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生产计划作用

生产计划作用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生产计划作用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生产计划作用

生产计划作用范文第1篇

关键词:信息技术 电力生产 生产现场 标准化作业

中图分类号:R857.3文献标识码: A

一.引言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供电可靠性与安全性的要求也在逐渐提高,进而出现了电力自动化系统,利用电子信息技术对电力系统的运行状况进行实时监控,及时掌握电力系统运行的整体状况,同时相关操作人员还可以通过监控中心在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下达相关指令,对系统中出现的相关故障进行及时的了解与判断,进而予以及时排除。由此可以看出,在电力系统中一定要应用电子信息技术,这样才可以实现电力系统的全面自动化。

二、信息管理与电力信息化概述 1.信息管理概念 信息管理是实现组织目标、满足组织要求、解决组织环境问题而开发、规划、集成、控制、利用信息资源,以提高信息利用率,使信息效用价值最大化的一种实现的一种战略管理。 2.电力信息化 电力企业信息化建设更趋向于科学性、实用性、安全性以及效益性,电力企业开发了一系列企业管理和经济运行有关的应用系统,目的在于提高生产和管理效益以及信息系统的实际使用效果。电能可以瞬间完成发电、输电、配电直到用电,电力的生产和使用具有连续性、等量以及同时的特点,要想确保电力的安全生产以及资源的合理配置生产,必须要根据调度指令对电力系统的所有环节瞬时作出反应,电力系统的控制中心、调度中心要同时对发电、配电、输电以及用电的各种数据进行全面掌握,并及时地分析、调度和处理,对生产运行进行科学的安排,要及时的处理大而广、纷繁复杂的信息量,这使得信息处理工作面临着一定的挑战。而信息管理技术的出现正好为信息的处理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它结合了GIS技术,能实现多源数据的迅速整合,便于电力系统的信息化管理,可以综合管理大量的属性数据和地理信息数据,可以为经营管理提供科学的决策支持以及现代化的管理手段,结合了网络技术,更有利于提高信息的共享程度,促进信息管理系统实现电力信息的共享,有利于电力系统信息管理更加的透明。电力系统涉及到了十分广泛的地理区域,需要多个部门对同一图层进行编辑,传统的GIS图层数据不支持多用并发操作,只适合单用户使用,它采用的是文件格式,采用文件服务器的方式来共享图层,若不进行特殊处理,多用户同时更新同一图层文件时就会发生冲突。而新型的ORDBMS技术可以弥补这一缺陷,不会发生共享冲突,它采用的是面向对象的数据库技术,可以集中式管理地理属性数据和信息空间数据,支持版本管理以及并发操作,还支持完全数据库存储模式,能够解决数据安全机制、存储管理大量的数据、数据完整性以及多用户编辑等方面的问题。

3. 电力变电运行中运用信息管理和信息技术的优势

(1)先进性和开放性

数据仓库技术使数据有了更加广泛的来源,便于使用,方便与MIS等系统接口,系统的构造和Internet模式进行了结合,应有前景良好。

(2)实用性强

信息管理技术有利于变电运行中二次部分各类数据源的共享和使用,尤其是对于变电保护技术工作人员来说,有利于提高系统分析和数据统计的工作效率,有利于提高保护运行水平。

(3)可靠性高,易于维护和升级

方法库和数据仓库的采用使得整个信息管理系统运行集中于网络中心规则库和数据库,不再在各级用户之间分散可靠性,即使其中一个客户的工作站突然损坏了,也不会对系统其他部分的性能造成影响,并且很容易恢复,软件开发人员只需改变方法库就可以进行升级换代,既方便又快捷。

三、信息技术在电力生产现场标准化作业中的应用

1.发电厂自动化

利用多台计算机对控制回路进行分散处理的分散控制系统(简称DCS),在当前的发电厂自动化系统中被应用的比较泛,DCS技术主要是将保护以及测控装置安装在发电厂自动化系统中的开关柜中,并且在现场总线的基础上进行连接,然后通过通信管理机与后台机连接起来。DCS技术结合了计算机技术以及控制技术,在分散控制基础上进行集中管理,DCS技术在发电厂自动化系统中的应用,在结合电子信息技术中的通讯技术、硬件技术的技术优势上,给发电厂的运行带来了很大的进步,主要是利用计算机、屏幕显示对数据进行控制与保护,并且实现了计算机的监控系统,因此,可靠性比较高。

