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青少年科学教育的重要性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中国在进步,科技更新速度非常的快,大力提倡国民综合素质,这离不开社会科技的发展。想要提高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就要增强我国的综合实力,提高国民的素质是很有必要的,民族的素质离不开教育,特别是青少年时期的教育,青少年教育在人的一生中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国家在不断进步的同时也在不断的创新发展,创新也要从青少年培养开始,培养孩子们的开阔思想和创新思维能力是很重要的。对青少年良好的教育和创新决定着国家的命运,科技馆作为为大家服务的一个平台起到了不可取代的社会意义。
1 青少年科技创新教育的意义
青少年肩负着国家未来建设的重任,我国目前在青少年科技创新教育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中国对青少年科技创新教育的核心是学习教育。在一些大城市科技创新教育模式已经很健全,在教育设施方面和教育内容方面随着国家对青少年的重视都已经逐步完善,这些对国家和国民有利的因素吸引了很多青少年参加到科技创新教育活动中来,很好的促进了学生的创新思想教育并且提高了青少年自身的科技素质,这些对青少年来讲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具有现实意义,比如,在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就有全国性的科技竞赛。青少年培养对科技创新精神和科技创新思维能力的掌握对自己来说是一项很好的事情,而且对于社会的发展来说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2 科技馆对青少年教育的重要性
中国在发展科技馆事业上已经有很多年的历程了,最近的几年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我们青少年科技馆也有着翻天覆地的变化。我国青少年创新教育的科技馆开始走向全面发展的阶段,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科技馆对青少年的科技创新教育非常的重要,开展青少年科普教育是对青少年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部分,这也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唯一途径。青少年在这个社会上生存的法宝就是教育和经济,青少年要想成为前辈的接班人,从小就要培养出探索、创新的能力。青少年正是学习科学知识的最好阶段,需要对科学知识的掌握,青少年科技馆满足了青少年的这一愿望,科技馆可以让青少年在学习创新教育的阶段起到引导和增长知识的作用,所以我们要认识到科技馆在青少年教育中的重要性。
3 科技馆在青少年科技创新教育中的作用
随着科技发展,现代社会形成了一个大经济体,传统的思想已经跟不上现代社会的步伐,在青少年从小的学习中引导他们学习创新教育,引导他们参加科技活动是一个很好的方法。科技馆形式多样,可以满足不同青少年的个性和兴趣,利用科普活动在青少年中普及和传播科普知识和科学创新精神。还可以培养青少年对科学的兴趣,弥补了黑板教育模式的不足,让青少年在教室外可以学到教室内学不到的知识,激发出他们对科学的热爱,提高他们的科学素质。
3.1 科技馆在科技教育中的作用
我国得以发展靠的是科技,一个国家想要科技兴国,就要从青少年开始抓起,科技馆是我国科技事业的重要部分,在青少年创新教育中,实施科学发展,让科技在实践发挥作用,把他们培养成未来的创新人才,为国家的创新技术带来更大的突破做贡献。
3.2 科技馆在教育中的启迪作用
科学创新就是求知答案的过程,是求知欲的动力。要培养青少年问为什么的习惯,我国教育喜欢让学生回答一些有唯一明确答案的问题,对于那些发散思维的问题很少。科技馆通过灵活的方式,让学生做出一些根据他们内心真实想法的题目,这样可以更好启发学生散发自己的思维,培养创新的能力。科技馆更好的在启发教育方面帮助孩子,科技馆在启发教育上为青少年做出了很做的努力和贡献。
3.3 科技馆培养竞争意识的作用
科技馆在开展的一些科普活动中,有青少年科技竞赛,它要求学生自己动手实践,这样可以更好的培养孩子对科技创新的主动性,通过一些实验参加实践活动丰富了他们在课堂上的学习模式。通过比赛的方式,培养他们的竞争意识,在这个竞争的环境中做到了对科学知识实践普及的效果,让他们在学到科学知识的同时具有竞争的意识。
3.4 科技馆起到了青少年创新的作用
