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传统文化学习感想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于学习中华传统文化心得体会范文 一、精彩课程。
课堂上一个个真实故事引发的思考,结束时90度鞠躬礼及《感恩词》让我们心存敬意。以位音乐老师的《德音雅乐》及《孝亲感恩歌曲学唱》课程给整个大讲坛带了歌声、笑声还有感动的低泣声。悠扬甜美的《生命之河》在义工老师们曼妙手语舞姿中展开,让与会学员感受《生命之河》滋润心田。用心去唱一首好歌,就能净化歌者的内心;用心去听一首好歌,能涤荡听者的灵魂。一个个中国优秀的传统美德经典故事和一首首优美的感恩教育歌曲诠释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内涵,深深的感染了全场学员,互动渐入佳境,全场不时爆发出阵阵掌声。情到深处,学员们还不时发出动情的低泣声。
二、温情服务。
据悉,为大讲坛服务的十几个义工都是来自各行各业,他们以帮助别人为乐,他们把帮助别人当成个人修行的方法之一。他们一次次90度鞠躬迎侯,轻言慢行,半蹲在地上擦拭会场的每一个角落,用半蹲的姿势为在场的贵宾和授课老师端茶送水,他们用真诚的微笑温暖每一个人,他们身体力行践行《弟子规》,他们用言行践行道德礼仪,宣扬传统文化。每当听到一声声“老师,早上好!”、“老师,下午好!”“老师,您辛苦了!”“老师,请愉快用餐!”等等温馨话语,我们恍惚来到了一个文明和谐的世外桃源。
三、专心学习。
本次大讲坛所有学员均是来自一线的老师,他们排除一切干扰,参加为期7天的学习,时间长、人数多,但会场秩序井然,学员们完全融入到了和谐、宁静、纯粹的吸收经典文化的氛围中。授课中老师生动风趣的演讲,深入浅出的报告,深深吸引了全体的学员,大家无不认真听课、细心笔记。对我来说,这是一场心灵之旅,所有人在都聆听中感受传统文化的精华,在感动中汲取师德的正能量。
四、心存感恩。
松花江的王琦老师把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当作事业来做,他们要把老祖宗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传承下来,让我们的民族越来越强大。这也是我们每个中国人的责任,更是我们做老师的职责,让我们从我自己做起,大力倡导中华传统文化进校园,做中华传统文化的学习者、传播者和践行者。努力教育学生继承和发展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美德,深刻学习国学经典,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道德观,为让这个社会变得更加美好,更加和谐尽到一个老师应尽的责任。
最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讲座,不仅提升了我们教师的文化素养,同时,在“如何对人”、“如何对待工作”、“如何对待社会”、“如何对待家庭”等方面都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在传统文化学习后,我进一步认识到,不管是学校管理、教育教学,还是家庭生活、与人相处等方面“身教胜于言教”的重要性。
今后,我将把这种平和的心态运用到日常工作和生活中,进一步加强传统文化的学习,不断提高自身道德修养,以身作则,努力践行“修身、治国、平天下”的教育理念,教育和引导学生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有文化素养的人,一个真正人格健全的人,不断推进教育教学健康发展。
关于学习中华传统文化心得体会范文 又一个清明节。“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清明节不热闹,反而有点凄凉。革命先烈们,你们牺牲了多少啊!
这几天,我看了电影《两个小八路》,他们很勇敢,在无数战争硝烟的洗礼中,留下了那感人的故事。他们在布满了硝烟的战场上为八路军们通风报信;在充满危险的鬼子的军营,不,是凶残的豺狼的老巢前获得敌情,传递给战士们;在火焰蔓延和子弹飞过的战场上奋不顾身……他们为了革命,和鬼子、当汉奸的二鬼子拼搏着。的胜利凝聚了多少他们的血汗!这两个小八路年龄只有十几岁!
枪中发出的子弹,是战士们发出的呼喊;手雷中冒出的巨火,是战士们对日军的憎恨;大炮中冒出的巨烟,是战士们内心为革命而奋斗的志向长城。一个个烈士们倒在了通往胜利的道路上,赢在了革命战场上,他们用血抹亮了自己闪耀的名字,用生命换来了现在美好的生活,用高声的呼喊换来了解放后和平美丽的祖国……烈士们,你们在说什么?啊!我听见了!你们在说:“为了革命,为了下一代,冲啊!”你们走了,但留下了无数后人的思念,留下了血染红的五星红旗!“烈士忠魂千秋在,英雄浩气万古存”,烈士们,你们安息吧!我们一定会把祖国建设得更加美好,更加繁荣!
