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区域发展研究

区域发展研究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区域发展研究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区域发展研究

区域发展研究范文第1篇

关键词:区域物流能力;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研究

中图分类号:F0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1-0-01

一、区域物流能力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协同关系分析

1.区域物流经济发展的独立性

物流作为一种经济时代下所发展形成的一种产业,从经济学角度而言,物流产业为同类产业以及相应替代产业的集合,这一集合有效的实现了相同买者与卖者的集合。对于产业经济而言,其自身有三个特征:具有投入产出的性质特征、具有规模化发展的特征、产业发展过程中经济系统呈现整体性特征。

就物流产业的投入产出而言,物流是通过网络的流通性以及相关人力资源的协同作用下,有效促进相关材料的仓储与流通。因此,物流产业是将其服务体现于客户的时空要求之上,实现相应物资的流通;另一层面而言,物流产业的服务体现于包装、加工以及流通的有形产品之上。物流的业务规模主要是进行物资的运输、仓储、包装、装卸以及传递功能组成,因此物流规模主要体现于各规模功能的总和,然而这些功能的体现主要在于物流服务的不同环节之中,很难进行相应的量化统计。并且物流产业通过产品运输服务,有偿性的服务来获取相应的支付报酬,形成产业链,结合各种信息的完善性,有效实现物流产业的整体功能。

2.区域物流能力与区域经济发展的互动关系

从逻辑学而言,区域物流产业与经济发展之间呈现出的是一种因果关系。即区域物流的发展,使得区域经济出现增长;另一方面而言,区域经济的增长,带动区域物流产业的发展。

第一,区域物流能力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为正反馈关系。区域物流能力的提升,使得区域物资流动加快,那么必然使得区域交通、区域通信水平有所协同发展,这势必会改善区域的经济发展,使得区域经济水平出现增长。

第二,区域经济水平的提升有效改善区域物流能力的不足。区域经济的发展,有效带动区域运输业、通信业等等各个行业的发展,物流产业作为区域的一个行业之一,自然会有所带动,因此区域经济水平的提升可以实现区域物流能力的有效增长。

二、区域经济对区域物流发展的影响分析

区域经济的发展水平直接决定着区域物流系统的发展水平,区域经济的发展,从经济发展的结构而言,区域经济的发展势必会导致区域物资需求的增长,物流产业本身的特点在于实现物资的流通。因此随着区域经济的变革,区域经济发展结构势必会产生变动,对于物资的需求量会出现增长,可见区域经济结构的变动会使得区域物流能力得到提升,导致区域的供给结构发生变化。

第一,区域经济规模直接决定着区域物流规模

物流产业作为一种服务性质的产业,与其他的服务业有着相同的特点,即产业的发展依附于区域经济的发展,区域经济发展越快,产业的协同发展就会越大。从物流产业的发展现状可以看出,区域经济势必会带动区域制造业、商贸业、服务业的活跃性,物流产业作为服务业的一种,就有着规模不断扩大化的发展趋势。

第二,区域经济的发展水平直接决定着区域物流的发展水平

通常情况而言,区域经济的发展,势必会使得区域的物流需求升高,同时也可以为实现这一需求提供更大的可能。相反,区域经济实力不足,就会导致区域产业的发展动力不足,使得区域物资的需求降低,同时也使得区域运输业、通信业等物流基础技术水平存在缺陷,最终导致区域物流水平呈现低层次特点。

第三,区域的经济结构决定着区域物流结构

区域经济结构的变动会导致区域基础设施以及物流的服务水平、服务线路等发生同等的改变。区域物流能力本身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一种必然要求,是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一种后发产业,物流能力不仅维系着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各个产业本身,同时可以有效组合不同产业发展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为区域经济的发展创造出应有的平台。因此区域经济与区域物流本身的协调发展关系,决定了区域物流结构与区域经济结构的一致性。

三、区域物流能力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促进

区域物流能力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关系,使得区域物流能力成为了区域发展的一种纽带与核心。区域物流可以有效实现区域经济发展,并有效组合产业之间的发展。物流能力通过不断提升区域生产、流通效率,有效改变区域发展的模式,从而积极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首先,有效凝聚区域内部资源与要素