2.电网调度自动化 在电力自动化系统中电网调度自动化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主要包括控制中心计算机网络、工作站、服务器以及下级电网调度中心等环节,其系统相对比较复杂。我国在对变电站自动化技术研究之前,总会受到传统通信方式与相关技术的制约。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与进步,系统的自动化程度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并且系统运行的安全性、稳定性与效率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相关技术包括无线网络、现场总线以及控制软件等。到了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的时候,逐渐研发出了一种集控制与保护为一体的电气控制装置。通常情况下,在电网调度中主要包括故障录波装置、远动装置、继电保护装置、量控制装置以及在线检测装置等,这些设备之间的通信方式采用的是高速网络展开连接的,只有利用相关网络才可以确保二次设备的数据以及资源实现共享。变电站数字化运行系统的先进性主要体现在电力生产的自动化,以及状态记录的人性化。当变电站的运行状态出现异常情况的时候,此系统可以很快对其作出反应,针对实际情况进行分析,进而提出合理、有效的解决措施,在解决完系统问题之后,对变电站的检修情况进行相应的报告。 电网调度自动化利用调度主站系统对电网运行的整个过程进行实时监控,这样就可以实现有效的监控过程,并且有利于调度人员的指挥操作,使电网的运行更加高效、稳定与安全。其发挥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对电网的运行状况进行实时监控。在电网运行中,加强工作人员对其电压、负荷等相关参数以及热能工况等指标的实时监控,进而实时监控电网运行的情况,使其可以达到用户的相关需求。其二,开展科学、合理的经济调度,进而实现降低损耗、节约资源、多供电的目标,减小资源使用的压力。其三,确保电网运行的安全与稳定,并且对系统故障展开相应的处理,使系统运行达到最优化。在电网运行中,致使电网出现故障的因素有很多,并且出现故障的过程非常迅速。为了防止因为预测不当、解决不及时等原因导致出现的相关损失,一定要确保电网自动化的全面落实,同时有效增强分析与处理电网运行状况的能力,预先针对电网运行状况进行分析,提出有效的防治措施,并且加强监控操作的严格落实,在最大程度上避免电网运行事故的出现,降低甚至避免出现相应的损失。

3. 配网自动化。

分散控制系统是目前发电厂自动化系统中使用最为普遍的技术,它高度结合了计算机技术、控制技术以及网络技术,其主要特点就是分散控制,集中管理oDCS的运用给发电厂带来巨大进步,它采用计算机、通信、屏幕显示技术、对生产中的数据进行采集控制和保护,利用通信技术实现数据共享的多计算机监控系统,可靠性高。

4. 变电站自动化

由于建设需要和市场因素,我国自1990年至今,变电站自动化一直是电力行业中的热点之一。根据电网的要求,每年有不少的老变电站进行技术改造,实现其自动化管理。尤其是在近年,我国的变电站的自动化技术在质量上有显著的提高。

计算机技术的智能设备实现了电子信息技术在变电站自动化中的应用。它不但可以通过计算机数据通信接口,利用计算机的存储功能完成统计记录,还能分析很多现场难以直接衡量的数据,实现诗句数字化。它以自动化系统代替常规的继电保护、仪表、模拟屏、控制屏和运行控制装置,向变电站的安全高效运行更进一步。

5. 电力系统信息安全的有关防护方案

由于信息系统安全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且电力处于国民经济产业中的重要位置,更应系统地、全面地进行分析和把握,从全局角度加以设计和实施。按照安全风险类别及安全建设原则,电力信息系统的安全防护方案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数据安全、系统安全、网络安全、物理安全等四个方面。

(1)数据安全

数据安全的核心工作是做好数据的安全存储、信息鉴定、安全传输等三方面内容。信息安全存储是要保证企业业务安全运行的关键,日常生活中最安全、最有效的方法就是采用数据备份,一旦发生操作系统瘫痪、或者数据库系统的数据丢失等情形,备份的数据可以及时弥补。数据在传输过程中容易发生被非法窃取、篡改等威胁,信息鉴定技术可以保证数据完整。由于电力系统在国民经济生活中起着重要作用,因而其传输的都是重要信息,实际操作中可以结合传输加密技术实现数据的机密性。最后,信息传输安全主要指的是为了保护数据信息传输过程的安全。

(2)系统安全

系统安全方案设计中主要包括安全评估、病毒防护、操作系统安全等三方面内容:①安全评估是为了减轻因系统的安全漏洞而导致的黑客攻击,安全评估系统可以有效地对系统进行扫描,搜索并修补安全漏洞,增强系统对网络攻击的防护能力。②病毒防护必须通过防病毒系统来实现。一个完整的防毒系统应该包含从网络、服务器、应用平台到桌面的多级结构,此种体系下才能有效地防治病毒,从而保证整个体系范围内病毒防护体系的有效性和完整性。③由于操作系统是整个安全系统的核心控制部位,因此要应该行之有效地进行防护,尽量采用安全性较高的操作系统,关闭存在安全隐患的程序和文件,严格限制用户使用权限,及时修补系统安全漏洞。