做一个文明少年,抛开不该想的东西,尊重先烈们。
经常听到有同学说不文明词语,还改编先烈们的故事,这怎么行呢?做一个好少年,好学生,佩戴好红领巾,干干净净、开开心心迎接每一天。
同学们,我们要爱自己,更要爱祖国。努力学习,共创美好明天!
关于学习中华传统文化心得体会范文 在学校领导对新教师的关心和重视下,在路老师的率领下。我有幸于20xx年5月23日到5月27日参加在昆明举办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这次学习受益颇多,对于中国传统文化有了一次深刻的了解。这也是一次文化大餐,丰富了大脑的知识。现将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感受如下:
学习传统文化,让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更加和谐快乐,这既是我们学习传统文化的原因,又是这段时间以来我们学习传统文化的'收获。以前,我们遇事很多时候都是根据自己当时当地的心情、情绪来处理面对的问题。如果我们学了传统文化,有一颗宽爱地心,我们会在矛盾冲突发生以前有预见性地化解矛盾,无论何时,都可以以一份“共情”的心,从对方的出发点考虑问题,理解对方,从而更有效地沟通思想,解决问题。
《中庸》的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讲的是治学求进得道理。一个人要广泛地多方面学习,详细地问,慎重地思考,明确地分辨,踏踏实实地行。在工作中,如果我们时时如此,积极主动地工作。那么,我们的工作该是多么和谐惬意的一件事。因此,我们要把传统文化学深,学透,学到我们的骨髓里,运用到我们的工作中去。
学习传统文化,对于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用传统文化中蕴涵的高尚道德情操,提升精神境界,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风尚,不断提高人们的道德素质和文明程度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学习传统文化应该体会到以下几点:学会爱社会,爱祖国和遵纪守法、学会感恩、学会礼仪为先、学会尊重别人、学会廉耻、学会替他人着想、学会与人和谐相处等等。
希望中国的传统文化越来越深入更多人们的心灵,走向大众。带来一个和谐的社会。走向一个美好的未来。
关于学习中华传统文化心得体会范文 中华传统文化是指以华夏民族为主流的多元文化,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融合、形成、发展起来的,具有稳定形态的中国文化。他包括思想观念、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文学艺术、教育科技等诸多层面的内容。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创新自己的理论体系,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到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再到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基础。党在坚持根本理论阵地的同时,对传统文化的发展和继承,也给予了更多的关注。通过学习《弟子规》、《道德经》等中华传统文化,感想、体会颇深。
一是认识上的转变。在以前的学习和工作中从没有真正接触过国学方面的知识,只知道是儒家学问,还有些封建思想意识,认为学这些也没有多大的用处。然而,通过这段时间对《道德经》和《弟子规》的学习,认识有了新的转变。我认为,国学博大精深、历史悠久,几千年来一直是中国人安居乐业,安身立命之文化根基,也一直是中华文化的精神脊梁。中国之所以成为世界上唯一一个文化延绵五千年而没有中断的国家,正是因为有如此深厚的国学文化作为支柱,这种文化一直贯穿于我们每个人的成长历程。
学国学是当今很热门的一个词儿,是人们对于传统文化的反思和正视。其概念广泛、内涵丰富、分类多样,把我们祖辈们的经历、体验、方法以及感悟都融入在这些文字中,为我们后人所一一品读,并领悟其中的奥妙。他们把这些经典留给我们,自然是希望我们代代相传,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关键词] 国际化大都市;外语文化素质;《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
2009年6月,国务院批准的《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指出,要打造西(安)咸(阳)国际现代化大都市[1]。到2020年,把西安建设成国家重要的科技研发中心、区域性贸易物流会展中心、区域性金融中心、国际一流旅游目的地以及全国重要的高新技术产业和先进创造业基地,对西部和北方内陆地区具有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陕西省和西安市政府确立了此项建设的规划和蓝图,要为把西安建设成国际化大都市营造良好氛围,努力提高西安市民的文化素质,大力促进和发展文化产业,加大对外宣传力度,建设和推广西安城市品牌。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在文化素质建设中,国际性语言要素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必要条件,提升市民的外语文化素质将有力地推动国际化进程,早日实现建设国际化大都市这一目标。
