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未来乡村建设指导意见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美丽乡村建设新思路:国企下乡
美丽乡村是国家战略,但完全靠财政投入来建设很不现实,一村一镇更无力完成这一浩大工程;投资风险和效益缓释又使纯粹的市场化运作难以实现。江宁的“国企下乡”则让人们看到了一种政府与市场有机结合的建设思路。
南京江宁旅游产业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钱鹏辉告诉《中国经济周刊》,江宁国企下乡直接运作“美丽乡村”始于2012年底启动的西部片区建设。以路桥建设为主,投资、Q易、交通、物流、酒店、旅游等产业为辅的江宁交通建设集团,依托企业资源和专业优势,以“路”切入,先后完成了美丽乡村示范区生态循环道路、沿线驿站、节点景观、土地整治及景观绿化项目,总里程约80公里的生态循环道路和长约40公里的自行车专用道将一个个散落珍珠般的乡间美景串联起来。
在初步构建美丽乡村示范区大景区格局的同时,江宁交通建设集团完成了江宁西部旅游“联一线”“联二线”构想,其依傍茶山、水库直接打造的黄龙岘茶文化村更堪称典范。
黄龙岘村位于江宁区西南角,竹林婆娑、山水成趣,但地处偏僻鲜为人知。道路建设与旅游项目统一规划使其“脱颖而出”,迅速成为农村旅游经济的“江宁王牌”,短短几年间,这里打造了千亩茶园观光道、茶文化风情街道、千年古官道、仙竹林荫道及诗画黄龙潭等“四道一潭四十景”,可满足不同层次游客的休闲需求。“旅游+生态”“旅游+文化”“旅游+农业”,一步步提升着乡村旅游的丰富性和体验性,黄龙岘茶文化村因此获得了“中国最美休闲乡村”“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等60多项荣誉称号,接待游客超过400万人,旅游总收入突破1亿元。
交通建设集团的成功实践带动了江宁其他国企的“跟进”。江宁区商务商贸集团关停、整合部分国有商店和粮管所,在相关地块改建中小型商业综合体,逐步在农村集镇形成各具特色的一体化商业网点。2017年3月,江宁区顺势而为,由国资办牵头,旅游、交通等部门和单位共同组建起专注于美丽乡村建设的南京江宁旅游产业集团,使“下乡国企”的资源得到进一步整合。
国企下乡“杜绝与民争利”
国企下乡担当起“拓荒者”和“铺路石”,但江宁区的主政者十分清醒地认识到,农民才是农村的真正主人,他们是美丽乡村的受益者,更应当是建设者。
由于看不到传统农耕的未来,很多地方的农民对土地的留恋和虔诚逐渐淡漠,农村“空心化”日趋严重。而美丽乡村建设启动后,普遍的误区是将“美丽乡村”等同于“漂亮民居”,许多地方模仿城市改造村庄甚至以“买断”方式迁出原住民,淳朴乡居的幸福感受完全让位于匆匆过客的乡愁体验。
为了“把农村建设得更像农村”,江宁下乡国企始终坚持少拆除多修复、少征收多种植、少限制多引导、少投入多扶持的建设理念,既不搞大拆大建,又确保提档升级,更为重要的是成功实践了“农民主体”和“宜居宜业”的建设理念。
钱鹏辉告诉《中国经济周刊》,在美丽乡村的建设中,江宁区十分注意国企与农民的行为边界,对一些重大基础设施和单体投资较大的项目,采取国企主导、街道配合的建设路径;对能够吸引社会资本操作的项目,鼓励街道招商引资;对适合“创业富民”的项目则积极引导农民自主建设。
据钱鹏辉介绍,为确保专业管理、高效运营以实现可持续发展,江宁区属国有企业先后以合资、合作等方式与农村街道共同建立了若干美丽乡村开发经营机构,但国有公司和联合企业都将“杜绝与民争利”作为基本原则,唤起农民建设家乡的内生动力则是企业的重要职责。
下乡伊始,交通建设集团就采取“以奖代补”等方式向开展餐饮、住宿等经营的农户提供资金补助、技能指导和营销协作,同时,尽量与村民自主项目实行“市场错位”,甚至主动撤出景区自行车租赁等农民既有经营意愿又有操作能力的盈利项目。在交通建设集团的直接帮助和引导下,黄龙岘村52户村民中有40多户搞起了茶楼、餐厅、客栈、茶乡土特产等特色经营项目,经营户人均收入从0.6万元迅速增长至3.5万元,在吸引农民返乡的同时,还间接带动周边村民3000多人参与创业。
增加投资
加快高速宽带网络建设。加快推进全光纤网络城市和第四代移动通信(4G)网络建设,2015年网络建设投资超过4300亿元,2016―2017年累计投资不低于7000亿元。推进光纤到户进程,2015年完成4.5万个铜缆接入小区的光纤化改造,新建光纤到户家庭超过8000万户。完善电信普遍服务,开展宽带乡村工程,加大农村和中西部地区宽带网络建设力度,2015年新增1.4万个行政村通宽带,在1万个行政村实施光纤到村建设,着力缩小“数字鸿沟”。扩大移动通信覆盖范围,鼓励移动用户向4G迁移,提升移动宽带速率。
点评:提升网速是一个系统性工程,需要多措并举、综合施策、持之以恒地予以推进。目前中国高速宽带网络整体的发展现状主要表现为地区发展不平衡、城乡发展不平衡,此条意见为运营商未来两年高速宽带网络建设提出了具体要求,即加大资金投入,加快网络建设速度,努力缩小“数字鸿沟”。
