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生态消费;农村消费;生态文明
中图分类号:F06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3)10025004
1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同时由于非可持续性的消费和生产也使我国面临着日益严峻的环境污染、资源枯竭等生态问题。党的十报告指出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建设生态文明,发展生态消费,被提到了新的高度。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的大多数。近些年来,农民收入增加,农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随着我国经济增长模式逐步由投资拉动型向消费拉动型转变,农村消费不断扩大并逐步由生活必需品时代向耐用消费品时代转型。农村消费群体在社会消费中占有重要地位,整个社会的生态文明建设也离不开农民这一巨大消费主体的参与。由此可见,发展农村生态消费是我国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环节,对实现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但从目前我国的现实情况看,我国农村的消费模式中还存在许多问题,同生态消费理念相违背,不利于生态文明建设,迫切需要从我国农村实际情况出发,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农村生态消费模式,推动我国农村经济社会的持续稳定发展。
2生态文明视野下生态消费的内涵
生态文明,是指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和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1]。强调人在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同时要尊重自然、保护自然,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生态消费是基于人类社会在发展过程中造成的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生态失衡等问题的出现而提出的一种全新的生活理念和消费方式, 它是指既符合物质生产的发展水平, 满足人的消费需求, 又符合生态生产的发展水平, 不对生态环境造成危害的一种消费行为[2]。生态消费符合生态文明的基本要求,是适应人类进入生态文明时代的要求而形成的一种较高层面上的理性消费,具有适度性、可持续性、全面性等特点。生态消费的适度性指在保证人们生活质量的基础上将消费活动控制在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承载范围之内,并使之与一定时期的物质生产水平相适应,反对过度消费、奢侈消费。生态消费具有可持续性,生态消费追求在满足当代人生存发展需要的同时,不损害后代人的生存发展权利,为后代人的发展提供良好环境和资源保障,从而保证人类社会的健康、持久发展。此外,生态消费是一种全面的消费模式,在满足基本物质需求的同时更加注重精神文化消费,从而使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全方位的提高。
在我国进行生态文明建设的今天,发展生态消费,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状态,追求当代人与后代人的和谐状态,是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保障,也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题中之义。
3发展农村生态消费是农村生态文明建
设的有力支撑十报告中指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在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工作中,重点、难点也在农村。据统计,农村能源利用率仅为25%左右,农村每天产生的生活垃圾近百万吨,大部分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农业农村污染已经占到全国污染的1/3以上。资源的不合理消耗不仅导致农村可持续发展后劲不足,也导致农村人居环境和生态环境遭受严重侵蚀。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作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给予充分的关注,没有农村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就没有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建设农村生态文明,不仅需要调整农村产业结构,转变农村发展方式,更需要对农村消费模式进行变革[3]。发展农村生态消费模式是理性、科学的选择,是对农村消费结构、消费方式、消费观念新的诠释,是实现农村生态文明的有力支撑,对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重大。
3.1有利于建设环境友好型新农村
随着我国新农村建设的发展,农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农村的消费能力逐步扩大,但同时我国农村的环境问题也日益凸显。建设环境友好型新农村不仅是新农村建设的内在要求也是我国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目标之一。而农村生态消费的一个主要特征就是具有环保性。在农村生产性活动中,一方面,倡导农民采用生态农业技术,减少化肥、农药等有害物质的使用量,发展生态农业、有机农业,另一方面,要求农村企业引入先进的环保配套设施, 发展循环工艺,实现清洁生产, 减少资源投入和废物排放,做到废物再利用和资源化,逐步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真正统一[4]。在农村生活性活动中,要求农民适度消费,废弃物的排放要控制在环境的承载范围之内,改进农村生活垃圾的处理方式,发展农村新能源开发,切实保护农村生态环境。
