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区域发展的内涵

区域发展的内涵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区域发展的内涵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区域发展的内涵

区域发展的内涵范文第1篇

[关键词]高等教育;区域经济;科学发展;关系

2012年11月17日,国务院正式批复《中原经济区规划(2012-2020)》,这是继中原经济区写入国家十二五规划、国家出台指导意见之后的又一重大成果,标志着中原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的“三步走”工作部署全面完成,标志着中原经济区建设进入了整体推进、全面实施的阶段。中原经济区作为中部地区的区域经济优势进一步凸显,这也为区域高等教育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挑战与发展机遇。

一、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的科学发展内涵阐释

(一)高等教育的科学发展内涵

科学发展离不开高等教育。科学发展的中心环节离不开教育和科技,没有高精端的现代化科学技术,经济发展就形成一句空话。研究型大学、学术型大学是形成创新人才的基础和摇篮,只有不断的提高这些学校的办学实力、办学水平,才能不断的为国家输送大量的高端创新人才,从而推动科技的发展。同时,职业学院、民间办学等各种形式的办学又为国家输送各式各样的专门人才。

1. 高等教育与区域教育结构的协调发展

高等教育的发展应在基础教育发展的基础上才会有更好的发展,没有基础教育的健康、稳序发展,就不会有高等教育的科学发展。教育的发展过程是一个从上到下的过程,国家对教育的投入应统筹兼顾,要使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在一个良好的轨道上运行。

2. 高等教育结构内部之间的协调发展

要注意高等职业教育、综合研究型大学、普通本、专科之间的协调发展。不同区域之间,可能对学校的要求也不尽相同,比如在人口劳动力都很丰富的河南要积极发展职业教育,为国家培养职业技术人才,这是当前国家职业人才的一个缺口,各地用工荒就说明了这一点。如北京作为政治、文化中心,应加大对研究型大学、学术型大学的建设,争创一批世界一流大学,也应加大西部地区的人才培养力度。

(二)经济的科学发展内涵

经济的科学发展是指落后国家摆脱贫困,最终实现现代化的过程。是经济问题增长和经济结构、社会结构、人口结构、政治结构等之间的协调和优化。经济的科学发展不是简单的经济增长,也不能等同于经济增长。经济增长仅仅指一国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包括产品和劳务的产出(Output)的增长。经济的科学发展则意味着随着产出的增长而出现经济、社会和政治结构的变化。这些变化包括投入结构、产出结构、产业比重、分配状况、消费模式、社会福利、文教卫生、群众参与等等在内的变化。经济增长的概念较狭小,偏重于数量的统计,而经济发展的内涵较广,既包括数量又包含质量。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的前提和必要条件,但不等于经济发展,它不是经济发展的充分条件。早期将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混淆,许多发展中国家在实践中单独追求经济增长速度,却出现“有增长而无发展”的结局。一般而言,没有经济增长就不可能有经济发展,但有了经济增长也不一定有经济发展。如果由于制度上的原因,产出增长的结果是两极分化,富者愈富,贫者愈贫,产出有快速的增长,但产出中相当大的一部分无益于国计民生,而是国民经济的虚耗;为了片面追求快速的产出增长,不顾及广大民众的福利,不考虑付出的社会代价,就不是经济的科学发展。

二、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内在关系

区域经济发展为高等教育提供了强大的经济支持和资金作为后盾,高等教育培训人才又哺于区域经济发展,两者是一对相互依存的互补关系,只有两者的同时发展才能起到一个合力,促进区域各种产业及文化的科学、合理、稳续、健康发展。

(一)经济学视角的二者关系分析

经济增长为教育科学发展提供物质基础。教育一定程度上是指通过人力投资的基本形式,按计划培养和训练劳动能力的活动。从这个角度看,教育的投资和经营可以看作是一个产业的一种投入产出过程。从负担的主体角度看,教育成本可以分为社会成本和个人成本两部分。教育科学发展,在根本上是要保证长期和持续的教育投入,但这必须以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为前提。

经济增长对教育发展具有制约和导向作用。经济发展的水平决定着教育的规模、内容、组织形式、教学方式和教育手段,还决定着劳动力的素质和教育培养人才的素质。从根本上说,教育作为培养人的活动,是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最终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经济发展水平既决定着教育投资的需要量,也决定着教育投资的供给量。这必然要求各级各类教育的规模和发展速度与经济建设的规模和发展速度相适应,在数量上相协调。

高等教育的发展是一个系统的工程,高等教育的发展需要统筹兼顾。在高等教育的资源配置上,要考虑到区域之间的差距,在新的历史时期,为了实现全国的经济发展,就要发展全国的高等教育,不能局限于一个地区,或仅仅几个地区的高等教育,在发展好东部、沿海高等教育的同时,也应积极发展中、西部地区的高等教育,各个地区经济结构发展状况不尽相同,因此应根据当地具体情况合理高速教育结构,从而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

区域经济的发展也应兼顾当地高等教育的发展状况,在经济得以发展的基础上应加大对高等教育的投入力度。一个学校的发展最重要的还是投入问题。只有高校各个部门的建设、学科发展、专业建设等都需要资金支持,只有加大对高等教育的投入才能换来各类人才的回报社会。

(二)教育学视角的二者关系分析

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经济发展为高等教育发展提供了经济基础,教育经费和基本教(下转第282页)(上接第280页)育支出等。同时,又会要求高等教育培养经济发展所需要的科研、技术等方面的人才。高等教育通过各类高校为经济发展培养大量人才,从而促进经济的发展,稳定了经济秩序的运行;但另一方面,如果高等教育办学、学科设置等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反而会阻碍经济的发展。

1. 经济对高等教育的决定作用

其一,经济发展是教育发展的前提和基础。高等教育的学科建设、师资培养、图书购买,以及各项软硬件设施的建设都需要资金基础和物质前提,从一定意义上讲,一个学校的发展离不开经济基础作为前提条件,教育投入是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先决条件。

