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当前计划生育政策

当前计划生育政策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当前计划生育政策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当前计划生育政策

当前计划生育政策范文第1篇

【关键词】高校;导师与研究生关系;离散化

【Abstract】Based on the review of the studies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utor and graduate student at home and abroad,the author summarizes the domestic and foreign scholars generally to the relationship’s nature,type,influence factors,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to improve relations between tutors and students; and points out the weakness on the study of this program in China,which provides the reference for relevant studies.

【Key words】universit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utor and graduate student ; discretization

在研究生教育的过程中,导师和研究生之间的关系,是研究生在学习期间各种人际关系中最重要的关系之一,对研究生的成长起着重要的作用,导师和研究生的关系直接影响到研究生的学习质量、科研活动成果和最终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好坏。近年来,随着我国研究生招生规模的扩大,研究生教育受到很大的挑战,研究生与导师之间关系的问题受到广泛的关注。本文对研究生与导师关系的文献进行总结,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研究生师生关系及其矫正对策。

一、目前国内高校研究生与导师关系的现状分析

拥有实力雄厚的研究生教育系统,已成为研究型大学的结构性特战之一,在具有教学和科研中心功能的高校中,研究生教育往往处于关键地位:它科研促进学校教育质量的提高,可以促进科学研究的发展,可以加强学校对社会的辐射力。一个学校强大的研究生教育系统,不仅表现在数量和规模上,更重要的是其内涵和质量。如何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大批高层次的优秀才人,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有识之士的关注,而这其中,导师和研究生关系的处理,无意是影响培养质量的一个重要环节。

目前伴随着研究生扩招的步伐,许多高校也开始了导师队伍的扩充大建设。据报道,近几年清华大学引进的年轻教授有150多人,并且相当一部分是从国外回来的,他们的优势是科研活跃,烟酒店内容都是本领域最前沿的热点,这些特点对研究生的培养很有利。但同时,由于他们缺乏培养研究生的经验,要么忙于自己的科研,而与学生交流很少;要么把第一线的工作留给学生去坐,自己退居二线,慢慢脱离科研的热点和最前沿的部分,越来越失去指导能力,而学生对导师的情感也只会越来越冷漠化。无疑,这样的师生关系状况对研究生的培养是不利的。

二、关于导师与研究生关系的类型研究

关于导师与研究生关系的类型研究上,众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不同的分类。

许克毅(2000)等在一项研究中总结出研究生和导师之间的关系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权威型:导师德高望重,师生关系以学术为主;和谐型:导师与研究生心理距离不大,既是师生,又是朋友;松散型:师生交流和交往甚少;功利型:少数导师将研究生作为纯粹的科研劳动力而导致师生间缺乏真诚的交流和诚心诚意的合作。研究发现其中权威型和松散型在研究生教育中较为常见,功利性关系是极端案例,但确有发生。[2]

类似的,在陈世海(2003)等人所做的另一项研究中,从研究生的角度出发,他们在师生关系类型上得出了这样的结果:纯学术研究型的关系,即双方互动仅限于学术方面,较少涉及学生思想或其他生活领域;老板与雇员型的关系,即有相当大比例的学生充当了为导师打工的角色;“平等朋友型”关系;“父母子女型”的关系。根据其调查结果大多数研究生将自己与导师关系归于“纯学术研究型”或者“老板与雇员的关系”。[3]

国外有一项研究呈现和分析了两种不同的师生关系:“满不在乎”(always already)型,会不经意地表现出漫不经心或粗枝大叶;“隐性教学”(invisible pedagogy)的模式,即对学生进行细致入微的规范管理。研究表明男导师一般采用第一种,而女导师更倾向于第二种(Malcolm。T,2003)。[4]

廖继忠等学者指出导生关系从属于教育者与被教育者这一大范畴,在导师与学生这一矛盾中,导师无疑居于矛盾的主要方面。因此,作为导师,应积极主动地同学生构建4种关系,即权威性的学术关系、育人性的管理关系、建设性的合作关系、健康的交往关系(廖济忠、王敏,2005)。[5]简而言之,导师在与研究生的交往中要兼顾学术交往和日常交往。

李凤兰和张俊(2008)认为在导师与研究生错综复杂的关系中可以归纳为如下4类:导学关系、交往关系、雇佣关系、师徒关系等4种关系。对各种类型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并指出现在的研究生师生关系已经摆脱了传统的学生或者导师的单主体的单向运动的旧模式,逐渐转换成了师生间的双向互动的新模式。[3]