(3)网络安全

网络安全方案设计中应该主要注意安全检测和网络结构安全两个方面:①作为防火墙的合理补充,安全检测须在内部核心部位配备入侵检测系统,以对抗来自系统系统内部和外部透过防火墙的各种攻击,在入侵检测系统和防火墙的共同作用下,可有效地减小系统的损害程度。②网络结构布局的合理布置也影响着网络的安全性。对于电力系统内部的各种联系,例如办公网络、业务网络和外单位互联网等接口之间应该设置保密程序,避免安全系数较低的其他网络对其构成威胁。

(4)物理安全

一般意义上的物理安全主要指的是环境安全、设备安全、媒介安全等三个方面:①应注意环境安全保护,以确保电力系统的信息设备不因环境问题而出现故障。②加强设备的安全保护,防止发生设备被盗、损毁现象,也要限制设备防护人员的数量,限制设备出现损毁的客观条件。③媒介安全方案的设计主要是加强场地基础设施建设,严格制止信息通过辐射、线路截获等方式造成泄露。

6.移动作业系统在电力生产现场的运用

(1)、移动作业系统的概述

移动作业系统是基于windows Mobile操作系统,采用Net compact Framework、轻型数据库和web service技术,实现PDA移动终端的电力生产现场标准化的系统。

移动作业系统移动作业系统从应用层面分为主系统和移动端系统两部分,生产MIs的作业任务管理模块是主系统,主要是为移动端系统提供规则定义和任务支撑;移动端系统用于下载和查看任务、作业标准,保存现场作业记录并反馈给主系统。

(2)、移动作业系统作业流程的实现

移动作业系统的核心是生产计划,根据生产计划的结果,选取作业标准作业任务,业务人员在移动终端下载作业任务,在现场执行。作业结果传输到生产管理信息系统中,进行任务记录归档,完成记载。

(3)、移动信息系统的运用效果

移动信息系统的运用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业务人员的负担,提高生产效率,规范现场作业程序,建立新型的监督管理系统。移动信息系统的广泛运用,对整体的生产管理水平的提高建立了基础,提高电力生产的经济效益。

四.结束语。

信息技术凭借着其强大的功能和优势,在电力系统自动化中扮演这越来越重要的角色。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子信息技术的不断完善,将有新的技术应用到电力生产中,为提高生产效率及生产安全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张明媚.信息技术在电力生产现场标准化作业中的应用[J].广西电力,2011,34(6):55-57,64.

[2]周爱华,杨华飞,郭宝等.电网生产现场标准化作业应用的设计与实现[C].//2009年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2009:1-5.

[3]罗华枚.信息技术与发电企业集团化管理[C].//2008年电力行业信息化年会论文集.2008:469-471.

[4]代志远.ETL在电力生产运维分析系统中的设计与实现[D].山东大学,2009.

[5]刘莺.电力生产MIS管理系统的实现和应用[D].复旦大学,2008.

生产计划作用范文第2篇

关键词:生态环境;垄作;花生生产

1 花生垄作栽培技术的生态效应

1.1 栽培模式分析

以前的花生栽培主要采用平作的畦播方式,而采用花生垄作栽培以后,主要采用起垄的方式种植。垄宽大约为70~80cm,一般在与地面高度为17cm的地方种植花生,垄顶行距大概为15cm左右,平均行距约为25cm,在花生的种植面积上,花生垄作栽培与传统的栽培是一样的。

1.2 土壤水分的变化规律以及水分生产效率

传统的花生栽培主要采用大水灌溉,而花生垄作栽培主要采用小水沟内渗灌溉,改变了以前因为土地不平整造成土壤与肥料流失的现象,使水源得到了有效利用,保存了肥料的肥力。

我们从垄作与传统平作灌水前后土壤水分含量的垂直变化来看,在春季的时候,在60cm以下,垄作与传统平作的土壤含水量差不多。在60cm以上,垄作比传统的平作含水量更高。在灌水后再进行测定,垄作各层土壤的含水量与传统平作相比,明显更高,特别是在深层土壤里面。由此可见,垄作在深层灌溉方面比平作更加具有优势。

2 花生垄作栽培技术操作的要点

2.1 地力、品种的选择

首先选择适合的地区。花生垄作栽培必须要具有一定的条件,首先要土壤条件好,其次是地力基础要好。因此,进行花生垄作需要土壤肥力雄厚、耕层深厚、排水良好的地理条件。如果是旱作地区,一定要进行免耕、节水以及覆盖等技术一起实行。其次是整地和播种。在花生播种以前必须要有合适的土壤墒情,如果墒情不够就要把墒建造好,然后再起垄。如果农时比较紧,也可以将花生播种,以后再进行浇水工作。最后选择良种花生。对于花生的选择,主要采用粒大饱满的品种,这样才能长出更好的根苗,结出更多的果实。

