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城乡区域一体化发展

城乡区域一体化发展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城乡区域一体化发展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城乡区域一体化发展

城乡区域一体化发展范文第1篇

【关键词】社区教育,城乡一体化,定位分析,机制保障

社区教育是构建终身学习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的重要基础。在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健康成熟的社区教育,将全面促进教育社会化、社区学习化、学习终身化的实现,更好地保障个人终身学习权利,提升公民素质,促进文化繁荣,增强社会凝聚,推动实现城乡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社区教育在全球范围内变得日益重要,我国正由实验区向全国稳步推进。社区教育是“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构成部分,是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的重要力量。党的十报告明确提出:“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的目标;《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也明确提出“广泛开展城乡社区教育,加快各类学习型组织建设,基本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教育部2014年工作要点》中又强调提出:“推动城乡普遍开展社区教育”。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城镇化建设、城乡一体化建设,是当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变革。在此发展期间,要破除城乡二元化的困境,同时也要正视城乡二元化积年存在的现实,那么,将社区教育纳入城乡一体化进程中进行合理的政策架构与理论、实践探索,就显得尤为必要。

一、城乡一体化社区教育定位分析

(一)服务性与受偿性。社区教育是受众最广泛、最能体现民生的教育类型,其主要性质是公共服务性。社区教育的普及,将促使教育价值发生极大的转变,使城乡社区各类群体获得更多的平等的学习机会,并在服务社区民众、维护社区稳定、促进社区发展等方面大有作用。社区教育学院等新型教育机构,将作为主力承担起城乡社区教育本土化、大众化、普及化、终身化的任务。社区教育应以服务社区为最高宗旨。

社区教育在国外发达国家已趋成熟,在美国被称为“社区教育”,北欧称之为“民众教育”,日本称作“社会教育”,但其性质都以公共服务性为主,其教育内容与教育目的大体一致,即为地区内民众提供教育学习的机会,特别是以教养教育为目的,展开各类学习活动。

我国的城乡一体化社区教育,也应秉承以公共服务为主要理念,制定政策体系,加强社区教育设施建设,坚持为社区民众教育服务的方向,并设定相应教育内容。社区教育机构一定要在自身生存发展空间与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联动格局内谋求发展,以合作为基础,强调服务性,强调公民平等权利,不能误入教育产业化格局中去。要在每个社区建立起社区民众学习参与体验中心,示范、学习、研讨、交流,提供学习者认可的全面基础、优质多样的教育服务。在公共服务性前提下,为实现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社区教育机构开展的一些专业提高类培训可以有一定受偿性。

(二)基础性与提高性。我国社会正处于政治、经济、文化的全面快速发展中,特别是城乡一体化进程加快,城市社区建设日新月异,新农村建设蓬勃开展,城镇化发展势不可挡。社会大变革时代,多数民众都面临着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改变,要求其思维习惯、价值观念、法律意识、道德素养、文化素养等方面的适应与提高。因此,广大民众对终身教育特别是身边社区教育的需求日益增加。城镇居民、乡村居民、城镇化进程中的新市民以及大量流动人口等,都渴求能在身边生活地接受到便捷有效的社区教育服务。社区教育必然要承担起道德教化、生活指导、职业实训、文化提升等基础性教育,需要实施面向城乡社区生活的教育,变革与生活脱节的教育。在动态的、面向城乡民众的社区教育中,提供入脑、入心、实用的生活教育。

同时,社区教育应能兼顾提高性原则,利用强大的系统及网络平台,进行一定比例的学历教育和专业培训,使其成为传统学校的有益补充。

(三)传统性与现代性。一个民族的根在传统文化。在城乡一体化发展进程中,只有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才不会丧失掉民族和个体的身份认定。社区民众相较学校学子,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更多,接受更易。同时,五千年优秀中华文化,本身就具有强大而成熟的社区教育经典内容与内涵,挖掘、整理、传播传统文化,是社区教育的重要构成。现代性是不可阻止的潮流。社区教育概念源自国外,已拥有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成功探索与实践。我们可以借鉴其先进理念与成熟做法,结合自身国情、社情,打造中国城乡一体化发展格局中的社区教育,促进和谐社区、文明社区的建立。

(四)多元性与本土性。城乡一体化发展,使得人员更快捷、顺畅地相向流动。人员的多元与文化的多元,使社区教育具有为社区多元服务的功能,社区教育内容必然要有综合化和适时、适地原则。在城乡一体化发展进程中,如何保留区域特点,营造区域个性风貌,是一个大课题。社区教育有必要引导本土文化的建立,并谋求城乡社区教育差异化发展,以更好地建设宜居城市和美丽乡村。