区域物流能力的发展主要在于区域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区域网络体系的构建来实现。区域物流能力的形成依赖于区域人力资源的迅速密集、区域经济的迅速发展、区域支柱产业的迅速成型等等。区域物流能力的发展,可以有效实现区域经济运作成本的降低。区域物流行业通常建立于多物流线路的交集地,通过规模化的货物处理以及货物运输的功能实现,有效整合区域的物流资源,促进规模化经济的生产,从而有效降低区域之间经济交易成本的降低。

区域物流能力对区域资源的几种作用主要体现于两个层面,首先实现区域商品与信息的集中,区域物流本身就是一个城市的商品源与信息源;其次物流能力的集中有效实现合理化竞争,实现物流整体结构的形成,通过区域物流之间的协作作用,提高整体物流能力水平。

其次,物流能力带动区域周边经济的发展

物流体系本身作为一种流通体系与流通渠道,改变了传统的物资流通模式,极大促进了城市新型商业形态的形成,使得城市作用的辐射圈不断扩大。因此区域物流能力的发展必将带来商业发展模式的变革,实现中心城市的商业功能。同时实现以城市为中心的周边经济的迅速扩大化与发展,实现整体区域的扩大。

四、结束语

从整体上而言,区域物流能力水平与区域经济的发展相互依存、又相互促进。区域经济能力作为区域发展的综合体现,对区域物流行业本身有着决定性的作用。区域物流作为推动区域商业模式变革,实现区域经济的发展,其行业本身可以最大限度发挥区域的空间效益,促进区域内的经济发展。随着区域经济发展的加快,区域物流系统就会随之更新,实现更具效率性的物流产业。

参考文献:

[1]丁立言,张铎.物流系统工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

区域发展研究范文第2篇

教育要素 区域性发展 教育模式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教育与区域发展的关系日益密切,区域性发展战略中越来越重视对教育的投入。教育与区域发展之所以保持着越来越密切的关系,一方面是由于当前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对教育资源的需要,同时地区教育的发展也需要区域经济的不断发展,即区域性发展与教育资源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1]。然而在我国区域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我国的教育投入以及对教育要素的研究却没有跟上,区域经济发展中对于高素质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而区域教育中人才输出还相对较少,区域经济发展中缺乏对教育要素的深入研究。对区域性发展战略中的教育要素进行系统研究成为了区域性战略发展的关键环节。当前我国区域经济的发展面临严重失衡的状况,其中重要的原因便是区域中教育资源的分配不均,以及部分地区缺乏对教育要素的研究。针对我国区域发展战略中教育要素的研究现状,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加强对区域性发展战略中教育要素的研究,能够促进区域发展,提高区域教育质量,同时加强对区域性发展战略中教育要素的研究,也是缩小地区差距,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因此,加强对区域性发展战略中教育要素的研究,对于促进区域发展,提高区域教育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一、何谓教育要素

社会上对于教育要素的界定并不统一,但相关教材对于教育要素的定义大同小异。从宏观层面讲,教育要素一般包括教育主体、教育内容、教育目标、教育环境、教育手段以及教育途径六个方面,它们共同构成了宏观层面的教育要素;而从微观层面讲,教育要素一般包括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教育内容、教育手段等四个方面[2]。当前我们所提到的教育要素一般是从微观层面考虑的,其中教育者是教育的主体,是社会知识和文化的承载者和传承者,同时也是教育活动的组织者和领导者;而受教育者则主要指的是学生群体,他们是知识和文化的接受者,是完成教育任务的群体;教育要素中的教育内容则是指教育者向受教育者传播的文化知识以及技能和思想观念等。在学校教育中教育内容主要以书本知识的形式出现;而教育手段则成为教育活动最基本的工具和条件,他是教育者向被教育者传授知识所涉及的各种传播工具和方法,这些工具包括物质方面的,同时也包括精神方面的。

二、区域性发展战略

所谓区域性发展战略,一般是指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为了进行地区工业生产、资源开发、产业升级等制定的发展战略和发展规划,同时采取一系列行动进行社会经济活动。区域性发展战略一般包括初期阶段的发展战略、中期阶段的调整战略以及后期阶段的转型战略。在区域发展初期,由于人类活动较少,人类对于当地环境的影响也相对较弱,因此这一阶段的发展战略多以当地资源开发和工业发展为主;在中期阶段,随着区域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以及对当地环境影响越来越明显,区域发展战略面临的问题越来越多,区域内部产业面临调整,所以多以调整战略为重;在区域发展后期,由于地区资源过度开发、资源枯竭、环境污染等问题,区域发展的优势越来越不明显,高失业、低效率等问题突出,此时的区域发展战略需要转型,开始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3]。

