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网络媒体的利与弊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 多媒体网络技术 大学英语教学 优势 弊端 应对策略
2004年1月, 教育部高教司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改革要求(试行)》中明确指出: “各高校应该充分利用多媒体和网络技术,采用新的教学模式,改进原来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的单一课堂教学模式。”这一改革要求不但肯定了多媒体教学引入大学英语课堂的必要性, 更代表了大学英语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
一、应用多媒体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优势
1. 充分利用多媒体资源,开发立体化教材
多媒体教学即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 是利用多媒体计算机综合处理和控制符号、语言、文字、声音、图形和影像等多媒体信息,把其各要素按照教学要求进行有机结合,并通过相配套的设备投影显示出来。近50年来 , 网络化、多媒体化已渗入教学课堂, 成为现代化教育的一大特征。
情景是学习者进行学习实践活动的社会文化背景。而在我国,学生在非母语环境中学习英语, 最缺乏的就是生动的听说和便捷的情景英语交流环境。与一位教师、一本书、一支粉笔的传统课堂截然不同, 多媒体技术能有效地集合各种影音元素,并作用于学生听、说、视等各感官。教师授课时,则可利用多媒体平台穿插情景会话、新闻、原声电影片段等影音资料,使学生在细节上了解到最形象、真实、口语化的多维信息,从而极大地弥补我们日常教学活动中英语环境的缺乏。
2. 充分调动学习主体的积极性,建立师生互动教学模式
教育学家认为,好的教学需使学生学得快些、愉快些、透彻些。应用多媒体技术正是将枯燥的学习材料具体化、形象化、真实化, 它突破了传统教学模式的时空限制并最大限度地实行个性化学习,确立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同时,学生还可以按自身的水平和需要自由选择不同级别的学习材料,自己设定目标,不断做出调整。
此外,这种新的教学模式摈弃了以教师为中心的“满堂灌”式的被动教学,使学生成为整个学习过程的积极参与者。这种角色的转换使整个教学过程成为一个师生间、学生间互动的过程。一旦学生间的交流空间被打开,他们参与课堂活动的时间将会大幅度的增加。例如,教师通过多媒体设备让学生进行多人即兴对话、听写练习、小组讨论等课堂活动,一方面,解除了学生在用英语交流时存在的心理障碍;另一方面,教师可以随时监控全班或个别组的活动情况,并做出适当的指导和调整。可见,它不但顺应了外语学习的认知规律,更将引导高校英语教学朝着个性化学习和自主学习的方向发展。
二、应用多媒体技术在课堂教学中出现的弊端及其应对策略
1.过度使用多媒体技术的危害
英语有别与其他学科, 它有着很强的交际性和使用性, 因此在与信息技术进行整合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它不是简单的把信息技术仅作为辅助教师用于演示的工具,而是要实现信息技术与教学的“融合”。有些教师为了体现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在一堂课中尽可能多地使用多媒体,甚至误认为,多媒体用得越多,学生参与率就越高,所教授的语言材料越易于掌握。殊不知,如果一味地追求多媒体课件在课堂上的展示,就会把本应由教师讲述的内容变为多媒体演示;把师生之间在特定的情境中富有情感的交流变为通过网络的信息交互。
应对策略:诚然,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所起的作用是传统的教学媒体不可替代的,但这并不意味着多媒体可以完全替代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活动。实际上,每位教师都应形成自身固有的、为学生所适应的教学风格。因此,教师应首先明确:媒体是教学活动的辅助设施,而不能反客为主; 是否使用多媒体,应取决于具体课堂教学的需要。同时,在设计课件时,教师应亲自创作,把自身的风格融入其中,体现自已教育思想的同时,又让学生易于接受,从而恰到好处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多媒体的辅助作用。
2. 华而不实的使用方式的危害
多媒体技术的一大优势是可以模拟现实环境,利用多种感官的综合作用对学生进行合理刺激。在具体实践中,有些教师盲目地在教学的各个环节都用上现代化信息技术,掺入大量的图片、声音和动画等文件,使课件华而不实。这样过分追求形式的作法,不仅冲淡了课堂主题, 也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表面上看,学生的兴趣似乎很浓,但实际上是处在旁观者的角度在看热闹。教学信息在传递给学生过程中受到的干扰比传统课堂要多得多,学生对语言材料的摄入就小得多。
应对策略:在设计课件时,教师应“有的放矢”地编排内容。首先,要根据具体课程的需要去挑选材料信息,做到课件重点清晰,主次分明,内容简洁得当,装饰自然得体。其次,教师应适时提出问题以引起学生的思考和讨论,这样既能训练学生的应变思维,又能使课堂气氛活跃。另外,要注重启发学生把当前所学内容与自己已知的事物联系起来,使学生在交流中有话可说,从而提高互动的积极性,达到教授与接受的和谐。
三、结论
多媒体网络技术这种新型的教学手段,改变了长久以来以教师为中心,单纯传授语言知识的传统教学模式,确立了以学生为中心,多媒体为辅助手段的新型教学模式。但同时,它又是一把双刃剑, 教师应从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出发,从优化教学过程出发, 严格遵循实用性、恰当性、综合性、辅和启发性等原则, 使之更好的为大学英语教学服务。
参考文献:
[1] 大学英语教学基本要求项目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 行)》[Z].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2] 王志强,蔡平.计算机网络与多媒体教学[M].电子工业出版 社,2002(208).