一、文化、文化素质与外语文化素质
文化素质的研究离不开对文化概念和其诸要素的分析。首先何谓文化?长期以来,许多人类学家都对其进行定义,但各有不同。Clyde Kluckhohn认为,人类学意义上的“文化”这一概念指一个民族整体的生活方式,指个人从其群体所获取的社会传统和遗产,或者也可以指人类创造的部分环境。[2]文化是将人们维系在一起的纽带。文化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后天习得的。文化是人们交际的基础,而交际的方式因文化的差异而不同。因此文化与交际几乎是同义词,其二者的关系是理解跨文化交际的关键因素。在中国古籍中,文化的含义指文治与教化[3],而西方文化的概念最早可追塑到拉丁文colere,而最近是cultura,意为居住(inhabit)、裁仲(cultivate),保护(protect)和朝拜(honor with worship)[4]。文化一词的中西两个来源,殊途同归,今人都用来指称人类社会的精神现象,抑或泛指人类所创造的一切物质产品和非物质产品的总和。文化要素主要包括:①精神要素,即精神文化,主要指哲学和其他具体科学、崇教、艺术、伦理首先以及价值观念等。精神文化是文化要素中最具活力的部分,是人类创造活动的动力。②语言和符号,二者具有相同的性质即表意性,在人类交际活动中起沟通作用,人类只有借助于此才能创造新文化。③规范体系,指人们的行为准则和约定俗成的风俗习惯等,各种规范之间互相渗透,互相联系,互为补充,共同调整着人们的各种社会关系。④社会关系和社会组织,社会关系是文化的一部分,又是创造文化的基础,社会组织是实现社会关系的实体,保证社会关系的实现和运行。⑤物质产品,指经过人类改造的自然环境和由人创造出来的一切物品,是文化的有形部分,凝聚着人的观念、需求和能力。
文化素质指人们在文化方面所具有的较为稳定的、内在的基本素质,表明人们在这些知识及与之相适应的能力行为、情感等综合发展的质量水平和个性特点。文化素质不只是学校教授的科学技术知识,更多的指人文社科类知识,并通过语言或文字表达体现出来,通过举手投足反映出来的综合气质或整体素质。外语文化素质是外语文化(具体来讲是对西方语言文化的掌握和交际之中的具体运用)和个人文化素质或文化素养的结合,是跨文化交际的基础。外语文化通过外语习得、外语感知、外语文化体验和跨文化成功交际来逐步取得。因此外语文化素质则是外语语言和文化交际能力在本族语言群体中所形成的较为稳定的、内在的语言文化交际的基本素质和能力,是本土文化和外来文化相融合的载体。只有提高外语文化素质,公民的个人交际能力才能加强和实现,国际大都市建议才有软件上的支持。所以让公民学习和了解外语文化的特殊性及其与本土文化的共性和异性是国际化大都市建设的第一步。
二、文化的发展趋势及西安建设国际化大都市外语文化建设的要求
文化身份(cultural identity),多元文化(multi-culturalism)和文化融合(cultural convergence)是当今世界文化发展的几个关键词。文化身份指主要通过文学和文化研究民族本质特征和带有民族印记的文化本质特征[5],也叫文化认同。文化身份的实现是通过两种文化语境的比较来发现相同和差异,并且,彰显 “文化身份” 的存在,从而取得 “认同” 感。“多元文化”一词出现于20世纪80年代的美国,多元文化强调美国文化的多元性基础,即人种的多元化,法律的多元化,的多元化等,其目标指向平等和群体认同。文化多元思想在我国其实早已被提出,其所谓“百家争鸣”和“百花齐放”从本质上来讲也同样体现了多元文化共同存在和发展这一思想。文化融合是指不同人类文化之间的交流,相互接纳以及趋于统一的过程。这种过程经由文化传播,文化撞击和文化筛选以及文化整合而实现。但值得注意的是文化融合应是“合而不同”。文化身份、多元文化和文化融合在西安国际化过程中是几个不可回避的话题,因为国际化既强调文化的独特性和认同感,也强调文化的包容性和宽容性,这也体现了西安国际化建设中外语文化建设的合理性。
西安作为一个国际化大都市的建设目标,不仅在经济总量、城市规模、产业结构、区域地位、服务功能上达到一个量化的标准,而且在城市居民的文明素质和文化素质上也要体现质的提高。在强调政治全球化、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全球化的今天,西安居民的文化素质,尤其是外语文化素质的提高是重中之重,因为城市硬件建设只需要人力、物力和财力上的投资便可完成,而国际化建设所要求的外语文化素质则是一个漫长而又艰巨的重大功关课题。在这个过程中,居民对文化的认识、对外来文化的认可及认同感以及接纳程度、与外来文化的交流和体验不是仅靠大、中、小学学校教育就能实现的,而是必须通过政府投入、引导、民间参与配合而共同完成的。事实证明,西安作为著名古都,已经见证了历史上国内民族融合,中外民族交往的成功范例,再加上由于近30年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中西文化的交流日益频繁,西安作为国际大都市的建设已经在规模和文化基础上都已形成规模,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障碍,居民的文化素质(尤其是外语文化素质)现状不容乐观,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对外国文化礼节需要进一步了解,作为文化载体的语言知识和语言能力必须普及。所有这些目标的实现必须借助于政府和民间的共同努力来完成,并且方法得当,措施得力,不留死角。