科技馆培养了很多教育科技人才,开展青少年科技创新教育是一件很大的教育工程,它是帮助青少年提高自身创新能力的重要的环境条件。科技馆是否能不断的培养创造型的人才,这关系到科技馆能否继续下去的因素,直接关系到科技馆的前途。利用可行的有限资源培养孩子的创新精神,提高创新能力,让孩子在以后的生活中具有创新能力,适应国家的发展需要。
3.5 科技馆起到对青少年素质教育的作用
科技馆在青少年素质教育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科技馆以学习对象为中心,对学习者建立了责任和义务,学习中主要根据学生自身的意识学习。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来强化教育恩师和学生之间的平等关系,这样做的好处是增强了学生的团结意识。科技馆教育除了科技知识教育以外,还有专题的科普讲座,有人文关怀主体,这样可以更好的帮助青少年学生建立自己积极向上的世界观和价值观,让青少年在社会这个大家庭里有一个很好的素养。
一、农村留守青少年思想现状分析
(一)人生观和价值观发生了偏差
青少年时期树立什么样的人生观、价值观不仅关系到个人的前途和发展,而且关系到祖国的未来和希望。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进城务工人员收入越来越高。由于常年工作在外,他们对孩子情感和教育的投入较少。出于内疚,多数就用金钱来弥补孩子,甚至纵容孩子对金钱的挥霍,完全忽视他们思想和情感方面的需要和变化。这就使得孩子有了更多的零花钱,使用金钱的自由度也大大提高。再加上孩子缺乏判断力和自我约束力,极易产生奢侈浪费、攀比等错误思想,甚至有“拜金主义”的倾向。同时,金钱来得太容易会让他们好逸恶劳,不尊重父母的劳动成果,学习动力下降。甚至部分孩子中间“学习无用论”盛行。
(二)心理问题得不到及时救助和解决,情感发育不良
由于父母不在身边,农村留守青少年缺少情感和心理关怀,不愿与外界接触或接触太少。而这种问题没有引起家庭和学校的足够重视。再加上社会环境日益复杂,很多留守青少年表现出内心封闭、行为孤僻、自我等个性特征,不同程度存在性格缺陷和心理障碍。部分孩子甚至早恋。
(三)家庭教育,日常行为失范
留守青少年得不到父母的关心和教育,临时监护人又起不到应有的监护作用,再加上青少年缺乏一定的判断力和自我约束力,容易导致很多安全问题和不当行为。而这些行为常常超越道德、法律底限。北方某省一调查显示,在青少年犯罪中留守儿童所占比例已高达20%。
二、当前农村留守青少年思想问题形成原因
(一)从家庭环境来看,只注重物质关心,缺乏情感关心和家庭教育
家庭环境对孩子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许多外出务工人员在对孩子教育的认识问题上有着明显的误区。有的认为,孩子只要吃饱穿暖,身体健康成长,没有偏离社会的行为就足够了;有的认为,为孩子储备足够的教育资金才是最重要的;还有的认为,孩子学习好坏不重要,只要将来能赚钱就可以,所以对孩子的学业和日常在学校的行为不管不顾。如此种种认识,容易使孩子在思想、道德、情感等诸方面出现偏差,影响着他们以后成为健全的社会成员。
(二)从学校方面来说,只抓学习成绩,轻视思想政治教育尤其是对留守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教育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校只把学习成绩的好坏当做评价学生的唯一“标签”,而忽视了学生全方面的发展。农村中小学更是如此,在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存在着很大的误区。很多留守青少年成绩较差,引不起学校的关注,甚至被列为坏孩子的行列。再加上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素质低下,留守青少年的思想问题迟迟得不到解决。
(三)从整个农村社会环境来说,留守青少年的思想问题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
家庭温暖的缺失使留守儿童心理方面产生了很大的变异,很难融入同龄人群体。加之,目前农村的社会活动和人际关系基本上是以家庭和亲缘关系为纽带展开的,对于自己家庭及亲缘关系之外的其他人的困难处境,村民虽同情,却也无可奈何。而当前农村社会只注重经济的发展,忽视甚至看不到已经出现和正在出现的留守青少年的种种问题,这将会使问题越来越严重。
三、加强对农村留守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力度的重要性
