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大学生个人计划总结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职业发展,全程指导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2)03-0118-03
面对日益激烈的就业竞争,职业生涯规划愈来愈凸显其迫切性和重要性。目前,我国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处于早期探索的阶段,并没有真正适合本国国情的职业生涯规划理论,在实践上缺乏理论的指导,机构的设置、人员的培养远远不能满足实际的需求,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开展的尚不全面。因此,针对当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现状,探索构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全程指导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
职业生涯规划究其本质是在知己知彼的基础上确定个人的职业生涯发展方向、目标及路径,并采取有效行动达成目标的过程,也是一个“认识自己”、“分析环境”、“合理选择”的过程,我国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研究专家罗双平先生把这三个方面称为职业生涯的三要素,即知己、知彼、抉择。职业生涯规划是这三个要素的有机组合,准确把握这三大要素之间的关系,遵循职业发展的规律,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教育引导学生充分认清自身的优势和不足,善于科学规划,并进行理性的选择,是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主要内容。
大学生所处的年龄阶段一般在17-23岁,这一阶段被普遍认同为职业探索和职业准备阶段。大学生职业发展规划应按照大学学习时间分阶段进行,并循序渐进地学习各种知识,每个阶段面临不同的情况与任务,注意的问题也是不一样的,各个阶段具有各自的特点、目标和规划重点。因此,应分析各阶段实际,结合个人条件进行职业生涯规划,从而增强职业生涯规划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一)有效的自我评估与定位
美国职业指导创始人帕森斯认为进行职业决策时,要根据个人的个性特征来选择相应的职业种类,即人——职匹配。如果匹配得好,则个人的特征与职业环境相一致,工作效率和职业成功的可能性就大大增加,反之则不然。自我评估与定位是学生对自身的兴趣、能力、价值观、行为风格、个性特点等有关职业发展的要素所作的分析、判断与评价。个体对自身思想、动机、性格、行为等的评价将会直接影响其学习和参与社会活动的积极性,也影响着与他人的交往。大学生可以通过适合自己的测试,全面了解自己、认识自己,并以此为基础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
(二)客观的外部环境分析
大学生的大部分时间都生活在校园内,对外部社会认识不深、了解不多,而要做出一个适合自己的职业规划,对于职业环境的分析就至关重要。职业的外部环境分析,就是认清所选职业在社会大环境中的发展状况、技术含量、社会地位、未来趋势等等。外部环境分析包括对社会环境、组织环境和经济环境的分析,即评估和分析环境条件的特点、发展与需求的变化趋势、自己与环境的关系以及环境对自己的有利条件与不利条件等等。只有全方位地了解这些环境因素,才能在复杂的环境中趋利避害,有的放矢,使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得以顺利实现。
(三)清晰的职业生涯目标确定
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需要有切实可行的目标,有了确定的目标就会激发个人的职业生涯行动,这是关系到职业生涯规划是否可行的重要因素之一。一个人要获得成功,必须具备很强的目标意识,盯紧目标不放,直到最后的成功。大学生在确定职业生涯发展目标时,在符合自身特点、社会需求的基础上,注意长期与短期相结合,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相结合,综合考虑财富、婚姻、健康等因素,使自己的优势得以发挥,保证职业生涯的成功。
(四)科学的行动方案设计
没有行动,职业目标只能是一场梦,大学生应围绕职业目标,制定具有针对性和可行性的行动计划,特别要详尽制定好大学期间和毕业后五年内的实施计划。在制定计划时要注意区分轻重缓急,学会时间管理和应对干扰的方法,要有具体的行为措施来保证,近期行动计划最好是详尽到每一周。大学阶段,学生应按照这个行动方案科学规划自己的大学生活,为个人进入职业生涯做好充分的准备。
(五)理性的评估与反馈
在具体实施职业生涯规划的过程中,可能遇到一些不可控的内外部因素而需要适应各种变化,及时评估与修正,并优化规划路线。大学生制定职业规划的过程中,应尽可能对即将发生的生涯变化情况进行前瞻性分析,根据条件的变化,结合自己的个性特质、能力倾向、社会支持等因素,制订出合理、可行的方案。制定职业生涯规划重要的是要能够明确自身的优势和发现自己的不足,并及时进行调整,提高生涯规划的可行性。
二、加强高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服务体系建设
目前,高校一般没有专门的机构为大学生提供职业生涯规划咨询服务,帮助和指导学生科学地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而大学生本人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往往也缺乏自我职业规划意识与能力,职业发展方向不明确。因此,高校应设立专门的职业规划服务机构,譬如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指导中心。这类机构应具备研究和实施的功能,给予学生必要的帮助和指导,使学生科学规划职业生涯。职业生涯规划服务机构应该在学校的统一规划下,增加与企业及其他高校的联系,并且实现资源共享,建立学校与学校之间、学校与企业之间、学校与社会职业生涯服务机构之间、学校与政府有关部门之间的信息网络,通过高校、企业、政府等多方联合,为大学生创造更好的就业环境和发展前景。
