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网络传播趋势

网络传播趋势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网络传播趋势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网络传播趋势

网络传播趋势范文第1篇

关键词:网络传播 现代广告 涉入 跨媒体

互联网信息技术与传统的信息传播(如书信、报纸、电视等)相比有着很大的不同,新的技术不仅带给人们全新的时空观念和生活方式,还为信息传播创造了一个崭新的平台,提供了一个综合的传播渠道。网络传播作为一种新的信息传播方式具有自身的特点,同时也具有传统媒体无可比拟的巨大优势,从一定意义上而言,网络传播的特点构成了网络传播的优势。诸如,网络传播的实时互动性、传播手段的多媒体性、传播平台的开放性与全球性、信息的海量性和丰富性、传受主体的双重性、传播的去中心化、传播对象的分众化和个人化、相对精确的效果测评和传播策略以及相对经济的传播费用等特性。这些特性既是网络传播的优势,也决定了广告传播领域不断涌现的变革,同时引领着当今和未来广告发展的趋势

娱乐性与游戏化

现代广告传播越来越重视娱乐性,不仅与传统的影视剧内容以及网络视频、网络电视进行结合,还通过一种娱乐性和互动性更强的方式――游戏来进行广告传播,网络游戏广告就是这样新型的广告形式。网络游戏广告发展到今天已经有很多种,主要有:将产品或相关信息置入游戏中的网络游戏内置广告;专门以产品或企业的原型作为主题元素来设计的体验式游戏广告;基于网络社区的虚拟现实游戏广告,比如开心网、校内网。同时,作为新媒体的数字电视广告也在开发互动游戏广告,传统电视广告上也出现越来越多的“竞猜”、“寻宝”等互动游戏广告。

在娱乐至上的现代社会,如果一个广告没有观赏性或者娱乐性就很难达到一定的传播效果,而互动游戏广告继承了游戏的趣味性和娱乐性,游戏本身极强的互动性大大提高了广告的互动传播效果。如果广告在互动游戏中植入得不显突兀,甚至能够非常和谐地融入游戏内容中,那么这种游戏性、娱乐性的广告将成为未来广告的主要形式之一。

受众“涉入”

国外关于互动性的最新研究是关于“涉入”(emgagement)的研究。消费者“涉入”不仅成为西方广告界的热门话题,同时也正成为广告业新的运作模式。新媒介环境下,受众不再是被动的受众,而是深深地“涉入”广告和营销的过程中,甚至主动担当广告信息的制作传播者和营销活动的策划者。受众的主体地位越来越明显,与广告信息的互动层面逐步提升,从而真正自觉又自愿地参与到广告传播活动当中。基于这种“涉入”关系的深刻,受众同品牌或产品也随之建立起深刻的感情,并能形成持久兼顾的品牌忠诚度。①

在吸引受众参与广告制作和传播上面,美国百事集团下的食品品牌多力多滋的创意表现可谓是集大成之作。多力多滋通过“碰撞超级碗”、“为口味而战”、 “开启Xbox”(Xbox是微软制作的一款游戏)等广告活动,吸引受众主动参与该品牌的广告创意和创作。调查发现,受众在观看此类亲身参与创作的广告时脑部会非常活跃。

在整个广告活动或电视娱乐节目中,这种受众“涉入”的形式普遍应用,就像受众对亲自投票支持的平民偶像的关注度超越传统偶像一样,“涉入”式互动广告的关注度也将逐步超越传统广告,甚至成为未来广告制作与传播的主力军。

精准性

传统的广告传播存在着两种尴尬:一是受众(买家)缺少直接与广告主(卖家)连通交易的方式;二是广告主缺少能够精准确定和吸引其受众或曰消费者的方式。这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受众与广告主之间的互动交流。在此情境下,以精准为特点的广告形式和营销方式应运而生。

呼叫广告是继以展示为主的门户广告、搜索引擎广告之后的第三代网络广告形式,是按效果付费的网络广告形式,因此也可以说是营销形态的广告形式。受众根据广告中提供的电话免费联系广告主,广告主根据来电的数量和质量,向广告制作者和网站支付广告费。呼叫广告是将现代通信技术与媒体传播整合在一起的互动式广告,是广告主与客户互动沟通的创新广告媒体,也是一个崭新的网络营销平台。呼叫广告也称来电广告或通话付费广告,凭借其广告体系、呼叫中心、效果评测体系,实现了网络广告互动的精准化和网络营销的精准化。在国外,Ingenio、Google、eBay和MSN都已经推出了呼叫广告服务;在中国,蚂蚁互动吹响了呼叫广告的号角。

以iFocus为例,这是中文互联网广告媒体整合平台运营商互动通旗下的富媒体精准产品。它有三大特点:精准、匹配、灵活。具体通过以下策略实现其精准营销:首先,通过人群细分、通过各类技术手段,以及第三方参考依据,定义出人群的网络行为习惯,从而找到精确的媒体列表;其次,采用自身监测跟踪系统及AC尼尔森专业第三方协作模式,确保广告效果数据真实、客观、公正。②

数字化传播时代,媒介的碎片化、传播的去中心化、受众的分散化,导致广告投放的规模效应被削弱。可以说精准投放是未来广告发展的趋势,精准营销也是网络营销的新策略。当代广告,无论是传统广告还是新媒体广告都在努力实现精准的投放和高效率的营销。精准投放的目的是为广告主细分媒体资源对受众进行归类,最终为广告主寻找到其产品和品牌的目标受众或者说潜在消费者,从而实现广告主和受众的直接快捷的互动。

