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社交媒体趋势报告

社交媒体趋势报告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社交媒体趋势报告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社交媒体趋势报告

社交媒体趋势报告范文第1篇

“腾讯社会化营销平台的上线,是腾讯社会化变革最主要的动作,是广告产品全面向社交化升级的最重要环节。”腾讯高级执行副总裁、网络媒体业务系统总裁刘胜义接受采访时说到,“整个腾讯的社交变革,包括有网络媒体、广告产品、和腾讯营销方法论三大块的全面升级。”

据了解,腾讯网络媒体变革战略已全面启动,腾讯社会化媒体和社交网络的内部融合也随之展开,通过对旗下腾讯网、腾讯视频、腾讯微博、QQ空间等平台的社交化改造以及平台融合,进而增强了腾讯的社交价值,提升了腾讯网络媒体在社会化营销领域的实效。

目前,腾讯微博与QQ空间已经开始了全面的融合,完成后将形成全网最大最活跃的社交网络。各媒体产品也将在战略指导下进行升级,比如:腾讯网将着力于向社交集成、产品智能、资讯交互三个方向发展,腾讯微博将朝着展现智能化、内容简约化等方向发展,腾讯视频则将朝着移动化和社会化发展。

腾讯网络媒体变革的第二步是推出社会化营销平台,这是广告产品全面向社交化升级后的聚合平台。目前已有精准广告系统投入了使用,初步在多个社交平台展开投放,更多的社会化营销广告产品会在后续推出。

除此之外,腾讯社会化营销平台的上线后,腾讯的营销资源将对广告主开放,重点着力于平台、工具和数据三个维度的开放。QQ空间的开放平台和微博的微空间,目前都已经开始为第三方提供开放式的自主营销服务,Discuz等平台覆盖的众多社区,也将建立起广泛的社交广告联盟。

最后,腾讯网络媒体变革将带来营销方法论的提升,新的方法论是基于社交化、人性化和便携化的思考,将会在4月下旬出炉。升级后的腾讯智慧营销方法论将以影响人的内心和价值观为核心的营销3.0时代为背景,体现了互联网眼球经济向互动经济演进。

在营销3.0时代,“消费者”被还原成“整体的人”、“丰富的人”,而不是以前简单的“目标人群”,“交换”与“交易”被提升成“互动”与“共鸣”,营销的价值主张从“功能与情感的差异化”被深化至“精神与价值观的相应”。品牌借助腾讯社会化营销平台,彼此间形成沟通与互融,也就真正的形成了“以人为本”的营销。毫无疑问,腾讯网络媒体的社交化变革,最终目标是为了让网媒的用户服务及互联网营销,变得更加的人性化。

数据显示,2011年Facebook营收达37.1亿美元,净利润达10亿美元。其中80%的营收来自于广告。而腾讯目前90%的营收来自于用户的付费,从Facebook在全球取得的成功,可以预见腾讯历经社会化变革后的光明前景。腾讯在国内拥有数量最多的社交用户,在社会化营销方面拥有巨大能量可以释放,并有望籍此让广告主从中获得更多营销价值。中国的社交广告才初见端倪,很多广告主对社交广告及社会化营销的价值还处在认知阶段,腾讯率先引发的这场变革风暴,将让更多营销人认识到“社会化营销”的实效。(来源:天极网)

社交媒体趋势报告范文第2篇

面对让人眼花缭乱的变化和中国庞大而复杂的生态系统,2月15日,埃森哲宣布在北京成立其全球范围内的第五个“埃森哲技术实验室”,在进一步扩展全球研发网络的同时,更专注于新兴技术的研究,探索将技术和商业创新结合,以应对中国及亚太地区其他国家的市场需求与挑战。

“中国的CIO和CTO对于创新和变化的接受程度和兴趣比西方同行要强30%,他们的方法也很务实。”埃森哲信息技术业务部首席执行官邝克彬(Kevin Campbell)说。在高速增长的环境下,中国市场呈现出跳跃式发展的轨迹,中国的CIO、CTO面临着基础设施欠缺、监管规则有待改进等挑战。为此,埃森哲组建了一支由本地科学家和研究人员组成的实验室研发团队,充分利用埃森哲全球20余年的研发经验,与埃森哲全球研发网络联动,为一系列行业提供创新的解决方案和产品,帮助中国的技术主管学习和使用新技术,给企业带来持续发展。