扩容骨干网
提升骨干网络容量和网间互通能力。适度超前建设高速大容量光通信传输系统,持续提升骨干传输网络容量。优化互联网骨干网络结构,大幅增加网间互联带宽,2015年扩容600Gbps(吉比特每秒)。加大中央预算内投资,加快互联网国际出入口带宽扩容,全面提升国际互联带宽和流量转接能力。
点评:骨干网是国家信息高速公路的大动脉,持续提升骨干传输网络容量才能适应当前高速发展的互联网,特别是在“宽带中国”战略持续深入和“互联网+”行动计划提出之后。然而三家运营商的骨干传输网络间的互联带宽和国际出入口带宽增容幅度始终不能满足用户对互联网需求的增长,成为中国互联网速度提升的瓶颈,此条意见准确地抓住了问题所在,要求运营商优化互联网骨干网络结构,大幅增加网间互联带宽,并且明确提出,加大中央预算内投资,加快互联网国际出入口带宽扩容,全面提升国际互联带宽和流量转接能力。
网络优化
加强应用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动内容分发网络向大容量、广覆盖、智能化演进,不断增强网络流量承载和分发能力。加大支持力度,促进向下一代互联网演进升级。提升网站服务能力,增加主要业务应用带宽配置,实现互联网信源高速接入、网络流量高效疏通,促进应用基础设施与骨干网络协同发展,持续改善用户上网体验。
点评:“提网速”不能只靠扩容骨干传输网络,还需要互联网各个环节的参与。当前,网络接入、传输、承载、分发能力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互联网速度的提升,本条指导意见正是从这个关键问题出发,要求运营商、互联网企业通力合作,解决数据传输网络各个环节上可能出现的问题,以提升网络速度,改善用户上网体验。
共建共享
深入推进电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创新电信基础设施建设管理方式,加快推进集中统一建设和专业化运营,全力保障4G网络建设进度,促进铁塔等电信基础设施资源整合共享,提高效率和效益,避免重复建设。全面推进“三网融合”,2015年底前将实施范围扩大到全国。
点评:电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的优势在于节约高效,目前中国铁塔正在遵循共建共享的原则新建和优化配置铁塔及其附属设施,但是铁塔仅仅是电信基础设施的一部分。此条指导意见的核心在于“深入”,意在推进电信基础设施的集中统一建设和专业化运营,为“三网融合”和运营商未来网业分离提供了政策依据。
全面开放
有序开放电信市场。充分发挥民间资本的创新活力,推动形成多种主体相互竞争、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市场格局,通过有序竞争持续促进提升宽带服务质量和降低资费水平。宽带接入业务开放试点企业2015年底前超过100家,带动民间资本投资超过100亿元,试点城市由16个增加到30个以上,2017年试点城市范围扩大到全国各地区。继续推进移动通信转售业务开放试点,2016年实现全面开放。充分发挥通信网和有线电视网信息基础设施的作用,加快全国有线电视网整合,推动基础信息网络平等互联,尽快提升网络能力,为消费者提供高速优质服务。
点评:民资进入电信业近两年发展迅速,但也暴露了一些问题。相比宽带接入业务和移动转售业务要达到的具体目标,业界更渴望通过试点积极发现并解决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真正发挥民间资本的创新活力。
创新
提高电信企业运营效率。建立健全电信企业与互联网企业、广电企业、信息内容供应商等市场主体间的合作和公平竞争机制,促进专业化分工合作,探索产业链互利共赢发展模式。推动电信企业加大管理机制创新力度,深化改革、强化管理、加快转型、增强活力,抓住“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发展机遇,积极开展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丰富业务品种,提高服务质量,加快培育新的利润增长点。
点评:体制问题一直被认为是困扰电信企业转型的桎梏。该条政策为转型发展深化改革指出了“互联网+”、云计算等具体方向。路在脚下,电信企业仍需结合自身特点努力创新实践,再不转型真的老了。
测速标准
完善宽带网络标准。工业和信息化部要抓紧完善网络速率监测标准、电信服务质量标准等并抓好组织实施,加快建设“宽带中国”地图及网速监测平台,各地、各企业宽带速率权威信息,促进企业有序竞争,接受用户监督。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要加大对光纤到户国家标准的组织实施和监督检查力度,确保执行到位。
点评:网速到底提没提,运营商和用户说了都不算。此条政策对电信市场监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宽带网络实际速率远远低于理论速率是导致运营商与用户之间矛盾不可调解的主要原因,有关部门加强监管,才有可能真正的做到提速,让广大用户不花冤枉钱。