整合化与跨媒体

媒体融合。数字传播环境下,新媒体强势崛起,传统媒体也依然有着强大的生命力,新旧媒体为了实现最佳收益,选择了一条在竞争中合作的道路。广告媒体由分立走向了融合,彼此间加强互动交流,无论是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还是三大新媒体之间都走向了互动整合的道路。媒体间的互动整合在创造效益的同时,也创造出许多新的广告形式。新旧媒体整合方面,最典型的当属电视与网络整合产生的网络视频广告。而新媒体之间的整合最典型的是手机与互联网的整合,这种整合将随着3G手机技术的逐步推广而更加深化。这两种媒体融合的结果将是手机逐渐衍化成互联网络的一个微型接收终端设备,基于手机用户大大超过互联网用户,如果3G技术解决了手机上网的一些技术难题,手机网络广告就会成为网络广告最重要的一部分。

跨媒体。跨媒体并不是简单的媒体融合,而是包含触发媒体和深层媒体等不同媒体层次的交叉传播。跨媒体广告和跨媒体营销是未来广告发展的又一个趋势。跨媒体平台是以网络技术为核心,以互联网为中心来连接不同的媒体。受众通过接触触发媒体来进入深层媒体获得具体详细的广告或营销信息。最典型的跨媒体广告是已在日本和韩国广泛应用的手机二维码广告。二维码被印刷在报纸、杂志等平面媒体以及各种商品的包装上,受众输入或扫描、拍摄二维码,就可以瞬间上网得到感兴趣的新闻或广告信息,并可以随时下载相关图文、音乐、视频、优惠券或了解企业产品信息等。其中承载二维码的各种媒体形式为触发媒体,手机或电脑网络是深层媒体。

手机二维码广告是手机通信、平面媒体与互联网融合产生的新的广告形式,也是电子商务、移动商务全新的跨媒体营销平台。这种跨媒体广告是一种全新的沟通方式,真正让受众主动去寻找广告信息,变被动营销为主动营销。以二维码为代表的跨媒体广告将成为广告的发展趋势。

整合营销传播。网络传播环境下,单纯的广告已经很难达到良好的传播效果,广告越来越重视利用广告之外的事件、内容和体验来增加广告的附加值。同时当今广告、公关与营销等策略也渐趋一体化,不断相互整合呈现在广告或者营销的整个过程中。通过整合广告与调查、营销与策划、公共关系与媒体投放等多种传播手段与营销手段,加强各个环节的沟通与合作,来实现最佳的整合营销传播效果。

简言之,综合运用各种表现形式、营销手段的同时整合广告、促销、媒体、公关等不同环节进行广告传播是未来广告的发展趋势,未来广告将是以整合、交叉、互动传播为特点的新型广告。

人际化与个性化

从拉扎斯菲尔德的两极传播论以及传播的实践可以得出,大众传播的效果很大程度上受人际因素影响,大众传播的效果归根结底要落实到人际传播上,网络环境下的广告传播也不例外。网络环境下的去中心化,使得受众细分化,受众不再是大体一致的受众,而是充满个性的个体。广告传播也不再是撒网式的大众传播,而是更加趋向“窄告”,即广告面对的是更加细分化的受众群体和个人,由此产生了虚拟社区营销、病毒式营销等新型营销策略,以及个性化订制广告、blog个媒体广告等新型广告形式。可以预见,广告的人际传播、口碑传播以及个性化将成为未来广告发展的新趋势。

病毒式营销。经济学上有个“荷塘效应”原理:第一天荷塘中只有一片荷叶,一天后就会新长出两片,两天后新长出四片……可能到第29天只看到四分之一的荷塘被荷叶覆盖,到第30天还有一半的荷塘是空的,但到第31天,你会发现整个荷塘都会被荷叶覆盖。网络就是这样一个荷塘,网络的无限复制、分享传播特点使得网络传播像病毒一样,呈指数级扩散。这种病毒式传播一般使用一些基于网络人际的分享程序,如QQ、MSN、E-mail、BBS、blog、虚拟社区等来传播广告或品牌的内容产品,通过网络传播的人际扩散的病毒式特点,使得广告内容通过网络人际关系、口碑传播,迅速覆盖广大受众。

个性化订制广告。个性化订制广告是基于数据库,追踪网站用户的在线行为,根据用户的行为找出他们的兴趣和爱好,基于用户兴趣和习惯,为用户提供和他们兴趣习惯有关的广告。③个性化订制完全以受众或曰消费者为中心,是一种更为精准的广告投放方式,也使得互动传播更为准确、深刻。广告的“广而告之”属性正在慢慢消解,“一对一”式的个性化营销与传播成为未来广告的发展趋势。

个媒体广告。2006年,“YOU”被美国《时代周刊》评为年度风云人物,在网络传播中,每个人都既是信息接收者,也是信息传播者,个媒体成为网络媒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个人网页blog是当前最热门的个媒体。博客不仅能作为一个个人表达平台、网络交往平台,还将是一个很有潜力的广告平台和网络营销平台。虽然博客的商业价值还有待开发,随着博客的商业化进程不断推进,无论承认与否,博客媒体将成为网络广告新的投放热点。

社区营销。Web2.0时代,是一个网民主导的社区时代,网络受众被划分成一个个虚拟社区。消费者在网上按照共同的爱好、话题或者共同使用的品牌产品来形成社区,通过口碑传播在社区内互相影响,形成较强的群体归属感。社区营销即利用网络虚拟社区,细分受众群,按照受众特点定向投放广告。或者利用社区,设置议题,形成讨论,扩大品牌知名度,提升品牌美誉度,进而形成品牌归属感。社区营销也将是未来网络营销的发展趋势之一。

结语

总之,网络传播环境下的广告,无论是传统媒体广告还是新媒体广告都将呈现出新的趋势:

