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数字经济的看法

数字经济的看法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数字经济的看法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数字经济的看法

数字经济的看法范文第1篇

美联储失去信誉的风险与日俱增――这不无道理。

明尼阿波利斯联储银行前行长纳拉亚纳・科薛拉科塔(Narayana Kocherlakota)最近指出,美联储官员似乎正在将长期通胀保持在2%附近的规定使命和其他一些隐含考虑因素之间寻找平衡。

美联储官员在公开资料中给出了一些关于这些其他考虑因素是什么的线索。它们似乎包括金融系统扭曲风险、对失业可能下降至不可持续的低位的担心,以及对过快提高利率将破坏经济复苏的担心。

但事实仍然是美联储改变利率的标准在很大程度上从未公布,也不清不楚,这让人难以预测它会如何行动。

科薛拉科塔说:“这种不确定性――关于哪些目标决定美联储政策的不确定性――是不健康的,如果消费者和企业无法了解央行在任何情况下如何行动,他们就无法作出好的决策。”

科薛拉科塔的担心不无道理。他甚至可能低估了问题。美联储的经济目标缺乏明确性只是妨碍人们理解美联储决策的一个因素。

麻烦的核心在于一个事实:似乎不管是金融市场参与者还是美联储本身,都不知道经济的真正状态或如何最好地为此建模――特别是在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之后。而美联储如何使用新数据来更新其分析仍不清楚。

除了物价稳定和可行就业最大化,美联储在制定货币政策时,不清楚是哪些因素加剧了这一问题。预测美联储如何对事件作出响应变得几乎不可能。

在当今经济波动的环境中,审慎的央行应该竭尽全力提高预期和实际通胀,从而获得在任意方向上稳定经济的能力。如果利率远高于零,美联储可以在过热的时候进一步提高利率,而在面临不利需求冲击时降低利率。

但是,美联储并没有将通胀推向或推高到目标之上。相反,其收紧政策的举动压缩了施展空间,并且还在迫不及待地进一步压缩这一空间。

美联储似乎也没有以可理解的方式更新对经济的看法。2013年6月,美联储预测2013年-2015年GDP年均增长率为2.9%,更长期实际潜在GDP平均增长率为2.4%。而在现实中,年均增长率为2.3%(如果2016年上半年的估值正确的话,则为2.2%)。

以其他标准衡量,美联储的表现也不出色。美联储基于个人消费支出指数预测2015年通货膨胀率为1.9%。而实际数字是1.5%。类似地,2015年联邦基金利率平均预测值为1.5%。目前这一数字为0.25%。

在始于2013年的这三年(经济表现低于美联储预期)之前,是经济同样低于美联储预测的三年。而在这三年之前,(始于2007年)是美联储大规模低估下行通缩风险的三年。

你也许会想,如此不佳的往绩理应促使官员修正他们的经济模型。然而,美联储仍然无视不对称性,将它视为第二阶,甚至第三阶现象。美联储仍然基于过去的通胀数字,将通胀预期定在不切实际的高水平上;仍然将失业率作为劳动力市场状态的代名词,而忽略其他指标。

美联储对于升息余量的看法也一直比市场预期更乐观。这导致观察者认定美联储官员并非仅仅是不幸运;他们对经济的理解是错误的。

数字经济的看法范文第2篇

对于7.4%的增长,之所以引发悲观的情绪,原因不外乎几点:一是相当一部分人具有根深蒂固的“保八”思维和情结。而事实上,在历经30多年的高增长之后,中国经济受资源、环境等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潜在增长率的下降已经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其二,近年来,对于中国经济的判断,利益代言人颇多,特别是投行,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习惯于从看空的角度解读数据并影响政策;第三,总理一直强调,经济增速并不是最关键的,最关键的是就业。很多人对此并没有明确的认识,仍然将经济增速视为衡量中国经济好坏最重要的指标;最后,进入2014年之后,包括企业债务、影子银行、产能过剩等引发的风险不断显现,特别是,中国房地产市场出现了明显的调整,对于已经被房地产完全绑架了中国经济而言,这绝非好事。

