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对科学教育的理解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 初中历史教学 新课程理念 理解 实施
我是一名即将有十年教龄的历史教师,经历了教材的三次变化,也赶上了教育改革的大潮,当从一名学生转变为一名教师的时候,历史课堂早已不再是我们读书时代的死记硬背,不是老师的一讲到底。在新的课程标准下,老师已不再是课堂的主角,学生才是课堂的真正主人。新课程改革的核心是“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在这几年的教学中,我努力践行这一理念,同时进行了一些思考。比如到底怎样做才是为了学生,学生是否真正体会。感受到自己的主人身份?本着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和尝试,我谈谈自己对历史教学中新课程理念的认识和理解。
我认为“一切为了学生”不能仅仅理解为把课堂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堂上发挥主体作用那么简单。学生的主体性不仅要在课堂教学中体现,而且要体现在课外;它不仅是要求对知识的掌握理解,更应该从学生的内在感受和需求,从学生的长远和终身发展考虑。历史学科是一门复杂的社会科学,对于涉世不深的初中生而言,要让学生从这一学科中体会到这一教学理念,老师的作用尤为重要。我认为教师在教学中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渗透这一思想理念,以做到真正地为学生服务。
一、让学生喜欢历史课,再到喜欢历史
真正的学习是快乐的、轻松的。如果没有以此为基础,“为了学生”就是一句空话。你讲得再好,学生不喜欢,没兴趣,教育便将失去意义。我国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孔子曾说:“知之者不如乐之者,乐之者不如好之者。”学习兴趣是学生对学习活动和学习对象的一种倾向和情绪状态。从日常的教学中,大家都深深地体会到凡是对某一学科有浓厚兴趣和满怀热情的学生,该门课程的成绩较好,学得也比较轻松。为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要多花心思,挖掘教材中的人物、故事,运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来刺激、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创设有效的历史“情境”,使其身临其境。其中使用多媒体教学再现历史非常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思考。比如我们在讲到中国历史的四大发明时,通过《上下五千年》的介绍,不仅使学生对该知识印象深刻,更重要的是可以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既掌握知识,又进行情感教学。这是老师的语言所不能达到的效果。此外,还可以通过开展课外活动、课堂辩论、联系现实热点问题等激发学生的兴趣。除了在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上下工夫以外,老师还要过好语言关,文史不分家,历史老师的语言感染和号召力在情感和价值观的教育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这也是牢牢吸引学生的重要因素之一。
二、树立新的教材观
传统意义上对教材的理解,就是教科书,但是在广义的界定上,教材包括教师的教授行为中所利用的一切素材和手段。教材是教科书,但不限于教科书,教科书集中反映出国家的教育理念,体现了鲜明的政治特点和历史特点。无论从教材排列的系统性和经过专家或者行政权力严格审定的“权威性”上,教科书都是学校教育中最重要的教材,但我们不能因此而走向另一个极端,把教科书视为“唯一绝对的教材”。
在当今为学生减负的背景下历史教科书跟以往发生了很大变化,失去了知识的连续性和完整性,那么在历史教学中就不能只利用教材教学。历史不同于其他学科的特点是发生在过去,而且一定要有来龙去脉、前因后果,所以新的历史教科书给了老师更多自主发挥创造的空间和余地。教科书只是教材的一种,所以在历史教学中就应该根据情况进行删减、添加,对教科书进行二次开发和创造。这就需要课前做好充分的备课,挖掘教材中的重难点,补充你认为重要的有必要的历史知识是非常重要的过程,这样做会让你的教学内容更加有血有肉,更加丰富而生动。教师还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创造、自主探究的作用,让他们参与到这一过程中来,比如我校编定历史导学案其实就是对教材的一次再开发和创造,充分体现了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
三、发展情感,健全人格,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历史学科连接过去、现实与未来,它是一门具有价值理性的综合性知识学科。在学生人格养成方面,历史学科处于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历史教育承担着不可推卸的责任,真正学好历史,对学生道德提升、人格发展将起积极的作用,同时可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作为人文学科,从历史思考先人留下的借鉴和启迪,思考人的价值是什么,生命的意义何在,怎样的人生才是无憾的人生。我们从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铁人王进喜的不打出油田不罢休的精神中感受他们的品质和精神;我们从杜甫、司马迁的一生理解他们身处顺境,不骄不躁,身处逆境不放弃的乐观,向上积极的人生态度;我们从近代中国的屈辱历史中学会灾难带给我们的成长和进步。从历史课堂中,学生能够更深刻地认识自我和人类,感悟到作为国民应有的准则和精神。培养学生敏锐的洞察力,能够利用它形成对于当今国内、国际事件的看法,历史教学才具有真正的意义。在课程改革中首先要进行价值本位的转移,即由以知识为本位转向以学生体会为本位,教学目标要真正体现知识、能力、态度的整合,只有这样才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
四、注意历史学法的教育教学
教是为了学会学,掌握一种学习的方法和规律,而不仅仅是知识的简单传授。就好比你给他一堆金子,不如给他一个能点石成金的指头。新的教学理念强调,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引导学生乐学、善学,让学生学会思、会做、会说、会看,积极参与教学等。要达到这一效果,仅有老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方法是不够的,最终我们应该动员所有同学一起来学习,那么怎么学就非常重要了。学法教学应该从初一年级就贯穿于学生学习的全过程。学法就是完成学习目标的方法,学法内容首先是学习历史事物的方法,从知识层面上讲具体分为,了解重要事件的方法是,知道六要素、前因后果;了解历史人物的方法是,知道该人物的重大事迹,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下学会辩证地分析历史人物,从而提高能力。比如,教会学生做笔记、掌握记忆、分析、综合、比较、概括等方法。如比较明治维新,维新变法的异同等,又如学生在学习日本侵略者的残暴统治时,通过运用阅读、比较、归纳等学习方法,了解侵略者的暴行,增强爱国主义精神,提高理解能力、概括能力,这些能力都为他们终身学习、创新能力奠定了基础。所以说学习方法的教学不仅是完成历史教育任务的桥梁,而且是实施终身教育的具体体现,更是创新教育的主要目标。