三、影响研究生与导师关系的主要因素研究

许克毅(2000)等分别从导师和研究生的视角探讨了影响导师与研究生关系的主要因素。他们认为,从导师的角度,以下因素是必须着重考虑的:导师承担的科研项目、导师的科研能力和水平、导师的指导方法以及导师的为人方式;从学生的视角来分析,研究生的自觉学习能力、求知欲以及社会成熟程度是不可忽视的。[2]

楼成礼和孟现志(2004)认为,研究生导师除了可以用法定权力影响研究生以外,其非权力性影响力也会对师生关系产生较大影响。所谓非权力性影响力,包括导师的职业伦理、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个体气质等方面,这种影响力作为研究生导师自身的知识、能力和品性而存在,不会随其职务、地位的改变而改变。[6]

林似非(2006)在对若干文科硕士专业的导师与研究生关系进行研究后,总结出研究生教育中学科特点、导师对研究生的培养与使用、导师的指导风格以及学生的数量和导师的繁忙程度等,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导师与研究生的关系,还进一步提出重要性原理、匹配原理和理解原理3个扎根理论来解释研究生教育中的师生关系。[7]此外,谢安邦(2005)等人的调查结果表明,繁重的行政管理工作、科研压力以及参与外界的学术交流3个方面影响了导师对研究生指导的时间,进而影响导师与研究生的关系。[8]

有一项研究运用案例研究的方法,对当前理工科科研团队中的导师和研究生互动关系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考察。该研究发现:在理工科科研团队中,导师的角色在发生分化,具备了某些“老板”的特征,导师和研究生之间容易在科研酬金的发放问题上产生张力;大科研团队模式的出现,为师生关系增加新的张力;正式制度、非正式规则对师生互动关系起重要调节作用(寥来红,2005)。[9]

高鹏等人采用因子分析法,分析了影响导师与研究生关系的相关因子,同时根据权变理论,可将相关因子对导师与研究生关系影响因素理解为:导师的风格、研究生特征和环境因素共同决定导师与研究生关系。研究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态度从基础上决定两者关系;导师的风格是影响两者关系的直接因素;环境因素又包括学生数、科研环境、导师繁忙度、课题和酬劳等(高鹏、李媛、张伟倩,2007)。[10]

导师与研究生关系还受到研究生规模,高校在研究生发展的思想认识上的错误倾向,导师对资源利用和导师经验、能力、责任心等影响。研究生扩招后,导师与研究生之间的交流次数因导师所带人数的增加而减少;高校对研究生教育采取扩招政策,而学校本身条件,如导师数量不能满足学生需求,导致导师对学生指导不足,师生关系松散;导师对资源利用以及个体能力也会对师生关系的形成埋下伏笔(徐娜,2007)。[11]

这些研究成果从多个角度分析了影响导师与研究生关系的因素,有导师和学生的因素,有权力的因素,有指导方式的因素,有学科的因素,有环境因素,还有科研制度的因素等等,这对本研究更深刻地了解导师与研究生关系有重要意义。

四、师生关系离散化矫正对策研究

关于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的论述散见于各类探讨师生关系的文章中,主要包括针对导师、研究生、有关管理部门等不同方面所提出的建议。有研究通过问卷调查提出改进师生关系的措施包括:从导师方面看,应在学术研究上给学生更多指导,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社会实践机会;从学生方面看,学生应该更主动地与老师进行交流,同时应该克服对导师的害怕和害羞心理;从管理部门看,则包括组织丰富的学术交流活动和师生联谊会(陈世海等,2003)。[3]

针对当前市场经济体制下“导学关系”失落的两种表现:雇佣关系替代“导学关系”和导师“放羊”,楼成礼等人提出通过适当加大研究生补助的金额和拓宽补助途径,提高研究生生活待遇、改革和完善现有的导师体制、建立研究生维权制度、加强师生的双向沟通与交流等途径重构研究生教育的“导学关系”(楼成礼,孟现志,2004)。[6]

林伟连、吴克象等(2003)认为要改善师生关系要突出导学关系,具体从两方面着手:一是以导学关系为主导,以经济关系为基础,实现师生关系的优化;二是加强研究生教育中导学关系的若干对策,如导师业绩制度的优化,研究生培养制度的优化,经济杠杆在优化师生关系中的运用,加强导师与研究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另有学者认为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没有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标准范式,师生之间的调适、匹配才是良好指导效果的关键。[1]