三、西安市外语文化素质建设的方案措施
通过对文化要素的分析我们得知,文化包罗万象,错综复杂,因此在外语文化素质建设中对文化要素的分类将有助于理清概念,分清职责,减少文化建设中不必要的麻烦。我们可以把文化建设的五个基本要素粗略地分为两大类:即文化软件(前四个要素)和文化硬件(第五个要素)。文化软件可以指与学习和心得以及文化实践有关的任何活动,例如外语语言和文化的教育与培训,文化交际和交流方面的活动,以及与教育培训和活动相关的材料的准备等。文化硬件主要指物质产品方面,是文化软件的载体,包括提高外语文化素质所必需的文化场所,规范化的公共标识,以及政府的资金投入等。提高西安市文化软件和硬件建设,提高全体市民的外语文化素质,是一项和谐协调发展的系统工程,是由管理机制、投入机制、共建共享机制和参与机制等组成的工作系统。相对于硬件来说,软件建设更需加大力度,需要全民参与。结合西安市社会教育经济,文化发展的现状,我们对外语文化素质建设作一设想。
(一)指导思想:以国务院批准的《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为契机,以国际全球化为引导的文化全球化为背景,政府和公民共同参与为手段,全体市民共享社会发展成果为目的,建设一个具有陕西历史文化特色的区域性、专业性国际大都市。
(二)基本原则:①突出政府主导作用。政府的主导作用应体现在资金的投入,政策、规范的制定和执行等。②提倡全民参与。西安市国际化大都市建设离不开生活在其中的全体市民,只有全民参与,才能保证此次文化工程的全民化效果。③倡导和发挥志愿者公共服务意识。外语志愿者是外语文化建设的主力军,应来自以外语院校为主的各行各业。④对外语文化应是取长补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反对全盘西化。⑤体现以人为本、透明公开、民众监督,反对浪费和形式化和表面化。
(三)实施步骤:提高市民外语素质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调研和准备。由政府组织社会学者,文化工作者及外语工作者进行研讨和社会调查,通过走访、问卷、参观等方式摸清西安市民文化素质方面的现状,发现弱点,借鉴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以及西安创办世园会在市民素质提升方面的成功经验,制定合理的运作模式。向全社会招募长期志愿者,以西安市各高校为主体,以外语类院系师生和社会外语工作者为中间力量,并且进行前期的培训,明确任务、目的和原则。动员各街道办事处、社区、居委会等民间组织,宣传外语素质的重要性和意义,使市民懂得这是造福于民的一件大事。
第二阶段:全面实施。在前期调研的基础上,由政府文化部门牵头,政府出资进行文化硬件的建设,包括公路、街道、办公场所等标识的规范化建设;让志愿者走进街道、社区,举办“市民外语与文化学习班”,进行外语文化、西方文明礼仪、外语等方面的讲解和培训;让街道办事处及居民社区工作人员散发传单,走进居民家庭,在弘扬民族文化、传统道德的同时,把外语文化带进社区每个家庭,使文明成为一种习惯,一种生活方式。
第三阶段:经验总结和成果巩固。经过全社会的齐心协力,市民的外语文化素质得到提升,工程参与者将通过感想、日记,记实文学、文艺节目的各种方式反思这一结段性成果,总结经验,发现不足。对成功经验的推广体现了文化素质建设的持续性,这也将进一步巩固此成果,实现最终目标。
(四)具体措施
1、文化硬件方面:①政府根据前期调研小组的调研情况进行预算并拨款,指定财政部门或成立专门部门对款项进行管理,制定严格的收支管理规定,专款专用。②公共场所是城市的窗口。城市规划局和各国家机关、单位和企业分别负责市内各街道、公园、商场、公共娱乐场所、机场、火车站、地铁等公共场所规范的英文交通指示牌、公共标识、公交车以及国家机关、单位和企业内部警示语等的更换。③各街道办事处,社区为举办“市民外语和文化学习班”提供场所。④政府制订并出台违反公共卫生和立法的法规,并向社会公布。
2、文化软件方面:①市文化工作者和外语工作者组成“城市标准化工作组”对公共标识提供标准的外文翻译以及规范化书写;②“文化志愿者”或“文明使者”定期进入社区为市民开讲堂,宣讲传统文化和西方外语文化;③社区、街道办事处工作人员不定期散发市民文明用语,文明行为规范等传单;④“文明使者”上街“劝诫”有不文明行为的市民规范自己的行为;⑤警察、交警、城管人员及军队巡警对任意破坏公共设计,违背公共秩序和街道德行为进行依法处理;⑥在各类学校对学生进行外语素质教育,强化外语的使用和对外语文化的理解;⑦文化部门负责各项工作间的协调。
市民文化素质建设尤其是外语文化素质建设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不能一蹴而就,急于求成,国际化大都市所要求的外语文化素质更不能表面化和形式化。西安是文明古都,政府和市民应珍惜这一历史留给我们的巨大财富,在弘扬传统文化的同时,学习、理解和接受外国外语文化,取人之长,补已之短,使西安都市文化真正成为一个具有国际化特征的开放的、中西融合的多元文化,这样西安国际化大都市建设不仅内容丰富,而且极具内涵。
参考文献:
[1]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2009年6月,第22页.