五、多种方式评价学生的学,重过程轻结果
历史学习就是一个从感知历史到积累历史,从积累历史到理解历史的过程。学生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要收集资料,构建论据和独立思考,对历史现象进行初步的归纳、比较和概括,并做出自己的解释。历史教学必须是“结论与过程”相结合。“重结论,轻过程”的教学实际上排斥了学生的思考和消化,也违背了新的教育理念。
【关键词】初高中历史教学 衔接 对策
高一历史的难教和难学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成为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一直是广大历史教育研究者和中学历史教师关注的问题,初高中的分离办学使得这一课题更具现实意义。初高中两阶段由于学生所处的年龄阶段、课程设置等不同,高中历史无论在知识容量还是难度上都比初中历史有所增强。尤其是新课程改革实施后,初高中历史课程在课程体系、内容编排、知识深度和广度、教法和学法等方面都发生了很大转变。因此,做好初高中历史教学的衔接工作,使学生尽快适应高中的历史学习是教育工作者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正所谓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高中历史教师应该了解学生在初中阶段历史学习的状况,他们的基础如何?新课程标准指导下的高中历史无论在知识容量还是能力要求上做好初高中历史教学的衔接应转变师生的观念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注重知识教学与能力培养有机结合。在教学实践中现导学案的制作与使用是做好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的有效途径之一。这样才能有效地提高高中历史教育教学质量,更好地指导学生顺利适应高中阶段的学习而初高中教学衔接的研究更多的是结合具体学科进行的。然而笔者在任教过程中发现,普遍存在着初高中历史教学不衔的接现象,已经严重影响了中学历史教学质量。因此,广大历史教育研究者和中学历史教师很有必要探求解决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问题的途径与方法。这对于中学历史教学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 初高中历史教育教学的差异
1.课程标准的差异
第一,课程理念的异同。初中历史课标更强调“义务教育的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选择应体现时代性,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有助于学生的终身学习。”高中历史课标增加了对“培养学生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科学态度,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理念,以体现高中历史课程标特点和要求。新课程标准指导下的高中历史无论在知识容量还是能力要求上都有大幅度提高,加之知识间的跳跃性、综合性强,教师往往感叹教学任务无法完成。在这种情况下,探究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问题,高中历史教学就可以做到有的放矢,使我们的教学详略得当。
普通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指出:“普通高中历史课程在体系的构建上,既注意与初中课程的衔接,又避免简单的重复,遵循高中历史教学规律。”但如何做好衔接,在上述标准及其解读中并没有具体的解决思路和措施。初中阶段的历史课程与高中阶段的历史课程都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同一系统中有着继承和发展关系的两个阶段。从课程标准制定的理念上看,二者存在很多一致的地方,如都强调历史课程的基础性和发展;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关注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教师教学理念的更新;倡导历史教学评价的改进,充分发挥历史教学评价的教育功能等。
第二,课程目标的异同。“课程目标是对一门课程学习的总体要求,它反映了国家和社会对一门课程的教育宗旨和要求”。历史课程目标包括课程总体目标和课程具体目标两个层次。初中历史课程总体目标是使学生“获得历史基本知识和技能,初步了解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基本过程,逐步学会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增强爱国主义情感,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初步形成正确的国际意识,理解和尊重其他国家和民族所创造的文明成果;学习和继承人类的传统美德,从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曲折历程中理解人生的价值和意义,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高中阶段的总体目标则是使学生“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脉络……从历史的角度去了解和思考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促进个性的健康发展。”虽然高中历史课程在初中历史课程基础上要求“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意识、文化素养和人文素养”,但二者的目标都是为国家现代化的发展培养合格公民,这也是新课程改革的总体目标。
初中历史课程和高中历史课程在课程具体目标上都采用“三维目标”设计,即“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层面。