三、我国区域性发展战略中教育要素存在的问题

1.教育目标片面

当前我国区域性发展战略中,对于教育目标的设定比较片面,往往只有教育的总目标,而缺乏各个阶段的分目标[4]。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活动,区域性教育也不例外,在区域教育中设立正确的区域目标有利于当地教育的健康发展和经济的有序进行。教育目标作为区分教育性质和教育方向的主要依据,指导着教育者和教育内容的方向。区域性发展战略中教育目标的设定应该以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区域经济发展做出贡献,同时培养符合国家利益的高素质人才。然而在当前的区域性发展战略中,教育目标的设定通常以当地学校制定的书籍为目标,其中以中考、高考为目标指向最为突出,这就导致教育目标短浅,不符合国家的长远利益。同时这种以中考、高考为目标导向的教育目标,难以形成教育的总目标,严重时会出现教育总目标与各地区制定的短期目标相违背,导致应试教育依然占据各地区教育的首要目标,各地区素质教育的推广严重受阻。当前区域发展战略中教育目标的设定多是学校教育目标,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功利主义明显,突出强调学校自身利益而忽略国家整体利益和学生自身的利益,学校为达到短期目标,使学生背负强大的学业负担,造成学生学习压力大,心理问题较多。

2.教育内容匮乏

教育内容不仅应该包括纯知识教育,同时应该包括关于科学内容和科学方法的教育,对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教育,更重要的是在区域发展中,重视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和道德观念的教育。这些教育内容是教育总目标得以实现的依据,同时是教育总目标实现的承担者。然而审视当前我国的区域发展战略,教育内容匮乏的现象特别突出,尽管部分地区在上述教育内容上均有体现,但是个别地区在教育内容中所占的比重相差悬殊,甚至形成了单一的知识教育模式。当前我国区域性发展战略中,缺乏对学生心理教育、身体素质教育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单一的知识教育容易使学生形成智商和情商的分离,只重视智商的培养而忽略情商,造成学生心理素质差、心理压力大等问题[5]。此外,区域性发展战略中还存在着单纯的理论教育、忽略实践教育的问题,审美教育、道德教育通常以纯理论知识灌输,缺乏实践的机会。

3.教育主体不明确

对于教育主体的争论,社会不同群体的观念各不相同,从当前我国教育的发展模式和师生关系看,教育的真正主体应该是学生,而当前在区域性发展战略中,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承者,是教育的主宰者,学生只是教育的承受者,是教育的接受者,这种观点从根本上忽略了学生在教育中的主体作用,认为只要重视教师的主体作用,就能够顺利完成教育目标[6]。教师主体论的弊端还在于它忽略了学生的自身利益,在教学过程中通常会出现教师决定论,即教师的语言就是权威,学生的主体作用得不到充分发挥,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区域性发展战略中,应该真正坚持的是学生主体论,学生作为教育的真正接受者,成为教育的中心,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应该处于辅助地位,这样有利于真正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和主人翁意识。

4.教育环境氛围弱

教育环境作为区域性发展战略中的外部环境,对于教育主体积极性的发挥、教育内容的传播以及教育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的作用。而当前在区域性发展中,教育环境较差,教育氛围不强,直接导致区域教育总目标难以实现。造成区域教育环境差的原因较多,既有社会环境的影响,同时也有家庭观念的干涉,此外学校内部教育机制不完善也是造成区域教育环境差的重要原因。从社会环境考虑,社会风气较差直接导致了区域教育氛围不强,众多学生受社会不正风气的影响,他们在就业时不是以所学知识为骄傲,而是凭借社会关系网寻找工作,在这样的风气下,学校提倡的公平教育得不到实现,社会歪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心理,使他们对于教育产生厌恶。造成区域教育氛围差的第二个原因在于家庭环境,父母或其他家庭成员对于教育的不重视往往使他们忽略了对于孩子的知识教育,产生对孩子的放纵行为;同时家庭教育方式落后、家庭氛围不和谐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区域教育环境较差。由于学校通常重视知识教育的培养,而忽略了学生心理和道德教育,往往也会导致学校教育环境较差,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