其二,经济的发展程度又决定着高等教育的发展程度和发展规模。一个国家的经济越发达,对教育的投入也就越多,教育的投入首先是义务教育,其次是高等中等教育的各项其它教育。因此,在国家经济实力落后的前提下是没有精力去投入教育的,可想而知,如果一个国家的基础教育都很难稳定,那么这个国家的高等教育就无从谈起。就一所高校而言,如果没有足够的经济实力,就很难进行学科建设,校园建设等学校发展建设,学校的规模也就无从谈起。

其三,经济的发展程度决定着教育的结构和体系。在经济发展水平不高的奴隶社会、封建社会,教育的体系和结构就不够完善,且教育结构单一。由于经济发展水平低,教育就无法形成初等、中等、高等教育纵向教育系统和教育主管部门与各高校之间的横向系统等相对完善的教育体系。

2. 高等教育对经济的推动作用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高等教育在社会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通过高等教育可以转化为科学技术,并应用于生产,从而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在科学研究,技术更新,新经济增长点的培育等方面,高等教育对经济的作用越来越明显。

首先,高等教育对经济具有直接或间接的推动作用。当今社会在“产学研”一体的情况下,如何使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如何使高等教育服务于生产是高等教育研究的主要问题。“产学研”结合的根本目的,在于使学生学习、企业生产、高新技术的研发结合起来,高等教育在新技术的研发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高等教育通过对大学生的培养、教育,为企业社会培养了一大批人才,这些人才在生产过程中,由于其接受的教育程度和技术熟练程度的区别,对企业带来的效益也就与一般工人与所差别。

其次,随着高等教育在众化的程度一步步提高,人们对教育的投资在家庭收入中所占比例也越来越大,教育投资也必然拉动经济的快速增长,从长远来看,家庭对教育的投资也为国家输送了大批人才,这些人才回报社会,又反过来拉动经济增长。

参考文献:

[1]叶茂林.教育发展与经济增长[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2]王善迈.教育投入与产出研究[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

[3]张振助.高等教育与区域互动发展论[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254.

[4]刘国瑞.区域的经济发展与高校学科建设:基于辽宁老工业基地振兴的研究[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05:4.

区域发展的内涵范文第2篇

摘要经济发展催生了众多体育行业的新职业,我国高等体育职业教育正处于起步阶段,理论研究滞后严重制约其进一步发展。为了给体育行业培养更多更好的职业人才,本研究运用文献资料、逻辑推理等方法探究高等体育职业教育的内涵,从历史变迁、办学主体的地域分布、类型与层次、功能等方面探索其独特之处。准确定位、与其它类型体育教育及内部各层次之间的协调发展,高等体育职业院校中竞技体育与体育教育的相互促进是我国高等体育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体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内涵

截止2010年,全国1239所高职院校、1008所普通本科院校(包括独立学院)中开设高职和本科体育专业的分别有59所、334所[1]。高等职业院校成为我国普通高校本科教育重要补充,共同承担着为社会培养高级体育专门人才的任务。从2010年开始,教育部在在职硕士的基础上增加了全日制专业硕士的教育类型,体育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位列其中,121所招收体育学硕士研究生的高校中有67所招收体育硕士[2]。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的定位,专业学位为具有职业背景的学位,培养特定职业高层次专门的应用型和工程研究型人才。

经济发展催生了许多体育营销、管理、服务等新兴的职业岗位,市场对体育行业的职业岗位人才需求巨大。然而,许多本科体育专业,甚至部分体育学硕士存在就业难的情况,据资料显示,近几年本科体育专业就业率在70%左右,就业专业不对口现象普遍存在[3],相比之下,高职院校体育专业就业率在90%以上,对口就业率在80%左右[4]。

诸多迹象表明,我国的高等体育职业教育正步入新兴发展阶段。高职体育专业的定位以及对本科体育专业的发展有何借鉴意义?体育专业硕士如何定位与发展?高等体育职业院校承担着怎样的历史使命?等亟待解决的理论问题,是制约其进一步发展的绊脚石,探讨高等体育职业教育的内涵、特点及发展趋势,已成为体育教育领域研究的崭新点。它关系到不同层次与类型体育教育的协调发展,也关系到高等体育职业教育内部的协调发展,并且,体育人才供给平衡将最终影响国家体育事业的和谐发展。

一、高等体育职业教育的内涵

根据顾明远《世界教育大系-职业教育》,职业教育是指根据受教育者的基础教育水平和职业需求的不同,传授特定职业基础理论知识,培养职业技术和技能,陶冶职业情操,增强职业意识的教育。

《教育大辞典》对高等职业教育的表述是:属于第三级教育层次的职业教育和技术教育,包括就业前的职业技术教育和从业后的有关继续教育。

有学者研究认为:体育职业教育是为劳动者及后备劳动者传授从事体育相关工作所需的业务知识、技术和培养其实际工作能力,为社会培养各级各类体育专门人才而进行的教育,是对受教育者在一定文化水平的教育基础上,进行体育专业知识和技能技巧的教育[5]。

国家在颁发的一系列职业教育相关政策法规中,明确指出,职业教育是针对某种职业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的特殊要求所进行的一种专门教育,即是一种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针对性”人才类型的教育。高等职业教育属于职业教育的高等阶段,是以培养具有一定理论知识和较强实践能力,面向基层、面向生产、面向服务和管理第一线职业岗位的实用型、技能型专门人才为目的的教育形态。

