,稍微加大运动量则会出现运动性贫血甚至会引发休克现象,如此孱弱的体质很容易出现伤害事故。
4、体育场地器材设施存在安全隐患
大部分体育器材长期在室外,经过日晒雨淋,器材损坏在所难免,如果场地器材的安全检查力度不够,大学生在使用的过程中很容易出现身体的伤害事故。
5、课堂组织松散
部分高校体育教师责任心不强,对安全的重视程度不够,缺乏对学生安全教育的宣传,在组织教学时不能严格要求学生,致使学生在上课的过程中场面混乱,很容易造成身体的伤害。
三、预防高校体育教学中安全事故的策略
1、提高体育教师及大学生的安全意识
安全意识作为保证高校体育教学得以安全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高校体育教师及大学生的安全意识作为实现高校体育教学安全的重要因素,所以,在上课前作为体育教师务必要强调安全的重要性,一旦出现伤害事故,则必须严格按照急救的基本步骤,科学合理实施处理,并将伤害控制到最小程度。
2、增加体育经费投入,注重对体育场地、器材的养护
体育经费作为高校体育教学顺利安全进行的物质基础,充足的经费能够确保场地建设,维修器材设施,确保场地器材的安全,每个学期开学前需要对所有体育场地、器材实施全面的检查与维修,并加强日常的养护,消除在体育场地、器材方面的安全隐患。
3、注重体育教学的监督、检查与评价
高校领导者需重视体育教学安全,将增强大学生身体健康,避免出现体育教学安全事故作为大事来抓,并长期加以关注,要联合学校医院及体育部门,建立专门的安全组织,对体育教学过程中的安全问题实施监督、检查与评价。
4、将体育教学过程中的伤害事故实施风险转移
风险转移指的是单位或个人为了避免承担风险损失,有意识地把损失或者与损失相关的财务后果转移至其他单位或个人来承担。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可充分借助合同或协议,将一部分教学损失转移至第三方,对体育教学中发生频率低,伤害严重的风险,如学生猝死事故,可用转移风险的策略,如建议大学生购买保险,而作为保险公司也可根据体育教学特点开发出一系列新的保险品种,如此以来,既可以减轻学校负担,降低体育教师对大学生伤害事故的恐惧,也可以减轻学生家长对事故的承受能力。
5、积极构建并完善高校体育教学安全体系
运用体育教学安全体系,可有效减少高校体育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危险因素,减少或避免因体育教学活动而引发的伤害事故,从而确保体育教学活动的顺利实施。首先,制定安全方针。只有制定明确的安全方针,才可以明确学校体育教学过程中整体安全管理目标,从而为落实安全工作提供保障;其次,寻找安全隐患。通过认真分析高校的体育教学活动来辨识危险源,具体可通过考察教学活动场所和体育教学过程中所积累的经验及教训等多层面综合考虑;第三,对危险源实施风险评价与控制。
6、科学组织体育教学活动
科学组织体育教学活动,作为减少或避免高校体育教学中出现安全事故的一项有效措施,作为高校体育教师在开展教学时,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规范组织教学,不仅需保障课堂教学的组织纪律,还应该根据不同学生合理安排运动负荷,并根据季节及天气的变化,及时调整教学时间、地点和内容,从而确保体育教学活动的安全进行。
7、充分做好准备活动
充分的准备活动,能够有效减少学生运动伤害的发生,准备活动的内容需根据教学内容而定,既有一般性准备活动同时还要配备专门性准备活动,尤其对运动过程中负担较大或容易伤的部位,需格外做一些力量性及伸展性练习,最大程度上降低运动伤害的发生。
【关键词】辅导员工作角度 食品安全 预防策略
一、当前高校食品安全的现状
当今市场经济给我们带来了极其丰富的物质产品,提供了多样化的服务,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食品的要求已不单是吃得饱,更多的是吃得好,吃得健康,然而食物中毒又是校园食品安全中最突出的问题。据我国卫生部公布: 2011年我部通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直报系统共收到全国食物中毒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189起,中毒8324人,死亡137人,涉及100人以上的食物中毒事件9起,重大食物中毒事件2起。与2010年网络直报数据相比,食物中毒事件的报告起数和死亡人数分别减少14.09%和25.54%,中毒人数增加12.75%。其中学生食物中毒事件30起,中毒1901人,死亡1人。学生食物中毒事件的报告起数和中毒人数分别占全年总数的15.87%和22.84%。其中25起发生于学校集体食堂,中毒1682人,无死亡。与2010年相比,发生于学校集体食堂的食物中毒事件的报告起数减少1起,中毒人数增加9.15%。严峻的形势引起了上到国家政府,下至普通百姓的高度关注。当代大学生大部分都是住校.离开了父母独自学习和生活,使他们感受到了期盼已久的自由,饮食起居也不再受家长的安排和管束。面对这一转变,他们此时更容易忽视食品安全隐患,消费的随意与自身食品安全常识的缺乏可能会危害到自身健康。