二、城乡一体化社区教育的发展对策

(一)建立完善社区教育保障机制

社区教育经过近几年在我国不同地区的集中实验,显现出其成长的旺盛性、可贵性,也显现出某些不足。作为以公共服务性为主的城乡一体化社区教育,多数地方政府还存在着制度设计欠缺、政策欠缺、经费欠缺、基本场地设施欠缺、教育机构欠缺等问题。因此,要建立并完善社区教育保障机制,加大政府的政策支持与财力支持。将社区教育纳入基本公共服务范畴,进行全面合理规划。

在我国社区公共服务领域相关需求调查中,社区民众对社区文体活动包括社区教育的需求相对较高。在城乡一体化发展进程中,公共需求的快速增长与公共产品供应严重不足存在着深刻的矛盾。社区教育既是公共服务产品,能够满足民众直接的公共需求,特别是大变革时代的精神需求和成长需求;同时,社区教育又能够再生公共产品,起到化解需求与供应矛盾的作用。

1、纳入城乡社区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国家的房地产政策和民众改善居住条件的需求,促使全国城乡高楼群落一个个拔地而起。尤其在城镇化大力发展之际,乡村百姓从自然村落移居进高楼,活动空间和交往空间骤然狭小,心灵空间必然受到挤压。社区教育基础设施场地,同时也将成为社区民众活动及交往场地。各个社区的教育场地规划和建设,有必要纳入城乡社区基础设施建设规划中,尤其在新建小区,可以采取政府划拨一部分、开发商让利一部分等形式,为城乡社区教育预留足够的基础设施发展空间,建设能同时容纳小区人口30%左右、功能分区合理的室内公共学习及活动空间。

2.纳入城乡社区发展经费规划。作为城乡一体化发展格局内一项重要公共服务的社区教育,其发展的资金主要来源是财政。各地政府应将其纳入公共投入预算。国外及我国先行试验区多采用无特定用途的人均拨款形式即按人头拨款方式,发挥了公共财政导向作用,也保证了社区教育的基本运行。此外,社区学院还可采取自筹、接受赞助及收取少量学员学费的经费筹集方式,在完善政策体系支撑下获取良性发展。

3.规划建立以社区教育学院为龙头的区校合作模式。我国多地进行的社区教育实验中,大量是以社会活动为主,也有后来居上的系统化办学机构。社区教育今后应将社区教育与社会活动两者有机结合,构建由社区教育机构为龙头核心、与社区组织机构合力进行的开放性大教育,广泛建立社区教育基地,进行社区教育服务活动,举行如上课、自习、讲座、演出、展览、交流等学习教育活动。

4.进行补偿性、实践性学历教育政策规划。如义务教育中的最后一年即初三年级,大量不想升入高中学习的,可适当分化,进入远程开放性的社区教育学院,进行一年直接对接就业的义务教育,为走向社会做知识和实践方面的充分准备。社区学院开设大专学历教育,在减少一定基础专业课之外,增加符合当地经济文化发展的实用选修课程。

(二)建立完善社区教育运行机制

1.分解、健全社区教育层次目标。在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社区教育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方向,区分教育对象目标,分解、健全社区教育层次,预测并规划本社区的资源、产业结构、职业结构、劳动力文化技术构成以及人才流向趋势等,注重体现区域文化教育特色,研究开发本土化特色教育课程,研究、制作全面的基础性教育产品和提高性教育产品。孔子提出 “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社区教育就要构建城乡社区民众需要的从出生到终老、从职场到家庭的人生教育和培训。

2.加快社区教育三大基本建设。网络开放平台建设、网络教学与管理队伍建设、网络基础与精品课程建设,是当前社区教育的三大基本建设。各地广播电视大学社区教育学院,利用已有的成熟远程开放教育优势,在社区教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要开发、建设、整合、推广优质社区教育资源,还必须激活其它显性、隐性教育资源,整合纵向与横向各种资源,使数字化远程开放教育资源通过核心网络教育平台为城乡社区充分共享。要多建设适合网络学习的微课程,及时推广社区教育成果,让社区民众走进社区学习参与体验中心,在生活中进行体验式快乐学习。远程教育网络系统是现代社区教育的重要平台,但深入系统、多层面的社区教育资源建立更为重要,稳定而高素养的社区教育师资队伍建设也十分紧迫。

3.建立联动支撑体系。社区教育的广泛性,注定不是一、两个机构所能承担的。这就必须依靠各级党委、政府及其各相关部门,诸如宣传、教育、财政、民政、文化、体育等部门通力协作,建立协调机制,携手扶助,共同推进社区教育工作。同时,社区教育要加强社区内人力资源的挖掘、调配,加强志愿者的征集、培训与鼓励,建立长效稳定的志愿者队伍。

4.建立对应城乡不同对象的学习成果的有效认可和奖励。要制定、完善有关法规,研究认可城乡不同对象学习成果的相关程序和办法,授权或委托客观、公正、超脱的组织机构(如考试院)办理认可工作;要建立一套客观、公正、公平的评估考量制度,凡学校以外学习成果的认可,属于知识方面的可采取学分、学历的方式认可;属于技能方面的,可采取鉴定方式给予相应等级的证明,一旦认可应等同于学校内的学习成果。社会各阶层、各单位均应同等看待,不得歧视。根据国际经验,一些先进国家通过立法由财政部门拨款返还教育培训机构,用以支付社区教育培训经费的80%(20%个人支付),成绩优异者全额支付,以资奖励。对优秀社区教育单位和个人也应予以表彰奖励。

参考文献:

[1]郝克明,季明明.建设学习型社会是全面小康的重大战略决策[EB/OL].人民网,2013―01―11.