2.2 田间管理

2.2.1 加强管理入冬前以及春季的施肥问题。在冬季的时候,垄作花生要做好浇水工作,如果是比较干旱的年份,在花生生长初期要做好春季的浇水工作,主要是防冻害以及干旱。在花生生长的后期,浇水主要根据天气情况。花生刚开始生长的时候要追肥,将肥料撒在地沟里面。再用小水慢慢灌溉,千万不能用大水灌溉。等水经过慢慢浸润到垄丁以后才停止浇水。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避免花生根部的土壤板结。肥料不能直接洒在垄顶上面,这样做既会浪费肥料的肥力,又会将花生烧坏。

2.2.2 加强病虫害防治。采用花生垄作栽培还能防止杂草丛生。在垄作栽培条件下,田间的湿度比较低,通风透气、光照作用强,幼苗发育良好,因此,发生病虫害的机率比较小。但是,对于病虫害的预防工作也要加强,一旦发生危险就要尽快防治。

2.2.3 适时收获,秸秆还田。垄作花生的收获与传统的平作收获方式一样。但是,如果地块属于套种玉米就要重点保护玉米幼苗。垄作栽培会把土壤表面变成波浪形,花生秸秆在粉碎之后大部分都会在垄沟底下,对下一季的作物播种不会产生影响。所以,垄作栽培的作物最后都需要秸秆还田,这样才能使土壤的有机质得到提高,形成肥力,利于下一季的播种,进一步改善土壤生态环境。

2.2.4 垄作结合免耕覆盖。垄作结合免耕覆盖以后,当雨季的时候可以使地面径流减少很多,充当了“地下水库”的作用,还能防止杂草的生长,提高土壤水分利用效率等,因此,垄作与免耕覆盖相结合可以使花生生产提高生产率。

3 花生垄作栽培技术前景

从世界上来说,我国的花生生产产量与其他国家相比是比较大的。花生播种面积通常每年都在近3000万hm2左右。但是,我国是人口大国,人均土地资源是非常少的。因此,我国的花生生产规模比较小,投入与产出不成比例,很难在国际市场中立足。农业生产需要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并不断进行产业化,这样才能使资源的使用效率得到提高,从而降低生产成本,最终提升经济效益,然后在国际市场中具有竞争力。而花生垄作栽培技术就是这样一种创新技术,采用这种技术,花生的产值可以增加8%~10%,成本上也能节约30%。垄作技术在形成规模化以后,我国农业结构与农村经济结构可以得到很大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也有所提高,在国际上,我国的农产品竞争力也比以前更大,农民的收入水平得到大大提高。

我国的水资源是相当缺乏的,由于水资源的缺乏,严重制约了农业、社会、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花生垄作高效节水技术的使用具有很多优点,例如促进增产、方便管理、减少成本等等,它是一种综合性的节水技术。另外,垄作技术还有节约水资源、节约肥料、减少污染等好处。在实施了垄作生产技术以后,灌溉水的利用率提高了1/2,比当前的水平提高了20%。使用了花生垄作技术以后,可以使我国的资源利用率大大提高,还能进一步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生产计划作用范文第3篇

关键词:农业机械化;粮食;增产

中图分类号:F3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2)-07-0159-1

1 解决提高地力的问题

公主岭市采取深耕加施农家肥的方法解决提高地力问题,收到良好的效果。深耕首先能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的底墒。深耕可以疏松土壤下层,使土壤的含水部位下移,增加土壤的含水量,即增加土壤的底墒。农谚所说的“深耕一寸土,多耐十天旱”就是这个道理。②能加强土壤的透气性,从而提高了土壤中的有效养分。③有利于消除杂草和病虫害。④促进根系发育,增加牧草及饲料作物的产量。⑤可深层施肥,有利于逐步熟化下层土壤,增加根系吸收营养范围。深耕可以打破旧犁浅耕形成的犁底层,加深耕作层疏松土壤,并把地表的杂草、作物的残体和根茬埋到底层腐烂,增加土壤中有机质的含量,耕后耙地可以把农家肥均匀地混合到耕层中,扩大土壤中有益微生物的活动范围。从而改善耕层的水、肥、气、热条件,深耕后耕层土壤容量由1.4—1.5克/cm3减少到1.0克/cm3,孔隙度增加,水分增加,地温提高1℃—1.5℃,有色微生物增加1.1倍,速效磷增加0.5倍,提高了土壤地力,扩大作物根系的生长领域,促进了作物生育。

2 解决一次播种一次拿全苗、齐苗、壮苗的问题

机械化播种做到了开沟深浅一致,种子定量均匀的落在湿润而平坦的种床上,覆土薄厚均匀,并能做到先使湿土回位再覆表层土避免夹干,实施机械化苗带重镇压技术,保墒性好。并且机械播种效率高,能够适时把地种在火候上。