[3] 李艳玲.英语语言教学中文化教育的策略[J]教育探索,2005, (4): 68-69.
[4] 高瑛瑛.大学英语互动教学模式探索[J].湖南农业大学学 报,2007(2).
关键词:网络文化;大学生;价值观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13-0218-02
网络成为了信息传播的主要媒介,网络对社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网络也在不同领域影响着大学生们的生活,大学生作为社会未来的接班人,在社会未来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所以大家应该关注网络对大学生的影响。
一、网络文化的大众化与建设
(一)网络文化的大众化
当今网络文化深深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网络文化有着传播范围广、形式多样和通俗易懂等特点被大家所接受,网络文化已经从开始的小范围文化逐渐转变为大众化,当今社会上至老人下至儿童都会使用网络来解决生活中的困难,同时网络文化也影响着他们的成长,网络文化的大众化有其消极的一面也有积极的作用,要利用好网络文化大众化这一契机来改变人们的世界观与人生观。
(二)网络文化的建设
中国从网络兴起就注意到了网络文化的重要性,党和国家对网络文化的建设非常重视,互联网逐渐成为党和国家宣传重要方针和郑策的主要媒介,通过各级政府网站来服务于民,利用网络文化更好地造福群众。
网络作为一个传播媒介,不但可以传播一些正能量的思想,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展现中国人自己的文化,让全中国人都了解自己国家的文化。通过网络文化的发展,也可以了解世界各国先进的文化,从而来改进自己的不足,做到真正的“网络海纳百川,文化五洲同享”。
二、网络文化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
在当今这个网络社会,微信、微博、校内网和淘宝等等网络平台成为了大学生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可以说网络已经成为大多数大学生生活中的一部分,网络给大学生的价值观的确立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一)网络文化对大学生价值观积极的影响
通过网络大学生们可以更好更方便地了解世界,网络文化可以开拓大学生的视野、丰富大学生思想内涵、扩展交际圈。网络文化可以拓宽学生们的视野,由于网络的更新速度飞快,大学生们可以通过网络来最快地了解世界最新的科技和政治动态,这样就可以提高大学生的知识储备和知识的先进性,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的接班人,必须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更好地利用网络文化这一媒介,有利于更好地帮助当代大学生与时俱进。
(二)网络文化对大学生价值观消极的影响
网络的发展给大学生价值观的确立带来了消极的影响,首先,由于网络里的世界丰富多彩,所以吸引了很多大学生,但是当今社会的大学生上网主要是关注一些社会上新颖的东西,很少关注世界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变动,这样给大学生价值观的确立带来了很大的影响,使得很多大学生盲目追求娱乐文化,而忽略了世界政治的变化。其次,网络文化是新兴的文化,涉及的领域比较多,在网络上有很多不适合大学生身心发展的信息,这些信息使得大学生的价值观发生了扭曲,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成长,甚至严重的会造成放弃学业。
三、网络文化视阈下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确立的对策
