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数字经济的内涵

数字经济的内涵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数字经济的内涵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数字经济的内涵

数字经济的内涵范文第1篇

关键词:数字化成长;农村;城镇化

中图分类号:F3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4161(2012)04-0113-04

“十二五”规划纲要确立了推进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战略目标,吹响了我国农村向城镇化发展全面进军的冲锋号。而在当今信息时代,城镇化建设的目标定位必须将信息化作为其主体内涵,推进它的途径抉择也必须是信息化发展的路子。由此在当前我国城乡间存在严重数字鸿沟的情况下,通过数字化成长引领农村城镇化发展就成了必然的战略抉择,非如此不能从根本上改变我国农村在各方面相对落后的面貌。

一、当今时代城镇化的本质内涵是信息化,推进城镇化的目标是构建信息化的城镇

在以信息经济为主导的时代大环境下,所谓城镇化就是以信息化、知识化为本质内涵的城市化。正如美国著名经济与社会学家丹尼尔·贝尔所指出的,“信息时代引入了一种新都市形式,即信息化城市。”按照他的信息经济理论,信息时代的城市和城镇的特性应该是:其一是建立在知识基础之上的,其二是围绕网络组织起来,其三是部分地由流动的空间组成的。他所说的这样的城市、城镇,不是以往概念上的仅以一种形式而存在,而主要表现为一个社会经济运作的信息化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以网络为特征的信息流动空间取代了原来的城市地域空间。由此,推进城镇化的目标,就是要构建以知识经济为内涵、围绕网络形式组织起来的社会经济结构,亦即信息化的城市结构模式。具体到当前我国农村推进城镇化的要求,就是除让一部分农民进城工作而转为大中城市的居民外,大部分农民要就地向县城或附近城镇聚集,来建设以上所说以信息化为主体支撑的,并与新型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相结合起来的小型化的城镇群体。例如江苏省张家港那样的城镇群体,除其结构规模小于大中城市外,其构成模式基本是按照信息化的小城市样式,以知识、数字、科技为内在支撑、围绕数字网络形式组织起来的。又如河南省新乡县的刘庄、龙泉镇和小冀镇京华社区,它们在通过数字化成长之路使农村向城镇化发展方面,做了许多积极的探索,为我国广大农村面向城镇化发展树立了良好的榜样。

二、“鸿沟”阻碍农村面向城镇化发展,数字化成长是跨越它的必由之路

(一)我国城乡间存在严重阻碍农村面向城镇化发展的数字鸿沟

城乡数字鸿沟是指农村居民同城市居民间在拥有信息技术、信息能力和开发利用信息资源方面存在的差距。根据国家有关信息部门在四年前的调查,我国农村信息技术综合指数仅为城市的35%,其中城市居民固定电话普及率是农村居民的162%,移动电话普及率是农村的2.5倍,城市居民家庭计算机拥有量是农村的16倍,城市网民普及率是农村网民普及率的6.5倍。这种城乡数字鸿沟,是城乡间在技术、知识、经济、社会等多层面上存在信息差异的综合反映。从技术层面看,它是信息通信技术不均衡扩散在城乡间引发的技术鸿沟;从知识层面上看,它是城乡间在获取和利用信息、知识方面存在巨大差距而表现的知识鸿沟;从经济层面看,它是城乡经济水平的不平衡在网络经济发展中所反映出的经济鸿沟,并能够导致城乡贫富差距的进一步扩大。这种由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应用的差异引发的城乡在技术层面、知识层面、经济层面、社会层面所形成的多层面的“鸿沟”,在很大程度上隔断和割裂开了城乡间的信息沟通和经济联系,显示出了乡村与城市间在经济与社会发展上存在的巨大差距及其形成差距的根本动因,严重阻碍了农村面向城镇化发展的步伐。

(二)数字化成长是农村跨越“鸿沟”、面向城镇化发展的必由之路

对作为不同主体之间信息差异的数字鸿沟的填补、消除,必然要求通过数字技术的发展和数字含量的繁衍增殖来实现,即必然要求通过数字化成长的方式来实现。而数字化作为信息化的内涵体现,实现它的技术与量能的增长又必须建立在信息化发展的基础上。这就是说,只有通过信息化发展搭建数字化成长之桥,才能够使农村得以用之来跨越城乡间的数字鸿沟而实现城镇化发展。另从信息化作为城镇化本质内涵的界定看,它也必然导致农村推进城镇化的途径抉择也只能是走信息化发展的道路。这是因为在此情况下,一方面,农村与城市之间的差距主要表现为信息化的差异,信息化的差异只能通过信息化发展的方式来消除;另一方面,也是最重要的,这种信息差异又是造成整个城乡间一切差距的根本原因之所在。由于城乡间对信息、知识获取和利用条件、能力在很大程度上的不对称,就造成了其在经济发展、文化进步以至人们的收入、消费上的巨大差距。因此,从根源上消除整个城乡差别也就必须通过信息化发展的途径。