面对7.4%的数据,是坚持年初制定的方针和目标,坚持改革的主基调,加大结构调整的力度,还是重新回到“刺激”的老路,保一时的增长。这一命题在价值观判断上很简单,但在政策的选择上却要承受极大的压力。尽管克强总理最近一直强调,中国经济目前仍然处在合理区间,不会出台短期刺激计划,但不排除,在有关机构和行业的压力下,政府政策进行微妙调整的可能。

笔者一直认同新一届政府在中国经济增速问题上的看法,中国经济就增长周期而言,已经进入到“七上八下”的中速增长周期。总理对中国经济增速设定的7.2%的“克强底线”也是完全符合中国经济的现实的。如管理层真正追求“有就业的增长”,那就应该接受7.4%这个数字,并坚持既定的改革基调。对立志于转变发展方式的中国而言,有无信心的关键绝不在于表面数字的漂亮,而在于能否在经济下行时不动摇地推进各项改革议程。

数字经济的看法范文第3篇

杰伦・拉尼尔的新书多少容易让人误解。一个“互联网冲击:互联网思维与我们的未来”的译名,让我们以为,它是想描述“数字科技对时下的冲击”,又或者,想聊聊什么才是真正的“互联网思维”。前者的代表如道格拉斯・洛西科夫的《当下的冲击:当数字化时代来临,一切突然发生》,而后者像陈光锋的《互联网思维:商业颠覆与重构》、赵大伟的《互联网思维独孤九剑:移动互联时代的思维革命》、钟殿舟的《互联网思维》等。然而,当我们知道拉尼尔的这本书书名原本是“Who Owns the Future?”(谁拥有未来?)时,其实它讲的跟我们想的完全不一样。

拉尼尔,一个科技批判者、一个人文主义者和一个兴趣广泛成功跨界的“顽童”。这些从他的上一本著作《你不是一个玩意儿》及他的履历可见一斑。早在20世纪80年代,拉尼尔便最先提出“虚拟现实”的概念。作为全球计算机领域的先驱者,其才华出众,竟还身兼作曲家、视觉艺术家、音乐家和作家多重角色,并擅长演奏古典和现代等多种音乐风格。如果说科技崇尚理性,艺术追求感性,在两个全然不同的世界里,拉尼尔还真做到了自由穿梭、随心所欲。

不过,对数字文化和网络经济的批判,拉尼尔可没那么“随性”,相反,他坚定不移、不遗余力,是一个不可多得的权威。从《你不是一个玩意儿》到《互联网冲击》,虽然侧重点有所差异,但贯穿的主题不变,用拉尼尔在《互联网冲击》里的话来说就是,“多年来,我一直对数字技术与人类之间的格格不入表示不满本书讨论的是,当机器日渐精密、发展趋于自主时,人类应该如何保持自身特性”。不难发现,几年过后,拉尼尔关注的话题依旧是“互联网时代人将何去何从”。

在《你不是一个玩意儿》中,拉尼尔曾敏锐地观察到,互联网缔结了一种全新的社会关系,或文化生产体系。在这种框架下,作家、新闻工作者、音乐家、艺术家,把他们的思想成果和创造力以碎片的方式在网络上派发,他们无法获得报酬(实际上不是无法,而是很难获取应得报酬),而一些网络大公司作为这些碎片的整合器,通过再加工推向消费者从而获得广告收入,要知道,这些钱一般不会老老实实地分到创作者手中。到了《互联网冲击》,拉尼尔又提到了这个观点,并试图深入和升华。他写到,美国社交图片分享网站Instagram在2012年以10亿美元的价格出售给Facebook,当时员工只有13人,但这不等于说,是这13名员工创造了10亿美元的价值,相反,其价值来自于数百万用户向网络贡献内容却不领取报酬。类似的情况还有Twitter、Youtube等。拉尼尔还说,网络需要人数众多的成员参与其中,才能创造显著的价值。但一旦网络拥有了价值,只有少数人能从中获利。这产生了集中财富,从制约了总体经济的增长。

