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现代文化的内涵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现代奥运会从诞生到现在已有一个多世纪了,奥运会经历了复兴、发展过程中无数风雨险隘,逐渐成为一个极具世界影响力的国际运动,使得不同社会制度、意识形态、、地域环境的人们都为之倾倒。奥运会显示出的价值观、功利观所告知人们的,不仅仅是体育竞争的实力,更是经济、政治、科技和文化的竞争力;不仅仅是国家当今的世界位置,更是国家未来的世界地位。在人类的精神和物质文明高度发展的今天,体育运动的地位和作用,体育对社会文化和人们生活方式的影响,也随着现代奥运会的存在和发展而提高。可以说,奥运会把全世界各个国家、各个民族的距离拉近了。
一、奥运是人类精神的需要
文化是由人创造的,奥运会就是在历史发展中人们创造的一种独立、广泛而重要社会文化现象。奥林匹克运动从一开始就把文化提升到“世界共同的文化财富”的审美境界,与人类创造的各门艺术紧密结合。从精神文化而言,“体育运动不仅作用于生物的人,同时还作用于精神的人和社会的人。人们通过运动看到的是不断超越的进取精神、顽强拼搏的精神、公平竞争的精神、团结友爱的精神、爱国主义精神”。特别是奥运的公正、公平的竞争精神,召唤着人们身心的完善和人际关系的和谐。这种精神力量的源泉就是“它以最直接、最不加掩饰的竞争方式呼唤着人的心灵,呼唤着人们表达自己久欲表达但又不易表达的那种‘征服’欲望”。同时,“体育自觉或不自觉地充当了一种宣泄‘竞争欲望’的窗口。每当激烈的竞争展开,都会有数亿万计的狂热观众助威,把赢的希望寄托给与自己感情上、利益上相一致的运动员身上。与其说观众是期望自己崇拜的对象赢,不如说是期望自己去赢”。正如顾拜旦所说:“除体育运动之外,没有任何更便利的场所能使年轻人在娱乐和自由的时间内施展他们的精神力量和身体力量。”这就是奥运会长盛不衰的精神和力量源泉。
二、奥运是政治的角逐
1894年国际奥委会正式成立之时,在《奥林匹克》中就明确规定:“奥运会是个人或团体竞争赛项目中运动员之间的比赛,不是国家间的比赛。”并声称奥运以促进世界和平为宗旨,独立于政治之外。但是这种努力并未收到明显的效果,萨马兰奇在奥运百年回顾时说:“历史告诉我们,在奥林匹克运动中政治是无所不在的。……自1896年来,所有的奥运会都是在各国政府的同意参与下举办的。”实际上体育常常陷入政治策略之中。在古希腊,体育直接为战争服务,为战争训练士兵。而在冷战时期,体育成了政治家没有硝烟的战争,体育与政治明显纠缠在一起。虽然国际奥委会有的领导说过:“我们最重要的原则之一,就是体育完全脱离政治。”从表面看,体育在自身表达方式上也说明这一点,但奥运的国际性使它无法摆脱国际政治风云变幻的影响,竞技的结果和成就自然而然地要涂上政治色彩。这是因为,体育是一种社会文化力量,容易成为政治社会化的手段。无论是个人还是团体,他们所穿的服装、标志所代表的是国家,胜利与失败也代表国家的一部分,这就必然和所代表的政治体制连在一起。另外,政治家也意识到,运动员还能充当国际亲善的外交政治家,因为体育运动是一种超越语言学、政治和社会障碍的国际流通语言。许多国家利用运动员的访问比赛达到政治目的。所以,有人宣称:“运动员是穿着运动服的外交官。”这就是说,这些身着运动装的“外交官”,以极其淡薄的政治色彩,发挥着极其强大而又难以替代的政治功能,在维护世界和平这一更高层次实现着崇高的政治作用。
三、奥运是经济的体现
现代奥运会与商业结合,从它诞生第一天就开始了。1896年首届奥运会在希腊举行时就遇到财政的困扰,在希腊王储的支持下,希腊人经过共同努力,终于解决了财政困难,使奥运会得以顺利举行。1980年,萨马兰奇任国际奥委会主席后指出:“商业化是使体育运动适应现代社会的最强有力的一个因素。”1984年的洛杉矶奥运会赢利2.23亿美元;随后,1988年的汉城奥运会赢利4亿美元;1996年的亚特兰大奥运会赢利已达十几亿美元了。在市场经济盛行的现代社会,奥运会已成为一个有利可图的商业,现代体育商业化的各种形式在奥运会上得到集中反映。门票、电视转播权、商业赞助及奥林匹克营销计划等,都能为奥运会和举办国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当然,我们也应该看到,尽管“商业化”是现代社会的主体行为特征,它有助于奥运事业的发展,但由于人性弱点的顽固性和竞技成果的功利性,我们有理由担心“过分商业化会伤及奥运会和损害运动员”。金钱的腐蚀作用是巨大的,但动力也是巨大的。奥运如何运用好商业这柄双刃剑,真正使奥林匹克运动在商业化的帮助下健康地向前发展,是摆在世人面前的一个时代课题,任重而道远。