严格国标
规范通信建设行为。各地要进一步完善新建住宅小区和住宅建筑内光纤到户通信设施规划建设和验收备案等工作机制,严格执行光纤到户国家标准规范,落实小区红线内通信管道等配套设施建设。支持现有住宅小区光纤改造,禁止任何机构和个人无故阻碍通信设施建设或收取不合理费用,切实保障用户的公平选择权。对因征地拆迁、城乡建设等造成的宽带网络设施迁移或毁损,严格按照有关标准予以补偿。
点评:此条政策解决了“固网光纤入户难”问题。基础通信设施的建设需要协调多方的利益,其中最后一公里的问题最为繁杂,也最为混乱,有效协调各方利益才能保证光纤顺利入户。
通行权
全面保障宽带网络建设通行。各地要在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城乡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规划等综合性和专项规划中,同步安排通信光缆、管道、基站、机房等宽带网络设施建设内容。市政设施和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公共机构等所属公共设施,应向宽带网络设施建设开放,并提供通行便利,保障公平进入,禁止巧立名目收取进场费、协调费、分摊费等不合理费用。积极探索通过推动地方性法规建设,进一步明确宽带网络的战略性公共基础设施属性,切实保障宽带网络基础设施的建设通行权。
点评:国家战略、政策最终都要依靠地方积极落实,此条政策有针对性的解决了审批难、选址难、设施入场难的“三难”问题,要求各地政府为宽带建设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为基础设施建设企业开了绿灯。
降低网费
推动电信企业降低网费。电信企业要增强服务能力,多措并举,实现网络资费合理下降。鼓励电信企业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在网费明显偏高的城市开展宽带免费提速和降价活动,将具备网络条件的4Mbps以下铜缆用户接入速率免费提升到4Mbps―8Mbps,下调百兆光纤接入网费,更多让利于民。引导和推动电信企业通过定向流量优惠、闲时流量赠送等多种方式降低流量资费水平,提升性价比。鼓励电信企业推出流量不清零、流量转赠、套餐匹配等服务,指导电信企业完善流量提醒服务,让广大用户用得安心、实惠。鼓励电信企业向社会网络提速降费方案计划,并进一步完善具体办法。
点评:该条政策给降网费提出了具体操作流程和相关目标。“流量不清零”的提出将鼓励电信运营商彻底打破固有的套餐模式,可能让一直饱受用户诟病的“流量清零”得到根本转变。
市场监管
加强电信市场监管。加强电信监管队伍建设,进一步维护好宽带市场竞争秩序。加强资费行为监管和宽带接入服务监管,严厉打击价格违法行为以及虚假宣传、非法网站和应用程序窃取用户流量等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违法违规行为,规范市场秩序。加强互联网骨干网通信质量监管,保障网间互联畅通。加大网络数据和用户信息保护力度,加快网络信息安全配套工程建设。加快建设对木马和僵尸病毒、移动互联网恶意程序的监测和处置等技术手段,建立完善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安全管理机制,营造安全可靠的网络运行环境。
点评:该条政策明确了电信市场监管范畴和职责。与维护市场竞争秩序相比,营造安全可靠的网络运行环境更为急迫。近期,部分互联网公司出现大面积长时间网络瘫痪现象,以及长期困扰用户的手机恶意软件问题得到更高的关注。电信监管已经迫在眉睫,不能让通信服务成为“建在沙滩上的大厦”。
优化考核
农村卫生建设扶贫项目效果显著
近年来,陕西相继制定了一系列关于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政策措施,基本完成了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医疗救治体系、卫生监督体系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体系建设。早在2006年,陕西省人民政府就出台了《关于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若干意见》,提出从2006年起,用三年左右的时间,基本完成以乡镇卫生院为重点的农村医疗卫生机构房屋建设和设备装备,开展专业技能培训,建立起以县为中心、乡为枢纽、村为基础,设施齐全、功能完备、服务优良的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基本普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解决农民有地方看病、有人看病、看得起病的问题,实现小病不出村,常见病不出乡,大病不出县,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传染病、地方病等疫情在县级得到及时有效处置的目标。
