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林长制工作存在问题

林长制工作存在问题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林长制工作存在问题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林长制工作存在问题

林长制工作存在问题范文第1篇

一、林长制改革工作开展情况

自2017年实施林长制改革以来,在区委区政府坚强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两山”理论,坚持保护优先、绿色发展,扎实推进林长制改革各项工作,全区林长制体制机制改革、示范试点创建、资源管理创新、林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一)健全机制

完善区乡村三级林长组织架构,设置区级林长11名,乡镇级林长53名,村级林长1115名,区级林长制会议成员单位37个,科学编制“五个一”服务平台以及三级林长“一林一策”,建立林长制智慧平台和村级生态专员,实现智能化管理,逐步完善全区林长制组织体系、目标任务体系、改革推进体系、政策支撑体系、制度保障体系等五大体系。

(二)试点示范

1.“青山白化”治理示范。完成“青山白化”治理面积2051亩,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青山白化”防控的暂行规定》10条刚性举措,建立“青山白化”常治长效工作机制,加强林区巡查,持续开展“五打”专项行动,实行有奖举报,新建、扩建、翻新坟墓和修碑立碑现象得到有效遏制。

2.“一村四企”改革试点。启动“一村四企”林长制改革试点工作,通过市区联动,支持解决“一村四企”的建设用地、园区道路、供电供水、水利基础设施等系列问题,发挥“一村四企”的试点示范、典型引导作用。

(三)完善政策

先后制定出台《区三级林长抓林业经济高质量发展责任体系》《市区推深做实林长制改革促进林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暂行)》《区林业新型经营主体信贷风险补偿基金管理暂行办法》《区林业叠加保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市区林地经营权流转登记管理办法(试行)》等政策性文件,极大提高了林业经营主体和林农发展的积极性,增强了发展内生动力。

二、取得经验

(一)“青山白化”治理成效显著。殡葬改革取得明显成效,私埋乱葬现象得到有效遏制,林业生态环境明显改善。例如:大桥街道眉山高速入口“青山白化”治理工程。

(二)森林防火体系建设逐步完善。建立森林防火六级包保责任制,森林火灾大幅下降。

三、存在问题及建议

林长制工作存在问题范文第2篇

一、高度重视,扶贫氛围浓。

(一)重点帮扶,同扶各方。

年初及时调整充实了驻村帮扶工作领导小组,根据实际情况,重新调整了帮扶户的帮扶责任人,把扶贫工作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

(二)开展了驻村帮扶工作。

积极开展党建促脱贫攻坚工作。今年共深系点乡村开展脱贫攻坚、党建工作共19次。撰写工作简报18期。

走进贫困户家中开展宣讲活动,重点宣讲了精神、精准扶贫有关政策文件、以及水法律法规、河长制工作等。通过入户走访、实地察看、民情恳谈等方式,了解结对贫困户基本情况、思想动态、困难诉求等,其次认真填写帮扶责任人入户台账,更换贫困户明白卡,帮扶责任人向贫困户认真宣传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政策,帮助贫困户树立脱贫致富信心,确保脱贫攻坚工作有序有效顺利开展。

(三)筹划全面,细化落实。

召开领导班子专题研究村帮扶工作会议共9次,每季度召集村“两委”研究驻村帮扶工作1次,共计4次,做好5户贫困户“一户一策”措施台账,建立健全了水利局驻村帮扶季度及月任务清单;并按要求做好了全年帮扶工作台账;同时要求帮扶责任人每月到帮扶户家中了解情况,宣传政策等工作,并做好入户台账工作。

(四)及时整改存在问题。针对5户贫困户帮扶手册填写和管理不规范,填写存在随意涂改事项较多问题,帮扶责任人重新填写了贫困户帮扶手册。

(五)加大项目扶持力度,促发展。

林长制工作存在问题范文第3篇

(吉林农业大学学院,吉林长春130118)

摘要:“3+1”工作模式是开展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重要抓手。本文在论述加强实行“3+1”工作模式重要意义的基础上,通过对“3+1”工作模式运行现状的研究,进一步分析了其落实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并从加强农村党员干部综合素质等方面提出了对策。

关键词 :吉林省;农村;党风廉政建设;“3+1”工作模式

中图分类号:D2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4)12—0118—02

收稿日期:2014—07—18

作者简介:李广艳(1969— ),女,黑龙江绥化人。吉林农业大学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博士,研究方向:理论。

曲爽(1986— ),女,吉林省吉林市人。吉林农业大学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基本原理。