四、奥运是科技的展示
四年一届的奥运会是对全世界各国运动水平的总检阅,也是各国科技水平的总展示。在当今世界中,各个运动项目的竞技水平提高之快,单靠大运动量和高强度的训练已经不行了。高新技术为竞技运动水平的提高提供了物质保障和理论依据。本世纪以来,运动技术发展很快,世界记录不断刷新,甚至达到或超过人类的极限。这些进步的背后,是体育科学化的结果。体育高度科学化的另一表现,是运用器材和设备。许多重要的成果、计算机、激光、现代传感技术、新型材料等加速运用于体育运动,塑胶跑道、电子监测所和各种器材、从头到脚的鲨鱼皮运动服装,无一不是高科技的结果。据国外研究,影响运动员成绩提高的因素有150多种,涉及数十个学科领域。
五、奥运是世界全球化的标志
全球化是人类不断跨越空间、制度和文化等社会障碍,并在全球范围内实现沟通以求共识的过程。奥运全球化就是基于人类世界全球化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壮大的。体育文化能成为全球性的文化内容之一,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体育文化本身的通用性。它能使不同人群直接理解其体能符号,达到有效交流目的,使具有竞争、互动、娱乐属性的体育文化更快地为更广泛的人群服务。奥林匹克章程规定:一个女子项目有三大洲的40个国家开展,男子项目有四大洲的75个国家开展才能批准为奥运会比赛项目。从第1届现代奥运会9个大项43个小项发展到今天的第29届奥运会29个大项305个小项,比赛项目成倍地增加,这是每一届奥运会都有发展成熟的、被全球多数国家和地区认可的民族体育项目积累的结果。奥运会已成为世界性的体育节日和检阅人类支配自身能力的盛典,同时,为全世界的年轻人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施展力量的场所。奥运会的发展壮大,实际上正是世界走向全球化的明显标志。各个国家的传统体育项目代表了各自的传统文化,走向世界,成为奥运会比赛的项目,是各国传统文化与世界大文化的融合。正如萨马兰奇所说:“文化与运动是奥运会的两大主题。”奥运项目的国际化,标志着世界文化正走向全球化。
综上所述,奥运会100多年的历史是伴随现代文明走过来的。作为文化与运动结合的奥运会是促进身心和谐发展,增强竞技运动的精神价值,促进世界和平的重要因素。因此,奥运会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参考文献:
关键词:《镜花缘》 生态文明 文化研究
一、《镜花缘》中体现的人文经济内涵
《镜花缘》出于中国清代著名文学家李汝珍之手,这部著作自诞生起就备受关注,究其原因是由于在整个文化研究当中,不论是其涉及的人文文化、经济文化,还是史诗画卷都作为我国游记历史上重要的里程碑而存在。
从书籍的角度来看,作者在人物形象设定方面独具匠心,包括在性格设定方面有极其独特之处,就是其将人文文化和经济文化内在联系体现得非常到位。
随着近几年很多国家和地区对于生态文明的建设越来越重视,我国从“十五”规划开始,将文明建设提上日程,尤其在“十三五”规划阶段,更是进一步提升了建设步伐与速度,所以,这部著作中体现的我国传统经济与文化的焦点内涵,对于我国“十三五”规划下社会文明建设也具有重要意义。
《镜花缘》的主人公唐敖作为作者性格描述最为全面的人物,其在书中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以其游历仙山为主要分界,这是学术界的共识,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这样一个事实:小说在两部分都运用了大量的手笔去描绘和展现仙山和游历之路上的所见所闻。作者将唐敖游历路上所见的人、事、物与人设的命运相交叉,并以主人公为切入点,深刻地描绘了一副生动的历史画卷。
