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书法学习感悟

书法学习感悟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书法学习感悟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书法学习感悟

书法学习感悟范文第1篇

一、任务驱动,激发求知

在键盘教学中首先应使学生明确键盘的重要地位,认识到学习键盘在信息技术中的重要性,在文字输入等日常计算机应用中的不可取代的优越性,紧紧抓住他们的注意力,再引入直观的课件演示,激发学生对键盘学习兴趣,学习中逐步体验成功的欢乐。

二、游戏贯穿,自觉学习

小学生对一切都存在着好奇心和新鲜感,爱玩,好动,对游戏特别感兴趣,以游戏导入教学,边玩边学,在玩中学,在玩中练,就可以把学生对学习任务的高度注意力和浓厚的兴趣自觉地延续下去。例如学习指法是非常枯燥的,我在教学中就采取游戏引入的方法,先让学生玩《金山打字通》,比比谁的成绩好。学生在“青蛙过河”等游戏的实践中发现,要取得好成绩就必须练习好指法。这时,老师再讲解指法练习,学生学得就很认真,在综合练习中,让学生用拼音输入一些他们喜欢的诗歌、谜语及小故事等等,激发学生的兴趣,逐渐掌握了键盘的操作,并能感受其中乐趣。

三、设计情境,诱发思考

教学中,我设计问题情境,为学生创新性思维奠定基础,通过尝试发现、汇报结果、实践操作的学习流程,指导学生自主研究,提高学习兴趣,增强探索研究的能力。例如,我在教大小写锁定键(caps lock)的时候,我一上课就直接出示大小写字母混合的示例,让学生去操作。大部分学生一筹莫展,当学生产生疑惑,有解决问题的冲动时,才能更好地去解决问题,在“悟”中明方法,在“操作”中自主探究,学生学得主动,学得轻松,感受到了学习的快乐。

四、过程评价,适时鼓励

在教学过程中我适时的对学生作以激励性评价,促使学生自觉向更进一步努力,我精选了几种练习指法的小软件,让学生进行测试,比比速度和准确率,最后给他们发奖,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学生操作的能力。变“要我练习”为“我要练习”,把枯躁的强化练习转化为自觉学习。学生在不断的收获和鼓励中,增强了自信,学习的劲头更大了。

书法学习感悟范文第2篇

高考承载着学生的未来,家庭的希望,学校和老师的希望,全区人民的希望。那么,怎样使我们的高三数学复习备考更有效,使学生最大限度的避免出现一些高考常见的问题和失误,就成为了我必须要思考的问题。经过一段时间的求教,学习与讨论,结合自己多年的数学教学经验和任教年级和班级学生的实际学情,总结了一点想法和感悟如下:

一、以纲为纲,以本为本

复习备考首先要研究《考试说明》和《教学大纲》,对教学内容以及具体要求要了如指掌,特别是对变化的内容和要求更要细心地研讨,根据新课标的变化调整和改变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根据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的变化,准确把握复习的重点和难度,把握住考什么,怎么考。再结合近几年的高考数学试卷分析,对《考试说明》进行分析,从中发现试题的变化规律。要注意回归教材,从根本上把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构建数学的知识网络。

二、引导学生理解数学的本质,形成自己的反思与感悟

对高三备考来讲,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的复习不应是简单的重复回顾,重要的是深化认识,从本质上认识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加以分类、整理、综合,形成学生自己的知识块、知识网. 教师在复习题目的选取上,起点要低,避免将众多的知识点进行堆砌,人为地设置陷阱,人为地设置技巧和过分关注细枝末节,特别是只有一种解法的问题,应尽量不选;在题目的讲解上,要注意引导学生自觉地利用数学思想指导自己的解题实践,学会根据问题的特点,合理选择恰当的方法,应避免一些技巧性强的方法,选择通性通法。

三、有针对性的训练,提高学生的“得分”能力

我发现“会而不对”是高考别常见的现象,也是学生中的老大难问题。我觉得就是平时学生做题题型化严重,基本思路通了,但是总是眼高手低,觉得自己能做出来,不就是一个计算过程么,实则不然。从来不算的话,高考也是算不对的,即使只是一个“小小的计算问题”。2009和2010年高考数学辽宁卷都考查了统计的问题,而且计算量非常大,得分率却不高,还有三角函数化简题,解析几何的联立解方程问题都存在计算化简失分的问题。在高三刚刚开始的几个月,应该要求学生放低姿态,一定要“亲自”做习题,养成一个良好的解题习惯,提升计算能力。