首先,广告的互动传播将更加娱乐化,引入游戏等娱乐形式。广告的互动层面将更加深化,进而从受众的大脑思考、心理参与的层面实现互动传播,受众会越来越主动并“涉入”到广告的制作和传播的过程,充当互动传播的双面主角(既是接收者又是传播者)。广告的互动传播将更加便捷、精准,广告的平台同时也会成为消费者和广告主直接交易的平台。

其次,广告的表现形式、传播策略和手段会更加多样。广告和营销将会超出广告或营销本身,越来越重视体验、重视内容、重视事件、重视口碑,使得广告或营销带有更大的、更具吸引力的附加值。

再次,广告或营销传播将越来越细分化、窄播化,将更加重视人际传播的作用,更加重视个性化因素,从“广而告之”走向“精准告之”。

注 释:

①许正林、薛敏芝:《2007年西方广告研究综述》,《中国广告》,2008(3)。

②灵玲:《精准策略――iFocus不变的关注》,《广告大观(综合版)》,2008(3)。

③杨坚争、李大鹏、周杨:《网络广告学》,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7年版。

网络传播趋势范文第2篇

当今,新技术的应用使内容的制作和传播门槛降低,变得大众化。这对传统媒体是一个颠覆,形成了一个由新技术、新平台、新内容和新形式相结合的新媒体。随着新媒体技术的不断成熟,人们已逐渐接受这一传播平台,在互联网领域内,其传播速度、力量和影响的范围往往超出人们的预料效果。它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能够将图片、视频、音频、动画等进行整合,通过互联网向广大网民进行即时传播。戏曲是传统的舞台艺术,却始终与其他媒体形式同行。广播、电视,以至今天的网络,也都对戏曲艺术的保留、记载和传播,起着无法估量的作用。而戏曲艺术也借助着这些媒体,得以更加完整的保存,得以更加广泛的弘扬。

一、网络媒体在传播戏曲艺术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由于新媒体艺术自身的特点,给戏曲传播带来了不同于以往任何传播方式的全新面貌,对于传播戏曲文化起到了巨大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满足不同受众多样化的信息需求,为戏曲爱好者节省了大量的精力和财力;打破了戏曲传播的时空限制,方便了戏曲受众之间的交流,也使戏曲受众对传播者的反馈得到加强;网络资源共享使戏曲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在更大的范围内展开,有利于戏曲资料的保存;利用网络在青少年中间开展戏曲艺术教育,有利于传统戏曲艺术的延续传承;网络新技术对戏曲艺术的介入,有利于戏曲艺术发展变化,丰富戏曲艺术的品类。

二、网络媒体对戏曲艺术的传播现状

随着互联网和数字技术的迅速发展,网络的触角伸向了世界的每个角落和各个领域。戏曲艺术也不例外地进入了网络世界。经过几年的发展,网络戏曲从无到有,从简单到丰富,逐渐开辟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目前,网络戏曲的分类主要包括:

一是传统媒体网站中的戏曲资源。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传统媒体也纷纷与网络结合,推出自己的网站。原本存在于传统媒体中有关戏曲的信息内容也被转移到了网络上。这些网站包括报刊类网站,如人民网、央视国际网站、新华网等,收录有包括戏曲在内的舞台艺术的各种资讯,开设专门的戏曲频道,上面有大量的有关戏曲的内容。(如图一)

二是教育系统、政府部门、组织机构类网站中的戏曲内容。目前,我国各政府部门、各高校大都建立了自己的网站,这些网站中也包含有许多戏曲方面的信息和资源。如中国戏曲学院的网站将校内外戏曲老专家一生钻研的戏曲特色进行了展示,为戏曲学习者、爱好者提供宝贵的学习资源和交流阵地。例如,《传统京剧人物造型多媒体教程》(如图二),它是由现已退休的中国戏曲学院老教授负责的北京市项目,其中本人担任艺术设计方面的工作,该项目是一部涵盖服装、化妆、道具等三个专业的基础知识的综合性教材。这部多媒体教材的完成,也预示着从此戏曲舞台美术类的专业也有了一套较为完整的新媒体教材。

三是综合门户网站中的戏曲资源。综合门户网包罗万象,信息异常丰富,它们不但收录了许多戏曲类的信息,而且还提供强大的搜索引擎,通过它们不但可以搜索到大量的戏曲网站,而且可以查询到大量的相关网页。如登陆新浪分类搜索,点击“理论与批评一艺术一戏剧”,就可以看到“中国古典戏曲概述”、“中国舞台艺术网”等相关网站。

四是专业戏曲网站。专业戏曲网站是网上戏曲资源最集中的地方,是网络戏曲传播的主要阵地和途径。大概包括:综合性戏曲网站,如中国戏剧场网、梨园春戏曲网、神州戏曲网等等,网民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直接点击进入自己喜欢的内容;某个剧种的网站,如专门传播京剧的中国京剧艺术网、时代国粹、咚咚锵、广德楼等;传播戏曲某方面信息的网站,一些网站针对某些戏曲爱好者的特殊需要,专门提供某方面的特殊服务,建立了一些专门性的网站。如“中国京剧戏考”网专门收录京剧剧本,“中国脸谱”网专门收录戏曲脸谱,京剧老唱片网专门收录老唱片,戏曲曲谱网专门收录戏曲曲谱;演员个人网站,这类网不仅有很强的针对性,而且有较强的演员与戏迷的互动性;戏曲院团的网站云集了众多的专业戏曲人才和丰富的戏曲资源。