3.2保障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当下,我国农村的土地、森林、水等资源短缺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制约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此时,发展农村生态消费,保障农村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成为我国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选择。一方面,农村生态消费要求农业生产者依靠先进农业生产技术实现高效生产,减轻对土地资源的过高依赖,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同时保证森林资源不被大量砍伐,土地资源不被过度开发,保障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农村生态消费要求农村企业改变依靠资源与劳动力的大量投入来获得经济效益的粗放型生产模式,引进先进的生产技术和设施,提高劳动生产率,以最小的资源投入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另外,注重废弃物的回收与再利用,发展农村循环经济,切实保障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3.3促进农民的自由、全面发展
建设农村生态文明,离不开农民这一消费主体的参与,农民的自由全面发展是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坚实根基。发展农村生态消费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促进农民的自由、全面发展。首先,农村生态消费可以优化农村消费结构,倡导农民在满足物质消费需求的同时更加注重精神层面的消费,扩大农民在文化教育方面的消费比例,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水平和思想道德素质,增强生态环保意识,达到身心全面发展。其次,发展农村生态消费,有利于农民改变农村原有的“攀比消费”、“人情消费”等不科学、不健康的消费方式,形成科学的生活方式,摆脱农村传统落后文化的束缚,真正实现自由、全面发展。
4目前我国农村消费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建设的发展,新农村建设的逐步深入,农民收入不断增加,农村的消费在国家扩大内需的政策的拉动下不断扩大。据国家统计局《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全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7917元,比上年增长13.5%,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0.7%,乡村消费品零售额27893亿元,增长14.5%。但是在农村消费不断发展的背后,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制约了农村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
4.1消费结构不合理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消费结构优化显著,表现出由数量到质量、由单一到多元的发展特征。但是在农村消费结构中衣、食、住等低层次的消费仍占很大比重,精神文化消费比重仍然很低。有些农民在解决了吃穿后,把建造怎样的房子放在重要的位置上,而在文化消费基本上是贫乏的,读书看报、学习现代科学、掌握知识技术仍被认为是无关紧要的事情[5]。这不仅给农村资源环境造成压力,而且直接影响到农民科学文化素质与思想道德水平的提高,成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制约因素。
4.2消费行为不科学
由于受到农村自身条件的限制及传统消费观念的影响,目前我国农村消费中仍然存在许多不科学的行为。在农村的生产性消费方面,绝大多数农村生产者仍然依靠自然资源的大量投入、农药化肥的大量使用以及付出较高的环境代价来获得效益,生产后的废弃物得不到合理的处理,粗放型的生产方式没有得到彻底转变。在农民的生活性消费中,一方面,存在过度节俭的消费观念,过于追求廉价而忽略消费的质量与安全,使假冒伪劣有机可乘,从而对自身的健康带来不利影响。另一方面,盲目攀比,面子消费、人情消费十分常见,特别是逢年过节时,盲目攀比、铺张浪费的现象更为普遍,过度消费,不仅给农民生活带来压力,而且造成了农村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破坏。
4.3消费环境不完善
目前,我国农村居民消费环境及消费条件虽有改观,但在交通设施、流通方式以及文娱设施等方面仍明显滞后。一方面,有些地区交通通讯设施不齐全,造成农村消费品流通不畅,一些流通方式如配送、销售、连锁经营等在农村还没有普遍发展,致使农民不能及时买到所需消费品。另外由于缺乏有效监管,市场秩序混乱,假冒伪劣产品泛滥,严重损害了农村消费者的权益。另一方面,农村缺乏供居民休闲的公共文化娱乐设施,在闲暇时农村居民,选择扑克、麻将来打发时间,致使赌博消费这种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盛行。
5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农村生态消费模式
由上可知,目前我国农村消费中仍存在很多问题,同生态消费的理念相违背,制约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也阻碍我国整个社会的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因而转变农村消费观念,构建农村生态消费模式,显得尤为重要。在我国构建农村消费模式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必须从我国农村的现实情况出发,从经济、制度、文化等不同层面做出系统的努力。