四、如何提高教育要素在区域发展战略中的地位

1.明确教育目标

当前我国区域发展战略中由于教育目标片面,脱离总目标的方向,以至于学生学习被动,所学知识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因此在制定区域性发展战略教育目标时,要以教育总目标为重,即以实现国家整体利益为重,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在制定教育目标时,把“学会学习”这一目标作为重要目标加以实施,从而向教育总目标迈进。“学会学习”这一目标应该包括知识教育的学习、道德教育的学习以及审美教育等的学习,同时为了实现这一教育目标,可以设定多途径学习方法,包括专题讲座、互动性学习、利用科技信息平台参与学习等。同时,教育目标的制定要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在学校教学的基础上,让教学走出课堂,走向社会,通过课堂与社会的双向教学,来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在学生学科知识的学习上,可以通过设定多种语言教学模式,而不是单一的汉语教育,取消单一依靠成绩评定学生优秀与否的做法,真正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2.拓宽教学内容

在区域性发展战略中,教育内容必须拓宽,将教育内容从单纯重视学术教育转变为各种教育全面发展,从而综合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心理素质、道德情操,使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此外,要打破现有的教育框架,消除固定科目对于学生的限制,打破课本之间对于知识的狭隘界定,提倡整体性学习,改变单纯课本教学的思路,使教育模式从课本教学转变为教科书学习、实践能力学习、社会就业学习等多途径的学习理念。

3.构建新型师生关系

构建新型师生关系就是确立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教育主体。通过对近几年师生关系的调查我们发现,教育过程中出现了一个明显的弊端,即“教师中心论”,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所以有必要对当前区域性发展战略中的教育主体进行调整。在区域性发展战略中,应该真正坚持的是学生主体论,学生作为教育的真正接受者,成为教育的中心,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应该处于辅助地位,这样有利于真正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和主人翁意识。为了“学生主体论”的实现,我们可以制定适合学生发挥自身观点的好方法,其中头脑风暴法以及阶段学习方法就是适合发挥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学习方法。头脑风暴法是指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参与到某一课题的讨论中,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思维发表意见,而教师则不对其观点进行正确与否的评价,这样可以拓展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阶段学习方法主要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将课堂上的示范和模仿工作交由学生完成,教师基本不参与到其中,学生在模拟过程中,把每一步都进行分解,讲出每一部分的内容以及自己不明白的地方,最后再由教师统一更正。

4.营造教育环境

当前区域性发展战略中教育环境较差的问题越来越阻碍区域教育的健康发展,因此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已刻不容缓。首先需要改善社会风气,政府及有关部门通过进行社会宣传,制定法律法规等,消除不重视教育的片面思想,为学校教育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而在家庭教育方面,父母不仅要关注子女的课本知识教育,同时要对子女进行道德和法制教育,他们能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格和心理素质。父母也要改变当前的教育模式,通过让子女承担家庭义务等,使他们养成独立自主的能力。而对于学校本身而言,学校除了开创更多的教育课程,同时也要注重教育的公平性,保障学生受教育的权利。

――――――――

参考文献

[1] 孙百鸣.对西部职成教育区域发展战略重点选择的探讨.职教论坛,2005(15).

[2] 张景.教育要素的缺憾与研究性学习.天津师范大学学报,2001(2).

[3] 许召元,李善同.近年来中国地区差距的变化趋势.经济研究,2006(7).

[4] 蔡循光.走向大众化的高等教育――基于教育要素的透视.硅谷,2008(1).

[5] 汤燕芬.教育要素新论――由课程改革引发的思考.学理论,2011(2).

[6] 张广君.教学主体关系论略.天津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2009(2).

区域发展研究范文第3篇

关键词: 城乡 教育发展与公平 区域比较

一、引言

当代社会,教育是提高个人素质与社会经济地位的重要手段,也是影响国家发展的关键因素,因此,教育发展与公平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然而,因为中国国情的复杂性,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的社会结构与发展程度存在很大差异,所以教育发展与公平必然存在差异。本文将对不同区域城乡教育发展与公平进行比较,从而对教育发展与公平之间的关系给出一定的解释。

本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作为全文讨论的基础,将简单地回顾有关中国教育发展与教育公平关系的研究;第二部分,在总结这些理论成果的基础上将给出本研究的理论假设,介绍用于统计检验的数据和变量;第三部分,对具体的研究结果进行解释和分析;第四部分,将总结和讨论本次研究的发现及其理论意义,以及需要进一步讨论的问题。