网络文化这一新兴的文化体系发展速度惊人,几乎影响到了每一位大学生的日常生活,那么怎么利用好这一文化载体促进大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就成为当代社会必须研究的重要课题,网络文化利用好了可以使广大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更好地为社会服务,但是一旦没有利用好,就会严重影响大学生价值观的确立,为社会的发展留下了严重的隐患。
(一)依托网络平台,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知识局限于书本,已经远远不够了,如果知识书面教育不但不会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还会引起学生的厌烦心理,那么如果通过网络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才会有利于学生的接受,在大学生中网络文化传播的媒体很多,比如微信、博客和校内网等等都是大学生们喜欢的网络媒体,那么我们可以有效地利用这些网络媒体对大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
现在很多高校教师开通了自己的博客,在博客上老师可以书写一些具有正能量的博文,同学们在阅读博文的同时就已经进行了自我教育,然后同学们可以在博客上自由书写自己的感想,这样可以让学生敞开心扉畅所欲言,老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留言,来掌握学生当前的动态,从而更好地把握教育学生的时机。我们不仅可以利用博客,还可以利用微信、校内、腾讯空间等等向学生们传播一些正能量的知识,让学生们在娱乐的同时,就可以进行自我的教育,达到真正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二)对网络文化要及时进行净化处理
网络文化是双面的既具有积极意义,也具有消极意义,在网络存在着很多对大学生成长不利的信息,这些信息的传播会影响大学生价值观的确立,那么对网络文化进行及时的净化处理就尤为重要,在社会上有专门的网络监督部门,会适时对网络信息进行净化处理,那么学校也应该建立一个专门的网络净化处理部门,该部门应该适时地对学生们在网络上传播的一些消息进行过滤处理,将一些有害大学成长的信息进行净化,只有这样大学生们才会接受健康的教育,从此避免网络文化的消极作用对学生价值观确立带来的影响。
(三)利用网络文化来传播正能量
在校园里我们经常会看见,很多学生走路时和吃饭时都会拿着手机观看网络新闻、网络小说和更新网络状态等等,这就证明很多大学生离不开网络,那么我们就应该利用网络来传播正确的思想,首先,我们可以在大学生经常关注的网站李一些正能量的新闻,让学生们通过阅读这些新闻来提高自己的价值观。其次,在网络上组织一些正能量的活动,比如正能量的口号传播、正能量的博文大赛和摄影比赛等等,让大学生们将自己的作品传播到网络上,然后通过网络的平台来进行评比,以起到激励大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唐玲.网络文化的兴起与学校德育工作的转型[J].教育评论,2003,(3).
关键词新媒体环境;广播电视;媒介融合;生存;问题;发展策略
美国新闻学会媒介研究中心主任Andrew.Nachison就将媒介融合视为是传统媒介与数字媒介组织之间的互动性合作战略,是具有可操作性的新文化联盟。从技术角度来看,媒介融合会为媒介产业提供两种融合路径:以媒介行业企业通过兼并、控股等方式而实现媒介行业及资源集中的“硬融合”模式,也包括以媒介资源自由合理组合配置,基于市场动机共性所实现的“软融合”模式。
1广播电视与新媒体的融合内涵
对于传统主流传媒广播电视而言,它目前正在受到来自于新媒体环境的冲击挑战,就比如说网络数字媒体。当然网络数字媒体也并非没有局限性,客观讲二者还是存在自身优劣势的,而广播电视若想在新媒体环境下求得更广阔生存发展空间,它需要学会去迎合技术及市场环境需要,与新媒体形成相互互补,因此促成二者之间的媒介融合对于双方发展都有好处。二者应该首先实现传播技术的有效融合,这将涉及多种传播技术融合。传统广播电视具有它的普适性传媒技术优势,它的技术特征有目共睹。而新媒体技术则具有独特性与独立性,实质上它已经将传统四大媒体的传播技术进行了有效整合,实现了传统媒体所具备的所有功能,而且还有所优化更新。因此广播电视才必须在新媒体环境下寻求融合发展,为自身更新换代,下定决心走“硬融合”与“软融合”兼顾推进路线[1]。