五是为了扩大剧院剧团的影响,一些院团纷纷建立自己的网站。如中国京剧院、北京京剧院、上海京剧院、北方昆曲剧院、上海昆剧院、上海越剧院、河南省豫剧二团、河南省曲剧团、石家庄河北梆子剧院等都建立了自己的网站;还有一些剧场和大剧院也建立了自己的网站,如保利剧院、湖广会馆、长安大戏院、上海逸夫舞台等。这些网站除了介绍一般的戏曲信息之外,还开展了网上业务,如“演出信息介绍”、“网上订票”等等。

三、网络传播戏曲艺术的优势体现

戏曲艺术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如果“失去了传承的动力,久而久之,它就消失了,失传了!”在现实中,我国丰富的戏曲艺术宝库正在以惊人的速度消亡,许多剧种已经灭绝或濒临灭绝。因此,建立全国性的戏曲艺术资料库就有着非常重要而紧迫的现实意义。而网络媒体形式能够在世界最大范围内搜集和整合戏曲艺术资料,实现共享,这无疑能使我们建立全国性戏曲资料库的设想变成现实,为戏曲艺术的传承发挥重大的作用。

充分利用网络技术资源,为戏曲创作、传播服务。戏曲生产、研究机构应该把自己掌握的丰富戏曲资源在网上,以满足戏曲受众更多更细的信息需求。戏曲艺术家应该努力掌握网络新技术,利用网络和广大戏曲受众交流,以促进自己的艺术实践。另外,网络戏曲工作者应该在传播形式上多下功夫,针对青少年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提供特殊服务,以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对戏曲产生兴趣。

“新的传播媒介与传统艺术的结合必然碰撞出不同于原来的艺术形态”。这是传统艺术与高新科技结合产生新的艺术形态的典型实例。虽然现在我们还看不到真正意义上的新媒体戏曲产品,但随着新媒体与戏曲艺术的磨合与适应,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一定能够创立带有鲜明新媒体艺术特征、完全有别于传统戏曲形态的新的戏曲艺术形式。

四、戏曲艺术网络传播的发展趋势

目前,关于戏曲艺术类网站的视觉设计水平参差不齐,针对网络的媒体性质,根据戏曲艺术的传播内容、文化背景、个性特征等多种角度,去探索恰当的设计风格是今后需要努力的方向之一。具体来说:第一,应当营造一种能使人们沉浸于传统戏曲艺术风貌的气氛,给人们具体的历史知识,能够唤起人们对历史的回顾和形象的想象;第二,要诠释戏曲艺术的内涵,激发人们思想感情与剧情的共鸣,加深对戏曲的理解;第三,还要符合时代的发展变化,适应人 们不断发展的、变化的审美愿望和欣赏水平,给人们以精神上的愉悦和满足。在视觉设计风格方面,或者是版式设计上,或者是交互上,或者是多媒体元素上,使得浏览者要在第一时间感受与体会到博物馆的独特氛围,然后才能够被记忆,被识别。设计师通过Cl(标志、色彩、字体、标语)、版面布局、浏览方式、交互性等方式把博物馆的历史精神和时代特征传递给浏览者。

树立戏曲虚拟博物馆的风格可以从以下几点进行设计。第一,依靠戏曲元素,确定风格是建立在内容的基础之上的。内容决定形式,根据虚拟博物馆的内容确定整体定位。第二,设计师要经过颇为深入的戏曲常识了解,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在视觉设计方面,让标志尽可能出现在每个页面上,或者页眉、或者页脚、或者背景。传统戏曲的色彩较为鲜艳,突出标准色彩、文字的链接色彩、图片的主色彩、背景色和边框色彩等尽量使用与标准色彩一致的色彩。突出标准字体,在关键的标题、导航和图片里使用统一的标准字体。使用统一的图片处理效果,使用戏曲元素专门设计的点、线、纹样。第三,在交互设计上遵循四个原则:必须可见,即浏览者应当能够看到它的即时状态;能够使浏览者易于掌握戏曲网站的内容结构和信息来源;无论是网页的界面还是三维的场景漫游,界面和功能之间有好的导航结构地图,能够使浏览者清晰明确地了解所处的位置;在浏览者做出行为之后,能够得到信息的反馈。

虚拟现实技术应用到各个领域已有几年了,应用在设计艺术方面也取得了很好的成效,虚拟现实设计艺术是一种“身临其境”的设计艺术,它使浏览者能够进入具有动态、声像功能的三维空间环境,并可以直接观测和参与该环境中事物的变化与相互作用。所以说,虚拟现实设计艺术是以虚拟现实技术为载体和设计手段,以人的多种感官为平台,人类理性思维和艺术灵感高度融合的一种全新的综合数字艺术形式。虚拟现实设计艺术一个显著的特征就是它具有身临其境的感官体验。在其他艺术形式中,电影、电视是以往最好的提供多维感觉信息的手段,但它们只能提供视觉和听觉两种感觉的单向信息,而虚拟现实设计艺术可以使人体验到现实中无法体验的东西,还可以让人们以自然的方式与艺术作品产生互动。正是这一特征,凸现出虚拟现实设计艺术的应用价值。

数字技术、网络技术和交互式多媒体、虚拟现实技术的出现,对于活态的戏曲来说是最恰当的传播途径之一。虚拟现实技术应用于戏曲艺术类网站建设,能够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虚拟现实技术除可以对场景进行漫游式浏览之外,还可以有多种表现手段。如可以复原戏曲兴盛时期的情景,或根据历史的记载,虚拟构建出戏曲科班的场景,使参观者能够体验到当时的场景和氛围,实情实景的体验能够给参观者身临其境的视听效果,留下深刻的印象,这种交互娱乐手段既轻松又自然,带给参与者真实的体验。戏曲艺术的虚拟场景漫游对研发方面要求较高,不仅是三维立体的场景漫游,对戏曲的“韵味”的表现也要充分,这样才会有戏曲的趣味性,因此需要有效的技术支持。

