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科学教育的重要意义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初中语文;质疑;教学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曾说过:“教任何功课,最终的目的都在于达到不需要教,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要达到“不教”“自能”,就必须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索的精神。而质疑无疑是主动探究的第一步,也是创新的开始与动力。我们的课堂教学,其最终的目的应该是为了“授人以渔”。质疑可以使语文教学精彩不断,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可谓一举两得。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呢?本人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创造和谐、轻松的质疑环境
笔者发现,与以前相比,现在的学生对所学的内容很少向教师质疑,可一检查,却发现学生不懂或不理解的地方还真不少。到底是什么原因使学生的质疑精神退步了呢?经过调查,原来是:理解能力较强的学生认为自己已懂,无需问;理解能力较差的学生不会问;甚至有不少学生根本就不敢问。此种情况,教师应引起极大的重视。韩愈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而以上情况中,我们只做到了“传道”“授业”,可“解惑”呢?如果不能“解惑”,是否因为我们水平不够?抑或是我们的失职?新课改要求教师角色转变为教育教学的研究者、课程的建设与开发者、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尤其是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没有质疑,哪来发展?只有不断发现问题,并大胆地提出这些问题,才能培养学生勤于动脑、善于思考的好习惯。因此,教师必须研究学生,研究教学内容及课堂,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和谐、轻松的学习氛围,使学生拥有一个平等而民主的质疑环境,这样,不但可以为不敢问和不会问的学生解除后顾之忧,而且也会使认为自己无需问的学生重新激起竞争的热情。这样,我的课堂就形成了学生敢想、敢问、敢辩、敢驳的基本特色,也就不会出现其他搭班老师所说的某某班学生不肯动,课堂气氛死的现象。另外,我还经常会用一些商量的口吻和鼓励的语言,如“你有什么不同意见吗?”“谁的答案与众不同?”等来激励学生质疑、探索与创新,让学生在师生平等、和谐、轻松的情况下,主动思索并质疑。如此,时间长了,就容易培养出学生乐疑、善疑的好习惯,语文教学也会因学生七嘴八舌的提问精彩起来。
二、培养质疑兴趣,激发质疑热情
古人云:“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在教学中,学生应成为课堂的主体,学生在符合他们身心发展特点和水平的探究活动中,还是很有兴趣的,那么如何才能激发他们的质疑兴趣和热情呢?它需要老师的引导,需要教师从整节课、整篇文章来谋划,设计出一系列有计划、有步骤、环环相扣的问题,这样,才会使提问有清晰的思路,有一定的思想深度,也才能激发学生研究的欲望。教师的问题设计不当或是表述不清,会使学生一时摸不着头脑,更谈不上回答与质疑了。另外,教师在课堂上应尽量少用或不用“还有吗?”这样的问话,对学生问题的质疑或回答要做出及时而相应的点评,不能含糊其辞,这样才能保持学生质疑的兴趣。比如,莫怀戚的《散步》一文,教学时,我先让学生闭上眼听配乐朗读,感受文中的景与情;然后再让学生说一说他们听读时脑海中出现的画面,比一比谁描绘的画面更富诗情画意,更加情深意长;接下来让学生思索用三种以上说法来表示文中人物身份或关系,看谁说的又多又准;最后质疑:通过人物与事件,反映了本文怎样的主题(答案不止一种)?在前两个环节时,学生的兴趣与参与意识很强,而第三个环节问题看似简单,可是多种回答就不容易了,这样,就诱发了学生研究的欲望,让他们质疑的热情得到提升。而最后一个环节更是一石击起千层浪,学生都想说出与众不同的观点,主动质疑的精神自然而然就显示出来了。
三、授学生以“渔”,从而提高质疑能力
“授人以渔”的“渔”即方法。“方法”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工具”,只有教学结合,整体发挥作用,才能使教学出现成效。新课程倡导的学生学习方式是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重视操作实践,努力让学生亲自参与丰富、生动的思维活动,经历一个实践和创新的过程,主动建构知识,获得经验,提高能力。而学生在自主探究学习时,往往理不出头绪,不知如何质疑,这就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指导,教给他们质疑的方法,让学生学会质疑,并形成能力。
总之,“学则须疑”,一个善学的人,“疑”将贯穿其学习的全过程。巴尔扎克说:“打开一切科学大门的钥匙毫无疑义的是问号。”说的也是这个道理。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实施开放式教学,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学生的质疑能力,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无疑会让学生得到更好的发展,也将使语文教学走出尴尬境地,从而变得精彩起来,至于如何把握好“度”,则需要我们语文教师站在高处,付出更多、更巨大的艰辛努力。
参考文献:
[1]陈冬云.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2(12).
