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现代文化定义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视觉文化;发展历程;形态特征
中图分类号:J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5)11-0246-01
一、视觉文化的发展历程
(一)古典文化时期的视觉文化。古典文化时期的视觉文化是传统而淳朴的,尽管在更久远的远古时期,原始绘画领域的一些视觉文化看上去有些抽象,但绘画者的意图却是明晰的而简单的,他们用一些抽象的几何纹样来表示复杂的事物,这些几何象形的纹样成为矛盾的复杂体,带上了抽象的形态和具体的内容。古典文化后期,绘画及雕塑艺术都有了一定的发展,尤其表现在古代希腊的雕塑作品上,不仅仅静态的作品一再被表达,连动态的作品也被雕塑家所凝结,刹那间的动态被描述得唯妙唯肖。但无论古典时期还是更早的远古,视觉文化都是具体的,承载的是浅层次的东西,并没有什么过于深刻的社会意义。
(二)现代文化时期的视觉文化。到了现代文化时期,以绘画为主的视觉文化有了更深层次的演变。对于绘画艺术来说,它的技法更加纯熟,绘画技术也有了突飞猛进的变化,几种典型的绘画分类方式形成,不论是按内容,按表现形式,还是按笔墨用法,这样完善的分类方式足以表达当时人们对绘画理论及技巧的完善总结。
到了现代文化的后期,欧洲绘画艺术向抽象化的方向发展,当时欧洲的焦点透视方法在绘画中已经达到了空前的高度,事物被原封不动的呈现出来,高超的技法甚至可以在一定距离内以假乱真。当某一技术发达到相当程度时,必然会导致两种结果,一是停滞不前,这一现象大多数发生在科学技术领域。二是朝相反的方向继续发展,这便是现代文化时期欧洲绘画艺术的走向。
(三)后现代文化时期的视觉文化。后现代文化中的视觉文化可以用一个词来概括其特色――多元化。多元化本身也是后现代文化的一个典型表现形式,除了多元化以外,我们熟悉的后现代文化词汇还有拼接、非中心等一系列纷杂的概念。视觉文化秉承了这些概念的特色,首先从内容上来分析,后现代时期的视觉文化主题是模糊不定的,更无法用言语讲述清楚;其次,从形式上来看,视觉文化的表现方式可谓是五花八门,主体不明确,甚至根本没有主体,组成模式及构架也界限不明,抽象画成为占据后现代画派市场的主导力量,不规则的建筑群和雕塑作品也成为后现代艺术家们所崇尚的风格。
后现代文化时期,网络技术和计算机媒体的飞速发展为视觉文化增添了崭新的活力,视觉文化第一次有了互动性和参与性,不再是过去的一元式、线性模式的“创作-欣赏-反馈”,有了新媒体,创作作品、欣赏过程和反馈结果可以及时生成,而创作者的身份也不再单一,他们有可能来自于大众,来自于民间,来自于任何没有受到过专业训练的普通人群。视觉文化不再是一种高不可攀的精英文化,它开始和大众融合,成为真正的生活中的视觉。这样一来,视觉文化的概念就随着后现代文化的特征――模糊性,它应该有一个新的定义,这一定义需要包括生动的内涵和准确的外延,是不是我们看到的东西都可以叫做视觉文化,是不是所有被称为视觉文化的东西又必须都具有意义,视觉文化的载体会不会因为新媒体的出现而导致内容上的混杂,一切都值得我们深刻地思考。
二、现代视觉文化的呈现方式
(一)音乐电视――MV。首先是MV这种新型艺术样式的出现。MV起源于英国,最初是一种广告宣传方式,英国的唱片公司为了对歌手的唱片进行宣传而增加销售量,发明了MV这种艺术样式,在电视上进行播放,其结果导致歌手的唱片销售量大为增加。以此为目的的MV创作最初的样式是以形式为主体,以内容为依托,一幅幅画面是快速切换的,是舞动的歌手,具有直接的视觉冲击力。到了后期,MV开始有了具有实质内容意义的画面,画面是叙事性的,其叙事性的本质削弱了音乐本身的表现力。
这两种MV的画面表现方式,都无疑证明了一个问题,就是在偏向于听觉文化的后现代时期,视觉文化已然能够找到自己的立足点,它聪明而巧妙地找到了依托,然后逐渐独立起来。