文中描述的经济文化恰当且生动,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李汝珍晚年虽生活潦倒,但是依然能够以宽广的胸怀关心经济与人的内在联系,实属难得。也正是由于作者处在当时的现实困境之中,才能够以独特的角度去诠释其与经济文化的内在联系,不断追求更高的思想觉悟:突出注重平等的重要性,文化与经济绝对不是相互主宰的被动关系,而应该是一致的平等发展,透过小说的内容我们可以看出,作者是一个游荡于市井之地的智者,关注与反思的同步进行,结合自身的经历去体会文化与经济的内在联系和相互影响的形态,纵观历史,我们可以很明显地看出,作者所表达的这种与经济文化相互融合的关系,正是道家所提倡的“无为而治”内涵的表现。作者将整个市井经济内在联系表述深刻而赋予内涵,文学底蕴深厚,通过人设不同阶段的表现,来体现人文与经济文化的相互融合与包容。
二、人与社会、经济三者在《镜花缘》中的相互联系
《镜花缘》这部小说在内涵表达深刻的同时,也引起了学术界不小的讨论,很多专家和学者对于这部著作的评判标准不唯一。就笔者来看,既然当今社会强调和谐的经济体质,那不妨采用另外一个角度去看待这部著作,也就是说,从三个层面来评判李汝珍做表达的经济与社会、人设的内在关系:第一层面:经济文化。作者在小说中对于经济生物的描述与表达是显而易见的,作者对于经济状态的描述比较直接,很多篇幅都是在对市井经济座椅叙述。例如作者在小说第十四回中这样描述:
“林之洋自去卖货。唐敖与多九公也随后上岸进城。抬头望见几个长人,唐敖吓得直往回跑,颤身说道:‘九公,吓死我了!以前,我见古书上说,长人身高一二十丈,认为绝无此事,哪知今日真见到了七八丈高的人,在半空中晃晃荡荡的。他的脚面比我们肚腹还高,让人望着好不害怕!幸亏逃得快,要被他发现了,用手把我们提起来,放到他眼前去看,我们的身子一定在几丈高的空中了!’
看如此边说边走,两人回到船上。多九公自去后舱。林之洋则告诉唐敖,已替他卖了许多花盆,赚了不少钱。因为高兴,两人对饮起来。林之洋笑道:‘俺看天下的事情要想办好,就得凑巧:平时俺同妹夫喝酒以后存下的空坛子,还有前几年的旧坛。’”
第二层面:社会环境。经济与社会是分不开的,但是从另一各角度分析,社会环境也是经济文化的一部分,两者息息相关,也相互影响,李汝珍在书中对于社会环境的描述语句也相当丰富,例如在小说第十八回中描述的“市井之下”的社会经济文化:
“正走不多时,碰见一群人,生得面如黑墨,形似猕猴,冲着唐敖唧唧呱呱,说个不停。唐敖听不明白,只有发愣。他们便又伸出手来,像要索讨东西一般。多九公忙解释道:“我们是过路人,没有多少钱带在身上。”可那些人仍然是七言八语,不肯散去。林之洋在旁边有些急了,说道:“九公,俺们走罢,哪有功夫同这些穷鬼瞎缠!”话才说完,只听众人齐喊一声,个个口内喷出烈火。霎时,烟雾弥漫,一片火光,滚滚烈焰,迎面扑来,把林之洋的胡须烧个精光。三人吓得掉头就跑,刚到船上,众人也已赶到。他们口中火光乱冒,把船上的水手也烧得焦头烂额。
短短的几句话,充分地将社会环境中形形的人为活动描述得惟妙惟肖。
第三层面:精神领域。人物作为经济文化传递的重要载体,其行为也将决定两者是否能够和谐共荣,从另一个方面来说,李汝珍在整个书中体现了很多中华民族传统的社交经济文化,对现实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纵观来看,经济是一个丰富复杂的系统,在这样的世界中,我们更加需要用一种广博的视野以及发展的眼光去看待它。
(基金项目:本文系连云港市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镜花缘》的消费文化特征研究”,项目编号:[12LKT38]。)
参考文献:
[1]韩林.武则天故事的文本演变与文化内涵[D].天津:南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2.
[2]孔庆庆.中国古代白话小说教化研究[D].天津:南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2.
[3]董定一.明清游历小说研究[D].天津:南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3.
[4]岳永.清记观初探[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4.
[5]孙立清.明清小说“游士”叙事研究[D].金华:浙江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5.