关键词: 英美文学 大学英语教学 重要意义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中提出:大学英语课程不仅是一门语言基础知识课程,也是拓宽知识、了解世界文化的素质教育课程。因此,设计大学英语课程时也应充分考虑学生的文化素质培养和国际文化知识的传授。[1]文学教学不仅让学生学习到了英美文学作品中包含的文化知识、文学知识,以及他们所体现的哲学、人文、美学等方面的价值,还为学生提供了了解英美文化传统、社会政治和经济制度等背景知识的机会。同时学习的过程也是学生不断地完美人格、提高自身文化素养及个人素质的过程。[2]
一、大学英语教学现状
新世纪外语人才培养的目标在于:(1)听、说、读、写、译语言基本功训练有素,特别是口头表达和写作能力应比较强。(2)中文基础好,能讲能写。(3)语言和文化知识比较系统,综合素质好。(4)有较好的哲学、逻辑学、伦理学、心理学、美学、语言学和文学的基本理论素养。[3]由此可见,外语教学中应当注重文学教育。但长期以来,国内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模式基本还是“以教师为中心”,注重“填鸭式”教育,学生只是被动地参与。对于应试教育带来的影响,大学英语教学往往偏重语言知识的传授,不够重视大学生文学素质的培养。以往,大学英语在教学上更多注重的是词汇、语法等语言技能的训练,而对于学生英语语言能力的考量也只是着眼于四、六级考试的成绩。这种教学方式不但忽略了作为文字载体的文学语言所能传导的人文讯息,而且更加肥沃了应试教育,相应地,创造了许多“高分低能”的大学生,这不利于大学生语言综合素质的提高,而文化素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是文学素养。如果大学英语教学轻文学而只重语言,单纯性的语言传授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就变成了单调乏味的训练符号。也就是说,语言这个工具,应是在接受并理解内容的前提下相对牢固掌握的。
二、英美文学课程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
让学生能够良好地掌握并灵活地运用英语,是大学英语教学的重要目标。而对于一门外语的学习过程,就是对于一种新的文化深入了解的过程。所谓灵活,除了书面表达能力以外,还有口头表达能力,这包含口头交际能力,而交际能力的提高除了需要对所学语言知识有着良好的掌握外,还需要对使用目标语言的国家文化背景有所了解。
目前,各高校中,大学英语的授课对象都是非英语专业的学生,而这些学生存在诸多特点,如:人数众多、专业多样,学科各异。自从我国加入了WTO,国家各个方面的对外交往与日俱增。这就迫切地需要:大学英语教学培养出大量的各行各业的国际化人才,而这些众多的非英语专业的学生在今后跨文化交际中所产生的作用不可小觑。虽然世界在不断地变小,但要融入其中,一个关键的问题就是首先要有能力与使用目的语的人进行交往,必须了解其文化背景和语言习惯,只有这样,才不会因为语言的问题而影响深入的沟通。
每个民族的文化都是璀璨而又独一无二的,正因为它是独特的,所以,从词汇的含义、价值观及文化习俗方面都存在着差异。如果在英语教学的过程中,只注重语言上传递的表层含义,而忽略了其文化背景方面的引申义,就会引起误会和矛盾。如:Mend the fence when the weather’s better.依照中国文化背景,我们会自然地认为句意是天气好时修理篱笆。实际上,从目的语的文化背景来理解句意却是:未雨绸缪。这是由于词汇而引起的误会,勉强可以被谅解。但是,如果违反了用语习惯,如:询问对方的隐私,像年龄,就很可能招致对方的反感,甚至破坏已初步建立起的良好关系。如:在中国文化的背景下,朋友相遇,大多会问:上哪啊,啥事啊?而遇到外国朋友这样问,会招致对方的反感,认为是在询问对方的隐私。所以,在大学英语教学中,传授学生目的语的文化背景知识是必要的。以往的英语教学大多注重句型的背诵,而它的直接产物就是死记硬背的“语感”。语言学家L・R・帕墨尔指出:“语言忠实地反映了它的各种游戏和娱乐,各种信仰和偏见。”要培养学生运用外语的能力,首先要使他们掌握目的语文化的基本知识,注意中西文化差异。因此,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脱离目的语的文化背景,只会让学生偏离到Chinglish(中式英语)的轨道,对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是事倍功半。
三、英美文学课程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教学模式及改革