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梁启超在 《少年中国说》 一文中提到: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在中国这个以农村人口为主的国家,农村青少年的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他们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整个农村社会的发展和安定团结。他们将成为21世纪中叶我国农村发展和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生力军和主力军中的一部分。他们的政治思想、道德素质状况将直接影响到现代化建设。现阶段的青少年正是长身体、长知识的重要时期,也是他们形成正确的思想政治观点、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以及健全人格与良好道德品质的奠基期,同时也是人生启蒙与可塑性最强的时期。因此,加强留守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对于落实总书记提出的“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对于青少年形成良好的品德及健全的人格,保障健康和谐发展十分迫切。
四、提高农村留守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一)从家庭方面来说,父母要加强对留守青少年的情感交流和家庭教育,选好监护人
父母与孩子进行情感交流和家庭教育至关重要。虽不在孩子身边,但要尽可能增加与子女的联系,加强与孩子的沟通。多倾听他们的心声,体会子女内心、情感的变化。对于出现的问题要及早解决。此外,父母还要想方设法及时了解孩子在家庭、学校的品行状况,配合学校教育。在选择孩子临时监护人方面首先必须确保临时监护人有足够的监护能力,保证孩子的身心安全。其次被选择的监护人要尽量营造较为完整的家庭结构,增强责任意识,以弥补父母外出给孩子带来的情感上的缺失。
(二)从学校方面来说
1.提高对留守青少年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重要性的认识
当前一些农村中小学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没有把德育工作放在学校工作的首位。一些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教学中重智育轻德育、重课堂教育轻社会实践的现象仍然存在。对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重要性的认识不足,特别是对留守青少年更需要关注和教育的认识不足,严重影响了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发展。
2.根据形势的变化不断调整对留守青少年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和内容。
留守青少年和普通农村青少年在思想、情感、心理等方面有着很多细微的不同。但当前学校对他们的教育完全一刀切,采用空洞、毫无感染力的说教不仅起不到思想政治教育应有的作用,相反可能会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因此应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和问题进行针对性教育,并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变更教育方式和手段。另外,教育内容也应紧跟时代变化不断进行调整和创新。
3.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老师的素质是关键
思想政治老师必须明确自身所肩负的责任,并通过广泛学习来不断提升自己的理论素养和人格魅力。并要深入实际了解留守青少年的思想状况,加强与他们的情感交流,以弥补情感上的缺失。
(一)开展生命教育是提高整体国民素质的基本要求
未来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作为以后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主要团体是现在的青少年,可以说现在青少年的质量奠定了以后国家和名族的未来和命运。在校园积极有效地开展生命教育,有助于提升青少年的生活技能和生命质量,促使他们拥有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学习成才的愿望;有助于提高青少年的国际竞争力,增强他们在国际开放、复杂环境中的应对能力。
(二)开展生命教育是社会环境发展与变化的迫切需求
