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信息传播的要素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传播学研究的一大特色是善于运用图像模式对传播现象进行描述和解释,引入模式方法为全面考察档案信息传播提供了很好的借鉴。本文结合前人的研究与自己的思考提出一个档案信息传播模式的构思。
一、传播的一般模式
模式实际上是对现实事件的内在机制以及事件之间关系的直观和简洁的描述,它作为一种研究方法,既可以表现静态的结构,又可以进行动态的描述,并且以一个独立的系统而存在。
最早的传播模式可以追溯到公元前4世纪的亚里斯多德模式,它扼要地提出了传播的五个基本要素:说话者、演讲内容、听众、效果及场合。而在传播学上具有奠基意义的传播模式是1948年哈罗德·拉斯韦尔提出的五W模式:Who,Says What,in Which Channel,to Whom,With What Effect(谁,说了什么,通过什么渠道,对谁,取得了什么效渠)。然而,五W模式忽略了传播的反馈要素,仅是一个单向线性传播图式,事实上人类的传播活动并不是一个被动直线过程,而是一个复杂的、动态的,具有主动性、创造性和继承性的双向互动过程。因此,此后很多学者在五W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了不少传播模式,如1954年威尔伯·施拉姆提出的高度循环性的奥斯古德——施拉姆模式,1967年丹斯提出了著名的螺旋模式,为某些循环方式无法描述和解释的传播现象提供了最好的图解。
由此可见,传播模式有一个积累、深化和发展的过程,其演变经历了一个从单向线性到双向循环,由要素性到结构性,由静态到动态,由简单到复杂的进化过程。这个过程是我们分析档案信息传播过程与结构模式的基础。
二、档案信息传播模式的构成
广义的档案信息传播包括档案馆(室)的档案信息传播活动和私人档案拥有者的档案信息传播活动。档案馆(室)的档案信息传播偏向于公共组织传播,而私人档案信息传播则倾向于人际传播。本文所讨论的档案信息传播活动指的是档案馆的档案信息的交流传递过程。
档案信息传播是一种特殊形式的传播,其传播活动本身既属于传播活动的大范畴,具有传播活动的一般规律,同时由于它的传播对象——档案信息是一种特殊的信息,其传播方式、活动规律无疑又具有自己的个性特点。因此,只有建立在共性与个性有机契合基础上的模式,才能反映出档案信息传播活动的规律和特点。
档案信息传播结构涉及到诸多复杂因素,这里进行的模式分析主要是考察其传播过程中一些基本的构成要素,它们足以形成档案信息传播模式的基本框架结构。档案信息传播的结构包括五个基本要素:档案信息源、档案馆、传播渠道、档案信息受众和反馈。这五个要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循环互动,共同构成了这样一个传播过程:
附图
1.档案信息源。即各种各样的档案资料,包括纸质档案、声像档案、电子档案等,通过档案馆有意识、有目的、有选择地收集进馆。
2.档案馆。在档案馆中,经过整理、鉴定、加工等常规程序将档案信息有序化,并根据实际情况,按照一定的传播方式传递给相应的档案信息受众。
3.传播渠道。包括公共组织传播渠道和大众传播渠道。档案信息传播者可以决定档案信息传播渠道,档案信息受众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实际需要选择一定的传播方式获得相应的档案信息。
4.档案信息受众。不只是一般意义上的档案用户,还包括主动或者被动接触到档案信息的人。
5.反馈。档案信息受众对传播效果的反应信息反馈给传播者之后构成了一次传播流动过程,传播者根据受众的反馈信息做出相应的调整,然后又开始新一轮的档案信息传播。
在上述档案信息传播模式中,档案信息传播过程中的档案信息既可以进入大众传播系统转换为其他形式,从而进入人际传播、市场传播和公共组织传播渠道,也可以直接进入公共组织传播渠道。传播者在一般传播模式中主要是作为信息源的传播和报导者身份出现,而档案信息传播者既是档案信息的收集者、整理加工的把关人,更是承担市场及公共渠道档案信息传播活动的中介人。档案信息受众也比较复杂,既可以是大众传播的直接受众或消费者,也可以是公共组织传播的档案用户。不同的传播渠道和方式中的传播对象是复杂的、多元的,这是由传播途径的多元并存和传播对象存在的不同社会角色等方面因素决定的。受众的反馈活动是检验传播取得什么样的效果的重要环节,一般是由此构成档案信息传播活动再一次实现的一个螺旋过程,因此这种反馈具有循环性。
三、档案信息传播模式的分析
1.传播的起点
一般的传播模式都以传播者(个人或群体)作为传播的起点,传播者将已经准备好的信息传递出去,笔者认为这种传播起点是不适用于档案信息传播模式的。
近年来,档案数量的急剧暴涨与库房容量相对有限的矛盾一直困扰着档案界,为了解决这个矛盾,档案馆加大了鉴定工作的力度,并且提出了要介入文件管理流程进行前端控制,以保证在有限的空间内容纳最多、最有价值的档案信息。档案馆对档案信息源的鉴别、选择、收集工作成了一项重要而又艰巨的任务,理应是档案信息传播的起始。如果把档案信息源置于档案馆之后,人们很容易误认为档案馆的传播任务只是将已经收藏的档案信息传播出去,而档案馆对分散在社会中的大量的档案信息的选择、收集这项基本功能就突出不了了。
档案馆馆藏的质量是传播活动的基础,没有高质量的馆藏就不可能有好的传播效果。我国档案馆馆藏结构不合理是老大难问题,以这样的馆藏为基础进行的传播活动效果不理想是意料之中的事,因此,应当把档案信息源提前到传播者之前,强调档案馆的“把关人”作用,严格控制进入档案馆的档案资料的比例及质量,优化馆藏结构,为档案信息传播打好基础。档案馆一些中心工作的开展需要馆藏以外的信息,例如举办展览,光靠馆藏不够,必须搜集馆藏以外的信息作为补充。因此,档案馆深层次上的档案信息传播并不仅仅是将馆内有序化的档案信息传递给受众这样简单,其真正内涵应是将分散在社会中无序化的、有用的档案信息经过整序、加工之后传递给受众。