第一,在“知识与能力”方面,初中主要从宏观角度人手,兼顾了历史知识的时序性和系统性。高中则选取微观和宏观两方面纵深发展的知识,更强调历史知识的专题性和综合性。高中与初中相比更加强调历史技能、历史思维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与初中相比,高中历史课程“过程与方法”目标要求在初中历史学习基础上。
第二,在“过程与方法”方面,初中主要要求学生在探究与合作学习中,积累历史知识的同时感知历史、对历史的发展形成初步的认识。高中则重点强调掌握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历史学习过程的本质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根据历史教学目的与自己的身心发展特点,通过系统的、有计划的教学双边活动,使学生在知识、认知和情感方面发生心理变化,并且形成和发展个性的过程。”“进一步认识历史学习的一般过程”,“掌握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学习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努力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注重探究学习,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发现问题,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养成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能对所学内容进行较为全面的比较、概括和阐释;学会同他人,尤其是具有不同见解的人合作学习和交流”。
总体来说,初中历史课程要求学生在探究与合作学习过程中感知历史,形成初步的认识;高中历史课程则要求学生学习能力提高的同时,更加强调学习方式的转变,“学会同他人,尤其是具有不同见解的人合作学习和交流”。
第三,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课程标准都把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放在首位。在初中,主要让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科学的态度和一定的国际意识;高中则强调了对人文主义精神的理解和历史思维意识的培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从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等方面体现了历史课程的教育功能和社会功能。初中历史课程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上要求学生“形成对祖国历史与文化的认同感,树立对国家、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形成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审美情趣,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崇尚科学,确立求真、求实和创新的科学态度;强化民主与法制意识;形成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国际意识。”高中历史课程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指出,通过历史学习“进一步了解中国国情,形成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加深对人文主义精神的理解;进一步树立崇尚科学精神,坚定求真、求实和创新的科学态度;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统一性和多样性,汲取人类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进一步形成开放的世界意识。”
第三,强化衔接意识。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历史教师的衔接意识强弱直接关系到初高中历史教学能否实现顺利过渡。对于高一历史教学,教师可以通过进行有针对性的测试、课堂提问等方式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以及对历史学科的认识和态度,从而用来指导教学。
2.转变学习观念
高中历史课标指出“历史课程是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历史意识、文化素质和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门基础课程。”高中生作为普通公民,身为社会中的人,必须具备基础文化知识和基本人文素养;作为21世纪的合格的高中毕业生,面对如此激烈的社会竞争力,必须具备历史意识、历史智慧,广博的知识和历史使命感,顺应时势发展。对于高一学生来说,对历史学习的理解仍停留在初中阶段的认识上。他们普遍认为历史就是过去发生的事,因而只要划书、背书就可以学好历史,临时突击就能取得好成绩。这种对历史的错误认识直接导致学生学习历史兴趣不浓、方法不对、习惯不好,学习效果自然可想而知。因此,高中历史教学必须首先为历史“正名”。在开学之初,教师不应急于上新教材的第一课,而应实施学生对历史认识的衔接教学。
3.讲究方法,注重理解
对高一新生来讲,学习积累的过程,初中历史教材注重史实,形象而生动,而高中教材则注重理论概念,较为抽象。历史课学习的具体方法有:
第一,培养兴趣,移情历史。兴趣是人们积极探究某种事物或进行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是促使学生学习的内在驱动力。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学习兴趣是学习活动的重要动力”。教师作为教育的引导者,要重视学生的兴趣培养,让学生在兴趣的促使下参与知识的获取过程。从问卷调查的结果看,学生对于历史学习的兴趣有待进一步提高。从影响学生学习历史兴趣的因素来看,加强历史自身的趣味性、密切联系实际、合理组织教学等做法有助于学生历史学习兴趣的提高。孔子日:“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句话深刻地阐释了学习兴趣对于学习的作用。学习历史的兴趣是可以通过自身的努力培养起来的。通过参与一些与历史有关的活动来触摸历史、亲近历史、玩味历史,进而学好历史。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采用丰富多彩的教学手段,让学生体验历史学习的乐趣。在教学组织形式上,根据不同内容采用不同的组织形式。对于比较浅显的知识,可以让学生自主学习、分组合作、课上交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指导、协助,有助于学生积极参与教学,从中获得成功体验,从而保持学习历史的兴趣。对于理论性较强的内容,以教师讲解为主,通过设计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讨论,从而实现知识的意义建构。在教学手段上,可以充分利用历史地图册,投影仪以及多媒体等进行丰富多彩的直观教学。将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集合起来,帮助学生抽象逻辑思维的发展。如深圳市宝安中学唐云波老师的公开课《后的中国社会经济》,通过设计《回忆录》的方式将前后国家的大历史与个人的生活有机结合起来,这样就使得原本理论性较强的内容顿时鲜活起来,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调查发现,教师上课生动与否也是影响学生学习兴趣的因素之一。刘正萍的研究表明:对现任教师“不满意”或“说得过去”的占 61.8%。