与此同时,埃森哲还了《埃森哲2012年技术展望》报告。那么,在产业发展整体向好的2012年,IT的主流趋势包括哪些?这些趋势又将如何发展,如何为企业带来新的竞争力?带着这些问题,计算机世界传媒集团副总编孙定和邝克彬展开了深入的交流。

情境服务发挥

物联网力量

孙定:埃森哲的《2012年技术展望报告》里提到的新技术发展趋势,我们非常感兴趣。首先是“基于情境”的服务,在这个报告里面提到了很多应用的前景。那么IT行业是否已经达成共识,把“基于情境的服务”认定为明确的方向?如何定义和评估基于情境的服务能够给最终用户带来的体验和核心价值,以及带给企业的新竞争力?

邝克彬:埃森哲每年都会技术展望报告,但“基于情境的服务”是我们在这次技术展望报告中提出的独立视角之一。我们认为,这是一个正在兴起的趋势,在和很多CIO、分析师以及业内专家沟通时,他们也看到了这样的趋势,只不过以前没有这样归纳总结过。

基于情境的服务已经有一些基础案例。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我们在开车的时候,车上的智能系统就会通过车上是不是有孩子,以及车子正在行驶的方向,建议沿途的饭馆――如果只有我一个人,智能系统可能会选择我爱吃的或者口味比较辣的餐厅;如果车上有孩子的话,可能就建议在麦当劳,或者一些孩子爱去的地方停车吃饭。

不过,将来基于情境服务的应用前景一定比现在看到的要宽广很多。比如一家开在火车站旁边的星巴克,知道有一趟火车会晚点十分钟,这个时候就可以通过GPS系统,以及火车乘客名单上面的手机号码,给所有受到这趟火车晚点影响的乘客的手机上发一张限时折扣券,凭折扣券半小时之内到这家星巴克喝咖啡,可以享受半价。这样虽然不会人人都来,但是一定会有一部分人来,而基于情境的服务就可以利用这个时间为企业多带来一些收入。

孙定:这样的情境和服务,以及用户的特殊体验是显而易见的,但是伴随这项技术,首先需要一个完善的生态环境,比如星巴客的信息系统要和铁路、机场的信息系统整合,这就会面临许多挑战。那么现在整个社会是否已经具备了提供情境服务所需的生态环境?现在是否已经有一些情境服务的解决方案?

邝克彬:在中国,电信运营商正在大力推进GPS定位服务,以及基于情境的信息数据等服务;支付公司也非常注重把情境和数据结合在一起,产生新的商业模式。另外,中国各个行业中的IT基础设施建设已经基本到位了,现在差的就是融合。

从埃森哲的角度来说,我们也在大力推进将已有技术、基础设施和行业解决方案相融合,形成一个更加广泛的、基于情境的解决方案。不过,基于情境的服务毕竟还是一个比较新的趋势,目前还没有面向垂直行业的、现成的解决方案。现在我们已经有了相应的架构和集成工具,能把各地的经验组合在一起,形成定制化的解决方案。同时,我们也看到这类解决方案正在不断涌现,处于竞争对手之间互为参考、互相超越的阶段。接下来的任务是把已有解决方案形成预置的解决方案和行业标准。

孙定:现在中国从政府到产业界都在花大力量地做物联网,那么物联网与情境服务如何衔接,两者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邝克彬:物联网主要强调的是“联网”,注重联接性,在智能设备到位的基础上,物联网为设备之间的交互提供了一个通路,也给我们带来了更多数据和更多解决方案的可能性。实际上基于情境的服务,就是充分利用物联网的智能设备和联网能力,推出更多智能化解决方案。

从数据出发

孙定:最近业内在谈大数据,特别是非结构化数据的快速增加。在埃森哲看来,未来结构化数据和非结构化数据将会如何发展,是变成统一的平台处理,还是非结构化数据会取代结构化的数据,变成主要的数据存在形式?

邝克彬:很多公司多年来都在进行结构化数据清理,这个任务还没完成就迎来了非结构化数据的爆炸性增长,但传统关系型数据库并不适用于非结构化数据,对于非结构化数据需要非连续性的扁平数据库。而另一方面,计算机的计算能力也发生了飞跃,利用现在的内存计算技术,过去需要24个小时才能分析处理完的数据,现在只用3分钟就能完成,这给了我们一种访问和存取非结构化数据的能力。我并不认为未来一种数据会代替另一种,而是要开发出一种新型的架构,把这两类数据融合在一起,当用户需要用哪一类数据的时候都能够清晰准确地找到。

孙定:从现在的技术架构来看,处理结构化数据和非结构化数据是两套不同的系统,两套系统之间从应用开发到运维管理,成本非常高。将来是否能在技术平台上实现统一,简化技术的复杂性?