对上述归纳后认为,高等体育职业教育是指为体育行业或体育相关行业,面向生产、服务与管理等职业岗位,培养具有一定理论知识和较强实践能力的高级应用型和技能型专业人才的一种职业教育的特殊形态。显然,我国的高职体育专业和体育专业硕士明确提出了针对体育行业的相关职业岗位来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属于高等职业教育的范畴。前者包括5年制、3年制全日制高职以及针对运动员的成人制高职教育,办学主体主要是高等体育职业院校,开设的专业有社会体育、体育教育、体育保健、体育服务与管理、运动训练、竞技体育等7个专业,后者的办学主体是部分有体育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资格的单位,其中在职专业硕士学制3年,全日制专业硕士学制2年,目前主要开设有体育教育、运动训练、竞赛组织、社会体育指导等专业。我国的本科体育专业是在体育教育专业的基础上发展演变而来,人才培养一般定位于应用型、技能型综合人才,受体育教育专业办学思想以及人才培养水平评估导向的影响,具有明显的学科性倾向,除体育教育专业外,其它专业的职业针对性不强。另外,我国尚有十余所未升格为本科的高等专科学校开设有体育专业,其人才培养与本科体育专业相似,主要按学科知识的分类组织教学。

二、我国高等体育职业教育的特点

(一)时空特点

1.历史变迁特点

我国高等体育职业教育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二个阶段。

(1)初创期――成人高等职业教育阶段(1983年-1999年)。根据五届人大五次会议提出的“要试办一批花钱少,见效快,可收学费,学生尽可能走读,毕业生择优录取的专科学校和短期职业大学”的精神,为贯彻“优秀运动队向院校化过渡”的方针,1983年原国家体委与原国家教委联合下发了《关于试办职工运动技术学院的意见》,湖南、陕西、辽宁、上海等10个省市在“体工队”和体育运动(技术)学校的基础上先后组建了成人制运动技术学院,标志着优秀运动队文化教育工作步入规范化发展阶段。在原来统筹的人事分配制度下,几乎所有的专业运动员通过政府安置渠道进入各行各业,其中一部分进入体育相关行业。因此,此阶段的高等体育职业教育的目的是使在役或退役运动员接受文化学习,获得学历文凭,职业教育的针对性不强。

(2)发展期――普通高等职业教育阶段(2000年-至今)。世纪之交,《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的颁布,赋予了高职教育的法律地位,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伴随社会经济发展与自主择业的人事制度改革而蓬勃发展,国务院《关于国务院授权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审批设立高等职业学校有关通知》,《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等文件的颁发与实施。在原成人技术学院基础上,整合原体育运动学校、体育运动大队、各项体育运动中心资源,全国先后成立了13所普通高等体育职业院校,成为我国高等体育职业教育的重要办学主体,其生源包括专业运动员和社会考生(占大部分)。另外,部分高职院校开设体育专业,是我国高等体育职业教育的组成部分。由于2009年以前的全日制专业硕士太少,学术型硕士培养模式太理论化而实践太少,不适应社会的发展和需求,教育部增加全日制专业硕士学位(含体育硕士),全日制体育专业硕士与前几年推行的在职体育专业硕士同属于高等体育职业教育的范畴,可获得学历和学位证书。

2.办学主体的地域分布特点

表1我国高校体育学、体育专业硕士,本科、高职体育专业招生单位省(市、自治区)分布情况

地区 华北 东北 华东

省、市、自治区 京 津 冀 内 晋 辽 吉 黑 沪 苏 浙 皖 闽 赣 鲁

体育学硕士 7 2 1 2 4 6 6 5 6 11 5 3 3 5 8

体育专业硕士 3 1 2 1 3 4 4 1 3 6 4 1 1 1 6

本科体育专业 5 3 15 7 18 12 11 10 3 13 11 11 10 17 20

高职体育专业 6 0 5 4 2 2 0 3 2 6 3 1 1 1 0

小计 21 6 23 14 27 24 21 19 14 36 23 16 15 24 34

续表

地区 华南 西南 西北 总计

省、市、自治区 豫 鄂 湘 粤 桂 琼 渝 川 贵 云 藏 陕 甘 青 宁 新

体育学硕士 3 7 5 6 3 1 2 5 1 2 0 7 3 1 0 1 121

体育专业硕士 3 4 3 3 1 0 2 4 0 1 0 2 1 1 0 1 67

本科体育专业 16 15 18 16 16 2 9 19 17 13 1 14 2 2 3 5 334

高职体育专业 4 4 1 3 2 3 0 0 0 5 0 0 0 0 0 1 59

小计 26 30 27 28 22 6 13 28 18 21 1 23 6 4 3 8 581

注:数据根据教育部阳光高考信息平台和研究生招生信息网2010年公布的数据整理,独立学院单列,高职体育专业不含高等专科学校中的体育专业。

我国体育专业硕士招生单位主要分布于华北、东北、华东和华南地区,分别是10、9、19、14,高职体育专业招生单位主要分布于华北、华东与华南地区,分别是17、14、17,呈现严重的不均衡分布现象。主要是因为这些地区经济较为发达,市场对体育行业职业人才需求较大,体现了教育为经济服务的办学规律。由于体育专业硕士和体育学硕士是同一招生单位培养,体育专业硕士招生单位地域分布情况与体育学硕士基本相同。

(二)类型与层次特点

图1 我国高等体育职业教育的类型与层次

1.类型特点

高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校本科教育在人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模式以及人才培养的评价方式等方面有着本质的不同,尽管两种不同类型的教育均培养技术型、应用型人才,但普通高校本科专业还兼负着培养学术型、科研型人才的任务,注重以学科知识系统和逻辑为导向,以知识传授为中心,以教科书为平台,以教师为主体,以终结性评价为主要手段来培养人才,就业的口径较宽,往往缺少环节将知识转化为职业岗位技能与能力。高等职业教育将课程教学与职业实际、知识传授与职业能力训练相结合,注重学生的主体参与性和职业能力的日常养成,针对学生职业能力的习得进行考核与评价[6]。

受国家职业教育宏观政策的指导,在教育部人才培养水平评估导向作用下,我国高职院校的体育专业不同程度地确立了为体育行业培养职业岗位人才的定位。然而,由于专业硕士、和本科专业及学术型硕士专业大部分是同一办学主体,加之专业硕士的起步较晚,处于摸索发展期,体育专业硕士与学术型硕士在课程设置、教学模式、课程考核方式、教学评价等方面基本相同,未能突出职业教育的特性,因此,有必要对体育专业硕士进行准确定位,并制订相应的人才培养的评价标准。