同时,正式启动了“陕西农村卫生建设扶贫项目”,经过两年多的努力,在延安市的延长县和延川县、铜川市的耀州区、西安市的蓝田县建设了100所乡、村卫生机构,其中乡镇卫生院42所,村卫生室58所,对于解决当地农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良好效果。
据介绍,这一项目由中国医药卫生事业发展基金会、李嘉诚基会捐资820万元,陕西省政府配套800万元,三方合作实施。不仅如此,陕西省政府还专门成立了“陕西省农村卫生建设扶贫项目办公室”,延安、西安、铜川等三个相关市也给予大力支持、配合,并在项目定点县(区)延川、延长、蓝田、耀州相应成立了项目办,具体负责组织实施。
经过三方共同努力,目前陕西已经顺利完成了项目计划的全部内容,大部分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争取边建设边完善、边开展医疗卫生服务,而通过项目实施,使其项目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达到“一无三配套”(无危房,房屋、设备、卫生技术人员相配套)的标准,综合服务能力明显提高。
对此,陕西省卫生厅农卫处处长石崇孝表示,陕西是西部地区农业大省,贫困县多,革命老区多。因此,保护农民健康就是保护农村生产力,减轻农民医疗费用就是增加农村扩大再生产的能力。
记者了解到,未来三年内,陕西还将投入15亿元进一步加强全省农村医疗卫生工作,为建设新农村,解决八亿农民的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农村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加快
陕西省卫生厅厅长刘少明表示,由政府举办的县级医疗卫生机构是农村公共卫生、医疗服务的业务指导和人员培训中心。县级医疗卫生机构要提高服务质量,控制医药费用,突出面向农村基层的服务功能,切实发挥示范、辐射和带动作用。
乡镇卫生院则统一由政府举办、县级卫生行政部门管理,以公共卫生服务为主,提供预防、保健和基本医疗等服务。县级卫生行政部门要切实加强对乡镇卫生院的管理,深化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实行全员聘用、竞争上岗、合同制管理,建立按劳取酬、奖惩分明的分配和激励机制。村卫生室则主要承担农村预防保健、常见病诊治等工作。原则上每个行政村设一个卫生室。
刘少明说,“十一五”期间,陕西基本上完成县级医疗卫生单位业务用房建设和改造任务。国债项目要求地方配套的乡镇卫生院房屋维修改造经费,榆林、延安、西安和杨凌四市区由省级承担50%,市、县承担50%,其他各设区市由省级承担。而村卫生室建设则纳入当地新农村建设规划统筹安排。
据陕西省卫生厅农卫处处长石崇孝介绍,目前,陕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县已经扩大到了60%以上,随着国家对农民补助标准的逐步提高,省、市、县财政补助标准和农民的报销比例也将同步提高。
全力推进民生工程卫生项目实施
2008年以来,陕西省卫生厅便把确保“民生工程”卫生任务落实作为卫生工作的重中之重,在全省卫生工作会议上进行了安排部署,以确保项目进度、工程质量和资金安全,确保民生工程卫生项目顺利实施。
目前,陕西省卫生厅已经先后完成了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补助标准项目、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经办能力建设项目、农村孕产妇免费住院分娩补助项目、农村三级卫生网建设乡村卫生机构设备配置、提高社区公共卫生服务人均补助标准项目和农村中医药服务体系建设项目等实施规划或指导意见,目前,各项工作正在有序展开,而且未来5年的规划也已初步形成。
为保证项目资金落实,陕西省卫生厅正在积极探索建立多元化投资机制,整合现有的卫生项目资源,一方面加大争取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支持力度,争取更多的项目立项,一方面主动与省级有关部门联系,协商落实省级投资。
记者从陕西省卫生厅规划财务处获悉,2008年民生工程中涉及卫生系统的项目总预算31.7亿元,其中:中央投入13.41亿元,陕西省安排10.28亿元,市县及其他安排8.01亿元。截至目前项目实施方案和资金安排意见已全部确定。
农村卫生工作还需进一步加强
陕西省卫生厅厅长刘少明介绍,陕西对农村卫生工作历来非常重视,早在2005年,就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建立农村服务体制,具体到村级卫生组织来讲,已经提供了对村级医生的补助,每个村卫生室每人有120块钱的公共卫生补助,用于乡村医生从事用于妇幼保健、康复指导等公共卫生服务的工作,而且对一些非贫困县的卫生室还下发了每月每人60块钱的补助。