(一)建设专业化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教师队伍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需要专业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指导团队。从美国等发达国家的职业指导实践来看,高校和社会服务机构中从事职业指导与培训工作的人员,大都接受过广泛的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社会学等方面知识的培训,而且在比较成熟的理论指导下开展工作,如职业发展理论、个人和群体指导技能、个人和群体评估、咨询、特殊群体指导等,国外形成的各具特色的职业指导模式对于我们正在起步的职业指导工作有一定的借鉴意义。目前我国各高校普遍缺乏专业的职业生涯指导教师,相关指导老师对职业指导的理论和实践缺乏较系统的了解,缺乏有效的评价学生个性以及心理特点的手段,难以真正系统、专业地对学生的职业生涯进行指导。因此,要提高职业指导工作的质量,必须加强专职教师队伍建设,使其向多层次化、专业化、多渠道化的方向发展。
(二)加强职业生涯规划理念教育
一要结合不同阶段学生的实际情况,加强职业生涯规划理念的教育。这是因为目前大学生大都是上大学以后才有机会接触到职业这个概念,开始考虑自身的发展,并且大学生在学习生活的不同阶段会面临不同的困惑。二要坚持以人为本,帮助学生选定职业锚。职业锚实际上就是人们选择和发展自己的职业时所围绕的中心。职业锚的有效选定,能够促进大学生预期心理的发展,有利于个人与组织目标路线的稳固结合,有利于个人建立职业认同感。三要从就业指导向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转变。目前,我国大多数高校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工作仅限于在毕业生中进行,多由就业指导部门负责,内容大多是提供招聘信息、解读就业政策、指导求职简历写作、组织招聘会等等。这些只能满足毕业生求职时的部分需求。面对新形势,很多高校都已经开始反思这种就业指导带来的局限性,开始在指导人员的素质、指导内容和形式上逐步作出调整。
(三)完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建设
激烈的职场竞争和日益增长的自我发展需求使得大学生不能仅仅满足于毕业前简单的就业指导,他们开始关注如何对大学四年、甚至自己的人生进行更好地规划,以更好地了解自己、了解社会,明确未来的发展方向。高校应根据学生不同阶段的需求,设置相应的职业指导课程,帮助学生从理念、心态、知识、技能等方面做好应对职业挑战的准备。从广义上,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应包括课程计划、课程设置、课程内容、课程资源等方面。课程是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基础,建设高品质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课程,是有效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必由之路。
(四)开展丰富多彩的职业生涯教育活动
大学生的综合能力往往是企业最看重的一个方面,如何培养学生的社交能力、创造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心理调适能力等是大学应该考虑的重点问题。因此,职业生涯指导中心应根据每个学生自身的特点,在丰富学生理论知识的同时,通过开设专家讲座与专题会议、组织各类学生社团、开展广泛的社会实践活动等形式,为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提供一个良好的实战平台。
三、构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全程指导体系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一个系统的工程。构建全程化的职业生涯教育模式,是一个建立在多学科、多途径、全方位的理论与实践基础之上的开放系统,它应该与心理健康教育、思想道德建设、校园文化建设、学风建设等有机结合起来。可以将学生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与学校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服务体系总结成一个体系,使二者既相互依存,又自成体系的职业生涯规划综合体系,见图1。
大学生个人职业生涯规划、高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服务体系自成体系。大学生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体系是根据我国国情,结合大学生的个性特征设计的,在传统的职业生涯理论的基础上,按照不同的阶段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工作情况进行规划、设计。高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服务应设立专门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指导中心,在学校的统一指导下,协调学生处、团委、教务处等各方面的资源,由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指导中心进行统筹、规划、部署,以更好地服务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