2.传播渠道
档案信息传播的渠道包括大众传播渠道和公共组织传播渠道两种,以公共组织传播渠道为主。一方面,档案信息受众可以通过报纸、杂志、电台、电视、网络等大众传播媒介所公布的档案信息、档案信息的作用及利用档案的规章制度,接触、了解、选择档案信息,清楚档案信息的出处,了解利用档案信息的规章制度;另一方面,档案信息受众也可以亲自到档案馆,运用档案馆所提供的检索工具(案卷目录、全宗索引、分类目录、主题目录、专题目录等)查询馆藏内是否有符合自己需求的档案信息,并将查得的需求信息转换成信息代码,向档案工作者提出受传需求,档案工作者据此通过档案阅览、档案外借、制发档案复制件、制发档案证明或咨询服务等形式传播档案信息,也就是档案馆的利用服务工作。由此可见,档案馆在档案信息传播中担任中介的角色,是档案信息受众与档案信息间联系的桥梁,在社会档案信息资源无限扩大与受众个性化需求之间建立起对应的关系。
此外,在一般传播模式中,整个传播方向是单向式的,即受众在整个传播过程中对传播渠道是不具有支配性和选择性的,是完全被动的。而在档案信息传播模式中,在传播渠道和受众之间的箭头标志是双向的,即档案信息受众对传播渠道具有一定的选择性。对于档案信息传播者与受众之间的档案信息传递最终究竟是通过哪一种渠道进行,不仅传播者有决定作用,受众也有自己的选择空间,是由双方共同决定的。
3.档案信息受众
传播渠道的多元性也决定了档案信息受众具有数量众多、构成复杂、分布广泛、分散流动的特点,因为档案信息传播的信息是为大众提供的,大众的外延可以涵盖所有的人类社会成员,任何人都可以接受档案信息传播的内容。从可能性上讲,在档案信息传播的过程中,大众即档案信息的受众。但是,从现实上说,只有当大众介入档案信息传播过程,采取某种主动行为,比如去档案馆阅览室阅览档案、看档案杂志、参加档案工作会议等,才能成为档案信息传播的受众。因此,严格地说,档案信息受众是指档案信息的利用者和接触者。
一直以来,档案界将档案用户视为档案信息受众的全部,事实上,档案用户只是在档案馆以阅览、复制、摘录档案信息或者制发档案证明等形式使用档案的直接利用者,而在档案公布、档案宣传、档案编研产品的发行、售卖工作以及在大众传播媒介中接触和阅读档案信息的人应当也是档案信息的受众,因为通过与档案信息的接触,接触者的态度和行为也可能会有所改变,从而产生不同的档案信息传播效果。因此,根据传播渠道的不同,档案信息传播的对象可分为大众传播的直接消费者和组织传播的公共利用者,具体来说,既有一般意义上的档案用户,也有观众、听众、读者、网民等等。
4.反馈
传播活动的最后结果就是受众接收到信息,并取得一定的效果,不论是好是坏。但是,如果受众不把取得效果的信息回传给传播者,传播者就不知道自己的传播最终有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这样的传播过程是不完整的,因此,一个完整的传播模式必须建立一个反馈信息机制。笔者在所提出的档案信息传播模式中也把信息反馈作为其中一个基本要素。
信息反馈是档案信息传播后所产生的信息回流,是检验传播活动效果的重要环节。由于传播渠道与受众的多元性,档案信息传播的反馈活动同样具有多向性和复杂性,除了反馈到传播者——档案馆,还会反馈到传播渠道中的大众传播组织——报纸、杂志、电台等。相对来说,向大众传播组织的反馈一般是迟滞性的,而向档案馆反馈则是直接性的,一般由此构成档案信息传播活动再一次实现的一个螺旋过程,因此这种反馈具有循环性。
档案信息传播的反馈信息的内容是多方面的,可以是告诉档案信息传播者应该继续传播,也可以是要求档案信息传播者改变或者纠正原有传播内容或传播方式,然后再进行传播,或者是要求停止传播。档案馆根据相应的反馈信息,采取相应的措施以改进或提高原有的传播内容或方式,定能取得理想的传播效果。
四、结束语
构建档案信息传播模式,是使档案信息传播研究适应传播现实变化的一种尝试,在帮助了解档案信息传播过程的同时,揭示了各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从中获得对档案信息传播活动宏观地把握和全面抽象。尽管本文所提出的档案信息传播模式比较简单,但已抓住了问题的主要方面,突出了档案信息源、档案馆、传播渠道、档案信息受众、反馈等档案信息传播的基本问题。通过这个模式我们能够简明又清楚地了解档案信息传播的结构和过程,了解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参考文献】
1.周庆山《文献传播学》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7。
2.田野,张长海《传播学视野下的档案观念和档案 工作》档案管理,2001(1)。
3.田野《档案信息传播的形态:利用,编研、宣传、公布》档案学通讯,2002(2)。
【论文关键词】网络信息 模式 信息传播 网络信息 传播
众所周知,目前有关信息传播模式的模型有很多,例如,以传播学为基础的信息传播模式有:拉斯韦尔模式、申农——韦弗模式、格伯纳模式、纽科姆模式、施拉姆模式、韦斯特利——麦克莱思模式;以情报学为基础的信息传播模式有:米哈依洛夫模式、兰卡斯特模式、维克利模式、热传导模式、“传染病模式”等。但是,它们都有一个弱点,即它们是针对一般信息传播的模式。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日益普及,特别是互联网的飞速发展,我们亟需一种刻画互联网的信息传播模式。