三、推进农村数字化成长、跨越城乡数字鸿沟应采取的战略举措

(一)要把信息化发展放在整个农村经济建设的首要地位来抓

信息化发展作为数字化成长的先决条件和根本推动力,只有在它大力推进的情况下,才能够大幅度地提升整个农村经济的知识化、数字化水平,使农村从根本上快速拉近与城市之间的现代化水平差距。因而,当前必须将信息化发展作为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着力点,要尽最大努力、采用多方面措施尽快推进它的发展。为此而要在农村的经济建设中做到,建设其信息高速公路要更重于建设一般的公路、铁路,推进其信息化手段的运用要更重于推广机械化农器具的使用,建设其信息数据库、知识库、智能库要更重于建设粮仓、水库,开发利用其信息资源要更重于开发利用其地上地下的物质资源。

数字经济的内涵范文第2篇

[关键词]数字图书馆;文化构建;有效;网络

二十一世纪是高科技信息网络时代,网络技术的普遍运用使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得到提升,生活方式变得越来越方便和快捷。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各种文化构建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受到了国家的高度重视。图书馆文化正在向着数字化转变,给读者提供了更方便、更有效的图书借阅环境,促进了我国图书馆文化构建的不断向前发展。

一、数字图书馆文化构建的现状

我国图书馆文化的构建一直在不断的改革和创新中,数字图书馆文化的构建是新时展的必然产物。我国数字图书馆文化构建的现状是:由于受传统图书馆文化构建的影响,图书馆文化构建没有受到高度的重视,图书馆管理人员对图书馆文化构建的认识不够,因此,图书馆文化没有得到很好的构建。现代图书馆文化构建中,信息化网络技术的运用不熟练,数字图书馆文化构建没有明确的发展目标,无法给读者提供一个舒适、优雅的阅读环境,读者找不到归属感,从而严重影响数字图书馆文化的构建,阻碍我国数字图书馆文化构建的良好发展。

二、数字图书馆文化构建存在的问题

数字图书馆文化构建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现代化建设中,我国数字图书馆文化构建存在着如下三方面的问题,影响数字图书馆文化构建的向前发展,需要图书馆管理人员对此引起高度的重视:

(一)数字图书馆文化构建认识不到位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网络技术的运用已经非常普遍,但是由于图书馆文化构建一直处于不完善状态,因此,数字图书馆文化的构建没能引起图书馆管理人员高度重视。图书馆工作人员没有把数字图书馆文化构建当作是一件习以为常的自觉行为,在实践过程中,得不到彻底的贯彻和落实。图书馆管理人员对数字图书馆文化的构建认识严重不到位,影响了数字图书馆文化构建的正常发展,从而阻碍图书馆事业的长远发展。

(二)数字图书馆文化构建目标不明确

数字图书馆文化是时展的产物,因此,在现代化建设中,图书馆管理人员没有对数字图书馆文化构建确定明确的发展,使数字图书馆文化构建处在盲目发展的状态,影响数字图书馆文化构建的正常发展。数字图书馆文化构建目标的不明确使得图书馆的服务质量得不到提升,读者体会不到亲切、愉悦的阅读享受。在未来一段时间的发展中,数字图书馆文化的构建将长期处于迷茫的状况,严重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和图书馆管理工作的正常开展。

(三)数字图书馆文化构建内涵不够强

数字图书馆文化构建的发展过程中,图书馆的硬件设施在不断的更新,网络技术的运用也在不断的提升中,尽量跟随时代的步伐,缩短与国外数字图书馆文化构建的距离。但是,数字图书馆文化构建偏离正确的方向,对网络文化的构建出现问题,使得数字图书馆文化构建的内涵不够强,严重影响读者的阅读效果,增加图书馆工作人员的日常工作量。

三、促进数字图书馆文化构建的有效策略

现代化建设中,数字图书馆文化的构建,改变了传统的图书馆文化构建模式,改革和创新了图书馆图书的借阅方式,促进图书馆事业的长远发展,对于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因此,图书馆管理人员必须采取有效策略,以促进数字图书馆文化构建的良好发展。

(一)提高认识,完善管理制度

想要促进我国数字图书馆文化构建的有效性,必须从根本上解决思想认识的问题,提升对数字图书馆文化的认识,在实践过程中,加快数字图书馆文化构建的步伐。与此同时,完善图书馆的管理制度,建立数字图书馆文化构建的考核制度,提高图书馆工作人员的认识,不断完善数字图书馆文化的内容,丰富图书资源,便于读者的阅读,提高图书馆的应用价值。完善的管理制度,要制定岗位责任制,责任到人,加强工作人员之间的交流和沟通,互相学习、监督和共同进步,提升素质修养,为数字图书馆文化的构建提供动力和有效的保障。

提升图书馆全体工作人员的思想认识,对于促进数字图书馆文化构建的有效性有着重大的作用。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提高对数字图书馆文化的认识,加强数字图书馆文化构建的意识,完善图书馆文化构建管理制度,加强图书馆管理,增强图书馆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让他们积极主动的投入带数字图书馆文化构建中;建立数字图书馆文化构建考核制度,加强图书馆工作人员的管理,才能有效的推动我国数字图书馆文化构建的正常发展,促进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改革和创新。

(二)提升服务,树立图书精神

我国数字图书馆文化构建中很重要的主导因素是图书馆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修养和服务观念。数字图书馆文化的构建中,高科技网络技术的逐步推广,使得图书馆管理人员在注重自身素质修养提升的同时还要注重图书馆工作人员工作技能的提升。因此,图书馆管理人员要定期开展数字图书馆文化构建方面的讲座和信息技术方面的培训,提升图书馆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提高素质修养,树立图书精神,促进图书馆工作人员综合素质能力的全面发展,从而促进数字图书馆文化构建的有效发展。