邝克彬:这样的前景是有的,但这已经不是一个技术问题,而是需要所有公司和企业重新思考――不再是从已有的流程出发,将流程事务的数据和非结构化数据割裂开考虑,而是采纳一种以数据为中心的视角,首先判断公司需要哪些数据,然后再确定事务性的系统和非结构化的系统。换句话说,就是把数据作为第一出发点,有了数据和数据的需求,再去决定架构和流程。

孙定:关于融合型数据架构,埃森哲现在有成熟的解决方案可以推荐给客户吗?

邝克彬:大数据爆炸性的增长也是近来出现的一个话题,从埃森哲的角度来说,我们努力地推进这种架构的形成,已经开始和一些客户围绕具体职能或流程做一些工作,但是迄今为止还没有实施完整的端到端解决方案。

值得注意的是,在中国不光要考虑结构化数据和非结构化数据的架构问题,同时也要考虑与用户量有关的问题。例如中国的五大商业银行,平均每家都有2~3亿用户,而一家全球顶级的银行如果有1500万~2500万用户,规模就已经很大了。那么,面对这样巨大的用户量,我们要提升用户的体验,一定是从用户的体验和数据出发,而不是像过去那样从事务和交易出发。

社交驱动IT

孙定:在埃森哲的技术展望报告中提到了关于“社交驱动IT”的趋势,社交媒体是目前最有吸引力的话题之一,社交给企业带来了怎样的变化?

邝克彬:首先,社交媒体再也不是一种简单的赶时髦,它已经成为一种主流工具。通过监控社交媒体,企业可以防止对自己不利的谣言,同时也是公司与企业客户、联盟伙伴,以及合作伙伴交互的方式。企业过去对社交媒体防范的态度也有所转变,大家都在谈论如何把社交媒体融入自己的系统,以及如何利用社交媒体中形成的关系网络。

孙定:有没有数据或事实表明,加入社交媒体元素能给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带来哪些变化?

邝克彬:成功的案例是很多的。比如一家航空公司,一开始主要是监控社交媒体上的负面消息,后来他们意识到,只要有人在社交媒体上面提到自己,就是一个回应的机会,甚至是把这个客户培养成自己忠实客户的机会。例如当航班晚点导致一些中转乘客误机时,如果在社交媒体上找到他们的言论,就可以通过手机号给他们发机场餐券或书店代金券,也可以用社交媒体帮助他们办理登机。根据这家航空公司的内部研究结果,用社交媒体和乘客沟通,如果乘客觉得是一种好事,他们会告诉一、二十个人。虽然乘客在碰到不好的体验时有可能会告诉50个人,但通过在社交媒体上的交互,能够增加客户粘性,在下一次选择航空公司时很容易成为首选。

孙定:站在企业的IT架构和技术角度,是使用Facebook、Twitter等公共网络服务就足够了,还是企业需要在自己的IT系统上部署新系统,增加新功能,给用户提供额外的服务?

邝克彬:首先在技术基础设施上确实需要做一些改变,把社交媒体工具,以及实现社交媒体工具访问和互动的能力内置到IT系统当中,这样员工和客户管理部门就能够直接使用这些工具,而不仅仅是浏览信息。另外,社交媒体不仅要用在公司对外的交互当中,公司内部交互也要充分利用。

社交媒体趋势报告范文第3篇

随着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的出现,移动互联网这一新兴事物蓬勃发展,移动平台正式进入大众市场。当然,在这一发展过程中,也会遭遇一些成长的难题,比如营收模式等。不过无论如何,移动互联网时代正在来临。

《移动互联网趋势报告》由KPCB合伙人马特·默菲(Matt Murphy)及有“网络女皇”之称的全球著名互联网分析师玛丽·米克(Mary Meeker)共同撰写。以下是具体分析:

报告要点:

1.移动平台进入大众市场2.移动互联网是全球性的3.社交网络加速向移动网络发展4.移动网络使用时间增长5.移动广告-成长迅速,但营收并不令人不满意6.移动商务-改变购买行为7.虚拟物品及应用内商务出现8.不是所有平台都一样9.变化加速,新玩家快速出现10.概述。 1.移动平台进入大众市场