近年来,随着网络多媒体技术、虚拟现实技术和智能人机交互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游戏似乎在一夜之间就闯入了我们的生活,并逐渐形成了影响深远、生机勃勃并且声势浩大的一项新的文化产业。就当前的发展态势而言,网络游戏已经开始产生强大的经济效应和广泛的社会效应,并引发了不同人群、不同角度的关注。网络游戏作为一门新兴艺术,既要考虑它的文化品位和艺术品位,同时也理应体现或蕴涵本民族的文化特性。网络游戏既然受到了青少年的广泛喜爱,那就要充分利用这个优势,将网络游戏纳入美育数字化和传播优秀民族文化的范畴内。这样不仅会将教育内容的知识性、趣味性演绎得更加丰富生动,而且将我国传统的道德观念、民族意识、审美追求灌注其中,使青少年玩家在游戏中学到真正有意义的东西。把网络游戏看作与电影电视并驾齐驱的艺术,当代中国大众一时还未能完全接受,但艺术理论界和部分开设网络游戏专业的高等院校对这样的观念已不再置疑。现在关键的问题是,我们应该努力跟进网络文化的发展步伐,切实将网络游戏变成传播知识、提高修养、陶冶情操和强化美育的阵地,用科学的方法,让健康的网络游戏为祖国的人才培养做出应有的贡献。

网络传播趋势范文第3篇

1.旅游文化产业的网络传播内容同质化严重,缺乏个性特征

通过对现有网络传播资料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我国各地旅游文化产业的网络传播内容和信息表达十分类似,无法突出全国各地旅游文化的特色,网络传播同质化现象非常严重。旅游文化产业网络传播内容同质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旅游文化的宣传内容和产品推广具有相似性;旅游文化传播网站和旅游咨询内容无法与地区文化产品进行有机结合,对当地有文化产品的推广作用及其有限;由于网站建设者缺乏对当地旅游文化的深入了解,认识肤浅,导致网络传播所展示的内容体现不出当地旅游文化价值内涵。

2.旅游文化产业的网络传播体系缺失,营销模式未实现网络化运作

目前,通过百度、搜狗等网络引擎进行搜索,关于旅游文化产业的网站为数不少但是良莠不齐,尤其是比较独立的小网站更是林林总总,彼此之间不相互借鉴相互参考亦无交集而言,旅游文化产业的网络传播体系尚未真正形成,处于缺失状态。除此之外,我国旅游文化产业仍然在沿用传统的营销模式,未实现网络化运作,比如数字营销、互动营销等先进的现代化营销理念尚未进入到旅游文化产业的营销模式运作中去,构建健全、创新、互动的网络传播体系和营销模式便显得迫在眉睫。

二、网络传播趋势下旅游文化产业的传播策略

1.充分发挥网络传播优势,加强旅游文化产业网络传播研究

现代社会信息传播技术发展迅速,网络资源共享趋于常态化,旅游文化信息网络传播具有跨区域性、跨行业性、多向互动、传播范围广等特点,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对外推广宣传当地的旅游文化,促进当地旅游产业的发展壮大。因此,各地旅游企业必须仔细研究民众的消费习惯、消费心理、旅游文化的偏好等等,深入挖掘网络传播的潜在能力,充分发挥网络传播优势,不断深化旅游文化产业网络传播研究,争取在降低经济成本的基础上获得最大的旅游产业效益,促进当地旅游文化产业的持续、稳定、快速发展。

2.整合网络信息资源,打造旅游文化产业的品牌网站

传统媒体传播内容兼容性较差,传播方式单一,传播速度不够快捷,传播覆盖范围较小,作为新兴媒体的网络信息传播手段与传统媒介相比,具有十分明显的优势。首先,网络传播的旅游文化内容丰富多样并且个性鲜明,带有浓郁地方特色和地域风情,易于吸引外地游客前来参观旅游。其次,网络传播平台的实效性可以适应现代社会人们的生活节奏和旅游需求,通过对旅游文化信息资源的有效整合,来推动地区旅游业的发展升级。最后,网络传播方式的多样性可以便于当地旅游业的对外传播,比如通过微博、论坛等手段以及某些大型网站的宣传和推广来拓宽旅游文化信息传播的广度。

3.强化网络互动传播,构建旅游文化产业的网络营销模式

在当今的网络化时代,旅游文化产业也进入到网络营销推广的时代,需要对所有旅游文化资源进行科学的分类,根据不同的景观特点、饮食特点、地域特色等划分为不同的旅游文化特色,以特色吸引消费,以特色拉动营销,构建全新、互动的网络营销模式。另外,在实际网络营销过程中,还需要强化网络互动传播,比如,综合运用旅游网站、论坛、留言板、讨论区等为旅游爱好者提供旅游文化资源的互动交流,以及开通微信、播客、博客等互动资讯平台,及时有关旅游文化资源的热点话题与活动信息,有效激发民众对旅游的兴趣,引导民众参与旅游文化体验,真正感受到旅游文化的魅力。

三、结语

网络传播趋势范文第4篇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网络传播;必要性

Analyzing the Necessity of Strengthening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n Internet Communication

Wang Gang Ou Yang lin

【Abstract】 In modern society, the very fast development of internet working as the representative of moder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which brings new challenges to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the meantime, it also explores much broad space for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With the changes of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situations, in the process of society informationization,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s facing many new opportunities to develop, but at the same time some new problems arise. Strengthening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n internet communication is not only beneficial for the realization of scientific system and modernization of the subject, but also has significant meaning on the innovation and substantial results of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Key word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Internet Communication; Necessity;Analyses