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突出职业能力训练,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7],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区别于高等普通教育的整体类型特征。这是近30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历史的经验总结,也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未来发展的客观要求,我国高等体育职业教育必须迎合上述类型的办学定位。

2.层次特点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理应包括专科、本科和研究生三个层次,必须迎合市场对不同层次职业人才的需求。在国家教育政策宏观调控下,我国高职院校实现了量的增长,但还没有实现质的飞跃,我国本科层次的高等职业教育尚处于初步发展阶段,部分普通高校设有职业教育学院开办本科专业,属于高等职业教育的范畴,全国也有部分高职院校开始试办本科专业,但尚未有开设本科体育专业,因此我国的高等体育职业教育出现了本科断层的现象(见图1),形成了体育专业硕士和高职体育专业教育两个端点,前者构成高等体育职业教育的最高层次,给体育行业培养高级职业岗位人才,后者是高等体育职业教育的低层,给体育行业初级职业岗位培养人才。因此,有必要根据市场的需求对高职体育教育的分层培养目标进行规划与设置。

(三)功能特点

图1 我国高等体育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示意图

2006年国家体育总局联合教育部出台《关于进一步推动体育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根据《意见》精神“发展体育职业教育是满足社会对体育行业职业人才需求的重要措施……是巩固业余训练,扩大后备人才的重要基础……”,高等体育职业院校成为“既是向优秀运动队输送运动员的主渠道,又是各类体育人才培养基地和输送基地”。

我国高等体育职业院校具有为国家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和为社会培养体育职业人才的双重功能,不仅要完成后备人才和优秀运动员的学历文凭教育,而且要对优秀运动员的再就业进行相关培训,提高运动员的综合素质与职业素养,使其顺利实现二次就业。新形势下,将竞技体育与高等职业教育相结合,为完善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系,解决运动员的再就业问题提供了全新的思路。高等职业教育的模块式教学,重职业能力培养的要求,对专业运动员实施职业教育比普通高校教育更适合文化基础比较薄弱的运动员,是完善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机制,降低体育体制改革风险与减少改革成本的重要举措[8]。

经济的蓬勃发展催生了许多体育行业的新职业、新工种,就业岗位不断增加,除了传统的体育教师、教练员、体育行政人员以外,体育经纪人、体育保险商、体育市场营销员、大型赛事管理人员、体育仲裁、体育媒体报道、体育休闲、体育旅游等体育相关职业大量涌现,以体育谋生和从事与体育相关职业的人越来越多。体育行业需要大量高素质、高技能运用型体育人才。高等体育职业教育承担对体育行业职业实用性人才的培养,这种针对体育行业职业岗位(群)能力培养的教育,有效弥补了按学科分类来培养专业人才的不足。

三、我国高等体育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势

(一)准确定位,不同层次、类型的高等体育职业教育协调发展

高等体育职业教育是高等职业教育组成部分,它与普通高等教育同属于高等教育,这是它们的共同点。但是,它与普通高等教育是有区别的。第一、前者的目的是培养应用能力强、熟练的技术人员;后者的目的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并为科研学术型人才的培养做好准备。第二、前者培养的周期短、职业针对性强;后者培养的周期较长、职业针对性不明显。第三、前者培养合格标准主要是获得“双证书”(职业资格证与毕业证)、实现就业;后者培养合格标准主要看获得毕业文凭、学位、具有多种自主发展的选择[9]。所以,高等体育职业教育就是直接面向社会一定的技能、技术工作岗位培养人才,这类人才要求具备高技能,强调理论知识的应用性与实用性,要求有较强的动手操作能力。

准确定位,具体到每个承担高等体育职业教育的办学主体,就是要转变观念,确立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打破按学科知识来培养人才的束缚,要有创新精神,针对新兴职业就业岗位(群)反复展开市场调研,确定职业岗位(群)对人才的知识、技能与能力要求,将学科知识重新优化组合,并以此为根据来设置专业课程体系,编写课程教材,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以及完善硬件设施,改革课程教学模式,建立健全相应的评价和监督机制等等,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

我国高等体育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重点是硕士、本科和专科三个层次的协调发展,这是国外高等职业教育经验的总结,同时也是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趋势。我国高等体育职业教育是伴随教育制度转型和体育行业新兴职业的出现而发展起来,高职体育专业招生单位为本科体育专业的1/6、专业硕士招生单位不到体育学硕士的1/2,高等体育职业教育招生总人数仅占高等体育教育的1/10左右,学科研究型人才和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存在严重的比例失调。社会对职业应用型人才的市场需求巨大,高职院校的体育专业教育发展空间巨大,我国高等职业院校开设本科专业尚处于摸索阶段,在政府宏观教育政策指导下,通过深入的理论研究,将来这类院校可能开设本科体育专业,而普通高校本科体育专业也将尝试着发展体育职业教育,这需要多元办学主体积极探索与实践,与时俱进,形成各自的办学特色与优势互补,实现与各类院校之间的协调发展。

(二)比翼齐飞,高等体育职业院校中竞技体育与体育教育相互促进

作为我国高等体育职业教育的特殊组成部分,我国高等体育职业院校承担为国家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和为社会培养体育职业人才的双重任务。

针对运动员的职业教育,要立足行业,服务社会,积极探索科研、教学、训练实践一体化,即做到运动队学院化、人才培养多样化、教练员教师化、运动员学生化,着力培养全国冠军、亚洲冠军、世界冠军等高水平竞技人才,打造办学品牌,形成业余体校(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省体校、体育高职院校高水平运动队(即省体工队)和国家队四级竞技体育人才结构模式[10]。要依托高等体育职业院校的场馆等资源优势加强运动员的学历制教育,针对在役与退役运动员开展多种形式的职业培训与认证,使其顺利实现二次就业。