二、当前高校大学生食品安全教育的难点
食品卫生安全方面存在着食品卫生安全意识不强, 重视不够。据统计我国大学生安全教育课开设的高校不多,有的仅仅是把把大学生安全教育课程放在《形势与政策》课或由辅导员组织主题班会中进行讲授,未把食品安全教育课纳入教学课程体系,这显得内容单调,形式单一,不利于大学生食品安全知识普及和安全意识提高的需求。
由于高校历年来逐年扩招,造成高校结构性失衡,由此产生了一方面高校后勤保障体系发展滞后,设备陈旧,供给不足,学生选择性不大,不能满足广大师生在消费观念和消费需求上吃好、吃舒服、吃放心,对饭菜质量、就餐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食堂经营者应把食品安全放在第一位,确保消费者放心用餐;另一方面,造成高校师资结构、生师比例的失调,教师工作负荷大,影响了高校大学生食品安全教育在深度和广度的开展;
高校周边无证照经营现象普遍,食品卫生法制观念淡薄,缺乏应有的鉴别食品卫生质量的知识和技能, 在经济利益的驱动和获取最大利润的本能要求,往往会采购一些价廉质次的食品原料予以加工使用。围绕高校周边的流动经营户较多,多为小吃零食,食品来源没有保障。作为消费者的大学生由于自我保护意识差,被经营者采取各种有奖促销等方式吸引消费。一些散装、袋装食品缺乏必要的冷藏或恒温保存设备,经常露天摆放,导致食品在保质期限内就已经变质却不易发现。
执法合力不强,监管压力较大,执法效果不明显。校园周边无证无照小食品经营者多属小本生意,流动性强,监管难度大,取缔后容易“卷土重来”,反弹现象严重;小食品包装、三期、认证标识、厂名厂址存在的虚假表示和标示难以认定。一些小食品经营店的总货值仅有几百元,进货渠道由过去的进城批发转变为现在的流动车送货上门,食品经营户未能执行进货检查验收制度,一旦出现质量问题追根溯源比较困难。
三、开展大学生食品安全教育的必要性
我国食品安全教育界定为:为了防止、控制和消除食品污染以及食品中有害因素对人体的危害,预防和减少食源性疾病的发生,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在食品的生产、流通、消费以及监管环节中,有目地引导食品安全的参与者接受食品安全知识和食品安全法律,并按照法律规范行为的活动。大学生作为其中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经历了从父母衣食住行全权包办到一切需要自理的转变。消费的自由和自身食品安全辨别能力薄弱可能会导致他们忽视食品安全的问题。另外,学校是人口密集的场所,一旦发生食品安全问题,其后果不堪设想。为保障大学生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必须尽快开展大学生食品安全教育,全面提高大学生食品安全意识,此举意义深远。
四、开展高校食品安全教育的预防策略
大学生是国家的栋梁,民族的希望,做好大学生食品安全教育需要多方面的努力,包括政府、学校、食堂等相关部门和人员认真履行其相应职责,共同努力保障大学生饮食安全,普及食品安全知识、技能,提高大学生的食品安全防范意识。下面本人从高校辅导员的工作角度出发对当前高校大学生食品安全教育提几点建议:
呼吁高校构建校园食品安全长效管理机制,成立校园食品安全教育领导组织机构,制定和建立校园食品安全管理规定及校园食品安全事故处理应急预案及运行机制,强化校内食品供应体系及校园周边食品的监督和管理,严格把关,严格监控,强化监督。
强化大学生食品安全教育,将食品安全教育融入课程教学课堂之中。教学是学生接受教育最基本、最主要的渠道,本校在食品安全教育融入课堂教学方面进行了探讨和实践,将食品安全专题纳入到必修课《形势与政策》教学计划中,让学生了解目前我国食品安全形势、掌握食品安全相关常识、了解我国解决食品安全问题的出路有哪些;今年将开设公共必修课《大学生安全教育文化》课,正式将大学生食品安全教育纳入《大学生安全教育文化》课程教学计划体系中,通过自主选课让对食品安全和饮食营养感兴趣的学生能接受系统学习.帮助他们树立科学饮食观,以科学的理论和实践指导食物消费。
积极创建高校大学生食品安全文化环境和氛围,利用新闻传媒、校内外网络平台、校园广播、宣传栏等渠道加大宣传,营造气氛,以全国食品安全周为契机、以社会食品质量安全热点问题为主题、利用宣传栏、网络平台等普及食品安全知识,教育学生生活中应当如何选购食品、如何科学安排饮食,发生了损害消费者利益事件是应如何投诉维权等,从而增强食品安全意识、树立健康科学的消费观念、提高风险防范能力。
印发食品安全教育宣传小册子。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深入,高等教育更强调“自我教育”,体现学生在教育过程的主体作用,重视引导学生自觉地参与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教育活动中来。根据大学生的特点编写用于学生食品安全教育宣传小册子,将它作为大学生安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加强食品安全的意识。