5.1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是构建农村生
态消费模式的前提构建农村生态消费模式,发展农村居民科学、健康的生态消费行为,需要有坚实的经济物质基础,只有当农民收入和农村生活水平达到一定程度,人们才有能力和意愿使消费方式朝着生态化的方向转变,农村生态消费才有实现的可能。目前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成果显著,农民收入增加,但仍然相对较低,城乡差距较大。据国家统计局《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全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7917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565元。因此,必须大力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收入。一方面,发展现代农业,完善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和服务体系,推广先进农业技术,实现高效生产。同时,发展农产品深加工,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另一方面,大力发展乡镇企业与农村第三产业,增加农民的就业机会,切实增加农民的收入。另外,要继续减轻农民负担,制定优惠扶持政策,加大对农业农村投入补贴力度,提高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5.2普及农民生态消费观念是构建农村生态消费模式
的内在动力意识具有能动性,农村居民是否具有生态消费的意识,直接影响到其在消费过程中的行为是否科学理性,直接影响到农村生态消费发展程度。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生态消费也日益被农村居民关注和接受,但生态消费的观念还没有深入人心,制约我国农村生态消费的发展。因此如何培育农村居民的生态消费观念,成为构建农村生态消费模式的一大重点。首先,建立农村生态消费教育中心,开展生态消费教育活动。设立专门的机构,针对农村普遍存在的消费热点,采取定期文艺汇演、现场讲座、公益活动等农村居民易于接受的形式,切实开展农村生态消费教育工作,倡导农村居民树立生态消费的生活理念。2012年3月,湖州市德清县成立了我国首个国民生态消费教育中心,得到良好的社会反响,这种经验值得在全国推广和借鉴。其次,强化农村青少年学生的生态消费教育工作,把生态消费教育融入到农村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通过培育最有活力和创造力的青少年学生群体的生态消费意识来推动农村生态观念的普及。最后,加强对农村领导干部的生态环保知识、生态消费理念的教育培训,在普及农民生态消费观念中起到模范带头作用。
5.3加强农村生态消费制度建设是构建农村生态消费
模式的制度保障在我国农村,由于受到教育水平、生活环境等的限制,建立农村生态消费模式仅仅依靠转变农村居民的消费理念是远远不够的,需要相应的制度保障。一方面,完善法律法规的建设。制定与我国农村实际情况相符合的农产品生态生产标准,规范农业生产者的生产行为;设置资源税,对有害于环境的乡镇企业课以重税, 运用法律手段限制非生态消费品的生产行为;对于农村污染物排放与垃圾回收等问题,可以采取强制性措施, 如: 收费、罚款和强制义务劳动等, 更有力地推动生态消费在农村的普及推广[6]。另一方面,制定相关的激励政策。制度建设需要强制与激励并用,建立农村生态消费还要扶持和激励。2011年,财政部、环保部联合颁布的《关于加强“十二五”中央农村环保专项资金管理的指导意见》,具有很好的代表性。对农村地区生活、生产污水处理以及建立垃圾清运系统给予补贴,对节能产品进行价格补贴,同时,对于那些在推动农村生态消费发展过程中行动卓越的个人或组织进行表彰和奖励。
5.4完善农村公共服务体系、改善农村消费环境是构
建农村生态消费模式的外部条件近些年来,我国持续加大对农业农村投入力度,把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的重点转向农村,但从整体来看我国农村的公共服务体系仍不完善,社会保障制度薄弱,基础设施落后,消费环境相对较差。这些问题都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村消费模式的转变,影响农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构建农村生态消费模式必须完善农村公共服务体系,改善农村消费环境,获得有利的外部条件。首先,完善农村公共卫生医疗服务体系,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切实解决农民养老、医疗、教育等问题,以此降低农民生产生活中风险程度, 减少其未来生产和生活的不确定性, 他们才会有能力和意愿改变其传统消费行为。其次,优化农村消费环境。一方面,加强农村电力、电信、广播电视、交通等工程建设,不断改善农村地区的生态消费的配套设施,为农民营造良好的生态消费环境[7]。同时推进商业连锁经营向农村延伸,提供各种优质的产品,使农村居民有更多更好的消费选择。另一方面,加强对农村消费市场的监管力度,严厉打击假冒伪劣产品,杜绝高污染产品,净化农村消费市场,优化农村消费环境,为农村生态消费模式构建提供良好的外部条件。参考文献:
[1]潘岳.科学发展观与生态文明[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7-3-10(001).
[2]尹世杰.关于生态消费的几个问题[J].求索, 2000( 6 ): 14~15.
[3]戴迎华,张春梅.农村生态消费模式在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作用分析[J]. 安徽农业科学, 2011,39(28):17663~17665.
[4]杨艳,刘慧婷,徐懿佳.转变农村消费模式与实现生态消费[J].农村经济,2011(1):58~62.
[5]徐慧竹.新农村建设与农民消费模式转变[J].理论探索,2007(3):76~77.