[2]Clyde Kluckhohn.Mirror for Man: The Relation of the Anthropology to Modern Life [M].McGraw-Hill Inc.,1959:37.
[3]徐惟成编.中国大百科全书[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11:23-281.
[4]雷蒙-威廉斯著,刘建基译.关键词:文化与社会的词汇[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101.
笔者认为,武术文化的研究要求准确把握传统武术的自身规定而非痴迷于其衍生名相,不能迷失自我和误以他乡作故乡。传统武术的本真,当是实际应对肢体冲突的综合实用技术而不是宣泄自我情感的舞台表演艺术;它必须借助更为广泛的社会活动展开而不是仅停留在训练竞技场或者舞台表演;它主要隶属于下层草根的谋生劳作而不是有闲阶级的娱乐休闲。其背后涉及生命科学基础、操作技术规范、社会人文背景、环境生态影响和历史演化状况,是个相当复杂的巨系统。借助系统科学成果对传统武术文化进行分析探究,研究它在多元主体相互作用的立体网络中的实际方位,不但可以重新找回传统武术文化已经遗失了的话语权,还可以为认识复杂事物提供一个认知框架。
2武术文化研究的三大层面
时下武术论著的视野和论域往往过于笼统、单一和狭隘。讲技术只介绍招式动作的套路编排而忽视其背后的操作理念和技术结构,讲活动只突出衍生的舞台赛场而无视其本根的江湖草莽,讲观念只顾及统治者的伦理教化而排斥操作者的本能诉求,这是与传统武术的真实状况相背离的。笔者认为当有不同角度和层面的“立体”分析,由此探寻武术文化的历史本真。
2.1技术操作层面
传统武术从人类肢体最简单的“刺激—反应”活动出发,演化出一个相当庞杂而精致的肢体应对性操作系统,其中积淀了我们民族几千年文明发展形成的生命智慧和生存技巧。它从原始人类肢体冲突时的攻击自卫本能出发,在漫长的历史演化过程中不断积累攻守杀伐的肢体应对和身体博弈经验,并借助中国思想史上的积极成果来整理这些操作经验,体现其学理上起于易、附于兵、成于医、主于道、汇于理、融百家、取众长的深厚渊源。由此形成了反映中国人生存方式的典型人体文化符号。武术的技术演化首先依托使用武器的经验,并受制于人体结构、生理生化、生物力学、生活方式和武器形制。所以其训练学上是先练拳术后练器械,把器械看作是人肢体的延长;但发生学上却是先有器械后有拳术,其源于人是制造和使用工具的动物。传统武术技术思想的基本内涵,是借助阴阳五行等意象符号标示肢体应对运行中对非线性多维动力系统的理解和把握,而不是“理想乌托邦”的玄学忽悠和美学表现。其背后的理论基础,则不仅涉及时下的数学、物理学、生理学、心理学和工程技术论一类,而且还涉及哲学、社会学、历史学、文化学、教育训练学、组织行为学和战略战术理论等等。这要求我们的研究要有系统整体眼光,而不能偏执于一隅。传统武术技术结构大体可分析为肢体动作的“招法”、劲力变换的“劲法”和应对策略的“心法”三个方面。中国武术的招式动作属于“器”的方面,其表现形态有动静开合,主体操作有形神体用,运行机理是一气流行。中国武术的劲路应对属于“技”的方面,外部招法有攻守进退,运行劲法有虚实刚柔,操控心法是得机得势。中国武术的文化气质属于“道”的范畴,天道上有阴阳有无,人道上有性情志趣,造化表现则是神妙万物。武术技术体系的建构过程则相应有见招拆式、动作熟练的“着熟”练体,力量控制、劲路问答的“懂劲”应对,意念运行、整体把握的“神明”逍遥三个阶段,呈现“循规矩而脱规矩,脱规矩又合规矩”的辩证关系。它“养练结合、打练结合”和“身心一体、内外兼修”的训练方式,强调反求诸己的内向挖潜,把前提、手段、目标三大环节统一起来,落脚于生命的自我维系和自我完善;应用时又并不执著既定程式,更多依托其背后的功力和技巧,突出“法无定法”的“有感而应、因敌成形、随机就势、舍己从人”和“扬长避短、避实击虚、示形造势、出奇制胜”;操作中还形成了号称“天人一体”之“顺天循性、志道游艺”的处事态度和“阴阳相济、以柔克刚”等操作原则,体现了一种以巧胜力、超越本能的生存智慧,可以让人的进化走出“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庄子云“物物而不物于物”(《庄子外篇•山木》),武术的深厚功力恰好是建立在巧妙的环境利用上面。它关于“天时、地利、人和”及“生命、生活、生态”的整体性思考是极富生命力的。离开这个技术体系历史形成的学理渊源、技术演化、层次结构、建构过程和操作原则,就根本无法把握它到底是个什么东西。