吉林省委《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农村党风廉政建设的实施意见》(吉办发[2010]35号)对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提出了大量细致的要求和安排,强调了农村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性。建立健全“民主定事、制度理财、群众评官”和农村村务监督委员会,即“3+1”工作模式是吉林省委和省政府对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提出的一项新举措,是对农村基层党员干部的监督和制约,是加强农村党风廉政建设的长效机制。

认真落实和加强农村党风廉政建设“民主定事、制度理财、群众评官”三项制度和农村村务监督委员会是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建立健全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制度的重要内容,是维护农民权益、落实党在农村基本政策的重要保障。[1]

一、加强实行农村“3+1”工作模式的重要意义

吉林省实行的农村“3+1”工作模式切合农村实际,符合农民心意,让基层党委、政府在农村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有了总抓手。“3+1”工作模式是化解农民与村干部紧张关系的“减压器”,是推动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村和谐稳定、改善民生的“助推器”,它的实行使农村基层政府科学化服务体系更加完善和健全。

(一)探索了农村基层有效预防腐败的治本措施。村务监督委员会的建立使农村基层干部的监督制度得到很好的落实;“六步工作法”的推行使以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为主要形式的民主决策制度得到很好的落实;“三资”服务中心的运行使农村集体资金、资产和资源管理制度得到很好的落实;群众评官的方式使民主评议制度得到很好的落实。[2]

(二)党的强农惠农政策得到很好的贯彻落实,农民的利益得到了有效保障。村务监督委员会有权对各项惠农政策落实情况、村里重要事项决策情况、村务财务公开情况、“三资”管理使用情况、工程建设情况进行监督,在监督中发现问题,可以建议村“两委”召开会议,商议解决,直到群众满意为止。

(三)村干部的权力得到了有效的制约、规范和监督。村里决策重要事项必须在村务监督委员会的监督下履行“六步工作法”程序,否则,乡“三资”服务中心不予资金拨付;村务监督委员会每月都对财务收支账目进行审核,不合理支出和不合法票据坚决不入账,村干部“家长制”作风得到转变。

(四)老百姓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度提高了,法律意识和监督意识得到增强,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使得老百姓心气更顺,求富意识更强。

二、农村“3+1”工作模式落实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成因分析

(一)“3+1”工作模式运行的现状

按照吉林省农村党风廉政建设“3+1”工作模式的要求,吉林省各乡(镇)和涉农街道基本全部建立了农村村务监督委员会,并且按照上级要求开始运行工作。在运行过程中,各村的村务监督委员会能够认真地对村级重要事项进行监督,对不合理的监督内容予以纠正,重点纠正了票据不规范、违规使用土地征收补偿金、强农惠农政策落实不到位等问题。但“3+1”工作模式运行中仍存在一些问题,例如,个别村务监督委员会成员主动监督的意识不强;个别村干部由于个人素质的原因,对一些政策理解不深入,认识有偏差,回避监督;个别村干部为老百姓服务的意识不强,为个人、为亲属谋私利的问题依然存在;个别村干部法律意识不强,法制观念淡薄。

(二)“3+1”工作模式运行过程中出现问题的主要原因

1.对村务监督委员会成员的思想政治教育不到位。在村干部中“一言堂”、“家长制”作风比较严重,村里的一些大小事都由村书记、主任个人说了算。村务监督委员会成员不能摆正自己的位置,对有些事情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能有效地发挥监督委员会的作用。

2.“3+1”工作制度不够完善和健全。有些村干部对工作采取“老好人”态度,不愿意得罪人;有些村干部钻制度的空子,遇到问题,不会积极阻止错误的发生。

3.农民参与监督的意识不强。“3+1”工作模式的运行是为了更好地实现对农村“三资”的管理和对村干部权力的监督、制约,促进农村的和谐稳定,但民主监督的主体不应该仅仅是监督委员会的成员,更需要全体村民共同参与到监督工作中去。

落实“3+1”工作模式作为新农村党风廉政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一项长期而系统的任务。在清醒地认识到“3+1”工作模式落实中存在问题的同时,要以党的十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针对问题原因,对症下药,找出对应的解决措施,切实抓好和积极推进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工作。