2广播电视与新媒体实施媒介融合的利弊问题
2.1有利分析
首先,广播电视如果能与新媒体实施媒介融合,那么传统媒介资源就能实现跨地域性的多角度利用,这也实现了媒介业务形态的相互融合,即多媒体化演变。可以将其视为是一种创造性组合,因为它不仅丰富和深化了广播电视内容,也为新媒体领域吸引了更多受众。目前基于广播电视与网络新媒体的合作项目很多,例如电视新闻栏目、广播专栏等都实现了在网络上的有效延伸扩展,它们也丰富了新媒体环境,为大众传媒发展创造了更多发展机遇。双方都利用各自的优势传播技术并强化了信息传输渠道的多元化发展态势。其次,媒介融合为广播电视实现了受众角色的创新转变,即从单一线性到多重交叉的转变。在新媒体环境下,受众可以借助广播电视与网络功能的全新融合,同时扮演观众、听众、读者、参与者以及用户,这也提高了受众与媒介的接触频率,可以将其理解为交叉渠道的受众优质融合,它高效、独一无二且拥有极高的信息化特征,这是一种良性的传受互动关系,能够提高广播媒介的美誉度和广播电视传播媒介受众的忠诚度,避免受众流失。在新媒介融合角度下,电视广播与网络媒体共同合作形成集团竞争力,为新媒体终端发展提供了更多优势要素和发展机遇。再次,媒介融合改变了广播电视的传播指向,它让广播电视也实现了从共享型传播到分享型传播的无缝转化。广播电视若想在新媒体环境下求得生存空间,就必须改变自己的传播指向,满足受众收视的多元化需求,通过媒体融合为受众创造更大可选择空间。比如说接入互联网,为受众提供有关节目内容的主动搜索、兴趣搜索、时间搜索、自定义搜索等智能化模式,从宏观方面定位广播电视节目播出策略,然后再在微观层面策划具体节目内容与受众服务形式。以上就是对广播电视在传统中全向性共享型传播方式到现如今定向性分享型传播方式的创新转变,也就是对节目内容的有效分化。从长远发展角度来考虑,这种分化确实能为广播电视发展带来新的优势。
2.2弊端分析
加拿大原创媒介理论学家Marshall.McLuhan曾经指出“媒体的形式规定了媒体的内容,因为不同媒体由于信息符码传送技术、接收工具以及媒介特性上的差异而影响到了传播内容的形态甚至内容本身。因此无论是广播电视还是新媒体,它们在主动寻求彼此融合过程中必须考虑如何生产新内容、新模式以适应新媒介形式。但也不得不承认,媒介融合在发展初期也常常会面临用户短缺和收益分配模式不明等问题,这使得广播电视与新媒体双方在新内容创造过程中的积极性都有所降低,同时投资者的资金注入行为也相对变得更加谨慎,直接造成了新媒体市场内容的匮乏,短期内无法实现有效填补,形成巨大的传播内容缺口。另外,传统广播电视媒体还没有找到适合于自身融合新媒体环境的有效运营模式,这对他们打造新生存空间是非常不利的,所以它需要全新的运营模式与经营理念。虽然说受众在新媒介环境下的信息接收状态及生活方式有所改变,但是新媒体环境下信息内容的生产者本质并未改变,此时就需要广播电视根据传播格局与媒介市场发展的此消彼长来积极求变,创造出不同的内容产品来改变自身生存形态,产生新的媒介效益。因此广播电视必须考虑自己新的生存之道,那就是如何找到更好的信息生产、加工、包装以及输送状态,将产品以最大价值交易给受众和广告商,迎合新媒介环境的发展规律及发展节奏,促成真正有利可图的盈利模式[2]。
3广播电视与新媒体实施媒介融合的发展策略
1)迎合媒介融合发展趋势,定位新传媒机构运营模式。在新媒体环境下,广播电视必须找到自身准确的内容定位,即偏向于对“窄众”的有效把握,在面对挑战的同时也把握机遇,表现出为个人针对的特别属性,即做到基于新技术新媒体的“私人内容定制化”。面向于广播电视客户及网民的网络电视节目体验订制,同时也为广告运营商提供全新的广告推广模式。例如,北京传媒就利用资源整合、品牌运营、产业连接、市场驱动等联合发展模式实现了对本地广播电视主营业务的网络化突出,将广播电视娱乐与新媒体业务融合,促成了资本运作活跃模式,形成了较强市场竞争力,让北京传媒能够跃居全国领先位置,实现了广播电视媒介与新媒体环境的有效媒介融合。