许多高校的文学课主要的教学模式由两部分构成:文学史外加选读,选读是作为文学史的补充内容。首先由教师把文学史知识“填”给学生,学生只是被动地“吞”,并加以死记硬背。即老师的文学史知识便是学生的,学生自己分析问题的能力在某种程度上被抹杀了。而文学选读只是作为文学史的补充,所以在课堂上,大多体现出来的都是文学片段的赏析,由于时间等关系,根本谈不到文学作品的完整性。加之,有些授课老师把重点又移到文学片段的句子、单词的分析上,导致学生大都认为英美文学课乏味透顶,所以对于英美文学课应适度加以改革:1.适度缩短文学史所占课堂的比重,读完整的文学作品,可以将文学作品与由其改编的电影作品相结合,从多角度激发学生们对文学作品的兴趣。2.可以尝试使用不同的方式来欣赏作品,如:利用网络资源,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3.写阅读鉴赏的读书笔记,加深学生的分析与总结能力。4.转变学生被动的角色为主动的角色。如:让学生走上讲台,通过自主学习自己归纳分析,并表达出来,加强学生的表达能力。
对于文学课程可以采取灵活的评估方法,可以设置课堂讨论、展示、学期论文等多种方式。这种较为开放式的评估方法可以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当中。
四、结语
新世纪的发展需要各行各业的高素质的国际化人才。英美文学课的开设有助于培养高素质国际化人才。学文学不仅是学语言的最佳途径,更是素质教育和人文精神培养的有效渠道[4]。可见,英美文学课程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意义,因此,我们应倡导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融入英美文学教学。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2]崔少元.全球化与文学教学――英语专业英美文学教学现状探微[J].外语教学,2000,(3):52-55.
自然灾害,也称为天灾,指自然界中所发生的异常现象,这种异常现象给周围的生物造成悲剧性的后果,相对于人类社会而言即构成灾难。世界气象组织表示,所有的天灾有百分之九十跟天气、水和气候事件有关。分为地质灾害、气象灾害 、气候灾害、水文灾害、生态灾害、天文灾害。
地震,毁坏建筑桥梁等物品,导致经济损失,家毁人亡。
海啸,船只,冲垮建筑,造成灾区民不聊生和经济损失。
雪崩,活埋登山者,摧毁树林或房屋。
台风,龙卷风,刮倒房子,卷起各种东西,会摧毁生命和人类经济。
火山爆发,导致森林大火,会摧毁生命和沿途小镇,陨石撞击,产生爆炸,可以摧毁各种生命和文明。
雪灾,冰天雪地,冰冻人类文明,冻死生命。
洪水,冲垮堤坝、房屋等建筑,淹死生命。
旱灾,缺水,导致农作物死去,会饿死、热或渴死人
闪电,打雷,会毁坏各种电子产品,如击坏电视和电脑,还会电死人,和引发森林大火……
所有以上灾害给我国社会和人们所造成的物质和精神上的损失是不可估量的。学生作为社会的弱势群体和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及早进行地理灾害意识教育具有不可替代性。下面是我在地理课堂教学中的具体实施方法。
1.教育灾害知识。
应对灾害,首先要切实掌握应对灾害的相关知识,这些知识主要包括灾害知识、心理、法律、安全、自救互救等方面的常识。学校要开展广泛而深入的宣传教育活动,包括:灾前,普及灾害知识教育,教育学生了解懂得灾害科学知识,培养学生的灾害意识,培养提高学生的灾害认识能力,避免因灾害发生时引发恐慌心理;灾中,应对灾害知识教育,要教育普及应急知识,培养学生应急能力,即自救、互救、团结协作、应急处置、心理应对能力,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学生伤亡和灾害损失;灾后,心理知识教育,灾后心理重建,自我疗伤、危机干预、长期的心理干预,培养学生心理应对和调适能力,进一步深化对灾害的认识和应对能力的培养。
具体操作分为以下椎悖
(1)适当拓展教材内容,寓灾害意识教育于地理教学之中。
在地理课堂教学过程中,结合课本中的灾害知识,通过叙述、提问、讨论、比较等启发式教学方法,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兴趣进行必要拓展,把灾害的情况及其危害,以及防灾、抗灾、救灾的方针政策向学生宣传。
例如地震是我国在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化的进程中潜在的破坏性最大的自然灾害之一。在讲到地震灾害时,初中课本只涉及到地震很小篇幅,以活动题目配彩图形式让学生了解地震避灾的方法,为了让学生更多地掌握地震的知识,我用一节课的时间利用多媒体向学生阐述了地震的成因、震级、裂度、分布规律等,同时专门利用班会课进行了防震演练,使学生初步了解地震来临时的几种常用的应对方法,真正做到了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否则,会造成盲目恐震或谈震色变。因此上课时有必要对地震预报、防震建筑、当地地震的时空分布及基本的个人的防护技能等对学生进行简要的介绍。让学生意识到对一些人类无法控制的如地震、火山、台风等灾害,是可以通过加强监测、预防来减轻灾情的。从而激发起学生努力学习科学知识,立志认识灾害、战胜灾害,为人类造福的决心。
(2)充分利用多媒体,以各种灾害的典型事例启迪学生的灾害意识。