[2]杨进.社区教育本质探讨. 2012社区教育国际论坛[EB/OL].2012―11―29 .

[3]任晓明,朱春晓.城乡一体化治理的国际经验[J]. 苏州党校,2012,(2).

[4]邬志辉.城乡教育一体化:问题形态与制度突破[J].教育研究,2012,(8).

[5]杨卫安.我国城乡教育关系的制度变迁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0.

[6]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7]周雄英.我国社区教育发展研究 [D] .长沙:湖南大学,2010.

[8]葛海燕.社区教育志愿者的参与动机和参与效果研究 [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1.

[9]蒋逸民.社区教育课程开发研究 [J].开放教育研究,2010,(1).

城乡区域一体化发展范文第2篇

实现科学发展必须破除城乡

对立运动

在世界历史上,英国的“圈地运动”开启了作为工业化孪生物的城乡对立运动,城市被定义为以资本为核心的新的生产要素聚集和配置的空间,其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是对乡村的资本、土地、劳动力、原材料和市场的无情掠取。发达国家凭借先发优势和对世界其他国家的掠夺,在现代化过程中逐步弥合了城乡对立运动所造成的深重伤口,而众多的发展中国家就没有那么幸运,一般都是在城乡二元结构的基础上开始其现代化过程。但随着工业和城市的扩张,最终还是挣脱不了被强化了的二元结构,形成“现代化悖论”的典型困惑。因此,城乡对立运动并非中国所独有,它是现代化进程中的世界性难题。对此,国际上已有共识:工业化、现代化的关键,不在工业、不在城市,而在农业、在农村,要解决的难题,是如何在工业化、城市化的过程中,既要从农业和农村取得剩余,又不损害农业和农村的发展。

然而,由于举世无双的农村人口数量、沿海到内陆的巨大纵深、交通流通的长期区域阻隔等独特因素的影响,中国的城乡对立运动表现得尤为明显和剧烈,以至于有人形容现在中国的大城市尤其是沿海城市“像欧洲”,而广袤的中西部农村尤其是贫困地区的农村“像非洲”。中国城乡对立运动的突出表现,是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持续扩大: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名义差距为1.8:1,90年代中期扩大到2.5:1,近几年则达到3.2:1左右,实际差距则远比此大。城乡对立运动对于农业发展、产业结构优化、内需扩大、区域协调发展、节能降耗、环境保护、经济效益和竞争力提高,等等;都产生广泛而持久的负面影响。这种情况,反过来又严重阻碍工业、城市和以它们为基础的经济社会的发展。比如,出于保护弱势农业以保证粮食安全、减少失地农民数量以保障社会安全等考虑,现行严厉的耕地保护与土地控制政策,使工业化、城市化用地需求的满足遇到明显的障碍。

中国经济社会以又好又快为特征的科学发展,要求破除城乡对立运动,切实解决由此而来的“三农”问题,这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所在。

以一体化目标统筹城乡区域

协调发展

城乡对立运动的要害在于城乡利益冲突,零和博弈,症结在于缺少统筹发展的体制和协调发展的机制。统筹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方法论,用之于消除城乡对立运动、实现城乡协调发展,必须提出一体化目标要求。现阶段的城乡发展一体化,在政策投向上是面向全国“一盘棋”,不分东南西北,但在实际操作上却是着眼于区域,区分成省市县多级不同的特色方案,因而实际是统筹一定行政区划范围内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目标要求。这是一个必需的过程。全国性的城乡统筹发展体制和协调发展机制,依赖区域性培育和成长,是一个由点到面的过程。

当前中国的城乡一体化发展,目的是“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在内容上主要包括:(1)城乡规划一体化。打破城乡界限,整体规划,从源头上消除城乡发展“两张皮”,构造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决策规划机制。(2)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统筹安排城乡生产生活、交通流通等基础设施的立项与投入,形成区域性城乡一体的经济社会空间,构造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要素流动机制。(3)产业布局一体化。优化城乡分工与交换体系,按照经济合理原则调整区域产业布局,尽可能把有利于“三农”的产业放置到乡村,构造城乡一体化的要素与产业配置机制。(4)公共服务一体化。依照公共服务均等化原则,加大财政对乡村投入的力度,建立城乡共享的公共服务体系,构造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财政投入机制。(5)就业一体化。建立城乡统一规范的人力资源市场和就业培训体系,形成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和公平待遇的制度,构造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就业与收入机制。(6)社会管理一体化。以户籍制度改革为主线,辅之以农民与土地关系的进一步改革,促进城乡人口合理流动和农民变市民,构造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人口转移与社会管理机制。