(二)影视艺术。其次是影视艺术的出现,尤其是电视艺术。在电视艺术中,电视散文、纪录片、影视剧等都有充分的画面作为依托,这样,画面本身和声音一同构成了影视文化的完整性。在影视剧中,声音表现为台词,台词的发出必须要画面作为下一个动作线的原动力,动作毕竟不是“说”出来的,而是“做”出来的。
(三)新媒体。最后是新媒体的出现,如电脑的出现及一些在线视频。在用于交流的空间领域中,话筒和摄像头让人与人的空间距离变成零,声音与图像共同构建了一个活生生的交流实体,视觉文化使交流本身变得更生动。
三、结论
视觉文化在文化的历史长河中经历着一次次演变,各个阶段都占据着不可替代的主导地位,并一直在整个人类文化发展前进的道路上起着塑造文化类型、传承文化深层内涵的作用。到了今天的后现代景观社会,读图时代已然到来,视觉文化在文学艺术创作领域中起到的方法论作用则更加不容忽视。
上个世纪的八九十年代我国经历了一个从思想解放到文化反思的过程。在20世纪80年中期,我国在西方现代哲学,以及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影响下,使得我国文学界出现了一种用荒诞扭曲的手法,来以揭示人中国现代主义文学,即非理性的潜意识的反传统的新型文学。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的反思中表现出‘重写文学史”、“文学的现代性”、“现代文学的转型”和“现当代文学的分期”等方面的问题讨论。新时期,我国社会从思想到现实的巨大变化,从创作、阅读领域都已经发生的种种变化,包括我国社会文学的进退、纯文学的潮涨潮落以及通俗文学的持续走红,使得我国现代文学及后现代文学的价值面临冲击和挑战,本文将讨论我国现代文学及后现代文学的价值。
一、我国现代文学的价值
1、文学的人文属性和文化价值。新时期,不论是在创作还是阅读的领域,纯文学的领地都在不断缩小。“纯文学”在“纯”方面就是我们常说的单色的丝织品;而“文”方面就是我们说的色彩交错、斑驳的器物或者是图案。“纯”与“文”两个字就是一对对立的定义。“纯文学”虽然属于文化方面,但是一方面体现出一个科学主义的口号,另一方面展现出一个很难摆脱其想象性的东西形式。我们已经将一种本属人文领域的东西强行纳入科学的体系,但是结果出现的是很难不陷入一种难以克服的困境。假设我们用这样一种科学主义的观念去寻找文学性,我们能得到的将是对文学语言的极端重视。而如果文学活动一旦脱离生活价值的领域,那么就将变成纯粹的“语言游戏”,这样他的存在意义也就走到了尽头。文化价值其实就是一种关系,也就是能够满足一种文化需要的客体和某种具有文化需要的主体,在文学理论和研究领域中,我们需要不断增强的对通俗文学的重视,而且对正体现关于文学史的本体性追求的那种,并且采取以形式演化为中心的文学史写作。我们也需要在适度释放了它的写作激情之后,但是最后慢慢的显出了它空洞与苍白的一面。人们在“纯文学”中认识到关于理论、实践都存在着难以克服的矛盾。所以在以后,我们只有不再执着于那种科学的追求,而应该是从充分承认文学活动的人文性和文化价值,才能使得文学活动才能焕发出真正的活力。那么同时,对于新世纪以来,在文学研究或者是从文学转向文化研究,已经很极具说服力的证明标准。
2、我国文学民族生活价值。在全球化席卷中国之际,民族的文化就是世界的,为了保持民族文化的多样性,民族作家队伍急需输入新鲜血液,当前,对于当代的人们已不会很排斥,用“民族的就是世界的”这一类说词,来防御性的口号来为文化的多元存在的理由,更多的意识到世界文学存在。并不是一色的、单极的,同时需要构建全球化时代真正的世界文学,由于近代以来,我国人民形成的世界观念往往并不是一个平面的、均衡的,尤其是在各部分之间意义对等的存在,而在以西方文化视域为中心形成的是逐次向外扩展的放射状圆环。对于我国,在文学方面应充分理解,尤其是需要承认各民族文学文化生活自身的意义。那么,我们只有在冲破单一的文学史秩序,并且对于以西方文学为中心的世界文学,需要在想象之中才能形成一种全新意义上的现代文学,才更深层的表现出真正文学的价值。