积极开设大学生食品安全科普教育第二课堂。开展大学生食品安全教育要注重形式的灵活性和多样化.要充分利用第二课堂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如举行学术讲座、主题班会、学术研究、网络论坛(QQ、微博及博客等),大学生美食文化节,大学生聚吧(专门提供给大学生生日聚会的场所)等。通过专家深入浅出的讲解及学生多形式多样化的参与,增加学生的食品安全常识,影响学生的生活饮食习惯;把大学生食品安全教育学术研究纳入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开展学术研究,达到变害为利的目的;开展知识竞赛,通过竞赛营造一个“人人关心食品安全,从自我做起”的校园氛围,也可使学生在竞赛中增长见识;指导学生主动参与食品安全教育的宣传工作,进社区、进农村等.让学生充当教育的主体,为社会做出当代大学生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杜殿虎.论高校食品安全机制优化的路径选择[J].经济研究导刊,2012.
[关键词]:平面广告设计 教学策略 方案草图平面广告设计教学在我国美术类院校的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中占有很大的比例,同时也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门课程。如何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平面广告设计的基本理论和知识,如何提高学生整合广告运转的能力以及如何教好这门课程,成为我国当前美术类院校教师研究的问题。由此可见,对于平面广告设计教学策略的分析和研究,将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平面广告设计教学现状分析
(一)学生创作作品时过分依赖素材
目前,我国很多美术类院校教师,在进行平面广告设计教学过程中都发现一个共同的问题,即教师和学生对于素材产生过分依赖的心理。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网络信息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而学生就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来进行素材的查看、搜集和整理。但是,这同时也导致学生在进行素材搜集时,出现了杂、乱、任意模仿、无新意的现象。其中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现象:(1)学生在进行素材搜集时,由于对自己想要设计作品的主题以及市场定位模糊不清,导致其不符合设计主题。这样最后在设计过程中,学生想要表达的主体思想并不能通过自己搜集到的素材很好的体现出来;(2)当前我国很多艺术类大学生过于关注外表美观,其在设计作品过程中会过多的运用一些没有意义的素材。这种做法不仅会扰乱欣赏者的视觉关注点,同时也不能很好的将设计主题体现出来;(3)目前很多学生都是利用网络资源直接进行素材的下载,存在严重的模仿、抄袭现象,缺乏原创性质和创新性质。
(二)对广告设计缺乏正确定位
平面广告设计作为艺术性质的专业,其对于创新难度的要求普遍高于其他专业。在进行广告设计过程中,学生很少去思考广告市场对于自己设计出了的作品是否具有需求,而是过多的考虑自己是否能够完成课业,对于广告设计缺乏正确的定位。学生在进行作品设计时,缺乏目的性,对于自己设计的作品想要实现什么目的,或者想要达到什么效果并不了解,也没有对广告市场进行充分调研。换句话说,广告设计专业的学生并没有走向实践,仅仅依赖课程教学,从而没有从真正意义上了解市场需求,因而其设计出了的大部分作品缺乏市场意义。
二、平面广告设计教学策略分析
(一)以激发学生兴趣为基本,注重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传统的教学形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扮演着权威者、领导者的角色,并强调学生要服从教师。在这种状态下学生处于一种被动状态,学习模式机械化,同时学生也会失去学习兴趣。因此,平面广告设计专业教师应当以激发学生兴趣为基本,一方面,可以基于广告设计课程,对其课程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案进行革新,巧妙的设计知识点,并根据知识点设计能够吸引学生的问题,引起学生学习兴趣,从而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广告设计课程;另一方面,基于教学内容,教师可以创设教学情境,将学生带入感兴趣的情境,从而有效开展广告设计教学。