1)iPod改变了媒体行业,iPhone进一步助力,iPad的快速增长则令前两者望尘莫及。

iPad vs.iPod vs.iPhone推出后前3季度全球累计出货量

2)iTunes的出现改变了媒体行业,但App Store的出现令其失色。

iTunes和App Store推出后前10个季度音乐/视频/电影vs.应用累计下载量

3)Android冲击大众市场。

Android前9个季度全球累计出货量

4)台式机+笔记本电脑vs.智能手机+平板电脑。

如图所示,到2011年全球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出货量将超越台式机+笔记本电脑出货量(2005-2013年趋势图 )

2.移动互联网是全球性的

1) 截止2009年全球有18亿互联网用户,其中中国,美国,俄罗斯,巴西,印度占比达46%。

2)2010年第三季度全球3G注册用户年增幅达35%,总数达7.26亿。

2010年第三季度全球3G注册用户分布、占比及年增幅

3.社交网络加速向移动网络发展

1)各种服务互相交融。

2)新兴社交媒体出现。

3)社交游戏开发商Zynga带来了伟大的新产品,挖走了“老用户”。

热门社交游戏FarmVille及CityVille推出后前60天每日活跃用户人数趋势

4)实时社交功能刺激移动网络使用量增长,比如分享、地理位置等。

在社交网络向移动网络发展过程中,各种新服务、新功能层出不穷

5)KPCB合伙人约翰杜尔(John Doerr)将这一过程戏称为“SoLoMo”,也就是社交-本地化-移动。

4.移动网络使用时间增长

1)日本社交网络发展趋势显示了移动市场的重要性。

Mixi移动页面浏览量占比快速增长至85%,4.5年前为14%

2)智能手机用户60%时间花费在了新活动上,这些新活动包括地图、游戏、社交网络等。相比之下,传统活动包括打电话等、收发邮件等。

3)未来5年全球移动数据流量有望增长26倍。

2008年至2015年全球移动数据流量趋势图

4)移动网络趋势正席卷社交网络公司。

5亿Facebook用户中有2亿为移动用户,活跃度比远高于台式机用户。Twitter用户中有一半为移动用户,40%微博消息来自移动设备。

5.移动广告-成长迅速,但遭遇成长烦恼

1)虽然移动广告市场被普遍看好,迄今为止,仍无法从移动广告业务获取持续性营收。

如下图所示,各大媒体时间占比与广告营收占比,很明显互联网媒体广告营收占比仍不及传统媒体。

2)各种有力的新型移动广告格式出现。

3)越来越多品牌试水移动广告。

4)品牌虚拟商品和赞助广告展现影响力。

5)智能手机让看电视具有互动性。

通过手机看电视剧你可以做到:

-获取优惠券/交易信息

-了解更多产品信息

-与朋友分享内容

6.移动商务-改变购买行为

1)美国电子商务营收占零售总额的5%左右,预计移动电子商务到达这一比例的速度会更快。

2)移动将改变交易方式。

l 基于位置的服务—实现实时的有形零售/服务机会

l 透明的价格—即时、本地+在线价格比较

l 折扣优惠—深度折扣诱使客户走进本地零售店

l 即时满足—OTA(空中传送)即时数字产品+内容交付

3)移动的设备+服务催生新的进店购物方式。

eBay总裁兼CEO约翰·多纳霍(John Donahoe)表示,移动购物日益成为一种新的购物方式,2010年第四季度,eBay通过移动渠道销售的商品总值近20亿美元,同比增长近2倍。2011年预计该项营收将达到40亿美元。

7 .虚拟物品及应用内商务出现

1)美国虚拟商品市场规模为亿美元。

2008年美国虚拟商品营收为5亿美元,此后逐年递增,2011预计为20多亿美元

2) 盈利途径从付费下载转变到出售虚拟商品,对许多开发者有深远意义

KPCB 投资的公司日均营收数据显示,虚拟商品带动营收5倍增长

3)从下载支付模式到广告及虚拟商品销售的强势转变

2009年12月,在KPCB投资的公司的营收中,64%来自付费下载,30%来自广告,未销售虚拟商品。到2010年12月,付费下载完全消失,广告营收占到63%,虚拟商品占到35%。

