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教学改革措施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高职;机电教学;改革;科学技术
随着高职院校招收的学生越来越多,机电教学作为高职教育中最受欢迎的课程之一,学生数量也逐渐增多,学习水平良莠不齐。学生数量的增多,一方面促进了机电教学的发展,一方面也加大了学生课程学习的竞争力。当今社会对机电专业的学生提出了新的要求,学生不仅要有熟练的机电技术,还需具备创新思维的技术创造能力。以前传统的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高职机电教学的发展,教师需根据新的教学情况,创新教学方法,为高职教育中机电教学事业开辟新的前景。
一、高职机电教学的现状
机电课程学习在高职教育中属于难度较大的课程,对于很多知识的理解和运用都需要结合实验的方式来完成,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较为吃力。在课堂教学中,如果没有实验演示做基础,教师也很难对知识进行一个很好的讲解,学生理解起来通常是在脑海里形成一个模糊的概念,跟不上教师的思维。由于课堂上学生感受不到学习的乐趣,课堂参与度较低,对教师的反馈较少,教师就不能清晰地掌握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师生互动越来越少,课堂教学效率也就越来越低。长此以往,机电课程的教学工作会陷入僵局,难以提高教学质量。由于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机电技术也不断得到提升。原有高职教育中的机电课程已不能满足国家对机电技术人才的需要。近几年来,高职教育学生招收数量直线上升,为国家分担了普通高校的招生压力,也提高了整个国家的入学率。学生的增多对学校来说固然是好事,但同时也给学生带来了压力。根据近几年的就业形势,无论是企业公司还是工地工厂,都向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机电专业的学生不仅要能熟练掌握和运用机器电路方面的技术,更要能具备创新的头脑在工作中改进和发展机电技术。
二、高职机电教学的改革措施
高职教育存在的意义在于为国家培养和输送高素质的技术型人才。学生在学习时不仅要掌握理论知识,更要学会如何将理论运用于实践,增强自己的实践能力。机电课程作为高职教育中最为重要的课程之一,实践性较强,对学生的学习要求也较高,承担着为国家培养高素质机电人才的责任。随着国家科学技术的发展,机电技术也不断提高,为了符合机电技术的发展,机电课程在高职教育中的教学工作应加大改进力度,对教学工作进行全面改革。
1.创新课程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课堂教学的基础,为了提高机电教学的课堂教学效率,创新课程教学设计十分重要。无论在什么阶段和教育层次的教学工作中,学生都是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教师应该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教授知识。对于高职教育中的机电课程教学,课前,教师应站在学生的角度,以学生的思维理解知识,按照学生易于接受的方式备课;课中,教师应细心观察和了解学生对于知识的接收和理解情况,针对学生实际的学习情况对难以消化的知识反复讲解,对能够掌握的知识进行更深层次的剖析;课后,教师应积极鼓励学生将理论知识运用于实际生活中,巩固所学知识。
【关键词】民族;外界因素;措施
一、高校中开展民族音乐理论教学的必要性
(一)高等院校开展民族音乐理论教学对于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影响。高等院校开展民族音乐教学可以促进高校学生群体对艺术的浓厚兴趣爱好,真正实现更广范围内传播民族音乐的内涵,能够更好地引导高校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养成。同时也能从音乐教学的方法中逐步健全高校学生的品格。当代全球经济发展迅速,经济一体化进程不断加深,各国相互之间经济的发展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文化的交流,然而在各国文化开展传播与互动交流的过程中,一个国家和民族应当重视的是加强人才的培养力度,当代各国竞争归根到底就是人才的竞争,大学生应该努力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为发展我国民族文化作出贡献。(二)高校实施民族音乐教学的文化建设意义民族音乐是属于自己的真正文化,民族音乐包含了对继承历史文化的积累沉淀。高等院校学生通过对民族音乐理论的学习,能够增强在校学生对我们国家历史传统文化更加深入的了解,也能丰富大学生的音乐知识,能让高校学生体会到自身民族音乐所表达出的爱国情怀,从而继承并发扬我们国家优秀的传统民族文化。