二、文献综述

对于如何消除教育不平等,一个主流的观点认为:教育的扩张,现代化程度的提高,会导致由家庭背景因素所带来的教育不平等程度的下降。那么现实又如何呢?对此最有影响的假设是雷夫特里(Raftery)和霍特(Hout)基于爱尔兰经验提出的“最大限度地维持不平等”(Maximally Maintained Inequality,MMI)假设,他们指出:“只有当上层阶级在特定教育阶段的教育需求达到饱和状态的时候,基于阶级出身的优势比才会下降,否则不平等将继续维持和扩大。”(刘精明,2006)后来的许多研究都证实了这点,事实上,中国也存在着类似的情况(郝大海,2007;吴晓刚,2009)。卢卡斯则表示MMI假设没有考虑到教育内部存在的质量和类型的差异,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有效地维持不平等”(Effectively Maintained Inequality,EMI)假设,即“只要某个特定的教育程度还没有普及,处于社会经济状况优势的阶层将使用各种资源来确保获得该程度的教育。一旦该层次教育变得普及了,他们将使用他们的能力确保数量类似但质量更好的教育”(丁小浩,2006)。但是,EMI和MMI假设都强调了家庭之间的社会阶层的竞争,都认为对于没有普及的教育层级而言,家庭社会背景的影响是显著的。

就中国而言,大家都承认:改革开放以来的教育发展,使得基础教育的不平等得到很大改善,家庭背景对基础教育机会均等的影响在下降;但是,高中教育及高等教育不平等并没有得到实质改善,而只是从数量上的不平等转移到质量上的不平等,即优质高等教育资源更倾向于优势阶层,具体表现就是优势阶层的子女在进入重点院校、选择热门专业、高考录取分数上具有明显的优势(丁小浩,2006;刘精明,2006;杨东平,2006;李文胜,2008,等等)。

此外,一些学者对英格兰和威尔士的研究表明,在教育扩展的不同阶段,教育机会的不平等会出现不同特征:教育平等,只有在教育扩展的后期才有可能降低特定教育层次上的机会不平等(刘精明,2006)。故而,有学者提出中国的高等教育机会不平等很可能将呈现着一种与收入分配相关联的、具有库兹涅茨曲线特征的变化过程。然而,事实说明,教育规模扩张和教育机会分配是两个独立的过程:前者并不必然导致不同社会阶层的更加平等的受教育机会,教育机会的分配更可能反映了资源分配的机制(吴晓刚,2009)。所以,要想真正实现教育机会均等,必先推进社会资源的平等化(郝大海,2007)。

就目前的文献来看,一方面,大家的目光过于集中在城市,相关研究基本都是基于城市数据,而忽视了城乡之间的巨大差别。另一方面,目前的研究也忽视了中国复杂的区域差别,施坚雅的“大区”研究范式尽管受到许多学者的批评,但是中国的区域差别确实根深蒂固而难以改变,不同区域之间的特殊情况必然会影响到其中的教育公平,因此我们必须注意到这些区域内的差别而提出切实有效的相关政策建议。

三、假设、数据与变量

1.研究假设

施坚雅所作的大区划分是建立在社会交往网络的基础上,考虑到教育发展与经济的密切联系,以及数据操作的方便,本文根据各省的经济发展程度与地理分布,大致将中国分为四个区域:东部(包括山东、江苏、浙江、福建、广东、上海、天津、北京)、中部(包括河南、湖北、湖南、安徽、江西、山西、河北、海南)、西部(包括云南、广西、贵州、四川、陕西、甘肃、内蒙古、新疆、重庆)和东北(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教育的发展必然需要经济的支持,据此我们可以得到假设一,经济发展将会推动教育发展,这意味着经济愈发达的区域,其教育发展水平愈好。

在我国,因为城乡二元结构壁垒的存在,城乡之间教育不平等一直都很突出。按照功能论的观点,教育的发展能够推进教育公平,那么在教育发展程度越高的地方,城乡间的教育不平等就越小。但是,根据“最大限度地维持不平等”假设,教育不平等的具体表现则会有所差别,具体而言,就是教育发展会首先使入学机会平等,但不能提供平等的优质教育资源。我们将前者称之为机会平等,这是一种低层次的教育公平;将后者称之为参与平等,是指个人或群体在教育的不同部门和领域经历和参与的性质和质量的平等。因此,我们可以得到以下两个假设:假设二,经济愈发达的地区,城乡之间的机会平等愈充分;假设三,任何地区和各级学校,优质的教育资源都会倾向于城市,城乡间的参与平等并不会因经济发展而有所改善。