拉尼尔的看法不无激进,按照他的说法,只要人们创造的信息被使用了,就应该向他们付费。而事实上,收入不平等部分上也是数字经济的后果,但它很少被人意识到。所以,在《互联网冲击》的开篇,拉尼尔便郑重其事道:“我一定要告诉你:这是个既明智又愚蠢的世界。”然后,他接着写道:“我们习惯性地认为信息是免费的,但由于经济总体大多与信息相关,因此免费只是一种并不存在的幻象。”在他看来,类似像《连线》杂志前主编、现任3D Robotics和DIY Drones联合创始人的克里斯・安德森在《免费:商业的未来》中提出的“免费模式”,或者说“互联网经济应有之义”表面上是聪明的策略、行业的趋势,但刨根问底,真的免费吗?如果回头想想拉尼尔前面提到的内容创作者的利益被剥夺,平台运营商却赚得盆满钵满,确实是该反思我们以往的认识是否狭隘、观念是否片面,因而缺乏远见。

拉尼尔试图向人们展示他的真知灼见,他认为,技术困局时常出现,但错不在技术,而在于我们思考技术的方式。另外,他提议重塑数字经济,走一种被其称作“人本主义经济”的路线。他希望建立一个这样的动态关系,让互联网做大利益“馅饼”,而不是变小,并且能借此让权力和势力分布更加均衡,创造一个永恒的中产阶级,而不是摧毁它。

虽然拉尼尔多次强调他的这本书介绍的不是“乌托邦网络”,但他口口声声宣扬的新经济形态从很长远的时间来看,更像是一种可望而不可即的愿景,而非计划或可实现的目标。不管怎么样,借由拉尼尔之笔,读者可以受很大启发,至于解决方案,大可以暂时先忘掉。就像拉尼尔在书中罗列了很多现象、提出了很多问题,不过他也直言不讳,他并不拥有所有的答案。也就是说,《互联网冲击》的价值在于给沉迷在互联网表面繁华盛景中狂欢不已而毫无自省的人们以一种“观念冲击”,它像是当头棒喝、泼了一盆冷水,然后提醒你,别忘了,这是谁的世界?又是谁在掌控未来?

所以,《互联网冲击》,噢不,应该是《谁拥有未来》更合适些。这本书像是一部“盛世危言”,探讨了关于互联网时代的未来究竟谁拥有的实然和应然命题。套用约瑟夫・斯蒂格利茨的《全球化及其不满》的书名,杰伦・拉尼尔表达了“数字化及其不满”。

【 延伸阅读 】

科技能否掌控未来

数字经济的看法范文第4篇

摘要:在实现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的过程中,新技术能否形成新动能,新动能能否带动新经济,已成为政府部门、产业界和学术界普遍关心的问题。文章从信息技术发展态势的角度判断新经济的前景和风险,指出信息技术是未来15―20年发展新经济的主要动力;人机物融合的智能技术是最有引领性的新技术;对于培育经济新动能,技术积累与技术创新同等重要。我国工业控制领域技术积累薄弱,国家应增加智能工控领域的科技投入,大力培养工控领域的科技人才。

关键词:信息技术;人机物智能;技术积累;工业控制

近几年来,新经济的蓬勃发展给人们带来希望。在全球十大平台经济体中,中国占据了三席(阿里、腾讯、百度)。2016年,中国服务业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8.2%,比第二产业高出20.8个百分点。信息技术将不断展现出旺盛的活力,继续引领世界经济的发展。

1.1 信息技术将继续唱主角

根据麦肯锡公司2013年的技术预测,到2025年可能形成5万亿―10万亿美元经济效益的还是移动互联网、智能软件系统、云计算和物联网等信息产业,生物领域只有下一代基因组产业有可能做到1万亿美元规模,先进材料不到0.5万亿美元,可再生能源不到0.3 万亿美元。其实,不只是麦肯锡公司做这样的判断,我们和许多科技人员、经济学家都有同样的看法:信息技术的潜力尚未充分发挥,而基因生物和纳米等技术还在孕育之中,未来仍然是信息技术唱主角。

为什么信息技术有这么大的威力,这要从经济和信息的本源来认识。美国著名物理学家和经济学家塞萨尔依达尔戈在《增长的本质》一书中指出,经济增长的本质是信息的增长,即物理秩序的增长。信息技术在物理世界和人类社会之外增加一个Cyberspace使得人类社会和物理世界成为可控的世界。