现代高科技网络技术在数字图书馆文化构建中的运用,不仅需要图书馆工作人员的工作技能的快速提升,以帮助读者寻找相关的阅读信息,还需要读者快速适应这种数字图书馆的运行模式,以更有效的进行图书的阅读。因此,数字图书馆文化的构建对图书馆工作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图书馆管理人员必须不断提升管理水平,加强图书馆管理,增强图书馆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让他们积极主动的投入带数字图书馆文化构建中,促进数字图书馆文化构建的有效发展。图书馆工作人员要严格要求自己,拓宽知识面,树立图书精神,运用现代的网络技术,提升对数字图书馆文化信息分析、寻找和评估的综合能力,以更好的帮助读者进行图书的选择。图书馆工作人员在数字图书馆文化构建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培养具有高尚道德素质修养的图书馆工作人员,对于推动我国数字图书馆文化构建的不断向前发展有着巨大的作用,是未来图书馆事业发展中的领头人,向着专业化发展。

(三)注重网络,推动构建进程

数字图书馆文化构建中,网络技术的运用非常重要。高科技网络技术的运用,使数字图书馆文化构建变得更加方便和快捷,提升了图书馆管理人员管理工作的有效性,提高图书馆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以及读者借阅图书的高效性。因此,在数字图书馆文化的构建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网络技术的正确运用和网络信息的丰富。网络没有局限性,它可以包括很多的图书信息,社会信息分广泛化,各国风俗文化的不同都可以通过网络查询到,因此,图书馆工作人员可以很清楚的知晓国内外图书馆文化的发展情况,与此同时,吸取优秀的、有效的图书馆文化构建经验来推动我国数字图书馆文化的构建进程。

因此,图书馆管理人员要注重图书馆网络技术的不断提升,及时引进先进的图书馆设备,形成独具特色的数字图书馆文化构建模式。培养专业的网络技术人才,对图书馆全体工作人员进行定期的数字图书馆文化的构建需要运用到的网络知识和网络技术的专业培训。与此同时,不断更新图书馆网络信息,提升数字图书馆文化构建的内涵,提升数字图书馆文化构建的质量,真正为读者解决阅读的相关问题。数字图书馆文化构建过程中,只有注重网络技术的不断提升,提升全体图书馆工作人员的服务水平,保证数字图书馆信息的质量,才能真正发挥图书馆阅读资料的有效性,提升现代化建设中数字图书馆的实用价值,推动数字图书馆文化构建的进程,从而真正促进数字图书馆文化构建的长远发展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国数字图书馆文化的构建还存在很多问题,需要图书馆管理人员及时的采取相应的解决策略,促进我国数字图书馆文化构建的向前发展。在实践过程中,图书馆管理人员要不断提高自我管理水平,加强图书馆工作人员的工作服务意识,提升综合素质修养,增强专业技能,为读者提供一个舒适、优雅的阅读环境。在实际工作中,图书馆全体工作人员要不断改革和创新工作模式,才能推动数字图书馆文化构建的进程,促进我国图书馆事业的长远发展,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经济的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黄亮.数字环境下图书馆文化的构建[D].山西大学,2005.

[2]杨军宁.图书馆文化构建的时代解读[J].图书馆学研究,2006,08:98-101.

数字经济的内涵范文第3篇

[论文摘要]区域经济反映不同地区内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以及内涵和外延的相互关系,区域创新本质上是区域经济行为。从区域经济与区域创新能力相互联系的视角,对两者的耦合关系进行了分析,并提出贵州省区域经济与区域创新能力发展的建议。

随着区域经济的发展,区域创新能力日益成为影响区域发展的关键因子,成为很多政府为增强竞争优势而选择的一种重要的弹性政策措施。成功的经济区域应该是内生型经济增长的区域,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经济竞争,在很大程度上是创新能力的竞争。改革开放后的前2O年,在Xl~4,平“两个大局”思想指引下,中央政府实行“让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非均衡发展战略,中国经济高速增长,从根本上改变了长期落后的面貌,中国在国际经济中的地位得到大大提升。本文运用耗散结构讨论方法建立区域分工与合作的新的分析框架。为寻求解决东、中、西部协调发展的新路径,破解区域封锁、恶性竞争难题的新措施,探讨区域分工合作的转制和创新,为中国乃至发展中国家的区域分工合作、发展落后地区提供实践范例,为各级政府区域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

1区域经济与区域创新能力

1.1区域经济及中国区域经济发展

经济区域是指以一定地域为范围,并与经济要素及其分布密切结合的区域发展实体。区域经济则反映不同地区内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以及内涵和外延的相互关系。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区域经济发展实现了从低水平平衡发展到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的转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造就了带动国民经济整体增长的经济核心区和增长极,促进了整个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增强了国家的经济实力。