在区域范围内实现城乡发展一体化,影响极为深远,最根本的一个作用是,逐步切断和消除长期以来存在并不断被强化的要素由乡村向城市的倒流机制。城乡对立运动的实质,就是要素的倒流。本来,在市场法则的支配下,落后但资源丰富的乡村,具有相当诱人的潜在的投资回报机会,应该吸引要素向乡村的流动和配置,但城乡对立运动造成乡村产业过低的比较效益,却使工业和城市借机长期源源不断地从乡村获取本该用于乡村发展的宝贵要素。乡村发展因而持续“失血”。在当代中国,迄今仍在起作用的工农业产品价格之间的“剪刀差”,强制性地将农业剩余甚至必要产品转移到工业和城市,以满足后者完成资本原始积累的需要;改革开放以来普遍存在的对农民工工资福利的克扣,是要素倒流的另一个重要机制;其他还有以农村金融存贷差为基础的要素倒流机制和以公共服务重城轻乡为基础的倒流机制。以一体化目标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实现上述六个方面的一体化,建立相应的具体机制,根本目的就是遏制和改变要素的倒流状况,将更多的要素导入乡村,在此意义上甚至可以说,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的实质,就是引导和实现越来越多的要素持续流入乡村,这是检验中国“三农”问题能否真正解决的试金石。

形成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格局,意味着逐步消除城乡对立运动,能够产生多方面的重大战略影响。比如,建立起城乡一体的要素市场体系和产品的流通体系,扩大市场空间,规范市场秩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促进城乡产业联动发展和合理布局,带动经济结构调整和节能减排,提高产业效益和经济竞争力;切实增加农民收入,激发乡村庞大无比的存量需求,有效增加内需,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缩小城乡收入差别,协调利益矛盾,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转变政府职能。

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

城乡发展一体化,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固然重在解决“三农”问题,缩小乡村相比城市的发展差距,但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决无削城市之足以适乡村之履的意思,相反,是要借以促进城市和城市经济更好更快地发展。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客观上也需要进一步做强做大做好工业和城市,这是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可持续之路。例如,城镇化的新进展,通过把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转变为城市人口,有助于达到减少农民以富裕农民的目的。总之,在同一过程中实现乡村和城市的“双赢”,才是名副其实的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从中国目前所处的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和进一步发展的客观条件来看,积极推进城镇化是一个必然的选择。当前制约中国经济发展的最大问题,是国内消费不能成为主导经济发展的需求因素,造成过度依赖投资和外需因而不可持续的局面,而且它还强化了第三产业发展滞后、产业结构不合理和经济发展方式难以转变等问题。国内消费不足是一个综合程度高、关联性强的问题,它与城镇化水平不高之间存在着很高的相关性。据统计,当前中国一个城市居民的消费,相当于一个乡村居民消费的5~6倍,乡村居民相当一部分生活需求的满足,仍然采用自给自足的方式,商品率和交换率都受到限制。2008年,中国的城市化率为45.7%,明显落后于同等经济发展水平的国家,意味着大量消费需求的直接损失。城镇化水平低抑制第三产业甚至整个经济的发展,减少了就业和收入的机会,而有效需求则来源于可支配收入,因而还有巨量消费需求的间接损失。实际上,城镇化难以比拟的潜力和前景,正是中国发展的优势和依托。曾任世界银行副总裁的美国经济学家约瑟夫・斯蒂格利茨曾经敏锐地指出:中国的城市化同美国的高科技,是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两大因素。中国正处在城镇化的加速阶段,每年将近1500万人成为城市的新居民,由此带来的投资机会、产业发展机会、就业和收入机会、消费增长机会是所有别的国家都艳羡不已的。中国的工业化水平、现代化水平和居民收入水平,支持城镇化的加速度。

制约中国城镇化的主要因素,还是二元结构的城乡制度体系,其中最重要的是以户籍为标志的身份区隔。中国城乡居民具有不同且难以易移的身份区隔,长期以来,城市居民的户籍连着社会保障、就业机会、教育优先权、各种补贴和更多的公共服务,等等;乡村居民难有同等权益,但却拥有一块宅基地和承包地,有着跟土地的特殊联系。这种严格的身份区隔,构成城乡对立运动的鲜明的中国特色。在此背景下,乡村居民哪怕进到城市工作甚至居住,也难以为城市所接纳,尤其是数以亿计的所谓农民工更是如此。制度创新,放宽乃至取消户籍限制,成为促进城镇化的必由之路。