现代科学技术与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不同的民族、不同的文化的交流、合作提供了便利,为青少年获取信息、扩展视野、培养技能提供了一个宽广的平台,但是由此产生的负面因素也同时在不同程度的影响着青少年的道德观念和行为习惯,享乐主义、拜金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等消极的因素导致一部分青少年的道德观念模糊、道德自律性下滑。因此,迫切地需要培养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生命观以抵御这些不良因素的侵蚀。
(三)开展生命教育是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长的必要条件
由于当今社会物质生活的日趋丰富多样、社会环境的复杂多变,使得青少年的生理、心理成熟期明显提前,因此较之从前极易产生生理、心理、道德的失衡现象。长此以往,由于生理成熟过程中出现的困惑不解不能得到及时的指导,对无法预测但常常发生的隐性伤害难以应对,就会导致部分青少年心理脆弱、产生思想困惑、行为失控等。因此,青少年需要积极的引导、科学的认识生理和心理发展规律,正确理解生命现象和生命的意义。
(四)开展生命教育是现代校园发展的必然趋势
现代校园教育中,关于生命教育缺失太多。全校应该全方位的下通知,一定要加快开展校园教育的改革,从心理、生理、伦理等方面对学生进行全面、系统、科学的生命教育,校内校外的丰富的生命教育资源的系统、有机整合,积极引导学生珍惜生命、善待生命、热爱生活,帮助学生完善人格、健康快乐成长。
二、增强校园生命教育实效性的途径
(一)拓宽生命教育渠道
生命教育是对人的认识,教育内容涉及科学、品德、艺术、劳动、体育等等各个领域。非常重要的生命的一种教育。所以,生命教育可以与多个学科的教学课堂、课外实践活动、专题报告、校园文化建设、道德与心理教育等有机结合在一起来,充分利用与整合校园的各种优势资源,积极调动教育工作者的参与性,以达到有效增强生命教育实效性的效果。通过各种渠道使学生充分认识到生命教育的重要性。
(二)重视生命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
建设一支优秀的师资队伍,是增强生命教育实效性的又一重要保障。因此,要重视对教育工作者的培养。例如:定期集中培训教育、组织现场教学观摩、观看相关的视频教学资料、举办宣导生命教育观念的专家讲座、读书心得交流会等方式。
(三)重视家庭与社会的力量,形成生命教育的合力
生命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需要学校,还需要家庭与社会的密切配合、共同参与。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要积极引导家长参与子女的生命教育,通过亲子沟通、青少年身心保健等方面的指导,帮助家长掌握家庭管理与人际沟通的知识和技能,营造和谐轻松的家庭氛围。鼓励民间组织参与青少年生命教育,充分利用这些组织的优势社会资源。我国的生命教育仍处于萌芽期,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关注、广泛参与,充分发挥家庭、社会的力量,形成生命教育的合力,共同推动我国生命教育事业的发展。
(四)开展专题教育
学校可以从青少年的兴趣、生活经历、当前社会热点问题出发,融合地域、校园、青少年的特点,借由青春期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环境保护教育、预防艾滋病教育、安全教育、法制教育等各种专题教育,使生命教育活动多样化。力求将与生命教育有关的内容整合在一起,形成校本课程。教师依照青少年心理的特征来开展相对应的专题教育,不断进行人与自然、人与家庭的教育,认识生命的宝贵、生活的意义以及学会自我保护等。
(五)积极开展生命教育研究
在生命教育研究积极开展的时候,还可以经常组织专家、学者、一线教育工作者等围绕生命教育的内容、方法、途径、教材、实施情况等主题进行研究与探讨,并将有效、优秀的经验总结成册,让更多地教育者学习,尽快运用到实际教育工作当中。这样必将有力地促进我国生命教育的发展。
(六)结合校园实践活动
校园实践活动也是有效实施生命教育的阵地。特别要注意围绕青少年的实际问题,让他们通过自己的行动来解决,以此提高他们的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要充分利用各类青少年培训教育基地、公共文化设施来开展生命教育,以此拓展青少年的生活技能训练和生命体验;还要充分利用附近社区的生命教育资源,配合社区给青少年提供居家生活、环境保护、人文艺术欣赏、传统文化欣赏、婚姻伦理等教育服务活动;学校的班团队会、节日纪念日活动、仪式活动、社团活动等也可以在了解青少年需求的基础上,结合青少年的实际生活需求,组织生命教育活动,使他们在生动的场景式生命教育活动过程中受到启发,以此获得生命感悟。
(七)紧密结合日常生活