真正使我们民族优秀的音乐文化作品在世界范围得以弘扬。(三)高校进行民族音乐教学的教育重大意义伴随我国教育教学改革的步伐逐步加大,各大院校都抓紧对于本校各学科的教学模式和手段进行了大规模的积极探索。各学校音乐专业教师们也在经常性探索教学规律研究音乐知识,同时也在不断探索音乐教学工作的创新机制。当代社会是以人才为主要竞争核心的时代,所以重视现代高校学生的各方面素质全面发展显得特别重要,传统民族文化作为本土自身文化,加强民族音乐教育在高等院校中的实施工作是时代赋予的神圣使命。我们要继续在高校中开展民族音乐理论教学工作,加大学习力度,能够使我们国家优秀的民族文化在全世界更广范围内得到宣传,让我国自己的民族音乐在世界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这对于我国未来的各项经济发展都具有很强的推动作用。
二、现在高等院校民族音乐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
(一)民族音乐没有理论联系实际的功能任何学科的理论知识学习都要依靠在实践的基础之上开展教学,只有通过实践检验成功之后,验证理论的成功才能说明理论是正确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只有通过实践的成功才会证明理论的正确性。所以,民族音乐理论学习也是同样道理,高等院校在结合理论学习的同时,也应当同时进行实践课程的开展,使得学生在自己亲自操作中加深对于音乐的学习,但是我们当前高校的民族音乐教学中缺乏与理论教学相结合的模式,主要依靠一种纯理论教学,没有更好的与实践相结合,烦躁的理论教学丧失了民族音乐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减弱了自己的学习积极性,打消了学习的热情,影响了民族音乐的快速发展。(二)很多学校民族音乐教学仍然采用传统教学模式。现在我们国家的高等院校民族音乐理论教学仍然存在一些偏差,思想上不够先进,过于保守,在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上还是有许多不利于发展的地方,我们还是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对我国现阶段民族音乐发展的实际情况考虑不够周全,还在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没有更好地激发学生自己的学习热情,很多的学生学习也仅仅为了应付考试而已,是以应试教育为主的教学方式,不能与时俱进。(三)教育教学手段滞后。中国科学技术力量的不断上升,许多全新的教学设备已经走近现代教学课堂中,但是我国高校的主要设施没有得到完善和发展,还有一小部分院校的教学设施没有得到提高,还是比较落后,还在传统教学阶段,例如黑板教学等,这是最原始的教学办法,这样的课堂教学不能激发学生兴趣,这就导致我们的民族音乐教学课堂在这种教学背景下不能得到提高,这种情况令人担忧。
三、民族音乐理论教学的具体变革方式
(一)完善教学思路。在现在高校日常教学工作中,一定要强化和别的学科保证紧密联系,大力发展民族音乐理论里面的教学基础工作的学科发展。而且还需要把政治学、经济学等学科与民族音乐理论的知识想联系在一起,使用科学的方法来指导学生开展民族音乐理论的学习。因为中国的民族音乐在历史的形成中受到很多的社会因素影响,因此要用马克思辩证法来展开促进学生的学习,让学生面对科学的方法来进行学习,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二)增强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联系。我们在教学过程如果仅仅依靠理论教学是不够的,这是一种极其枯燥单调的教学模式,这样会导致教学目标不能达到预期效果,很可能使学生不能处于主动学习状态,所以必须加强民族音乐理论教学的安排,也可以适当加强在实践教学课时比例,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比例,也可以在上课的过程中多增加生动有趣的典型实例,能够更好地提高民族音乐理论教学的实效性,真正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精神。(三)增添当现高科技教学设施。在现代科技迅速发展的时代,高等院校民族音乐的理论教学一定要保持与时代共进步,共提高。要引进当代先进的教学管理手段和一些有帮助的辅助教学设备,尤其是电脑等先进设施,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参与热情,才会激发学生创作能力。所以作为高等院校大力度加强教学设备、设施投入力度,争取尽快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刘绵绵.高师音乐理论教学改革之多元文化思[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
[2]段红霞.高师音乐理论课程教学现状探究及其策略[J].艺术研究,2015.