【中图分类号】:G4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4041(2007)09-0001-05

思想政治教育网络传播是一种基于网络传播技术、过程和规律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信息传播活动。其研究的基本面是如何借助现代网络传播技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传播工作,以实现网络传播与思想政治教育的交叉融合。

作为我国人文社会科学重要组成部分的思想政治教育学,显然是在社会大系统中进行的,因此必须不断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整体需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知识经济社会中,现代传播技术高速发展,特别是互联网这一新的强势传播媒体的广泛应用,对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适时调整内部运行机制的改革要求。在这一背景下,充分认识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网络传播研究和实务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把现代网络传播理论和技术的应用作为推进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一种管理思想、运行机制和有效方法,已经成为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实现自身现代化发展的新的理论视角和重要途径,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网络传播研究已势在必行。

1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网络传播研究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的需要

传播学是我国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自20世纪40年代美国传播学家施拉姆奠定了传播学在众多人文社会科学学科中的基础地位以来,传播学对包括思想政治教育学在内的其他学科的吸纳力和影响力是不容轻视的,网络传播学作为传播学的一个分支,自然也不例外。这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得到证明。

1.1自然科学领域内的全面突破引发各学科之间的相互融合及系统化、整合化的趋势,使得网络传播学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的交叉融合成为必然。近半个世纪以来,人类在科学技术领域所取得的前所未有的突破是以往任何一个时代都望尘莫及的,由此引发的各学科之间的相互融合及系统化、整合化的趋势,不仅带动了自然科学各学科间的相互交叉和综合化,而且也必然对人类精神生活领域的人文社会科学问题的方方面面产生冲击和影响,为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提供了新领域和新思维。在这种影响下,自然科学技术的突破给网络传播学带来的发展作用于思想政治教育学,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发展提供了新的环境和条件。从传播手段的革新到网络新媒体的普及,信息传播已经进入到数码时代,使得传统的广播和报纸传播也必须在电脑交互网络上寻求新的传播形式。新技术革命作用于信息传播对整个社会的令人吃惊的种种表现,使人们达成共识,即整个新技术革命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传播技术的革命。也正是这种信息传播技术的发展,使之成为引领思想政治教育学发展的重要因素和推动力量。因为思想政治教育学从创立之初就不是孤立存在发展的,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学发展的一个基本趋势就是与各个相关学科间的进一步融合与综合,而网络传播学就是当前最有代表性的学科。它的发展对于当前许多思想政治教育学复杂问题的研究和解决有着密切的关系,对于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学的进步和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1.2网络传播对于知识经济社会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强烈的影响力。自从1997年美国前总统克林顿提出“知识经济”这个概念以来,知识经济社会已经到来,与以前的工业经济社会相比,知识经济社会的最大特征就是知识成了独特的生产要素和主要资本,知识具有无限性和快捷性,并且通过信息表现出来。可以认为,在知识经济条件下,人们所面对的世界由鲜活的事物变成了流通的信息符号,谁掌握了信息,谁就掌握了一切。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作为一种特殊的信息,在传递的过程中也必然受这一变革的影响,成为了流通的信息符号。而网络传播正是基于数字信息符号的技术应用开展的,可以说,网络传播与知识经济条件下的信息传播具有天然的联系。这种紧密联系使得网络传播也必然对于知识经济社会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强烈的影响力。另外,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视域中的人作为信息社会的一分子,每天都要传播和接收大量的信息,从而为信息所环绕。从信息人这个角度去研究思想政治教育,不仅为思想政治教育学开辟了新的研究领域,也对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科学化具有重要意义。

1.3网络传播研究开始成为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需要关注的基本问题。思想政治教育学与网络传播学有着密切联系。从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本身来讲,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质就是思想、观念和情感等多方面的传播,正是通过传播来完成教与授的;同时,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构成与网络传播过程的构成也近乎一致的相同,思想政治教育与网络传播在构成要素、过程、结构、功能、效果等问题具有相当的一致性。将网络传播学中的这些问题研究与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相交叉,必然使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进入一个新的领域和境界。这一点在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和现代化发展的工作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在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方面,从现代化发展和现代科学技术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来看,思想政治教育在观念、内容与方法、手段上也确实存在一些亟需解决和改进的问题。以往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多是集中于思想政治教育本身,而极少能通过学科的交叉研究形成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观念,新方式和新方法,因而出现“短边效应”,受到牵制。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与发展首先需要观念的革新,需要注重和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系统与社会大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研究,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个学科,不能脱离社会而存在。

由此可见,思想政治教育绝不是也绝不能脱离社会而孤立存在。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网络传播研究是适应社会和学科的发展要求,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的重要课题。

2网络传播对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严峻的挑战

新时期社会发展的主要特征之一就是社会进入了高度信息化时代,网络技术的广泛运用是其重要的标志。在这种条件下,思想政治教育在传播内容、传播手段以及传播效果等方面都必然面临严峻的挑战:在传播内容上,网络传播信息量的增加相应地影响到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影响力;在传播手段上,网络新媒体的出现拓展了思想政治教育客体获取信息的不可控渠道;在传播效果上,受众对社会信息的识别、吸收和抵制力不强等因素,导致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在一些领域或方面受到影响。这些新问题的出现,促使思想政治教育网络传播的 研究成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

2.1从传播内容的角度来讲,网络传播信息量的增加使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力减弱。因特网的全球性、开放性、交互性、时效性、综合性以及传播成本低等特点,使得信息共享得以实现。在现代社会的网络传播体系中,形形的信息时时刻刻通过各种形式向人们涌现。而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传播方式还没有真正通过研究,借鉴网络传播学的先进成果,提高传播信息和传播手段吸引公众注意的新鲜度和对比度,使得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信息传播,常常会被淹没在其他信息的大海之中,随之出现的就只能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信息被轻视或被忽略的尴尬局面。