[关键词]青少年;财富观;道德教育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时期,富国富民已成为社会生活的主旋律之一,人们对财富也很关注。教育青少年科学地看待财富,正确地获取财富,理智地支配财富,培育良好的财富品质,从而树立健康的财富观就显得尤为必要。当前,青少年财富观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它们影响着青少年的身心发展。对此,我们必须深入反思,结合青少年的特点,有针对性地改进并加强教育工作。
一、青少年财富观存在的问题
(一)在财富获取方面
一些青少年贪欲太强。面对琳琅满目的商品市场,目睹多彩的外部世界,又看到其他同学享受丰富的物质生活而自己得不到满足,一些青少年从小就养成了“要”的习惯,并且是无节制地“要”、蛮横地“要”,通过向父母长辈“要”来满足欲望和虚荣。更有少数青少年由于通过正常途径“要”不到他们满意的结果而误入歧途,进行偷盗甚至抢劫。
(二)在财富支配方面
一些青少年消费无节制,这主要表现为浪费和消费结构的不合理,可以说是“乱用”。时下,这种现象越来越突出。一些青少年不顾家庭经济承受能力,羡慕“一掷千金”的生活,在消费方面超越甚至是大大超越自身和家庭的正常消费水平。“太爱乱花钱”成了一些青少年的“非典型性”特征。
(三)在财富意识方面
很多青少年,尤其是一些富裕家庭的青少年,缺乏必要的财富意识,更不用说相应的理财意识和能力。他们不知道“财富”“金钱”意味着什么,没有“多”与“少”的概念,除了“要”就是“用”。调查显示,相比日本、美国、韩国等国的学生,中国学生对金钱的意识是最低的,不管是家长还是学生,都只关心学习。对金钱:中国孩子“最没感觉”。
(四)在财富价值观方面
部分青少年片面夸大财富在人生中的作用。他们认为有钱就“理直气壮”,无钱就“英雄气短”,“金钱第一”的思想极大地影响着一些青少年。他们把个人拥有财富的多少作为衡量人生成功、幸福与否的唯一标准,把今后“赚大钱”作为人生唯一的目标,而未能认识到财富的真正意义。拜金主义在青少年中大有蔓延滋长之势。
二、青少年财富观问题产生的原因
(一)社会现买的强烈冲击
许多人将“发财致富”作为“第一要务”,笃信“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有钱能使鬼推磨”等不健康的财富观,从而催生了拼命追逐金钱、比阔斗富、坑蒙拐骗、欺诈失信等丑恶财富行为。一些不良的甚至是极坏的财富思想和言行给整个社会带来不可低估的负面影响。人们在迷惑、矛盾甚至是痛苦的选择中,价值观发生动摇或跨塌。学校处在社会环境中,社会各种不健康的财富行为,对学生的财富观形成强烈冲击。
(二)家庭教育的偏差
家长缺乏对孩子的财富观教育。一些家长不重视财富观教育,不愿意让孩子过早地接触钱、谈论钱,以防止孩子染上“铜臭”;一些家长溺爱孩子,毫无原则地满足孩子过度的物质要求;一些家长虽然意识到和进行了财富观教育,但教育方法不科学,往往将孩子应该做的事和应尽之责任以物质(或金钱)交换或奖励的方式体现出来,长此以往,导致孩子只认钱而缺乏责任感,以为金钱可以交换一切;一些家长没有采取行动,只“说”而不让孩子“做”,不愿意青少年在读书期间参与财富实践活动,从而使得青少年理财能力差,财富意识淡薄,不按财富规律办事。
(三)学校教育的缺失
学校未能很好地顺应时代的要求,根据青少年的特点,有的放矢地对青少年进行健康财富观教育。学校教育仍然重书本知识,教育没有面对生动的同时也是五花八门的财富思想和行为,没有结合现实情况来分析问题、教育学生。为此,学校必须加强财富观教育。
三、厘清青少年财富观教育的主要内容
(一)财富意识培育
财富先是以金钱的形式体现出来。青少年财富意识的发展,大致有四个层次:8~11岁少年具有简单的金钱意识,认识并能计算钱的多少,意识到钱可以买东西,有比较自觉的买卖行为;12~14岁少年具有了较为复杂的金钱功能意识,认识到钱的多种物质交换功能,买卖行为不仅具有一定的自觉性,而且具有初步的独立性;15~17岁少年具有了全面的财富功能意识,既认识到金钱的物质交换功能,又认识到财富在精神方面的功能,还认识到财富的社会功能;18岁以上的青少年具有了创新的财富功能意识,亦即具备了运用财富进行财富增值的自觉意识。财富意识的培养就是要让青少年在其成长发展的各个时期形成对财富的正确认识,这不仅是财富观教育的重要目标,也是青少年社会化发展的要求。
(二)财富价值观教育
一方面,要教育学生认清财富的本质。财富“是因稀缺而需要通过劳动生产出来的对人类有用的产品”。财富的创造与增加是劳动因素和非劳动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是人类劳动与自然物质相结合的产物。财富是人类劳动的结晶,它凝结着父母和广大劳动者的智慧、心血和汗水,所以青少年必须珍惜财富。另一方面,要教育学生正确看待财富的作用和意义,使其认识到:拥有必要的财富是个人基本生活的保障,是追求幸福生活的物质基础,同时也是人类社会进步和发展的必要物质基石。但财富不是人们的终极目标,它只是个人在某些方面实现自己的价值和理想的手段与途径。学校要使学生理解人生的价值在于在创造中获得财富,在获取财富中向社会与他人奉献,而不是为金钱所奴役。这样的人生才是真正潇洒的人生,才是充实而高尚的人生。