1.2 信息技术发展的深度和广度

判断信息技术的发展态势至少需要考虑两个维度,一是技术的深度,另一个是技术的广度。从广度上看,历史上蒸汽机、内燃机、交流电等重大基础发明都是经过较长时间的技术改进和扩散之后才开始产生巨大经济效益,信息技术也不应例外。万维网等信息技术已经有20 多年以上的技术扩散和储备,21 世纪上半叶应该是信息技术提高生产率的黄金时期。重大技术应用的S曲线往往有相继的两条,第二条S曲线的生命周期更长,对经济的驱动力更强。今后10―20年,对经济贡献最大的可能不是新发明的重大技术,而是信息技术融入各个产业的新产品、按需提供个性化产品和服务的新业态、产业链跨界融合的新模式。对信息时代而言,信息技术普及渗透还有很远的路要走,现在的信息技术应用只相当于工业革命的蒸汽机时代。

1.3 新经济本质上是工业经济向信息经济(数字经济)过渡

新经济本质上是工业经济向信息经济(数字经济)过渡,目前采用的GDP统计不能正确反映数字经济的发展。数字经济倡导的共享、用户体验带来的消费者盈余、免费的开源软件、用户到用户的交易等都不统计在GDP中。国外不少机构与学者已在探讨更适合数字经济的统计方法。国内流行的说法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常态是L型,未来十几年将保持6%左右的平稳增长。这是沿用工业经济的思维,因为即使是保持6%甚至更低的GDP 增长度,数字经济的实际内涵已经发生很大的变化。

2 重点发展人机物融合的智能技术

推动新经济的新技术很多,我们认为最有引领性的新技术是人机物融合的智能技术,简称人机物智能,也称为人机物三元计算。

人机物智能的本质是:通过信息变换优化物理世界的物质运动和能量运动以及人类社会的生产消费活动,提供更高品质的产品和服务,使得生产过程和消费过程更加高效,更加智能,从而促进经济社会的数字化转型。人机物智能可以理解为万物互联网之上的无缝智能计算技术,需要发展新的核心技术与生态系统。

发展人机物智能需要整合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物联网等现有技术,突破新的科技挑战,实现使用模式与商业模式创新。下面列举个科技要点。

(1)人机物智能的计算机科学。将传统的局限于信息空间的计算机科学拓展到人机物三元世界,包括人机物可计算性理论,人机物智能系统的模块化体系结构,用户体验的复杂度刻画、无缝智能的科学表征,易用的自然交互界面等。

(2)物端计算生态系统。桌面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产业生态已经成型,桌面互联网由x86+Windows+ Linux生B主导,移动互联网由ARM+Android+i OS生态主导。物端计算系统尚未出现主导的生态,更未定型,发展出支持亿级设备的物端计算生态系统,是一大挑战。

(3)节能高效的智能计算平台。与今天的系统相比,人机物智能需要提升计算能力上千倍,同时能耗不增加。学习自然界,通过自适应和可重构等新技术整合专用部件与通用部件,是构造节能高效智能计算平台的可行路线。一个例子是中科院先导专项支持研制的寒武纪深度学习处理器,与通用处理器相比实现了性能功耗比的千倍提升。

(4)信任互联网。由于人机物智能更加直接地涉及人类社会和物理世界,网络信息安全变得更加迫切和重要。我们要研究发展出这样一种智能万物互联网:它鼓励开放和分享,同时保障信息安全和用户隐私,又能接受政府依法监管。满足5个条件的和谐人机物环境称为信任互联网。近年来兴起的区块链技术是构建信任互联网的基础技术之一,值得高度重视

(5)身份联邦。智能万物互联网会产生许多需要命名的实体,涵盖人(如用户)、机(信息空间中的设备、数据与服务)、物(物理世界中的各个物体)。如何让用户通过一个身份就可以方便地使用所有设备和所有智能服务,是一个新挑战。现在是强制用户身份绑定在某一个厂商的账号平台上,理想的场景是每个用户拥有一个“国民信息账户”,可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访问任何授权服务。