1网络信息传播概念界定
对于网络信息传播的定义,我国学者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如中国人民大学的匡文波认为“网络传播其实就是指通过计算机网络进行的人类信息(包括新闻、知识等信息)传播活动。在网络传播中的信息,以数字形式存储在光、磁等存储介质上,通过计算机网络高速传播,并通过计算机或类似设备阅读使用。网络传播以计算机通信网络为基础,进行信息传递、交流和使用,从而达到其社会化信息传播的目的。”邵培仁认为“网络传播是指以电脑为主体、以多媒体为辅助的能提供多种网络传播方式来处理包括捕捉、操作、编辑、存贮、交换、放映、打印等多种功能的信息传播活动。”赖茂生认为“网络传播是基于因特网的各种传播行为和传播活动的总称。”王中义等人认为“网络传播是利用计算机网络传递或交流信息的行为和过程,它汇集了多种传播手段的优势,是更加个性化,更加平等交流的新的传播方式。”吴风认为:“所谓网络传播,就是利用互联网这一媒体进行的信息传播。”关于网络信息传播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层次去研究,但不应因为研究者的知识、专业、实践、工作等背景不同而对网络信息传播的本质认识有不同,而是共同探索,最终对网络信息传播的本质给予科学的揭示。
因此,网络信息传播是人类基于互联网进行的各种信息传递、交流和利用活动。在网络信息传播中,电脑是将数据、文字、图像、音乐等信息输入、处理、储存、组合、复制输出等智能化操作平台,是网络信息传播的终端工具;互联网是网络信息的传输通道和交流平台,可以使网络上的人实现自由、交互、即时、多元、虚拟的信息传播;网站则是网络信息传播的中继媒介,它为网络信息的传播提供了一种搜索、粘贴、下载、互动、超文本连接等的中转站。网络信息传播具有很强的时效性、交互性、动态性、虚拟性、全球性特征,同时,网络信息传播还具有多媒体功能和超文本功能、信息传播无序性、主体的隐匿性和个性化等特征。同
2研究网络信息传播模式的意义
模式是一种人为的象征性的设想,是一种思维的辅助工具。就我们研究传播过程来说,可以采用模式简化、去粗存精等方法,高度概括出在纷繁复杂的传播过程现象下的要素、结构。由于模式方法本身具有的优越性及其特点,对于网络信息传播的研究来说是十分恰当的,因此网络信息传播模式的研究已成为网络信息传播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研究网络信息传播模式的意义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首先,可以深化对网络信息传播理论的研究。网络信息传播作为一种全新的现代化传播方式,有着与传统信息传播截然不同的特征,网络信息传播是人类至今为止最快捷、最便利、最有效的信息传播手段,互联网的发展将人类带人了网络信息传播的时代。网络传播以计算机网络为传播媒介,可以是一点对一点,也可以是一点对多点或者多点对多点、多点对一点,呈网状分布。因此只要上了网,不管是传统大众媒介的职业传播者还是一般用户,都可以向广大的不确定的受众信息,并且能迅速甚至即时地获得反馈,或直接与信息的接受者进行交流。这种信息传播是无所不在、无时不有的,但是它在一定程度上带有明显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无法窥见。然而在某一特定的关系结构中却呈现可以预见和重复出现的形式,并且对这一结构具有不易观察到的影响。如果我们引入模式方法,就可以通过“画”一些线条或公式来表示已知确定存在的但无法看到的联系,可以显示这种联系的结构、强度、方向,使已知的要素和关系尽可能固定化,从而明晰网络信息传播的整体形象,把握其内在机制和规律,将网络信息传播理论的研究引向深入。
其次,可以指导网络信息传播实践的工作。通过对网络信息传播模式的研究,可以发现网络信息传播过程的特点和运动规律,从而可以指导网络信息传播过程中的一切具体运作,才能够有目的地有方向地传播信息,使网络信息传播过程有序化并达到最优化。
3网络信息传播模式的比较分析
目前,我国学者研究出来的儿种较有代表性的网络信息传播模式,各自都有其强调的重点,所以笔者在研究网络信息传播模式的发展时应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这些模式,开拓思路,而不是孤立机械地去分解某个模式。
3.1王中义的网络传播模式
王中义等人认为网络传播的基本模式是网络模式。网络传播以计算机网络为传播媒介,可以是一点对一点,也可以是一点对多点或者多点对多点、多点对一点,呈网状分布。呈网状分布的网络传播是无中心的,没有边际,也就兀所谓覆盖面的问题。这种网络模式如图1所示。
如图1所示,网络传播中每个传播主体既是传播者(C)又是接受者(R),同时每个传播主体又受到个体的人格结构、所处的基本群体和社会环境因素的制约。这一方面影响传播主题作为传播者时对媒介、内容的选择、加工;另一方面影响传播主体作为接受者时对媒介、内容的选择、接受。
可以看出,网络传播作为人类传播领域中新的一员,较之传统传播模式有这样一些特点:多种传播模式的融合;互动性、平等性强;以计算机网络为传播手段。
3.2邵培仁的网络信息传播模式
3.2.1阳光模式
邵培仁认为,假如可以撇开传统的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的惯用形式不论,那么依据网络传播或互动传播的现存状况和发展趋势,用“阳光模式”(图2)来描述和反映是比较合适的。