关键词 生态文明 生态文明建设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识码:A
一、生态文明的定义及其提出
经过了30多年的经济高速增长之后,13亿中国人的生活正在逐步走向富裕,我们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发展成就。然而,我们应该看到,这种“辉煌成就”的取得是以自然资源的过度耗损,环境的严重破坏为代价的。据统计,我国人均耕地、淡水、森林仅占世界平均水平的32%、27.4%和12.8%,石油、天然气、铁矿石等资源的人均拥有量也明显低于世界水平;我国土地沙化面积为173.97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18.12%;水土流失土地的总面积已达356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37.1%;平均每年农田受旱面积4亿亩,受涝面积1.5亿亩,损失粮食100亿公斤左右。这一系列令人惊心的数字正是片面追求经济发展所导致的,是大自然给我们的教训。经济的发展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人们开始思考,如何在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博弈中寻求平衡,寻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之道,这一追寻业已成为全球性的时代潮流。这预示着人类开始进入一个新的文明时代,即生态文明建设时代。
文明是人类文化发展的成果,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标志。生态文明是社会文明在自然环境中的扩展,是一种比工业文明更进步更高级的文明形态。它以尊重和维护生态环境价值和秩序为主旨,以未来人类的持续发展为着眼点,强调从维护社会、经济、生态系统的整体利益出发,重视资源和生态有限的支撑力,重视人类社会与自然界得相互协调、共同发展。其本质要求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进而实现社会、经济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
20世纪60年代,当全世界的人们还沉醉在经济高速发展的梦幻中时,美国女科学家蕾切尔·卡森的《寂静的春天》用触目惊心的案例阐述大量使用杀虫剂对人与环境产生的危害,深刻揭示了资本主义工业文明繁荣背后人与自然的冲突,标志着人类生态环境意识的新觉醒。从此之后,一系列有关生态思想、生态伦理、发展模式的探索便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了。1992年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拉开了人们迈向生态文明时代的序幕。因为这次会议不仅使可持续发展思想在全球范围内得到最广泛和最高级别的承诺,而且还使可持续发展由理论变为各国人们的行动纲领和行动计划,为生态文明社会的建设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障。在“里约会议”精神的鼓舞下,我国政府于20世纪90年代开始关注经济、社会与环境协调发展的问题,相继通过了一系列重要文件。党的十七大首次把建设生态文明写入党的报告,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之一:“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方式。……生态文明观要在全社会牢固树立。”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我国经济发展模式的根本转变,是我们党发展理念的理论升华。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对解决我国资源和环境面临的各种矛盾和问题,践行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二、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意义
(一)建设生态文明是解决当前我国发展面临诸多矛盾的战略选择。
我国现阶段面临的主要问题有:科技水平不高、过分注重经济的发展,致使自然资源、能源浪费,甚至枯竭等等。凡此种种的原因,使得我国生态问题日益严重,经济建设与生态环境的矛盾日益突出,影响了国民经济的发展。
面对经济社会的发展所带来的负面效应,只有尊重和保护自然,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才能实现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才能保证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
(二)建设生态文明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其中,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人是生活在自然环境中,必须通过一定的手段,对自然进行利用或者改造,从自然界获取物质满足自身的需要。反之,如果人与自然的关系处理不当,使自然环境遭到破坏、生态失衡,人类便会遭到自然的“报复”,人类的生存就会受到威胁,更不用说发展了。因此,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只有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 、生态文明“四个文明”一起抓,并发挥其内在有机联系效应,才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三)建设生态文明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必由之路。
科学发展观是关于发展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其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我们要建设的生态文明与科学发展观在本质上是一致的,都是以尊重和维护生态环境为出发点,强调人与自然、人与人以及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两者都是以可持续发展为依托,以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为基本原则,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最终目标。因此,建设生态文明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实现人与自然和谐互补、共同发展,使经济建设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良性循环。
三、积极探索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效途径
随着经济快速增长和人口不断增加,生态环境的严峻形势也使我们进一步体会到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一)加强教育,树立全民的生态保护意识。
要借用各种媒体手段,大力宣传绿色产业、绿色消费、生态城市、生态环境等有关生态文明建设的知识,增强全民的生态忧患意识、参与意识,使人们明确生态环境的保护不仅仅是政府的行为,而应该是每一个公民的义务和责任,自觉形成良好的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爱护动植物,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产、生活方式。
(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用循环经济代替传统经济增长模式。
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传统的经济增长模式对能源和材料的利用是粗放式的,经济增长靠把资源变废物排放来实现。这是一种“搞投入、高消耗、搞排放”的不协调的生产方式,人类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只有形成循环的经济增长模式,才能有效地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最终达到以较小发展成本获取较大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目的。
(三)建立健全法律体系,用制度规范人与自然的关系。
健全的生态法律制度既是生态文明的标志,优势生态保护的有力屏障。为此,要强化各级领导干部、环保人员、企业事业单位及其从业人员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态环保的职责、权利和义务,当务之急是要完善相关的制度,并且要严格落实生态环境违法违规责任追究制度,加大对违法超标排污企业的处罚力度,严惩环境违法行为。
(四)全民总动员,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
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是一项长期、复杂、系统的工程,既需要政府主管部门高度重视,需要他们从我国生态状况的实际出发,统筹兼顾、高屋建瓴,运用宏观调控手段引导生态建设,加大和调控生态保护和建设的投入,合理有效的规划资源的配置方式和资金的投入。另一方面,建设生态文明还需要广大群众的积极参与和支持,发挥人民群众在进行生态环境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监督中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全社会大力倡导环境保护意识,构建生态文化,大力弘扬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协调发展的价值观,提倡从我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倡导绿色消费,在全社会形成节约为荣,挥霍浪费为耻的良好社会风尚。
参考文献:
[1]刘书俊:可持续发展环境法律.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
[2]俞可平.科学发展观与生态文明.与现实.2005(4):4-5.