2.2从传播手段的角度来看,大众传播的现展、特别是网络传播等新媒体所带来的信息不再单纯依附行政系统给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带来极大的冲击。信息具有十分惊人的可塑性,并且会发生适应各种可能的变异。信息的动态性与网络传播系统的开放性结合在一起,就使得信息发生变异的可能性增加,可控制性削弱。特别是当信息借助网络进行传播时,比起传统的传播系统,就显得难以控制。在网络传播中可能或已经发生的变异会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产生重大影响,加之长期以来思想政治教育的正向传播和简单灌输,使得教育对象习惯于接受单一的思想,而不善于在复杂问题面前做出自己的选择和判断,表现出片面的盲从和走极端。这种简单的正向传播与网络传播交互性所发生的矛盾,反映在人们面对复杂问题时就会表现出思想信念方面的摇摆和混乱。反思思想政治教育传播中出现的信息编制粗糙和传输手段落后,以及由此出现的人们对思想道德主流观点的逆反和不信服,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不能不注意的问题。

2.3从传播效果来看,以往的思想政治教育传播渠道较为正规单一,容易形成对人们进行说服教育的正面引导和强化作用。而在信息化高速发展的今天,网络传播的信息作用于人的时候,常常表现为一种复合的状态,而我们如果只习惯于单一的形式,便难以在信息化社会的今天有所作为。我们时常感觉到,一方面,我们总是抱怨老师教育了一天,不如社会上的一分钟,另一方面,我们又往往对社会环境表现出束手无策,这是我们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苦恼。仔细想一想,现在为什么有人提出诸如“环境育人”、“管理育人”“行为育人”的思想,其实从学理上说,都是在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信息传播渠道,通过网络复合式信息传播,强化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影响力。因此,面对网络大行其道的发展态势,思想政治教育者不得不把目光投向这一新的强势传播媒体,以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空间。

2.4从传播规律的研究可见,网络传播表征出的新的现代教育科学规律有时会使得传统思想政治教育难以适从,这就出现了思想政治教育传播的方法、手段和内容如何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与现代社会公众教育的发展趋势相适应的问题。因为通过网络传播进行教育,会使教育和信息世界都发生深刻的变革,表现出某些新的教育规律。规律就是科学,规律是不能违背的,违背了就要出问题。因此,作为教育分支的思想政治教育学,如何在新的网络环境下认识和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规律,如何根据现代网络传播的特点和要求编制和设计思想政治教育的传播内容,如何根据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特点选择传播媒介和载体,如何按照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策划和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网络传播活动就显得尤为重要。

以上挑战显示,作为立足于信息化社会的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在未来发展中又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与现代网络传播的交叉研究,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传播内容、方法手段乃至管理理念的现代化,是时代对我们战胜挑战,实现突破,跨越发展的必然要求。

3思想政治教育网络传播研究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

因特网具有全球性、开放性、交互性、时效性、综合性等特点,而且传播的成本低,可以实现信息共享。这为思想政治教育开辟了一个崭新的舞台。

3.1思想政治教育网络传播的超时空性极大地增强了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在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尽管从中央到地方各级组织都有专人负责这一工作,但由于受信息传播的局限,更多的基层受教育者很难更快更全面接受到相关信息,甚至很多信息根本收不到。因此,传统的方式限制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受众范围和时效性,使教育功能大大减弱。因特网是一个超越地域和国界的人类信息传播交互空间,它使得“地球村”的理想成为现实。而通过网络,信息可以在世界范围内瞬间传播,人们之间失去了时间和空间隔阂。信息高速传播技术跨越国界,使空间距离缩短了,空间概念消失了,网络社会中的每个主体仿佛生活在一起,它消除了主体间的国家、民族、性别、年龄等界限,也拉近了主体间的心理距离。这种超时空性与互动性,使人们能够及时了解各地的情况和主体的感受,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以很方便地了解到教育的效果,便于他们及时调整信息内容,改进教育的方法,使思想政治教育收到最大的成效,从而大大地提高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时效性和覆盖面。因此,网络传播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辟了广阔的空间,提供了极大的方便,从而使思想政治教育的覆盖面更广更深,社会效果更突出。

3.2思想政治教育网络传播的交互性增进了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良性双向互动。思想政治教育网络传播的一个显著优势就是双向互动,随时沟通。在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教育主体与客体之间的交流有时是比较困难的。一是受各自传播环境的影响,交流地点受限。二是受传播方式的影响,交流渠道受限,有时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教育的效果。网络传播为网络社会主体间的双向交流沟通提供了物质基础和技术支撑,使思想政治教育网络传播的过程中能够比其他方式更容易沟通和交流。首先,教育主体和客体之间不必受场所的限制,避免了不必要的人为干扰,双方通过网络自由交流,彼此关注的是精神的沟通,思想的共鸣,不会因双方的外貌性格而产生心理压力,大大减少了交流者双方的心理冲突,使沟通更及时、更轻松。同时,由于网络传播改变了以往思想政治教育主要依靠行政系统完成,缺少反馈和平等交流的方式与平台这一问题,主体间在网络通道内可以平等、自主、自由、及时地把白己的感受、想法、体验和看法向其他主体倾诉,也能及时地得到其他主体的及时回应。这种交流使主体的不良情绪由于有了倾诉的对象而得到了排遣,主体的快乐情绪由于有了分享而得到了强化,主体间的互动,使感情得到了交流,心灵得到了沟通,知识得到了传播。网络传播这种平等的及时的互动,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改善思想政治教育传播的环境,从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效率和效果。