[6]司加飞.《镜花缘》修辞格的认知探析[D].扬州:扬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一、中国传统服饰的文化内涵
服饰是人类生活要素和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满足人们物质生活的需要,并代表着一定时期的文化。服装的款式设计、面料选用、颜色组合等,均记录着特定时期的生产力水平和社会状况,反映着人们的思想文化、、审美观念。
中国传统服饰文化不是一种孤立存在的文化现象,它是物质与精神的统一体,也是附着于物质载体之上的主体美的物化形态,既主张象征表意性,又倡导审美愉悦性,既注重形式美的创造,又崇尚情感意念的表达,使内涵意义与表现形式完美统一,以情景交融、意象统一之美来展示民族美学的生命艺术品位。以中国传统服饰文化中的颜色为例,其文化内涵亦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变迁而演变,并呈现出鲜明的阶段性、民族性和时代性审美特征。中华传统服饰文化的生活色彩浓郁,它以等级标识为主要特征,并被赋予特定的伦理意义,如商代将取于自然的青蓝、赤红、黄、白、黑五种颜色视作尊贵色彩,规定只有奴隶主和贵族阶层的着装才能使用,且“青与赤谓之文,赤与白谓之章,白与黑谓之髓,黑与青谓之献,五彩备谓之绣”。此外,将五色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方式相结合,与五行等相对应,构成了所谓“五方正色”的图式,并根据五行相生相克的原理推衍出“五德终始说”,将之与生命道德联系在一起,如商以金德王、尚白色,周以火德王、尚红色,秦以水德王、尚黑色等。先秦之后,到了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服饰色彩作为政治伦理的外在形态,直接被用来“别上下、明贵贱”,成为统治阶级等级差别的标志性象征,而黄色和龙纹则成为皇帝的专用色和王权的象征。在封建等级制度的高压和儒家礼教思想的双重作用下,色彩的应用已脱离自然的物质属性及其本来意义,而被赋予了浓厚的政治伦理色彩。可见,中国传统服饰出于对自然和生命的无限崇拜以及对等级标识的刻意表述,而呈现出明快的色彩风格与和谐统一的心理追求,整体效果既赏心悦目又简单大方,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五色体系和风格表现方式。
人类创造的世界是一个文化的王国,文化伴随着人类生命的进程而发展,并在社会的进步中发挥着巨大作用。服饰文化是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统一。一方面,服饰是文化重要的构成要素,文化的发展刺激着人们对服饰的需求;另一方面,人们对服饰的需求又丰富了文化的内涵,把文化对自然的改造与人的自身培养及生命审美联系在了一起,最终促进了社会的发展。著名人类学家佛朗慈・波阿斯在《原始艺术》中指出“追求艺术表现和优雅的外观是人类的共性。可以说,在古代社会中,许多人已经感觉到美化生活的必要,他们的意识要比文明了的后代敏锐得多、强烈得多。”在人类历史的演变进程中,服装对于人类已不仅仅限于遮体御寒,还能满足人们在其他方面的心理需要和生命体认,如中国古代的北方游牧民族的猎手用猎物的牙齿、蹄爪、羽毛或尾巴装饰在自己的衣物上,以显示其英勇无敌或地位崇高。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衣服的质料、颜色、式样及附属装饰越来越与整个社会心态和个性心理相呼应,服饰本身作为一种信息符号,能够传达时代风尚、文化特色,以及个人的文化教养、知识水平、风度气质与社会角色方面的信息。衣服被视为人的“第二皮肤”,它能够反映出一个人尤其是女性的个性和心理状态。美国服装学家布兰奇・佩尼在《世界服装史》中写道:“将一种鲜花戴在头上,或者以酸梅果汁把双唇染上红色的第一位姑娘,必定有她自己的审美观点……女性服装的质料、色彩、缝制以及与服装相匹配的佩饰能够加强女性自身身份及在特定场合的自信心、风度、竞争力量。”