在村卫生室的建设上,陕西省卫生厅也投入了大量的资金,目前已在陕南的南郑县开展了村级卫生室建设的试点工作,陕西省政府和国家红十字会给每个卫生室补助2万块钱。在新农村建设上,陕西省政府还批了建筑20平米作为村级的卫生服务用房。可以说,这是目前陕西在乡村卫生室建设和乡村医生方面,实施的两项重要的成果。
随着合作医疗制度的推进,全省农民的门诊统筹工作将全面展开,门诊统筹就除了住院的时候可以获得补助外,参加合作医疗的农民在门诊就诊的时候,就可以得到补助,全省的村级卫生组织将为农民提供有效的门诊服务,在村级卫生组织就诊的时候可以获得补助。
当然,陕西的村级卫生组织的建设和乡村医生队伍的建设,还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这些问题可能会制约我们农村卫生事业的发展。具体的讲,我们的农村卫生组织建设目前还没有引起我们行政村的重视,村级卫生组织作为行政村一个有效、不可缺少的管理卫生组织的机构。目前全省仍然有15%到18%的行政村没有村级卫生组织,这是一个问题。
另外,乡村医生的待遇得不到合理的解决,乡村医生承担了大量的公共卫生服务,承担了门诊治疗服务,但是政府补助的数量有些小。而且,当前最大的问题是乡村医生年龄偏大,年轻人偏少,数量偏少,不能满足人们门诊的需求。我们希望广大的有志青年,可以通过自己的所学,把自己的才能和知识用在农村医疗服务上。
刘少明表示,尽管当前陕西的卫生工作有了很大的发展,但与全省经济、社会的发展相比,还存在着一些差距。一是卫生资源配置不太合理,城乡的服务水平差距也比较大,陕西全省3700万人口,70%以上的人口在农村,也就是说2739万人口在农村。而陕西70%以上的医疗资源却集中在城市和城市的大医院,农村的群众特别是边远贫困地区的农民患病,很难在当地得到较高质量和水平的医疗服务。二是医疗资源的供给总量严重的不足,质量也不高,特别是农村的卫生基础仍然十分薄弱。三是管理机制、运行机制不合,由于现行的条块分割的机制,陕西省公立医院都隶属于政府各级部门和行业,政府直接管的这些医院只占全省医院总数的51.3%,分散的管理体制不利于卫生的规划,也不利于统筹卫生资源,不利于落实属地化的管理。四是政府对医院的投入严重不足,从机制上逐步的把公立医疗机构推向了市场。
党的十七大提出,卫生要坚持公立性,要体现政府的指导,政府来怎么样指导医院呢?所以,我们还要加大对公立医院的投入。而当前陕西实施的民生工程就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构建和谐陕西,建设西部强省,造福全省人民的战略举措。
1、为什么要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
当前,我国医药卫生事业面临人口老龄化、城镇化和慢性病高发等诸多挑战,以医院和疾病为中心的医疗卫生服务模式难以满足群众对长期、连续健康照顾的需求。同时,居民看病就医集中到大医院,也不利于改善就医环境、均衡医疗资源、合理控制医疗费用等。国际经验和国内实践证明,在基层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是新形势下保障和维护群众健康的重要途径。家庭医生以人为中心,面向家庭和社区,以维护和促进整体健康为方向,为群众提供长期签约式服务,有利于转变医疗卫生服务模式,推动医疗卫生工作重心下移、资源下沉,让群众拥有健康守门人,增强群众对改革的获得感,为实现基层首诊、分级诊疗奠定基础。
2、目前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开展情况如何?
自国务院《关于建立全科医生制度的指导意见》(国发〔2011〕23号)印发以来,国家层面和各地开展了多种形式的签约服务试点,在团队组建、筹资、激励、考核等新机制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并得到群众的认可和欢迎,为改革积累了宝贵经验和广泛的群众基础。
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制约了签约服务工作的推进。主要包括签约服务内涵有待完善、签约服务筹资机制尚不健全、家庭医生开展签约服务的激励不足等。同时,在基层服务的家庭医生与上级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在薪酬、职业发展空间等方面存在较大差距,难以吸引和留住优质人才。这些问题都需要通过改革,逐步加以解决,保障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顺利推广。
3、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总体思路和主要目标是什么?