学生往往对现实生活中的地理问题更有好奇心和求知欲,教师可根据教材内容,借助直观形象的多媒体设备向学生提出一些具有启发性的思考题,以近年发生的各种灾害的典型事例震撼学生,把课内知识与课外生活中的事例结合起来,从灾害成因中分析“哪些是天灾哪些是人祸”,从灾害发展和危害中激发学生对社会的责任感和形成良好的社会道德观,以提高学生的防灾、减灾自觉性。
例如,北京时间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震惊全国的里氏8.0级地震始于北京时间震源在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境内的汶川县,震级与32年前的唐山大地震相同。除了吉林、黑龙江和新疆地区外,全国都有震感。为什么会发生这样大的地震?强震会发生什么样的后果呢?能不能把后果降到最低?通过这些问题引导学生归纳出问题的答案,从而提高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地震破坏造成的严重后果。进而使学生利用学习过的知识思考回答了这个问题。
给学生观看“98 年长江流域洪灾”的录像,引导学生思考:①什么原因造成长江流域长时间的降水?②长江南北向的支流对形成洪灾有什么影响?③长江中上游植被(森林)情况如何?④围湖造田是件好事吗?⑤一些水利设施长期失修、质量难保会带来什么后果?通过这些问题引导学生归纳出长江流域洪灾频繁的自然和人为原因,以及如何治理长江的具体措施,从而提高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充分认识到植被破坏造成的严重后果。
(3)开展地理课外活动,强化学生灾害意识。
开展地理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续,可进一步丰富学生对灾害的全面认识,还能在活动中培养他们高尚的品德、良好的心理素质及应变能力,是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实施地理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例如结合地球日、环境日、植树节、世界水日等主题,观看“沙漠之旅”录像,实地考察嫩江水,进行以“我的家乡的大气污染、水污染”为主题的讲座,利用板报宣传生态环境知识等,以多种形式的活动强化学生对生态灾害的关注。另外可以利用暑假临近时组织学生参观考察火山奇观的世界地质公园“五大连池风景区”
这样利用家乡附近的旅游景点进行火山奇观的灾害教育,同时也陶冶了学生的思想情操。
2.应灾演练。
组织师生进行各种灾害自救互救演练,对于提高其防灾意识和应急、自救互救技能具有实际意义。
组织应对各种灾害的实践演练,将模拟演练与学生体育活动结合起来,与日常思想教育活动结合起来,与教育教学活动结合起来,针对不同情况定期或不定期地举行演练。通过演练使学生在灾前懂得灾害的知识和应对知识,具备灾害认识能力和防范应对能力,在灾中不慌不惊不乱,并有能力从容应对,团结协作走出困境;在灾后能较好地自我调适和相互调适,尽快地走出灾害阴影。
3.开展地理灾害专题活动是提高学生防灾减灾能力的前提。
(1)办讲座:结合地理新教材有关专题的教学,聘请消防,地震和交通等部门的有关专家举办灾害知识讲座,加深学生对灾害的认识,进一步强化灾害知识的渗透使学生了解各种灾害的基础知识,掌握各种科学,有效的防灾减灾方法,在应对各种灾害时能沉着冷静地进行自求和互救,提高学生的生存能力。
(2)出版报:利用世界水日、地球日、土地日、防止干旱与荒漠化日、国家减灾日、消防日、交通安全等节日,组织学生办黑板报、墙报。教师经常组织学生收看或推荐相关灾害的电视节目,并及时撰写观后感,增强渗透灾害意识的地时效性。同事,进行知识竞赛、演讲比赛和上街宣传。通过他们向家人和群众进行宣传达到“教育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影响整个社会”的效果。
关键词:大学英语;翻译教学;重要意义;可行对策
On the Importance and Feasibility of Enhancing Translation Teaching in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Abstract: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present condition of translation teaching to non-English majors in college English,this paper points out that translation teaching to non-English majors should not be marginalized any more,analyzes the importance of enhancing it in the globalization and the current reform of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and furthermore puts forward some feasible suggestions.