1.1.1区域经济的基本内涵区域经济是在一定区域内经济发展的内部因素与外部条件相互作用而产生的生产综合体,每一个区域的经济发展都受到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和技术经济政策等因素的制约。水分、热量、光照、土地和灾害频率等自然条件都影响着区域经济的发展,有时还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在一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条件下,区域经济的发展程度受投入的资金、技术和劳动等因素的制约;技术经济政策对于特定区域经济的发展也有重大影响。区域经济是一种综合性的经济发展的地理概念。其反映区域性的资源开发和利用的现状及问题,尤其是指矿物资源、土地资源、人力资源和生物资源的合理利用程度,主要表现在地区生产力布局的科学性和经济效益上。区域经济的效果并不单纯反映在经济指标上,还要综合考虑社会总体经济效益和地区性的生态效益。

1.1.2中国区域经济发展重要历程1978年以来,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经历了从不平衡发展到协调发展的战略转变。根据不同时期区域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可分为3个阶段,即l979—1990年向东倾斜的不平衡发展阶段、1991一1998年开始关注中西部的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启动阶段和1999年以后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全面实施阶段。中国是一个地区差异较大的国家,在改革开放初期,中国政府在“六五”计划中采用传统的沿海与内地“两分法”来反映这种差异性,到“七五”计划时期,中国政府按照地理位置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将全国划分为东部、中部、西部三大经济地带,并以此作为国家确定经济开发重点和生产力布局优先次序的依据;在“八五”计划中,中国政府又采用了沿海地区与内陆地区这种“两分法”,“九五”计划则表述为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1999年,中国政府开始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西部大开发的范围,除了“七五”计划时期的西部1O省(区、市)外,还包括原来属于东部地区的广西和原属于中部地区的内蒙古,以及吉林省的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湖北省的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这样从省级行政单元看,形成了“10+2”的大西部概念和西部大开发背景下的新三大地带格局。2005年以来,中国政府相继实施了东北地区振兴战略和中部地区崛起战略,在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中,将中国区域经济的发展分为四大区域,由此形成了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四大区域的新格局(表1)。比如,在西部地区,西南和西北地区的发展情况就差别较大,主要包括西部大开发省份;在东部地区,主要包括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山东半岛和京津冀的差别也很大,而东北地区可以大致看成是一个相对完整的经济区。

1.2区域创新能力及其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1.2.1区域创新能力的基本内涵区域创新能力的概念,国内外尚未有十分明确、统一的概念。如从科技层面出发,将区域创新能力定义为“区域创新能力就是区域发展和运用科学技术的能力,主要表现为工艺流程、产品设计等方面的研究和开发能力之和”、“区域创新能力就是区域科技能力和区域科技竞争能力”等;美国哈佛大学波特教授波特和斯特恩认为,国家创新能力取决于共有创新设施的强度,支持创新集群的环境条件下以及两者互动联系的强度。在我国,中国科技发展战略小组在区域创新能力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该研究小组认为,区域创新能力是指一个地区将知识转化为新产品、新工艺、新服务的能力,将区域创新能力从知识创造能力、知识流动能力、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创新环境和创新的经济绩效5个方面(图示)。

1.2.2区域创新能力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随着新技术革命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已成为不可阻挡的发展趋势。创新在本质上是一种经济行为,区域创新在本质上就是区域经济行为。区域经济强化了区域创新系统构建的区域意识和空间意识,即增强区域自主创新能力,提升区域整体竞争优势,优化区域产业结构,促进区域经济高速稳定持续发展。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帮助区域创新从各个方面建立了一种区域架构。区域经济活动暗示区域创新的系统特征,区域经济活动的空间结构诱导区域创新的空间布局,区域经济活动的地域分工加强区域创新的优势互补,区域经济政策引导区域创新的发展方向。总之,区域经济学对区域创新发挥着基础理论的导向作用。

2区域经济与区域创新能力的耦合关系

2.1区域创新是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动力

技术创新使主导产业或产业集群成为相关行业新的“增长极”,该增长极就像一个巨大的磁场,不断吸引着周围的各种要素。一是增长极的高速增长对生产要素供应部门产生影响;二是增长极高速增长诱导周围地区新兴工业部门、新技术、新原料、新能源等的出现。区域创新环境还可以为区域内的大量中小企业提供新技术及各种技术服务,并进行技术扩散,形成更大规模的经济增长效应。通过区域创新可以优化、整合区域内的创新资源,提高区域的创新能力,形成区域的创新合力,区域中高科技企业和高科技产业园区形成区域经济中的新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区域内大型企业创新能力的形成,不仅可以提高企业自身对先进技术的消化吸收能力,还可以逐步形成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2.2技术创新促进区域产业集群的发展

技术创新与产业集群的关系:一是技术创新的系统性要求与产业集群内各主体的互惠共生性要求一致(政府、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等在创新系统中都有相互不可替代的作用)。二是技术创新系统中的外部经济效益与产业集群中的集聚原理一致。在产业集群中,众多相互关联的企业聚集在一起,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产业群的发展和建设可以促进地区间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合理分工,减少产业结构趋同化和重复建设等问题,达到规模效应,从而促进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健康发展。技术创新加快了产业集群的形成与发展,这是由于技术创新的内在属性与产业集群的一般特性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在我国,无论沿海地区还是中西部地区,都已形成或正在形成一些主导产业或产业集群带动的区域发展典型。如中国的硅谷“中关村”,武汉“中国光谷”已研制成功5大品种、4O多种型号的新型激光切割机,在占领国内55市场份额的基础上,开始称雄东南亚地区的激光市场。