3 培育新动能必须坚持自主创新和技术积累

新技术不会自动转化为生产力。由知识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一般要经过4 个环节:(1)通过从信息技术的发展态势看新经济知识;(2)通过发明将知识转化为满足应用需求的新技术;(3)通过技术创新将技术变成新产品和服务,开始投入市场;(4)在应用中不断改进、提高产品和服务的市场竞争力。从科学知识到技术,从技术到a品,从产品到市场,每一步都要经过“死亡之谷”。越过死亡之谷没有捷径,只能靠自主创新的能力。人们常说核心技术是买不到的,其实真正买不到的是自主创新能力。支撑新经济的核心技术只有通过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才能获得。创新驱动已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我们在贯彻这一战略时往往不提要重视技术积累,其实技术积累与技术创新同等重要。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是知识存量的增长,不论是对一个企业还是个人,知识的增长要靠创新实践不断沉淀的技术积累。中国高铁的成功被誉为“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榜样,但我们不应忘记,从20世纪50年代中国一直在从事铁路机车研制,通过“中华之星”等科研项目的锤炼,南车、北车集团已有坚实的技术储备。我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有些发展快,有些发展慢,其中一个原因是不同行业的技术积累有差别。铁路机车制造的技术积累较扎实,但工业控制领域(包括高铁、航空的运行控制)的技术积累十分薄弱。据工信部2014年统计,我国22个行业900套大型工业控制系统大部分由国外厂商提品,特别是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外商占据了94%以上的份额。由于工控领域国内企业仿制国外产品都难以做到,国外企业不需要在中国申请专利保护其产品销售,国外企业在华申请专利数长期维持在此领域中国专利总量的10%左右(通信和计算机领域国外企业的专利占到43%)。在国家大力支持智能制造、“互联网+”的形势下,在实现智能万物互联网的进程中,加大工控领域的研发投入,夯实工控领域的技术积累显得尤为重要。夯实技术积累要从教育抓起,我国工控领域的人才培养远远满足不了市场需求,几乎没有一个大学开设过与PLC技术有关的课程,装备制造业所需的信息技术人才还未列入许多省市的紧缺人才需求目录。

积累技术跨越死亡之谷同时培养创新人才的一条路径是,积极参与国际上开放标准、开放软件和硬件源码的社区,努力发起并主导数个核心技术与平台生态的开源社区。我们要争取未来几年内培育出2000名社区核心志愿者,即得到全球同行认可与信任、对社区标准文档和软件硬件源码具有写权限的工程师。我国有近千万名软件工程师,应该制定有针对性的人才政策,鼓励他们为全球社区多作贡献。

参考文献

数字经济的看法范文第5篇

史蒂芬・罗奇

华尔街最有影响力的经济学家之一,他是全球拥有最多读者的经济分析师,他以对全球经济复苏的悲观态度而闻名。他就是史蒂芬・罗奇,全球最有影响力的金融服务公司摩根士丹利公司董事总经理兼首席经济师。

1982年,罗奇加盟摩根士丹利,20多年来他致力于全球化、公司重组、生产力以及信息技术的宏观回报等课题的研究。他的著作被金融报刊和其他传媒广为引用,他领导的摩根士丹利经济学家队伍,分布纽约、伦敦、法兰克福、巴黎、东京以及香港等地。罗奇他对中国经济一直抱着乐观的态度。自1997年以来,他已经30多次来访中国,决心要揭开西方人没有看到的中国经济之谜。他还对中国近几年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所遇到的风险危机做了多方面的研究分析、评估和预测。

中国如今的投资比例已经大大超过历史上其他主要的经济体,相对供给中国目前需要更多的需求,因此有可能政府需要在鼓励消费者需求转变上迈进一步,增加投资额对于中国并不是好事。

劳动力应向服务业转移

政府关注的7个战略新兴产业,在最新的“十二五”计划中,占据了3%~8%的GDP含量,这些都是高附加值的新兴产业,反映了政府对于节约型能源、降低污染的汽车新技术及新兴材料等领域的重视。政府会提供大力量支持给予私人企业和国有企业,而这些并不是未来“十二五”年内的主要目标。在我看来,政府主要的目标是在未来5年努力提高国内消费需求,而非加快制造业发展。