Key Words:College English;translation teaching;importance;feasibility
引言
翻译是语言综合应用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项重要的技能。然而长期以来,翻译教学一直都只针对英语专业学生,翻译教学在大学英语教学中一直处于被忽视的低位,形成了“教材不讲,教师不教,学生不学”的尴尬局面,即便是通过了四、六级考试的学生,翻译能力也严重不足。
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下,复合型、应用型的翻译人才越来越紧缺,注重学生翻译能力的培养,不仅对提高学生的语言综合应用能力有重要意义,顺应新形势下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同时也顺应时代需求,对增加翻译人才储备具有重要意义。在明确了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的重要性后,本文还将针对目前大学英语翻译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可行对策。
一、大学英语翻译教学存在的问题
大学英语翻译教学长期受到冷落,处于教学的边缘化地带,主要有以下三方面原因。
1、大纲、教材及课程设置方面。1999年的《大学英语教学大纲》首次将“译”列入其中,将大学英语教学目的定义为“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阅读能力和一定的听、说、读、写、译能力”,并提出“阅读能力是大部分大学生今后工作所需要的主要语言技能,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要始终注重阅读能力的培养”。由此看出“读的能力始终是第一位”,而翻译能力的培养“几乎是可有可无”(蔡基刚,2003)。新的四、六级考试虽出现了翻译题型,但分值只占总分的5%。作为英语教学的“指向标”,四、六级考试对翻译题型的弱化,直接导致了翻译教学长期受到忽视的状况。同时,大学英语的绝大多数教材几乎不涉及或很少涉及对翻译理论及翻译技巧的介绍和讲解,仅仅只有课后的几个句子翻译练习。而这仅有的几个练习题也只是对重要知识点的巩固,算不上真正意义上的翻译练习。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由于受到课时限制,再加上重视不够,教师在课堂上几乎不能顾及翻译理论与技巧,即便偶尔涉及,也是零碎杂乱,难成体系。
2、教师方面。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加上大纲、考试等的指挥作用,教师在教学中很难注意到翻译教学,很多教师认为只要抓好听、说、读、写就足够了。另外,大学英语教师教学任务重,大部分老师都没有时间、精力来进行翻译实践活动,因此缺乏翻译实践经验。
3、学生方面。在思想上,很多学生对翻译缺乏正确认识,认为只要读写能力跟得上,能够看懂、理解原文,翻译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不需要专门学习。由于对英汉两种语言差异、文化差异,翻译技巧等方面知识的严重缺乏,学生所谓的翻译就是词义堆砌、罗列,欧式汉语、中式英语、误译等在学生的译文中比比皆是。另外,英语基本功不扎实、汉语表达能力欠缺也增加了翻译教学的难度,影响教学效果。
由于缺乏各方面的重视,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的边缘化低位长期得不到改善,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和挑战。
二、大学英语中的教学翻译和翻译教学
1.设计理念先进――分类分阶,因材施策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把“以学生发展为本”作为指导思想,选择“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地理教学改革的突破口,引导学生学习“生活中的地理”和“对学生终生发展有用的地理”,同时强调要认真落实新课程改革的精神,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关注学生的体验、增强课程内容与生活的联系,注重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满足学生不同的地理学习需要。这种需要,有的是探索自然奥秘的需要,即“文化的地理”;有的是认识社会生活环境的需要,即“生活的地理”;有的则是掌握现代地理科学技术方法的需要,即“科学的地理”,每一种学习需要都是合理且需要教师、教材给予支持的。中图版高中地理教科书充分把握学生的多元需求,深刻领会这种教育新理念,并把它贯彻到教科书的编制中,满足了不同类型、不同基础、不同目标学生的地理学习需求,这种分类型分阶段、因材施策的理念不仅是两千多年前孔子教学理念的传承,完全符合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精神,也是中图版高中地理教科书的最大亮点。
2.设计方式科学――强化动手,提升能力