2)为广播电视更新盈利模式。广播电视靠广告维生,但在新媒体出现之后,广告市场就被重新划分,这就压缩了广播电视行业生存空间,所以广播电视若想继续保持高盈利模式,就必须实现与新媒体的“硬融合”,走跨媒体整合路线,打造更具有竞争力的商业传播模式。广播电视要将自己的节目内容进行多元化扩展,让它能够适应于各个平台,构建“跨媒体平台”,就比如说对重大体育赛事的全平台直播,让所有客户在不同环境下都能收看到直播,且实现对节目的智能化、灵活化定制功能。就像《纽约时报》对自己的评价“我们卖的并不是报纸,我们卖的是新闻,是信息和知识,这和新媒体的发展理念是相一致的”。电视广播仅仅提供的是载体,它如果希望在新媒体环境下依然能有一席之地,就必须重视内容发展,强调内容之于受众之间的互动性,形成互媒体形式。这就需要广播电视领域应用到更多更新颖的技术手段,寻找更多渠道,扩展自己的内容传播方式,进而实现与新媒体环境的“硬融合”,最终获得更多利益。3)灵活充分利用品牌资源优势。传统广播电视进入新媒体环境其实就是品牌的延伸,它并非是仅仅针对产品本身,它也是对传统广播电视媒体品牌资源优势的有效提升。新媒体丰富了广播电视的品牌内涵及知名度,提升了品牌效益,也使得媒介融合发挥了巨大的媒体发展促进作用。在海外,成功跨媒体运营案例数不胜数,他们都合理利用了品牌资源优势,例如新媒体环境下数字纽约时报公司就成功借用了《纽约时报》这一老品牌,在新数字媒介创办第一年就已经赢利。另外像《华尔街日报》网络版也秉承了传统报刊品牌风格内涵,成为全球付费用户最多、网站运营最成功的媒介融合案例。实际上,广播电视媒介在融入新媒介环境后,它必须要重新打造自己的品牌,只有这样才能继续建立市场优势并保持受众忠诚度[3]。
4总结
现代传媒环境要求广播电视必须走创新道路,发展与新媒体之间的有效融合,实现真正的媒介融合。所以基于以上论述,广播电视必须发现自己所存在的问题,明确与新媒体环境融合的利与弊,然后从软硬融合方面做到双管齐下,为自身在新时展创设更开阔空间,迎接新媒体新挑战,为广播电视适应并融入新媒体环境寻找到一条可行的生存之道。
参考文献
[1]陈琳.新媒体环境下广播发展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09:17-35.
[2]田甜.新媒体环境下广播电视的特点与发展研究[J].新闻研究导刊,2016,7(15):128-129.
关键词 :高职新闻课堂;情景教学法;创设与实施
“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意识认知得到深入发展的教学方法。①这一方法重于真实情境的模拟或构建,学生通过角色扮演、课堂游戏等生动活泼的互动环节,容易激发其学习的积极性,教学效果普遍较好。
对于新闻专业的学习,情境教学更是被经常采用的方式之一,比如课堂上模拟采访现场、收看记者招待会撰写新闻稿、将学生直接带到事件发生的真实现场等等。这些模拟或真实的情境操练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及工作应变能力。但有一点需要注意,始终要紧密结合高职学生这一授课对象的具体特点来组织教学。以下笔者结合《网络信息资源整合开发》这门创新课程来谈谈对高职新闻课堂情境的有效创设以及组织与实施的一点思考。
《网络信息资源整合开发》是一门创新课程,其开课目的主要着眼于学生整合策划思维的培养,以顺应信息内容服务产业飞速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网络信息资源整合开发外延太广泛,该课程将从网络新闻专题策划与制作这一小切口切入,进而拓展到其他类型信息资源整合开发的途径与模式的讲授。
一、创设情境要紧密结合工作实际
该课程的授课对象主要是大三年级的学生。高年级学生在配合老师完成情境教学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热情或动力往往要比低年级的学生弱。尤其是情境设定不符合其心理预期,或不能有效与工作实际接轨,其表现尤为明显。这与其既往习得的学习习惯、个人思维方式的转变、对专业知识的认知以及因由就业压力带来的浮躁情绪等都有一定关系,因此要讲好这样一门创新课,引发学生学习兴趣,一定要结合业界的岗位职能与需求创设情境,实施对学生的培养和操练。