在学校教育中,教师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有很大影响,因此,历史教师应努力提升自身素质。教师的素质包括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广博的知识积累,较强的教学能力,高超的语言艺术以及较高的引导水平。教师具备了上述几方面素质,才能发挥历史教学的趣味性,增强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第二,敢于质疑,挑战传统。历史是指人类发展过程已发生的重大事件和现象。对于历史问题的解读,我们要运用正确的历史观,坚持“论从史出”的原则,在实事求是的基础上作出独立的判断,敢于对任何传统的观点提出质疑,只有这样才能有新的收获。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不断去探索新的知识发现新的问题,才会体验到学习历史的乐趣,同时也在不断提升自己的探究和创新能力。
第三,整理线索,构建知识结构。学习历史,要注意理出线索,构建成历史知识网络结构。应按时空顺序,注重“古今贯通,中外关联”,掌握历史发展的宏观线索,概括重大历史阶段特征,认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总结经验和教训。
第四,多做比较,善于归类。比较和归类也是行之有效的学习历史的方法。通过比较,可以更加深刻、全面地理解历史概念的本质,更加深刻地掌握历史事件的异同,从而认识人类文明发展的统一性和多样性,培养尊重文明多样性的意识;通过归类,可以将历史知识系统化,总结出学习历史和分析历史问题的基本方法和一般规律。对于高中生来说,只有对初高中历史学习的区别和联系有全面而深刻的了解,做到心中有数,改变传统的观念,才能尽快适应高中阶段学习。合理改进学习方法,必将能事半功倍,学好历史科目,真正成为具有基本人文素养,顺应时势发展的21世纪合格高中毕业生。
4.注重知识教学与能力培养的有机结合
相关研究表明,初高中历史教学脱节在教学环节上的主要问题是:“知识体系的欠缺和能力培养的不足”。初高中历史教学的衔接,主要是加强知识与能力两方面的衔接。在高一历史教学中,做好知识教学与能力培养的有机结合,有利于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锻炼能力,有利于初高中历史教学的顺利衔接。系统的掌握知识是培养能力的基础。知识的学习离不开记忆,心理学研究表明,有意义的材料较之无意义的材料识记效果好。所谓识记材料的意义,是指其所蕴含的事物内在联系及与识记者知识经验间的联系。简言之,透彻地理解识记材料的意义和内在联系有利于提高识记效果。调查显示,高一学生依然以机械记忆为主要记忆方式,在没有弄清知识之间内在联系的情况下,效果自然不好。要培养能力,必须转变学生的记忆方式,将学生从死记硬背的歧路引领到理解记忆和灵活运用的阳光大道。理解的本质是抓住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因此在教学中教师的首要任务是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网络。新的高中历史课程在知识结构上打破了传统的通史体例。这种编排方式不利于学生系统的掌握知识,不利于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笔者认为,在教学中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网,能够促进学生在识记上融会贯通,在运用上触类旁通。
新课程历史教学特别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历史学科的基本能力要求分为四个层次:再认、再现历史知识;材料处理能力;历史阐释能力;文字表达能力。在学习过程中要结合知识的学习培养学生能力。能力的培养要适应学生心理特征,改变学生滞后的学习方法,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中要运用史实提炼观点,让史实归属于观点,用观点统领史实。如在探究中国近代民族工业艰难发展的深层原因时,通过相关史实,提炼出民族工业“在夹缝中生存”的观点。用观点统领史实,并不是简单的要求学生由史实记忆向观点记忆转化,并不是忽略史实在教学中的作用。教学中,教师应提供相关材料,鼓励学生积极对史实发表自己的看法,再对众多观点依据史实加以综合、比较、提炼、补充。这样,既锻炼了学生分析材料、阐释问题的能力,又能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真正做到知识学习与能力培养的有机结合。
三 利用导学案
导学案是指教师“依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知识经验,为开启学生的智能,发展学生的能力,指导学生进行主动的知识建构而编制的学习方案”。在新课程标准下,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水平、能力水准、学法特点和心理特征等具体情况,在教师主导下,由师生共同设计的、供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完成学习任务使用的学习方案。其着眼点则在于学生学什么和如何学,体现“以学生为中心”。学案既反映学习结果,又体现学习过程。
新课程改革强调一切以学生为本,在课堂教学中倡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究、合作交流,在主动参与中获得知识和能力。学案导学在教师的“导”和学生的“学”之间搭建了一座桥梁,不仅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也有利于提高并保持学生学习的乐趣,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从初高中历史衔接教学的角度出发,导学案的使用能够“帮助学生将新学的知识与已有的知识经验形成联结,为新知识的学习提供适当的附着点”。简言之,学案导学能够有效引导学生使用适当的学习方法预习、听课、复习,继而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会学习。在高中进行历史衔接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充分了解学情的基础上,通过精心设计学案,引导学生回顾已有知识,无疑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新知识,有助于高一学生尽快适应高中历史教学,从而实现初高中历史教学的顺利衔接。