管岭(2009)认为如今的研究生教育应该创新教育理念,探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良性师生关系,确立“学生为主体,教师是主导”的角色定位与和谐的互动模式。在构建主义理论的指导下,学生学习所获得的知识不是通过教师灌输得到,而是在学习者创造的氛围中,依靠一定的方法和教师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构建而获得。[12]

五、对已有研究的一些思考

已有的关于研究生教育中的师生关系的研究呈现出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第一,相关研究起步较晚,数量较少。在上述一些文献中,尽管关于高校师生关系的研究早就成了众多学者研究对象,但是对于师生关系中导师与研究生关系的研究2005年后才逐渐增加;2006年至今,相关研究导师与研究生和谐关系研究的论文数量增加的速度明显加快,但总的数量相对较少。而且相关研究中,有关导师与研究生关系真正专业性研究很少,有关导师与研究生关系的观点常常散见在一些研究生培养制度研究的著作中。

第二,从研究方法来看,目前的研究主要采取的仍是经验归纳、思辨研究和理论分析的方法,只有为数不多的采取了调查和访谈等实证研究方法。

第三,从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上来,目前的绝大多数研究仍停留在对师生关系的一般理论描述层面,或者从自身经验对师生关系的归纳与分析,缺乏运用某种理论框架对现实的研究生教育中呈现的丰富而具体的师生关系进行描述与分析。

第四,从研究的视角来看,当前的研究文献主要是导师和管理者的角度来探讨导师和学生的关系或与此相关的问题,较少涉及从研究生的视角来分析该问题,特别是从研究生的角度来探讨他们对所经历的师生关系的评价和体验的研究则更为少见。另外,更多的学者从教育学或心理学角度出发,首先分析导师与研究生关系的本质;其次从现实出发,分析导师与研究生关系出现的相关问题;最后,针对出现的问题提出相关建议。其中众多学者的观点大致雷同。笔者认为,此类研究缺乏一种跨学科研究,即从文化学角度出发,不同的学科背景下,导师与研究生关系可能存在不同的关系。运用不同学科的研究方法也可能得到不同的解释和更佳的改善途径,管理学的研究方法就是一个很有意义的研究角度。

【参考文献】

[1]林伟连,吴克象.研究生教育中师生关系建设要突出“导学关系”[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3(5):26-28.

[2]许克毅,叶城,唐玲.导师与研究生关系透析[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0(2):59-62.

[3]李凤兰,张俊.如何构建研究生培养中的新型师生关系[J].咸宁学院学报,2008(28):176-178.

[4]Malcolm. T. Researching Higher Education[M].Berkshire:Open University Press,2003.

[5]廖济忠,王敏.对新型导生关系的探讨[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5(8):56-59.

[6]楼成礼,孟现志.研究生导师非权力性影响力当议[J].中国高教研究,2004(10):51-52.

[7]林似非.导师与研究生关系探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6.

[8]谢安邦.研究生教育质量调查报告研究[A].中国高教学会高等教育专业委员会2005 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35-37.

[9]寥来红.科研团队中导师与研究生互动关系研究一以“华北大学”三院为个案[D].北京大学,2005.

[10]高鹏,李媛,张伟倩.关于导师与研究生关系的调查和实证分析[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7(4):144-147.

当前计划生育政策范文第2篇

【关键词】 基层;计划生育;问题;对策研究

计划生育工作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30多年来有效地控制了我国人口的过快增长,有效地达到了控制人口数量和提高人口质量的目标,对我国及世界做出了重要的贡献。然而,当前我国人口的发展呈现出了复杂的现象,人口老龄化问题加重、新出生婴儿性别比例不均衡现象攀升,这都给我国计划生育工作带来了挑战,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产生了消极影响。基层计划生育工作是我国计划生育工作的主要阵地,是我们计划生育工作的根本保障,要想从根本上推动我国计划生育工作的稳步进行,必须高度重视基层计划生育的现实状况,针对可能存在的问题及时解决。1 基层计划生育工作面临的问题

当前情况下,基层计划生育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新的进展,积极探讨人口计划生育自治管理新模式,然而仍然面临许多问题,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1.1 基层计划生育工作机制不健全 是否有合理科学的工作机制关系到基层计划生育工作能否顺利有效的开展,基层计划生育管理工作是当前工作的难点。许多基层计划生育部门机构管理不到位,缺乏具体的分工机制,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大部分人员不仅要负责宣传,还需要提供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甚至有的还要负责征集社会抚养费等,任务杂乱和繁重。同时,由于在工作过程中缺乏有效科学的考核机制,使得部分工作人员工作责任感缺乏,对工作的职责不明确,这些都阻碍了基层计划生育工作的顺利进行。