近几年,公主岭市又推广了机械化精量播种技术,更好的解决了一次播种拿全苗、齐苗、壮苗的问题。与通用播种相比,保苗率提高18%,平均保苗密度增加4.7%,抽雄吐丝早2—4天。每公顷增产1027.5公斤,增产率为15%。

3 推动了先进农业技术的转化

以玉米为例,现在玉米实现了全程的机械化,机械化程度达到70%以上。近年来,以农机为载体,精量播种、保护性耕种、高效植保、秸秆还田、节水灌溉等等这些农业的先进技术得到大面积的推广应用,主要依赖于农机的作用。提高了水、种、肥、药的利用率,改善了耕地的质量,挖掘了粮食增产的潜能。比如说机械化精少量播种技术,能够把化肥均匀的施到种床下,使颗颗玉米都能得到等量的肥料,是人、畜力所难办到的,而且机械化精少量播种能够做到深施肥,使种肥分离,节肥节种提高肥效。机械施肥比人、畜力施肥效率高1.5倍,肥效提高17.5%。深施肥比种肥同床出苗率提高10%,肥效提高25%,节省种子10%,增产10%。土地深松,能使玉米每亩增产200斤,水稻的机插要比人工插增产100斤。

4 增加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农业机械化提供了防灾减灾装备支撑,减少了病虫害的发生,为实现粮食抗灾夺丰收提供了有力的作用。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保持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保障粮食丰产丰收的核心是要解决谁来种地,怎么种好地这两个基本问题。只有实现农业机械化,才能承担起这两个使命。只有培育好农机手,才能解决好谁来种地的问题,才能解决青壮年劳动力不足的问题。只有依靠以农业机械为载体和引领,把生物技术、工程技术、信息技术、环境技术等等这些技术集成化,才能不断的提高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才能种好这个地。所以,要充分发挥农业机械集成技术,节本增效,推动规模应用的重要作用。

4.1 防春旱

实行秋翻秋整地和早春耕地,加深了耕作层,增强了耕层土壤的团粒结构,使耕层能容纳较多的反浆水分,切断了表层的毛细管,堵塞了土壤水分散发的通路,减少了水分消耗,减弱了表层的导热能力,减缓地表由上向下的化冻速度。尤其是近几年公主岭市推广行走式抗旱播种技术,从根本上解决了春旱影响播种问题。

4.2 抗夏涝耐风刮

机械化耕整地不但实现了一次播种一次拿全苗、齐苗、壮苗,而且后期发育良好,根深叶茂,夏季既抗涝又抗风抗倒伏。与人畜播种相比植株倾斜大于60℃的株数减少34.4%。

4.3 躲秋霜

公主岭市无霜期仅为140天左右,秋霜来的早。同是最佳播种期播种,人畜力播种,开沟深浅不等,覆土薄厚不均,苗出的有早有晚,不齐不全不壮。而机械播种苗齐苗壮苗全,秋季成熟早,可以躲过早霜侵袭。

4.4 把病虫害消灭在初发期

公主岭市近几年推广了药剂机械喷洒技术以来,由于机械喷洒效率高、效果好,有效的提高了植物保护能力,把病虫害消灭在初发期。

5 降低了农民农业生产的劳动强度,缓解了青壮年劳动力短缺的矛盾,为稳定粮食生产面积发挥了重要作用

实现农业机械化也加快了作业的进度,提高了劳动生产率。现在不需要再男女老少齐上阵收割玉米了,依靠人力秋收要搞一个多月,现在我们大量的农机机械承担了秋季玉米收割的主要任务,只要一个星期左右就基本上收割完成,全国也就是20多天。并且机收机翻同时进行,使这个过程缩短15天的时间,赢得了宝贵的农时。机械化作业效率提高以后,为增产创造了条件。

总之,实行农业机械化,解决了人畜力解决不了的技术问题,保证了大规模粮食安全生产,促进了粮食稳产高产。2011年全市粮食产量达60.5万吨,比2010年增长了1.46倍。实践证明农业机械化是粮食生产的先进手段和载体。

生产计划作用范文第4篇

【关键词】计划生育的再生产效应;文化资本;人口转变

一、计划生育再造与文化资本

“文化资本”是布迪厄为了论述其实践理论所提出的一个概念,是其对“场域”和“惯习”研究的继续。按照布迪厄后来的总结和概括,文化资本可以具体化、客观化、体制化三种状态存在,分别体现为精神和身体的持久“性情”、文化商品及区分文化资本高低并为之提供庇护的原始资产三种形式。

具体化的文化资本被认为是一种身体、精神上的持久的“性情”,蕴涵于布迪厄所强调的“惯习”之中。家庭文化环境对具体化的文化资本影响较大,且这种影响更多地体现在对一个人的青少年时期的影响。在计划生育政策的实行下,更多地出现了独生子女。在这一点上,对于文化资本传递的影响是巨大的。独生子女被更多地被父母关注,他们和父母的互动更显著,接受父母精神方面的影响,这样更有利于获得父母的文化资本。特别地,作为独生女,她们往往得到更多的疼爱的同时,也被期许了更多的希望,她们或许被要求要像男孩一样努力奋斗,这也促进了她们文化资本的积累。即使在农村,由于“一胎半”的政策的实行,生育间隔的拉长使得作为头胎的女孩也会在一定时期受到较多的关注。