2.3区域创新离不开区域内技术进步及对经济、文化资源的依存产业结构的升级仅靠技术引进和模仿是不够的,还必须要有自主创新的能力,而自主创新能力的形成依靠区域创新环境的建立和完善。区域经济的创新离不开地区的经济、文化和资源等条件和水平。国外的研究也证明,区域技术创新的发展受到区域具体的发展历史、文化、传统及其所形成的制度、结构因素的影响。区域创新是以区域作为整体,以发展区域经济为目的,来构建区域创新系统,从而能够一方面根据本地区的特点发展科学技术,另一方面则是通过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来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与进步。

3贵州省区域经济与区域创新能力发展的对策建议

3.1加快重点行业、领域的科技创新体系建设

3.1.1加快西电东送的建设贵州动能资源丰

富,水能、煤炭和煤层气开发潜力极大,尤其是火力发电弥补了枯水期水电紧张的状况,具有独特的“水火互济”优势。同时,随着贵州电力工业的发展,必然带动煤炭生产的规模化、自动化及集约化水平,促进煤层气等新能源的开发,增加煤炭工业的科技含量,进而可使高附加值的煤化工产品进入东南沿海。

3.1.2加快矿产资源的开发贵州磷矿资源丰

富,原矿品位高,有害杂质含量低,是全国数百家大、中、小型磷肥、磷化工企业生产的重要原料。贵州磷及磷化工的生产规模、技术水平、生产设备和总体经济效益在全国具有突出的优势,发展潜力巨大。贵州的磷酸二铵为中国名牌产品。

3.1.3铝及铝加工贵州的铝加工在全国占有重

要地位,氧化铝、电解铝在国内外都有很强的竞争力,经济效益在全国同行业中处于领先水平。目前,贵州省铝产品主要销往广东,随着“泛珠三角”区域经济技术协作的深入,贵州铝的深加工产品必然能寻求到更为广阔的市场。

3.1.4加快高新技术开发及其产业化建设贵州

高新技术发展较快,目前已初步形成了以电子信息、新材料、生物技术等为主的高新技术产业群。另外,为了使贵州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指数、信息产品与服务指数、信息化水平总指数能接近或达到全国平均水平,贵州省制定了“数字贵州”建设总体规划方案,加强了“数字贵州”信息交换中心、数字国土、数字城市、数字农业、企业信息化、数字林业、数字交通、数字公安、数字校园的规划和建设,同时制定并规范了相关的政策和法规,力争形成较完备的信息产生、交流及共享体系,推动全省社会、经济、文化教育和科技的快速发展。

3.2注重喀斯特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

贵州位于西南喀斯特的腹心地带,处于长江、珠江上游分水岭地区。由于生态系统严重退化,石漠化面积的迅速扩展,已从根本上威胁到贵州人民赖以生存的基础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后劲,并严重危及长江、珠江中下游地区和三峡库区的生态平衡,直接影响我国经济、社会与生态的持续协调发展和全国小康目标的实现。因此,加强贵州喀斯特区的环境保护及生态建设已刻不容缓。围绕生态农业、生态林业、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环境污染的综合治理、生物资源开发及监测评价等内容,贵州省已开展了改善生态、生活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等一系列的研究,并创建了退耕还林还草、保土节水、产业化生态旅游、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等试验示范区。为了进一步推进喀斯特石漠化治理和环境污染的控制,还需联合其他省(区)共同攻关。

3.3加大贵州区域特色经济的发展

3.3.1畜牧业贵州气候温暖湿润,畜群生长及饲

料生产条件明显优越于西北和北方牧区,且广大农村受工业污染和化学农药污染的程度小,是生产“无公害食品”的理想地方。贵州畜禽品种丰富,拥有一批适应性好、抗病性强、周期短和肉质优的地方特色畜禽资源。全省天然草地可利用面积达400万hm2以上,还有约33万hm2地坎,200万hrn2林下草地,80万hm2退耕还林地和数千万亩冬闲田土可供利用,畜牧业发展的增长空间极大。此外,养畜成本低,使贵州畜牧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具有价格上的竞争优势。在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中,国家把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列为重点,出台了退耕还林还草等优惠政策,为贵州生态畜牧业的发展提供了历史性的机遇。加上加入世贸组织后,拓展了贵州畜牧业发展的国际市场空间,随着“泛珠三角”区域的协作和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国家将进一步推进南贵昆经济区的建设,这对贵州畜牧业的发展更为有利。新阶段扶贫开发的推进,必然要加大对脱贫带动力大的畜牧业的投入,也为畜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时机。

3.3.2卷烟、酿酒等特色产业

贵州烤烟种植和卷烟生产历史悠久,有明显的资源和技术优势,是全国烤烟种植和卷烟生产大省。全省拥有黄果树、遵义、云雾山等名优卷烟品牌,目前,围绕提高卷烟产品的质量,正对烟草配方技术、安全型卷烟生产技术、混合型卷烟产品以及烟用香精香料等进行研究开发。以“国酒”茅台为龙头的贵州酿酒工业,是贵州的传统优势产业。全省拥有茅台、董酒、习酒、贵州醇、青酒等名优品牌及其系列产品。贵州酿酒工业拟实施名牌带动战略,在保证质量和增加品种系列的同时,扩大市场占有份额。