三、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加强实行“3+1”工作模式的对策思考

(一)加强对村干部的思想政治教育和业务培训

一是加强对农村党员干部进行党风廉政的宣传教育。通过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廉政诫勉谈话、观看廉政警示教育片等形式,不断加强农村党员领导干部为民服务的意识,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为党在农村实施具体政策营造风清气正的浓厚氛围。二是深入开展对村务监督委员会成员的业务培训。各(县)区及乡(镇)纪检监察机关要定期对村务监督委员会成员进行监督职责、监督内容、监督形式和方法等内容的培训,不断提高监督委员会成员的业务水平。[3]

(二)加强农村“3+1”工作模式制度建设

全面推进农村党风廉政建设,不断丰富和完善农村重大事项民主决策制度、“勤廉双述”民主评议制度规程和工作台账等相关制度,将制度建设贯穿于“3+1”模式的各个环节,做到将“权力关进制度的牢笼”,用制度管人、管事、管权,建立村务监督工作的长效机制。

(三)开展丰富多样的廉政文化宣传活动

近年来,部分农村干部利用职务之便,不断为自己和身边人谋取私利,腐化堕落的现象加重,严重侵害了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因此,各级地方政府、党委应当整合本地资源,结合当地实际,有针对性地对农村党员干部及农民群众开展廉政文化教育的宣传工作;[4]结合党的十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通过宣传栏、村委会广播、村情小报、政务微博、微信等形式进行廉政文化教育,不断开展廉政文化进农村活动。

“3+1”工作模式是加强农村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手段,因此,落实“3+1”工作模式任务艰巨、责任重大。针对“3+1”工作模式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广大基层党员干部要以党的十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结合当地实际情况,以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敢于创新的精神,不断扎实地推进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为深化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出切实的贡献。

参考文献]

[1]贾鑫.我国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

[2]王社民.为农村发展稳定服务——全国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综述[J].中国监察,2010(16).

[3]徐淑玲.关于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几点思考[J].攀登,2008(2).

林长制工作存在问题范文第4篇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强化领导,责任到位。3月以来,我镇每周召开全镇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会议,安排部署相关工作,成立环境整治领导小组,镇党委书记任组长,政府常务副镇长担任副组长,下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具体负责工作开展及实施,各村采取以分村包段、明确责任分工。截至目前,恰库尔图镇共清理垃圾4000余吨,拆除危房40余座。

(二)加大宣传,措施到位。一是各村社区结合自身实际完善《村规民约》,通过发动村干部、党员、联户长对村民进行宣传动员,发挥“两个全覆盖”下沉干部作用,号召并帮助农户自觉做好房前屋后垃圾清理和牲畜圈舍清理工作实现“三区分离”。二是“门前三包”落实到位,监督商户对门前垃圾进行每日清理,并且安排督察组每日进行检查。三是有效提高学生环保意识,利用主题班会、周一升国旗等机会教育学生爱护

环境,相互监督,彻底改变随手丢弃垃圾的坏习惯。四是做好表率干部带着群众干,用辛勤双手换得整洁街道。全镇干部每周一、周五对辖区内街道、绿化带、背街小巷、公共场所及公路沿线、

积存垃圾卫生死角等区域进行环境卫生整治。

(三)完善配套,整治到位。本着便民、美化、实用的原

则设置便于转运的垃圾船32个,垃圾桶30个,引导村民将垃

圾定点投放,日产日清,逐步杜绝村民将垃圾随意丢弃的陋习。

全镇有5民公益性岗位环保工,垃圾清运车1辆,扫地车1辆,临时垃圾掩埋地3个,明确岗位职责激发动力,做到垃圾日产日清,定时定点填埋,防止造成自然环境污染。

(四)强化督查,落实到位。各村社区成立由村干部,党员、联户长组成的督查小组,一是对各村农户卫生每周六、曰

庭院进行卫生检查,并结合每周一升国旗对卫生不合格的农户

进行全村通报,二是对沿街商户进行每日检查,对不合格的商

户进行谈话教育。三是发动全镇人员监督学生乱扔垃圾现象,并反馈学校进行引导教育。

二、存在的问题

一是需要进一步完善配套设备。目前我镇镇区垃圾船32个,垃圾桶101个,垃圾箱30个,各村村民暂时无垃圾定点投放。

二是镇基础设施薄弱、亟待解决。我镇共有垃圾清运车1辆,垃圾掩埋地1个,垃圾处理地距离镇区较远,清运垃圾成本较高,特别是冬季垃圾清运困难,春季垃圾堆积严重日产日清压力大。

三是污水管道设施老旧,污水排放处理存在问题,极大的降低了污水处理的效率和质量,同时,我镇在216国道、恰克乡村道路、福恰公路周边,残墙断壁、危旧房屋占据一定数量,