客观化文化资本体现在特定的文化物品之中,如书籍、词典、机器等。这类的文化资本与经济资本联系较为密切,因为要获取这些客观化的文化资本是需要付出一定的经济成本的,所以在这一点上,计划生育政策对其影响更为明显。一方面,在相同的条件下,抚养孩子的数量减少必然会致使直接成本的下降;另一方面,由于怀孕次数和抚养时间的减少,母亲由于怀孕和抚养孩子的机会成本就相应地减少。这样在相同的条件下,孩子成本的减少会相应地增加家庭的发展型消费和享受型消费,增加家庭的文化物品,如书籍和计算机的购买。

制度化形态的文化资本,体现在特定的制度安排上,通过制度渠道等级差异得以合法化的文化技能、文化知识、文化素养等,如正式的教育文凭、资格证书等。制度化的文化资本主要体现在受教育水平上。显然,在有无计划生育作用下,子女从父母那里接受到的文化资本是不同的。有研究发现,除非一个家庭的条件足够好,家庭会把教育发展的机会优先分配给男性而非女性。这种家庭的教育选择策略在计划生育政策下被明显地弱化了。首先,根据上文的分析,由于生产型消费的减少,使得家庭更愿意对孩子的教育进行投入。更为重要的是,较少的孩子数量,使得家庭在选择对谁进行教育投入的余地上减少。

二、文化资本与生育决策

作为积累性和持续性的“性情”,具体化文化资本根植于一个人的价值观中。在拥有较多文化资本的人的眼中,生育行为已不再是“随性”或“自发”的,而是一种经过深思熟虑的决策过程,是一种理性的行为。由于青少年时期生活经历所形成的价值观的影响,持续性的“性情”会导致一种“少生、优生”的偏好。“在动机与行动的关系链中,偏好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它既是个人的价值动机和利己动机的相互作用的结果,又是决定个人作出行动方式选择和导致行动结果的直接条件。”由于在青少年时期得到父母的较多关注和文化资本的传递,所以,当在受计划生育政策影响的一代进行生育决策的时候,他们会倾向于让他们的孩子也能够得到更多的关注和文化资本的传递。

客观化文化资本的增多对于生育率下降的作用也是显而易见的。在生育率下降的原因中,避孕工具的使用对于生育率下降的作用是决定性的。相关书籍和计算机的普及,使得人们的避孕知识增加,获得避孕工具的能力大大加强。与客观化文化资本所对应的文化生活的丰富多彩,一方面减少了人们性生活的频率;另一方面也减少了孩子对于心理抚慰和满足的效用,人们更愿意投入到更加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中,而不是把时间都花在抚养孩子上。此外,电视和计算机的普及使得人们更易接受“社会养老”等新的理念,这在一定程度上也降低了孩子的效用。

根据人口普查数据,我国人均受教育年限从1964年的2.68年提高到2010年的8.25年,人口预期教育年限从1982年的6.13年增加到2005年的12.3年,劳动人口人均受教育年限从1982年的7.74年上升到9.5年。受教育年限的增长带来了人力资本的增加,导致妇女进行生育的机会成本大大增加,抑制了人们的生育需求。另外,由于文化资本的传递性,教育级别较高的人倾向于让他们的子女保持他们较高的教育水平,必然会增加他们对子女的教育投入预期,从而促进他们的生育选择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

三、结论与讨论

借助对计划生育政策、文化资本与生育率下降三者关系的分析,本文探讨了计划生育政策在新时期作用机制复杂化的倾向。通过研究,我们发现在进入市场转型期特别是新世纪以来计划生育政策已经不再是依靠单一的行政指令来发挥作用,而是通过它的再生产效应影响人们的生育决策,进而维持我国的低生育率。我国的低生育率稳定机制正在从政策控制机制向群众自我约束机制转变。

作为一项探索性的研究,本文展示了文化资本在计划政策作用机制复杂化倾向中的解释力。但是,单单是一个文化资本的变量是不足以说明复杂的计划生育再生产效应的。如果想要更加深刻地了解计划深远的再生产效应,仍需要更加细致、深入、大范围的思考、调查和分析。

参考文献

[1] 布尔迪厄,皮埃尔,包亚明译.布尔迪厄访谈录:文化资本与社会炼金术[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2] 蔡昉.中国人口与劳动问题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生产计划作用范文第5篇