1.2 计划生育观念出现反弹现象,甚至出现了对计划生育的理解偏差 “养儿防老”等思想观念一直在基层中影响着人们,当前形势下由于80年代独生子女很多都离开了自己父母,出现了空巢中年人和老人,加之社会抚养费对部分群众而言负担相对轻了,“传宗接代”的思想开始重新滋生。同时,由于国家的对独生子女家庭的配套机制难以解决部分独生子女家庭的后顾之忧,也加大了计划生育观念反弹的发生。随着社会对老年社会的报道和对计划生育工作的反思,使部分群众认为计划生育工作出现了放松的趋势,对国家的计划生育政策出现了错误的认识,一旦选择突破现有的计生政策,就有可能演变成为整个社会的生育价值观,给计生工作造成巨大压力。

1.3 流动人口数量的急剧增加,给计划生育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但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社会改革开放层面的不断深入,流动人口的数量在不断增加,据《2011年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中指出,我国流动人口的总量已经达到2.1亿,同时流动人口中当中以年轻人居多,而流动人口无固定的居住地的特点给计划生育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难题。由于各个地区计划生育经费和人员的投入有限,只能保证常住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根本无法满足流入人口管理、服务的需要,更无法给流动人口提供足够的计划生育服务技术。

1.4 尤其在基层的农村地区计划生育工作更加困难 首先,在新形势下农村干部在选举中要面对许多现实状况,需要得到基层群众的支持,而计划生育工作在一定程度上是得罪人的,这在客观上减弱了他们对计生工作投入的热情。其次,在新的计生工作形势下,老的一批有农村计生经验的干部要退出,而新的一批具有高学历的年轻人又缺乏农村工作经验,这给农村计划生育工作的开展带了了困难。再次,基层政府职能在不断弱化,国家减少了对农村干部的支持度,同时农村从事计生工作干部的待遇相对来说较低,这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他们的工作热情。

1.5 此外,计划生育工作执行力度困难,国家财政投入比例较低,社会抚养费征收率低等都制约着基层计划生育工作的开展,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来促进基层计划生育工作的开展。2 基层计划生育工作的对策研究

2.1 建立和健全科学合理的工作机制 我国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新思想、新任务、新形势的出现,人口问题也呈现出日益多样化、复杂化的特点,过去传统的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思路和方法已不再能够适应新时期里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难以满足和保障广大的育龄群众日益增长的计划生育和生殖保健服务需求。计划生育工作必须立足科学合理的机制建设,建立以引导为主的新机制,根据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积极解决群众面临的难题,同时通过提供科学的计划生育服务,吸引吸引群众、教育群众、引导群众更加自觉地实行计划生育,发挥群众自治组织的作用,发挥非政府机构的影响作用。对计划生育工作人员建立科学的考评机制,增强工作人员的责任心,更好的为计生工作服务。

2.2 完善计划生育宣传方式,积极引导构建正确的计划生育政策 采取多手段,多方式的方法,积极引导群众正确认识计划生育的政策,通过开展宣传教育工作,实现有效地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整体素质,优化人口结构,最终实现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2.3 加强对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管理工作 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工作是当前基层计划生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对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中要实行留入地和户籍地两地的双向考核制度,建立科学有效的两地管理机制。发挥网上信息平台的作用,建立计划生育网上档案,对育龄人群在流入地和流出的进行双向管理,同时,针对外出的人群办理《流动人口婚育证明》,同时加强监管,对违反的人加以处罚。

当前计划生育政策范文第3篇

关键词:则克台镇 农村计划生育 看法 认识

一、机遇与挑战

随着农村计划生育工作的深入开展,给计划生育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新的挑战。建设新农村是一场破旧立新的农村革命。全镇要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管理民主”的新农村建设目标,要靠大家齐心协力,共同完成。计划生育工作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一部分,成为农牧民群众所关注。只要把农村计划生育工作抓好了,新农村建设的步伐就加快了,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也就有了基础。在我看来,就机遇来讲,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党和国家的新农村政策为农村计划生育工作的开展,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农村税费改革、义务教育的实施、农、林、牧直补政策的出台,全面减轻了农牧民的负担,解除了农牧民群众少生快富奔小康的后顾之忧。二是各种奖励扶助政策在计划生育法律法规中的出现,为我们逐步建立和完善计划生育激励机制、落实计划生育家庭各项优先优惠政策提供了法律依据。三是计划生育民心工程的实施,为计划生育工作赢得了民心,促进了文明幸福家庭建设。