四 结语
作为一名耕耘在中学历史教学一线的教师,对初高中历史教学的不衔接深有感触。做好初高中历史教学的衔接,不仅可以提高中学历史教学的质量,增强学生
学习历史的兴趣,而且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如何做好初高中历史教学的衔接?这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积极参与,献计献策。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问题是一个庞杂的工程,需要多角度进行研究,本文只是在这方面做了初步探索。由于笔者自身知识储备、理论修养等方面的不足,文中的相关论述略显苍白和无力。在以后的工作、学习中,我将继续探寻初高中历史教学顺利衔接的有效途径和方法,以期更好地服务于教学,服务于学生。
参考文献
[1]余力.教育衔接若干问题研究[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3
[2]朱汉国、王斯德.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3]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4]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5]教育部.普通高.新编历史教学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6]赵亚夫.我对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的几点建议[J].首都师大学报,2006
[7]陈其.高中历史课程知识和教学体系浅议[M].历史教学,2004
[8]郑和均、邓京华.高中生心理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1993
[9]陈家麟.当代心理学[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
[10]钟启泉、崔允、张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11](苏联)苏霍姆林斯基.学习兴趣是学习活动的重要动力[J].外国中小学教育,1990(1)
[12]刘正萍.关于新课改中高中生历史学习兴趣的调查[J].教育探索,2006(2)
[13]黄慧红.对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问题的认识与思考[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4(2)
关键词:体育教育专业;术科能力;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116(2007)04-0072-04
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术科能力包括术科操作性技战术能力和传授这些操作性技战术的教学(训练)能力。在我国,对中小学基础教育的学科分类中,一般将体育分为“技艺类”学科。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专业的培养方向就是造就具备这类“技艺类”学科教学能力的初、中等学校体育教师,通过专业教育,使他们具备足够的能力来担负起为青少年传授运动技能和健身知识,提高体质、健康水平,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的责任。显然,术科操作性技术水平和应用(教学训练)能力将构成体育教育专业学生专业素养的基础。毕竟体育首先是靠运动技术、技能来传达的,术科技术技能素养决定着体育教师的角色塑造,它们将成为学生今后赖以胜任教学工作、获得尊严、身份认同的基础。正因为如此,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对术科技术的掌握程度和运用能力就显得特别重要,但实际的情形令人担忧。笔者对重庆地区19个区县56所初、中等学校和重庆、四川18所高校体育院系教学计划和术科教学情况进行了调查发现,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身体素质、术科技术水平和施教能力有一年不如一年的趋势。为此,本文对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术科能力持续弱化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对策。
1 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术科能力欠缺的原因
1.1 学生术科操作性技(战)术能力欠缺的原因
(1)生源质量不佳增大施教难度。
为适应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要求,1999年高校开始扩招,使得大量没有任何体育基础和经历,为了寻求一个好的出路的中学生,突击报考体育专业。如重庆三峡学院体育教育专业在近20个省市招收的学生中,曾参加过业余体校正规训练的人数几乎为零,中小学时参加过校代表队某单项训练平均2年以上的仅为10.8%,大多数属突击应考者。这种学生从一开始就缺乏运动技术基础和体育目标,进校以后,因缺乏对体育最基本的认识而很难建立起对体育技术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对技战术的感知和理解也难以做到全面和深入。客观上,这些从头学起的学生也常常因能力不足而容易受伤,经常以“看课”来应对技术教学,最终难以完成学业。
(2)教学计划调整无视学生实际情况。