城乡区域一体化发展范文第3篇

一、传统数字化医院管理模式简介

传统数字化医院管理模式,是运用数字化医疗设备、计算机网络平台和各类应用软件,及时、准确、系统、便捷地对医疗服务和管理信息进行收集、整理、统计、分析和反馈,实现疾病的预防、保健、诊疗、护理等业务管理,行政管理数字化运作和智能化管理,并与医院外部的信息系统进行数据交换和信息共享,具有无纸、无胶片、无线网络的三无特征的医院管理模式。如联机业务处理系统(OLTP)、医院信息系统(HIS)、临床信息系统(CIS)、联机分析处理系统(OLAP)、互联网系统(Intranet/Internet)、远程医学系统(Telemedicine)等。医院所有的临床作业全部实现了无纸化运行,病人的门诊和住院病历、检查结果等各类信息都完整地保存在医院数据库中;医生们扔掉了纸和笔,不管是开具处方,还是各类检查检验、图像采集、传输,一切都在电脑前进行,在网络中传递;护士们每天测量完病人的体温、脉搏、血压等,都录入电脑,在电脑上自动形成曲线,并按时段图形显示,病人的生命体征一目了然。住院患者对治疗方案、用药情况及药费、手术费、护理费等随时可查。从而为医生、护士、患者提供更为快捷有效的信息纽带和相互交流的广阔空间。

二、新医改体制下,数字化医院管理如何适应新型管理模式需要

(一)新型城乡卫生一体化管理运行模式

在新城乡卫生一体化管理模式下,在政府的积极参与协调下,将乡镇卫生院合理分配托管给县级医院管理,乡镇卫生院的生存与发展与县级医院兴衰捆绑在一起,从而让乡镇卫生院在人才、技术、物资、管理等方面得到县级医院支持。县级医院要选派部分业务骨干到乡镇卫生院坐诊,从而将县级医院业务技术带到乡镇卫生院。在政府的参与下,县级医院每年要对乡镇卫生院进行资金和物资支持,可将部分闲置设备投入到乡镇卫生院,也可对乡镇卫生院投资购置必须的医院设备,或进行收入分成多种方式共存。这样,就在城乡之间为广大患者就医搭建了一座桥梁,方便了病人就医,使广大患者不进城也可以享受到县级医院的诊疗水平,从而分流了大医院部分病号,解决了长期以来广大患者挤到县级大医院排队就医、乡镇卫生院门前冷落的现象,也为乡镇卫生院的生存发展增添了新生力量。

(二)新医疗体制下提出新的数字化医院管理目标

新体制下的管理目标就是要在县级医院实现数字化管理模式基础上,实现与各托管医院、社区医疗门诊组成的大的数字化管理信息网络,实现在特定“医疗区域”内医疗信息、人员、技术设备等全面共享,从而更好地为广大患者特别是农村患者提供及时、正确的医疗、保健、公共卫生等服务。

新型城乡卫生一体化管理运行模式下,数字化医院管理要实现医院管理数字信息化、医疗服务数字信息化、城乡区域医疗卫生服务信息化。其中,医院管理数字信息化模式包括:门诊区域医疗信息管理系统、病区区域医疗信息管理系统、病区药房信息管理系统、病人物流信息管理系统、医院内部服务、物流信息管理系统、统计或院长查询系统、异质系统接口、健康体检接口系统、远程在线健康服务、个性化健康咨询与规划等。医疗服务数字信息化模式包括:医学影像系统、检验信息系统、放射科信息系统、临床管理信息系统。城乡区域医疗卫生服务信息化包括医院与托管乡镇卫生院及各托管乡镇卫生院之间实现人员调配、物资调拨、医疗信息资源共享、病人远程挂号、远程影像、检验、放射科信传输、远程诊治等。

三、在新型城乡卫生一体化管理模式下,建设数字化医院管理的意义

新医改体制下数字化医院的重要标志是城乡区域医疗卫生服务信息数字化和数字信息网络化,要求形成县级医院与托管乡镇卫生院信息共享的同时,实现共享信息的通用化,最终提升医院整体的医疗服务和管理水平。数字信息化实施为病人保存了区域医疗就诊的所有电子处方、电子病历、诊断结果、影像资料等记录,实现了远程挂号、远程传输、远程诊治,从而减少了病人重复检查,降低就医费用,减少病人等待时间,缩短就医流程,有效缓解病人“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具体包括以下方面:

(一)信息支撑优化工作效率,提高诊疗水平

通过全面建设数字化医院,规范医院管理,实现了医院与社区、医院科室之间、医院科室与托管医院之间在电子病历、电子处方、医疗检查单等信息共享,从而达到对托管医院及社区服务机构业务的直接指导,建立长期稳定的信息通道和业务技术支持,进而实现医院、社区、托管医院组成的区域医疗管理、医疗人员、医疗技术、医疗设备、医疗物资等资源共享和统一调配,充分发挥医疗系统现有资源的作用,最终达到医疗卫生资源利用的最大化,为区域卫生系统人、才、物资源合理配置创造有利条件。电子病历系统直接提高病历的效率和质量。医学影像系统即刻传输病人的影像检查资料,使病房医生能够尽快做出准确诊断。检验信息系统使化验申请、标本识别处理、报告反馈等环节完全实现网络传输,让临床医生可以在办公室或护士站直接阅读并打印化验报告,方便又快捷。全面、完整地保存了病人的各种诊疗信息,便于门诊医生在第一时间掌握资料;通过诊断系统开具的电子处方、电子申请,很快就被网络传送到相关部门,推动了医院整体工作效率和质量的全线升级。

(二)全程控制提高管理水平

通过基于基层数字的决策分析、基于数量库存的药剂管理、基于科室成本的经济核算、基于个人考核的工作指标等的综合管理查询信息系统,为管理人员掌握医院总体运行状况、发展趋势、存在问题提供全面、准确的重要信息,让管理者可随时了解从医院到各科室及托管医院的各类数据,为医院改变管理方式、增强管理决策能力提供科学依据。通过成本与绩效管理系统能有效提高医院成本与绩效管理水平。数字式智能监控系统便于医院领导和职能部门随时了解医院各部门的状况,杜绝安全隐患,保障病人安全。

(三)流程再造亮化服务形式,便于医患沟通

病人通过电话、网络等通讯工具可享受网上挂号及预约服务、电子处方、电子病历等实时查询服务、住院病人网上费用实时查询、日常保健短信提醒服务、家庭跟踪治疗与医疗护理咨询、关怀慰问、回访服务、投诉受理建议等特色服务,并享有终身电子健康档案。

(四)搭建远程教育平台全面提高医院从业人员业务水平

利用宽带和多媒体系统开通远程会诊、远程教育,实现病人、本院专家和远程会诊专家的面对面交流,实现医务人员便捷的在线继续教育,也可开展视频会议及网上招投标等活动。医院可在院内局域网安装“中国医院知识仓库”、“中华医学应用系统宝库”、“医院图书馆管理系统”、“合理用药系统”等知识库,涵盖医药领域的各个范畴,为医务人员获取、使用和传播知识提供有效的共享平台。

城乡区域一体化发展范文第4篇

中央党校经济学部副教授赵锦辉博士认为,有两个原因:首先,这是国家“十二五”规划的重要任务。站在全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来看,三农问题仍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我国农业基础仍然薄弱,最需要加强;农村发展仍然滞后,最需要扶持;农民增收仍然困难,最需要加快。所以,统筹城乡发展是我国“十二五”规划期间的重要任务。北京作为首都,必须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新格局,从而为全国做出表率。其次,这是优化北京市空间发展格局的需要。北京市作为国家首都、国际城市、文化中心和历史名城,这种特定的城市定位与有限的资源环境之间存在着诸多不适应。要破解两者矛盾,就要求北京市通过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使城市空间格局由功能过度集中在中心城向多功能区域共同支撑转变,推动城市发展建设重心向发展新区转移,加快新城建设和薄弱地区崛起,建设现代化新农村,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构建城乡一体、多点支撑、均衡协调的城市发展格局。

实现城乡一体化要解决的最核心和焦点的问题是什么?赵锦辉认为,实现城乡一体化要解决的问题很多,其中关键的有两点:一是解决资金问题。北京市要推进农村现代化,建设城乡一体的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需要投人大量的资金。这是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关键。要解决资金问题,一方面要靠财政不断加大投人,另一方面要灵活运用政策杠杠鼓励、引导社会资金加大对农业、农村的投入。二是要以农民为主体推进城乡一体化。城乡一体化的主体是农民,必须以农民为主体推进一体化。如果不尊重农民意愿,不维护农民的权益,就有可能出现各种伪城镇化,产生农民失地又失业等各种问题。因此,必须按照“坚持农民主体、尊重农民意愿、保护农民利益”的原则稳步推进城乡一体化。

北京市“十二五”期间要在全国率先实现城乡一体化格局,在魄力与勇气背后,也需要关注城乡一体化过程中切实保障与保护农民的利益,以及城市与美丽村庄和乡村的和谐共生问题。

城乡区域一体化发展范文第5篇

关键词:新理念;新机制;城镇化;健康发展

中图分类号:F299.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6)14-0006-05

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和城镇化发展进入了新常态,持续健康发展是主调。党的十报告重点点兵城镇化健康发展。但总体来看,城镇化健康发展理念及其体制机制转变仍很慢!《“十三五”规划建议》进一步把健康发展理念完善为五大发展新理念――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那么,如何用五大发展新理念及新机制加快推动我国城镇化健康发展就成为了十分紧迫的任务。