书法学习感悟范文第3篇

关键词: 书法艺术; 美术教育;

一、书法教育的现状与美术教育的关联性

1. 书法教育的现状

书法艺术是我国的文化瑰宝,是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书法中的汉字是中华文明传承和发展的重要载体,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与较高的文化价值。以往,在固有教育思维的影响下,书法教育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部分学生的书写水平和书法鉴赏能力不足。这不仅不利于学生文化素养的发展,而且不利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基于此,中小学书法教育逐渐受到相关部门的重视。《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提出,从2013年春季开始将书法教育纳入中小学教学体系,学生分年龄、分阶段修习硬笔和毛笔书法[1]。由此可见,书法教育的地位在不断上升。

目前,大部分学校对于书法课程的重视程度已经明显提高,但是部分学校缺乏专业的书法教师,书法课程教学往往由学校的其他学科教师负责,而教师的专业水平直接影响着课堂的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书法的实际体验。部分教师的书法教学模式和内容单一,过于追求学生书法技能水平的提升,没有较好地引导学生结合历史文化学习、掌握书法[2],这不利于学生文化素养的发展。如果教师将书法融入现代美术教育体系,让学生在美术学习的过程中体悟书法作品的艺术特征和传达的情感态度,则更有益于学生书法能力的提升。

2. 书法与美术教育的关联性

唐代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写道:“夫象物必在于形似,形似须全其骨气。骨气形似,皆本于立意而归乎用笔,故工画者多善书。”这段文字从艺术表现上谈论了书法和绘画的关系。其实中国古代的汉字就极具艺术性,如中国早期的象形文字,字形就像图画一样,包含美的元素。由此可见,书法和绘画在很早之前就是密切相关的。

中国历史源远流长,书法是在现实生活中产生的美术形式。创作者运用特定的工具材料(毛笔、宣纸、墨等)创造性地书写汉字,可以表达自身独特的审美意趣。创作者运用不同的书写技法、墨法和章法,会产生不同的形式美感。书法兼具实用功能和审美功能,同时体现创造性、实践性,这与中小学美术课程的特征相似。同时,书法教学主要由临摹和创作两部分组成,这与美术教学方式有异曲同工之妙。两者都强调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提高学生对美的感悟能力,推动学生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因此,将书法艺术融入美术教育,发挥二者的优势,更有利于现代美术教育的进步和发展。

二、书法学习在美术教育中的作用和意义

1. 有利于促进现代美术教育的发展

随着当今社会的进步和现代艺术的发展,艺术的表现方式和美术教育都需要新鲜的血液,以适应时代的蓬勃发展。中国以往的美术基础教学方式以素描、水粉为主,追求具象而形似的绘画效果,美术教学较为理性,相对缺乏对学生自我意识与情感的培养。将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融入现代美术教学体系,发挥二者的优势,能进一步促进现代美术教育的发展。书法艺术历经不同朝代的变迁,在追求美的过程中形成了多姿多彩的艺术风格。书法一直是文人墨客抒发内心情感、表达真实思想的艺术形式,是能表达传统文化意境和民族情操的艺术。将书法艺术的元素注入现代美术教育,有利于唤起学生的民族文化情感,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形成具有时代特点和传统文化特色的美术教育模式。

2. 有利于学生理解美术基础知识,增强艺术表现力

书法分为篆书、隶书、楷书、行书、草书等,不同的字体有着不同的艺术特征,如篆书的“横平竖直”、隶书的“蚕头燕尾”、楷书的“外拓内擫”、行草的“笔断意连”等,这些都是学生在书法学习中必须掌握的基础技法。教师在书法教学中潜移默化地增强学生对点和线的感悟力,有利于学生对点、线、面等美术造型基本要素的理解,丰富学生的美术表现力。

在笔墨技法上,书法与国画有很多相通之处。二者运用的工具相同,在笔墨表现上是一致的。书法注重笔法、章法、结体以及墨法,即运笔时的提按、平动、绞转,墨色的干湿浓淡,字体的间架结构,字与字之间的距离、留白,等等。这些技法都可以被运用于美术创作,丰富艺术表现手段。