面对机遇,更应清楚地看到潜在的困难与挑战。一是中央“两免一补”政策的实施,许多农村群众在得到实惠的同时,又萌生了生育二胎的想法。二是农村计生家庭的各项优先优惠政策,不能完全起到利益导向的作用。每月每人20元钱的吸引力不大,其它各项优先优惠政策,也不落实到位或落实不全面。还有一个奖励扶助政策,是到年满60周岁时,才能享受到,一些群众对这个政策不抱希望。三是有些政策没有形成合力,不利于计划生育工作的开展。比如农村合作医疗报销范围就不包括计划生育手术后遗症的人。四是农村少数党员干部及其亲属不履行计划生育政策,起不到带头作用。尤其是少数村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利用职权谋取私利。五是农村流动人口管理难、出生人口性别歧视、社会抚养费征收难这三大难题,始终困扰并制约着农村计生工作的向前发展。

二、建议和对策

计划生育工作在新农村建设初期所遇到的这些问题,需要我们进一步去解决。一是领导要重视计划生育工作。政府要将人口计生工作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保证其人员、任务、指标、措施、经费全部到位,全面促进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相互协调,和谐发展。制定社会抚养费征收管理办法,严格社会抚养费收支“两条线”,避免滋生腐败。二是要立足实际、从长远着想。计生部门要创新工作思路和方法,配强队伍,以培训、参观考察、经验交流、岗位练兵、表彰鼓励等形式,树立典型,充分发挥带动作用。三是从村“两委”班子入手,实行支部书记为“第一责任人”,坚决落实计划生育“一票否决”制,并追究政府包村领导的责任。定期对计生办财务进行审计,规范计划生育财务开支。四是建立农村计划生育信息反馈和案件查处机制。农牧民群众反映的计划生育案件基本上是他们身边发生的。县镇计生部门必须成立专门组织,加大对计划生育案件的查处力度。凡是牵涉到案件的直接责任人,要严肃处理,对违法的要追究法律责任。五是法院在受理计生部门委托的案件时,必须依据人口和计划生育法律法规的内容进行处理,不得随意降低社会抚养费的征收标准。六是执法必须与宣传教育结合起来,增强出生人口性别比的治理力度。七是改变群众过去的生育理念,用新型生育文化来教育他们,用科学、文明、进步的婚育观念,来武装他们的头脑。教育群众要向懂计划生育法律法规和少生快富的人看齐。八是要发挥镇村计生人员的宣传作用,抓好计划生育基础性工作,形成合力。这项工作不是哪一个部门能完成的,是全社会的责任,只有大家都行动起来,全镇人口计生工作不尽如人意的状况才能得到改变。九是尽量减少检查、评估。上级主管部门要杜绝没有实际意义的检查、评估,多深入各村加强指导和服务,使基础更牢固。十是经常性工作要常抓不懈。落实各项节育措施,加大专项治理,提高服务质量,全面巩固、提高计划生育成绩。把管理贯穿于服务和经常性之中,以“奖励少生、处罚多生”为重点,按照计划生育工作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制定计划和目标。

当前计划生育政策范文第4篇

关键词:农村

基层

人口计生工作

管理

计划生育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经过三十多年风风雨雨和广大干群的共同努力,人口自然增长速度得到了有效控制,计划生育工作从单一的行政管理实现了“两个”转变、优质服务与规范管理并举到进一步稳定低生育水平统筹解决人口问题。同时,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依法治国方略的不断推进,依法行政、构建和谐社会已成为当今社会的主旋律,使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发生了深刻变革,干部群众思想观念、工作体制机制急需进一步分析、研究,采取得力措施予以转变和健全。笔者结合当前人口计生工作实际,谈一点目前农村基层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和对策。