一、我国城镇化健康发展的前提――树立五大发展新理念

(一)树立创新是引领城镇化健康发展的第一动力理念

1.人类社会发展史证明“创新是一个国家和民族进步的灵魂与不竭动力”

综观人类社会发展史,正是一次次创新,尤其是一次次理论和技术革命及由此带来的制度和文化等各方面的创新推动着社会经济和城镇化不断向前。

2.我国经济新阶段、新常态客观上要求且也有可能使创新成为第一驱动力

首先,我国经过30多年高强度开发消耗的传统要素和投资驱动模式已难以为继。与此同时,我国科技水平的整体跃升又使技术创新驱动成为可能。其次,经济社会发展进入到中高速增长阶段向中高端产业结构迈进的新常态,也客观上要求文化制度及体制机制各方面都要创新,要更加重视发挥创新的引领作用。

(二)树立协调是城镇化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理念

1.协调是城镇化主导推动力――产业技术升级推动规律的内在要求

首先,城镇化产业各部门之间内在要求必须协调;其次,产业技术升级也要求城乡区域产业依次依序协调发展。健康的城镇化产业,本应是以城镇产业技术升级为主导的城乡区域产业协调发展。

2.协调是城镇化空间动力――城镇集聚扩散规律与集群化规律的内在要求

首先,城镇集聚扩散规律内在要求城乡间及各区域间城镇布局要协调发展;其次,城镇集群化规律要求大城市要和周边中小城镇分工合作协调发展。健康的城镇化空间,本应是单个城镇空间内在集聚规模逐步扩大和功能逐步完善与城镇群体数量规模逐步扩大和集群逐步加强的城乡区域空间互动协调发展。

3.协调是城镇化本质动力――人的城镇化及S型曲线阶段规律的内在要求

首先,人的城镇化,不仅要求城镇化人口数量与质量要协调,而且要求城乡人口及其内部各类人口结构也要协调;其次,城镇化人口发展水平的S型曲线阶段规律,不仅要求城乡区域各阶段的城镇化人口发展要协调,而且要求城镇化水平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也要协调。健康的的城镇化本应是以人为本的、以城镇人口数质提高并存为主与农民人口比重逐步降低及职业身份逐步转变的城乡人口就业全面协调发展,且城镇化人口水平呈初期缓慢、中期30%以上加速、终期60%以上缓慢至80%停滞的S型曲线阶段变化。

(三)树立绿色是实现城镇化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理念

1.绿色是社会经济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当今世界城镇化的主流

不仅绿色发展理念最早萌芽是缘于传统城市化对城镇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而且欧美国家从20世纪90年代起广泛掀起的以绿色城镇建设为主调的绿色发展运动,使绿色城镇化成为了当今世界城市化的主流。中国政府也及时顺应了这一发展趋势,早在“十二五”规划中就明确了绿色发展方向,如今是再次强调其重要性。

2.绿色是实现健康中国和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基本保障

首先,只有实施绿色城镇化生产发展战略,严格生产环节的环境保护与加快发展绿色产业结合,才能保障阳光、空气和水等人们基本生存环境的健康和生产发展环境及其产品的健康;其次,只有实施和倡导安全、节俭、环保和文明的绿色城镇化生活方式,并配套相应制度,才有可能使人民在追求美好生活时保障其身心的绿色健康,并减少消费环节对环境的污染。可见,绿色发展是一场事关生产和生活方式各方面重大变革的转变城镇化发展方式的内在要求。

(四)树立开放是我国城镇化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理念

1.开放是我国市场经济的本质要求和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

首先,开放是市场经济的本质要求。不仅要对国外开放,而且更应对内实施城乡开放、城城开放。只有城乡相互开放,城镇化才会更快更好更协调;只有城城开放,才能发挥城镇集群团队作用。其次,世界经济发展史和我国改革开放实践都证明,开放是国家和区域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

2.开放是城市及城镇化的本质要求和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

首先,城市是从乡村中分离出来的,是以非农业产业和非农业人口集聚形成的较大居民点,其本质是开放的。没有开放,就没有城市和城市经济的发展。其次,城镇化是由产业技术革命推动的非农产业及其非农人口向城镇集聚发展的社会转变过程,其本质也是开放的。没有开放,就没有城镇化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五)树立共享是我国城镇化健康发展的根本目的与必然趋势理念

1.共享是实现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根本目的

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就是要通过发展生产力,消除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而实现共同富裕的方式唯有共享。即只有让发展的成果普惠到每一个中国人,让每个人“都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都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都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同成长进步的机会”,最终才可共同富裕。

2.城镇化生产绿色发展标准――严控两高、严管双降、做好四节与两安全

首先,严控两高(高耗、高污)与严管双降(降耗、降污)是生产绿色发展的前提。因为,只有行业准入源头严控和生产过程的严管相结合,才有绿色生产的可能。过去上10年节能减排效果甚微的原因是这两方面都不严。其次,做好四节(节能、节地、节材、节水)新技术与两安全(生产和品质)管理是生产绿色发展的关键。因为,不仅四节新技术的发展是绿色生产的希望所在,而且做好两安全管理是保障绿色生产的底线。