3. 有利于学生发展个性,增强文化自信

书法世界丰富多彩,不同字体有不同的特征和韵味,如,楷书字体方正、规矩严谨,草书结构简省、笔画连绵,等等。不同书法家的字也有其独特的艺术风格,有的浑厚,有的古拙,有的庄重,有的柔婉。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性格和喜好选择一种或多种字体临摹和创作,如,个性严谨的学生可以选择《多宝塔碑》和《九成宫醴泉铭》,个性活泼的学生可学习《颜勤礼碑》《麻姑仙坛记》,等等。这有利于学生发展自身的艺术个性,并最终形成自己独特的书写风格。

书法被认为是最抽象、最能打动人心的艺术形式之一,书法作品往往蕴含着创作者丰富的情感意趣。历史上不同时期的碑帖风格也各不相同,不仅有常见的五大字体,而且有“瘦金书”“台阁体”“飞白书”等丰富的书体。每一个时期都有其正统的“官方字体”,体现了不同时代的审美差异和文化内涵。通过学习书法,学生可以了解到丰富的历史文化知识,体悟经典书法作品中书法家的真挚情感和人生态度。如,颜真卿《祭侄文稿》(图1)中的家国情怀、王羲之《兰亭集序》中的放浪形骸、苏轼《寒食帖》中的豁达大度等,无不体现出艺术家的性格和精神品质。学生通过临习这些经典作品,结合教师的讲解,可以感受到我国深厚的文化底蕴,丰富自身的文化内涵,增强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

三、推动书法艺术融入美术教育的策略

1. 重视书法教学,推动书法艺术进入美术课堂

2011年,《关于中小学开展书法教育的意见》提出在中小学开展书法教育,明确指出要充分认识开展书法教育的重要意义。但由于各方面因素的制约,部分中小学的书法教育开展受限,书法课程教学质量不佳,以致部分学生接触书法的机会较少,书写能力的发展受到影响。书法教学不仅包括技法上的训练,而且渗透着德育、美育、素质教育。书法教育是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若不重视书法教育,将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因此,学校必须重视书法教育,重视中国优秀的文化遗产。要推动书法教学融入美术教学,学校可设置专门的书法基地,引进优秀的专业书法教师,以此提高书法教学质量。教师可结合先进、科学的教学设备和教学手段,让学生在书法学习中获得感悟,激发学生对书法的兴趣,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2. 创新课程设计,应用多平台教学方式

以往的书法技能训练较为枯燥,学生容易丧失对书法学习的兴趣,如果教师能巧妙地将书法和美术相结合,创新课程设计,往往会有不一样的教学效果。如,在教授小学三年级美术课程《中国龙》时,教师先在黑板上写出小篆的“龙”字,让学生猜猜这是什么字,再写出行书和草书的“龙”,告诉学生这是同一个字,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之后,教师用图片展示龙身体的各个部位,与相应的动物形象展开对比,并用楷书写出课程的主题。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可以让学生了解“龙”字的演变过程,而且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在书法鉴赏课程中,教师也可以使用慕课教学方式,用动画模拟汉字的演变历程,以视频展示书法家的成长故事,如欧阳询“流连观碑”、颜真卿“拜师学书”等。这样,学生可从故事中感悟书法家的人格魅力,与书法作品进行情感上的交流,提升书法鉴赏能力和书写水平。

3. 开发书法特色校本课程,开展课外书法活动,营造书法学习氛围

目前中小学有指定的书法教材,但教材不一定适合每个地区的每一名学生。为此,学校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积极研究、开发适合本校学生学习的校本课程,开设书法特色课程,推动书法艺术进校园。除了开发校本课程,学校还可以在每个年级开展“一笔一画写人生”的活动,目的在于让学生通过每天的书写练习提高书写水平,从写好字、做好人入手提升道德修养。学校还可以定期开展各类书法教育特色活动,如书法现场比赛、师生规范汉字书写大赛等活动,并在校园中展示名家经典楹联书法作品和师生书法作品,创设书法学习的氛围,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书法、用书法[3]。另外,学校可定期邀请书法专家学者到校为师生授课,提高教师与学生的书写意识和能力。学校需要充分开发和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建设以书法特色文化为核心的校园文化环境,以促进美术教育的发展。