现代文学是伴随着中国社会历史的变革并在外国文学的影响下逐渐形成的一种新的文学形式。虽然这种形式对传统文化有所继承,但它又区别于传统的文学,它不再用文言文来表达思想,而是用现代语言来呈现,表现手法上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建立了属于新时期的文学体裁,如散文诗、新诗、白话文、现代小说等。现代文学在其发展过程中充分接纳与内化外来文化,不但具有非常浓厚的现代气息,而且与世界潮流并行,这显然与中国传统文化有一些冲突。然而,现代文学的发展不能脱离传统文化,它是建立在传统文化基础上的。
二、传统文化对现代文学发展的影响
社会的不断发展必然会产生很多不同的思想,这些思想不断汇集,经过时间的考验、人们的雕琢,最终形成的传统文化流淌在每一个中国人的血液里,因此,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必然会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文学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一)儒家文化对现代文学发展的影响
儒家文化以儒家思想为指导,倡导血亲人伦、现世事功、修身存养和道德理性,其思想以仁为核心,包括仁、义、礼、智、信、恕、忠、孝、悌。在众多思想文化成果中,最优秀最引人瞩目的就是儒家文化,可以说儒家思想就是整个传统文化的核心,也是传统文化不断向前发展的源泉所在。儒家文化具有如此深远的影响,那它对现代文学的影响又是怎样的呢?在许多当代文学创作者创作的作品中,总会存在一些儒家思想。究其原因,这是由于文学创作者们或多或少地受到了儒家传统文化的影响,他们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甚至心理结构都对儒家思想有强烈的认同感。因此,他们的作品中都渗透着儒家思想的一点一滴,儒家思想对现代文学有着非常深刻的影响。如实的《白鹿原》和贾平凹的《秦腔》都对儒家文化有深入的刻画,虽然他们的作品中讲述了儒家文化在现代的衰落与困惑,但是同时也表达出了对其顽强生命力的敬畏之情。
(二)少数民族文化对现代文学发展的影响
我国有56个民族,汉族以外的民族都是少数民族,各个民族都经历了沧海桑田的洗礼得到了长存,是中华大家族里的瑰宝。少数民族在其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除了会受到儒、道、佛等思想的影响以外,在不同的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中又形成了自身的特色———少数民族文化,这些文化伴随着少数民族的发展而流传至今。因此,少数民族文化理所应当是传统文化中重要的一部分,对中国社会历史的发展有着巨大的影响。尽管在现代文学发展过程中鲜有少数民族文化的存在,似乎少数民族文化总是被创作者们所忽视,但不可否认的是少数民族文化在一定程度上比主流文化更具特色、更有个性,从这一点来说,少数民族文化能够更好地推动现代文学的发展。文学创作者在创作时应该对少数民族文化进行糅合,更好地将少数民族文化表现出来。例如阿来在《尘埃落定》中就融入了少数民族的文化,把藏族的土司制度展现得淋漓尽致,使其作品更富有民族气息和民族特色,显得深刻而神秘,越发吸引读者。
(三)民间文化对现代文学发展的影响
民间文化作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其自身的一些特点,其中最大的三个特点就是驳杂性、自由性和发散性。所谓驳杂性是说民间文化多且杂;自由性是指民间文化在形成的过程中没有严密的组织,是自由发挥而形成的;发散性是指民间文化在民间的传播速度很快。此外,民间文化还具有轻松、幽默等特点。正因为民间文化有这些特点,才使民众喜闻乐见。既然民间文化有如此多的优势,那么它又是如何影响现代文学的呢?由于民间文化与人们日常的生活息息相关,现代文学的创作者们捕捉到了民间文化的这些特点,为了使他们的作品能够受到读者的喜爱,于是就在作品中引入了民间文化。如鲁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和小说《故乡》中都充满了对家乡民间文化的眷恋之情;再如金庸的很多武侠小说也对民间文化有着大量的呈现。由此可见,现代文学取得的成就离不开民间文化的助阵。综上可知,优秀的传统文化,无论是儒家文化,还是少数民族文化,抑或是民间文化等都对现代文学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中国传统文化就是现代文学迸发活力的源泉所在。