大学生个人职业生涯规划和高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服务体系紧密结合、相互关联。在学生——高校的体系中,学生的日常生活、学习、社会活动都与学校有着密切的关系,大学生个人职业生涯规划与学校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服务融为一体。通过学校职业生涯指导课程以及相关测评机制,了解学生的个性、兴趣、能力等方面,由学校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指导中心根据实际情况,设计学生分阶段的学习计划与社会实践活动,使大学生个人职业生涯规划与学校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服务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大学生个人职业生涯规划、高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服务体系相互制约、相互影响。在学生——高校的体系中,大学生个人职业生涯规划、高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服务体系之间的制约和影响非常显著。职业生涯规划强调的是人性化的原则,每个专业、学科的学生应建立不同的职业生涯规划,学校的职业生涯教育应根据这个原则,建立一个符合学生实际的服务体系;同时,学校应明确导向,引导学生将个人愿望与社会需求结合起来进行理性选择,并为学生提供有效服务,帮助学生实现职业选择的目标。
对于高等院校来说,引导大学生制定职业生涯规划是一个新课题,应在学习、借鉴国内外优秀理论经验的基础上,探索新思路,总结新方法,帮助大学生不断完善自我,成功就业,成就未来的职业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 张再生.职业生涯规划[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7.
2009年对于我个人来说是接受挑战的一年、充满希望和不断探索的一年,同时也是开拓创新、学习实践和收获经验的一年,感谢XX学院给予我这样一个表现自我的机会和展示自我能力的平台。
一年来,在学院、各级领导、同事的关心指导下,展开学生日常管理工作。现将2009年个人工作总结汇报如下:
一、思想政治素质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理论是实践的指南。使我充分认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意义,切实将育人工作放在首位,严于律己,甘于奉献;积极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坚持以人为本,深入细致了解学生学习和生活情况,能够努力拓展多种教育形式,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的针对性、时效性和吸引力,全面实施,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1、 我认为自己首先应具有较高的政治素质。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政治目标和政治立场,不断增强政治把握力和政治鉴别能力。
2、 能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主动学习和掌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和方法,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
3、 其次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真正做到为人师表。
二、努力工作,提高教学能力
工作中时刻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发展为工作目标,设计和开展教育教学工作。担任旅酒系国酒XX班的班主任,我能认真做好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及服务育人工作,用心管理好学生和学生班级建设工作,做好教学工作计划,努力让每一位学生在这个班级体中快乐的度过每一天。
学生和我都处在一个非常自然的状态下,学习国际酒店管理这个专业,更重要的是对酒店的热爱和学生个人未来的就业趋向。因此
也要要求规范自己的师德行为,时时处处身正为范,热爱学生。特别是关注和帮助那些在思想、行为或其它方面有特殊困难的学生,时刻关心他们的成长需要,一个温馨的笑容、一声热情的问候、一句诚恳的提醒都表达了我时刻关心每一个正在成长道路上享受阳光的孩子的心愿。
在班级里,要根据学生思想实际需要,适时恰当灵活的教导学生使用相关文明用语,用表扬、鼓励的方式方法来促进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当然,还要尊重学生 、信任学生、鼓励学生、启发学生、爱护学生、导引学生使用文明用语。不得丢开思想鼓励而去批评、训诉学生,以免伤害学生自尊和损害教学。
三、下学期个人工作计划
1、自觉严格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不做违规违纪的行为。努力践行“八荣八耻”。认真完成教育教学工作,不迟到,不无故缺勤。督促学生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完善学生个人自律系。
2、时刻以一名优秀班主任的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热情化作勤奋工作的激情,并落实到学习教育精神的实践中来,立足教育本职,拓展教育思路,创新教育成果,营造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引导、创设团结互助的师生关系,促进班级温馨、和谐的发展。