阳光模式是指以宏观的整体的眼光所抽象出来的,通过信息交换中心(如电信局或网站等)连接各个信息系统进行信息创造、分享、互动的结构形式。它包括6大要素和4项要素。6大要素为:①终端机:理想配置应包括个人电脑(具有通话、通信、放音放像、录音录像、翻译、校对、编辑、搜寻等各种功能)、传真机、复印机、自动打印机等;②信息交换设备:这是网络传播的枢纽,要求容量大、性能高、线路多,以便与亿万只终端机之间以及与信息库、大众媒介、信息源之间任意联通和交流;③信息库:包括印刷资料库、声像资料库、档案资料库和各种科研资料库;④大众媒介:是指电脑通过网络与各种传统媒体(报社、杂志社、出版社、电台、电视台等)相结合而发展成的新型大众媒介,如网络报刊、书籍、广播、电视、视频信息等;⑤信息源:如新华社新闻信息系统、路透社经济信息系统、中国经济电讯系统等,也包括电子产品和音像制品生产、制作中心和场所;⑥社会服务:如“三金”工程系统、电脑购物购票系统、社会咨询(股票行情、天气预报、健康与心理咨询)系统等。4项因素是指网络传播中的经验因素、环境因素、价值因素和规范因素。还有,连接成网络的电缆传输通道也很重要,但用无线取代光纤光缆将是一个趋势。但是,阳光模式并非已尽善尽美,随着传播科技的进步以及认识的扩大和深入,它应进一步加以补充和完善。
3.2.2整体互动模式
整体互动模式(如图3所示)不仅要充分考虑本系统与外部世界的复杂联系,而且要重视传播过程中各种因素共同构成的整体关系以及人类传播的全部现象。就是说,它的基本任务始终是再现整体,始终把各种要素有意识地归并到整体之中,努力找出传播的本质和规律,同时再进一步“认识”它,“适应”它,“支配”它;而被割断联系的游离于整体的孤立的传播因素是无法认识、无法把握、无法支配的。
整体互动模式中的认识对象既是整体的又是互动的。整体互动模式抛弃了传播的单向性和被动性,突出强调了传播的双向性和能动性,昭示了传播的多向性和复杂性。在研究中,我们将整体看作是互动囚素的整合与合并,将互动当作是整体形态的链条与部件,将二者的有机统一视为对人类传播活动的全面而综合的呈现,也是为传播研究寻找一个辩证分析的模式和途径。
整体互动模式包括了三个系统,即人际传播系统、大众传播系统和网络传播系统。这三个系统不存在谁取代谁的问题,它们将协同并存、互动互进,共同绘制人类传播的三大风景。整体互动模式还包括了构成传播活动的四大圈层因素,即核心要素、次级要素、边际因素和干扰因素。
整体互动模式具有四个特点:①它强调整体性和全面性。②它强调辩证性和互动眭。③它强调动态性和发展性。④它强调实用性和非秩序化。不过,它虽从实用的角度勾画出了传播活动的过程或步骤,但在实际执行中并不一定要以精确的顺序正规地执行模式标明的所有步骤,决策者和传播者也无须对所有步骤给以同样的重视,因为,它可以越过一个或几个要素将信息直送特定的受传者或实施者。
3.3谢新洲的网络信息传播模式
3.3.1网络传播基本模式
将网络传播的基本要素:传播者、接受者、信息、媒介、噪音等进行概括,得到网络传播的一个基本模式,如图4所示。
图4所示的网络传播的基本模式是对网络传播过程的一个粗略的概括。它虽然不能完全展示出网络传播的纷繁复杂,不能明确反映出各个阶段中不同的外在因素是如何作用于传播过程的,但是它通过一个简单的图例给我们展示了网络中信息是如何流动的,可以帮助理解网络传播的过程。
3.3.2相对于一个节点的传播模式
鉴于网络传播的过程非常复杂,不可能对整个过程进行详细的概述。为了更好地理解网络传播的过程,他们提取网络传播中的一部分—从一个传播者到一个节点—来构造一个具体的模型。这一模式称之为“相对于一个节点的传播模式”如图5所示。
可以看出,在信息传播的过程中,不管是信息的传播者还是受众,都受到一定的自我印象、人格结构、人员群体和社会环境的影响。这些因素对传播者选择信息、受众理解信息产生巨大的作用。
网络传播者对信息进行选择和加工,根据信息的类型选择具体的网络信息传播模式,传播给受众。受众在接受信息后,在上述几个因素的作用下,对信息进行回应和反馈,并同样通过网络这个渠道,选择适当的网络传播方式,将自己的反馈和回应传递到传播者处。
这个模式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明确指出在网络传播中,传播者和受众的信息传递都是通过同一个媒介——网络。传统的大众模式中,传播者和受众之间的交流较少,而且不太可能通过同一个渠道实现,效果较差。而这个模式反映出在网络传播中,传播者和受众可以通过同一个网络,实现彼此之间紧密迅速的联系和交流。
这个模型所解释的仅仅是网络传播过程中的一段,描述了信息怎么从网络传播中的传播者处传递到—个节点,再从这个节点获得反馈。事实上,在网络传播过程中,信息到达节点后,除了产生反馈以外,还会经由一个节点发散、传递到其他的节点,实现更广泛的传播,最终形成一个循环流通的网状结构。
3.4郝金星的网络环境下的信息交流模型
该模型初步阐述了网络环境下信息交流的过程,同时考虑到了信息交流的双向过程以及与信息交流方式的结合。为了使模型简化,忽略了信息交流中的噪音和干扰因素。在该图中,粗实线是网络环境下的主要方式,而细实线则是传统的信息交流方式,最左边的直达箭头,表示了没有经过任何终结的“直接面对面”信息交流,最右边的经过“其他渠道”的信息交流表示通过信息的信息交流。“其他渠道”概括了目前除网络之外的所有可能的渠道——信息栈。
应该指出,由于信息交流是一个双向的过程,信息创建者也可以是信息使用者,信息者也可以是信息执行者。同一用户在网络条件下可以扮演多种角色。创建者可以是一个人也可以是多个人或者一个组织,同样,者、执行者和使用者也可以是一个人、多个人或者一个组织。
4网络信息传播模式
通过对上述几种网络信息传播模式的比较分析,找出各种模式的利弊,以及相互间的共同点和不同点,从而明确这些模式中有益的观点,进而提出“六度传播模式”(如图7)。