三、以中国传统文化为根基发展现代文学
虽然现代文学在短短的时间里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它应该如何继续发展,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总的来说,现代文学的发展仍然需要立足于传统文化,具体要做到以下三点:
(一)继承传统文化的丰富遗产
19世纪末20世纪初,沉重地打击了传统礼教,启蒙了民众的思想,推动了中国的发展。这场运动对传统文化痼疾的批判无疑是深刻彻底的,但不得不说的是,对传统文化全盘否定是偏激的、片面的,这是当代文化建设时应当汲取的经验教训。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内涵丰富,“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无疑是现代文学继承传统文化的丰富遗产的必由之路。虽然中国传统文化中有不少封建糟粕,但是中华民族数千年流传下来的思想精华也有很多,这些东西至今仍然闪耀着光辉,值得我们去学习,在现代文学中更应如此。只要在传统文化中寻找思想源头,并与时代精神相结合,中国现代文学就能够繁荣发展。
(二)探寻传统文化的宝贵资源
传统文化中蕴含着很多宝贵的财富,值得我们用心去探寻。虽然在不同的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中形成的地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时代的发展,它可能会不断延伸、逐渐变迁。地域文化将会更加纷繁复杂,这就需要文学创作者付出更多的心血去领悟其中的真谛。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给文学创作提供了更多可供使用的宝贵资源。另外,民间文化也有丰富的内容,值得文学创作者进行深层次地挖掘。民间文化在受到主流文化影响的同时又有相对独立性,这成就了民间文化无拘无束、豪放洒脱的特性。但是民间具有复杂性,它既能滋养高尚情操,又可能会隐匿庸俗文化。这就要求文学创作者对文学素材的选择上要有所取舍,把握好作品的道德判断、审美取向和写作技巧等。只有积聚更多积极的传统文化资源,才能更好地推动现代文学向前发展。
(三)重建文学观念中的中国意识
现代文学越是强调“现代”,就越是看重现代文学与传统文学的差异,这会导致现代与传统的断裂。当这种断裂成为现代文学的主旋律时,文化与文学血脉相连的关系就会被忽视。因此,重新定义现代文学的内涵与外延,重新认识现代文学的特殊性及其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体性关联已经迫在眉睫。要唤醒文学研究的中国意识,就必须将文学放置于中国文化的大背景中。钱穆先生认为:“欲求了解某一民族之文学特性,必于其文化之全体系中求之。换言之,若我们能了解得某一民族之文学特性,亦可对于了解此一民族之文化特性有大启示。”因此,现代文学创作者应当在其作品中积极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意识,树立传统文化的审美理想,积极投身于当代文化建设中,为现代文学的发展乃至主流文化的走向做出更多贡献。
四、结语
关键词:“营改增” 服务市场 策略建议
当前,我国正处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通过“营改增”有利于完善税制,消除重复征税;有利于社会专业化分工,促进三次产业融合;有利于降低企业税收成本,增强企业发展能力;有利于优化投资、消费和出口结构,促进国民经济健康协调发展。