竞技体育为体育教育提供政策、软硬件条件的支撑,体育教育为竞技体育创造良好的人文环境。以竞技体育带动相关专业发展,培养体育产业、社会体育、健身服务、康复保健、大众娱乐等市场所需求的各类人才,二者最终要实现人、财、物等资源高度共享。

高等体育职业院校最终要形成以体为本,面向市场,以就业为导向的体育行业“学用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要明确培养目标的针对性,加强院校与用人单位的合作,通过专业建设、课程教材体系创新、教学改革、实训环节的强化、“双师型”队伍建设、体育实用技能性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建设等,形成具有高等教育、职业教育、体育教育的三重特色。

基金项目:2011年国家体育总局优秀运动员文化教育实验研究工作项目(阶段成果)。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阳光高考信息平台[EB/OL].gaokao.省略/zsgs/.

[2]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EB/OL].yz.省略/.

[3]刘官元,王进.专业与职业分离情况下普通高校体育专业人才的培养[J].体育学刊.2009.16(3):47-47.

[4]国家体育总局科教司.全国体育职业学院书记院长会议[R].2009.

[5]范洪悦.试论我国高等体育职业教育[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28(6):808-809.

[6]曾良骥.高职"六位一体"课程教学模式与评价标准[M].湖南:中南大学出版社.2009:3-6.

[7]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EB/OL].省略/zwgk/2005-11/09/content_94296.htm.

[8]李锡云.我国竞技体育与高等职业教育结合现状与发展思路[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7.31(4):91-94.

区域发展的内涵范文第3篇

关键词:区域品牌;形成条件;运行机制

一、区域品牌的意义

区域品牌是从系统和整体的角度,从整体上对区域品牌进行培育,通过全方位提升区域品牌来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提高其核心竞争力。

从宏观看,运用品牌营销战略使得一个地区或国家与其竞争对手区分开来,正在成为区域发展的核心战略和能力。社会的发展使得市场界限更加模糊,竞争更加激烈且范围扩大,企业与企业间的竞争升级为国家与国家、区域与区域之间的竞争,依托区域整体效应取得竞争优势、形成区域品牌是世界发达国家塑造竞争力的共同经验,也是纵深推进中国产业升级、经济融入全球化的迫切需要。如今发达国家都形成了完整的区域品牌战略思想和政府扶持政策,成果显著,如知名的日本电器、美国好莱坞电影、法国香水和葡萄酒、德国机械、瑞士手表、美国硅谷科技城、底特律汽车城、华尔街金融街等等,其共同经验表明,将一个国家或区域内品牌作为长远目标,不仅会短期内获得更加广泛的市场和利益,而且从长远上推动了整个国家或区域的财富和实力的集聚。而对于陷入“制造大国,品牌小国”的尴尬局面的我国来说,培育区域品牌是中国在参与全球产业竞争的过程中转变中国经济增长方式、抢占价值链高端的重要途径。

从微观看,区域品牌战略也是推动地方区域经济转型发展的必然要求。对于区域发展实现由弱转强及跨越式发展提供了一个可行性发展思路,也是产业内企业抱团发展的重要途径。我国历史悠久幅员辽阔,各区域自然社会条件差异大,在不同的自然地理条件和历史条件下形成了不同的区域性特色产品,进而发展成特色产业直至产业集群。如今各地政府都开始重视区域产品或者区域产业的培育,但现阶段我国区域品牌培育的观念缺乏、地区间差异还比较明显,此外区域品牌形成过程中由于创新不足、发展乏力导致战略趋同,同质化竞争严重,重复建设、过度模仿等痕迹较为严重,而且由于单个企业的不当行为引起连带恶化效应,这些都不利于区域品牌整体效应的发挥。

此外,需求结构升级,消费者在注重功能消费的同时更加注重精神和情感消费,如何增加产品与服务的情感、品牌含量也是时代课题。区域品牌包含的信息是建立在消费者与区域生产者之间的一种信任关系和联系纽带,有利于消费者进行区分。

在以上三个背景条件下,将区域产品打造成区域品牌,既可以满足消费者的品牌情感需求,又能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提高区域经济发展质量,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增强区域核心竞争力。

二、区域品牌的内涵与特征

目前,国内关于区域品牌的内涵还没有一个统一的界定。国内学者在研究区域品牌时,使用过很多名称,如区域品牌、区域产业品牌、集群品牌、区位品牌等,但从文献来看,区域品牌由于涵盖的范围广和表达得更为精确,在我国使用最为广泛。总结文献,区域品牌是指以某一特定的区域为载体,在特定地理范围界限内由专业化发展形成的为该区域内企业所共享的品牌知名度,它以集体商标和地理标志作为表现形式,具有一定知名度、美誉度和市场占有率的产品或产业的公共标志。它是该地理范围内众多企业集体行为的综合表现,既体现该区域资源基础、产业优势、历史文化等信息,也体现该区域内企业信誉、产品、服务等信息,成为该区域的品牌与象征,代表着该区域的一种整体形象和标识。区域品牌通过在消费者心目中建立良好的品牌形象,使消费者通过该品牌能与竞争者的产品相区分,从而提高该区域品牌产品的知名度与市场占有率。

区域品牌的特征如下:(1)无形资产性:区域品牌属于区域无形资产。具有资产的放大功能,能够提高区域产品的附加价值,是区域的一笔巨大财富。(2)准公共物品性:区域品牌属于区域共享集体产权,具有一定程度的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3)区域性。区域品牌具有一定的地域性和根植性,蕴含了该区域独特的经济环境、资源优势、人文与历史文化传统,是区域因素的综合表现,在其产品的类别、功能价值和产品特色上表现出很强的区域特色,是这一区域生产经营者品牌集体行为的综合体现。