3、认真听讲努力学习,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做好2010年个人工作计划。根据学校工作需要,积极组织、合理协调和整合各部门工作需要,服务和帮助各部门的工作顺利、有效地开展。
关键词:大学生创新项目;实验教学;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32-0208-02
当前国际各行各业的竞争日趋激烈,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起到了强有力的推动作用,一个国家综合竞争力的提高需要一大批具备创新思维及科研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因此,全国各高校都在努力培养既掌握专业知识,还具备较强创新能力的大学生。为此,教育部在“十二五”期间实施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旨在促进高等院校转变观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培养适应创新性国家需要的人才,从而提高国家在国际上的综合竞争力。创新训练项目是本科生个人或团队,在指导老师的协助下,自主完成创新性研究项目设计、实施、研究报告撰写、成果(学术)交流等方面的科学训练工作。为此我校开展了与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相关的一系列工作,了《桂林理工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管理办法》(桂理工教〔2013〕28号)和《关于开展2015年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立项申报工作的预通知》。本文结合指导我校化工专业学生参加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的实践工作,总结出在指导该项目实施过程中的体会及感想,以供大家相互交流学习。
一、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的目的及意义
创新训练项目是本科生个人或团队,在指导老师的协助下,自主完成创新性研究项目设计、实施、研究报告撰写、成果(学术)交流等方面的科学训练工作。创业训练项目是指本科生团队,在导师指导下,团队中每个学生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扮演一个或多个角色,通过编制商业计划书、开展可行性研究、模拟企业运行,进而参加企业实践、撰写创业报告等[1]。当前,培养新形势下具有高素质综合能力的科研人才,在全国各个行业都受到众多关注,从国家到地方,从高校到企业,都尽可能的为每个有创新能力的大学生提供有利的科研条件和实习场所。
二、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指导工作的准备
我校每年3月份进行一次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申报工作。这给我校学生提供了参与科学研究的机会。在项目申报过程中,我校通常采取的方式是,先让对科学研究感兴趣的同学结合自身所学的专业,寻找自己感兴趣的某一研究方向的指导教师,然后指导教师结合自己的研究方向再择优选择报名参加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的学生,从而实现指导教师和学生的互选,有利于项目的开展。我校通常选择有一些专业基础的大二、大三学生和卓越工程师计划班级的学生作为主要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的参与者,项目团队成员一般是1~3人组成,学生们自己选出一人作为项目主持人。参与项目的学生主要是利用他们的业余时间进行项目的计划和实施。学生在指导教师协助下完成项目选题、撰写申请书,然后经过本学院遴选,推选到学校进行项目申请答辩,才能获得学校所设立的不同级别的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经过层层筛选后的项目,有明确的目标,选题具有创新性、专业性、实用性,并且工作量适中。
三、大学生创新项目实施过程中的体会
首先,项目申报的选题。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的目的是提高学生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项目选题首要考虑的是如何让学生利用已学过的部分专业课程知识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解决实际问题,建立项目研究内容和所学知识之间的联系,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发挥提供基本的平台。项目研究方向偏离专业范围,则难以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项目研究内容过深,学生课外自学负担可能过重;研究方案没有新意,则不能起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作用[2]。因此,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的选题应符合参与学生的专业方向,同时需具有一定的新颖性和实用性。例如,笔者指导的创新训练项目是我校化工专业电化学方向的学生提出的一个课题。该课题深入结合镁合金具有优异的金属特性和易腐蚀特点,进而展开耐腐蚀性能的研究。这一创新项目中拟采用微弧氧化与有机镀膜相结合,以及化学刻蚀与自组装技术相结合,在镁合金表面制备疏水膜层,并对不同方法得到的疏水膜层进行SEM、EDS等形貌表征和电化学阻抗、极化曲线等电化学性能测试,以分析镁合金表面疏水膜层的耐腐蚀性能与膜层形貌之间的关系,确立疏水膜微观形貌与疏水性以及耐蚀性之间的关系,为镁合金的防腐蚀研究提供新途径。该选题具有较好的新颖性、实用性和先进性,能够达到大学生创新项目的训练目的。在选题中尽可能的针对性强,切记选题大而泛,否则学生无从下手。