一、“营改增”的比较和现代文化创意服务业的特点
“营改增”前,现代文化创意服务企业以其全部收取得价款和价外费用扣除支付给其他单位的分包款的余额为营业额,计征营业税。税率为5%(会展业为3%)。“营改增”后,现代文化创意服务企业分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和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一般纳税人税率6%。小规模纳税人征收率3%。
从计税依据看,增值税与营业税的最大区别是:计算增值税的销售额不含“税额”,而计算营业税的营业额含“税额”;小规模纳税人与一般纳税人的最大区别是:小规模纳税人进项税额不得抵扣,一般纳税人进项税额符合规定的可以抵扣。
现代文化创意服务,包括设计服务、商标和著作权转让服务、知识产权服务、广告服务和会议展览服务。从行业特点看,属于劳动密集型企业,人工成本占比较高,对于一般纳税人现代文化创意服务企业来说,完成自己完成的对应的“销售额”(以下简称:自完销售额)时,购进的可抵扣的“进项税额”(以下简称:自完进项税额)很少,因购进“自完进项税额”可节约的成本(以下简称:自完节约成本)有限。定义:自完进项税额率=自完进项税额÷自完销售额、自完节约成本率=自完节约成本÷自完销售额。
二、“营改增”的影响
企业都是以追求本企业利益最大化为目标的。下面就在只考虑主税(营业税或增值税)、附加税费(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费附加,税率分别为:7%、3%、2%)、企业所得税(税率:25%)的情况下分析“营改增”对企业的影响。
(一)一般纳税人企业在账面采购成本不变的情况下采购服务时对现代文化创意服务企业的影响
同“营改增”前比,小规模纳税人服务企业盈利能力增幅为:〔5%+(5%-3%)×(7%+3%+2%)×(1-25%)〕=3.93%;一般纳税人服务企业盈利能力的增幅为:〔5%+自完节约成本率+(5%+自完进项税额率-6%)×(7% + 3%+2%)×(1-25%)〕=(75×自完节约成本率+9×自完进项税额率+3.66)%,同“自完节约成本率”和“自完进项税额率”成正比;所以,“营改增”后现代文化创意服务企业盈利能力都有所增加,这主要是因计算增值税的销售额不含“税额”,而计算营业税的营业额含“税额”和一般纳税人企业进项税可抵扣,所以,在向一般纳税人企业提供服务时一般纳税人服务企业比小规模纳税人服务企业容易有竞争优势。
(二)采购企业账面采购成本不变的情况下“营改增”对一般纳税人采购企业的影响
同“营改增”前比,采购小规模纳税人企业服务实际采购成本比账面采购成本下降:3%×(7%+3%+2%)×(1-25%)=0.27%,采购一般纳税人企业服务实际采购成本比账面采购成本下降:6%×(7%+3%+2%)×(1-25%)=0.54%,所以“营改增”后一般纳税人企业无论向小规模纳税人服务企业还是一般纳税人服务企业采购服务实际采购成本都会下降。
(三)分包业务对一般纳税人现代文化创意服务企业的影响
同“营改增”前比,向小规模纳税人企业分包业务时盈利能力的增幅为:{1-分包率+(1-分包率) ×自完节约成本率-〔6%-分包率×3%-(1-分包率) ×自完进项税额率〕×(7%+3%+2%)-〔1-分包率-(1-分包率)×5%-(1-分包率)×5%×(7%+3%+2%)〕}×(1-25%)=〔75×(1-分包率)×(自完节约成本率+0.12×自完进项税额率)-3.93×分包率+3.66〕%,增幅同“自完节约成本率”和“自完进项税额率”成正比;向一般纳税人企业分包业务时盈利能力的增幅为:{1-分包率+(1-分包率) ×自完节约成本率-〔6%-分包率×6%-(1-分包率) ×自完进项税额率〕×(7%+3%+2%)-〔1-分包率-(1-分包率)×5%-(1-分包率)×5%×(7%+3%+2%)〕}×(1-25%)=〔75×(1-分包率)×(自完节约成本率+0.12×自完进项税额率)-3.66×分包率+3.66〕%,增幅同“自完节约成本率”和“自完进项税额率”成正比,同“分包率”成反比;所以,“营改增”后一般纳税人现代文化创意服务企业可以分包业务,这主要是因“营改增”后一般纳税人进项税额符合规定的可以抵扣和同时可以节约成本,所以,进一步说明在向一般纳税人企业提供服务时一般纳税人服务企业比小规模纳税人服务企业容易有竞争优势。