首先是纵向体验。引导学生密切关注各类网络资讯信息,并实际体验并熟悉信息资源整合与开发的整个工作流程。以专题类资讯信息的整合开发为例,其流程主要包括专题选题的捕捉、角度的选择、资料的收集整理、栏目的确定、最终形成专题产品。通过多次模拟操练这样的工作流程,学生会有效习得一种惯性思维,在第一时间明确内容的价值程度,切入的方式以及整合的形式。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按照工作流程分配课时,即讲完专题,撰写策划书,学生马上动手制作专题,不能将理论与操作完全分开,这样会导致学生学习出现流程脱节或重心偏移的情况。另外,教师还可采取集中授课的方式,引导学生高强度关注某一重大新闻事件的发生发展,并对有效信息进行梳理整合。比如每年“两会”期间可打散原有的授课流程,组织学生全程密切关注“两会”报道并进行信息整合,推出若干专题产品。
其次是横向操练。工作流程熟悉后,可将工作流程做进一步分解并作强化训练。在这一训练过程中尽可能在每一环节都为学生找到合适的情境。这些情境一则可来自业界的经验总结,二则可来自学生实际训练中出现的典型问题。之于前者,可将近年来出现高频次的网络选题,以及有代表性、有创新性的专题进行梳理,并总结类似选题的报道模式与规律,形成媒体案例库。以这些案例作为任务项目,实际课堂中创设诸如“选题会、专题角度讨论会、比稿会”等诸多情境,组织学生操练。这其中须注意任务项目完成的周期控制。之于后者,可将学生中有价值或有典型问题的整合与开发的策划方案以及产品进行梳理,形成学生案例库。通过拟练这些出错或意外情境,学生能切身感知信息整合策划的角度、逻辑思路以及整合方式方法,包括产品的形态呈现等。
二、创设情境要注重启发学生思考
信息整合绝非简单地将新闻事实或其他资讯信息进行堆砌,要能快速对新闻事实或信息作出价值判断,并能藉由受众需求,挖掘其背后价值。还是以策划新闻专题产品为例,作为高职新闻专业的学生,在媒介素养这一块尚显薄弱,很多学生新闻视角相对单一,价值判断与解读能力不是很强,不能快速有效把握新闻信息的深层价值。这需要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一定要注重学生新闻敏感及思维方式的培养。一是,设置这些新闻事件背后更多元、更深刻的视野或角度,启发学生思考。二是,将学生置于特定的媒体背景中,不同的政治、商业及媒介环境下,选题确立、角度选择、栏目设定等方面都会有所差异,让其以一个媒体人眼光对事实作出快速判断与分析。
比如针对2010年“法国”一事,可以创设这样的情景,即设定法国本地媒体、欧洲媒体美国媒体、中国媒体等不同的媒体环境,让学生身处不同的媒体背景中,对这一事件作出讨论。另则,教师在其中要做适时引导与总结,尤其是角度的选择方面。法国的核心是退休制度,其罢工的主体有青少年、移民群体,其博弈的双方是政府与工会,罢工的结果是对法国经济造成重创。这些点都可以成为新闻专题制作的角度。另外还可结合中国实际情况,探讨中国退休制度改革;可以对比分析法国2005年分析法国移民问题;可以从资本主义制度角度来探讨莱茵模式的利与弊;可结合金融风暴的背景来分析罢工对法国经济复苏的影响等。但在引导过程中,老师一定注意不能将话题说得太满太透,要留有足够的余地引导学生去思考,激发他们的潜能。尤其是高年级学生更需要与老师的平等对话,更需要尊重与自信的构建。因此教师要着力构建更为开放的话语空间,以更为放松的姿态参与学生的讨论中,尽可能在师生之间营造良好的情境氛围。
三、创设情境要充分借用各种实训平台
有效开展情景教学还有一点很重要的就是构筑真实的工作场境。首先,积极为课程搭建实训平台。比如要让学生真实体验一个网络专题产品从策划到制作呈现的全过程,必须要为其设置一个可以实现页面创建、内容上传与的实训平台。学生在该平台上操作,不仅是习得能力,同时通过成果展示,学
生亦可增强更多的学习兴趣。
其次,借用各种网络媒体的开放平台。学生对于新鲜的网络产品总是抱有很浓厚的兴趣。比如人民网辟有“人民网络日报”平台,网络日报实际也是一种信息整合产品的样态。可指导学生实际制作几期网络日报,让其对这类整合产品有一个更为直观的了解,同时也启发其开发多元产品的思路。另外,腾讯网的“今日话题”栏目长期招聘编辑。可以让学生实际参与制作专题并投稿,以锻炼自己的实战能力。