二、中国传统服饰的审美意蕴
1、适中、和谐的“情理美”
中国传统服饰的含蓄婉约与中国人和平、知足、中庸的价值取向相一致。儒家“中庸”之“中”、华夏“中国”之“中”,皆强调“不过分而和谐”,这在中国传统服饰文化中有明显体现。中国传统民族服装既不像西服那般可精确勾勒人体,又不同于古希腊、古罗马那样用一块布随意地披挂或缠裹于身上,而是采取“半适体”的样式,即倡导一种包藏又不局限人体的若即若离的“含蓄美”。究其原因,“平和性情”自古以来就作为一种美德为中华民族的先辈所推崇,所谓“人生但须果腹耳,此外尽属奢靡”,追求幸福的真谛是“精神快乐休闲,胜于物质进步”。这反映在服饰文化中就是讲究随意、闲适、和谐,没有过分的突出、夸张和刻意的造型,于恬淡之中给人一种含蓄、平和而神秘的美感。中国裁缝在设计和制作传统服装的过程中,凭借直觉与经验,于“适体”中呈现的是一种含蓄的“情理美”,而非西方那种以数理为基础的精确到毫米的“理性美”。
2、追求意境的“含蓄美”
“含蓄”属中国传统文学艺术美的范畴,这一手法通常将作者的情感表达寓于作品的形象和意境之中,以达到启发联想、耐人回味的艺术效果,彰显“情中有景,景外合情”的艺术境界。这类似于中国画中的写意手法,即不附着于对事物的客观再现,而强调欣赏某种朦胧的含蓄美,在虚实关系上偏重于对“虚”的张扬。引入到服饰文化的艺术创作中,就是设计者特别注重“不着迹象、超逸灵动”之美,不刻意追求数字上的精确性或纯形式的客观美感,而是崇尚用无穷的意象美含蓄地表现情感。如用宽衣大袍、中规中矩的样式,或写实与变体相结合的动物、几何纹样、花草枝、藤蔓纹等具有抽象和寓意的服饰图案,来传达一种与政治或伦理的关联意向。
汉初之“袍”被作为礼服,一般多为大袖,袖口部分收紧缩小,紧窄部分为“祛”,袖身宽大部分为“袂”,所谓“张袂成荫”就是形象化的描述;而魏晋时期的“竹林七贤”,其画像人物皆穿着宽敞的衣衫,衫领敞开,袒露胸怀,或赤足,或散发,无羁放荡,张扬着崇尚虚无、轻蔑礼法的人生品性,给世人以高山流水般随性自然的审美意境。
中国传统的女性服装旗袍,是传统服饰文化与现代时尚设计完美结合的典范,它造型完美、结构适体、内外和谐,是
兼收并蓄了中西服饰特色的近代中国女性的标准服装,是中华服饰文化的现代代表,在女装舞台上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旗袍的设计表面上不温不火,实质上内涵丰富、意蕴幽远,达到了形式与内容的完美融通。光滑的质感和简洁的造型表现出流畅明快的线条与和谐一体的气韵,展示出东方女子温柔、典雅之美。这种气韵不仅展于外表,而且沉于内心。穿上旗袍,既能衬托出东方女性优美的身段,又能显示出其幽雅的心境和悠闲的生活节奏,充分展示出中国传统服饰的“含蓄美”,呈现出一种宛若自然生命律动的朦胧佳境。
三、中国服饰文化的传承拓展
1、继承:拓展传统服饰文化的基础中国素有“衣冠王国”的美誉。纵观华夏服饰文明的发展史可知,“谐调”、“统一”是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真谛。自中国服饰文化诞生伊始,就遵循着理物取暖与审美表现、标识显示与象征表达、个性突出与喜庆吉祥相结合的原则,以最大限度地达到服饰与自然、服饰与社会、服饰与人群的和谐统一,而情景交融、意象统一更是中国传统服饰文化最珍贵的审美品质。比如,作为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基本元素,“标示突出文化”同主要应用于人们在生产和生活中对等级尊卑、行业职别、年龄性别的标示和意念表达上,从原始部落首领与狩猎功臣的服饰标示到封建帝王的官服标示,从文官武官的服饰标示到现代军装、职业装、晚礼服的服饰标示等,均彰显着其“标示突出文化”的审美底蕴。当然,中国传统服饰文化承载着传统儒家中庸观,受政治因素的影响颇深;而20世纪中期的“绿色”服装覆盖全国,“军干装”及其灰色基调也使中国服饰呈现简单划一的窘况。然而,中国传统服饰文化中占数千年发展主流的是“谐调”、“统一”的服饰文化,诸如以原色表现为主的大气而豪放的色彩文化,以追求内涵意义与表现形式圆满统一并最大限度地达到服饰与自然、社会、人群协调一致的完美原则,以民俗吉祥意象为特征的表现形式等,现代中国的服饰文化都应予以传承拓展。