三、“营改增”后对企业的建议
通过分析,结合行业特点提出以下建议:
一是主要向一般纳税人企业提供服务的现代文化创意服务企业可以优先考虑申请一般纳税人资格认定。
二是主要向非一般纳税人企业提供服务的现代文化创意服务企业不要急于申请一般纳税人资格认定,要测算、分析“自完节约成本率”和“自完进项税额率”后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三是一般纳税人的现代文化创意服务企业可以以“唯我独尊”为经营策略。企业掌握现代文化创意服务业的关键技术和关键部分,当行业的“老大”,使企业在竞争中(包括分包业务时)有主导权,实现企业利益最大化。
四是小规模纳税人的现代文化创意服务企业可以以“狼群战术”为经营策略。各个企业,各精一业、各专一行、各强一项,在竞争中联合竞争发挥各自优势,通过个体优势实现整体优势。
五是一般纳税人企业采购服务时,尽可能实行“一揽子计划”。尽可能打包采购,以获得总价格的优惠和降低采购成本,实现总利润的提高。
六是非一般纳税人企业采购服务时,可以实行“分散采购”。尽量细化采购项目,各项目分头采购,谁的性价比最实惠,就采购谁的,以降低总成本。
参考文献:
关键词:詹姆逊;后现论;;后现代主义
中图分类号:B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33-0085-02
弗雷德里克·詹姆逊不仅是美国新批评的领军人物,而且是一位重要的后现论家和文化批评家。关于詹姆逊的后现论,国人谈论最多的有两点,一是他提出的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的理论,二是他对后现代特征的描述。有学者曾将他关于后现代特征的理论归纳为四点,“平面感:深度模式削平”、“断裂感:历史意识消失”、“零散化:主体的消失”、“复制:距离感消失”。应该说,这些是詹姆逊著述中最有代表性的观点,也具有一定的普遍意义。在研究中我们发现,詹姆逊的后现论是相当丰富的,并且在不断变化。尽管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这一思想构成了詹姆逊整个后现论的基石,但其根本指导思想是的。詹姆逊的后现论中还有不少很深刻很细致的东西,值得我们吸收和借鉴。下面,本文试图从四个方面进一步探讨詹姆逊的后现论。
一、是“不可逾越的视界”
詹姆逊曾明确表示,他是用理论来研究后现代的。詹姆逊的理论素养和他对20世纪各种文学批评的吸纳为他研究后现代状况做了扎实的理论准备,而资本主义本身的变化则是詹姆逊进入后现代文化研究的现实根据。他始终认为只有在的框架中,后现代才能得到最好的理论化。
当然, 后现代社会中的毕竟不同于19世纪的。新是20 世纪西方政治文化的产物, 是在吸收西方理论和当代人文科学成果的基础上对的坚持、修正和发展。詹姆斯认为阐释学比今天其他理论阐释模式更具有语义的优先权。并且, 已不是一种专门化的知识或思想领域, 它已充分渗透到各个学科的内部。因此, 可以包容其他阐释模式和体系,或者说, 所有东西都可被纳入这个有机体系中加以研究。
重新开拓马克思的总体性范畴是新的重要任务之一。自从20 年代卢卡契提出总体性的优越性是最基本的特征这一见解以来, 对总体性的研究一直是新兴趣的焦点。面对后现代社会零碎化和平面化的趋势,詹姆逊继承卢卡契关于总体性的思想, 顽强地坚守总体化和历史化的方法。值得注意的是, 詹姆逊在坚持历史本身是总体性的历史的基础上, 又不断深化和拓宽对总体性概念的理解, 提出了一种开放的总体化思想, 总体化是以差异为前提的, 包含了种种对抗的力量, 它指向一个开放的整体, 永远处于被超越的过程中。进而詹姆逊指出, 由于事物本身是总体性的, 因此在认识论上也必须采用总体性的方法, 把资本主义的经济关系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将其各个局部放在这个有机整体中加以考察。当然, 这并不是詹姆逊的发现, 他的贡献在于强调总体的认知是在把握系统或结构关系的同时应尊重差异、不连续性、相对自律和不平衡发展。