结语

将书法艺术融入现代美术教育,不仅能为美术教育注入新的元素,而且能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的书法水平,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因此,美术教师在提升美术专业能力的同时,还应该多学习书法知识,巧妙推进书法与美术的整合,促进现代美术教育发展,让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得以传承、弘扬。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书法学习感悟范文第4篇

首先要激发兴趣,必须改进教法。

练字是一项艰苦的劳动。小学生大多意志薄弱,持久性差,他们有写好字的强烈愿望,但往往缺乏足够的信心。首先在讲课中就要寓教于乐改变一味的临摹。比如适当的穿插一些古代书法家的学书佚事,如赵孟"不辞艰辛,万里求书";羲之"临池学书,池水尽黑";米芾"买纸练字,书艺大进" 等故事,不仅丰富了课堂内容,培养了学生的毅力,教给了学生学习方法,而且迎合了学生的口味,博得学生特殊的好感,使他们一进入课堂就感到亲切热情,充满兴趣和激情,大大的激发了学生写字的兴趣。再如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一些自己的学书经历,经验来感染学生,激发学生。还可以向学生介绍一些名言警句,如"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不经风雨无以成彩虹"等让整个书法课堂充满诗情画意。另外还要努力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的局面,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中来,让学生对照字帖研讨,谈感悟,比作品。同写一个字找差距,看成败,让写的好的同学给写的一般的同学写范字等。总之一句话,广大书法教育者必须开动脑筋,发动机器,改进教法,激发兴趣。

二、 激发兴趣就要做到形象生动。

生动形象的比拟代替枯燥无味的讲解,既降低难度又易于学生吸收掌握,兴趣也于无形中被挑起。例如 "悬针竖"可以形象的比作一枚大头小脚的针;垂露竖的漏就是一滴露珠;教写"捺",用"踢足球"作比,在捺尖画一足球,把正确的捺法比作是用脚尖踢足球,把不正确的捺法比作是用脚跟踢足球;教写"点",形象的比作可爱的小雨点、人的眼睛、苹果籽,这样一比学生易于理解而且趣味盎然。

三、 激发兴趣,就应让课堂充满诗情画意。

口诀、儿歌通俗易懂,学生边吟诵边牢记了靠说教很难做到的写字要求。例如《写字歌》:脚放平,背挺直,双手平放在胸前,手离笔尖一寸远,胸离桌沿一拳远,眼离书本一尺远,姿势端正字写好,我们人人能做到。又如教写"林"字时,编儿歌"两个好弟兄,双双进林中。哥哥缩右手,让位给小弟。小弟真感动,忙托住了哥的手。"教学字体结构时,教给学生"昂头、展臂、伸腿,字才能神采奕奕"。学习书法过程变得热烈多了,兴趣能不迸发吗?

四、激发兴趣还要发挥榜样的作用。

有一句话说得好"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小学生好胜心、荣誉感极强,他们总渴望自己的成功能得到大家的肯定。针对这一心理,在写字教学中,我们就可以通过树立榜样的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写字兴趣。我安排了一系列的比学赶帮超活动,激发学生学习书法的热情。不论是一幅作品还是几个字,哪怕是一个笔画我都会让大家欣赏了再欣赏,以至于逢人便说逢人便讲。让他们感受成功的喜悦,并通过一帮一活动让大家共同分享成功的快乐,从而共同走向成功。而且在榜样的树立上还要注意多层次多角度,比如有班级榜样还有小组榜样;有男同学榜样还有女同学榜样;有毅力方面的榜样还有感悟方面的榜样,总之榜样就在身边,榜样无处不在。让每个同学的脸上无不洋溢着成功的喜悦。

五、激发兴趣,教师还要注意不断学习。

一味的闭门造车,再聪明的人也是一己之见。俗话说得好众人拾柴火焰高,书法教师只有不断的学习,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才能与时俱进不断丰富自己调动学生书写积极性的方法,教师有方法学生才有兴趣。否则, 激发学生学习书法的兴趣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学习的方法和途径很多,可以在网上学习,也可以通过报刊杂志学习,既可以向其他学科老师学习,也可以和学生交流探讨。"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学习是方法之源,方法是兴趣之源。要想让学生有兴趣,教师只有不断的学习。