三、区域品牌的形成机理

区域发展的内涵范文第4篇

关键词:品牌建设;区域特有经济;经济优势;促进作用

中图分类号:F273.2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12-000-01

如今,地区越来越意识到区域品牌的重要性,地区品牌对区域经济的发展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提升区域品牌的影响力,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消费者的购买行为,提高经济增长。当区域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会逐渐形成自身的发展品牌效应,在此阶段提升区域品牌就尤为重要。区域品牌能够代表一个地方产业产品的主体和形象,对促进地区的经济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品牌是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趋势,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是支撑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区域品牌建设工作能够发展是区域经济,同时也是推动地区中小型企业发展的重要保障。一个地区拥有的强势品牌越多,那么其越具有市场竞争力,区域经济发展就更有优势,可见品牌对区域经济的发展促进作用。本文就关于品牌建设对区域特有经济优势的促进作用进行简要分析。

一、品牌的价值

品牌起到一种标识作用,以前的商品标识主要有3种,分别是工匠名、行会名和城市名,以方便顾客的识别,同时根据自己的喜好挑选不同生产者的产品。如今对品牌的定义主要是这样解释,品牌是由一个名称、术语、记号、象征或设计,亦或是通过不同的元素组合而造就的一个标识,目的是为了跟其他商品区别开来。品牌是一个企业的标志,能够为企业带来财富,为顾客创造价值,因此品牌开始和越来越受到企业与社会的广泛重视。品牌效应可以分为两种,即品牌信号论和品牌符号论。如果人们购买名牌产品的目的是希望凭借品牌识别一个好的产品,而不是为了购买品牌本身,这里的品牌就起到对产品的质量和功能的标识,被成为“品牌信号论”;另一种就是将品牌仅仅看作是产品质量的标识,同时也把品牌作为当成某种社会意义的体现,那么这种情况下,品牌就成了一种具有象征社会意义的符号,具有独立的意义,这种情况下对品牌称之为品牌符号论。两种作用下的品牌都能起到对经济的促进作用,这就是品牌的价值所在。

二、区域品牌的基本内涵及构成要素

区域品牌,是指在某个地区范围内形成的一种品牌标识,其代表着该区域某个行业的大规模和较强的生产能力、市场占有率以及影响力。现按照现在的区域品牌理论认识,区域品牌的内涵主要有三个方面,即区域特性、品牌内涵和产业基础。首先关于区域特性的涵义,主要是指每个地区都有其独特的产业结构,产业结构的形成和发展与当地所处的环境、经济发展情况、文化历史和社会资源等有着密切的关联,不同的地区具有不同的产业结构,这些都会形成本区域的独特口碑,例如内蒙古地区,主要产业结构是养牛羊,生产奶制品,这就是其独特的区域特性;品牌内涵就指的是通过这个品牌名,可以知道其代表的区域的产业、产品的属性、价值、个性、文化等,可以很好地将将本区域同其它区域区别开来,具有其独特的品牌涵义,产生独特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关于品牌产业基础指的是每个地区根据区域特点所开发的不同的产业结构。因此,区域品牌是每个地区比较具有实力的产业、产品的品牌,当产业随着到底一定的生产规模以及达到一定的市场占有率时,人们便将其与本区域联系起来,并成为该区域的代名词,形成区域品牌。

三、区域品牌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1.区域品牌包含地方文化和精神

区域品牌本身与所在地区的文化特点有关,区域品牌包含有地理特性、历史特性、文化特性和产品特性,这些都属于区域品牌所独有的特性,具有其独特的竞争优势与核心竞争力。区域品牌主要是体系了区域多独具的品牌产业,能够体现地方精神与文化的厚重,给人们带来共鸣,推动当地区域的经济发展。

2.外部规模带动机制

行业规模较大的地区相比规模较小的地区的生产效率更高,行业规模的扩大可以引起该地区厂商的规模收益递增,会促使该行业能够在同一或几个地点进行大规模集中,从而形成一种形成外部规模经济模式。在一个地区,大多数企业规模较小,不具有很强的竞争力,因此,通过分工机制,各个企业集中于某个特定的产品和特定的经济环节,这样能够提高效率,区域品牌的外部规模经济也因此得以体现。

3.区域产业联合

首先必须认识到区域品牌的价值,把区域整体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大的产业结构,这样能够极大提高其整体竞争效力。首先由于单个或者几个大、中小型企业不具有很强的竞争力,但是集群在一定区域内为数众多的同行企业通过自组织联盟所形成的聚集效果,就会形成一个巨大的效力,这就是区域品牌自组织联盟形成的优势。同时,对于单独的中小企业而言,自己独立创立品牌的难度大、成本高,可以实现区域产业联合,从而减轻单个企业在品牌宣传、推广等方面的资金投入。

四、结语

终上所述,地区需要认识到品牌建设对地区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加强区域品牌建设能够很好地推进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以及当地中小型企业的发展,各地区要结合自身的产业结构特点,树立自己的品牌标志,推动地区的经济建设。

参考文献:

[1]罗云华,李昊泽.品牌带动区域经济增长机制探讨[J].当代经济研究,2011,(2):80-83.

[2]朱培红.浅析品牌带动区域经济增长机制探讨[J].现代企业教育,2012,(18):197-198.

[3]李佛关.农产品区域品牌对农业区域经济发展的推进――基于国家三部委地理标志截面数据的实证研究[J].广东农业科学,2013,40(24):209-213.

[4]李建丽.论区域品牌对地方经济的促进作用――以"顺德家电"产业发展为例[J].企业经济,2007,(6):146-148.