4)对于许多移动/社交应用来说,成功的核心在于游戏元素。

KPCB合伙人Bing Gordon称,加入游戏元素的应用是吸引新一代用户的根本之道。

8.不是所有平台都一样

1)Android、苹果手机增长迅猛。

2010年第四季度,Android手机份额达到33%,同比增长615%,苹果手机份额为16%,同比增长86%。

2)Android、iOS应用使用量巨大。

虽然Symbian手机的用户量巨大,但在应用方面,Android和iOS平台的应用使用量要远远高出其它平台,其中Android应用日下载1100万个,iPhone应用日下载1700万个。

3)平台差异对盈利有显著影响,内置收费&应用内交易是关键。

从KPCB 投资的公司数据来看,在iOS平台上,14%左右免费用户会转化为付费用户,远高于其它平台

9.变化加速,新玩家快速出现

1)全球上市互联网企业过去6年的市值变化。

2004年,全球第一大市值互联网企业为eBay,市值为620亿美元。到2011年,苹果成为市值最大互联网企业,市值为3270亿美元。

2)新的电脑周期特征。

新的电脑周期的特征为:更强的处理能力+改进用户界面+更小的体积+更低的价格+更多的服务=10倍的设备销量。

1960年,主机销量为100万台,经过小型机、PC、桌面互联网的不断演进,到移动互联网时代,智能手机、平板电脑、MP3播放器、PDA、车载GPS、移动视频播放器、游戏机等移动设备量是否会达到100亿台以上?

3)科技财富创造与毁灭。

在新周期里,新公司往往赢过大公司。上世纪60年代,IBM等大型主机厂商是新赢家、70年代是惠普等小型机厂商、80年代是苹果等个人电脑厂商、90年代是谷歌等桌面互联网公司,新千年将是移动互联网公司的天下。

4)iPhone+Android应用发展,帮助人们告别媒介产品。

现有的许多消费电子设备,如DVD播放器、MP3播放器、录音机等都可用应用替代。

10.趋势概述

1)早期阶段。

* 无所不在的计算—即时联通/1周7天1天24小时不间断/尽在手中

* 更便宜—设备和数据方案价格下降

* 更快速—网络和设备改进

* 个性化—位置/选择/行为

* 趣味性—社交/休闲/奖励驱动型营销

* 在任何地方访问任何服务—一切尽在云端

* 应用和盈利大爆炸—日进斗金

* 可衡量的从网络到现实活动—为实体店带动客流量

* 实时奖励/奖励某些行为—针对适合的人

2)2011年及未来。

* HTML 5 vs.应用下载

* NFC(近场通信)用于支付/交易/忠诚度奖励

* 移动健康监测/诊断

* 企业快速部署平板电脑

* 引爆点– >发到市场50%的人口将使用智能手机

社交媒体趋势报告范文第4篇

3月20日,腾讯推出QQ圈子功能,智能帮助用户梳理QQ平台上的社交关系,帮助用户智能分圈,方便用户找回失去联络的老友,并实现向同一交际圈但仍属陌生人的对象发起会话,方便用户建立新的社交关系。此外,QQ圈子还提供智能备注功能,方便用户管理好友关系。

QQ圈子引发的新型社交网络服务迅速引发网民的广泛关注,微博上网友议论纷纷,而截至目前,短短几天时间,参与QQ圈子内测的人数更是迅速突破50万。微博平台上与QQ圈子相关的微博话题也对此给予高度期许,我们摘录了其中的十大热门微博,方便大家进一步了解业界观点。

TOP1:热腾:QQ圈子打破社交顿巴数魔咒

【QQ圈子颠覆了什么?】一石激起千层浪,QQ圈子至少颠覆了三件事:1、社交的顿巴数魔咒,让好友关系扩充到千人;2、通常保持紧密关系的只有30~50人,圈子可以有效扩充相对紧密的好友层;3、生活地点流动造成好友流失,借助圈子保持粘度。

TOP2:迮钧权-互联网分析师:QQ圈子借助好友关系链使弱关系变成强关系

姜奇平认为,未来在本质上是湿的,人们在组织之外凭借魅力、感情、缘分、兴趣相互吸引组合,成组通讯的社会性软件(电邮、博客、IM、微博等)是人人联结的工具。工具的进步将加强这种联系,QQ圈子借助好友关系链使弱关系变成强关系,极大地提升了圈子湿度。