[3]洪向华.深入学习时间科学发展观教育读本.新华出版社.2008.
一、问题的提出
改革开放后,中国大力发展科学技术,推动经济增长,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就,但是,资源短缺、生态破坏也呈现加剧趋势,成为制约社会经济发展的“瓶颈”。中央政府深刻地意识到这一点,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明确将“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作为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党的“十七大”则提出了生态文明建设这一主题,并将“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作为我国的长远发展目标。党的“十”将生态文明建设正式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明确提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美丽中国”的发展目标,要求我们在建设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的同时,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对于生态文明,有两种理解方式:一是将此作为一种新的文明形态,与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相对应;二是将此作为一种新的文明类别,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相对应。考察这两种理解方式,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为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当然,如果人类目前面临的资源和环境问题能够通过工业文明的改良而解决,那就不需要提出生态文明了。可以说,生态文明提出的前提条件是,不对工业文明的工业生产方式进行变革,就不可能解决人类目前所面临的资源和环境问题。从工业文明到生态文明,应该而且必须是人类发展史上的一次文明的转型。
文明的转型需要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和科技等的转变。对于科学技术,就是要由工业文明时代的“获得科学认识,促进技术创新,推动经济增长”,转变为生态文明时代的“获得科学认识,促进技术创新。推动自然、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只有在反思传统科学观的基础上,形成出正确的认识,才能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这一目标。
二、环境问题是人们滥用科学的结果,与科学无关吗?
有人认为,科学是一个知识体系,而且是正确的知识体系,科学应用之所以造成环境问题,是技术的不完善或人们滥用科学的结果。粗一看,上述观点似乎很有道理。实际上,经过深入分析会发现,上述观点是错误的。
1.技术造成环境问题与科学密切相关
诚然,科学是求知的,技术是求利的;科学是对自然的认识,技术是对自然的改造,环境问题是在技术应用过程中产生的。但是,必须清楚,现代技术是以科学为基础的,技术不仅是人类借以改造与控制自然的包括物质装置、技艺与知识在内的操作系统,是一种人类借以达到目的的手段和工具体系,而且还是人类把科学认识能动地整合到自己的目的性预期中,进而将科学认识原理现实化的系统体系;没有科学,很多技术创新就失去了可能性空间,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人们在很多时候就不知道产品生产的途径(方式)、类型和用途。
这样一来,现代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是离不开科学的,它所产生的环境问题也就与科学紧密相关。试想,如果没有核物理学的发展,怎么会有原子弹的诞生,又怎么会有所谓“核冬天”的威胁?如果没有化学的发展,怎么会有化学工业的诞生。又怎么会有化学污染的出现?如果没有纳米科学的发展,怎么会有纳米材料的应用,又怎么会有纳米科学技术应用中的潜在风险?如果没有生物科学的发展,怎么会有转基因生物的出现,又怎么会有转基因生物潜在可能的环境风险和健康风险?一句话,如果没有科学的发展,就没有与科学应用密切相关的技术,就相应地不会有科学应用所产生的环境问题。正是科学使得种种对环境的影响成为可能,而技术则使这种可能变为现实,两者缺一不可。那种认为“科学没有过错,环境问题只是由技术产生”的观点是错误的。“好的归科学,坏的归技术”,这种看法从现代科学与技术的关系来看,既是对技术的不公平,也是对科学的不负责任。
2.环境问题并非人们单纯滥用科学的结果
不可否认,环境问题的产生在很大程度上是人们滥用科学的结果。一些人为了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在明知某些科学应用会带来环境破坏的情况下,仍然利用该项科学成果。不过,如果我们全面、历史地考察环境问题的产生,将会发现:在很多的科学应用之前或之后的一段时间,环境问题并没有明显地表现出来,人们并不知道这些科学应用会造成环境问题,此时就不能说这些人滥用了科学从而造成了环境问题。环境问题不能被完全看做是滥用科学的结果。
进一步地考察会发现,环境问题很多是在科学应用过程中产生的。如臭氧空洞的产生,主要原因是人类对氟氯烃类化学物质的使用和排放。当这些物质进入大气平流层后,就会受紫外线辐射而分解产生氯原子,引发破坏臭氧的循环反应。造成臭氧层的破坏。这一例子表明,利用科学原理合成出来的氟氯烃类化学物质,虽然能够满足人类的一定需要,但也造成了一定的环境破坏。科学本身是不完善的,还不能达到这样一种理想状况:即它的应用既能够满足人类的需要,又能够不破坏环境。如此,科学本身的欠缺是造成环境问题的重要原因,那种在环境问题的产生上,将“好的归科学,坏的归人类”的观点,也是错误的。
三、解决环境问题不需要进行新的科学革命吗?