2.2社会活动层面
任何技术都必须依托一定的社会活动而展开,而任何社会活动又都必须借助多种技术手段,使自己处于一定的社会价值关系之中,并且体现为一定的社会功能。“学习为了应用,制人必先制己”。如果说借助招式动作的学习训练是武术的“身体文化生产”,那么通过各个领域展开的武术活动则是武术的“身体文化消费”,人们不能只生产而不消费。他们在适应环境、规训制己的另一方面,则是应物自如、改变定势;而在这背后,便是人与环境的双向改造和进化(把它称之为“物质变精神和精神变物质”的“两变”[1])。传统武术的文化底蕴并不是无视人权的“物质生产”,也不是娱乐至死的“休闲消费”,而是反抗压迫的潇洒自如。武术活动中所谓文明、伦理、理想都是一些取向不一的价值范畴,传统武术的“文明化、伦理化、理想化”更多则是武术操作实施上“横向”的社会制约,很难简单归结为武术技术演化“纵向”的历史结果。由于肢体应对是所有人体活动的基础,传统武术不少元素可以进入各种性质毫不相干的社会活动领域并依附差异极大的社区人群,有着目的很不一致的社会应用。不过其“反求诸己、特立独行”的行为方式,使它难以全面支撑起群体组织的军旅作战,而其“执技论力、亲力亲为”的操作要求,又让它远离养尊处优、劳心治人者的活动区间;于是倾向浪迹天涯、立命江湖,形成在野之身、化外之民的另类“亚文化”系统。例如,从既定的财产和权力关系中被剥离出来的瓦岗英雄和梁山好汉之行为处事,恐怕就很难等同于殿堂之上的那些谦谦君子。反抗压迫不能混淆于主流教化,我们不能离开“历史中行动的人”去讨论武术活动,把朝廷法度、江湖规矩和圣贤教化全部混为一谈。自秦汉以来,尽管武术活动有朝着宫廷百戏、角抵手搏、勾栏瓦舍和社区民俗等方面的多向延伸和相互影响,但其基本领域却一直都是盛行于江湖草莽那谋生博弈、安保防卫、反抗压迫和扶危济困的环境应对活动,并出现有诸如打家劫舍、欺男霸女、宗族械斗、黑帮火拼等社会偏差;由此形成抗暴英雄、绿林好汉跟豪门鹰犬、市井无赖“黑白两道”的对立统一状态。此外还有个体性外向应对的防身护体、保命逃生和内向挖潜的强身健体、悟道怡情,也呈现一种人我自他的关系性存在。于是其主体部分便明显区别于一般的宫廷礼仪、军旅戎马、市井游乐、村野劳作和宗教修炼,更始终未能全面艺术化为超越现实的“理想乌托邦”。人的各种身体活动有着不少可以相通的内容,而且中国古代也确有琴棋书画、诗词歌赋、吹拉弹唱、声色犬马、宴饮舞戏、寻欢的休闲文化;不过传统武术训练的艰苦性、任务的世俗性、应对的随机性、避险的紧迫性、运行的残酷性和可能的致命性,却又很难纳入娱乐休闲的范畴。由此传统武术活动的主要内涵,就不是“为主不为客”的娱乐至死,而是“为客不为主”的应对求生;其主体部分的基本价值倾向也不是等级差序的全面主宰,而是个体本位的平等自由。它不但在一个特定角度体现了中国人的生命文化特质,而且还突出地表明了下层草根的生存方式、生存状态、生存智慧和应对技巧。自此,中国武林气质一方面强调顺天循性、志道游艺、随缘就便、师法自然,另一方面又突出扶危济困、除暴安良、遗世独立、快意恩仇,二者阴阳相济地统一于反抗压迫、解除束缚、探究可能、走向自由的逍遥自得,强调其行为内不动心、外不着相、法无定法、当为即为的率性任情;这里固然有不少理想化的成分,但是基本属性并不类同于上层精英那些经邦济世、维系秩序、建功立业、内圣外王。
2.3观念反思层面