近年来,为顺应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部课程规划改革的有关文件的要求,各院系开始了一系列的课程改革,多次修改教学计划。在改革探索中,虽然也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也暴露了不少问题。如为了学生就业的需要,在许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的课程改革中,存在着增加课程门类和缩减术科学时的情况,本属二级学科的体育教育专业开设了社会体育、运动训练、体育人体科学和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等课程,且大多是理论课程,其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多种职业素养、拓宽就业口径。结果造成体育学科各专业课程的大量重复。据吴忠义等的调查,目前体育教育专业与运动训练、社会体育、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教学计划中,相同的课程竟然高达62.3%,必修课中相同的课程达78.6%,选修课中相同课程达46%。这不仅模糊了专业界限,混淆了不同专业人才培养规格,又导致了体育教育专业本质功能的弱化。同时,在总学时递减的情况下,又增加课程门类,使得术科课程的学时不断地被一些理论课挤占,术科课时越来越少,体育教育专业的课程变得小而全,学生的学习无异于走马观花。如在重庆三峡学院4次教学计划修改中,主干课田径由1998年的180学时逐渐减为现在的112学时,体操从140学时逐渐减为72学时,三大球(篮、排、足)由96学时逐渐减为64学时。在大量削减术科学时的问题上,一些学者还以美国等国家为例来说明减少术科加大学科课时的合理性。诚然,如果我们招收的学生大多具有丰富而全面(熟悉多个运动项目)的体育经历,也许这样的改革是合理的。事实上,美国的文化传统对社会环境对立志于体育专业的学生和体育教师职业的认同程度远远高于我国,从小便立志体育事业的学生人数自然就会多于我国,一般而言,这样的学生大都具有良好的体育基础和丰富的体育经历。尽管美国体育师范教育的术科比例较小,但强调有关技能形成和发展的理论知识,教育类课程多、学时也多,教育实习时间较长。在这样的背景下实施“课程小型化”和减少术科加大学科比例自然更具合理性。因此,以美国为参照显然不符合我国国情。可以认为,这样的改革只考虑了理论上的合理性却忽视了教育对象主体的实际状况。因此,大量削减术科课、增加培养新的“多能”的理论课等的改革对于我国绝大多数本身专业志向不明、基础差,因文化基础差才报考体育专业的学生来说,要达到培养的要求,实在勉为其难。在生源质量明显下降的情况下,削减术科课学时的做法,不仅导致学生专业素养根基的动摇,使学生将来既无力承担体育教学的重任,又无法具备宽口径的就业能力。从而最终导致以培养中学体育教师为目标的教育效果的落空。
(3)扩招使学校施教条件不足。
扩招使得许多高校施教条件不足,主要是师资、场地器材设备等,只好以降低标准来应对。在师资方面,因为专业术科教师不足,就让非专项技术教师来担任术科课程的教学已不是什么新鲜事,如篮球专项教师教田径课。20世纪90年代初和扩招以后,这种现象尤为突出。近年来,教育部在对全国高校的合格评估和水平评估中,对师资提出了高学历的要求。许多高校为了应付评估,在引进教师时只引进硕士、博士或教授,这虽然可以快速从整体上提高师资水平,但由于高学历、高职称并不完全等同于高能力、高素质。这种做法必然造成一些“泡沫”现象。一些高校(特别是师资较弱的非重点学校)在人才引进中常常只见“学历”、“职称”。不见“能力”和“水平”。不可否认的是,体育技术能力突出的学生往往由于长期从事专业训练而文化基础较弱(从每年高考录取的结果和在校的学习表现中可以见得),进入大学后考上研究生的机率远远低于其他学生,他们进入高校任教的机会自然很少。近几年在高校求职的研究生中,大多数在本科阶段技术基础薄弱,还有一部分学生本科阶段根本就不是学体育出身。在考研学生中,很大一部分是因技术基础差、就业期望失落后才立志报考研究生。重庆三峡学院体育教育专业近4年考上的9名研究生中,术科能力突出的竟无1人。针对这样的现状,体育教育专业的人才引进如果不考虑专业特点和实际情形,单一地追求高学历,势必造成术科整体施教能力的进一步退化,使得“教”和“学”两方面均无法达到专业培养方向的实际要求。从专业特点出
发,单纯追求高学历或单纯追求高技术都是有失偏颇的,不利于专业发展,但二者均高的人才又有几个?如果人才引进机制长期如此,可能造成术科教学的衰落。
此外,从另一施教条件一场地器材角度看,扩招也使得许多学校运动场人满为患。目前重庆、四川18所高校体育院系现有运动场地器材设施达到国家规定标准的仅为8.2%。戴文2001年在对全国52所高校体育院系的调查中发现,只有6%的学校达到标准。一些综合性大学的体育场地设施远远无法满足学生课外自练的需要。显然,对于技术基础普遍较差的学生仅仅依靠学时数越来越少的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够的。这样的教学环境自然不可能让学生的术科能力受到更好的训练。
1.2学生术科施教能力欠缺的原因
不管教学改革如何进行,除了术科技(战)术训练外,培养体育教育专业学生体育技术施教能力始终是专业教学的重中之重,是专业功能的集中体现和培养方向(初、中等体育教师)的现实要求,也是专业教育的终极目标。虽然它以运动技术的掌握为基础,但若忽视这一内容必然会导致专业功能的丧失。长期以来,我国体育教育专业课程结构以“学科专业课程为本”,无论从课程门类还是从课时比重看,学科专业课程都是一个庞然大物,而师范教育课程始终处于被边缘化的地步。教育理论课程门类少且与实践脱节,只有教育学、心理学等为数不多的几门课程,且课程学时少,仅占总学时的5%左右,与世界各国体育师范教育课程中教育类课程的16.9%(英国约35%、美国约25%)比较存着较大的差距。并且,在专业教育活动中,体育教育专业术科课技术教学只专注于技(战)术的传授和提高而忽视其师范技能(包括一般师范技能和术科技战术教学能力)的培养,将教学课当成训练课的现象仍然普遍存在。多数学校并没有形成科学完整的术科师范技能教学训练体系和构建有效的教学模式,课堂教学也缺乏对学生进行“讲解、示范、纠错、教学设计、教法运用、组织教学”等方面的训练。适应中学体育教学的实用性、技能性课程几乎是空白,主要依赖十分陈旧的教材教法或利用毕业前教育实习集中强化师范技能和术科教学能力教育。另外,“第二课堂近乎空白,体现培养教育教学能力的实践环节薄弱,培养方式单调呆板”,“全国有71.1%的体育院校仅将毕业实习作为实习教育”。对重庆、四川18所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排球技术课(普修)的调查发现,各校的排球课教学大纲规定的平均总课时为64学时,其中技术教法内容平均为6.8学时,约占10.6%,但大多数学校在技术课中教法内容并没有体现。
可见,高师体育教育专业在其教育教学改革过程中逐渐丧失了师范教育的特色,过分注重学生培养过程中的“学术性”和新的“多能”的要求,忽视了学生为师从教能力的培养。大多数学校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特别是教学过程并没有突出对学生师范技能训练的重视,教学管理部门也没有专门的规范和标准来引导术科教师的教学行为,师范技能教学一直处于被边缘化的地位。事实上,教材教法课程只能从理论上解决认识的共性问题,而对于个性问题和实践上的问题无法解决,虽然教育实习可以在这方面助一臂之力,但如果仅仅依赖于短短8-10(专科5-8)周的集中实习是很难让学生的施教能力得以建立和提高的。之所以此类问题长期未能得到解决,笔者认为,一是受中国传统的传授方式的影响,在认识上还普遍存在“掌握好技术就能教好学”的现象。二是教学的科学性和艺术性研究还远远不够,术科师范技能训练的理论和实践体系、教学模式尚未建立或完善,教师常感到无所适从。三是实际工作中体育与运动、教学与训练认识模糊,教师在训练课和教学课之间难以平衡和把握。四是术科学时数大量减少,从课时上难以保证。五是体育教育专业的术科教师基本上是传统办学思想和教育模式下培养出来的,其思想观念、知识结构和教学示范仍未脱离传统模式。
2 结论和建议