2.使用数据

本研究所使用的数据来自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和香港科技大学于2006年共同组织实施的“全国综合社会调查”(以下简称CGSS 2006)。此次调查覆盖除港、澳、台、藏、青、宁之外的全国28个省(直辖市、自治区)、125个县(区)、500个街道(乡、镇)、1000个居(村)民委员会、10000户家庭。本次调查采用PPS抽样从省级单位抽到社区,再在每个社区以系统抽样抽取调查户,用Kish表每户抽取1人作为调查对象。经过数据清理,最后样本量为10151。由于本研究主要考察建国以来的教育发展情况,因此建国前的入学情况将不予考虑,故而样本选择从出生年为1942年开始,最后符合要求的样本量为8608。

此外,本文还将利用国家统计局的2006年全国各地区的经济与教育相关数据,数据来源分别为《中国统计年鉴2007》、《中国社会统计年鉴2007》。

3.变量说明

本文将以各地区在2006年人均生产总值作为各地区的经济发展指标。教育发展程度则主要考察各地区在2006年各级学校的生师比,生师比是指各地区各级学校学生与教师的人数之比,一般来说,生师比越低,教育发展程度越高。城乡之间的教育不平等通过两个变量得以反映:一是CGSS中各地区城乡之间平均受教育年限的差异,可以用来说明城乡间的教育机会的不平等;二是各地区各级重点学校的辈出率,可以用来说明城乡间教育参与的不平等。所谓辈出率,是城市(农村)孩子在重点学校中的比例与城市(农村)人口在同一社会人口中所占比例之比。计算公式为:城市(农村)的辈出率=城市(农村)孩子所占比例/城市(农村)人口在同一社会就业人口中所占的比例。从公式来看,辈出率为1时,某阶层子女在重点学校中所占比例与该阶层人口在整个社会就业人口中所占比例相等,即该阶层子女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与整个社会阶层的平均水平相同。若辈出率超过1,则表示该阶层子女接受优质教育的机会高于社会平均水平;若辈出率小于1,则意味着该阶层子女接受优质教育的机会低于社会平均水平。辈出率反映了城市或农村子女在接受优质教育人数上的比例情况(一种相对入学机会),这可以部分体现城乡之间参与平等的状况。

四、结果与分析

1.经济发展与教育发展的联系

从各地区人均生产总值来看,四个地区的经济发展程度由高到低依次为东部、东北、中部、西部(见表1),与此同时,由CGSS 2006数据得到的四个地区平均受教育年限则依次为9.99、9.09、8.62、8.52年,可见一个地方的经济发展程度与该地区的教育发展是密切联系的。

但是,这只是一个总体上的情况,不同级别的教育以及乡村之间的异质性都会引起教育发展上具体的差异。首先,按照假设一,经济越发达,教育发展水平越高,那么经济发达地区在各级学校的生师比都应该比欠发达地区小,但是我们发现西部在普通高校的生师比却是最小的,而东北在许多级别的学校的生师比也小于东部。

表1 教育发展程度的区域比较

其次,如果假设一完全成立,那么不同地区的不同户籍的平均受教育年限就应该随着经济发展程度降低而递减,但是根据CGSS2006的数据(见表2),这一点却不能得到证明。

综上,经济对教育的发展程度固然存在很明显的正作用,但是经济也不是决定教育发展的唯一因素,教育发展同时还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所以假设一得到部分证明。

表2 不同户籍的平均受教育年限的区域比较

2.教育发展与教育公平的关系

总体上看,我们依然承认,教育发展水平由高到低依次为东部、东北、中部、西部,那么这是否能促进教育公平呢?

第一,如果假设二成立,即经济愈发达的地区,城乡之间的机会平等愈充分,那么可以得到以下两个推论:①经济愈发达的地区,城乡之间的平均受教育年限的差异愈小;②城市与农村相比,教育的机会平等愈充分,那么平均受教育年限的标准差应愈小。

从表2的结果来看,尽管呈现一种推论①的趋势,但是最发达的东部城乡之间的平均受教育年限之差却达到最大;而且四个地区中,拥有非农户籍的人群所受的平均教育年限的标准差都比农村户籍的人群大,这意味着城市中的教育机会不平等更加明显。综上可知,在我国,城乡之间的教育机会不平等依然在很大范围内存在,经济发达的地区未必就能减小教育机会不平等。