任何技术都必须以一定的技术观念为指导,然而时下流行的武术理论却往往搞不清“价值中立”的武术技术体系和“归属不一”的武术社会活动的种种辩证关系,混淆了武术与非武术、中国武术与外国武技、武术发展和发展武术的联系和区别,由此在武术概念及其历史发展问题上大都陷入了一些很深的误区。人是一种具有自我意识的生物,所有操作都有其主体规定和价值坐标。因此,迷失自我的异化扩张很难称之为完善自我的“发展”,依赖外物的邯郸学步也很难当作是独立自主的“开放”。如孔子所言:“必也正名乎”,“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论语•子路篇第十三》),表明概念是一切逻辑推理与分析的起点,概念模糊必然导致思维混乱,分析失据,事倍功半。每个概念都有自己特定的内涵,改变了它的基本内涵,该词语也就不再代表该事物,人们也就无法据此进行操作,甚至还会产生误解和误导。武术发展是武术逐步生成的文化基因在一定历史背景下的演化展开。如果离开传统武术历史形成的这个文化基因,硬把自家受用的身心修养改变为人前卖弄的商业广告,把艰苦奋斗的拼搏求生恶搞成消费主义的娱乐狂欢,则很难说是继承和发展了古老的武术。特别是在社会产能过剩和有效需求不足的经济背景下,借助产业化的工业标准和批量生产,把随机应对、自我服务的肢体技术改造为资本主宰、商业运作的赚钱工具,未必真的是发扬传统文化和有利于升斗小民。传统武术必须认识自己,拒绝异化,走出为人作嫁的歧途。这首先则应辨明中华武术姓“武”名“术”并生长于“中华”。在这里,“武”字标志其肢体冲突、性命相搏的技术属性———作为一种操作技术,武术的基本性能更多地是应对冲突而不是表现自我。“术”字标志其具体操作、生活实用的手段性、中介性和过程性等基本属性———作为一种操作手段,武术的社会实施更多是一种物质性活动的肢体运作,而不仅是一种精神性活动的理论阐释或审美鉴赏。“中华”则标志其指导思想和行为方式上的中国文化属性,包含有中国人谋求自身生存和发展的极有特色的现实需要和超越诉求。其发展方略不但要顺应外部的客观态势,也不能离开自身的主体本真。我们这里研究的着眼点并不是当下主流时尚那些顶层设计的规范训诫,而是历史积淀中作为个体活动前提的自我把握。
3基本结论
3.1传统武术自身的三重基本规定
武术的技术规定为“武”。所谓“姓”,是借以指称一个事物历史由来和性质归属的标志和符号。“武术姓武”,标示其本原是在不对等、无限制和可致命条件下应对肢体冲突的“以技行击”的“用武之术”;其基本结构是敌我矛盾,主要任务是保存自己、制服敌人,具有肢体对抗的诡诈性、隐蔽性和暴力性、残酷性“阴阳”互补之文化特点。其操作上“踢、打、摔、拿”“点、刺、砍、劈”和“格、挡、拦、截”“避、让、走、化”等一系列招式动作技术元素,都是围绕技击打斗中的攻守进退之实际需要和应对情景而形成的。武术的社会规定是“术”。所谓“名”,是用来区别其余而验明正身的。“武术名术”,是指它是一种肢体应对操作性实用技术方法体系,由此跟传统的兵法、农艺、医术、百工同为物质性操作一类,明显区别于哲学的思辨、宗教的信仰、学术的认知、艺术的鉴赏等精神性活动。其实施时讲究目的性、社会性、多元性和条件性;它的评价判别式不在其思维是否缜密、解释是否合理、信仰是否坚定、表演是否精彩,而只在操作相对于目的之是否有用和有效,由此讲究操作对路的“精、巧、奇、妙、灵”,而不是什么表现形式的“高、难、美、新、真”。武术的文化规定归属于中国。“武术籍贯在中华”用以表示武术形成时所依托的自然地理和社会人文背景、与此相应的社会历史功能,以及由此形成的精神文化特性;追问传统武术的“籍贯”,其实也就是探求武术的形成背景和呈现特征。所以,这里所说的“中华”不但是个自然地理的区域性概念,而且还是个民族文化历史演化范畴。
3.2传统武术活动得以展开的两个重要方面