3.3.3特色食品业贵州具有发展以特色农产品

和野生植物资源为原料的特色食品生产的优势。黑糯米、薏仁米、荞麦、芭蕉芋、山药、辣椒、竹荪、土豆、魔芋等特色农产品目前已由原料出口转为就地加工;刺梨、猕猴桃、杨梅、柑桔、银杏等已从野生转为基地规模化种植;竹荪、香菇、蕨菜、折耳根等山间野菜资源丰富,为贵州特色食品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原料保障。

3.4发展贵州旅游业

贵州旅游以原生的自然环境、奇特的喀斯特景观、浓郁的少数民族风情和宜人的气候著称。境内溶洞、瀑布、峡谷、石林、温泉等自然景观数量多、分布广、观赏价值高。全省拥有可供旅游者游览的旅游景区(点)1000多处,有黄果树、龙宫等8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贵阳、花溪、百花湖等4O个省级风景区,有梵净山、茂兰喀斯特森林等6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淮河麻阳、道真大沙河等3个省级自然保护区,还有遵义、镇远2座历史文化名城,现已开发4条各具特色的旅游风景线。贵州是多民族省份,丰富的民族文化和旅游产品不仅在全国旅游市场占有一定优势,还具有重要社会文化旅游科研价值。随着“泛珠三角”创新联合体系的建设,区域协作内容的扩展,贵州与滇、桂、川将会形成旅游片区优势,建立起西南区域旅游资源的大系统,合作推出旅游品牌。随着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贵州旅游业独特的地缘优势将得到更好的发挥。

3.5重视劳动力资源的培训与开发

贵州劳动力资源丰富,具有工程承包和劳务输出的优势。随着“泛珠三角”创新体系的建设和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贵州对外工程承包和劳务输出的数量将会增大。因此,除加快建立反应灵敏的国际劳务市场信息通道,积极拓展国际劳务市场,提高贵州国际劳务合作质量和水平,扩大劳务输出规模的同时,应高度重视劳务输出人员专业技能和新知识的培训,提高劳务输出人员的整体水平,并通过劳务输出,带动设备技术的输出,促进贵州经济的发展。

3.6构建以知识经济产业化为重点的科技创新基地

构建科技创新基地要依据现代科学技术是知识经济的核心、高新技术产业是知识经济的主导产业、科学技术成为知识经济中生产力的第一要素等知识经济特征,寻求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支撑、实现产业化过程中核心技术随资本、股权漂移,重点是建设知识经济发展平台。贵州科技创新基地建设重点应以省会贵阳为中心,以主导产业项目为支撑,核心技术研发为重点,核心组件经营为目的,最终形成有自主知识产权、自我开发能力的高技术产业成果转化。科技创新基地建设要整合上、中、下游产业,形成产业链。产业化基地发展分三个时段:第一时期为基础期,2003年7月至2006年底,完成组织核心团队、掌握核心技术的主要支撑项目建设;第二时期为发展期,2007年初至2009年底,主要以抢占市场占有率为策略目标,占领一定份额国际、国内市场,实现科技创新基地的稳定收益;第三时期为整合发展期,在2009年以后的4~5年内,以品牌经营为主轴,实现以核心技术带动的跨越式发展。科技创新基地的实施主要由信息产业、新材料、生物技术三大块组成,突出微硬盘核心技术产业、光电核心技术产业、数字TV核心技术产业三个核心项目及高科技产业群。

数字经济的内涵范文第4篇

“文化+产业”促进其他产业品质提升

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文化元素已渗透并贯穿于经济社会各领域各行业,呈现出多向交互融合、全面渗透态势。“十三五”时期,应突出文化元素作为重要新兴生产要素的功能,以文化创意拓展“中国生产”的可能性边界,提高经济潜在增长率,为此,要深入挖掘中华文化、地方特色文化、流行文化、生活文化和域外文化,大力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把文化旅游业、创意设计业、休闲体育业、创意农业等培养成为现代文化产业体系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创意、设计和品牌培育等手段全面提升一、二、三产的发展质态和产业核心竞争力。

以产业融合塑造先进制造业新优势。重视企业文化建设,积极丰富制造业、加工业等行业产品的人文内涵。坚持以发展绿色、节能、环保、智能、可靠和时尚等高品质生活消费品为重点,推动消费品工业向创意创新创造转型。把先进设计思想和理念融入于产品和服务研发设计之中,着力加强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需求、新营销等设计应用研究,加快促进工业企业与设计服务业的对接合作。培育品牌文化内涵,健全品牌价值体系,形成一批综合实力强的国际知名自主品牌。

以产业融合深化旅游文化内涵。加强对传统文化、民间艺术的研究挖掘和开发,积极探索文化遗产利用的新形式、新途径,鼓励对文化遗产、工业遗产、农业遗产和文化景观等进行合理保护和开发利用。丰富创意和设计内涵,积极开发养生、运动、娱乐、观光等多样化、综合性旅游休闲产品,着力建设一批休闲街区、特色村镇、旅游度假区。