其次,创新训练项目应该突出学生为主体的特点,指导过程多采用启发和引导的指导方法。如果指导教师对学生指导过多,对学生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不利的。教师要创造条件使学生有发挥创造性思维的空间,还要多鼓励学生在实施项目过程中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使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得以提高。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学生需要自己进行实验的各种准备工作,指导老师只是提供实验需要的各种必需品。实验设计时,学生相互之间要开会进行讨论,这样有助于对创新项目的意义和目标有深入的理解,而且对分工进行资料查询、购买试剂和耗材等前期准备工作的布置具有针对性。指导教师可以旁听学生的讨论会,对学生讨论后的实验设计内容做出补充修改与完善,这样既突出了学生为主体的宗旨,又为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了知识保障。除此之外,在实验实施过程别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使学生规划出合理的实验时间,这是保证项目顺利开展的前提。因为创新项目基本上都是学生在业余时间来完成,因此项目组成员相互的协调性是很重要的,由于在实验过程中时间较长,需要项目组成员之间有很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定期进行项目实施的阶段性总结,这样有助于及时发现项目进行中的问题,可以和指导老师共同来分析问题,最后提出合适的解决问题方案。而且这个总结会还可以提高项目团队成员间的相互协作、相互沟通的能力。另外,指导教师应该在项目进行过程中,适时给予学生更多、更专业的学术知识方面的指导与建议,因为大二、大三的学生所学专业基础知识还是有限的。在指导过程中,尤其要引导学生敢于质疑、克服困难的思想,培养他们敢于面对困难的能力,进而激发和挖掘学生的创新思维潜能。教师多起解惑、提供思路、保障项目能够完成的作用。通过大创项目的实施,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实现项目协调性和整体性的统一。
最后,项目成果的展示。对于大学生创新训练的结题要求,我校采取的是提交结题报告和项目结题答辩相结合的方式,因此需要学会撰写结题论文及项目答辩。结题论文的撰写是大学生创新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数据分析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科技论文写作能力的重要手段,它要求实验数据准确、分析合理、用词规范。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所撰写的论文应包含新方法、新结果和新观点[3]。但是大多数学生以前没有写过论文,指导教师对学生撰写结题报告写作应给予充分指导,可以先给学生讲解结题报告的撰写方法和结题报告的结构,然后让学生针对着自己的研究内容和数据分析撰写报告的初稿,再与学生交流,审核结题报告的合理性,提交结题报告的终稿。在这项工作中并不是指导教师做甩手掌柜,任学生随意撰写结题报告,也不是完全替代学生撰写结题报告,而是要把握好指导的尺度,做到既能体现学生的主动创造性,又能体现指导教师在项目中所起的指导作用。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结题报告主要体现了学生从对实践结果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有助于学生掌握学术论文的规范表达方式,为后续的学习和深造打下有利的基础。
四、结语
国家综合竞争力的提升依靠各行各业的创新,国家长期稳定发展也需要各行各业的创新。所以国家实施各项创新训练计划和创新创业计划,旨在改变高校的教育现状,培养真正意义上的创新型人才[4]。目前大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仍然无法满足社会创新发展的需求。因此通过鼓励学生参与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通过所学到的课本知识和课本外知识相结合,锻炼学生运用多种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团队合作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这些都有助于激励和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我校不仅在思想上重视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而且在行动上也逐渐完善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在严把立项关、优化教师队伍和完善考核机制等方面下大力气,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做好后勤保障工作。
参考文献:
[1]谢晋.谈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指导工作体会及意义[J].电子世界,2014,(9):194.
[2]杨蜜,付瑞苹,吴蓓蓓.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的实践与思考[J].美与时代旬刊,2014,(4):122-124.