1食品营养学教学改革的创新措施
首先转变观念,改革以往的教学方法,合理运用现代教学模式,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进行教学方法的改革,以提高教学效果。为保证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着重从以下环节入手。
1.1兴趣导入式教学根据每一章节的不同内容,上课之始,给学生通过有兴趣的导入式教学,抓住学生兴趣,以开展有效地课堂教学。如:讲第5章膳食与疾病,一开始便提出很多疾病是与人类饮食结构息息相关的,如糖尿病、脂肪肝、高血脂等,然后开始教学,同时在教学中结合书上理论知识,再把导入时用的例子贯穿与理论知识之中,这样,有效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能让他们不自觉地去跟着老师的思路去探索新知识,并且参与进来,学习新内容。
1.2有准备的互动式教学互动式教学是现在很多课程在改革时采取的措施,教师想既完成教学任务,又能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进行互动式教学时,最好做“有准备的互动式教学”。通过前一次课课终时给学生布置课题,让他们课下用书上所学相关知识,并可以查阅资料完成。课上老师向学生完成情况进行提问,学生也可以向老师提问查阅的资料、查阅相关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书上仍不懂的地方。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又训练了口头表达的能力,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课堂气氛活跃,无形中教师有效完成了教学任务,学生也牢记了教学中的重点难点。
1.3善于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多媒体辅助教学成为当今教育科学及教学手段的重要组成部分。将一些直观的、形象的视频展示,其效果也胜过任何语言的描述。通过多媒体信息量加大,合理满足了这个学习阶段学生的知识量需求,同时通过多媒体技术把课件、动画、相关网络资料及新闻报道有利于把枯燥的知识转化成多种形式,利于学生掌握和学习。并能让学生学习的渠道放宽,极大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2]。在使用多媒体时,结合课件和每节课教学信息量的要求,适当穿插图片、图表、相关网络例子等,确实能抓住学生学习兴趣,满足了学生学习多样性需求,同时通过老师提炼重难点,在享受多媒体带来的好处时,运用教师的力量,又能让学生抓住学习重点,可谓一举多得。
2食品营养学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措施
2.1针对学校实际情况,转化重点难点,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漯河食品职业学院食品营养学教学用的是王丽琼主编的食品营养与卫生(2008年化学工业出版社),内容上也比较适合该校学生情况。结合近年来,在一些大中城市,公共营养师作为一项新兴的职业,就业前景比较乐观的情况。在教学过程中,把每一章的重点和难点都会在讲授时明确指出来,并在每2~3章讲完后会针对这些重点难点,将其转化成一些有兴趣的课题项目,学生分组完成,让学生在下面用所学知识解决,解决过程中他们不断看所学知识和查阅相关知识,无形中知识就掌握牢固了。然后每组交流心得体会,最后老师评价打分,给出合理的建议,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同时有利于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3]。
2.2注重对实验部分的考查,纳入期末考核,促进教学改革学生通过对各个章节的的学习,把每2~3章节的重点难点转化成有兴趣的课题,把课题完成情况纳入期末考核,这样才能调动学生学习动力,促进教学改革。如:学完第五、六章后布置题目:列出自己一周的膳食食谱,并对其进行营养评价,再根据所学知识和自己的身体情况(如:痤疮、便秘)对食谱进行改进,最终设计出适合自己身体所需的一周食谱。每一次的实验报告成绩会计算到他们的最终期末考试成绩中,这样就能督促学生及时牢固掌握所学知识,并能学以致用,让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一定的理性认识,有利于培养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促进了教学改革良好运行。
2.3鼓励多渠道学习,及时学习最新营养知识,进一步完善营养知识框架书中的知识毕竟有限,可以鼓励学生会运用电脑、图书馆等工具,查阅更新更全面的营养知识,同时适时聘请营养专家开设专题讲座,使学生及时拓展学习最新营养知识,进一步构建营养知识框架,缩短学校与社会就业的距离。同时对以后打算从事相关工作的学生,鼓励他们在学校考取营养师证书,节省时间。
2.4创建实践基地,进入社区为人民服务,可以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在营养学课堂教学后,充分发掘有利资源,创建实践基地,可以进入社区为人民服务,开展调查问卷,为人民解决生活中出现的饮食疑问,和纠正一些不良饮食习惯,宣传良好的饮食习惯,把不会的问题记录下来,回学校后查阅资料,这样让学生在实际工作中熟稔营养知识运用,明白所学知识的应用,也会进一步激发他们以后自己继续学习的兴趣,可以让学生真正做到学以致用[4]。
关键词 植物生理学;教学;改革;措施