表3 各级重点学校城乡辈出率的区域比较

第二,如果假设三成立的话,即任何地区和各级学校,优质的教育资源都会倾向于城市,城乡间的参与平等并不会因经济发展而有所改善。那么在各个地区各级学校,拥有非农户籍的阶层辈出率都大于1。

根据CGSS 2006年的数据,我们得到了各地区各级学校的城乡辈出率(见表3),由表我们发现,除了中部和西部重点小学阶段(这两组数据也很接近),在其他地区和学校,拥有非农户籍地阶层辈出率都比农村户籍的阶层辈出率高出1―4倍。而且我们发现,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这种差异越来越大,以东部为例,从重点小学到重点高中,非农户籍的阶层辈出率分别是农村户籍的阶层辈出率的1.8倍、2.8倍、4.3倍。可以看出,社会优势阶层会利用资源转化和文化再生产的方式在教育分流的过程中发挥作用。所以,假设二得到验证。

五、结语

从数据分析来看,假设一和假设三基本得到证明,但是假设二则难以成立。因此,我们可以得到以下结论:经济发展能够促进整体教育水平的发展,但是教育的发展未必能够促进教育公平。对于我国来说,虽然建国以来,教育得到大力发展,但是教育不平等依然存在,而且经济的发展并未有效改善教育机会的不平等,教育参与的不平等则更加不容乐观,这些明显地表现在不同区域及城乡之间的差距。当然,教育的发展与公平不仅仅受到经济水平的影响。本文并未对其他因素作系统分析,例如各地区的人口结构、教育意愿、历史传统,也没有对各区域的教育发展与公平作一个长时段历史考察,这些问题将有待于学界进一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李煜.制度变迁与教育不平等的产生机制――中国城市子女的教育获得(1966―2003)[J].中国社会科学,2006,4.

[2]刘精明.高等教育扩展与入学机会差异:1978―2003[J].社会,2006,3.

[3]刘精明.国家、社会阶层与教育――教育获得的社会学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4]刘精明.教育不平等与教育扩张、现代化关系之初探.浙江学刊,2000,4.

[5]郝大海.中国城市教育分层研究(1949―2003)[J].中国社会科学,2007,6.

[6]吴晓刚.1990―2000年中国的经济转型、学校扩招和教育不平等[J].社会,2009,5.

[7]杨东平.高等教育入学机会:扩大之中的阶层差距[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6,1.

[8]杨东平.中国教育公平的理想与现实[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9]李文胜.中国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公平性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区域发展研究范文第4篇

关键词:区域金融;区域经济协调;广东;其他沿海省市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沿海地区由于地理位置上的优势,在融入世界经济体系的过程中,其内部的经济格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也带动了国内其他地区的发展,广东也是发展的龙头之一。那么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广东与其他沿海省市区域金融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否存在差异,广东区域金融与区域经济发展是否具有特殊性。本文试图探讨其发展的特点,借鉴其他沿海省市的经验,更好发挥广东参与全球经济竞争以及带动全国经济发展的作用。

上海的人均gdp已达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广东由于人口众多,经济发展不平衡,所以人均gdp不占优势,与上海差距比较大,江苏、浙江人均gdp也超过广东,福建也有迎头赶上的趋势,所以广东面临的竞争比较激烈。

(3)广东与其他沿海省非农产业和城市化水平比较。从表6可以看到,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非农产业占gdp的比重比较小,广东第一产业的比重为5.5%,上海仅为0.8%,江苏、浙江分别为7%、5.1%,而福建的第一产业占gdp比重比较大,为10.7%,福建农业人口占总人口70%,所以也是抑制经济增长的一个重大原因。

比较各地人均gdp也可以看出,非农产业发达的地区正是人民最富的地区,如江、浙、粤。

2008年,广东城市化水平为63.4%,30年间城市化率年均提高1.6个百分点。目前,广东城市化进程正在加快,并基本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统计显示,随着城镇化、工业化发展,广东城镇吸纳就业能力不断增强。1949年,全省城镇职工27.36万人,占全省从业人员的2.7%;而到2008年,全省城镇从业人员2 227.04万人,占40.1%。