中图版高中地理教科书注重开展课题研究,提高学生多样化的能力,如终身学习能力、总结概括能力、写作能力、创新能力、科学研究能力、实践能力等。每节课正文前都用“探索”的方式提出与本节内容相关的问题设置情境,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思考、探究并解决问题。每节课后教材又用“案例研究”的形式丰富学生知识,对正文内容进行扩展,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能力,非常符合高中新课程改革要求。因此,在设计教学时,可充分利用教科书这一特点,先安排学生预习或课堂自学,再对点练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而教师则起到答疑解惑、订正、补充和拓展的作用。这样的学习过程能充分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如获取信息能力、阅读图表能力、知识应用能力等,实现由教师“教”到学生“学”的转变,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3.设计结构合理――主辅对照,互有补充
中图版高中地理教科书正文结构严谨,个性突出,其中包括文字系统、图像、图表、图文紧密结合,相得益彰。每章开头有一个课题,正文中除基本的文字和图表外,还安排了众多特色栏目,有“探索”、“学习指南”、“阅读材料”、“名词链接”、“讨论”、“活动”、“比较”、“案例研究”与“复习题”等。“探索”重在利用新鲜的内容冲击学生头脑,利用第一印象帮助学生接触、熟悉新情境,尽快导入新课;“名词链接”、“阅读”、“案例研究”侧重从科学层面进一步扩大知识面,了解背景知识以更好理解所学习内容;“学习指南”中既列出了学习要点,又包含学法指导。这种主辅对照的教材结构,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利用辅助内容对知识点进行二次加工吸收,使“教”的内容转化成学生“学”的内容,满足学生学习成长需求。
4.设计版式新颖――图文并茂、形象直观
中图版高中地理教科书有大量的图表、插图,类型多样、丰富多彩。从图像类型看,地图、地理示意?D、地理景观图、地理分布图、地理统计图、遥感影像、漫画等应有尽有。从原创角度讲,很多示意图设计得精致美观、极富创意和新意。大量插图的引入不仅“亮化”了教科书的形式,而且还活化了教科书内容,大大增强其使用功能。相比其它版本教科书,中图版教科书明显增加了插图数量、改变了插图形式、丰富了插图内容、密切了插图与文字的关系等,使其直观性、启发性、趣味性和可读性更为突出,图文并茂、富有生机,学生理解起来非常直观。
中图版高中地理教科书与其它版本高中地理教学教科书互有长处、各有千秋,都有自己鲜明的特点,也都是在高中新课程标准指导下教科书编写的探索。与其它版本相比,中图版高中地理教科书更注重能力培养,更符合新课程标准下学生的认知规律,但对知识的处理还可以改进,如知识点较多、结论较多,但知识网络编制不够,在知识点的互相链接上有待提高,学科知识系统性有待完善;同时,材料、案例的更新速度还可以加快,新鲜时尚的话题在可能的情况下要及时纳入教科书中。
二、中图版高中地理教科书的教学建议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中学地理教学模式发生了根本改变,更加突出以学生为主体。新的教学理念下,中图版高中地理教科书更符合这种趋势、理念,有着更多学生参与、实践、分析、讨论等主动学习的方式,更加强调对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要最大化发挥本套教科书的价值,在教学实践上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加强小组研讨,重视团队协作
中图版高中地理教科书设计的“探索”、“活动”、“阅读”、“案例研究”等版块是用于教师讲解正文的基础上,学生通过团队或小组的方式进行自我学习、合作学习的重要载体,要充分重视它的作用。因此,教师要正确对待课堂上师生的地位,重视学生的收获及疑问,关注学生的发展。通过小组合作模式突出学生的自主性、学生在练习中的独立思考以及在遇见困难时学会及时主动寻求帮助。还可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让每位学生意识到互帮互助的重要性,在同伴遇见困难时及时给予帮助,在自己遇见困难时不退缩、不逃避,主动解决问题。但同时,小组人数不宜过多,以5~6人为佳,人数过多不利于实践性课题的操作和培养每位学生的动手能力。
2.发挥教师作用,及时点拨指导
虽然中图版高中地理教科书内容丰富、知识全面,但也有不足之处。因此,教师不应局限于教科书,应有意识进行拓展,如依靠教师的教学经验,借助辅导资料和习题或者音像资料等给学生“加餐”,在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同时扩展知识面。研究性学习提倡学生自主学习探索,但在课题的实施过程中教师也不能袖手旁观,放任自由,应注意检查进度。有些课题在学生的实施过程中容易出现根本差错或者其它问题,有些课题本身需要较长时间,教师应定期检查学生进度,以便监督学生认真实施课题和发现问题后及时得到指导。遇到难题后师生可以一起研究,一步步引导学生向正确的方向努力,帮助提升学生的自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