再者,推介优质论坛,让学生多登陆发帖,积极参与热点事件的讨论,并撰写“网评”。高职新闻专业的学生在软件技能操作这一块训练较多,动手制作能力较强,但动笔写作的能力则欠佳,指导学生参与一些时事类论坛的写作,可以有效提升学生对网络资讯信息的价值判断能力以及逻辑思维的建构能力。
综上所述,情境的创设与实施直接关系到课程的授课效果。面对高职新闻专业的学生,既要要充分考虑其就业导向的知识结构与能力特长,又要兼顾其功利、既得、速成的浮躁心理状态。通过创设合理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充分体验到课程本身的趣味性、情感性以及潜藏其间的思维建构性。正如情境教学法的创始人李吉林所言,“情境教学法是要构建一种特殊的教学环境,让学生更好地体验教学内容中的情感,使原来理论知识变得生动形象、饶有趣味。②因此,情境教学法一定要因势利导,牢牢抓住高职学生的学习兴趣,既使学生掌握一些可以速成的技能,又能将专业知识、理论架构真正内化为学生的专业素养。当然,有效教学情境的创设以及组织与实施是一个内涵非常丰富的课题,还有很多问题有待我们进一步的思考和探索。
与综合音乐网站相比,这些网站更具有指向性和专业性特点,是属于上文所提到的专题性网站类别。古琴网站与传统音乐专题网站具有一致性,即同样涵盖官方、民间、高校三个类型。就笔者所了解由隶属于中国音乐家协会、中国民族器乐学会的古琴学术委员会创建的“中国古琴音乐网”是目前国内最重要的具有官方背景的古琴传播网站,网站内所涉内容中有具体的组织架构和章程,不仅涉及琴乐本身,还涉及琴乐以外的社会性活动,如考级、评奖等,具有一定官方性和权威性;民间古琴网站主要的创建人分为专业琴家建立的综合性网站;专业琴家建立的个人性网页;琴社或琴坊等民间组织建立的综合性网站以及古琴爱好者建立的网站,如琴家丁纪园主持的“中国古琴网”、由皓月琴坊创建的“太仓古琴网”、由成公亮主持的“秋籁———成公亮古琴音乐网”等,这些网站基本关注于琴乐及琴乐文化本身,网站的专门性更强。具有高校背景的独立古琴网站并不多见,常见的形式是建立在门户网站的博客或是其他社区网站中,如北京师范大学松风琴社就是以“人人网”的轻博客“人人小站”为依托建立的交流博客、四川大学古琴社则有建立在“天涯社区”的博客、中山大学澄心琴社则依托“新浪博客”建立等,这类网络传播由于受众群群主要集中在社团、琴社成员中因此相对与前面两类传播其受众群较窄,内容也以博客文章为主要形式进行古琴研习上的交流、相关活动信息等。在此基础上依据传统音乐网络传播的特征进一步分析,在古琴音乐网络传播类型中静态传播与动态传播并行,但两者的传播的侧重各不相同。从网站内容来看,一般独立的专题网站静态性特征更为明显,动态性特征相对较弱,传播者与受众的交流只是网站的一部分内容,如:中国古琴网,从网站内容可以分析古琴网因具有官方背景,而导致其传播的信息不仅仅是以古琴艺术本身进行传播而带有鲜明的政策性和权威性,是官方政府部门对古琴这艺术形式的管理代言窗口。因此,它更注重的是代表官方的重要信息的如:学会活动等;古琴艺术在国家语境中的管理如:学会章程等;政策层面或权威机构对这一传统艺术的规范如:考级等。此外,通过“百度”搜索引擎以“琴社”为关键词进行搜索,便会找到“西湖琴社”、“燕京琴社”和“春风古琴社”等专业社团所创建的与古琴艺术相关的专业网站。这些琴社网站都设有相对固定的栏目,它们一方面从古琴艺术、古琴欣赏、古琴教育、古琴论坛等方面推广传播古琴艺术,另外一方面也在不断地推荐琴社本身,以此提高其琴社的知名度。因此,静态传播形态下的专题网站的特点在于,其一,信息源都通过传播中的把关人经过信息筛选后上传网站,受众在进行人机交互时只需要接受这些信息,反馈特别是即时的反馈不是网站的主体功能;其二,受众只是被动的接收信息而无法即时反馈,而信息传播的有效性、透明性在这个过程中被忽视;其三,由于是专题网站的性质,信息源的输送者需要一定的专业素养,但受众却没有任何限制。据CNNIC的第三十次调查报告显示至2012年6月中国博客和个人空间的用户达35331.3万,而微博用户总数达到27364.5万。