上海市全国城市化程度最高的城市,达到88.7%,江苏、浙江、福建的城市化水平分别为54.3%,56.6%,48.2%。

二、 广东区域金融与经济协调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区域发展研究范文第5篇

关键词:资源型区域 转型 路径

中图分类号:F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5)08-154-02

一、引言

21世纪的发展是一个依赖科技和创新的发展时代,当前全球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正在进行着重大的调整,这些新特征、新变化对未来我国城市的发展有了新要求。由于受到传统的发展模式的影响和技术水平的限制,目前,我国多数城市的发展仍依靠资源的消耗以及政府财政的大规模投入来推动。但是,当前我国的劳动力资源优势开始弱化,而生态环境对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的约束作用日益突出;资源、社会、环境等方面承受着巨大压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对于我国的长远发展而言已是刻不容缓。

二、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西方学者对于资源型城市发展转型的研究从20世纪20年代的西方国家城市工业化迅速发展的时候开始。按照不同时期国外学者研究的特点,可以将他们对于资源型城市的研究分为3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30―1970年,主要表现为研究对象往往是某一单个的资源转型城市。第二阶段是从1970―1980年,这一时期研究者开始从总体上对资源型城市进行研究。第三阶段是从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后,学术界开始对资源型城市进行多学科综合研究。在经济学和城市规划学的促进下,以及可持续发展观念的深入,学者对于资源型城市的研究越来越宽泛涉及的领域更加多样。

由于中国城市经济发展晚于西方国家,国内学者对于资源型城市转型研究晚于西方国家。我国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90年代中期资源型城市的相关分支课题在我国受到重视。主要研究方面包括:对资源型城市发展的综合研究、研究资源型城市发展的问题和成因、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研究、资源型城市存在的社会研究等。21世纪后,从原先对普遍的资源型城市的研究转向对资源枯竭型城市在其发展和转型中面对的问题研究。例如,刘纯彬、张晨等人在2009年通过研究构建了资源型城市转型的模型。傅继成在2007年对黄石的经济转型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转型的方向、动力,同时还提出了一些实施措施。

三、资源型区域率先转型发展概念和条件

1.资源型区域率先转型发展的相关概念。资源型区域的最基本特征就是区域经济社会的资源依赖性。在这类区域中,可耗竭资源的开采是区域的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人口就业主要集中于资源产业。资源型区域转型是区域发展摆脱自然资源约束的过程,是经济转型、社会转型、文化转型、政治转型等多领域系统变革与创新的复杂系统工程。从经济角度看,资源型区域转型的目的是要突破自然资源产出是经济发展必要条件的制约。这要求区域改变资源采掘产业在区域经济中的支柱地位,实现支柱产业多元化或去自然资源化。支柱产业多元化是指改变支柱产业单一的状况而培育和建立多个支柱产业。支柱产业去自然资源化是指支柱产业类型由可耗竭的自然资源采掘业转为依赖非耗竭资源产出的产业,比如高技术产业、金融业、信息服务业等。由上述可以看出,资源型区域率先转型发展是指在区域的发展过程逐渐摆脱对自然资源的依赖,支柱产业由不可再生资源开采和初级加工向资源深加工或其他产业转变,从而实现区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2.资源型区域率先转型发展的条件。

(1)国家的政策支持。由于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国家能够集中全社会的物力和财力来保障政策的实施,所以我国的政策支持对于我国资源型区域率先转型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在促进资源型区域率先转型发展上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促进政策,其中较为有代表性的是在2009年国务院开展了全国资源枯竭型城市和产业转型试点工作。国家在税收、财政转移支付以及就业和地方政府的GDP考核上都给予了更加优惠的政策。例如,在GDP考核上对于一般城市而言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指标,基本成为考虑政府工作绩效的最主要的指标;但是,在资源型转型发展地区对于GDP的考核的比重就有所下降,这样需要当地政府敢于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而不必担心暂时的经济发展减缓。

(2)社会的普遍支持。由于资源型城市的经济发展对于资源的依赖过重,这种情况的长期存在一方面加剧了资源的短缺,另一方面也使得区域的生态环境遭受到了严重的破坏。例如在山西因为煤炭的开采,大量的地表植被遭破坏,水土流失严重同时空气中的PM2.5含量也急剧上升;而在南方的一些地区由于有色金属资源的开采城市酸雨现象经常发生;此外河流也被严重地污染。人们正是在遭受了众多由资源开采而导致的环境问题后也越来越支持政府实现资源型区域率先转型发展,从而还人们一个碧水蓝天同时也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社会的普遍支持也极大地推动了资源型区域率先转型发展。

四、资源型区域率先转型发展的路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