从某种意义上说,詹姆逊的后现代研究正是为了检验理论在后现代社会中的适应性。他通过对于后现代的深入研究不仅进一步显示出的活力,同时也确立了他的后现论家的地位。
二、后现代主义和现实主义、现代主义的联系与区别
将后现代主义放在社会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加以考察,用历史的辩证的方法研究后现代主义,这是詹姆逊后现论的又一重要内容。詹姆逊明确指出,文学艺术史上所出现的现实主义、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这些性质截然不同的、并且似乎是不相容的模式,实际上代表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具体化中辩证法的不同阶段。与我们通常理解的作为文学流派的现实主义、现代主义不同,詹姆逊将这些名称看成是“某一阶段的文化风格,代表某一阶段的文化逻辑”,现实主义、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分别代表对世界和自我的不同体验。
詹姆逊还通过对欧美文化传统和西方现状的审视和批判来研究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的关系。他说:“现代主义忠实地——甚至是‘现实主义的’——再现和表现了日益增长的抽象和列宁所说的‘帝国主义阶段’领土扩张的衰竭。今天所称作的后现代性表达的却是另一个抽象阶段的症状学,在性质上和结构上都与前者有所区别。”詹姆逊认为后现代主义不仅是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而且在晚期资本主义社会居“文化主导” 的位置。在论述后现代主义的原创性时,詹姆逊是与现代主义为比照的。
首先,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在社会功能作用上是不完全一样的,文化的范围也有很大差异。现代艺术的一个典型特性就是与商品形式的对抗。在现代主义那里,艺术从现实世界里退出而进入一个自主的艺术空间,表现出对商业文化的抵制和对权威和经典的维护。而后现代文化,特别是当今的大众文化则与市场体系和商品形式具有同谋关系。在后现代背景下,商品化的逻辑全面渗入文化领域,文化生产的目的转向赚钱,文化的商品化已成为趋势,并依据这一目的改变和调整其生产机制,从以往的生产本位转向消费本位,听命于市场、服从消费需要成为铁律。
其次,在美学追求上,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也有明显的区别。如果说崇高是属于现代的话,那么后现代则是一种美的回归,不过,这里美的内涵发生了变化,美不再处于自律的状态。在后现代主义中,美被定义为和满足,是沉浸在灯红酒绿的文化消费和放纵。后现代主义艺术呈现的是直接经验,不需要任何解释。在晚期资本主义时期,美的生产在经济结构和日常生活的制约下正在改变其基本的社会文化角色和功能,美的封闭空间向充分文化的语境开放,现代主义的“艺术作品自主性”和“美的自主性”已不复存在。
三、后现代社会的文化转型
在后现代研究中,詹姆逊敏锐地看到,后现代文化与形象及空间性形成了普遍的契合。在我们这个时代,高科技和传媒真正承担着认识论的功能,詹姆逊正是在吸收和整合当代各种后现论和研究当今科技现实的基础上,从视像文化盛行、空间优位和高科技狂欢等三个层面揭示了后现代社会所发生的文化转型。
