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林长制巡查工作计划

林长制巡查工作计划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林长制巡查工作计划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林长制巡查工作计划范文第1篇

叙永县河长办公室:

2020年,分水镇按照市、县全面落实河(湖)长制工作的决策部署,建立健全工作制度,认真开展清河、护岸、净水、保水“四项行动”,扎实推进河长制工作,为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提供更加坚实的生态保障,现就相关工作报告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明确工作重点,强化组织保障

分水镇区域内有主要河道有3条,即倒流河、海溪河和梭锅河(河水流入威信)。三条河道制定了一河一档,一河一册实施方案,另有主要小型溪流6条:终南村长坝河、路井村老鹰半沟、石院村猴子岩沟、鱼洞村赵家沟、兴隆村兴隆山沟、新民村板桥沟。有中型水库一座:倒流河水库,小(1)型水库一座:龙洞水库,本辖区内无湖泊。

针对分水镇河流、溪流(沟)、水库(山坪塘)点多面广的实际,为切实落实好河长制全面工作,我镇根据人动,适时调整充实河长制工作领导小组,成立由党委书记骆国洪、镇长王世林同志任组长的“双组长”制,进一步明确总河长、各村(社长)辖区河长及村级河段长,充实了总河长办公室和河长制办公室,总河长办公室主任由副镇长陈昊担任,副主任由党政办主任曾庆梅、水务站站长朱正刚担任;河长制办公室设在农业农村办公室,由农业农村办主任谢涛兼任办公室主任,负责上传下达和相关事务的协调等工作。

(二)制定工作方案,完善组织体系

2020年,我镇结合全镇工作实际,制定了《分水镇全面落实河长制工作实施方案》,进一步明确了河长制实施范围和主要目标。实施范围:即县、镇、村三级河道。主要目标:一是到2021年全面完善镇级“河长制”组织体系。二是建立责任明确、制度健全、运转高效的河库管理体系,全面推行“河长制”。三是到2021年,基本建成河库健康管理机制和保障体系,实现常态化管理,基本实现水清、河畅、岸绿、景美的保护目标。河库水域面积保有率、自然岸线保有率、重要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100%、地表水达标率80%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

同时,我镇还完善了镇村河长组织体系,明确了职责划分和责任落实。即由镇党委书记担任总河长、镇长担任副总河长,镇相关领导担任镇管河流河长,河流所经过的村支书、主任担任村级河长;河流所经村级组织、单位为责任主体,分别设立镇总河长、副总河长和村总河长;村组设专职巡查员,实现了全镇河道全覆盖。

(三)完善各项制度,工作开展有序

我镇根据制定的“六项”制度:即会议制度、督查制度、验收制度、考核问责与激励制度、信息共享与信息报送制度、巡查制度。扎实有序开展河长制常态工作,并将河长制工作纳入村(社区)年终目标考核。

(四)严格督察检查,全面综合整治

一年来,我镇以中央环保督察为契机,集中开展“四项”行动,切实加强河道管理,坚持镇河长每旬一至二次巡河,河道巡河员每日一次巡查,每月一次河道垃圾清理。全年河长巡查督查达120次,巡河员累计巡河达350次以上,累计清理垃圾200余吨,加设规范性河长制公示牌3块,宣传牌3块,宣传标语13幅。利用扶贫公益岗位确定河道巡管员3人。在县水务局的帮助和协助下处理了一起在倒流河违章建筑,至12月底辖区内河道及两岸无其它违章建筑,无乱弃土弃石,确保了河道无漂浮物和白色垃圾,使河道便通畅,水质更清澈。

二、存在的不足

(一)全民的环保意识有待进一步增强,人人关心河道、支持环保、参与环保的良好社会氛围还没有真正形成。

(二)农村和场镇生活污水和垃圾还未得到根本治理。

三、下一步的工作打算

(一)加强各河长对河道的管理工作,每月各河长巡河不少于三次。

(二)督促各村完善工作方案。

(三)加强对巡管员、保洁员工作考核。

林长制巡查工作计划范文第2篇

结合当前工作需要,的会员“明月”为你整理了这篇关于全县水环境专题询问会整改问题落实情况的调研报告范文,希望能给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参考借鉴作用。