肢体应对具有极为广泛的社会功能,并渗入各种属性不同的社会活动当中。为了区别其余而验明正身,我们在搞清传统武术基本规定的同时,还要把握其主体演化的横向的活动边界和纵向的历史变迁这两个重要方面,弄清这五光十色活动背后的异质规定和同质演化。首先是横向的“别同异、分彼此、划边界”,无边界构不成事物。作为一种社会性的客观存在,武术必须厘定它跟邻近领域的基本边界,在技术性能中把握其互不包容的固有特质;这里最主要的是搞清武术同与自己要素相关、操作相通和部分相似的体育、竞技、军事、舞蹈四大领域之联系和区别,弄懂其缘由根据、运作方式和主体功能分叉之处,明确技术的基本要求不在功能表现而在操作方式。任何事物都可以有功能的衍化、延伸和替代,但功能衍化并不等同于社会归属的异化。正如同茶杯和饭碗在某些功能上可以相互替代,但是茶杯绝不等同于饭碗一样。与此同时,还有纵向的“分阶段、明演化、讲变迁”,无变迁谈不上发展。任何事物都有着自己生老病死或成住坏空的“生命周期”,武术必须认清其自身演化流变的历史形态,在社会变迁中抓住这不同形态背后那些“一以贯之”的同质规定。我们以人的一生为喻,则有孕育期的前武术形态、生长期的准武术形态、成熟期的武术形态、衰老期的后武术形态,此外还有死亡后的非武术形态。尽管这些形态在实际运行中具体差别很大,但在其彻底消亡以前则始终维持着对应于一定社会需要的基本内涵;这是其发展变化和灵活变通的底线,越过底线也就变为他物了。
3.3传统武术在世界历史上的比较文化个性
事物运行可以有共同的发展规律,却并不具有相同的运行路径。这是由事物自身特殊规定和相应的环境条件相互作用,而非精英人物顶层设计和道德教化所决定的。在客观规律面前,人的所有选择都受到可能性空间的限制。所谓“顺天循性、率性而为”的“性”,就表现为一个特定的演化路径;“人为事物”则把它称之为“文化个性”。可以从不同角度和用不同方法去讨论传统武术的文化个性,但是这种讨论必须要抓住武术自身的特殊规定和活动的环境条件。所谓传统武术的比较文化特征,是特指中国文化特质在武术肢体操作中的具体表现,亦即归结为技术操作上相互替代不了的独特性比较文化特征,而不是归结为中国以至人类文化共同拥有的普泛规定。我们必须要找到中国文化特有个性在武术技击中的独特表现,以及这些特性在技术上的客观形成条件和机理。作为一种技术文化,传统武术的文化个性全都围绕其技术操作而展开,那些离开技术操作的所谓“艺术意蕴”和“伦理教化”其实都是很不靠谱的。应该看到,传统武术的技术个性是相当明显的。例如,表现形态上的迂回路径、下盘功夫、因敌成势、占中求圆,操作方式上的主体调控、整体把握、乘势就便、个性处置,战略选择上的扬长避短、避实击虚、借力打力、引进落空,理论描述上的阴阳相济、五行生克、虚实变换、奇正制化,过程控制上的适时当位、中庸平和、不落两边、恰当得宜,如此等等。我们必须要对这些东西的缘由根据和演化究竟作出符合实际的理论解释和说明。有人把武术文化个性概括为“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但这其实只是生命演化的普泛性目标诉求。在这里,强势者的巧取豪夺、自我扩张跟弱势者因应环境、顽强拼搏的社会属性并不一致。只要社会上仍然存在着不公平和不公正,弱势者反抗压迫、自我维权、紧急避险、保命全身便始终具有政治合法性、伦理正当性和社会合理性的存在理由。也有人把武术文化个性概括为“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这其实是文化运行的一般状态描述。在这里,“一个取代一个”跟“一个承接一个”的不同社会结构上运行的文化形态也很难说就是完全相同的。无论“不稳定结构”还是“超稳定结构”其实都是事物运行的可能状态。西方武技简单直接且有职业垄断的结果是随着职业瓦解而烟消云散,中国武术曲径通幽且无职业垄断却反而可以流入民间并得以传承。作为肢体操作,传统武术特别讲究功夫上身那得心应手的生命智慧;而作为社会活动,它又依附不同的社会关系而呈现出属性不同的人文精神。于此人们可以看到,大化流行中绝地求生的性命自保通过舍己从人和反求诸己的双向努力,实现了自我圆满和自我超越并显示了人类责任。武术的随机应变并不是放弃权利形成依赖的听命于人,而是自我主宰借助环境的目的实现,特别讲究“顺人而不失己”。武术的特有文化个性不是从文化的普遍性中逻辑推导出来的,而是从具体操作过程中逐步演化出来的。对此,我们可以着重从操作形态的下盘功夫、路径选择的尚智用巧、战略偏好的稳求全胜和价值旨趣的自我防卫等方面,作出一些综合性的具体分析;离开技术操作和应对过程的所谓“文化特性”都是不靠谱的。
4感想与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