[关键词]高师院校 大学生 素质拓展 学生就业
[中图分类号]G6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0)06-0177-02
前言
目前,国内外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就业压力逐渐增大,对地方高师院校毕业生就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学生想要从激烈的就业竞争中脱颖而出,就需要学生在校期间的综合素质拓展均衡发展,全面提升综合能力。
现代社会及知名企业对人才的要求已经发生了很大的转变,由原来单一的专业技能要求向综合素质要求逐渐过渡。学习能力、沟通能力、创新能力、团队意识、领导才能等几大能力受到用人单位的高度重视。大学生素质拓展训练恰能增强大学生以上能力的锻炼,提升大学生的综合能力,为大学生就业奠定坚实的基础[5]。
目前,大学生素质拓展一直受到我国各大高校的重视,尤其在地方高师院校的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在创业、就业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1]。国内学者对大学生素质拓展的研究日趋深入,比如杨伟(2010年)对大学生素质拓展的模式进行了构建[7,8];亚森•艾力(2007年)等对大学生素质拓展与共青团工作进行了研究[9~12];魏美春和范玮熠(2009年)等对高校音体美特殊专业大学生素质拓展进行了研究[13,14];戴绍松(2007年)、刘文初(2003年)对大学生素质拓展与高校学生社团进行了研究[15,16]。而对于大学生素质拓展对就业的影响研究很少[1~6]。
本研究对大学生素质拓展进行了大胆尝试,以大学生素质拓展创新基地为平台,构建了适合地方高师院校的素质拓展模式,并开展了大学生素质拓展认证工作。另外,对大学生素质拓展对学生就业的影响进行了探讨。
一、大学生素质拓展模式的构建
目前,各高校低年级学生大多都对大学学习和素质培训等自我潜能发掘缺乏合理规划和个人目标的情况。结合这个情况,长江师范学院数学与计算机学院结合该院师范学生实际情况,形成了有特色的大学生素质拓展项目:个性化素质拓展123计划、专业素质拓展工程和大学生素质拓展认证。
(一)个性化素质拓展123计划
个性化素质拓展与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密切联系在一起,积极引导学生对大学的学习进行有针对性地发展规划,既有统一的要求,又有尊重学生个性发展的空间[8]。个性化素质拓展123计划明确了学生三年来的具体学习任务,对学生进行了积极的引导。个性化素质拓展123计划是指大学一年级发掘需要突破的1个弱点,探寻符合自己价值取向的2个兴趣爱好,计划参加与职业发展相关的3项活动;二年级实现至少获得1次荣誉证书,通过2项过级考试(CET-4和计算机二级),至少参加有助于职业发展的3项活动;三年级实现探究“1项专业成果”,锤炼“2项专业技能”,实现“3项拓展训练”。
(二)专业素质拓展工程
高校培养师范生的目的是培养能胜任中小学教育教学的教师,因此学校在按照培养方案认真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还应该狠抓“专业基础知识”和“师范生技能”,抓好教学团学一体化,利用学生第二课堂充分锻炼和提高学生的素质,更好地培养基础强、技能高、适应快的师范大学生[9]。
专业素质拓展的项目设计分为中学专业知识系统化,要求师范大学生自进校第一学期到第六学期,全面系统地掌握中学本专业知识;研讨中小学教材和新课标体系,组建学生社团,成立高中、初中、小学各级别专业知识研讨班,不定期地邀请中小学优秀教师进行指导交流;邀请中小学优秀教师上示范课;加强学生到中小学支教和见习力度;分层抓好学生的试讲工作;举办师范生素质大赛,引领师范技能发展;举行班主任技能大赛,拓展班主任工作能力。
(三)大学生素质拓展认证
数学与计算机学院大学生素质拓展认证工程自2006年开始实施,对象是该院全体同学。分别对学生在思想政治与道德修养、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科学技术与创新创业、文化艺术和身心发展、社团工作与社会工作、技能培训及其他等6个方面的素质拓展内容进行认证。认证过程包括三个步骤:第一步为一级认证,包括个人申报和团支部认证。学生个人申报,并填写《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素质拓展活动记录表》,团支部对学生进行认证。第二步为二级认证,即学院素质拓展认证办公室认证;第三步为三级认证,即校团委素质拓展中心认证,最终颁发《大学生素质拓展证书》。
二、大学生素质拓展工程对学生就业的影响