(1)“课程小型化”和“厚基础、宽口径”的倡导,学时调整,是教育对培养何种人才的一种宏观把握,本身并没有错。但对于与教育设计师们的想法相去甚远的生源质量来说,目前学校大量削减术科学时的做法并不符合实际,结果可能导致教育部在新课程纲要中所期望的“培养合格体育教师”的目标难以实现。现阶段体育教育专业如何树立新的教育理念,如何解决新的“多能一专”与培养方向之间的矛盾,如何平衡术科课与理论课之间的学时数,还有待深入研究。
(2)长期以来,体育教育专业一直要求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必须掌握近10个术科项目的技术技能,这样的要求使得学生的学习效果至少受到来自两方面的制约:一是有限的学时;二是先天不足的体育基础。因此,如果尝试让学生在术科学习中从一开始就选择2-3个项目进行有专项性和有深度的学习,也许更能有效地帮助他们确立职业自信。
(3)从表面上看,扩招导致了生源质量的下降,但扩招并不是生源质量下降的深层原因,文化观念的影响才是其深层原因。不可否认的是,对体育和体育教师职业仍然带有偏见的社会意识和根深蒂固的职业等级观念使得学生和家长在对升学和未来的职业选择中,仍然将报考体育专业和从事体育工作摆在无足轻重的位置,当文化期望失落后,才无奈地选择体育专业。这样的结果自然使得体育教育专业招收的学生缺乏主动投身体育教育事业的强烈愿望,其专业志向中的体育目标和技术基础明显不足。因此,只有当社会有效地担负起改革传统的责任,消除偏见和职业等级观念时,才能让更多的有志者从小就致力于对体育事业的强烈追求,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生源质量的问题,也才能从客观上保证学生拥有良好的术科技术基础,为未来的专业学习作好准备。
(4)施教条件是决定能否培养高质量人才的重要条件。面对新的形势,体育教育专业必须努力挖掘自身潜力,利用好各种教育资源,加快发展步伐,全面提升术科施教条件和整体施教能力。在人才引进方面充分考虑专业特点,把握好理论师资和术科师资的比例。加强术科教学改革,在学时数不足的情况下,在第二、第三课堂多做文章,充分利用好第二、第三课堂。
关键词: 中学英语 高效课堂 英语教学
一、对高效课堂的理解
“高效教学”属于“有效教学”的范畴。“有效教学”是课堂教学的第一层境界,更高层次的追求是“高效教学”。三百多年前夸美纽斯所说的“寻求并找出一种教学的方法,使教员可以少教,学生可以多学”,就是对“高效教学”的古典表述;“向课堂45分钟要质量”则是对“高效教学”的通俗表达。“高效教学”即高效率、高效益、高效果的教学,课堂教学高效性是指在常态的课堂教学中,通过教师的引领和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思维过程,在单位时间内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促进学生获得高效发展。所谓高效课堂,就是要求教师的教学是高效的,在课堂上利用最合理的时间,高效率地完成教学任务。此外,要求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究等方法高效学习。教学是否有效,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完成教学内容,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本课的教学知识或学习效果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没有收获,那么本节课的教学就是无效教学。
二、英语高效课堂的构建
提高课堂效率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因此,教师必须认真备课,专心研究教学方法,优化教学设计,使课堂教学更成功、高效。英语教师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认真备课。
教师在上课之前认真备课,确定好教学目标、教学重点,花大量的时间研究教材,研究学生,研究教学活动的设计,同时,研究教学活动中可能出现的问题,研究教学中如何进行口语表达,才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师表达的意思,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了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教师可以设计和组织各种形式、难易适中的课内活动,让小组合作交流,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把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增添学生学习英语的乐趣。由于学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因此都能够积极参与英语教学,真正让学习态度端正,积极学习的动机更加强烈,那时对于学生来说,英语学习不再是负担,而是一种享受,最终培养自学的习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培养学生乐于学习的习惯,培养学生自我反思的习惯,从而最终达到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目的。
3.加强学法指导,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教师是学生的引路人,既然这样,教师就不仅要教会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获得新知识的方法,这是教学的最高境界。高效课堂的打造是为了开发学生潜在的自学能力,学生自学能力一旦形成,就能在英语学习中独立自主地学习,就会不断地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同时吸收消化老师传授的知识。以此为基础,使学生的听、说、读、写各种技能全面提高,英语教学质量得到极大的提高。
4.组织有效的小组合作探究学习。
小组合作探究作为一种教学方法,有效的小组合作探究绝不是一种简单的形式,教师应做到:(1)加强学生互动意识的培养。要让优秀学生明白,教会后进生学习的过程,也是自己深化知识、提高能力的过程,帮助后进生不但不会影响自己,反而能够提高自己的水平。此外,给学困生更多的学习、答题汇报、展示的机会,对他们每一点的进步,都要给予及时的肯定和表扬,即使答错了,也要肯定他们的精神,逐步培养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让他们勇于参加到小组的学习和探究中。(2)小组合作的内容必须难易适中,要有一定探究和讨论的价值,要避免无目的、无针对性、无必要性的小组合作,合作的内容应紧紧结合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3)充分发挥小组长的组织作用,合作交流成败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小组内的组织者,也就是小组长,从而在整个探究过程中充分发挥小组长的作用,使小组合作探究取得最佳效果。一个小组,只有在一个好的小组带头人的带领下,才能始终如一地围绕中心议题展开讨论、探究,最终找到规律,获得方法。组长是一个小组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是教师的得力助手,是联系教师与全班学生的纽带。那么,教师要洞察小组长在思想上、学习上和小组工作上的困难并及时给予解决,随时