    近年来,人民币在国际经济与贸易市场中的升值趋势变得越来越明显,人民币的汇率变化对于我国的进出口贸易都会带来很大影响。我国是一个出口大国,人民币的持续升值将会促进我国的贸易顺差继续加大,其他国家的贸易你你差也会加大,从而影响我国出口贸易市场。人民币汇率的变化已经成为一个重点话题。近年来我国一直在积极实施汇率改革,美国是我国的一个出口贸易大国,人民币汇率的变化成为中美贸易之间出现不平衡状态的重要原因。本文从当前国际贸易中外汇市场中的人民币汇率的变化对我国的出口贸易的影响分析着手,提出了我国出口贸易发展的应对策略。

    一、人民币汇率的变化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

    在外汇市场上,人民币逐渐升值是当前汇率变化的一个重要表现。在外汇市场上的汇率变动对于我国的出口贸易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

    (一)人民币汇率的变化对我国贸易的收支情况有重要的影响

    汇率的变动对我国的贸易收支带来影响具有很多种途径,一方面,外汇市场的汇率变化可以使得国内以及国际市场的商品的相对价格出现变化,进而影响到我国的出口贸易的收支。另一方面,汇率的变化会直接对我国的收入和支出带来影响。一般说来,汇率的变化,会导致商品的价格出现变化,对我国的贸易收支情况的影响是短期的。从长远的方向来看,出口商可以通过对各种科学技术的有效运用,提高产品的竞争力,降低成本,从而对汇率变化带来的影响进行控制。汇率的变动对我国贸易收支的影响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在具体的贸易过程中,还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比如汇率变动过的经济状况、汇率的传递效率等都会对出口贸易带来影响。

    人民币汇率的变动对我国出口贸易的收支状况的影响有短期和长期两个方面的,主要是体现在价格调节机制方面的。影响价格调节机制的因素有很多,比如出口供给能力、需求弹性、议价能力等,这些因素在短期内的可变性比较小。另外有一些因素的影响是多变的,不好把握,比如生产成本的相关投入,就是一种多变的因素。这些因素在不同程度上对我国的出口贸易产生促进或者抑制的作用。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产业结构不断升级,各种基础产业的发展十分迅速,我国很多出口商品的生产材料的原产地将转移到国内,汇率的调整对于我国的出口贸易将产生一定的扩展作用。外汇市场的汇率变化对于我国的出口贸易的发展从长期角度考虑是有益的,为了使得汇率的变化对出口贸易的发展产生作用,需要促进我国的出口贸易具有规模化的经济特征,不断积累各种人才技术资本,促进产业体系的完善。

    (二)汇率变化对我国出口贸易结构的影响

    在国际贸易中,贸易结构是取决于产业结构的,产业结构会随着产品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力发生变化而变化。因此,汇率的变化对于我国的出口贸易结构的变化并不是直接产生影响的,是通过出口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价格的调整对商品的竞争力带来影响而体现出来的,一般说来,出口企业会选择一些获利比较多的产品进行生产以及出口贸易,对产业结构以及贸易结构都会产生较大的影响。汇率的变化就是通过这一途径对产业结构和贸易结构产生影响的。从2005年七月开始,人民币开始快速升值,我国的贸易结构也发生了相应的改变,人民币的升值幅度之大,使得企业很难依靠降低工资来保障产品的价格优势,同时,汇率的变化还造成了出口汇兑风险。比如,人民币升值10%,则意味着企业拿到的货款只有原来的90%。人民币升值还会促进出口商品生产过程中的各种需要进口的原材料的价格相对下降,对于工业制成品的出口是有利的。我国出口贸易中的主要商品是工业制成品。从短期来看,我国的劳动力资源优势还是比较明显的,人民币升值对这方面的影响不是很大。由于劳动密集型产品的技术含量一般比较低,在市场上的可替代性比较大,因此从长期发展而言,人民币汇率的变化将会对我国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利润带来影响。但是从另外的角度来说,人民币汇率的变化,对于我国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影响也有有利的方面,人民币升值,将会使得传统经济生产中的一些能耗高、污染高的企业被淘汰,从而可以促进企业的整体质量的提升,还能我国出口商品中的技术产品的价格下降,可以加强对国外先进技术的引进力度,提高我国产品的综合竞争实力。总体而言,外汇市场的汇率变化对于我国的产业和贸易结构的优化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三)人民币汇率的变化对于我国贸易顺差具有影响

    在国际贸易中,我国的贸易顺差的出现,导致人民币升值,而人民币升值对于我国贸易顺差也具有一定的影响。近年来,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进程逐渐加深,对外贸易的规模逐渐增大,贸易顺差也出现了一定的增长趋势,对于我国经济的收支平衡以及经济的运行都带来了十分重要的影响。尤其是我国加入WTO之后,外商对我国经济生产的投资力度不断增加,导致我国的进出口规模也逐渐增大,贸易顺差的规模开始急速扩大。当前,我国在国际贸易市场中的贸易顺差是各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具有一定的特点,比如复杂性、综合性等,并不是由于汇率变化也一个因素影响造成的。