2、创新:传统与时尚的完美融通
在当代中国,传统服饰与时尚设计的审美融通对提高服装的文化附加值、满足时尚消费需求、缔造民族特色品牌、开拓国内外市场,都具有特殊意义。全球化时代的服装产业竞争日趋激烈,各国服装设计师在服装设计中都很注重对本国传统文化元素的借用,以张扬本国服饰文化和民族特色。目前,中国现代服装设计整体上还存在着设计理念落后、创意不够、没能把传统服饰文化的精髓融入现代服装设计之中等问题;加之国外品牌纷纷涌入,国内又缺乏能与之抗衡的品牌,使中国的服装设计在国内、国际竞争中均处于不利地位,严重影响了中国服装业的进一步发展。所以,当务之急是在借鉴传统文化符号的基础上,将传统与时尚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将之从表面符号的简单借用提升到对服饰文化内涵的审美体认与表现,创立自己的服装品牌,发展中国传统元素与现代时尚设计和谐融通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服饰文化。
实现传统服饰文化与现代时尚设计的完美融通,实质就是一种在继承传统服饰文化基础上的创新。这种创新首先须领会传统文化,否则创新就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即设计师要在精神文化层面上把握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精神理念,将我国传统文化元素与各种时尚理念、理论资源加以整合,把传统服饰文化中的实用价值、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创造性地融入现代服装设计,丰富其文化意蕴,提升产品的文化附加值,防止对传统元素符号化、表面化的简单组合或图解式、猎奇式的样品展览。好的服装设计创意是设计师在把握了传统服饰文化理念之后,结合时尚理念和设计原则,对传统文化积累、消化并感悟的一种自然情感表述,而不是现买现卖、照猫画虎。河南丙成年黄帝故里拜祖大典活动中展示的服装就非常具有文化价值。拜祖服装系列大多采用的是中性的流行色系列,颜色迥异,面料粗朴,以金色缎带镶边;纽扣的设计则采用盘扣样式,其金属材质与服装面料及服装的金边质地形成细腻的对比;袖口翻边采用缎织纹路面料,既有古朴特点又有现代的工艺形式。整个设计将传统元素与时尚设计完美结合,加之祭祖大典本身的特殊意义,可谓形式与内容完全融合在一起,取得了极佳的艺术效果。
关键词:现代文化;社会主义;引领;
中图分类号:G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5)-09-00-0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建立了全面的物质生产体系,保证了和平稳定,经济建设取得显著成就。然而就新疆来说,我们的发展同沿海的发展还是存在着很大的差距,但是我们应当清醒的看到他们过去发展所带来的弊病,因此我们不可以依旧用老模式、沿海地区过去的模式来缩小差距,而应该积极顺应时代,顺应中国的转型大势,不走老路子,决不能按部就班的模仿以往沿海粗放的经济增长做法,以实现新疆的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从“现代化引领,全面建成新疆的小康社会”来说,文化进步是社会进步、经济进步、政治进步的决定性因素。当今世界任何一个社会的前进都跟文化进步息息相关。在人类进步的过程中,文化价值观确实是重要的,因为它们影响到人们对进步的想法。自治区党委提出以现代文化为引领,实际上就是要以先进文化引领整个新疆的社会进步。
那么,我认为现在最值得我们思考的是以下三点:一、为什么提出“以现代文化为引领?”指向是什么?二、何为现代文化?具体内涵有哪些?三、何谓“引领?”如何引领?
一、为什么提出“以现代文化为引领?”指向是什么?