六、要激发兴趣,还需具有创新精神。

书法学习感悟范文第5篇

[关键词]中小学校;校本课程;书法教育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808(2010)04―0063―03

中国书法教育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殷商时期的学校教育。20世纪30―40年代,郭沫若等学者就从甲骨刻辞中发现,商人用甲骨干支表作为范本教学生刻字。陈梦家据此认为,“殷墟出土商代甲骨上的六甲或有商代卜史习刻之作,可证自古以来,六甲为学僮学写认字的第一课”。自此以后,书法教育贯穿于中国整个古代教育全过程。

丰子恺说:“艺术的主要原则之一,是用感觉领受。感觉中最高的无过于眼和耳。诉于眼的艺术中最纯正的不过于书法;诉于耳的艺术中,最纯正的不过于音乐。故书法与音乐在一切艺术中占有最高的地位。”通过全面考察中国古代书法教育可以看出,书法教育并不仅仅是实用与艺术相结合的书写教育,同时还贯穿着审美与道德教育。由于中国书法艺术所具有的独特魅力和文化价值,书法教育在当代学校教育中仍具有独特而重要的育人意义。中小学校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通过结合校本课程开发,开展书法教育,是促使中小学生了解中国文化、接受审美教育、陶冶灵魂的比较直观且有效的途径之一,对中小学生具有重要的育人价值。

一、有助于形成良好心理品质

要练就一手好字、学好书法,首先要认真临帖,要下功夫才能学到古人书法的妙处。前人谓书法学习“非人磨墨,乃墨磨人”,讲的是书法学习是个漫长的积累过程,并非一蹴而就。元代大书法家赵孟叛云:“朝学执笔,暮已自夸其能,薄俗可鄙。此乃至言,初学书者当深戒之。”学习书法贵在勤学苦练,贵在坚持、一丝不苟。苏轼说:“笔成冢,墨成池,不及羲之即献之。笔秃千管,墨磨万铤。不作张芝作索靖。”。书法学习的这种磨炼,无疑对培养学生认真刻苦、细致耐心、意志专一、循序渐进的良好学习习惯及健康向上的心理素质都具有重要作用。

中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发展状况的好坏对以后的人生道路有着重要影响。现在中小学生学习条件优越、个性突出,但在心理品质方面,如注意力和意志力却普遍反映不集中,缺乏持久耐性。书法学习可以使他们集中精神,达到相对松弛平和的心境,以增强他们的意志、活跃他们的思维,还可以使其大脑得到全面健康的发育。同时,在书法学习过程中,通过教师对历代书法名家的讲授和介绍,学生可以了解书法家刻苦学习的故事,并认识到古代书法家之所以能够成功,就在于对书法临习的不断坚持,进而明白只有苦学、善学、持之以恒,才能逐渐养成认真、细致、一丝不苟的学习习惯的道理,为培养健康向上的心理素质打下坚实的基础。书法教育过程中所形成的这种耐力、定力,在当今社会普遍浮躁的世风下,尤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另外,通过书法教育,培养中小学生对书法的爱好,使其在书法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和乐趣,对培养中小学生的健康心理也有重要作用。

二、有助于提高艺术审美趣味

时下的中小学书法教育把书法归属于美育范畴,就在于书法本身极具美的因素。宗白华认为:“中国的书法,是节奏化了的自然,表达着深一层的对生命形象的构思,成为反映生命的艺术。因此,中国的书法不像其他民族的文字,停留在作为符号的阶段,而是走上了艺术美的方向,成为表达民族美感的工具。”中国书法能够从实用性书写活动上升为一门艺术,内在原因就在于汉字书写合乎艺术要求,优秀的书法作品能够给人带来审美愉悦。

从象形字发展而来的中国文字,每一个字的点画结构就含有美的规律在内,所以不论人们是否自觉地意识到,字写出来就不仅有一个写得是否正确的问题,还有一个好看不好看,“美与不美”的问题。从字体看,书法有篆、隶、草、行、楷五种字体,每种字体都有各自的艺术品质。正如孙过庭所言:“虽篆隶草章,工用多变,济成厥美,各有攸宜:篆尚婉而通,隶欲精而密,草贵流而畅,章务检而便。”而就每种字体而言,又有多种书体,如行书有二王、宋四家;楷书有魏碑、唐楷,而唐楷之中,又有初唐四家。在中国书法史的历史长河中,各种书体百花齐放,争奇斗艳,各具特色。好的书法作品能让欣赏者产生美的共鸣,书法教育可以给人以丰富的审美体验,培育其审美能力。因此,书法被誉为“无声之音,无形之象”。学生可以透过优秀作品的点画、结体、章法等具象构成,领略其力感、情感、气韵、风格等所产生的艺术魅力,并在此感染和熏陶下,受到美的教育,从而培养和提高自身的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