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总体思路是,根据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总体部署和要求,围绕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目标,以健康为中心,促进医疗卫生工作重心下移、资源下沉,结合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和全科医生制度建设,加快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不断完善签约服务内涵,突出中西医结合,增强群众主动利用签约服务的意愿;建立健全签约服务的内在激励与外部支撑,调动家庭医生开展签约服务的积极性;鼓励引导二级以上医院和非政府办医疗卫生机构参与,提高签约服务覆盖面和水平,促进基层首诊、分级诊疗,为群众提供综合、连续、协同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
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主要目标是,2016年,在200个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城市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鼓励其他有条件的地区积极开展试点。重点在签约服务的方式、内容、收付费、考核、激励机制等方面实现突破,优先覆盖老年人、孕产妇、儿童、残疾人等人群,以及高血压、糖尿病、结核病等慢性疾病和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等。到2017年,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覆盖率达到30%以上,重点人群签约服务覆盖率达到60%以上。到2020年,力争将签约服务扩大到全人群,形成与居民长期稳定的契约服务关系,基本实现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制度的全覆盖。
4、谁来提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采取什么服务形式?
家庭医生是为群众提供签约服务的第一责任人。现阶段家庭医生主要由以下人员承担:一是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注册全科医生(含助理全科医生和中医类别全科医生),二是具备能力的乡镇卫生院医师和乡村医生,三是符合条件的公立医院医师和中级以上职称的退休临床医师,特别是内科、妇科、儿科、中医医师。同时还鼓励符合条件的非政府办医疗卫生机构(含个体诊所)提供签约服务,并享受同样的收付费政策。未来随着全科医生人才队伍的发展,逐步形成以全科医生为核心的签约服务队伍。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原则上应当采取团队服务形式,主要由家庭医生、社区护士、公卫医师(含助理公卫医师)等组成,并有二级以上医院医师(含中医类别医师)提供技术支持和业务指导。为更好地满足群众的中医药服务需求,将逐步实现每个家庭医生团队都有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的医师或乡村医生。有条件的地区还可以吸收药师、健康管理师、心理咨询师、社(义)工等加入团队。其中,家庭医生将负责团队成员的任务分配和管理,其他专科医师和卫技人员也要与团队紧密配合,共同为签约居民提供优质的服务。
5、居民如何与家庭医生团队进行签约?
居民或家庭可以自愿选择1个家庭医生团队签订服务协议。服务协议将明确签约服务的内容、方式、期限和双方的责任、权利、义务及其他有关事项。每次签约的服务周期原则上为一年,期满后居民可根据服务情况选择续约,或另选其他家庭医生团队签约。鼓励和引导居民就近签约,也可跨区域签约,建立有序竞争机制。
同时还要加强医院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之间的对接,各地在引导居民或家庭在与家庭医生团队签约时,居民或家庭还可以自愿选择一所二级医院、一所三级医院,建立“1+1+1”的组合签约服务模式,在组合之内可根据需求自行选择就医机构,并逐步过渡到基层首诊;在组合之外就诊应当通过家庭医生转诊,形成有序就医格局。
6、居民签约后能得到哪些服务和优惠?
居民在签约后,将享受到家庭医生团队提供的基本医疗、公共卫生和约定的健康管理服务。基本医疗服务涵盖常见病、多发病的中西医诊治,合理用药,就医路径指导和转诊预约等。公共卫生服务涵盖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和规定的其他公共卫生服务。健康管理服务主要是针对居民健康状况和需求,制定不同类型的个性化签约服务内容,可包括健康评估、康复指导、家庭病床、家庭护理、中医药“治未病”服务、远程健康监测等。通过不断优化签约服务内涵来满足居民的多样化医疗卫生服务需求。
签约服务会在就医、转诊、用药、医保等方面对签约居民实行差异化的政策,增强签约服务的吸引力和居民对签约服务的有效利用。一是就医方面,家庭医生团队将主动完善服务模式,按照协议为签约居民提供全程服务、上门服务、错时服务、预约服务等多种形式的服务。二是转诊方面,家庭医生团队将拥有一定比例的医院专家号、预约挂号、预留床位等资源,方便签约居民优先就诊和住院。二级以上医院的全科医学科或指定科室会对接家庭医生转诊服务,为转诊患者建立绿色转诊通道。三是用药方面,对于签约的慢性病患者,家庭医生可以酌情延长单次配药量,减少病人往返开药的频次。对于下转病人,可根据病情和上级医疗机构医嘱按规定开具药物。四是医保方面,会对签约居民实行差异化的医保支付政策,例如符合规定的转诊住院患者可以连续计算起付线等,签约居民在基层就诊会得到更高比例的医保报销,从而增强居民利用签约服务的意愿。
7、签约服务费从哪里来?如何发挥家庭医生在合理控费方面的作用?