长江师范学院数学与计算机学院自2006年正式开展素质拓展工程以后,取得了一系列成就,在各个方面都取得了优异成绩。学科竞赛方面,近三年在ITAT教育工程就业技能大赛、全国数学建模竞赛等重要的国家级学科竞赛中荣获市级一等奖11人次,二等奖43人次,三等奖及优秀奖超过50人次;师范生技能方面,在重庆市主办的师范生素质大赛中,连续两届取得荣获前两名的优异成绩;学生科研方面,仅去年一年学生立项6项,发表学术论文4篇。
通过长江师范学院数学与计算机学院大学生素质拓展工程的开展,学生在学习能力、沟通能力、创新能力、团队意识等素质方面有了较大幅度的提升,提高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在2009届学生就业工作中,363名毕业生就业率达到80%以上,其中有67人考取了重庆市农村乡镇人才计划,18人考取了硕士研究生。今年2010届毕业生就业再创新高,比如重庆市彭水县教委人事科组织的考试中,该院学子考取了14人,占全部录取人数的56%。
大学生素质拓展在就业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大学生通过素质拓展工程的训练不仅提升了学生的学术水平等六个方面能力的培养,也适应了时展的要求,为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和全面成长成才提供更好的服务。
注释:
[1]罗强.大学生素质拓展教育与大学生就业[J].中国科技信息,2005,(15):193.
[2]李敏,王秋波.提升大学生就业力与高校素质拓展计划[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90-92.
[3]刘长平,傅承涛.拓展大学生素质,提升就业竞争力[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08,(S1):843.
[4]王欢.拓展素质教育,提升就业能力――论大学生“就业难”现象的原因与对策[J].高等农业教育,2006,(03):79-82.
[5]葛长波,李国,李萍.以素质拓展训练为依托 提升大学生就业竞争力[J].石油教育,2006,(04):76-78.
[6]隋长富,贾焕军.大学生素质教育之我见[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1998,(03):90-92.
[7]杨伟.基于职业生涯规划思想的大学生个性化素质拓展[J].现代交际,2010,(03):133-134.
[8]杨伟.师范类大学生专业素质拓展浅析[J].现代交际,2009,(10):59.
[9]亚森•艾力.浅谈高校共青团工作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S1):176-177.
[10]张绍荣,敬菊华.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与高校共青团工作的创新[J].陕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07,(01):18-19,26.
[11]薛阿明.大学生素质拓展与高校共青团工作的开发与整合[J].广东青年干部学院学报, 2003,(03):15-17.
[12]任丹阳.大学生素质拓展与高校共青团工作的创新[J].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04(6):113.
[13]魏美春.关于高校音体美特殊专业大学生职业素质拓展的思考[J].科技资讯,2009,(35):164.
[14]范玮熠.音乐类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实施探析[J].新西部(下半月),2009,(01):177~178.
【关键词】毕业生;求职;就业
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工作近年来一直是环绕众多师生的重大问题,尽管大环境的改变与把握是必要的,但与此同时自身综合素质的切实提高才是大学生就业问题得到长效解决的根本途径,本文从毕业生个体就业的“思”“说”“做”三个角度来探讨毕业生就业的素质培养问题。
大学生就业工作中的“思”,思在某种程度上是大学生在对当前社会环境客观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的合理定位,首先要明确的我是谁,其次需要明白的是我想成为谁,最后要了解在现实的自我与理想的自我之间的差距是什么,从此岸世界到彼岸世界的桥梁是什么,应该是客观的分析和合理的定位而不是想当然的空想。