导他们要学会合理分工,学会组织小组成员,学会总结归纳小组的意见。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可以使学生的不同问题同时在不同的小组解决,“处处开花”,针对性、有效性强,知识容量增大;同样多的时间,能学习的内容量大大增加,使课堂信息容量达到最大化。这就实现了课堂知识容量最大化、有效信息交互量最大化、思维活动容量最大化,体现了高效课堂。
5.反思教学,修改教案。
基础。
一、教学环境
1.问题
无法提供实战的真实教学环境,只好模拟实战的教学环境。教学过程中,教学环境的创设对教师教学水平的发挥和提高以及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都十分重要,大学课堂的教室、大学的同班同学、大学的班级管理及教学管理、大学的知识水平等,这一切都使模拟说课、备课、上课、评课的同学感到无形的心理压力和不适应,特别是互动提问时的问题对回答者来说根本就不是问题,还要“装模作样”去回答,去“懂装不懂”,双方都觉得有点滑稽,无形中影响到学生讲课的自信心和成就感。环境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问问题,问题回答,完善内容,导入的效果也大打折扣,比较受同学欢迎的讲故事、猜谜语以及分角色表演等,课堂效果也不尽如人意。如,讲七年级上册第18课《三国鼎立》时,课前我剪辑了《三国演义》的主题曲并播放,想把学生带入那个时代,接着出示曹操画像,问:“历史上的曹操真是一个阴险奸诈的小人吗?”由于听课学生对曹操的了解要比中学生全面具体得多,所以激发不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影响教学效果。
2.对策
应对的办法就是模拟,并且要坚持多模拟锻炼。在模拟时最大限度地彻底转变角色,换位思考,转变身份。但是问题是课堂教学的生成性和提问问题的有效性仍然难以把握。学生经常说假设下面坐的是中学生而不是大学生,假设他们的知识水平和学习能力是中学生的阶段,那么就会自信倍增、潇洒许多。告知学生如果这样的课堂你都能够驾驭并且挥洒自如,那么面对中学生的课堂教学效果会更好。还可以选择另外一种方式观摩教学,通过网络观摩优秀教师的视频课例,如纪连海的《通过清明上河图看宋朝人的生活》,被称为“史上最牛的中学历史教师”袁腾飞老师的上课录像,看完以后也可以组织学生模仿,比较一下效果,认识一下模拟和模仿的区别。教师仍然需要在现有条件下耐心组织学生模拟试讲。
二、教学时间
1.问题
课程教学的实践课时时间过少,根本满足不了学生锻炼的需要。由于以上限制,模拟教学的时间长短不好控制,既想充分检验学生的真实教学水平,又不能让每一个同学都自由发挥。实践中看到最长的一节课用了70多分钟,最短的用时十几分钟,差别巨大。中学课堂一节课通常为45分钟,既不能满堂灌,又不能放任自流,怎样游刃有余又收放自如?超时又不好意思中途打断,不够又不能让学生一直站到下课,说课(教学设计)的时间也不好控制,出现过讲课时间少于说课时间的现象,往往是用时过短,无话可说或抓不住中心,怎样尽量多说又抓住中心?因为按照计划的时间内有说课、讲课、评课几个必备环节,不少同学为了赶时间匆匆忙忙结课,不能真正反映真实的教学状况和教学水平,评课时也就比较空洞,往往无具体内容可评。抓不住新课程的要求和重点,如对新课程的课程资源观把握就不到位。
2.对策
希望学校在教学计划中增加实践课时的课时量,不是通过大幅度减少本已捉襟见肘的理论课的课时来相对增加课时。课堂教学中可以通过语速快慢微调时间,既不能太快也不能太慢,语速适中,使学生听起来舒适又清晰,也可以通过内容灵活调整、互动调整,要有耐心,最好在讲课前预审查,说课练习由易到难、由少到多,一步一个台阶地循序渐进。内容应宽备窄用,不管是超时还是时间不足,都应提出具体的改进意见,真正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要对说课、讲课、评课时间上做一个科学的合理的分配,最好的方法是增加实践课时,现有教学时间很难保证学生能够得到充分的锻炼,达到实践教学的教学目标。因为我觉得说课、备课、讲课、评课四个环节都十分重要,一个也不能少,一个也不能轻视。一般建议说课15分钟左右,讲课30分钟左右,这样当堂评价说课和讲课效果的目标就实现不了,只好拖到下节课。虽然课间休息时学生有了思考和交流的时间,但是激情不在的现象较常
遇见。
三、教学内容
1.问题
教学内容的深浅、难易、宽窄程度不好控制,想要深入浅出,有时却适得其反。常把初中和高中的课讲得介于两者之间,让初中生感到有点难,让高中生感到有点简单和重复。甚至有同学把高中的课讲得像大学的课,因为自己就是大学生。课程教学目标中的过程与方法目标不能有效落实,特别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不好具体落实,对课程标准中的课程内容把握不到位,评课时往往感到无从下手,胡子眉毛一把抓,让同学自由选课还是指定一节课大家共同来讲,共同来评?主要是时间问题。面对一标多本的教材现状,不少学生常常困惑,不知道究竟选择哪本教材作为教学的依据。
2.对策
熟悉《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和各种版本的教材、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和各种版本的教材,更要熟悉他们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过渡、衔接,不能讲初中课程时越俎代庖,把高中内容基本上讲解到位,更不能讲高中课程时简单重复,想当然地认为某些内容学生已经掌握或没有掌握,要调查了解,有调查才有发言权,自由选课与指定一课要兼顾。说课时既要面面俱到又要抓注重点,同时还要有自己的特点和亮点,强调一定要注意对课程标准中的内容要求做出科学的分析。评课时沿着这样的思路展开,值得学习的、建议改进的、如何改进,并且前后尽量不重复,前期为了鼓励学生积极地参与侧重于发现值得学习的内容,然后过渡到侧重于建议改进的,并且一定要说出自己的改进建议。重点关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落实情况,如:激动、骄傲、自豪、高谈阔论等等。教学过程注重学生的参与程度,方法要灵活多样。内容可以重新整合,条理也可以再梳理。照搬照抄书上的内容是最没有创意的教学。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和教学计划的修订,双导师制的实施和教师专业发展与学术共同体的真正建立,必将为师范生的培养提供更多的帮助,也必将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更多的专业指导,使高校对师范生的培养尽量减少甚至避免“纸上谈兵”和“闭门造车”,使高校师范生的培养更加符合社会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