家庭医生团队为居民提供约定的签约服务,根据签约服务人数按年收取签约服务费,由医保基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和签约居民付费等方式共同分担。具体标准和分担比例由各地卫生计生、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财政、价格等部门根据签约服务内容、签约居民结构以及基本医保基金和公共卫生经费承受能力等因素协商确定。
家庭医生团队通过签约服务维护好签约居民的健康,是从源头控制医疗费用的重要措施。同时,有条件的地区可以探索将签约居民的门诊基金按人头支付给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或家庭医生团队,对经基层向医院转诊的患者,由基层或家庭医生团队支付一定的转诊费用,进一步增强家庭医生团队控费的动力。另外还可以探索对纵向合作的医疗联合体等分工协作模式实行医保总额付费,发挥家庭医生在医保付费控制中的作用,合理引导双向转诊。
8、如何激励家庭医生团队更好地提供签约服务?
调动家庭医生团队的服务积极性需要采取多方面的激励措施。在收入分配方面,要综合考虑包括签约服务在内的绩效考核情况等因素,合理确定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绩效工资总量,使家庭医生通过提供优质签约服务等合理提高收入水平。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内部绩效工资分配时,可采取设立全科医生津贴等方式向承担签约服务等临床一线任务的人员倾斜。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收支结余部分可按规定提取奖励基金,鼓励多劳多得、优绩优酬。二级以上医院在绩效工资分配上也要向参与签约服务的医师倾斜,鼓励二级以上医院医师加入家庭医生团队。有条件的地方还可以对家庭医生团队以及参与签约服务的二级以上医院医师予以资金支持引导。
同时,应在编制、人员聘用、职称晋升、在职培训、评奖推优等方面重点向全科医生倾斜,加快全科医生队伍建设,提升签约服务水平。一是将优秀人员纳入各级政府人才引进优惠政策范围,增强全科医生的职业吸引力。二是落实《关于进一步改革完善基层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评审工作的指导意见》(人社部发〔2015〕94号),合理设置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科医生高、中级岗位的比例,扩大职称晋升空间,重点向签约服务考核优秀的人员倾斜。将签约服务评价考核结果作为职称晋升的重要因素。三是对成绩突出的家庭医生及其团队,按照国家规定给予表彰表扬,大力宣传先进典型。四是拓展国内外培训渠道,建立健全二级以上医院医生定期到基层开展业务指导与家庭医生定期到临床教学基地进修制度。加强家庭医生及团队成员的继续医学教育,提高签约服务质量。
9、如何加强签约服务的绩效考核?
建立科学的绩效考核机制是促进家庭医生提供优质服务的关键。一是完善绩效考核标准。各地卫生计生、中医药管理、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财政等部门要健全签约服务标准和管理规范。建立以签约对象数量与构成、服务质量、健康管理效果、居民满意度、医药费用控制、签约居民基层就诊比例等为核心的签约服务评价考核指标体系。二是开展定期考核。鼓励家庭医生代表、签约居民代表以及社会代表参与考核,并及时向社会公开家庭医生团队具体考核情况及评价结果。三是建立挂钩机制。绩效考核结果与医保支付、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拨付以及团队和个人绩效分配挂钩。对于评价结果不合格、群众意见突出的家庭医生团队,建立相应惩处机制。四是发挥社会监督作用。建立以签约居民为主体,向社会公开的反馈评价体系,畅通公众监督渠道,使家庭医生团队的服务质量和水平能够得到居民的及时反馈和评价,并作为绩效考核的重要依据和居民选择家庭医生团队的重要参考。
10、如何为签约服务提供技术支撑?