1.存在的问题

1.1计划生育宣传工作不到位。近几年来给广大群众的感觉是计划生育工作不紧了,宣传方法简单、形式单一,宣传层面较浅,导致群众对计划生育政策的知晓率不高。

1.2违法生育禁而不止。部分城市干部职工和农村群众生育观念滞后,重男轻女思想严重,弄虚作假、偷生、超生等问题依然存在,非法收养增多。

1.3出生漏报严重。出生漏报一种情况是一孩漏报,现在流动人口增多,出生漏报发生;乡镇一级为完成工作目标任务,提高出生人口政策符合率而故意瞒报。

1.4基层基础相对薄弱。部分地方村组计划生育干部是兼职,责任心较差;有些村组干部年龄较大,文化程度较低,工作思路不明。

1.5群众的传统生育观念依然强烈。主要是在农村重男轻女的思想依然存在,群众文化程度参差不齐、家庭条件不同、居住环境不同等因素,总是存在抵制情绪。

1.6流动人口计生管理仍是制约人口计生工作的瓶颈。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村外出务工人员越来越多,流动人口流动的随意性和不确定性,导致对流动人口计生管理服务难,因此,加强对流动人员的计划生育工作大胆探索和不断创新,急为群众所急,以便民服务、关注民生和关爱生命等积极作为之举,才是破解这一难题的关键。

1.7技术服务水平低。关心母亲健康,关爱女孩成长,需要大力宣传。新时期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将以管理服务并举。在这种情况下,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就是做好整个计划生育工作的金钥匙。一是乡镇计生服务站技术服务设施设备配置不全不优;二是有些计划生育服务人员,敬业精神差,服务水平低,只停留在会环检、孕检、放环的简单技术服务水平上,无法做到对妇科病的全面检查,这与我们所做的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工作严重脱节,技术服务人员不做产前、产中、产后、术后访视,造成计划生育宣传教育工作前矛后盾,生搬硬套,对计划生育工作造成很大的不利影响。

1.8经费保障机制不健全。按照国家规定,对实行计划生育独生子女户和二女结扎户享受的优惠政策要不折不扣的落实,但长期以来,由于地方经济不发达,财政困难,落实的不到位。计划生育事业费人均投入低,社会保险、社会救济和社会福利供给等方面仅靠有限的转移支付资金,可谓是杯水车薪,远远跟不上计划生育事业发展的要求,影响了群众实施计划生育的自觉性。其次,计划生育工作是一个循环反复式工作,而在乡镇一些地区,没有专门设置这一部分专款,造成计划生育方式单一,停滞不前;医疗设备单一,计生技术服务站不能全面给育龄妇女体检、治病。

1.9计生干部待遇低。在乡镇工作过的人员都知道“最苦最累的是计划生育干部,挨骂受气的也是计划生育干部。”而计划生育干部的工资、待遇很低,虽说人口计生工作是国策,却没有司法、干部那种被认可的行业津贴,计生津贴从无到有、又从有到无为社会发出计生工作有弱化的错误信号,从而影响着计划生育事业的均衡发展,形成计生队伍人心不稳、留人难的不利格局。

2.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一是计划生育工作苦,责任大,风险高,加之县、乡计生干部岗位津贴被取消,导致基层计生干部队伍不稳定,能改行的则改行,改不了的就混,干部工作责任心严重下降。二是农村计生干部报酬太低,难以维持生计,部分村组干部忙于农活和劳务,从而没有将全部精力用于计生工作上,导致工作责任难以落实。检查组检查到铜川的某个样本点,村组中心户长没有报酬,而村计生专干每年也只有1000多元的报酬。三是社会养老机制不够健全,违法生育户大多担心自己的养老问题,一旦孩子出现意外,家庭存在着很大的风险,普遍存在一个孩子太少,两个孩子刚好的思想。四是由于计划生育工作经费不足,地方财政财力有限,对计划生育家庭的奖励优惠政策兑现力度不够,计生奖扶机制对计划生育户没有产生吸引力,达不到预期效果。五是当前计划生育工作目标责任管理加大,各级工作压力较大,加之省上实现考核排名,重点管理制度,造成在指标范围内的政策外生育不敢上报,出现人为瞒报。六是法制化的逐渐健全,与当前育龄群众的生育观念、文化素质存在反差,计生工作管理手段受到限制,没有有力的工作措施,一定程度影响着计生工作质量的提高。七是计生干部业务培训较少,特别是技术服务人员业务生疏,工作水平和服务能力较低。八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流出人口剧增,全国、全省流动人口“一盘棋”的工作格局尚未形成,导致流出人口服务管理难,流动人口管理服务依然是制约计生工作的瓶颈。