对拆除和修建带来有一定的难度。

四是人畜分离难度大,随着农区畜牧业大力发展,大量牲畜下山入圈,产生大量粪夏季天气炎热,造成环境污染,不容忽视,二来可能发生疾病传染。

三、下一步打算:

一、农村生活垃圾治理:一是鼓励开展农村垃圾处理分类试点,从源头分类,推进垃圾源头减量化、收集分类化和处理资源化。推进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集中处理的农村垃圾收运处置体系,每村设置垃圾填埋点9个,进行有防渗措施的简易掩埋。二是通过村规民约完善环境综合治理制度,将门前“三包”责任落实到户,推进改水、改厕、改圈和房前屋后、室内室外卫生治理,开展“生态文明户”创建活动,一年一评,持续激发村民获得感。

二、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一是农村生活污水有条件接入城镇管网的,首选集中处理;不具备条件的,可根据实际选择就地生态化治理,如结合改厕工作采用有防渗措施的污水收集池或简易氧化塘工艺进行处理。二是加强污水管控。坚持控污与治污并重,将乌伦古河流经的农村污水整治纳入河长制管理。引导村民梳理节水意识,减少生活污水源头排放。

林长制工作存在问题范文第5篇

用爱培育,用智启迪;

让学生个性张扬,

人格健全,终身幸福。

――魏嵋

在定西一中,有一位痴情于教育的默默耕耘者。他,就是定西市第一中学物理高级教师、副校长魏嵋同志。

他,高高的个子显出一种非凡的气度,慈祥的目光中又透出几分智慧,他常常面带笑容,语言和蔼,举止可亲,有着儒雅而又宽厚的气质。与他的平和和慈祥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那一个个耀眼灼目的荣誉:定西地区“优秀教师”,定西地区骨干教师,定西地区机关工委优秀党员,物理学会理事,定西地区创新人才。定西地区(市)拔尖人才,定西市学科带头人,甘肃省骨干教师,甘肃省优秀教师和省园丁,全国优秀教师,甘肃省首届陇原名师。

这些鲜亮的荣誉与其说是烫金的奖励,还不如说是汗水浇铸成的人生信念。它们是一串光辉的足迹,是魏老师献身于陇原教育事业的一颗丹心与忠诚于教育事业的痴情,它们无不诉说着一位在教育的田野上默默耕耘者的崇高理想和人生境界。

志存高远,为人师表善笃学

魏嵋1986年大学毕业分配至今,一直在定西一中任教,他从不熟悉教学到精通教育,从青年教师到教学骨干、学科带头人,再到陇原名师。从班主任到年级主任、教务副主任、政教主任、教务主任、又到主管教学副校长,一路走来,所带班级和年级都是风气正、学风浓,学生的学习成绩直线上升。赢得了领导、同行、家长和社会的好评。

魏老师热爱教育事业,热爱本职工作,在平凡的岗位上,保持着一名党员教师的蓬勃朝气、昂扬锐气,在学校乃至全市发挥着一名优秀骨干教师的引领、示范作用。“我出身农村,有这份工作很不容易,如果我能让我的学生都走出贫困,使自己成为一名好老师,那就是我最大的心愿。”魏老师如是说。为了这一信念,他在三尺讲台上一千就是26年。

为了从一名实干型的教师。成长为一名研究型、学识渊博的教育工作者,他利用业余时间购阅了许多关于教育理论的书籍,订阅了好多教育教学报刊,观看了许多专家的学术报告光盘,也充分利用互联网查找与教师成长相关的资料,汲取先进的教育思想,学习高超的教育艺术。

魏老师的敬业精神,也感染带动了一大批教师的专业成长。在他的倡导和带动下,学校的学习、教研氛围浓厚。教科研成果丰硕。近五年来,学校有二十多位教师参加了省市级教研课题的研究,教师在省级以上专业杂志230多篇,有三十多位教师参加了国家、省、市级优质课比赛并获一、二等奖。

学为人师,用心启智重品行

用魏老师自己的话说。教学是他的根,学生是他的基,一个优秀教师是不可能没有根基的。

怀着对教学的执着追求,对学生的挚诚之爱,他在物理教学中不断追求和探索,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教学思想和教学风格,获得了丰硕的教学成果。