为了便于理解“六度传播模式”,首先应明确“六度传播”的涵义。六度传播是指网络信息传播也表现为六度分隔理论。该理论由美国着名社会心理学家米尔格伦于20世纪60年代最先提出。简单地说,六度分隔理论认为在人际脉络中,要结识任何一位陌生的朋友,这中间最多只要通过六个朋友就能达到目的。旧因而笔者借助六度传播来研究网络信息传播模式。
如图7所示,网络信息传播中每个传播主体既是传播者(C)又是接受者(R),同时每个传播主体又受到个体的自我印象、人格结构、所处的人员群体和社会环境因素的制约。这一方面影响传播主体作为传播者时对媒介、内容的选择、加工;另一方面影响传播主体作为接受者时对媒介、内容的选择、接收。这样,在网络信息传播中,传统的大众传播中的传播者和接受者的区别已经在一定程度上被打破。传播者对信息进行选择和加工,根据信息的类型选择具体的网络信息传播方式,传播给接受者。接受者在接受信息后,在上述四个因素的作用下,对信息进行回应和反馈,并同样通过网络这个渠道,选择适当的网络信息传播方式,将自己的反馈和回应传递到传播者处。因此参与网络信息传播的每个参与者都具有传播者和接受者的双重身份,通过网络,他们可以直接或者间接地接收其他任意一个传播者的信息,同时直接或间接地向网络中的任何一个接受者传递信息。
虽然网络信息传播给每个参与者提供了一个虚拟的交流空间,用户可以匿名查找和信息,较少受到社会环境和道德的约束,但是他们仍然生活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属于一定的社会群体,具有自己的人格特征,也通过自己的社会经历,获得了一定的自我印象,这些社会和心理因素会对每一个人产生作用,决定他们在网络上的兴趣和偏好,决定他们在网络上寻求什么信息,把什么样的信息输入网络中。
参与者参与到网络信息传播的过程中后,可以通过网络与大量的其他的参与者进行信息传递和交流。信息的传递可以通过电子邮件、静态网页、BBS论坛、聊天室、视频和音频等。网络信息传播的接受者根据自己需要获得或者传播的信息类型和自己对于传播方式的喜好而选择不同的传播方式。另外,在传统信息传播模式研究中,有对于噪音等破坏信息的因素的考虑。在网络信息传播中,噪音对信息的传递和解码所产生的影响不会像在传统传播过程中所造成的影响那么大。不过接受者获得信息也会受到网络基础设施、终端设备等因素的影响和限制。只要必要的硬件和软件需求得到了满足,网络信息传播中的信息受到外界因素影响的可能性就相对较小。
只有当学生全身心投入学习,他才是一个主动的学习者和知识的建构者,因此,学生的学习状态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教学的质量,决定着教学活动的有效与否。学生的学习状态在很大程度上又与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地位有关,因此,学生地位问题一直是教育领域重点关注的话题。
从传播学的视角看,所有的教学活动都是一种信息传播活动,由于传播过程与教学过程存在这种天然的相似性和联系性,传播学的研究与发展对课堂教学的改革与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从传播学的视角审视教学活动,考察和研究学生的地位,有助于我们拓宽教育视野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一、信息传播过程与教学过程
布雷多克在哈罗德·拉斯韦尔“5W”公式的基础上提出了传播过程的“7W”模型。用“7W”模型审视教学过程,可以发现,教学活动和传播活动具有共同的构成要素。
教学活动和传播活动的构成要素
具体到教学活动来讲,“7W”基本上可以对应为:教师为了什么目标,在什么环境下,使用什么内容,通过什么媒介与方法,对谁进行了信息传播以及这些传播活动收到了什么效果。显而易见,这些内容基本上涵盖了教学的几乎全部构成要素,这些要素也正是我们研究教学问题中所关心的重要内容。
传播学理论揭示了传播过程中各种要素之间动态的相互联系,如果把教学过程看作是一个复杂的动态的传播过程,那么,传播效果不是由传播过程中某一要素决定的,而是由组成传播过程的信息源、信息、渠道和受众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共同决定的,传播过程中每一构成要素又受到自身内部各种因素的制约。传播理论还强调传播过程的双向性,即信息反馈。这些理论对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并且必须通过教师和学生双方的互动才能实现信息传播的教学过程来讲都很重要。
二、传播学视域下的学生地位
从传播学视角审视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地位,有助于我们重新认识和深刻领悟教与学的相互关系,开启我们进行课堂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
1.从“信息传播的双向性”看学生地位
传播学认为,传播是一种信息共享活动,同时也是一种双向的互动过程。也就是说,在传播过程中,信息的流动并不是单向度的。虽然传播者通常处于主动地位,但传播对象并不是单纯地处于被动受传地位,受传者可以通过信息反馈来影响甚至改变传播者的传播行为以及传播内容。