(三)财富品质培养
财富品质是指一定社会的财富思想在青少年的观念和行为中的体现,是青少年在一贯的财富行为中表现出来的较为稳定的特征和倾向。它是财富意识与行为的有机统一,是自觉意志的结果。对于青少年来说,学习以下财富品质尤为必要。一是诚信。财富品质的核心是诚信,诚信立业,诚信致富。培育青少年财富品质首先必须使他们诚实守信,真正做到“以诚实守信为荣”。二是自立。要求青少年在财富面前保持自己的独立品格和自立意识,教育青少年抵制金钱的不良诱惑,不能为财富左右,不能为了金钱做出违法犯罪的事情。青少年要有通过自己的劳动去生存发展的意识,要有自立自强、奋发图强的精神,不能始终依赖父母,无休止地向父母索取。三是勤奋。任何人的成功都离不开勤奋。四是节俭。要教育青少年懂得,提倡消费不等于奢侈,而是对消费进行合理的规划和调控,做到量入为出、用之有度。
(四)财商的提高
教育不应该忽略财商,智商、情商和财商这“三商”共同作用,才能更好地解决问题,获取各方面的成功。在财商教育中,重要的是加强对青少年的理财教育,也即是培养青少年获取财富的能力和支配财富的能力。社会上很多不健康的消费行为,尤其是年轻人中出现的“月光族”“啃老族”现象,无不显示着理财教育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在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财富不断丰裕的情况下,理财教育的重要性将更加凸显。这是青少年经济社会化的必然之路,这不仅是青少年的现实所需,更是青少年的未来所需;不仅是青少年本人所需,更是青少年未来家庭所需。
四、积极采取有针对性的教育措施
(一)要抓住关键环节
学校与家庭都应主动将财富观教育纳入素质教育的视野中,纳入青少年的品德教育之中,不能使之成为青少年教育的盲点。在正确把握道德教育规律的前提下,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实现有机结合,系统的课堂教育和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相互促进,就能各施其能,各用其功。在这之中,必须要抓好两个关键环节。一是要教育青少年学会控制对财富的欲望,特别是购买欲和享受欲。例如,教育青少年合理地对待学习用品、生活用品和其他用品的需求,克服贪欲。二是要在日常生活中对青少年进行零花钱教育。“零花钱制度给家长提供了一种非常有利的机会来教导孩子们有关金钱及其功能的知识。”“零花钱无所谓好坏,而给零花钱的办法却注入了各种价值导向。”因此,家长给青少年零花钱的同时,要进行财富价值观的引导。
(二)要勇于直面现实
在课堂教学以及日常德育活动中,在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财富现象以及日益变化的学生校园财富行为时,教育工作者一定要实事求是、敢于正视、敢于分析、敢于教育,既不在传统的财富思想里墨守陈规,也不在现实的经济洪流面前迷失方向。例如,面对令人眼花缭乱的“富豪排行榜”,教师应该理性分析,可结合比尔·盖茨和李嘉诚的慈善捐赠行为,教育学生正确认识财富的意义及其局限性;教育学生评判他人的标准除了金钱外,还有品行、性格、特长等,从而对青少年进行科学价值观的引导。面对不时发生的触目惊心的现象,学校要适时开展廉政文化进校园活动。面对校园贫富差异,学生会感受到财富的多寡不均,产生心理不平衡。针对这种现象,对于家庭富裕的学生,教师要教会他们远离“金钱的优越感”,防止他们患上“富裕病”。对于家庭条件较差的学生,教师要教导他们坦然地对待财富差距,同时用多元标准去评价别人。这些教育对学生形成健康的心态非常重要,它是磨炼学生心性、教会学生如何认识世界的重要过程。
(三)要开展丰富的实践活动
财富实践是生动的、丰富的、精彩的,是充满感性的活动,因此,适当开展与财富有关的实践活动,使青少年在财富的具体活动中加深对财富和财富观的理解与认识就显得尤为必要。第一,学校要开展适合青少年年龄特征的实践活动,使全体青少年普遍接受锻炼。例如:在小学可开展“红领巾储蓄银行”“我是小小理财家”等与学生零花钱相关的简单的课外活动;中学生可以适当参与学校的某些财务活动,尤其是与学生相关的诸如班费、学生伙食、学生社团经费开支等财务活动。第二,家庭要根据具体情况对青少年进行必要的锻炼。例如,让孩子参与家庭财务活动,教会孩子合理分配资源,培养孩子的主动性,这样既可以帮助孩子树立理财意识和理财能力,又可以帮助孩子树立家庭成员意识和宝贵的责任感。第三,贫富家庭的学生都必须参加力所能及的勤工助学活动,使他们从小明白劳动的价值,感受劳动带来的满足感、成就感,从而真正理解“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这对孩子将来能幸福而有价值地度过一生是至关重要的。