3.几点建议

3.1继续强化组织领导。计划生育工作是一项长抓不懈的基本国策,出台了计划生育法,修改了省《条例》,说明计划生育工作的重要性。在全局工作中应将计划生育工作通盘考虑、科学统筹,树立首位意识。在人员分配上应给予全力支持。继续落实“三个一”领导体制,强化部门协助,全民参与,齐抓共管计划生育工作。

3.2创新强化宣传教育。计划生育宣传教育工作是全民性的宣传教育工作,应制定宣传媒体给计划生育宣传教育工作协调或配合的明文规定。宣传工作要注意工作方式、方法的不断创新,要与优先优惠政策兑现结合起来,与日常管理服务工作结合起来,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结合起来。中省市县宣传媒体要给计划生育工作设宣传栏目、讲座,予以大力支持,扩大宣传面,同时,结合三农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群众喜闻乐见的群众积极参与的人口计生宣传,例如:“文化三下乡”活动中,文化团体可以编排一些关于计划生育工作内容的节目;广播可以定时播放计划生育政策,在城市街道边固定设立计划生育宣传教育专栏牌,专门宣传计划生育政策内容;电视中可以在屏幕下方出现关于计划生育政策内容的字幕,这样即不影响电视节目的播出,还可以以公益广告的形式做宣传。

3.3提高计划生育干部的待遇,激发干部工作积极性。计划生育工作被称之为天下第一难事,其工作难度、工作的辛苦不言而喻,而计划生育干部的地位并未受到重视,例如司法、、公安等部门都有行业津贴,而计生行业却没有津贴;其它部门干部提拔晋升的多,而计生干部整天忙于工作,提拔的机会却很少,这些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计生干部队伍的稳定,影响着干部工作的激情。因此,建议上级部门恢复并提高计划生育干部岗位津贴,关心计生干部的成长,激发计生干部的工作热情,全面推进计划生育事业均衡发展,稳定计生队伍人心留住人,彻底改变走马换灯式计生队伍。

3.4从群众切身利益出发,认真落实兑现计划生育奖励优惠政策,激励和引导广大群众依法实行计划生育。在开展计划生育工作中,要将计划生育与建设文明幸福家庭结合起来,与群众的兴趣、爱好结合起来,尽可能满足家庭在生产、生活、生育方面的需求,促进家庭生育观念和生育行为的转变。事实证明,只要从群众利益出发做工作,人民是欢迎的。特别是在落实国家各类计划生育奖励优惠政策的时候,一定要认真细致,加大投入,使各项政策落实兑现到位,使计划生育家庭感受到党和国家的温暖,建立健全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以此转变人们的生育观念,推动人口计生事业深入开展。

3.5突破重点难点,努力探索建立社区计生管理新机制,不断提高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水平。流动人口主要集聚在城镇,那么抓好社区计划生育工作就是搞好流动人口管理的关键。我们要多动脑筋,完善制度,创新办法,推陈出新,加强区域协作,建立社区计生管理新机制,形成全国、全省流动人口“一盘棋”的工作格局。

当前计划生育政策范文第5篇

【关键词】计划生育;宣教工作;困境;出路

【中图分类号】R722.1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4-0412-01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加强在计划生育方面的宣传工作已经成为必然,然而目前其又面临着很多问题,怎样解决这些问题影响着我国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顺利实施。

一计划生育宣教工作所面临的困境

1.1.重视不够,计划生育宣教工作边缘化

有些地方的计生机构对计划生育宣教工作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他们觉得加大对计划生育宣教工作的投入没有什么意义,也没有什么标准可供参考,经常会带有一些功利性的色彩来进行计划生育宣教工作,更没有将计划生育宣教工作的先导战略决策作用认识到位。对计划生育宣教工作认识不到位,致使计划生育宣教工作边缘化,不能很好地付出实际行动,仅仅是在需要的时候走走样子,这是目前计划生育宣教工作所面临的一个非常严峻的困境。

1.2.宣传教育队伍素质不高

随着我国近几年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虽然计划生育知识已经得到了非常大的普及,但人民群众对于优生优育、生殖健康的意识越来越强,所以需求优生优育、生殖健康知识的人群越来越多。但是有些地方的计划生育宣教工作人员由于自身文化水平不是很高,知识能力受到限制,所以他们不能非常准确、全面地掌握计划生育宣教知识,没有有效的沟通技巧,从而不能很好地将计划生育宣教工作做到位,使人民群众不能得到有效的信息。因此,随着计划生育的不断深入,建立一支高素质、高文化、高水平的宣传队伍已经迫在眉睫。