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今天,大学生不再是原来世人心目中的“天之骄子”,到处都可以见到大学毕业生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资源的有限性导致毕业生就业竞争的激烈性,就将要进入职称的大学生毕业生如何面对如此激烈的竞争环境本人有两点思考:一、就毕业生的就业地点而言,大家一般比较倾向于类似于“北上广”和大中型发达城市去择业,一般认为,去大城市可以有更多的发展机会,然而人们思考问题的同一性,致使扎堆现象比较严重,在某种程度上竞争的激烈性可以保证就业的公平性,但资源的有限性必然导致满足毕业生就业岗位的稀缺性。另外的一种思维路径也不防被大家所采纳,即到”老少边穷”地区工作,到内陆的三线以下的小城市工作,虽然工资和待遇没有大中型城市那么好,但是能力的被认可被承认程度,在吃苦耐劳的毕业生身上可以很快的出现,不必再为某些生存问题而劳苦奔波。同时,经济发展的不均衡性致使东西部各方面差距比较大,在大中城市的“中层能力”的人可能在西部地区是“骨干力量”这个落差会给毕业生带来很多成长的机会,众多中小型企业虽然规模不大,然而“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这是毕业生应该考虑的两个就业地区倾向。
另外在“思”还包括应该有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我们可以从基层开始,可以从落后的地区起步,但是我们应该始终保持在同一条线上,即不要在行业之间过多的互换,隔行如隔山,这已是不争的事实,经历丰富的成功人士曾分享过这样的经验:“很多人之所以不会成功是因为从零开始的次数太多了”。每一个行业每一份工作都有他的难度所在,不能因为某一个工作遇到了困难就去退缩,换单位换岗位,我们知道在工作中,没有哪一个人是在单兵作战,如果是再调整一下岗位或者单位,新的人力环境必然需要新的磨合和适应,这会让我们浪费太多的时间和精力,而人的一生的时间和机遇毕竟是有限的,如果整天都在几个工作岗位或者几个单位或者行业之间穿梭很可能就会“蜻蜓点水”,收获微乎其微,这是大学毕业生在就业之前应该注意的问题,不是所有的事情都能随着你的意愿可以马上实现,但是理想的实现需要各种条件的成就,不能对条件的很好把握也就不能够很好的展现自己的能力使得自我能力的很好提升,我们倡导能力先行,职位随后,能力的真正提升是其他的任何外在条件无法阻碍的,岗位的调整和薪资的提高仅仅是时间问题。“思”应该贯穿于大学生就业的始终,同时,在做工作的时候应该在事前有所规划,事中有所调整,事后能够有所反思,这也是一个正常的程序,每一件事都是相互影响的,不可能事与事之间没有任何的联系,思维方式上的调整会让我们对以后做事的合理性有所提高,所以“思”在大学生就业过程中很有必要,也是关键环节。
关于“说”即沟通能力,沟通方式,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协调能力。“没有完美的个人只有完美的团队”在当下竞争如此激烈的今天,团队协作能力显得尤为重要,而与他人的协作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事情能否顺利的完成。在毕业生就业的面试工作中,我们会发现很多毕业生的语言沟通和表达能力还是存在很多问题,有人讲“实力派不需要多说什么”然而事实是,如果你不在面试的过程中把自己的能力表达出来,恐怕你就没有平台去和别人彰显你的“实力派”。与此同时,由于完成任务的群体行与团队性,沟通能力是至关重要的,我们会发现,在工作中如果能够与同事之间进行很好的沟通必然能够事半功倍,但是如果沟通成问题的话会产生一系列的问题,所以沟通在就业过程和工作本身来说也尤为重要。
关于“做”即执行力,很多人在接到任务后会在执行力方面出现种种问题,做什么?怎么做?如何做?这是我们首先要思考的问题,这里我们引进一个质量管理模式即PDCA模式。PDCA循环是能使任何一项活动有效进行的一种合乎逻辑的工作程序,特别是在质量管理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获得了经济成效。P、D、C、A四个英文字母所代表的意义如下:
P(Plan)――计划。包括方针和目标的确定以及活动计划的制定。
D(DO)――执行。执行就是具体运作,实现计划中的内容。
C(Check)――检查。就是要总结执行计划的结果,分清哪些对了,哪些错了,明确效果,找出问题。
A(Action)――处理。对检查的结果进行处理,认可或否定。成功的经验要加以肯定,或者模式化或者标准化以适当推广;失败的教训要加以总结,以免重现;这一轮未解决的问题放到下一个PDCA循环。
也许写到这里有人会问,三者哪个更重要一些,其实三者都是缺一不可的,如果执意要追问哪个更重要,我想是思,一个人的思维能力决定一个人的高度和层次,整天陷在琐碎事务中的人是很难有大的成就的,这也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同时,较好的人文素质会对毕业生的就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希望能够予以重视。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