中图分类号 Q945-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2)22-0333-01
《植物生理学》是研究植物生命活动规律、揭示植物生命现象本质的学科[1],是生物科学专业和园艺专业学生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之一。虽然该课程在长江师范学院已开设多年,又被列为校级精品课程进行重点建设,但由于园艺专业为2010年新建专业,且与生物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具有一定的差异,该校如何在原有教学基础上更新教学理念、改进教学方法、制定新专业的教学内容成为课程建设的主要任务之一。
1 教学理念的转变
《植物生理学》具有理论性与实践性并重、基础要求高、抽象难懂等特点。随着各学科的纵深发展和知识更新频率加快,新理论、新技术、新成果不断涌现,教材信息量进一步扩大,学生的学习压力随之增强。如何使学生在有限的学时内完成知识结构的构建、更加全面而深入地掌握该课程内容并顺利应用于实践成为该校提高教学质量的重大难题。
为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培养优秀的应用型人才,首先应弱化教师对教学课件的依赖性,避免因机械地播放教学课件造成“满堂灌”。其次应提高教师对自身价值的认识,使教师真正成为课堂的主导者和学生学习的引路者,在确立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树立“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思想,充分调动和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能动性。
2 教学内容的改革
2.1 优秀教材的选用
该校生物科学专业以培养生物学领域基础教育的骨干教师为目标,教师在《植物生理学》授课过程中注重对植物生长过程中生命活动规律、代谢机理和生理调控机制等原理的讲解,但对于侧重综合应用的园艺专业学生,理论知识应以服务于实践生产为主。因此,针对原有教材知识点繁多且与农业生产联系较少的特点,该课程改为选用潘瑞炽先生编写的《植物生理学》第6版为教材,以观赏园艺对专业知识的需求为导向,将教学重点放在合理施肥及灌溉、观赏植物的成花诱导及花期调控和珍稀物种的组培快繁技术等方面,同时结合当地农业发展特点,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2.2 课堂教学改革
《植物生理学》涵盖内容广泛,系统性强,以植物学、有机化学、生物化学等课程为基础,与细胞生物学、遗传学、分子生物学相渗透,对园艺植物栽培学、植物组织培养和花卉学等园艺专业后续课程的理解和掌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联系已修课程,在理解的基础上加强记忆,在记忆的过程中加深理解。
2.3 课件质量提高
多媒体课件是教师进行多媒体教学的辅助工具,也是学生课堂学习的重要载体[2],课件创意的差异会直接导致教学效果的不同,如果将图形、声音、动画等元素与课件文字完美地结合,在扩大信息量的同时,可以为枯燥乏味的理论教学过程提供多种感官的综合刺激,不但可以强化教学效果,而且还能够活跃课堂气氛。因此,教师应根据课程教学的实际需要,不断调整多媒体课件的整体结构,合理编排内容,突出教学重点难点,使其最终成为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积极思考和激发学生潜能的工具,同时注意与学生的互动交流,使多媒体课件的功能发挥到极致。
2.4 教学与科研相结合
打破传统上重视理论教学而忽视实践教学的错误教学观念,把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作为主要的教学目标。为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师可将该学科前沿的最新研究动态和科研成果引入课堂,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理论内容的新颖性和趣味性。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课堂知识,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分别开设基础型、综合型和创新型实验以供不同学生选择,并鼓励学生参与教师科研项目或自主立项,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使教学能够“可持续发展”,最终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3-4]。
3 参考文献
[1] 潘瑞炽.植物生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1-2.
[2] 徐新娟,黄中文.课件制作在优化植物生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现代农业科技,2011(14):15-17.
1 加强对小学音乐教学改革的社会关注
在提倡素质教育的当今社会,音乐作为一种大众艺术已经成为了人們生活中必要的一味调剂品,在我国的小学教育阶段,音乐的学习也是素质教育重要的组成部分,众多教育工作者也为此投入了大量的心血,小学生音乐素养的培养是要结合当代小学生自身的生理和心理特征来构建的,因此音乐课程的教学方式也在不断的改革和完善的过程之中,这其中需要社会的关注和支持,只有获得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才能更有效、更完善的对现有教学方式进行剖析和整理,作出新的方式补充和尝试。