【正文】

关于全县水环境专题询问会整改问题落实情况的调研报告

县人大常委会社会事业工委

按照县人大常委会2021年工作计划安排,6月10-11日,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徐正冲率领调研组深入城区街道和镇村一线,就2020年全县水环境治理专题询问会整改问题落实情况进行调研。调研组一行通过现场察看、听取汇报、座谈交流等方式对询问会整改问题落实情况进行详细全面的调查了解。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整改落实情况

询问会整改问题涉及县生态环境局、城管局、住建局、水务局、农业农村局、沛北经济开发区、沛县经济开发区等7家责任单位、共13个问题。截至2021年6月中旬,正在推进9个,已完成4个。

㈠正在推进问题(9个)

1、关于2020年第三季度全县28条河流83个断面水质检测有Ⅳ类66个、Ⅴ类2个、劣Ⅴ类7个,这说明我县城区部分河道尤其是城区及周边水体污染严重的问题。(责任单位:县生态环境局)

进展情况:

经排查,全县17条支流,排污口约960个,主要为生活、畜禽养殖和农业退水污染,已交办各属地落实整改。城区河道污染主要来自小区和道路雨污混流造成,集中开展了城区水环境治理攻坚行动,针对新城区佀楼河、正阳沟、石灰窑沟、老沛龙公路沟等主要河黑臭水体问题,集中开展周边居民小区、机关单位、学校医院、农贸市场等场所雨污混流排查,采取疏通污水管网、建设溢流井和提升泵站进行整改。

推进措施:

正在实施全面治理,实施城区截污工程,老城区实施雨污分流工程,建设排水管涵,减少入河污水排放;新城区疏通污水管网,改造错接和混接乱接的排污口,排查整治雨污混接管网,疏通污水管道,切断污水直排河道情况,实施河道清淤疏浚,目前工程正在加快施工。

2、关于农村厨余垃圾及粪便如何进行无害化处理的问题。(责任单位:县城市管理局)

进展情况:

⑴农村厨余垃圾无害化处理工作。近年来,我县积极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实行“其他垃圾”“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四分类,针对农村厨余垃圾无害化处理问题,实施农村厨余垃圾就地生态化处置,采取好氧发酵、厌氧发酵和干式厌氧两种处理模式,坚持因地制宜,按照“服务半径3公里、覆盖3-4个行政村,服务人口8000-10000人”的标准,投资3000余万元,先后建设垃圾处置设施共117处,其中阳光堆肥房39处、厌氧发酵池77处、干式厌氧发酵装备1处。经调查了解,我县在好氧发酵、厌氧发酵、干式厌氧发酵等方面,处理利用厨余垃圾涌现出一批代表村和示范点,分类处理取得一定成效,但厨余垃圾无害化处理的宣传培训、推广普及力度还需要进一步加大。

⑵粪便无害化处理工作。积极推进农村“厕所革命”,我县农村总户数为238436户,已改农村无害化户厕236338户,农村无害化户厕普及率为99.12%,农村无害化户厕使用率在90%以上,农村公厕建设累计建成1581座,实现自然村全覆盖。2019年6月,按照政府购买服务程序,对我县粪便垃圾无害化处理服务项目进行了招标,中标单位为徐州国新生物质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该公司已经建成了粪便垃圾无害化处理的全套设备,已具备收运处置粪便垃圾的能力。经调查,我县部分畜禽粪便已送至国新能源公司处理,但城区环卫粪便还没有得到处理。目前,县政府与国新公司还未签订沛县粪污垃圾无害化处理特许经营服务正式合同。

3、关于建制镇污水处理厂已经建设完成,但部分居民住户、沿街店铺未接入市政管网,污水收集率低,污水处理厂运转率低,不能发挥作用的问题。(责任单位:县水务局)

进展情况:

根据监测结果,目前13个建制镇镇级污水处理厂污水收集率得到一定程度提升,整体实际处理负荷已由年初的不足30%提高到50%以上。今年2月份我县13个建制镇生活污水处理厂全部完成升级改造工程,并于3月中旬委托兴蓉水务进行全面代运行管理。通过2个月的监测考核验收,各处理厂出水水质能够稳定达到一级A排放标准。