另外,平面广告设计属于一种艺术创作行为。在进行广告作品设计时,学生需要通过各种色彩、文字、图形等艺术元素来进行搭配和设计。因此,当学生在选择素材的时候,应当鼓励学生根据设计主题以及市场需要来进行选择,使得素材能够充分体现自己所设计作品的主题思想。如在色彩和文字的运用上,要根据设计思想综合选择色彩来突出主题氛围,运用具有延续性和系统性的文字来增强欣赏者的记忆。
(二)实施多种方案草图教学策略
对于平面广告设计来说,很多设计思想都来源于创意灵感,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点子”。因此,当灵感来了之后,或者当一个新的创意产生之后,这种意识在脑海里是稍纵即逝的。这就需要通过草稿的形式迅速将创意灵感记录下来,从而为作品设计提供最原始的设计思想。学生进行平面广告创作其中一个初始阶段,就是进行草图构思的阶段,而其更重要的一个阶段,就是学生独立思考的阶段。教师可以针对这一阶段,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遇到的问题进行逐个解决。而学生独立思考的阶段是在草图中记录的灵感的基础之上来进行深入思考的,因此教学应当应用多种方案草图教学策略来进行广告设计教学。这与工人建筑楼房的道理是一样的,如果第一层的问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那么越往上就越难以进行搭建。因此,多种方案草图教学策略是一个分阶段的教学过程,需要一步一步进行。
(三)应用项目式教学策略
根据平面广告设计的教学目标,联系教学内容和市场需求,来进行教学情境的构建,从而使得学生的学习目标与市场需求相结合,在作品创作中能够运用到自己所学的知识,从而使得学生加深对广告设计知识的记忆和运用。要想实现这种教学效果,就需要运用项目式教学策略。首先,在进行作品创作之前,教师应当带领学生进行实地考察,使得学生身临其境与市场进行接触,并了解到设计的主题以及作品需要达到什么效果;其次,当考察完成之后,学生要对本次考察的内容进行总结、分析和思考,了解市场需求,并据此总结出设计的主题;另外,当对本次设计主题以及市场需求进行总结之后,就要进行设计方案的设计,此时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分组实现合作项目教学。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平面广告设计教学过程中,只有探索出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创新意识,才能够避免其在作品创作中一味模仿和复制,从而创作出体现设计思想,符合市场需求的广告作品。
参考文献:
[1]杨俊志.学习集群教学策略在《平面广告设计》课程中的应用[J].企业导报,2015,(06):01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英语;课堂教学;教学策略制定
中图分类号:G633.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4-0079-01
在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新课改对高中英语课堂教学提出了新要求,使得高中英语课堂教学在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上发生了转变。为了提高课堂教学质量,高中英语教师需要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创新教学策略,根据新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合理选择教学策略,提高教学策略的针对性,满足高中英语课堂教学的实际需要,达到提高高中英语课堂教学质量的目的。因此,新课改下高中英语课堂教学应在教学策略创新上入手,重点做好教学策略创新,具体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从全面性教学入手制定教学策略
(1)将差异化教学和整体化教学相结合,提高课堂教W的全面性。为了达到对不同层次学生进行培养的目的,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可以进行适当的差异化教学。同时,为了保证学生能够达到统一的教学目标,需要将差异化教学与整体化教学相结合,形成相互融合的综合教学方法,使课堂教学能够达到全面性要求,提高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2)把握课堂教学原则,尊重教学规律,合理调整教学方案。根据课堂教学的实际需要,在教学方法创新过程中,应把握正确的课堂教学原则,应本着全面性、针对性和实效性原则,推动教学改革。同时,还要尊重英语课堂教学规律,对教学方案进行合理调整,突出教学重点,提升课堂教学水平,达到创新教学策略的目的。