2 加大教育机构的努力
1、完善基础设施
基础实施是教学活动开展的基础,特别是小学音乐教学中需要一些基础的乐器来辅助学生对音乐理论的直观理解,同时乐器的弹奏也是营造情感气氛的最直接的途径。另外随着现代教学方法的多元化,多媒体技术也逐渐引进到了现代小学音乐的教学活动中来,例如一些教学课程中不仅仅播放音频文件同时也会播放一些与其相关的视频文件,用来吸引同学的注意力或更好的讲解该音乐片段的背景资料,又或者为了更好的营造某种意境和氛围来感染学生。因此,改善学习环境,加强学校的硬件和软件建设,这些都是教育机构在能力范围内对小学音乐教育改革方面作出的应有的努力,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2、开展音乐教学活动
随着大众对于小学音乐教育的重视,学校作为学生接触学习音乐的主要环境,对于学习环境的构建有着重大的责任,除了硬件方面的投入,学校应当鼓励音乐教师对于教学活动进行创新式尝试,并给予时间和资金支持。例如由音乐教研组提议举办的校园音乐竞赛,校园音乐文化节活动、校园合唱团、奏乐团的选拔等活动,这些音乐活动的开展可以很好营造校园音乐艺术感知环境,促进小学生对音乐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并能够鼓励那些在音乐上有着爱好和兴趣的同学更好的学习音乐知识,可以很好的挖掘一些有音乐天分或对音乐有浓厚兴趣的学生进行专门的、更专业、更系统的培养。
3、深化教学改革
小学音乐教学不完全局限于某种意义上的文化知识体系的构建,作为一种情感类表现艺术,音乐教育更强调的一种感受能力、欣赏评价、文化体验、情感宣泄,小学生作为人生学习的初级阶段,自身有着极大的和未知的发展可能,不能受到某种刻板、局限的音乐理论知识的限制。因此小学音乐课作为现代美育的重要途径之一,应当获得社会各界的广泛重视和深入的改革发展,小学音乐教学的方式和方法要不断地结合现实实际教学情况、学生个体情况来作出相应的调整,因此不断深化小学音乐教育改革是一条永恒的道路,需要社会各界的不断深化和推进。
3 提升教育工作者的努力
1、提高教师自身音乐素质
《音乐课程标准》强调要引导学生积极愉快地参与音乐活动,让学生在主动的学习状态下走进音乐世界。教师作为一个教学任务的送达和实施者,他们应当做的更多的是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引导,因此教师可以尝试通过教学环节的安排、音乐的赏析等来感染和激发学生对于音乐世界的好感,同时利用偶像的正面影响力来引发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另外还可以在教学环节中插入讨论和游戏或者竞赛的环节,使枯燥生硬的的音乐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更加生动化,更好的被学生们所接受,这种音乐游戏、竞赛的方式能缩短小学生与所学知识之间的距离,符合小学生的认知心理,使得知识的记忆更加深刻和持久。
2、课堂活动的开展
课堂活动的开展是小学音乐教学改革的重要环节,在时代背景下的当代小学生接触事物的广泛性和思维方式是十分迅速和多变的,因此音乐的教学活动也要符合实际、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教师作为课堂活动的实施者首当其冲的担负着课程设计的任务,除了前期的课程准备工作,在课堂活动的策划中要设置和安排一些儿童感兴趣和容易达成共识的项目。例如一些竞赛、游戏、讨论、竞猜、排剧等活动的设计,这些都可以聚焦学生的注意力,这些趣味性活动的安插可以很好的服务于音乐知识的传授和巩固。
3、合理化的作业巩固
作业是反映学生学习情况的主要途径,作业是学生音乐表达和音乐审美提高的表现和途径,因此作业的完成是学生的重要学习和表达环节。布置作业同样是一个重要的教学环节。首先,教师在作业的布置上要紧扣教学内容主题,注重复习和巩固,切勿南辕北辙。其次,在练习和创作的内容上要保持给予学生较大的空间和范围,这样可以最大程度的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例如:布置了歌舞剧的排演后,在课堂上基于时间的限制没有办法完成,就要求各个小组在课后自由组织练习,在之后的课时中专门做一个系列演出环节,来展示大家的作业成果。
4 发挥家长的有力配合
1、对音乐教育的肯定与重视
音乐虽然属于一门艺术素养学科,但是随着社会人才培养结构的变化,音乐特长或爱好的培养已经成为了家长们关注的热点问题,一些家长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可能对其音乐素养的培养已经提前到了文化知识的教育,例如钢琴的学习等。家长普遍认为利用孩子早期对音乐的好奇心培养一门爱好和兴趣,让孩子多元的接触音乐艺术,提高孩子的音乐艺术审美能力,这样可以为后期孩子大脑发育达到相对成熟阶段的时候,使音乐的学习更加水到渠成,这也正是家长对音乐素养高度认同的集中表现。
2、创造良好的家庭音乐氛围
可以说当代小学生音乐学习已经成为了一种风尚,根据陶行知的教育理念生活即教育,当前的音乐教育理念正是如此,让小孩在自然的社会生活中,主动学习。这就要求小学生音乐素养的培养不仅仅依靠课堂上的学习,也要在日常生活中体验音乐的美好,在家庭环境中家长可以利用节假日在家里播放符合大家心境的音乐,可以播放一些符合儿童接受能力的介绍音乐节目,带孩子参加当地的一些音乐会表演等等,这些都可以很好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孩子对音乐的感受能力、认知能力和表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