推进措施:

⑴针对目前分支管网不健全、入户率不高、雨污混流等问题,由属地牵头,水务局业务指导,全面排查镇级建成区污水管网覆盖情况,划定管网覆盖空白区或薄弱区域,结合该区域建设改造规划和近远期实施计划,科学确定消除管网空白区的方案对策;全面排查市政管网及居民小区、公共建筑和单位庭院内部管网雨污混流和检查井错混接、总排口接管等情况,列出问题清单,明确任务清单,推进实施管网修复改造和建设。通过雨污分流改造、分支管网建设、排水户纳管等整治措施,不断提高污水处理运行负荷率及污水进水浓度。

⑵督促兴蓉公司围绕龙固镇污水处理厂远程监控中心,建立、完善各镇污水处理厂自控系统与监控系统,实现驻厂辅助人员在远程监控人员指导下快速进行工艺调整。

⑶县水务局、生态环境局和属地建立健全部门联动、监督考核工作机制,县水务局负责镇级污水处理厂日常运行的监管考核,县生态环境局负责镇级污水处理厂日常进出水水质的监管考核,属地落实排水户的接管监督管理及污水处理厂的属地管理责任。

4、关于乡镇浴池废水达标排放的问题。(责任单位:县生态环境局)

进展情况:

浴池废水一般情况下不需要单独建设污水处理设施,可通过接入城镇和村级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出水达到一级A标准排放。通过调查,目前全县共有浴池175个,接入城镇及村级污水处理设施的83个,镇驻地浴池污水基本上都接入市政管网,村级污水处理设施及管网铺设施工时,会将村内浴池废水接入管网,待污水处理设施及管网建成运行后,进行集中处理。下步将加强督查,对未接入管网的浴池督促属地政府落实整改。

5、关于我县城区还有迎宾小区、金星小区等28个没有改造的老旧小区和沿街独栋居民楼仍为雨污合流,沿街商户排水存在未经审批私自接入市政排水管网现象,造成污水进雨水管道的问题。(责任单位:县住建局)

进展情况:

按照住建部老旧小区改造指导意见和省市通知精神要求,目前老旧小区改造原则上改造2000年底前建成的小区,改造范围可适当放宽,但不应超过2005年年底前建成的小区,且改造计划中2001-2005年建成的小区占比不应超过15%,且应量力而行,不应增加政府隐形债务。

经调查了解,我县根据老旧小区现状和县财政承受能力,“十四五”期间计划改造老旧小区28个,其中2000年年底前建成的小区18个,涉及户数3716户,建筑面积35.38万平方米。2001-2005年建成的小区10个,涉及户数1053户,建筑面积10.1万平方米。这些小区改造初步设计方案在1月份已完成,对于小区内部排水方面全部实施雨污分流,并且高标准设计,小口径管道全部采用钢带缠绕波纹管,大口径管道采用钢筋混凝土排水管,对市政道路已实施雨污分流的分别接入市政雨污管道,对于市政道路未实施雨污分流的,在小区排水末端分别设置雨污水检查井,先暂时接入市政混流管道,待市政道路改造完成后,再分别接入相应雨污水管道。

2021年计划改造并已实施迎宾小区、铁建公司、金星小区、石油小区4个小区,这4个小区是列入国家“十四五”规划改造项目,也是对县考核项目,目前进度在徐州市第一,江苏省也名列前矛。4个小区建筑面积12.3万平方米,涉及户数1236户,迎宾小区、铁建公司3月15日开工,总投资3800万元,目前完成总体工程量的80%。其中污水管网3135米,雨水管网2178米,化粪池33座,已全部完成。金星小区、石油小区4月15日开工,金星小区总投资1300万元,目前完成总体工程量的80%,其中污水管网510米,雨水管网420米,化粪池10座,排水工程已全部完成。石油小区总投资1200万元,目前完成总体工程量的80%。其中污水管网540米,雨水管网500米,化粪池8座,排水工程也已结束。除这4个小区外,通过前期调查,沛城家属楼、蔡庄楼、棉麻小区等8个小区也基本满足改造条件,计划9月份开工,年底前完成改造任务。