教学信息的传播同样是经过教师和学生双方的行为来实现的,所以,教学过程的设计和实施必须注重教与学两个方面。教师要充分利用来自学生的反馈信息,通过反馈环节随时对教学活动进行调控,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把“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作为课程的基本理念,大力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的运用,十分重视对学生学法的研究,这些教学行为的转变与传播学理论对传者与受者关系认识的不断深化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都彰显了一种对信息受传者地位的尊重。但目前我国高校对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尚重视不够,研究不多,高校课堂更多的还处于一种“满堂灌”的状态。美国哈佛大学著名教授Michael J. Sandel在“公正”课程《谋杀的道德侧面》一课的前半小时几乎都是在提问和讨论中度过的,学生发言甚至超过了教师讲解,但正是这师生间的互动,对学生产生了强烈的吸引力,使他们聚精会神,全神贯注,成为学习活动的全身心参与者。因此,如何在教学中尊重和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如何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的学习状态,这应该引起我们的深刻反思,应成为提升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突破口。
2.从“受众的选择权”看学生地位
传播学理论认为,受众基于某种目的而产生通过媒介获得信息的行为,受众在传播过程中有很强的目的性和主动性,受众拥有各种各样的正当权利,例如传播权、知晓权、传媒接近权以及选择权等。有传播学者认为,受众的地位正在朝着由被动接受向主动选择甚至影响传播者的方向演进。
从传播学的角度看,学生无疑是一群接受知识技能信息传播的受众,但他们并非是被动接受知识的简单容器,他们拥有自己的权利,渴望在某些知识与技能的传播过程中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满足个性化的精神需求。传统教学不管学生水平高低,无论学生兴趣何在,都要在同一进度下学习同一内容,这就从根本上剥夺了学生的主动性和选择权。而实际上,当学生对学习内容采取拒不接受的学习态度时,这就等于是关掉了学习者这部“接收器”的开关,任何信息将无法被接收,教师的教学行为将处于无效或低效状态。但是,教师如何在有限的条件下为学生提供可选择的学习内容,如何在有限的空间和时间内满足不同学生的多样化需求,尚都是值得探索的问题。但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教师应当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处于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把学习者这部“接收器”的开关打开并调准频率,从而收到高效的教学效果。
3.从“内向传播”看学生地位
人体的内向传播,是主我(I)同客我(Me)之间的信息交流活动,是生理自我、情感自我和智力自我之间交互影响的过程。自我传播在很大程度上属于人的思维活动,具有心理学性质。“符号互动论”的创始人、美国社会心理学家H·布鲁默认为,社会生活中不但人与人之间存在互动,人还能与自身进行互动——自我互动。这“自我互动”就是一种在“人内”进行的自我传播活动。
从内向传播的角度看,教学活动要与传播对象的心理成长环境和心理需要相适应,唯有这样,学生在积极主动的学习过程中,内向传播的作用特别强烈,情感性和认知性的信息处理交织互动,学生可以从中感受到强烈的情感和认知体验,并在这种体验和互动中建构起新的经验、知识与技能。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这种优势,发挥学生的自觉积极性,使他们成为知识技能的主动建构者。
一、信息特点
信息是物质世界的一种普遍属性,是以物质能量在时空中某一不均匀分布的整体形式所表达的物质运动状态和关于运动状态反映的属性。信息具有客观性、普遍性、依附性的特点。微博作为一种新型的信息传播平台,有如下几个特性:①平台开放,每个注册用户都是信息源,可以大量信息。②信息及时,其信息速度甚至超过传统媒体。③信息碎片化,较短的文字撰写对信息的完整性产生破坏。④匿名与实名共存,通过实名认证的名人与无名小卒的草根异同活跃在微博的平台中。
二、信息传播特征
在《传播学导论》中,作者认为信息的传播特征可以从一般信息、传统媒体信息(传统媒体指报纸、电台和电视台)以及网络媒体信息3个层面对信息的传播特征阐述。其中,一般信息的传播特征具有客观性和可识别性,具体表现在存储性和可处理性、转换性和可传递性、时效性和可共享性、价值性和可开发性、可控性和可再生性,除此之外,信息还有依附性、相对性、对立性、长期性、继承性等特征。
作者还认为,在网络信息的传播中,信息是交互式地传播的,信息的接收者与发送者的角色几乎可以在同一时间转换;换句话说,在网络上的个体或组织既是信息的接收者,也是信息的发送者。因此网络信息独特的传播特征表现在多源性、虚拟性、隐蔽性、开放性、平民性、平等性、不可控制性这七个方面。当然,网络媒体信息的传播也具有一般信息的传播特征。
作者提炼这些传播特征是在将一般信息和传统媒体信息(传统媒体指报纸、电台和电视台)以及网络媒体信息三者进行对比的基础上的,考虑的因素比较全面。
三、信息传播模型