区域发展的内涵范文第5篇

【关键词】 中国农谷 区域文化 文化包装

“中国农谷”是个发展平台,最终目标就是实现农业现代化、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这是我们中国、湖北、荆门今后几十年乃至近百年的发展道路。加快“中国农谷”建设是湖北省委、省政府推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战略,不仅被浓墨重彩地写进了省第十次党代会,而且纳入了“一元多层次”的战略体系。如今,“中国农谷”的政策汇聚效应日益彰显,战略思路也更加完善。进一步加强“中国农谷”品牌建设对推进“四化”同步发展,引领和实现荆门科学发展、跨越发展,提升城市核心价值具有一定的战略意义。

一、区域文化是“中国农谷”品牌建设的核心

“以文化为魂”是进一步推进“中国农谷”品牌建设的核心。“中国农谷”品牌的文化内涵和价值要从纵向和横向来考虑。

纵向来看,一是要挖掘深厚的农耕文化,强化屈家岭是作为长江中游远古农耕文明的发祥地,弘扬屈家岭是中华民族摇篮的古文化;二是要理清屈家岭区域的文化脉络,把“中国农谷”的品牌建设与区域文化的积淀和传承结合起来,把屈家岭区域的传统与现代结合起来,站在信息科技时代的大背景下来审视具有区域特色的文化传统和文化元素。

横向来看,不仅要把区域文化进行符号化、形象化的艺术处理,还要将其整合和融入到企业文化、产品品牌、文化生活、城镇建设中,用符号化、形象化的艺术语言为推手,在品牌策划、品牌保护、品牌宣传等方面对“中国农谷”品牌进行全方位、立体化的包装,增强“中国农谷”品牌文化的核心竞争力,彰显“中国农谷”品牌的个性。

二、影响“中国农谷”文化包装的三个层面

“中国农谷”品牌建设离不开区域文化的包装。“中国农谷”品牌的整体策划和品牌营销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区域文化与经济融为一体是一个由点到面渐进实施的过程,也是“中国农谷”发展的必然选择。

“中国农谷”的发展从宏观上来看是推进“四化”同步发展,微观上来看是众多具体的产品生产、企业发展、新型城镇、现代服务、各类活动、思想理念和体制机制等的发展和创新。“中国农谷”的品牌建设不仅要依托微观的事像为载体,还需要以区域文化元素为符号,用包装艺术的语言来推动“中国农谷”品牌建设。我们可以从三个层面来认识“中国农谷”品牌的文化包装。

1、载体的表层

区域文化依靠具体的事像融入文化审美、文化要素、文化内涵进行传播和表达,它是通过可感可视的具体形象来直观的呈现。如:产品包装、建筑设施、城市形象、企业文化、艺术作品、文娱活动等,它是品牌形象的物质层和最表层。

2、观念的核心层

它是区域文化的心理层,如:审美意识、民族心理、道德伦理、生活观、文化观、价值观等。它是设计文化的灵魂,也是品牌文化结构中最为稳定的部分,它存在于观念深处并随时代的发展变化着,它最终会直接或间接地在政策制度上得到体现,并由此规定自己的发展规律,吸收、改造或排斥异质文化要素,左右设计文化的发展趋势。

3、政策的决策层

它是文化包装过程中最具权威的因素,它是众多具体的包装设计作品得以实现的重要保障,也是包装设计作品质量优劣的奠基者,它是实施文化包装的中间层,具有一定的社会性和时代性。

影响“中国农谷”文化包装的三个层面就是一种文化心理状态,它处于“中国农谷”文化包装的主导性地位,也是维系“中国农谷”品牌建设和文化传播的依据和基础。

三、“中国农谷”文化包装的定位

“中国农谷”的建设和发展是社会文化进步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缩影,文化包装是现代经济社会的组成部分,其社会性、艺术性、技术性决定了文化包装与社会的政治、经济协调发展的必然性。在“中国农谷”品牌打造的过程中,文化包装的准确定位将对区域文化、区域经济和社会生活产生深远的影响。

1、“中国农谷”文化包装的区域性

区域性有较强的专属性,它不同于民族性。屈家岭遗址是“中国农谷”的摇篮,它保存的历史文化信息长达一千多年,不仅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价值和内涵,而且还体现了长江中游区域文化的专属性。

“中国农谷”的文化包装源于区域的专属性和区域文化的识别性。区域性的突出特点就是识别性强和特色鲜明。“中国农谷”的区域专属性决定了它的建设和发展应具有鲜明的个性,这才符合区域经济科学发展的规律。“中国农谷”品牌的打造与区域文化的传承一脉相承,“中国农谷”品牌的树立与区域文化的形成相辅相成。

2、“中国农谷”文化包装的现实意义

(1)政治意义。“中国农谷”的建设和发展不仅是湖北省委、省政府为推进我省农业的发展、推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的省级战略,而且还将举全省之力努力使其上升为国家战略。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和政治责任感要求大家众志成城,按照省委、省政府的总体部署,努力把“中国农谷”这块金字招牌打造为湖北样板、三农特区、中国高度、国际水准的目标。

在这种大战略、大格局、大发展的机遇下,“中国农谷”文化包装不仅营造了抢抓发展机遇的强大气场,而且进一步彰显了“中国农谷”的品牌效应,促进了“中国农谷”的战略实施。

(2)经济意义。“中国农谷”的文化包装作为品牌价值的实际载体,它是通过市场营销和文化传播等手段来实现,文化包装作为“中国农谷”这块金字招牌的核心竞争力,只有在激烈的市场经济竞争中才能凸显自身优势。

“中国农谷”的文化包装是通过两个功能来实现其市场竞争的优势。一是外在的包装形式。成功的包装是利用设计产物,通过生动准确的形象去传递品牌特点和品牌价值,它是消费受众和产品文化之间的纽带和桥梁,因此,包装设计的视觉传达能促进产品品牌与消费受众的关系,从而实现品牌消费和品牌推广。二是内在的文化蕴涵。“越是地方的就越是有特色的”、“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这是产品自身价值与产品的文化价值渗透融合的体现。文化作为产品的核心竞争力在现代信息社会不仅能够创造经济效益,而且还能够创造品牌效益、创造情感价值。

(3)文化意义。区域文化作为一种资源,它在品牌的包装设计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区域文化作为一种形态,它直接影响着包装设计艺术的发展方向。