6、关于我县村庄污水处理工作的问题。(责任单位:县生态环境局)

进展情况:

我县于2020年起开始实施农村污水治理三年攻坚行动,计划用3年时间,完成全县368个涉农行政村、1001个自然村的治理覆盖率、污水收集和治理率均达到100%的目标。2020年新完成216个行政村的生活污水治理设施和部分管网的建设,全县行政村治理数累计达到294个,治理覆盖率达到79.98%。今年,在涉农行政村污水治理率达100%的基础上,积极推进农污治理行政村向自然村延伸,270个自然村污水处理设施和管网建设已全面开工建设,并完善2020年已建设施的村内管网铺设。但因历史欠账大,自然村治理覆盖率不足,污水收集不足,设施无法正常运行,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效率较差。

推进措施:

编制专项规划,计划利用三年时间完成沛县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预计总投资33亿元,积极推进农污治理PPP模式,引入社会资本,减轻政府财政压力;坚持建管并举,建成后委托第三方开展社会化运维。

7、关于新城区污水处理厂已经建成,但是新城区的佀楼河、刘园大沟、石灰窑大沟、老沛龙公路沟水质依然污染较为严重的问题。(责任单位:县水务局)

进展情况:

2020年水务局对新城区及大屯片区近155公里的雨污水管网进行了清淤检测,主要探测管网目前使用的状态,查找损坏、混流管网,为下一步管网管理及改造提供针对性的依据。经排查共发现小区、医院、学校、企事业单位等雨污混流点位40个,市政管网混流4处,并根据这些问题,委托设计院进行改造设计,于2021年4月起集中实施了改造,目前小区、医院、学校等庭院混流截污已经改造完成,市政管网改造正在实施。同步对新城区河道进行清淤,目前老沛龙公路沟、正阳大沟已经开始清淤。

8、关于我县城区道路雨天易淹积水的问题。(责任单位:县水务局)

进展情况:

为解决汛期道路积水问题,水务局编制了《沛县城市排水专项规划》,颠覆性的改变沛县城区的排水走向,并充分利用社会资本,计划投资2.4亿元,实施沛县新老城区主干道不积水工程,该项目经县人大审议,列为2021年度重点民生工程。项目主要实施老城区歌风路、正阳南路、香城路的道路及排水设施改造,实施汉源大道与汤沐路交叉口、汉城南路与新沛路交叉口、东风路与汉城中路交叉口、汉城中路与汤沐路4个交叉口节点的排水改造,实施新城区萧何路与正阳路交叉口、周昌路、陈平路、红光路4个节点的道路与排水设施改造,共新建箱涵2.3公里,铺设雨水管网1.8公里,铺设污水管网4.6公里。目前新城区部分已经改造完成,老城区排水箱涵已经完成80%以上。

9、关于沛北开发区污水处理厂及管网建设工程,保证工期和工程质量的问题。(沛北经济开发区)

进展情况:

沛北污水处理厂投资1亿元,主要处理工业污水,设计规模10000m3/d。杨屯镇人民政府委托江苏南大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开展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江苏南大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进行实地踏勘、调研,并收集有关材料,并在此基础上编制了环境影响报告书。镇水利站和建设局安排专人进行项目跟进,及时发现问题,督促进度。沛北污水处理厂新增收集管网正在铺设,其他管网的排查、疏通已安排安徽同绘家园土地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正在施工中,计划6月底竣工,7月份正常运行,委托安鹏监理公司对项目进行监管。

㈡已完成问题整改(4个)

1.随着大沙河滩面果树产业的不断发展壮大,大沙河水质存在着被农药、化肥污染风险的问题(责任单位:

县农业农村局);2.对新城区污水处理厂及13个镇级污水处理厂运行中的出水量及水质情况进行监管的问题(责任单位:水务局);3.沛县经济开发区污染监控平台监控企业全覆盖的问题(责任单位:县经济开发区);4.完成《沛县污水处理厂尾水导流规划》编制工作的问题(责任单位:县水务局)共4个问题整改已全面完成。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通过调研,我县各相关责任单位能够提高政治站位,坚持问题导向,认真对照问题清单,强化责任措施落实,积极破解各种难题,力促问题有效整改,综合施策,靶向发力,各项重点工程加快建设,水环境治理正在有力有序向纵深推进,全县水环境治理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但在调研中也发现几个方面的问题和不足:

(一)主要河流和断面水质改善依然严峻。一是水系治理缺乏全面系统设计。水环境治理改造规划设计缺乏科学性、系统性、前瞻性。城区河道污染主要来自小区和道路雨污混流造成,目前老旧小区雨污改造尚未全面完成,控源截污、河道清淤、生态修复等工作还没有达到无缝对接,一定程度上给水系贯通、碧水绕城工程带来持续压力。二是农业面源污染还缺乏长效监管治理机制。近期省环境监测中心对国考断面开展了周边支流水质情况调查监测,我县丰沛运河李集桥断面上游发现3条支流水质处于Ⅴ类(户屯村西侧支流)或劣Ⅴ类(陈楼河、石灰窑大沟),6月11日市水污染防治联系办已书面报告给县委主要领导,要求研究采取有效措施,防范汛期断面水质下降。三是“河长制”作用发挥还不够有力。跨区域河流缺乏上下联动、协调配合机制,多头管理现象较突出,客观上存在管理边界模糊的情况,河道管理难度仍然较大。

(二)三级污水有效收集处理任重道远。一是在城区层面,雨污分流不到位。城区污水收集处理系统还没有完全形成闭环管理状态,新老城区市政雨污分流还未完善,混流截污尚未彻底解决,集污纳管能力有待进一步增强。二是在镇级层面,分支管网不完善。分支管网铺设覆盖面不够,全县镇级污水处理配套管网建设与省住建厅“十个必接”(机关、学校、医院、集中居住小区、工业集中区(非化工)、农贸市场、垃圾中转站、宾馆、饭店和浴室)规范要求差距较大、欠账较多,污水收集率和处理率偏低,目前镇级污水处理厂整体实际处理负荷仅达到50%左右,连续正常运行比例和运行质量不高,镇级生活污水收集和处理效能与城乡建设高质量发展要求不相匹配,成为当前水污染治理的突出短板。三是在村级层面,处理设施不健全。全县村级污水处理站及配套管网建设数量多、范围广、投资大。自然村到户管网覆盖率偏低,污水收集量严重不足,不能保证建成设施正常运维,分支管网铺设延伸难度较大,真正发挥处理站实际效益,尚有大量工作要做。

(三)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工作亟待加强。一是农村厨余垃圾分类推广不到位。虽然我县近几年投入大量财政资金建设了村级阳光堆肥房、厌氧发酵池、干式厌氧发酵装备等垃圾处置设施,但农村生活垃圾分类的空间依然很大,实际到户收集的有效厨余垃圾增量不足,城管部门每月仅考核下达给镇街的厨余垃圾任务“量”,而没有真正对厨余垃圾“质”的有效监督、分解和考核。厨余垃圾无害化处理推广的力度、深度和广度不够,还没有形成辐射全域、覆盖全县。二是环卫粪便无害化处理监管机制不成熟。农村无害化户厕基本改造到位,已改户厕23.6万户,普及率为99.12%,使用率在90%以上;农村公厕建设累计建成1581座,实现自然村全覆盖,基本全部投入使用。但我县对农村环卫粪便处理还没有形成切实可行的统一监管机制,多数业主还是采取自行联系买方,进行市场化无序处理,存在部门对粪便收集、输送流向、处理渠道、运转数据、责任体系等方面的监管空白。目前,城区环卫粪便还没有得到无害化处置。

三、下一步工作建议

(一)强化生态思维,编制专项规划。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立足我县实际,以污水减量化、分类就地处理、循环利用为导向,统筹考虑我县城乡一体化建设、水系布局、功能分区等因素,科学编制专项规划,为协调推进水环境治理常态长效提供系统性指导。以规划推动水务工作由传统的河道整治保护向生态修复转变,由仅注重水安全向水生态、水景观、水文化、水务服务和管理等多方面并重转变,为构筑现代化新型城乡水务体系,实现城乡生态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