1948年美国学者拉斯韦尔提出了5W模型,这是传播学史上第一个科学、详细、完整的传播模型,但是,拉斯韦尔的模型及其以后的改进模型都遵循直线传播的原则,忽略了其他因素对传播的影响。后来,德福勒、奥斯古德和施拉姆等人提出许多“双向循环模式”,传播模式的研究又向前迈出了一大步。社会系统模式的提出标志着人们对传播结构认识的又一次飞跃。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我国学者邵培仁提出的整体互动模式。这个模型是对人类全部传播现象的整体反映,既客观地再现了各个传播要素的活动特征,又真实地突显了人类传播活动的基本过程和内外联系。
四、信息传播影响因素
信息传播活动涉及四个要素:信源、信宿、信道、信息。由此,对信息传播效果产生影响的因素主要有四个方面,即传播者、受传者、传播渠道和传播环境。
传播者的影响因素具体包括:传播者的身份、所传信息的质量、对信息传播时机和方式的选择。就身份而言,传播者拥有的职权会对受传者构成压力,使受传者被动接受信息,即压力效应,二者地位越悬殊,其越显著。传播者的身份还产生可信性效应,即传播者本人处理信息,造成信息的无意失真,影响受传者接收的信息质量。此外,还包括把握好信息传播的时机、适当选择传播方式、熟练使用信息传播工具。
受传者对信息的反应、理解和利用水平是衡量传播效果的直接指标,具体包括受传者的智能(理解力和批判力)、背景(历史情况、现实条件等)、个性和心理等。
传播渠道是信息传播的媒介,渠道越迂回曲折,传播的效果越差。传播环境包括组织的文化模式、群体规范、人际关系、各种传播噪声。
五、信息传播效果评价
关于信息传播效果评价研究,国内学者有着丰富的理论研究。周巍(2010)提出在传播理论的研究主要分布在:第三人效果理论、反第三人效果(第一人效果)等基础理论研究;受众心理对传播效果的影响研究; 新媒体的传播效果研究;分众传播效果研究等。而田芬(2010)提出的“第三人效果理论”肯定了媒介强效果理论。而李金玲(2010)对于传播失效进行了较为严格的定义。黄朔(2010)提出对于微博的传播形态属于大众传播,张放(2010)认为Web2.0网络平台传播的研究呈现出基本框架、主导范式和多学科传统,而数据挖掘也将成为传播效果定量分析的新方向。
根据学者们大体一致的看法,可以将信息传播效果按照逻辑顺序可以分为三个层面:认知层面、心理和态度层面、行为层面。
林若男等人应用层次理论将微博信息传播效果构建出四个维度:信息、信息到达、信息质量、信息传播范围。微博信息传播效果影响维度:维度一:信息——微博数,更新频率;维度二:信息到达——转发数,评论数,回复速度;维度三:信息质量——新闻,图片,评论,生活;维度四:信息传播范围——粉丝数。
参考文献:
[1]张守文.周庆山:《信息法学》,法律出版社1995年版
[2]吕杰.张波.袁浩川:《传播学导论》,科学出版社,2007年,第83页
[3]孙蕾.基于信息传播理论的教学效果影响因素研究[J].企业家天地
[4]周巍.《2010年度“传播效果”研究综述》,《新闻传播》2010年第5期
[5]田芬.《从第三人效果的角度透视人肉搜索》,《新闻爱好者》2010年第2期
[6]禹卫华.《“第一人”效果:现状、问题与应用》,《国际新闻界》2010年第7期
[7]李金玲.《传播失效如何界定》,《新闻爱好者》2010年第9期
[8]郭力华.《试论受众的接受心理与传播效果》,《当代传播》2010年第1期
[9]黄朔.《媒介融合视域中微博多级传播模式探究》,《东南传播》2010年第6期
[10]张放.《网络人际传播效果研究的基本框架、主导范式与多学科传统》,《四川大学学报》2010年第2期
论文摘要:本文从信息生态视角入手,阐述了档案信息传播中进行信息生态保护的意义,分析了档案信息传播中档案信息生态保护存在的问题并对档案信息传播中信息生态保护的实施进行了策略性的思考。
当前,就档案信息传播而言,由于没有注重信息生态保护,严重影响了档案信息传播工作的有效开展。因此,要实现档案信息传播中信息生态平衡,必须加强档案信息传播中的信息生态保护。
一、档案信息传播中进行信息生态保护的意义
所谓信息生态保护,就是指信息主体运用一定的信息技术手段,按照信息用户的信息需求,对处于信息生态中的信息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实现信息生态平衡。在档案信息传播中,进行信息生态保护,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档案信息传播中进行信息生态保护有利于保障档案信息的及时准确传递。档案信息传播中进行信息生态保护,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提高档案信息传递速度,缩短档案信息从生产到消费的周期,促进了档案信息的及时传递;同时,通过采取有效措施,降低各种档案信息污染,提高档案信息传递的保真度,使得档案信息能够完整准确地到达档案信息消费者。由此可见,在档案信息传播中进行信息生态保护,大大缩短了档案信息传递时间、提高了档案信息传递的保真度,保障了档案信息的及时准确输出。
2.档案信息传播中进行信息生态保护有利于保障档案信息传播的信息安全。当前,在档案信息传播过程中,由于档案信息生态系统与外界信息交换受阻,或其自身要素之间的比例失调,导致档案信息生态失衡,主要表现为档案信息污染、档案信息超载、档案信息封闭与垄断等。这些因素的存在,严重影响到档案信息在传播中的真实、完整输出,档案信息安全未得到有效保障。在档案信息传播中及时进行信息生态保护,使档案信息自生成到被利用都处于质量监控中,确保档案信息内容在生成、加工、传输和利用过程中的真实、完整、可靠性,有利于保障档案信息传播的信息安全。