有人认为,目前的科学应用之所以造成环境问题,根本之点在于科学还不够发达,科学所获得的认识还不多,随着科学的进步,科学必将能够获得对自然的更加完整、准确的认识。依据这样的认识去改造自然,必将造成更少的环境破坏,产生更少的环境问题。
考察上述观点,不难发现,他们持有的看法是,对于科学,不需要改变其发展方向而进行新的科学革命,只要推进科学进步,就能够解决环境问题。不能说这种看法没有一点道理,进步了的科学及其应用确实能够更好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也确实能够发现更多的环境问题并更多地解决这样的环境问题。但是,这并不能保证人类能够完全、充分地解决这个问题。因为,如果科学在本质上存在欠缺从而使其应用造成环境问题,那么,任何沿着原有的轨道发展和应用科学都不能彻底、全面地解决环境问题,甚至有可能造成新的、更多和更大的环境问题。
问题是:科学是否存在本质性的欠缺从而使其应用造成环境问题呢?关于此点,西方有关科学非自然的相关论述给我们以启发。西方学者的研究表明,实验对象有很多是人工的而非自然界原有的。实验现象是科学家利用一定的仪器,在一定的理论指导下,对实验对象施加特定的操作“制造”出来的,如此,使得实验知识具有非自然性;理论和模型是直接面向物质世界的,描述着它的状态和性质,但是,它们最多只是对自己意图表象的实在世界的理想化或抽象。这样一来,科学在很多时候就不是对自然对象或自然规律的认识,而是对实验室或科学理论中所构建出来的人工对象的人工自然规律的认识。也正因为如此,当将这样的科学应用于改造自然时,就很可能与自然规律不符合,从而造成环境破坏。
这也启发我们,原来我们认为的“科学是对自然规律的认识”,在很大程度上是错误的,与科学研究实践的现实不相符合。“自然科学非自然”,“自然科学不自然”。正是这种“非自然”、“不自然”的科学,才是造成其应用破坏环境的根本原因。试想,如果科学确实是对自然规律的把握,那么应用这样的科学就是贯彻自然规律,应该是与自然规律相符合而不会造成环境问题,而现在,科学应用有多少没有造成环境问题呢?可以说,环境问题的产生,就是“非自然”的科学应用产生了许许多多人工物的结果。这些人工物虽然能够满足人类各种各样的需要,但是其中绝大多数是自然界中所没有的,在其生产过程中以及消耗后的环境释放过程中,会成为自然界的“异质性”的存在,从而破坏自然。科学应用的环境破坏是科学“非自然性”的本质特征使然。
这样一来,要根本改变工业文明时代科学应用破坏环境的局面,就不能只推进科学的进步,对科学进行局部的改良,而应该对其进行革命性的变革。这种变革概括起来就是:以新自然观为基础,进行新的科学革命;复兴博物科学的传统,获得直接的自然知识;让科学应用适应环境,而不是相反;重视地方性知识的生态价值,获得地方性的生态知识;通过科学应用的环境影响评价来检验科学的正确性,让自然做科学的最终裁判者。
四、发展了的科学最终会解决环境问题吗?
有人对科学持乐观态度,认为进步了的科学最终会解决环境问题。这种环境问题解决上的科学乐观论是错误的。
第一,科学应用会产生新的环境问题,新兴科学如基因科学、纳米科学等的应用可能产生新的环境问题,就表明了这一点。
第二,科学认识环境问题是有局限性的,这包括:科学认识环境问题是有限的,科学认识环境问题是艰难的,科学认识环境问题往往是不确定的。
第三,科学解决环境问题是有限的,这包括:科学解决环境问题存在滞后性;科学解决环境问题存在艰巨性;科学解决环境问题存在不确定性;科学解决环境问题成本巨大;科学解决环境问题的过程中会产生新的环境问题。
第四,单纯依靠科学并不能解决环境问题,科学对环境问题的解决还需要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各方面的协同努力。
五、解决环境问题,不需要公众参与科学吗?