魏老师认为兴趣是思维的动力,只有学生对这门功课有了兴趣。才可能激发他们的钻研精神,才可能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为此,他特别重视师生间的情感交流,注重建立一种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在课堂上采用和谐探究式教学法,营造了“和谐、宽松、主动、探究”的教学氛围,使学生对其所教课程有浓厚的兴趣,进而敢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讨问题。

结合新课标要求,魏老师对高中物理作业进行了改革创新,精心设计了一些生活化、开放性、实践性、分层次的作业,并根据班级学生学习情况的不同对作业进行分类要求,让学生按自己的实际能力去选择作业,充分体现因材施教的原则。这个选择过程实际上也是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的过程,而且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真正使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人。

教学中,魏老师也很重视对学有余力的学生的培养。通过细致入微地了解,他鼓励这些学生课外积极超前学习。课堂上耐心参与学习,课后强化多练学习,那些对物理有浓厚兴趣的学生他注重积极引导。使他们在物理的广阔天地里尽情畅游。近年来他所辅导的学生中。有多人在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中获二、三等奖和优秀奖,他本人也被评为优秀指导教师。

担任学校行政领导工作后,虽然教学管理工作千头万绪,但他依然坚守在教育教学第一线,一直没有离开过讲台,每年至少要担任两个班的物理教学。白天,他除了认真上课、批阅作业、辅导学困生以外,还仔细策划安排公开教学,听课、评课,跟上课老师交流教学的得失。晚上,他静下心来,学习理论,钻研教材,改进教法。

由于魏老师丰富的教学经验和先进的教育理念及取得的成就,他在全市乃至全省都享有较高的知名度。2003年1月,他受邀在定西教育学院为全市高中物理教师培训承担讲座12天,深受学员欢迎:2006年11月为定西市委组织部农村人才培养送教下乡至岷县一中承担示范公开课,深受同行赞誉……

行为世范,潜心育人显真情

魏嵋老师常说:“做教师。如果你没有做过班主任的话,那真是你最大的遗憾。”这遗憾就是没有体验到育人的乐趣,没有享受到学生成人成才后老师内心的这份快乐。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作为一名老师,魏老师用博大又细腻的爱温暖着每一个学生。1990年,高一年级学生包世林因为家庭贫困,学习一直不理想,加之身体过于肥胖所造成的心理压抑和不自信,而萌生了辍学的念头。作为班主任的魏嵋无意中得知这一消息后,立刻亲自登门与家长、学生倾心交谈,并主动提出解决该生上学的困难。魏老师“一个也不能少”的爱生之情深深打动了包世林及家人,包世林重返校园,魏老师又帮助他分析查找学习和心理上存在问题的根源与解决的途径。一方面,根据他的实际为他量身定做学习的长远规划和短期目标,既严格要求,又为他的每一次进步而喝彩;另一方面,利用课余时间进行课业辅导,慢慢地。自信的笑容回到了他的脸上,尽管过程有些反复,但他的进步是显而易见的,最终顺利完成了学业。

对学生的爱,让他充满了力量。看到学生们取得的优异成绩,魏嵋感到非常欣慰。他在心底默默发誓,不为别的,就为这些天真无邪的学生,也要把工作干好。“不求轰轰烈烈,但求踏踏实实;不求涓滴相报,但求今生无悔。”多年来,他始终以高度的责任感对待自己的工作,以一言一行感化着学生,以慈父般的胸怀呵护着学生,以一颗纯洁的爱子之心培育着学生。

情系学校,科学管理促发展

课堂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立校之本。而课堂质量的高低取决于教师的专业水平。在教育教学管理中,魏嵋十分注重教师的专业发展,并积极示范引领教师成长。

他深知,众人划桨开大船,要想提高学校教育教学水平,必须群策群力,必须不断培养教坛新秀。定西一中作为省级示范性高中,每年都会有一批青年教师或新毕业大学生加入。而作为主管教学的领导,他能积极主动地谋划青年教师成长大计。协助校长制定了《定西一中青年教师培养计划》,并竭力付诸实施。在日常教学中,他能坚持听课、评课、集体备课、课后反思等教学活动,悉心指导年轻教师的教学,不厌其烦地帮助他们解决在教学中遇到的疑难问题,主动传授自己的教学经验,经常上示范课。做好年轻教师的传、帮、带工作,有力地促进了青年教师的快速成长。

魏嵋不光自己好学、勤学,还经常鼓励大家勤学,只要有学习的机会,他一定要派老师外出学习,回来后要求教师汇报学习所得,共享先进的教学思想和方法,共同提高,为学校的发展不断添注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