3.3思想政治教育网络传播语言的多样性、生动性,增强了教育主客体之间的融合性。网络传播集文字、图画、色彩、声音、动画及操作等多种媒体于一身,它充分调动了主体的各种感觉器官和思维的积极性,对主体能产生不可拒绝的吸引力,使主体于娱乐享受中,不知不觉中受到影响和教育。网络传播的生动性、参与性和吸引性,既能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动性和吸引力,又给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提高主体自我控制力,增强现实社会责任感的要求。同时,网络社会中每一个主体在浏览网页、了解信息、获取知识中都是受影响者、受教育者,而且由于每个主体都可以通过网络把自己的思想、观点、看法及了解到的信息、知识及时传播出去,这时他们也就变成了教育者。这种主体的双重性既对主体的知识素质、心理素质和能力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又为主体间的有效交流沟通提供了心理基础,对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双向性、平等性、有效性和及时性奠定了基础。

网络已经作为一种全新的媒介登上了历史的舞台。正如著名的传播学者马歇尔・麦克卢汉所言:“正式传播媒介在形式上的特性――它在多种多样的物质条件下一再重现――而不是特定的讯息内容,构成了传播媒介的历史行为功效”。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网络传播的研究适应了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适应了思想政治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思想政治教育与网络传播的交叉研究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属性与社会进步功能耦合的自然要求,对于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和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化、现代化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并最终将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发展推向一个更高、更新的阶段和境界。

参考文献:

[1] 欧阳林.思想政治教育传播学[M].北京: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

[2] 靳诺,郑永廷,张澍军.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理论与实践[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3]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4] 郭玉锦,王欢.网络社会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网络传播趋势范文第5篇

一、思政教育网络传播的主要特征

1同步传播与异步传播相结合

思政教育的网络传播存在着同步与异步的区别,所谓的同步主要是指受众群体接受信息,而异步传播则是受众有选择性地接受信息。因此,如果想思政教育网络传播顺利开展,那么就要促进同步传播以及异步传播的结合,只有两者进行结合,才能为受众群体提供大量的信息服务,促进思政教育的发展与创新。现阶段,我国大多数网络传播都属于异步传播的范围之内,在异步传播的发展过程中,充分利用网络的基本特征,对思政信息进行保存与传播,为受众提供大量的思政信息,从而扩大受众的阅读范围与阅读量。除此之外,网络传播在对思想教育信息进行传播中还为受众提供大量细化的传播方式,比较常见的如网络电视、网络语音等,这种传播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使思政教育具备趣味性以及稳定性。因此可以得知,通过同步与异步传播的结合,可以使受众在选择接受信息的同时,也使思政教育信息的传播范围得到扩大。

2信息形式呈现多样化

思政教育在网络传播中可以利用文字、图像、声音以及视频进行传播,这种传播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使网络传播的范围得到扩大,也丰富了思政信息的传播内容,从而促进受众接受到的思政信息呈现出生动、形象的特征,使受众能够以良好的心态对思政信息进行接受与了解。除此之外,在思政教育的网络传播中,信息的多样化促进了信息的组合形式,打破了以文字为主的传统模式,逐渐实行以视频以及声音为主的传播方式,这种传播方式的转变,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思政教育的发展范围,更加稳定了思政教育在社会中的重要地位,使思政教育的形式更加丰富多彩,内容更具趣味性,真正达到集信息与娱乐为一体的目的。

3信息的全球化发展趋势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信息的传播打破了传统模式中时间以及空间的限制,在原有基础上发展地更加快捷、便利。换而言之,思政教育网络传播已经完成突破相关限制,并且在传播成本较低的情况下实行整体信息的全球化传递。除此之外,由于在思政信息的传播中,不存在地理限制,因此,在各个国家进行互联网的传播,在促进信息发展的同时,也实现了文化发展与交流。

二、思政教育网络传播管理的主要措施

1完善思政教育网络传播过程管理体系

建立控制系统。要建立思政教育网络传播中的教育体系以及检查监督体系。只有这样,才能使控制系统发展得更加完善与成熟。除此之外,在建立控制系统期间,要紧抓党政管理,在此基础上进行思政教育的网络传播。除此之外,还要在建立与完善教育体系,加强人们的理想信念以及网络道德观念建设,从而能够解决遇到的问题。在建立激励体系的时候,要使人们树立良好的价值观,还要根据其考核成绩,适当地进行精神以及物质的奖励,从而促进思政教育在网络传播中的发展。在建立监督检查体系中,要加强技术监控以及技术管理,使两者紧密结合,在安全基础上保证其监督系统的发展。建立保障体系。保障体系在思政教育的网络传播中占据着重要地位。要想从根本上促进思政教育的网络传播与管理,就要对此进行完善。首先,要健全法律体系以及队伍保障体系。在两者的辅助下,可以引导受众群体积极参加相应的管理活动。除此之外,还要在一定程度上加强整个管理系统的奖惩力度,从而建立一支具有专业性、系统性以及目的性的网络传播队伍,促进我国思政教育网络传播过程以及管理的顺利开展。

2完善网络传播过程管理的规定

在完善网络传播过程管理的规定中,要加强对规章制度的管理,从而提高整个体系的建设。首先,要把思政教育真正融入到网络传播之中,并且在相应的规划管理以及目标考核中建立相应的规章制度。其次,要完善管理系统的内部制度,在结合自身特点中,对内部组织进行规划,对规章制度进行更新,除此之外,还要在符合法律法规的情况下建立相应的制度,比如值勤安排、软件管理等,这样才能保证思政教育在网络传播中有序进行。

3对网络技术进行强化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