    二、我国出口贸易应对汇率变化的措施探讨

    随着我国对外贸易的快速发展,我们要加强出口商品中的工业制成品的比重,要利用外汇储备加大对各种技术的引进以及研发,注重提高产品的质量和品牌效应,通过贸易双方的共同努力减轻汇率变化对我国贸易的不利影响。

    (一)缓解人民币升值压力的策略

    人民币升值对于我国的对外贸易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要加强对人民币升值压力的环节,减轻汇率变化对我国出口贸易的不利影响。

    1.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汇率改革对于我国应对汇率变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现阶段,我国对于国际收支实行强制结售汇,银行的外汇市场具有一定的封闭性,在未来的汇率形成机制的完善过程中,应该要适当地放宽对强制结售汇制度的限制,允许国内的企业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结汇,促进外汇汇率的变动对企业发展的引导作用的发挥。在此基础上,我国政府还可以利用庞大的外汇储备,建立起有效的汇率干预机制,从对汇率的过度干预转向微调,为人民币自由兑换机制的建立提供便利的条件,使得国际市场上的人民币的需求压力得到有效的缓解。

    2.对我国的外汇储备进行合理利用和适度控制。人民币汇率的变化,主要是由于我国在国际贸易过程中贸易顺差的积累形成了巨大外汇储备,因此,在出口贸易中加强对外汇储备的合理利用,对于缓解人民币升值带来的压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外汇储备进行合理利用,首先要调整我国对外汇储备的选择,减少对单一货币的依赖,可以拓宽对世界上其他国家的储备,将外汇储备转化成为国际投资,可以保证外汇储备的流动性,促进储备保值。加强对外汇储备的利用,还能促进我国的企业利用外汇对国内紧缺的产品进行购买,平衡物价,加强对高新技术的引进,优化我国企业的竞争力。

    3.加强对各种经济政策的灵活运用。在进行外汇改革之前,我国行政对汇率制度的干预力度比较大,进行汇率改革之后,增加了我国外汇汇率制度的浮动性,为我国采取相应的措施缓解人民币升值带来的压力提供了一定的空间。我国可以积极地利用各种财政政策,对高能耗的产品进行补贴,一方面,有利于对资源浪费的现象进行控制和抑制,减少贸易顺差带来的压力。另一方面,还可以促进国内产业结构的升级,减少汇率升值过程中对经济的压力以及影响。还可以降低人民币存款汇率,促进我国汇率制度以及宏观经济的稳定。加强对短期资本流动的管制,是人民币升值的一个重要途径。在我国的经济格局中,可以采用多种政策并用的方式,比如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外汇政策等,对我国的汇率升值带来的压力进行有效的缓解。这些政策的实施,应该以短期为主,防止汇率出现升值过快的现象。

    (二)外贸体制方面的策略

    加强外贸体制的改革,对于我国缓解汇率变化带来的压力具有一定的作用。我国当前的外贸体制在一定程度上并不能适应国际贸易的发展,在发展过程中要不断加强外贸体制的改革。

    1.促进我国的发展方式从外向型向内需转变。国内的经济结构有助于我国出口贸易状况的改善,长期以来,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就是出口贸易,我国经济不能实现转型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内需不足。人民币汇率的升值对于我国的出口具有长期的影响,会降低我国出口贸易的增长速度,进而对我国国内的经济增长水平带来影响。就当前的形势来看,我国的出口贸易的依赖性比较强,改变经济发展方式是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首先,应该要对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现象进行改变,加强对中西部地区的经济扶持,提高我国经济的整体水平以及综合竞争实力,拉动内需。其次,应该要加强对农业农村经济工作的重视程度,促进城乡之间的差距逐渐缩小,采用多种政策的结合,来提高居民收入,降低生产成本,扩大内需,从而提高我国经济水平。比如降低个人所得税、增加对中小企业融资扶持等。

    2.调整我国出口贸易的结构。当前,我国的出口商品主要是劳动密集型产品,这类产品的附加值比较低,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实力不足。出口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应该要不断扩大出口规模,在国际市场上占据更加有利的位置,克服人民币升值过程中带来的影响。与此同时,要不断优化出口商品的结构。首先,促进高新技术产品的开发,应该培育一批战略性出口产品,促进我国产品的性质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其次,要给予出口贸易企业更高的待遇,为企业的发展营造和谐、公平的环境。第三,要促进企业利用巨大的外汇储备对各种先进的技术以及工艺进行引进,促进产品的研发,加强产品的品牌创造,提高品牌效应,减少出口商品中的各种高科技产品的生产对国外的依赖,进而减轻人民币升值带来的不利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