(3)注重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满足全面性教学要求。在高中英语课堂教学方法创新过程中,应将主要精力放在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上,使学生的英语实际能力能够得到有效增强,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目的。因此,在教学方法创新中,应将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作为重要着力点,提高课堂教学的全面性。
2.从多元化教学入手制定教学策略
(1)在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应尝试着多种教学方法的运用。新课改要求高中英语课堂教学注重实效性,在具体教学方法的运用上并没有限制。基于这一认识,高中英语课堂教学可以尝试多种教学方法的运用,并选择出教学效果相对突出的教学方法作为主要方法,最后,还要做好教学方法的继承和创新。
例如在听力教学中,在日常的早读或自习课时,教师要督促学生跟读磁带录音进行模仿和背诵,同时可每天抽查部分学生,在学生的发音、语调、语速等方面给予指导。其次,要努力创造课堂语言氛围,鼓励学生大胆地说英语,除了让学生复述和概括文章主要内容,还可以结合听说、看说,引导学生在听力训练、看图训练时,结合自己的理解和思考,用自己的话去表达。然后教师要及时点评。最后,还可以采用丰富的教学形式,来激发学生的兴趣。
(2)在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应实现多种教学方法的融合。在高中英语课堂教学方法创新中,我们应对现有的教学方法的优势有足够的了解,并根据课堂教学需要以及学生的实际水平,对教学方法进行整合,突出教学方法优势,将教学方法与课堂教学紧密结合在一起,更好地为课堂教学服务。
(3)在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应实现对学生英语运用能力的培养。为了提高教学方法创新的针对性并做好教学方法的运用,在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应将培养学生英语运用能力作为教学方法创新的着力点,保证高中英语教师的课堂教学教学方法上有一定的针对性,满足高中英语课堂教学需要。
3.从教学主体转变入手制定教学策略
(1)以学生为教学主体,实现个性化教学根据课堂教学的实际需要,在教学方法创新过程中,应以学生为教学主体,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制定个性化的教学方案,使教学方案能够具有针对性,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同时,还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积极实行个性化教学。
(2)突出教学重点和难点,培养学生兴趣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将教学方法创新与兴趣培养结合在一起,不但要突出课堂教学重点和难点,还要实现教学方法创新以及学生的兴趣培养,使教学方法创新能够以培养学生的兴趣为目的,提高课堂教学的整体效果,满足课堂教学需要。
(3)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参与课堂教学鉴于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教师在教学方法创新过程中,应对学生的主体地位有足够的尊重,并围绕着学生出发,鼓励学生参与课堂教学,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并选择配套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方法的适用性。
4.结论
以上总结了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实现教学方法创新的几点策略,目的是为了提高教学效率,提升教师教学水平,最终实现学生英语水平的全面提高。但教学方法创新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不断反思、不断改进,使教学方法日臻完善,发挥更大的实际价值。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