以产业融合培育农业新业态。挖掘传统农耕文化、农村生活方式和农业生态资源发展创意农业。通过土地规模流转和农业产业化基地建设,运用创意设计助推特色农业和都市现代农业发展。推进现代农产品专业市场的升级换代,促进特色农产品的推广交流。推进地理标志产品、道地药材、民俗文化、农林园艺、农事科普深度融合,发展创意农业、观光农业、休闲农业、体验农业和科技农业。

以产业融合拓展体育产业新空间。加快推进体育与创意、旅游、会展、休闲娱乐、地域文化的融合发展,把文化、创意、科技等元素引入体育场馆和健身服务企业建设。创新场馆运营机制,发展集体育培训、竞赛表演、休闲娱乐、健身旅游为一体的体育综合服务。培育和引进国际国内一流品牌赛事,着力打造影响力大、参与度高的体育精品赛事和节庆体育活动。加快体育用品新产品、新材料、新工艺研发,提高体育衍生品的创意和设计水平。

“文化+互联网”助推文化数字革命

随着云计算、大数据基础设施强势突破,“互联网+”的分工体系使大规模社会协同成为可能,推动传统行业加速拥抱互联网。“文化+互联网”就是要主动链接互联网,更加注重基于网络的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的创意创新。

“十三五”时期,要用“文化+互联网”,做活存量、做足增量,向上云化和大数据化,向下O2O化;用“文化+互联网”,激发文化消费意愿,打通文化产业链,推进跨界融合;用“文化+互联网”,加快推动文化创意产品和设计服务的生产、传播、消费的数字化、网络化进程,打造内容集成和数字传输综合平台,加快双向深度融合,推动文化企业商业模式创新、业态创新和服务方式创新。一是高度重视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可穿戴设备等现代信息技术促进文化生产工艺、业务流程、服务手段、营销渠道和消费方式创新。二是充分利用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挖掘整理消费者特征数据、规模数据、情感体验数据和定价数据,实现精细化内容与用户的无缝联结,推进文化产品和服务的模块化生产,改进文化产品定价机制。三是引导文化企业树立数据理念,开展数据经营和管理,培育大数据入口、数据存储和加工文化企业,以满足个性化社会消费和创意设计产业需求为导向,支持C2B、O2O、众包、众筹等电子商务模式创新。

“文化+资本”培育文化金融产业

产业发展需要金融机构助推、资本市场支持。推动“文化+资本”,实现文化产业与资本对接,是解决文化企业融资问题的内在要求,是有效配置资源、增强发展活力和竞争力的必然选择,是实现规模发展、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十三五”时期,应重点关注以下领域:一是互联网金融和艺术品金融化发展,积极培育文化众筹、文化众创等文化互联网金融工具,支持股权众筹平台和众筹项目企业登记注册;二是推动社会化文化金融创新发展,包括机构创新、市场创新、产品创新、融资模式创新和服务模式创新等;三是重视构建文化金融产业链,形成集服务平台、信贷、信托、基金、担保、评估、产品设计、交易、专业服务等为一体的文化金融分工协作体系;四是完善文化金融发展政策,包括支持金融业扶持文化企业发展的政策、无形资产抵押政策、互联网金融发展政策、鼓励文化企业直接融资政策和文化金融机构扶持政策等。

“文化+科技”抢抓新科技革命机遇

文化创意与科技创新如车之两轮、鸟之两翼,科技创新为文化创意提供载体和手段,文化创意为科技创新提供舞台和空间。

数字经济的内涵范文第5篇

关键词:艺术设计学科、新媒体艺术、科技美学、科学技术、知识创新

中图分类号: J 文献标识码: A

21世纪,科学技术迅猛发展,数学与电子技术融合,创造了一个信息化、数字化的时代。新技术的崛起,不但加速了经济全球化与文化大融合,也深入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影响着人们的观念与生活,改变着人们获取知识、信息的途径与交流的方式。

如果数字化技术给传统的影像技术与文字信息领域的影响是革命性的,那么这一新技术的崛起,则赋予艺术设计这个古老的学科以与时俱进的品质。呈现出超常规、跨越式发展态势。相对于良好的发展态势,艺术设计学科自身的建设却明显滞后。如果社会的需求与艺术设计学科自身的优势是艺术设计学科发展的推动力。那么教育概念的不断更新、教育功能的及时调整、学科发展的与时俱进,则是艺术设计学科走向繁荣的推动力量。明确学科自身的发展观、价值观、质量观、使其优势得以最大限度的发挥,是实现艺术设计学科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一、艺术设计学科同最新科学技术结合,赋予其与时俱进的时代品质

数字化时代下,信息技术和应用范围的不断普及和扩展,极大影响了艺术设计学科的发展轨迹,它的影响首先体现在艺术语言从传统的物质媒介向数字化媒介的转变。这一转变使艺术设计更简便、更迅速、更灵活,使其表现形式、表现效果与表现领域几乎呈现出无限的可能性。同样,它也改变了艺术的传播方式、传播速度与传播领域,改变了艺术设计原有的“时空”概念。新媒体艺术的兴起,意味着这个时代艺术各科学的真正结合。这一结合,增强了各艺术学科的参与性、应用性、使其能够走出狭窄的自我关照中,从而跻身于公共领域,对社会重大现实问题迅速做出反映。这使其向外拓展的空间更加广阔,其影响和作用也在进一步的增强。