TOP3:互联网那点事:QQ圈子改变社交沟通方式

QQ圈子测试用户已经超40万并刚更新了产品,相比前几天,QQ圈子模糊了分类及命名,强调了用户真实姓名的来源于本圈多数好友对用户的备注。会借助腾讯可能QQ圈改变社交的沟通方式。

TOP4:互联网的一些事:QQ圈子勇于创新

如果没有勇于创新的精神,也就不会出现Facebook、Google,更不会有iPhone。QQ圈子尝试对互联网、对社交进行重新定义,何不多给点时间观察下?果断抛弃螃蟹思维,为QQ圈子的勇气叫好。

TOP5:康斯坦丁:QQ圈子敏捷优化功能,火爆体验破33万

QQ圈子神速改进,腾讯果然视用户为上帝呀!相比前几天,QQ圈子模糊了分类及命名,强调了用户真实姓名的来源(来自于本圈多数好友对用户的备注)。测试用户超33万,这产品真不是盖的!

TOP6:金错刀:QQ圈子:"强社交关系"管理

【QQ圈子因何霸气侧露?】坊间都在传QQ圈子逆天了,屌爆了:1.真正的杀手级是人脉拓展,以及智能备注。腾讯在"强关系"上又迈进了战略性的一步。2.对于隐私暴露什么的有点妖魔化,它是把空间、微博、好友等进行了整合,是真实关系拓展利器。3.牵涉隐私的是备注,圈里好友大多叫我XXX,这个应升级调整。

TOP7:叶开:QQ圈子:社会化网络信任模型

社会化网络的信任模型则要基于关系和互动的信任程度进行分级,比如互动类型、时间、频率、内容、评价和情绪。进一步,对内容的文本分析和情绪的定量分析实现分级。而这个时候,很是羡慕QQ圈子的数据强大性了,不是么?

TOP8:上海商报:QQ圈子有效扩大用户社交圈

QQ圈子在有效扩大用户社交圈的同时,带来“一加一减”两个效应,展示出更为智能高效的社交平台潜力。加法,不是简单的累加,而是信任的迭加和递延。减法,则是大大缩短了传统人际关系链,让用户可以更为快捷高效接触到潜在好友。

TOP9:小刀马:QQ圈子:全新的社交网络

QQ圈子不单是一个技术型的产品,它的价值观和理念突破人类几千年的社交文化。QQ圈子所产生的全新社交网络,将给它的使用者带来不可想象的、丰富的社会机会和作用力。

TOP10:翟菲菲:QQ圈子:创新智能社交平台

新事物的诞生总是会被激烈争论,麦哲伦说地球是圆的,达尔文提出进化论,当初也饱受争议。QQ圈子的创新智能社交平台引起的波澜可见一般。 (来源:驱动中国)

社交媒体趋势报告范文第5篇

网络媒体

目前,移动设备占人们上网时间的2/3,过去三年翻一番。

应用主宰智能手机,占上网时间的7/8。

智能手机用户平均每月访问27个应用,前5个应用占使用时间的9/10。

Google、Facebook和Yahoo是最大的网络媒体,月访客都超过2亿人。

在10大手机应用中,Facebook和Google拥有8个,分别是Facebook、YouTube、Messenger、Google Search、Google Maps、Instagram、Snapchat、Google Play、Gmail、Pandora。

各年龄段受欢迎的应用有所不同,YouTube和Snapchat最受年轻千禧一代欢迎。

快速增长的应用都和改善目前生活有关,如叫车应用和支付应用。

社交和视频平台

社交媒体和收看视频是最受欢迎的网络行为,合起来占上网时间的1/3以上。

Snapchat、Instagram、Tumblr用户和Facebook比更倾向于年轻人。

Snapchat在千禧一代中快速普及。

YouTube在移动视频方面相当成功,推动移动设备上网时间份额增长至7/10。

电视和OTT

千禧一代和X世代网络媒体收视超过电视直播。

超过1/3的OTT观众没有订阅付费电视,一半家庭只看流视频。

美国OTT市场稳步增长。

Roku是最受欢迎的流视频收视设备。

四大主流OTT流视频服务站OTT收视80%。

广告

2016年,网络广告已经超过了电视,但是,电视广告并没有下降的趋势。

移动成为网络广告的最大动力,占网络广告支出的一半以上。

近半数网络广告展现是无效的。

PC和移动广告都有效果,但是,移动平台效果更好。

网络商务

2017年第二季度,网络商务占消费者支出1/6(17.5%)。

第二季度,网络零售商务支出1031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