有人认为,科学是深奥的、专业性的,只能由科学家来进行,公众是外行,不能参与,这点在环境问题的解决上,也是如此。这种观点是错误的,解决环境问题的科学需要而且必须公众参与。其主要原因在于:
第一,随着科学技术的应用以及人类对自然改造的深入,自然的“人化”所造成的“非自然性”——环境破坏性大大增加,环境破坏对人类各方面的影响包括健康影响也相应大大加强,鉴此,回归自然的科学就应该将人类纳入科学的视野之中,更多地研究人类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人类在自然中的位置以及人类的存在和健康与生态环境的关系,以便建立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如此,科学就不单纯是关于“自然”的了。而且还是“人化自然”或“人工自然”的了;科学就不单纯是“自然科学”。也是“人类科学”或者“社会科学”——一种融入了人类社会实践视野的“自然科学”。
第二,公众是科学应用的实践者、环境问题的产生者以及承受者,往往对环境问题的产生及其感知比科学家更为直接和具体,甚至也更正确。此时的公众生产生活实践对环境的影响以及环境对公众的影响,应该成为科学家的研究对象,而公众在这方向所获得的知识,应该更多地被我们的科学家所重视。虽然这样的知识往往是直观的、朴素的和经验的,甚至是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
第三,鉴于目前科学应用已经产生了各种各样的环境风险,而且科学对许多风险如转基因风险等的认识又具有不确定性,公众应该作为科学的“陪审团”,采取恰当的形式如公众听证会、地方协商会等参与决策,展现公众的环境诉求,形成压力集团,以更多地“形塑”科学,影响科学的发展方向,推动环保科学的形成,阻止破坏环境的科学的盲目应用。
六、主要结论
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的转变,需要传统科学观的变革,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科学的革命性转向,为生态文明建设做贡献。
1.技术是科学的应用,技术应用所产生的环境问题与科学不可分离;科学应用产生环境问题,并非只是人们滥用科学的结果,与科学本身紧密相关。
2.科学应用之所以造成环境问题,根本原因还在于科学的“非自然性”,要改变科学应用造成广泛的、越来越大的环境问题的局面,必须进行新的科学革命。使科学真正地面向自然、回归自然。
3.如果不进行科学革命,而依靠现有范式的科学的进步,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环境问题的,科学在环境问题的解决上是有限度的,在这方面,“科学乐观论”是错误的。
4.要解决环境问题,必须让公众参与科学研究和科学决策,单纯依靠科学家是不能很好地解决环境问题的。
谢谢。昨天这个时候我还在秦巴山区的一个山村,今天就走上了中国软科学奖的大雅之堂,非常感谢,也说明我们这个奖接着地气。我曾经是四川大学哲学系教78级的哲学系老师,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列所的研究员,西方哲学包括哲学史的研究人员,也是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的国际环境政治的访问学者。为什么我会在20年前开始了“地球村”的生涯,并且在2008年回到了乡村,我和很多志同道合者的同伴们是想实现一个理想,是想实实在在地解决一个矛盾,这个矛盾是我们所有人都面临着、关系着我们生还是死的矛盾,这就是现代化的基本矛盾。这个现代化的基本矛盾、根本矛盾、内在矛盾、尖锐矛盾就是人类无限的发展欲望和有限的自然资源之间的矛盾。这个矛盾怎么解决?让我们从一个实实在在的乡村开始,从乐和家园开始。
乐和是什么?乐道尚和,差异、互补、共生、尊重、沟通、包容,乐和是一种理念,乐和又是一个家园,一个乐和生气,乐和养生、乐和治理和乐和人居的家园,乐和是一条道路,是一条不是毁灭乡村,而是城乡共生的道路,是一个既保存我们的村落、农场、医馆、书院、集市,同时又能够发展生态农业、养老产业、养生产业、创意手工业等等这些新兴产业、朝阳产业的乡土型的城市化道路。乐和也是一场实验,是一场从乡村开始的朝向生态文明的试验,这是一场与现代化进入中国过程相伴的实验,是从梁漱溟、卢作孚等之前许多知名和不知名的先生到当代的城市化大潮中间关注乡村建设的后辈在一起进行的实验,其中的志士仁人,情之所系,心之所向还不仅仅是乡村的建设,而是由此为再造传统与现代相融的社会找到一种方案,为解决现代化的内在矛盾和危机找到一种方法,为万事的太平和万物的福祉找到一个方向。
美国一个著名的生态学家断言,生态文明的希望在中国,因为中国还有着没有被泯灭的以差异互补共生特质的哲学,因为中国还有着没有消亡的乡村,在许多发达国家有农村但没有农村社会,有农业工人但没有农业文化,有农村但没有农村技能,中国还有乡村,生态文明的希望在中国,因为中国还有乡村,因而还有着未被钢筋水泥全覆盖的生态系统,还没有被最后被凋敝的乡土文化,还有着建立从民居到养生乡土文化产业到乡村社会自洽的生态系统的可能。