【关键词】家庭教育;青少年成长;影响
青少年是国家发展建设的关键,他们的成长教育关乎国家建设发展,为此,需要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三观。家庭教育对青少年的成长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意义,对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家庭教育和一般的教育形式不同,具有长期、持久、复杂、全面的特点。文章在分析家庭教育对青少年成长影响的基础上,为如何通过家庭教育促进青少年成长进行策略分析。
一、家庭教育对青少年成长的影响
(一)有利影响
第一,家庭教育能够为青少年的成长提供重要的物质保障。家庭是学生生活的最初领域,也是影响青少年一生的领域,对青少年性格养成、身体发育、思想动态发展等具有重要影响意义,是一切教育开展的基础。第二,家庭教育对青少年成长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家庭环境的特点决定其对青少年的成长发展具有不可磨灭的。家庭组织中青少年父母的言行举止、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等都会对青少年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二)不利影响
第一,家庭教育不当的影响。现阶段的很多青少年都是独生子女,他们在行为处事上往往以自我为中心,养成了自私自利的性格。加上家长对自己的孩子期望值过高,对青少年过度溺爱,不利于青少年良好性格和意志品质的养成。第二,家庭教育的条件发展不均衡。在对青少年开展教育的时候,不同家庭的不同条件不同,一些家庭对青少年的教育营造了良好的氛围,而有的家庭则是没有关注到青少年成长教育的重要性。
二、通过家庭教育促进青少年成长的策略分析
(一)家长要了解青少年的心理特点
第一,心理上。青少年是一个人成长发展的重要时期,这个时期,孩子的身体会快速发育,在心理上常会出现情绪波动、不稳定的现象。第二,智力发展快速。这个时期的孩子大脑机能增强,认知能力得到快速的发展,开始追求个人的独立。第三,自我意识强烈。青少年随着对社会认知的提升和生活经验的积累,自我意识不断增强。[1]
(二)家长要培养青少年良好的生活习T
第一,培养青少年的睡眠习惯。在青少年时期,良好的睡眠能够促进他们的学习成长,保持青少年情绪的稳定。为此,家庭教育内容之一是引导青少年形成良好的睡眠习惯。比如家长每晚要为青少年准备好助睡眠的牛奶、食物,同时不能让青少年在晚上观看具有刺激性的节目。第二,家长要培养青少年健康的饮食习惯。在吃饭的时候,家长需要注重膳食搭配,每餐给青少年定时定量,严格禁止青少年食用垃圾食品。同时,家长在平时还要观察青少年是否吸烟饮酒、是否有不良生活习惯,家长本身也需要规范和约束自己的日常行为,杜绝在孩子面前表现出自己的不良嗜好。某少女蓝蓝在十岁的时候看见自己的母亲抽烟,她的母亲毫无遮掩地在孩子面前抽烟,后来蓝蓝在学习压力大的情况下也开始尝试学者母亲抽烟,最终烟瘾爆发,影响了她的健康成长。
(三)家长要选择合适的家庭教育方式
第一,家长对青少年的教育要充分尊重和维护青少年的自尊。家长对青少年的尊重能够让青少年学会平等和关爱,帮助青少年获得自己成长自信心。[2]比如作为家长带着自己的孩子去学习画画,当下课之后,家长看见黑板上挂着十多个孩子的画作,但是唯独没有自己孩子的作品。发现之后,家长并没有立即批评孩子,说出类似“为什么你的画作没有贴在黑板上?”而是走到孩子的身边,鼓励孩子说“没事,好作品都是需要经过时间来创作和显示出来的。”鼓励完之后,家长立刻转移话题带领孩子去买食物。这样的处理方式充分体现了家长对孩子自尊心的维护,培养了孩子学会关心他人的美好品质。第二,家长不能溺爱子女,需要为他们的成长提供更多的独立和空间。小明在学校学习成绩突然下滑,教师找到了家长,向她说明小明平时上课表现不好的情况。在教师的批评下,家长没有一味的维护自己的孩子,为孩子学习成绩下降找说辞,而是和教师一起分析了小明成绩下降的原因,回家和小明谈话,指出他这段时间学习的不足。第三,家长要以身作则。青少年喜欢模仿身边人的言行举止,为此,需要家长在平常的生活中规范自己的行为,为青少年的成长树立好的榜样。
结束语
综上所述,家庭教育在青少年的成长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家长本身的言行举止和思想观念、道德品质等对青少年会产生深刻的影响。为了更好的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需要家长进一步认识到家庭教育对青少年成长发展的重要影响意义,从思想认识、指导操作等方面尽一切可能对青少年的成长教育工作,从而更好的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