数字化、信息化的趋势,不但促成了不同领域的“技术融合”,也促进了艺术设计学科同其它学科的交叉与融合。这种综合,使的艺术设计人才必须同其它专业人才进行沟通与合作,并及时充实、调整原有的知识结构。这种相互间的介入与互动,能够衍生出许多相关产业与新的知识领域,并在此基础上共享这个时代的知识、信息与人文关照。这也是一个年轻人的事业、一个通向未来的事业,它的蓬勃发展,必将为掌握了这一技术的毕业生提供更为广阔就业领域与施展才华的空间。

另外,艺术设计与科学原本是一体的,艺术科学化,科学艺术化,艺术与科学的社会化是一种趋势。当艺术设计借助于科学的力量蓬勃发展的同时,科学也由于人文精神与艺术思维的融入而逐渐趋于“人性化”。“科技美学”就是这一现代融合的新观念。它作为一个新兴学科、既作用于现代艺术设计与美学理念,又同科学研究与经济发展紧密联系,并且在悄悄地改变着人们的审美观念,以往艺术设计的功能与美学标准也因此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所以,艺术设计学科的建设,应确立艺术与科学结合的发展方向与审美价值观,在接受科学技术与科学理念的同时,努力探求将人文精神与艺术思维融入到科学领域的途径。艺术设计学科应以新媒体艺术的崛起为标志,尽快搭乘上现代科学技术疾驰的快车,争取走在时代的前列。

二、艺术设计学科的发展,应有利于先进文化的传播

进入21世纪,文化已同经济、科技一样,越来越成为社会发展与进步的重大课题。从某种意义上讲,文化价值导向同社会价值观念已逐渐成为国家利益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各种文化之间的相互作用在日益增强,其影响也在逐步扩大,人们已将文化与和平、文化与发展、文化与科学、文化与伦理道德等问题联系在一起,并以此来构建“文化战略”基本框架,试图利用文化的整合功能与导向作用去研究解决诸如: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人文精神”与“科学理性”等问题的对策。文化的力量正日益同社会发展的进程联系在一起。

因此,艺术设计学科在抢占经济、科技制高点的同时,还应抢占文化的制高点,应站在人类进步与“文化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文化传播与精神文明建设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意义。植根于我国当前实际,总结文化冲突与融合的特点,文化发生与发展的经验,继承发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融合借鉴合理的外来文化成果,以审视“古今中外”,锐意“综合创新”的心态,在当今以西方文化为中心的世界文化格局中,去努力熔铸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价值标准与审美观,以此来增强先进文化的实力与活力,迎接来自各种文化的挑战。

不同的历史时期,艺术都曾是文化的载体,不同的文化现象,都折射了其时代文化的内涵。艺术设计在眼球经济时代下,更应担负起先进文化传播的历史责任,大力弘扬民族精神与时代主旋律,努力培养高素质、高品位、高质量的艺术设计人才。在当今人们追求显性功利价值的同时,就更需要建立非显性的价值观,更需要营造精神文明的家园。而诸如动漫设计、数字媒体艺术等新兴学科,以及大众传媒文化的精神品质的提升与艺术设计质量的提高,也都需要以人文精神、文化内涵以及高水准的专业技术知识为依托。

因此,艺术设计学科的建设与发展,应立足于新文化的传播,提升艺术设计学科的学术含量与学科品位,充分发挥学科优势,承担起先进文化传播与建设的重任。

三、艺术设计学科同经济发展相结合,丰富其“知识经济”内涵

在知识创新的前提下,加强知识与经济的结合是知识经济的属性。科学技术转化成生产力的周期日益缩短是知识经济的标志。未来知识与信息对推动经济增长的作用日渐突出,并将成为经济增长期决定作用的资源。在这一现代知识理念下,教育同经济的结合是当前高等教育发展与改革的基本方向。

市场经济与商业竞争是艺术设计发展的直接动力,它能帮助企业树立商业品牌,打造企业文化,并给商品带来高附加值。日本企业界提出“设计的优势决定企业的兴亡和国家的盛衰”。早在上世纪90年代,美国政府就把艺术设计定位国家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将艺术设计视为对提高美国产品在国际市场竞争力起着巨大作用的行业。

艺术设计是综合性较强是学科,它涉及到人文与艺术,经济与市场,材料与制作,科学与技术等诸多领域,并具有时空意识强、更新速度快、对传统艺术底蕴依赖程度高等特点,正因如此,这一学科在飞速发展中,还有许多尚未成熟,有待开发的领域。因此,艺术学科的建设,应将最先进技术引领的艺术设计学科确定为优先发展的专业与重点研究领域,并不断开发培育艺术设计学科中的“知识经济”领域,最大限度地发挥艺术教育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综上所述,艺术设计学科的建设与发展,应同最新科学技术结合,应有利于先进文化的传播、同经济发展结合。应强化服务意识,并努力适应社会需求与市场经济的发展。在学科结构的调整上,确立自身优势,拓宽专业口径,加强各艺术设计学科间的交叉融合,向“整体化知识”过渡。并开发适应自身发展的边缘学科与特色专业。建构艺术设计学科改革、发展的基本框架与课程体系,努力培养适应时代要求的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以此为基础,去梳理知识、整合人才、优化资源,从而抓住机遇、赢得市场、真正实现艺术设计学科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