乐和家园不是一个乌托邦,在滕州已经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家园,在我的家乡重庆巫溪也是一个党政主导,社会协同的操作流程。乐和家园不乌托邦,而是摸得到的产品,看得见的社会管理机制,听得见的百姓话语,读得到调研报告,走得进的生活方式,但它仍然是一场正在进行的试验,我非常感谢基因会,我非常感谢这个奖,社会实验奖。既然是实验,就需要需要、耐力、宽容,支持、需要更多的人参与其中身体力行。不管文明走了多远,乡村都是人类的母体。每一个心系乡土的人,都有可能为自己的家乡建一个乐和家园,每一个不愿切断祖先血脉和自然期待的人都有可能选择自觉和自信的乐和人生,每个人都能够拥有乐和的力量,我们需要的不是迷茫、不是焦虑,更不是绝望,乐和伴你飞翔,我们期待着更多的行动者的社会实践的成果,为中国的未来、为中国的乡村带来新的希望!谢谢大家。
我国环境治理模式可以改善之处很多,新的环境保护法已经对诸多方面进行了改良,但仍然没有跳出环境保护本身这个圈圈,所以无法真正从根本上约束一切不利于环境质量改善的社会经济活动。根据三中全会的整体要求,为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环境治理模式在下述三个方面的改革将会产生巨大而且根本性的积极影响。
第一,以GDP为主导的晋升机制和环境管理体制不能确保环保部门管理的能力以及力度。相关的领导干部考核办法没有针对环境保护的具体考核细则,因此难以调整现有官员的激励体制,提高其环境保护的积极性。同时,现行环境保护体制中水平管理和垂直管理模式并存加剧了这一现象。在水平层次上,部门之间由于管辖权限和利益的博弈,造成多头管理、职责不清以及责任回避的现象,特别是在解决流域(如太湖蓝藻治理)和区域环境问题(如京津冀区域大气污染阳寸更加明显。在垂直层次上,环境管理部门并非垂直设置,环境保护部对地方的管辖权相对有限,很多时候是想管管不了。例如目前的区域环境督查中心在设计之初就存在缺陷,权限不足,对地方的监督也难以起到应有的威慑作用。地方环境管理部门作为地方行政管理的组成部门,难以突破体制的掣肘,在出现地方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冲突时,往往采取了回避、等让等做法,在经济形势不佳时,环境管理也往往被用来为经济保驾。
第二,现有的财政收支体系约束了地方政府的环境保护行动。现有的分税制给地方政府事权和财权造成了不匹配,进而给地方政府带来了巨大的财政压力,为了完成上级任务提升政绩,也为了增加地方财政资金,改善地区福利,地方政府往往在诸多方面让步于能带来税收的各种投资项目,而当这些项目同时又具有较大环境风险时,政府一贯的亲商表现将环保优先往往化为一句口号。同时,地方环保部门的经费预算受制于地方政府的财政,这一状况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地方环保部门的弱势,影响了环保部门的管理工作。
第三,没有形成责权清晰的多主体参与的环境管理机制。环境保护不单纯是政府的责任,而是整个社会的责任,包括政府、企业、非政府组织和普通公众。我国现阶段各方在环境保护上的责任、权利和义务没有明确的规定,导致了各部门相互之间职能交叉、缺位、错位现象大量存在。
这些问题大多涉及环境治理模式的变革,而且与我们的发展模式的选择以及政治经济体制的改革密切相关。如果不能得到解决,中国环境保护就难以取得预期的成效,生态文明建设的大业就难以实现。
环境保护转型路线图
十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五位一体建设宏伟蓝图的重要板块,在宏观上为生态环境建设与改善目标的实现提供了政治上的保证。在具体的操作策略上,需要形成以治理模式改革为核心的环境保护转型路线图,涉及决策群体、方式、实施与改善等多个方面,核心内容包括:政府行为模式的改进、多元化的激励与约束机制、以及化解不同利益群体矛盾的政策手段。
1.基于环境管理目标,规范政府行为模式。首先,政府应根据中国现有的社会经济发展现状以及未来发展趋势,立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确定我国环境管理的动态目标,并以此作为国家以及地方重大决策行为的约束性目标,以确保环境保护的科学依据。其次,充分尊重生态红线以及生态功能区的科学性与规范性,实现环境保护规划与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城市总体规划、产业发展/土地利用规划的有机融合,真正在根本上将环境质量作为约束性指标,而不是将环境容量作为可以牺牲的发展要素。最后,应全面改革环境管理体制。包括将现有的区域环境督查中心提升为环境保护部的派出机构并赋予全面的监管权限,将环境管理部门最大限度与地方政府利益分离(如由中央政府直接任命地方环境保护主要官员,他们将直接向上一级政府负责),环境保护部门的职责转变为监管而不是环境治理,组建流域性环境管理机构等。同时,强化和细化地方政府环境保护工作的考核内容,改善环保为经济让路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