“中国农谷”的文化包装既要融入区域文化的精髓和传统,又要体现当今时代的精神和特点。“中国农谷”文化包装的文化意义,一是发扬和传承屈家岭远古农耕文化的内涵与价值,二是利用和开发辉煌灿烂的荆楚艺术,三是展示和弘扬时代精神与时代特点,四是规范和整合“中国农谷”品牌的产品形象。

3、“中国农谷”文化包装的基本要求

“中国农谷”的文化包装要注重包装基本形象的形态展示,注重包装形象的个性和差异性的表达,还要以“中国农谷”品牌打造为指导思想,以可持续性发展和整体推进的理念来科学谋划。“中国农谷”文化包装应达到几个基本要求。

(1)农谷信息。农谷信息的表达是“中国农谷”文化包装的“落脚点”。屈家岭文化是中华民族摇篮的古文化,也是“中国农谷”的摇篮。以屈家岭的区域性作为农谷信息是“中国农谷”文化包装设计的构成要素,也是“中国农谷”文化包装视觉语言的有机组成;屈家岭区域的农谷信息作为情感的精神依托,它是以一种文化状态形式游走在精神需求与物质产品之中。农谷信息的表达最重要的是它界定了“中国农谷”文化包装的归宿。

(2)农谷味道。农谷味道的呈现是“中国农谷”文化包装的基本面貌。农谷味道的“根”是区域文化,农谷味道就是屈家岭区域文化的方方面面的集大成。“中国农谷”区域文化对于农谷味道的形成具有决定作用,其根本原因在于,对“中国农谷”品牌进行文化包装必须要依托具体的载体,并通过包装设计的视觉语言来表达丰富的文化价值与文化内涵。农谷味道的形成要依靠农谷文化包装的特色,文化包装特色的趋同体现出视觉语言的准确,这是农谷味道形成的必然过程。

(3)时代精神。时代精神是“中国农谷”文化包装的主题。“中国农谷”的文化包装既要汲取几千年来长江中游远古农耕文明的营养,又要弘扬和展示新时代的精神特点。在信息科技高度发达的现代,无论过去对品牌进行的“硬包装”还是当今品牌的“软包装”,无不烙下深深的时代印记。 “中国农谷”文化包装离不开时代的精神和风貌。

(4)整体规范。要形成鲜明特色,就必须整体和规范。“中国农谷”要有文化特色,不仅要在“四化”同步发展和“四个之谷”之中去体现,还要在各类具体产品形态的包装设计中去体现。一是要使各类产品形成整体的形象,二是要有规范的形象。“中国农谷”品牌的形象是建立在各类具体产品形象的规范之上,各类产品要形成具体的规范,那就要从农谷品牌的整体上去谋划,两者互为因果。三是要有制度政策作为保障。在“中国农谷”发展战略框架的脉络中,从组织层面来制定“中国农谷”品牌建设和发展的体制机制。

四、“中国农谷”文化包装的几点构想

目前,“中国农谷”在品牌策划、品牌宣传、品牌保护上取得了较好效果,“中国农谷”品牌的美誉度和知名度也大幅提升,政策汇聚和品牌汇聚效应也日益彰显。

在这良好发展气场的氛围里,紧紧抓住“中国农谷”品牌的文化包装,不仅可以促进“中国农谷”的建设和发展,而且对荆门城市形象的塑造也具有重要作用。一是能提升荆门城市形象的“扩展效应”。依靠“中国农谷”品牌形象的塑造与品牌内涵的延伸,借助品牌消费传导和品牌流通范围的展开,使荆门的城市知名度和影响力大幅提升。二是促进荆门城市形象的“持续效应”。通过“中国农谷”文化包装的立体化进程,“中国农谷”的品牌影响度和经济持续的发展将长期存在,这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将对荆门的城市形象和城市品牌具有其深远意义。

第一,在政策汇聚效应的支持下,把区域文化融入到“中国农谷”品牌建设的理念中,站在品牌策划、管理、营销的战略高度来凸显区域文化的价值,为中后期“中国农谷”品牌的良性、可持续性的发展打下伏笔。

第二,在政策机制上下功夫,在机制决策层面上细化对品牌的建设和管理。文化包装依靠产品的品牌形象,“中国农谷”的品牌建设源于发展理念。如何对本地已有品牌、外来品牌、本地诞生的新品牌进行管理、规划、保护和营销;如何使区域文化与产品品牌融为一体,形成经济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如何使企业精神和企业文化与“中国农谷”的文化价值相适应等。这就需要站在省级、国家级战略的高度来谋划,从而进一步促进“中国农谷”的跨越发展。

第三,进一步招才引智推进“中国农谷”品牌建设。目前,可以将“中国农谷”品牌策划具体化,可以将策划重心下移到具体的生产企业,遴选出几个企业进行整体形象的包装试点,在基层企业CIS的试点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并逐步宣传推广。这样做不仅能够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而且还可以提升区域经济的文化价值和格调。

第四,可以树立标杆,确立几个农谷示范企业(单位)。严格制定示范企业(单位)所要达到的要求和标准,重点包装几个示范企业(单位),并对其进行综合的、立体的、全方位的包装来展示“中国农谷”的样板企业(单位),并在政策机制上给予肯定和扶持。

第五,确立几个涉及工业、农业、科技等产品为“中国农谷”推介产品,并授予“中国农谷”认证特许标志。提高“中国农谷”认证特许标志的含金量,在产品质量、产品包装和营销上狠下功夫,用实实在在的产品诠释“中国农谷”品牌的内涵和价值。

第六,把公益事业、艺术活动、文化宣传、农业节庆、旅游行业等纳入“中国农谷”品牌的整体框架中来谋划,逐步细化品牌策略、进一步严格品牌管理,充分挖掘、利用“中国农谷”金字招牌的文化价值,凸显“中国农谷”品牌的文化内涵。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