书法作为中国的传统艺术形式,还普遍存在于现实生活环境之中。书法艺术可以说是中小学开设的美术和音乐等艺术课程之外,与他们现实生活接触最为紧密的艺术形式。从居家布置、街头广告到店铺招牌、门廊对联等,无不与书法艺术相关。如果缺乏书法素养,我们就会对身边许多饱含艺术审美情趣的东西熟视无睹。另外,中国的名山大川、名胜古迹几乎处处都留下了书法艺术的痕迹,其中很多景点在某种程度上就是一座书法艺术殿堂。如果不懂得书法艺术,游览者就无法对这些风景名胜产生更深刻的感悟。此外,由于艺术所具有的共性,各门艺术的欣赏有相通的地方,一个中小学生如果有较高的书法素养,也会有助于其对文学、音乐、美术等其他各种艺术欣赏能力的提高。正如林语堂所认为:“如果不懂得中国书法及其艺术灵感,就无法谈论中国的艺术。”

三、有助于培养高尚道德情操:

在对文艺作品进行品评和学习时,古人强调要把客体与创作主体、时代背景等结合起来,进行辩证分析,“知人论世”,即孟子所谓“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书法教育和书法学习也是如此。苏轼说:“古人论书者,兼论其平生,苟非其人,虽工不贵也。”数千年的传统也形成了书法审美的一种心理定势:人品即书品。正如刘熙载所言:“书,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日如其人而已。”这里的“人”,是指人的道德、品格、情操、修养等。“书如其人”,并不是把书法等同于人品,而是说历代流传下来的优秀书法作品,无不是书法家个人书法艺术、道德价值的集中体现。我们临摹古人书法范本,首先是要了解书法家个体情况,再进而了解其书法艺术。因此,我们说“书如其人”,是说书法家的作品为我们观察、了解―个人提供了很好的途径。

中小学时期是个体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非常重要的阶段,也是学习知识、掌握各种技能的重要阶段。在中小学书法教育中,我们不仅要重视

具体书写技能教育,还必须从培养人、塑造人的角度来认识它,要明确书法教育“以道立人”的育人价值。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书法学习在智育、德育、美育等方面都具有良好的“立人”功能。在书法教育过程中,中小学生通过对书法家的了解,加深对书法作品的感悟;又在反复临摹、学习其书法作品过程中,通过其作品再加深对其人其书的理解,真正体会“书以人传”的含义。

通过这种“由书到人,再由人到书”的教育方式,学习者便会由衷产生学习效仿的行为,进而在心中对那些具有高尚道德情操的书法家产生崇敬心情,从而达到“立人”的目的。这种教育是无形的,又是异常深刻的,不管欣赏者、学习者愿意不愿意,其思想情感都会不知不觉地受到触动,从而达到潜移默化地影响个体学习者的价值取向的效果。

四、有助于了解和传承中国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书法是中国的国粹,是具有中国特色的艺术门类,与中国文化有着紧密关系。与别的传统艺术不同,中国书法的文化特性最为独特。中国文化对中国书法的影响,使得中国书法能够从实用性的文字书写上升为具有审美价值的艺术,并赋予中国书法文化品位。也就是说,中国文化中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等对中国书法的影响,使得文字书写由技上升到道的层面。也正是如此,中国书法汇聚了多种文化信息,可以说中国书法就是中国文化的符号。正如丰子恺所说:

“中国人都应该学习书法。须知中国的民族精神,寄托在这支毛笔里头。”作为艺术审美对象的书法,能够给人以审美愉悦。而作为文化的书法,我们可以通过它来反观中国文化,感受中国文化。因此,学校可以通过中国书法来促使中小学生了解中国文化,可以利用书法教育的优势在他们中播种下民族文化的种子。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小学的书法教育不但是对书法文化的传承,更是对民族文化的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