2015年5月,贵州省委、省政府在晴隆县召开扶贫开发重点县结对帮扶工作座谈会,确定贵州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一对一”结对帮扶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帮扶工作开展以来,省联社高度重视,把责任扛在肩上、抓在手上,按照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动员国有企业结对帮扶贫困县推进整县脱贫的指导意见》的安排部署,立即采取行动,狠抓落实,结对帮扶工作取得积极进展。
以规划为引领
帮扶农户脱贫
结对帮扶工作启动以来,省联社领导班子成员先后到务川实地走访调研,省联社党委书记、理事长宋锐更是先后两次到务川,与县委、县政府相关领导进行座谈,了解县情实际,制定帮扶措施。
在结对帮扶工作之初,省联社结对帮扶务川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带队,到务川实地对接,围绕务川自治县委、县政府确定的五年全面小康战略规划,扶贫开发工作规划、精准扶贫要求、项目融资需求等内容,突出发挥金融支撑作用,与县委、县政府共同制订了《省联社帮扶务川自治县加快实现整县脱贫工作实施方案(2015-2019)》,按照“帮扶资金引领、信合贷款支持、部门资金整合、社会资金助力”的原则,确立帮扶目标、找准帮扶方式、细化帮扶措施、夯实帮扶保障,为结对帮扶工作有序开展提供政策依据。
《省联社帮扶务川自治县加快实现整县脱贫工作实施方案(2015-2019)》明确,5年帮扶期内,省联社向务川捐赠资金不低于1.5亿元,用于美丽乡村“六项行动”基础设施建设、医疗卫生、教育事业、行政村“两室一校”、农户技能培训等事业发展;累计提供经济社会发展信贷资金不少于100亿元;24家县级农商行及联社结对帮扶务川24个贫困村,助推贫困村出列;争创农村金融信用县,改善县域金融诚信环境,争取更多金融政策和资源更好地服务务川扶贫开发。实现到2019年,帮助务川自治县2个贫困乡镇“减贫摘帽”,67个贫困村出列,26541户贫困户脱贫致富,提前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
2015年6月,省联社与务川自治县在贵阳召开第一期结对帮扶工作联席会议,明确建立干部互派机制,深化干部人才交流,实施双向挂职交流。当月,省联社从省联社党委驻遵义市党工委选派了一名业务骨干到务川联社挂职。10月,省联社选派了安顺审计中心副主任李永康到务川自治县委、县政府挂职,具体负责结对帮扶及金融精准扶贫相关工作;务川自治县拟选派一名副科级干部于2016年到省联社挂职交流锻炼。通过干部互派,增强工作对接联动,发挥驻地情况熟悉优势,提升工作效率,加快推进结对帮扶工作。
发展民生事业
扩大扶贫覆盖面
截至2015年末,省联社已划拨资金2000万元,分别用于9个“四在农家・美丽乡村”示范点基础设施建设、10所乡镇卫生院救护车等医疗设备购置、15所乡镇中心完小及城区中学教学设备购置、1000户务川肉羊养殖农户的专业技能培训。接下来,省联社将进一步整合资金,加快推进务川自治县教育医疗等民生事业建设。
按照帮扶计划,五年内,省联社将累计向务川投入不低于100亿元的信贷资金支持。2015年以来,务川联社已累计投放各类贷款14.76亿元。其中,累计发放“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建设贷款3.6亿元,发放种养殖业贷款5.79亿元,发放城镇化建设贷款1.56亿元,发放中小微企业贷款2.1亿元。
同时,务川联社结合结对帮扶及金融精准扶贫工作,2015年9月在全省农信社率先启动了建档立卡贫困户精准信息比对及完善农户建档评级授信工作,100余名信贷员走村串寨,深入全县117个行政村遍访贫困户,累计对全县26541户贫困农户中的16589户建立了农户经济档案,评定了信用等级,授信总额达到9.5亿元。其中,对4980户贫困农户共计发放了农户小额信用贷款3.18亿元,累计新投放贫困农户小额信用贷款1.54亿元,涉及农户2506户。
此外,围绕交通、教育、医疗等一系列制约务川加快扶贫开发的瓶颈,《省联社帮扶务川自治县加快实现整县脱贫工作实施方案(2015-2019)》明确将务川通乡道路、学校、医院等重点民生工程建设项目纳入年度信贷支持计划。2015年11月,省联社遵义审计中心组织遵义县、红花岗、汇川、仁怀茅台农商行四家行社业务部门负责人组成信贷业务工作组,到务川指导开展重点民生工程建设项目融资工作。
省联社遵义审计中心还积极协调,在遵义市召开务川自治县人民政府与人民银行遵义中心支行金融支持精准扶贫工作座谈会,对人民银行支农再贷款的需求、精准扶贫项目库中的贷款匹配相应金额的合意贷款规模等进行协调,争取人民银行的支持。截至目前,除务川县中医院整体搬迁工程、全县通乡公路建设2个重点民生工程项目因医院建设调整立项规划及通乡公路建设未完成立项手续暂时搁置外,已完成务川县职业中学图书馆建设项目2400万元贷款、仡佬之源5A级景区祭祀板块建设项目2000万元贷款的发放工作,务川县第一中学三期工程建设项目融资1.2亿元正按照社团贷款管理程序申报组团发放。
启动结对帮扶
助推精准脱贫
2015年12月22日,省联社结对帮扶务川自治县大扶贫工作会议在务川召开,由省联社统一组织,遵义地区14家县(市、区)级联社(农商行)、除遵义外的8个地区所在地联社(农商行)共计24家行社到务川结对帮扶24个贫困村。启动仪式上,务川自治县向24家行社负责人颁发了脱贫攻坚工作顾问聘书。24家行社将按照省联社的部署,发挥各自支持农业产业发展经验、推荐农业产业企业等优势,为结对贫困村发展出谋划策,介绍农业企业入驻,捐资办好民生实事,助推贫困村出列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