中国的制造业模式并不能提供足够多的工作机会,由于新技术和新设备不断的被使用,对于劳动力的需求会越来越少。因此,这会带来劳动力吸收的问题,特别是像中国这样劳动力大国。问题解决的方案我认为最好是向服务业转移,向温总理在“十二五”经济计划中所布局的领域转移。

虽然某些领域要求更多的知识技能,以及较高的教育水平;然而批发、零售业、酒店行业、交通、供应链、物流等领域,工人们很容易进入,并只需要短期且简单的培训即可上岗。我想这是一个非常快速有效的转移方向。

要看到,中国的转变不是瞬间的。这些工业产能会大量消耗能源、引发环境污染、并导致碳排放。对于企业来说,提高对这些问题的敏感性很重要,“十二五”计划中对于减少碳排放程度提出了很苛刻的要求。因此,对于中国所有产业来说,遵循这些准则十分重要。

我们可以看到,目前在地方政府获取快速经济增长的目标和中央政府对于可持续性发展的需求之间是有距离的。而让管理经济增长的政府官员步调一致变得十分重要,这是一个重大课题。温总理曾说过,中国的经济问题不在于不够可持续,而在于不够协调一致。因此当遭到批评时,更好的协调中央和地方关系是很重要的,例如高资源消耗和环境威胁较大的经济增长点,地方政府不应该鼓励这种粗放型的增长方式。

以加息抑制资产泡沫

我认为,政府正在积极增加长期货币贬值率,以打击房地产的投机性投资。但是这些并不够,基于很多理由,政府需要更积极的使用货币政策、利率政策,来解决资产泡沫问题,及进一步的通货膨胀。目前的一年期基准利率、贷款利率达到8%,如果通货膨胀率有5%,也可能高于这个数字,如果将这通货膨胀率看作是字面上的,那么意味着中国的实际短期利率只有1%, 这个数字对于控制通胀来说太低了,至少需要比现在的数字高100个基点(即1%)。

中国有着很强大的产业环境进行支撑,不管对于内部或者外部需求来说都是这样,因此只可能带来产业的减速,而不会带来经济的停滞。

我想政府正在试图控制房地产价格的增长速度,政府更长效的方法,应该是缓慢增加利率。如果政府现在就行动,比如,增加短期利率1%,那么就足够了,但是如果政府等2~3年再行动,就要增加2%至3%的短期利率水平,这对中国经济的消极影响更大。

对于基础建设的政策支持将会持续出台,“十二五”计划中制定了一个目标,即在今年将建设1000万套住房,接下来4年亦如此;对我而言,这种投资并不会带来经济的崩溃,只是一个减速剂。

加大投资会不利于经济转型

中国有大量建设更多保障性住房、城市化基础的需求,然而没有任何经济体的增长可以不依靠合理的需求,而仅仅关注于供给。这个模式虽然运作了30年,但并不是一个可持续的模式,近4年温总理常提到此问题。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有效解决,主要依靠于扩大国内的消费需求。

中国的制造业模式并不能提供足够多的工作机会,由于新技术和新设备被不断的使用,对于劳动力的需求会越来越少。问题的解决方案我认为是向服务业的转移。这些领域涉及批发贸易、零售贸易等,目前可以吸纳超过5%的城市人口,这个数字很容易翻倍甚至增长到3倍。

我不是很支持玩具工厂、低端服装工业这些企业转移,就像下象棋,因为在这些低端产业在国际市场上还有很大的需求,而中国是有较强竞争优势的。中国有自己专门的技术和质量,这就是为什么他们不会放弃这些产业的原因。

人民币应缓慢升值

美元作为国际储备货币的角色将在很长时间内不会发生变化,至少未来的20年、30年是没问题的。美国要维持可持续的财政政策,确实面临一些严峻问题,但是这些问题不会导致美元贬值。这些问题不会给以美元为主要储备货币的外汇储备管理者带来灾难,包括伊朗在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