首先,我认为作为概念的“现代文化”有两个意涵。一是从文化自身发展的角度,即文化史眼光看文化,那么,现代文化是每个历史文化时期都必然存在的、且在那个历史时期占主导地位的文化,它相对于那个历史时期存在的“已经过去的”文化和“正在出现的”文化而存在。今天,在我国,现代文化指的就是社会主义文化,它就是我国的主导文化。换句话说,在当前或今后一个很长的历史时期,它将在很长时期作为我国文化的主导方面而存在。因为今天的进步文化或曰先进文化,肯定不能是传统文化,也不能是消费主义的大众文化,尽管它们都有充分的理由存在。
二是从社会发展观的角度来确定的,指的是人类社会发展到“现代化”阶段,对文化的有意识设计,就是说,人类社会发展到现代化阶段,要求文化必须是一种与之相适应的现代文化,即适应于经济现代化、政治现代化和社会现代化的文化。这个意义的现代文化相对于封建文化而言,是取代封建文化的文化。它的另一名称叫做“现在性文化”,关于它的一切建构和操作,名曰“文化现代性”。
因此,自治区党委提出“以现代文化为引领”,就是在倡导以进步文化或先进文化,以一种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文化,引领新疆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的现代化。我以为,这里表明自治区党委有一个基本估计,即:在很大程度上,新疆长期以来还没能实现现代文化的主导作用,还没能让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占据主导地位。而这与新疆实现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这两大历史任务是不相适应的。因此,提出这个战略方针,就是要求用社会主义文化即进步文化取代非进步文化,取代各种各样形态的制约经济社会现代化的落后文化。
二、什么是现代文化
(一)关于文化
文化具体指什么?说法虽然很多,但大体上还是能读出共同点的。文化存在于各种内隐的和外显的模式之中,借助符号的运用得以学习和传播,并构成人类群体的特殊成就,文化的基本要素是传统思想观念和价值,其中尤以价值观最为重要。中国文化学家刘梦溪则总结说:“文化应该指一个民族的整体生活方式及其价值系统,这是广义的用法;狭义的用法,可以指人类的精神生产及其成果的结晶,包括知识、信仰、艺术、宗教、哲学、法律、道德等等。”
现代文化的内涵主要是:现代知识,现代科学技术,现代生产方式,现代生活方式,现代思维方式和现代思想,现代精神、现代信仰、现代宗教观念、现代艺术。它们共同熔铸了一种现代价值观。而这一切都为了形塑现代人,反过来又为现代人服务。以现代文化为引领的核心和终极目标是塑造现代人。
(二)现代文化的主要特征:
由于现代社会是 “生产主义的社会”,于是一切为了发展,一切为了生产,一切为了创造。这样,“发展是硬道理”就成为现代经济文化的本质。因此,科学被抬到至高无上的地位,技术理性或工具理性渗透社会各个领域。发展的经验和教训告诉我们,必须讲科学发展观。真正的现代经济文化应当是科学发展的文化。在当前新疆,就是要讲四个认同,讲全党全国人民齐心合力,讲各民族大团结。
三、解读“引领”
我认为,应当正确认识“引领”。
【关键词】新世纪;现代文学;影视传播;困境;对策
一、新世纪以来现代文学经典影视传播受困表现
(一)当前现代文学经典影视传播受困表现简述
从纵向的传播历程来看,现代文学经典影视传播没有20世纪的火热局面,而是陷入了困境。就其传播效果来说,首先,从影视剧的数量来看,新世纪以来,现代文学改编的影视剧,其数量明显减少。据资料显示,2000年至今,由现代文学改编的影视剧只有十余部。其次,从质量上看,这十余部由现代文学改编的影视作品,均没有取得好的票房或收视率。近几年的电视剧收视率抽样调查显示,收视率前十名的电视剧中,没有一部是由现代文学经典改编的。步入新世纪后,影视剧大多与商业利益捆绑,和20世纪的影视作品相比,在质量上存在很大的差距。另外,现代文学经典主要是通过图书、电子书、话剧等方式进行传播,而通过影视剧传播,情况大不如前。所以,现代文学经典在当前的社会传播中已经走入困境,没有强大的影响力,无论是在电影领域还是电视领域,都存在一些问题。
(二)现代文学经典在改编上存在的问题
1.淡化启蒙思想。现代文学大多数都包含着一种启蒙和救亡的思想意识,而部分由现代文学改编的影视作品,将这种思想进行了淡化。比如,巴金的《家》,这部作品描写了一个封建大家庭的没落过程,控诉了封建家庭制度、封建礼教和封建迷信,并且肯定了新一代人的反抗精神。这部作品一经面世,就受到了无数青年男女的追捧,他们加入到革命中,走向新的生活。在由《家》改编的新版电视剧中,因为消费文化的存在,电视剧注重的是娱乐消遣,所以新版电视剧《家》将原著中的启蒙思想淡化掉了,小说所描绘的社会现实在电视剧中成为了可有可无的社会背景。这种对启蒙思想的淡化和无视,使当前的影视剧缺乏意义和内涵,使其具备的启迪和教化作用大大减弱。在电视剧《阿Q的故事》中就充分展现出这一问题。《阿Q正传》是鲁迅先生的代表作,但是这部作品所要表达的深刻思想却被编剧无视,被改编成没有多少思想的电视剧,同时,剧中的人物也是胡乱搭配,如豆腐西施和阿Q之间产生了情感纠葛,好似一部荒诞的闹剧,鲁迅先生原著中的思想几乎没有被体现出来。