1.3.计生工作缺乏健全的保障机制

计划生育宣教工作一方面关系着我国稳定低生育水平,另一方面还能够提高人口素质,从而实现优生优育,这跟千千万万家庭的幸福生活起着直接作用。所以,就目前的情况来说,计划生育宣教工作是一个非常系统性的工作,它需要我国各行各业完善保障机制,并且还要大力支。目前在保障机制方面存在着以下两方面的问题:一是,计划生育的优惠政策还不完善。国家要加强在失独家庭、农村独生子女家庭等方面的优惠政策的实施力度;二是,计划生育优惠政策没有落实到位。虽然我国出台了很多计生方面的优惠政策,但是在很多地方却难以真正落实。这主要是由于计划生育宣传工作没有切实做到位,从而不能使人们充分了解国家的一系列优惠政策,这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计划生育宣教工作的开展。

二计划生育宣教工作完善的思路和策略

2.1.加强领导的重视程度

计划生育宣教工作的展开在很大程度上受到领导重视程度的影响。因此要求各个基层的工作人员要加强在计划生育宣教工作方面的投入力度,从而在最大程度上引起领导的重视;另外,有关领导要充分认识到,计划生育宣教工作不是等问题出现后才重视的工作,而是一项未雨绸缪的工作,在问题出现之前进行投入,不仅投入低、回报大,而且还会产生非常深远的影响。除此之外,要求有关领导要在计划生育宣教工作开展过程中,加强同人民群众之间的联系。计划生育宣教工作没有群众的参与就是非常失败的一项工作,所以,领导要加强对计划生育宣传工作的重视程度,要加强人民群众的参与度,从而能够使更多地人认识到计划生育的重要性,使更多的人了解计划生育的有关方针政策,使更多的人自觉执行计划生育政策,优生优育,从而在最大程度上提高人口的综合素质。

2.2.更新计生宣教理念,确保计生宣传教育的有效性

要不断更新在计划生育宣教工作方面的理念,确保计划生育宣教工作能够顺利的进展,以便能够使更多人了解计划生育工作。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加强:一是跟当前的社会发展形势紧密联系起来,这是计划生育宣教工作进行的首要任务,加强“以人为本”的宣传理念,不断更新计划生育宣教工作的理念;二是加强和人民群众之间的联系,要求计划生育工作人员不断深入到基层群众中去,了解群众的真实想法,从群众的角度思考问题,根据不同人群的不同需求,具有针对性的开展计划生育宣教工作,从而使人们能够充分认识到计划生育的重要性,提高群众执行计划生育工作的自觉性。

2.3.强化计划生育宣教工作队伍综合素质建设

目前我国很多地方的计划生育宣教工作队伍综合水平不高,执法水平偏低,人员结构不合理,思想落后等现象,要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以便能够强化计划生育宣教工作队伍综合素质建设,将计划生育宣教工作更好地开展下去。因此,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一是择优选择,选择文化水平高、综合素质高、思想水平高的年轻力量加入到计划生育宣教队伍中来,切实提高计划生育宣教工作队伍的综合素质水平;二是加强对计划生育宣教工作队伍专业技术培训的力度,从而大力提高他们的服务水平、宣传技能,以便使他们更好地胜任计划生育宣教工作。

2.4.完善计划生育工作保障机制,提升计划生育宣传水平

针对目前我国计划生育宣教工作保障机制不够完善的情况,要采取相应的措施,从而在最大程度上提高计划生育宣教工作的宣传水平,这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来加强:一是加大计划生育政策的宣传力度,使人民群众切实了解国家的计划生育政策,不受有些片面信息的影响,使人民群众自觉执行计划生育政策。二是计划生育宣教工作要加大在国家优惠政策方面的宣传,使更多的人能够了解国家的计划生育优惠政策,比如我国针对失独家庭、农村独生子女等有关方面的优惠政策,使更多的人切实享受到国家的优惠政策,享受到计划生育的关怀,正确认识计划生育工作;三是加强计划生育政策的落实监督,这就需要计划生育宣教工作队伍及时的将国家政策宣传下去,使人们能够在第一时间了解情况,从而能够使国家的计划生育政策很好的实施下去。

三结论

计划生育工作的开展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计划生育宣教工作的影响,因此,加强计划生育宣教工作, 积极推进计划生育宣教工作的宣传和教育,提高他们服务质量,从而能够使国家的政策很好的传递到人民群众去,以便使计划生育政策能够顺利实施。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