3.档案信息传播中进行信息生态保护有利于实现档案信息共享,维护公民档案信息权利。档案信息传播中进行信息生态保护,一方面,对档案信息生产者起鞭策作用。这使得档案信息自产生起,档案信息生产者就要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加速档案信息传递,促进档案信息共享的实现;另一方面,档案信息共享的实现,进一步拓宽了档案信息受众面,极大地提高了公众的档案信息意识,使得广大的普通公众利用档案信息成为可能,实现了档案信息公平, 维护了公民的档案信息权利。
二、档案信息传播中档案信息生态保护存在的问题
1.档案信息生产监管不力导致档案信息污染。在档案信息传播中由于又动档案信息生产监管不力,使得在档案信息源中混入了虚假的、错误的、甚至是有害的信息,不仅阻碍了社会对有用档案信息的吸收和利用,而且对整个社会的精神领域造成严重后果。其主要表现为档案信息生产者有意识和无意识造成档案信息污染两种情况。有意识的档案信息污染是指由于档案信息生产者为了牟取非法利益,有意识、故意制造虚假信息而导致的信息失真;无意识的档案信息污染是指由于档案信息生产者自身素质等条件限制而造成的档案信息失真。档案信息传播中必须从源头上实施档案信息质量监控,防止档案信息污染。
2.档案信息传递缓慢阻碍了档案信息的有效、及时传播。传统模式下,档案馆通过展览、编研出版、开展馆藏档案利用工作等方式,为用户提供渠道获取档案信息。实践证明,这些传统的档案信息服务方式决定了档案信息传播渠道的狭隘性、低效率,不能满足社会日益增长的对档案信息的需求,造成了档案信息供求之间的不平衡,阻碍了档案信息的有效传播。进人信息化时代,档案信息网络传播成为新的主要传播渠道,各类型档案网站的建立与档案信息数据库的出现就是最好的例证。近年来,档案界一直强调要主动进行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但是由于我国档案馆上网起步较晚、网络传播固有的弊端仍难以克服,档案信息传递缓慢的现状一直都未得到很好的解决,严重阻碍了档案信息的及时传播。
3.档案信加工、处理不善引起新的档案信污染。在档案信息传播过程中,有两个环节容易产生档案信息污染。一个是档案信息生产端,由于对档案信息生产监管不力导致的有意识和无意识污染;另一个就是档案信息加工、处理环节。在对档案信息加工、处理过程中,一方面,档案信息工作者由于缺乏较高的业务素质,在面对海量的杂乱无章的档案信息时往往显得茫然不知所措,使得一些虚假、冗余档案信息充斥其中,造成新的档案信息污染;另一方面,档案工作者档案信息服务意识淡薄、责任心不强,且不了解档案信息用户的信息需求,以至于没有按照统一的档案信息加工处理规则造成档案信息分解不及时,从而产生新的档案信息污染。
4.档案信息产销脱节导致档案信息生态链失衡。当前,我国档案信息生态链在生产、消费上脱节严重,档案信息生态链失衡加剧。一方面,由于档案信息生产部门没有及时了解现代档案信息用户的最新消费需求,使得生产出的档案信息相对滞后,不能适应现代社会对档案信息的海量需求,造成了档案信息的闲置与浪费,导致了档案信息供不应求的局面;另一方面,新时期人们正在追求一种文化陶冶与身心愉悦相结合的生活方式,档案信息用户迫切希望能从档案信息中获取与人们生活密切或喜闻乐见的信息,满足日益增长的了解自身记忆的需要。档案信息用户接受意识的转变加快了档案信息更新、老化速度,造成部分档案信息的“结构性剩余”,加剧了档案信息产销脱节的局面。
三、档案信息传播中实行信息生态保护的策略
要进行档案信息传播中的信息生态保护,必须着眼于档案信息生态系统的五个组成要素,对处于档案信息生态系统循环链的各个环节进行改造:
1.加强对档案信息生产的监控,减少档案信息污染。加强对档案信息在生产端的质量监控,避免档案信息从源头上产生污染尤为必要。为此,各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应设立档案信息质量监控机构,负责对生产端档案信息的审查和监管。同时,应不定期对档案信息生产进行审查、评估、监督,尤其应加大力度对网络档案信息进行过滤,努力提高档案文献出版物的文献信息质量,并配以法律、行政、经济等手段加大对虚假、非法档案信息打击力度,避免有意识的档案信息污染的产生;此外,档案信息生产者应努力提高自身素质,防止无意识的档案信息污染发生。
2.提高档案信息传递速度,促进档案信息及时传播。在档案信息传播过程中,容易产生信息干扰、信息失实、信息堵塞、信息缺损等信息污染。因此,应加强对档案信息传递过程的管理。一方面,要努力改变传统的单向被动式传播,主动进行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并对档案信息传播媒介或传播渠道进行完善,打破原有的档案信息传播渠道狭窄、传播效率低下的僵局,促进档案信息的及时传播;另一方面,要利用先进的现代信息技术,提高档案信息传递速度,缩短档案信息从生产到利用的周期,提高档案信息传递保真度,使得档案信息能够及时地为档案信息用户所利用。
3一做好档案信息加工、处理工作,避免产生新的档案信息污染。在档案信息传播过程中,对档案信息的加工、处理环节也容易产生新的档案信息污染。为此,应加大力度对档案信息加工、处理实施管理。首先,要加强档案信息人员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档案信息人员的业务素质和责任意识,提高档案信息人员的信息服务意识;其次,档案信息工作者要对海量的杂乱无章的档案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同时在加工、处理过程中要严格遵守档案信息加工处理规则、规范,以保证档案信息质量,杜绝在档案信息加工处理过程中产生新的污染;再次,应对档案信息用户需求进行评估,减少盲目性,以免造成档案信息闲置和浪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