2.消费大众情感。无论是亲情、友情还是爱情,都能够引起观众共鸣,所以在影视剧的改编中也可以放大和消费情感。比如说新版的电视剧《家》,其中对封建旧礼教、旧制度的批判已经变成了青年男女之间复杂的爱情,这部电视剧不是以启蒙、反抗和批判作为主题,而是以爱情为主题,而且,通过人气明星的演绎,使这部电视剧变成了青春偶像剧。同样消费观众情感的还有电视剧《茶馆》,原作本来是三幕话剧,但是电视剧却演绎了39集。在影片的前半部分,有对原作内容的展现,而且还融入了掌柜王利发和寡妇张秀英的感情戏,这使电视剧充满了吸引力,伴随着这段没有结果的爱情,王利发娶了别人,张秀英受辱自尽,不禁让人唏嘘。这些情节的改编和原作有着很大的差别,如此迎合了当今大众的审美观念,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如今是一个颠覆、解构和重构的时代,只有消费情感才可以使影视剧作品变得更有吸引力。但是,由现代文学经典改编的电视剧,不能进行文学传播,而是成为了一种消费的商品,存在着严重的利益气息。
3.娱乐普通受众。对于现代文学经典影视作品来说,主要就是带有商业性质的,以娱乐普通受众为最大目标,忽视了影视剧为现实社会带来的影响和作用。正是因为影视剧娱乐普通受众的性质,使当前的影视剧不具备太多的价值,偏离了对至高境界的追求。这样的影视剧成为一种供大众娱乐消遣的商品,使现代文学经典改编的影视剧没有多大内涵,不能体现作者的初衷,使现代文学的价值观遭到曲解。
二、当前现代文学经典影视传播的路径探析
(一)正确看待节目评价机制
对于影视剧来说,一定会有一定的评价,如影视剧的剧情、人物,语言等。而这些评价都会通过票房或者收视率来验证。对于影视剧来说,票房或者收视率对影像传播有着巨大影响,影视作品作为一种商品,能够向人们传递文化思想,能够对观众产生思想和行动上的引导,所以应该科学看待它的评价机制,科学认识和评价一部作品的价值。编创者希望自己编创的作品能够深入人心,能够带来高票房或高收视率,但是,也不能只为了追求票房或收视率而让作品失去价值和思想。所以编创者应该能够独立进行创作。票房或收视率可以说明一部作品的受众喜爱程度,但是不能绝对说明作品的优劣,它仅仅为作品的经济效益提供一种参考。作为编创者,应该科学看待影视作品的评价机制,不要成为影视作品的奴隶,应该把握好方向,摸索出一套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使经典文学作品得到更为广泛的传播。
(二)尊重原著价值
应该尽最大可能尊重原著的价值。因为一部现代文学经典作品之所以优秀,正是因为它本身具有一定的魅力,要么是能够反映一些社会现象,要么是展现出了一种精神。但是,对于多数由现代文学经典作品改编的影视剧来说,它往往会使原作中的一些思想和内容发生变化,甚至直接消除原作中的某些元素,这种改编是对原著的不尊重,不能展现原著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所以,现代文学经典影视传播一定要尊重原著的价值,能够补充和强化原著中的精神和内容,最终实现现代文学经典影视作品的魅力,使其能够更好地进行传播。
(三)坚持人文阵地
如今是一个媒体化时代,影视剧作品越来越多,对于现代文学经典影视传播来说,只有使影视作品变得更加具有人文气息,才可以保障其顺利传播。人文是现代文学经典作品创作的必要元素,只有具备了人文,才可以展现出现代文学作品的崇高精神,展现出一种浑厚的文化造诣,展现出一种更加高尚的文化气息。现代文学经典影视作品只有遵循一定的人文性,才能最终展现出作品的深厚内涵,反映出现代文学作品的主旨和精髓。坚持人文阵地,使现代文学经典影视传播更加有意义,使其变得更加理想化。
三、结语
本文首先论述了新世纪以来现代文学经典影视传播受困的表现,指出当前现代文学经典影视传播受困的原因,以及现代文学经典影视传播在改编上存在的问题,如淡化启蒙思想、消费大众情感和娱乐普通受众。其次对当前现代文学经典影视传播路径进行了探析,即正确看待节目评价机制、尊重原著价值和坚持人文阵地,使现代文学经典影视传播得到更好发展,带给影视传播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
参考文献:
[1]赵凤翔.名著的影视改编[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15(05).
[2]张宗伟.中西名著的影视改编[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1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