当今,文化生产领域发生了深刻的变革,随着20世纪40年代传媒技术的大突破,电视的普及,电影与广告的结合,以及摄影技术的发展,传统形式让位于各种综合的媒体实验,形象突然处处出现,整个人类生活开始视像化,视像文化盛行成为后现代社会的典型标志。语言不再像海德格尔所憧憬得那样,占有特权的位置,形象正以其优越的可视性表现出对文字的压制。詹姆斯指出,“晚期资本主义世界是一个超越文字的世界,人的生活到了这个阶段已经迈进到阅读和书写以后的全新境界了。后现代更关注装饰,强调视觉艺术,人们只是用眼睛生活着,放弃了思考”。
与形象转换相关的是后现代的空间性特征,因为形象呈现的是空间形式。在詹姆逊看来,当今世界已经从由时间定义走向由空间定义,如果说现代主义是关于时间的话,那么后现代主义是关于空间的。在后现代时期,人们生活在一个非常不同的空间和时间的关系中,形象带来的是一种新的时间体验。
“变化”这个概念遭到怀疑,由此承继变化的时间也成了一个可疑的概念, “过去”开始像一个交替的世界而不是这个世界某一不完善的、早期的阶段。其次,后现代的空间观念不仅是一种文化意识形态或者文化幻象,而且有其技术支撑,它显示了资本主义全球性发展史上的第三次大规模扩张,其空间己被高科技的狂欢所占据。电子空间还延伸了空间的概念, 在今天的电子化空间中,资本和信息横越地球的过程能够在瞬间完成。而尤其需要看到的是,在后现代社会中,空间不再是某种陪衬,而具有主宰的地位,不仅时间具有空间性特征,而且一切都空间化了,市场的货币形式和商品逻辑也转换为空间形式,成为结构性要素。
二战以来,出现了新的尖端技术,电子产品的迅猛发展,信息在社会生活中越来越发挥重要作用。后现代美学已表现出与晚期资本主义时期高科技携手并进的趋势,高科技手段为作品带来了令人吃惊且富有刺激的综合效果。在后现代作品的拼贴中,后现代艺术家正充分利用新的技术手段来制作各种视像制品,如作品中出现的魔幻般的时空倒错,或以单个配件的形式用极强的反差加以具体化。并且,为了提高效率和效益,文化生产引进了高新技术和走向规模化、集约化,于是出现了文化工业,制作一部电影、一部电视剧或一本读物,就像制造一台冰箱或一辆汽车一样,成为一种程序化、模式化的机械复制行为。
四、后现代研究的意义
詹姆逊后现代主义文化理论在我国理论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他的理论研究范围广泛,论述深刻,对我国相应的文化研究领域有一定的启示。特别是詹姆逊后现代主义文化理论中有关大众文化的分析,对于我们正确认识大众文化、深化大众文化理论研究具有重要的启迪作用。詹姆逊指出:“到了后现代主义阶段,文化已经完全大众化了,高雅文化与通俗文化、纯文学与通俗文学的距离正在消失,商品化进入文化意味着艺术作品正在成为商品,商业化的逻辑已经影响到人们的思维。总之,后现代主义的文化已经从过去那种特定的‘文化圈层’中扩张出来,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成为消费品。”这说明了后现代主义文化向大众文化的渗透和扩张。可以说,这一观点对于我国理论界正确认识大众文化研究有一定的启迪价值。当前,在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大众文化具有重要的社会功能。但是,我们也应看到大众文化也存在不少负面的影响,从而导致了人文精神的消解、人文素质的滑坡、道德理想的沦丧,造成了人性新的异化和变质。因此,对待大众文化问题我们正确的态度应该是采取辩证的态度,在肯定其合理性的基础上,剔除其糟粕性的方面,引导其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岳川.后现代主义文化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
[2]Fredric Jameson. Postmodernism, or, The Cultural Logic of Late Capitalism [M]. Duke University Press, 1990.
[3]詹姆逊.文化转向[M].胡亚敏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