3.城镇化消费绿色发展标准――健康化、公共产品绿色化与区域特色化

首先,建立自然、文明、低碳和节约的私人消费健康化基本标准和示范是基础。因为,私人消费是整个社会消费的基础,不仅内容上要从人们身体健康和精神健康两方面定标准,而且方式上要从国家绿色消费政策法规与政府机关及国家干部率先垂范定标准。其次,建立公共产品绿色化标准及管理体系是强制促进途径。不仅要制定城镇阳光、空气、水、绿地等基本生存环境公共产品的自然和谐、环保健康供给标准,而且要制定城镇公共交通、能源、文教卫体娱和社会保障等基本公共事业服务的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等绿色化供给标准。再次,建立区域特色化绿色消费健康标准是保障落实,这是因为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及人民的生活习俗有差异。

(四)城镇化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开放发展的标准

开放发展就是对区域内外组织和个人解除各种限制和封闭的发展模式。党的确定了对外开放政策。城镇化过程中的开放发展不仅仅是指对国外开放,还应当包括国内城乡开放、城城开放在内的全面开放,其基本标准是对外开放与国家保持一致的城城竞合互惠发展与城乡一体化开放。

1.城镇化对外开放发展标准――与国家对外开放政策保持一致

首先,各城镇地方政府必须充分利用国家的对外开放政策,积极走出去、引进来,开展国际间城镇化人才、产业、文化、技术等各方面的交流。其次,各地在实施城镇化对外开放政策的时候,只能遵循国家的对外开放政策而不能超越。

2.城城开放发展标准――不低于国家对外开放标准的城城竞合互惠发展

首先,各地必须实施城城相互开放发展政策,且最低开放范围标准不得低于国家的对外开放标准。即国家对外能开放的,国内城城更能开放,而且城城开放可以有更多更广更深的开放内容。其次,城城开放发展应以市场竞合互惠双赢、多赢为根本标准,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竞争。

3.城乡开放发展标准――城乡一体化开放

首先,城镇要在国家政策法规范围内向所依赖的乡村及其村民全面开放。即对乡村进城的人财物等国家没有允许限制的,一律取消限制;少数要设部分限制的必经国务院批准。其次,乡村要向城镇开放。即城镇人财物等生产要素进乡村也应是自由畅通没有限制的。为此,要加快户籍、农村土地和金融等改革进程。

(五)城镇化健康发展的根本目的――共享发展的标准

共享发展,就是大家共同分享资源共同发展,成果也共同分享。但由于人的利己本性和生产力发展不够充分,共享发展必须要有一定制度安排。当前我国共享发展总原则是: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使人民在共建共享中有更多获得感。为此,城镇化共享发展的基本标准是各级政府对城镇化过程中的城乡、城城及全民等要作共享制度安排,使辖区内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

1.城乡共享发展标准――城乡资源和成果的一体化共享

首先,实施城乡资源自由流动的一体化共享制是前提。因为,资源既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也是市场经济条件下获取发展成果收入的重要渠道。其次,实现公共成果城乡一体化共享是重要方面。这不仅是由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本质目的和城乡一体化的终极目标决定的,而且还是由城镇化公共成果的创造和参与者决定的。因为,在城镇化过程中,城乡居民及其资源都参与其中。

2.城城共享发展标准――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的大中小城市和小镇协调发展

首先,以大城市为中心的大中小城市集群发展是城城共享发展的主体形态。因为,相邻城市共同利益较多,尤其是大城市与接受其辐射影响最大最快且依存关系较强的周边中小城市最易达成共享。其次,全国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是城城共享发展的重要补充形式。因为,国家层面的城城共享并不仅仅指大城市与周边城市的共享,而应当是指全国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全面协调共享发展。

3.全民共享发展标准――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同步与全球竞合共赢

首先,只有国内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同步了,才意味着百姓基本同步共享了城镇化发展成果。其次,在全球开放的社会,共享也应当是全球的,其方式是全球竞合共赢。

三、中国城镇化健康发展的实现途径――破除旧机制、创立新机制

(一)打破城镇化要素和投资驱动旧机制,建立创新驱动新机制

1.打破城镇化要素和投资驱动旧指挥棒,建立创新驱动新指挥棒

首先要坚决破除要素和投资驱动旧指挥棒――政绩考核第一指标GDP增长率及排名;其次要尽快建立创新驱动新指挥棒――创新贡献率第一的区域差异化综合排名。一要把创新贡献率作为第一位的考核指标,确立创新是第一动力的标杆地位。二要建立科学的区域特色差异化综合考核体系,扭转目前各地陆续取消GDP第一政绩指标后的五花八门考核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