古琴的网络动态性传播则即是指依托网站建立的这些博客、个人空间或微博等网络虚拟社区(空间)平台进行的互动交流。如于2007年开始在“搜狐网”上开办了个人博客的琴家赵家珍,借此平台为广大古琴爱好者提供各种古琴演奏视频及其古琴讲座,并通过留言与受众进行交流,其2007年创建始至今的访问量为485805(数据来自赵家珍个人博客)。但就互动性来说最强的要数新兴虚拟平台———微博即微博客(MicroBlog),这是一个基于用户关系的基础上建立的信息分享、传播以及获取的平台。用户可以通过WEB、WAP以及各种客户端随时随地组建个人社区,以140字左右的文字更新信息,并实现即时分享的网络社交平台。在古琴网络传播中,微博依靠它瞬间、即时、零门槛的特点已成为古琴音乐传播的重要手段。四川大学古琴社在“人人网”上开通了“四川大学古琴微博”,主办者通过与古琴爱好者的互动,充分利用了网络社区、论坛、微博的资源进行古琴艺术的动态传播;岭南古琴传承人谢东笑建立的七木琴社所创办的同名微博“是集创作、交流、传承于一体的古琴文化空间”②,共发表微博2074条③。笔者通过网络搜索新浪微博,其中具有“古琴”标签的认证用户为337位,微博群129个,古琴活动455个,与“古琴”相关的微博1680117条④。微博的即时性、广播性的特点加快了古琴音乐文化的传播以及古琴文化传播与受众之间的更为直接的交流与互动。由此可见,动态传播形态下的虚拟社区(空间)与静态传播的特征相比区别在于,其一:所传播的信息源虽然同样都是通过传播过程中的把关人经过筛选后上传至平台的,但由于其更注重交互性特点,使得传、受两者的身份往往会在信息的双向传播中互换,即受众可以既是受传者也是传播者,这也是动态传播中最典型的特征;其二:各个终端用户是处于一个平等的交互平台之上,而传、受双方是否能就信息顺利解码,并得以反馈,完成良性互动,则要看接收者能否具有解码信息的能力。因此,在信息筛选的过程中对传播者的专业性要求并没有那么严格,反之接收者则需要一定的专业素养,以达到有效性反馈的目的。
传播环境的变化对古琴音乐传承方式的影响
根据以上议题分析,可以显见当代古琴音乐文化的传承方式必定会因为传播环境的改变而发生变化,传统的琴乐传承不外两个主要途径:其一,民间传承:自古以来中国传统音乐是建立在师徒关系之上以“口传心授”为主要方式的传承,古琴也不例外。主要有如下三类表现方式:第一类为家族式传承:这种传承方式是古琴艺术在早期的发展阶段主要的传播方式,其传承的对象一般是具有血缘或者建立在宗法、血亲关系之上的家族成员,这就注定了古琴技艺传播者的自主选择权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由此导致琴艺继承人的数量和演奏风格都受到一定的限制,如琴师王既甫(1807—1886年)将琴艺传给了自己的四个子女,其子王心源又将琴艺传给自己的儿子和同宗晚辈[5];与王既甫并称“诸城二王”的王冷泉的徒弟王燕卿和王占亭也是王姓家族传人[6]。第二类为琴社传承:琴人通过结社,完成宗派认同,并通过琴乐教习活动,达到传承目的。而琴社的组成倚靠琴派核心人物建立,并通过琴社雅集促进不同琴人、甚至是不同派别、不同地域间的交流和传播,如:闽派古琴代表人物祝凤喈在其琴艺练成之后建立的“琴楼”在当时当地都产生了较大反响,而西湖琴社每年定期举行的元宵琴会、清明琴会、端午琴会、重阳琴会、岁末琴会等主题琴会,为古琴文化的推广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7]其二,随着现代教育体系的建立,学校成为古琴传承的另一重要场域。具有重要文化象征性的琴乐,原本在中国传统社会中是具有深刻的政治寓意即“阶级性”———士大夫阶层。而随着近现代学校教育体系的建立,琴乐被列入该体系的音乐学科内。部分高等音乐院校开设了古琴课程,如1956年,梅庵琴派的刘景韶在上海音乐学院担任古琴专业教师,培养出一批当今活跃在琴坛的著名琴家龚一、李禹贤和林友仁等。[8]这些传统的音乐传承方式在历史上无疑对传播文化起着主导作用,其传播的形态主要是集中在人际传播的范畴。然而就传播面的广度和深度而言显然无法与当代大众媒介相比,更无法与拥有数以亿计用户的网络传播相比。事实证明“全方位的网络音乐传播已把音乐教育纳入其中”[9],古琴的传承也不例外。根据传播学原理,我们可以总结出网络传播具有远程性、即时性和延时性等特点,而这些特点改变了古琴传统的传承方式,使得琴乐打破了固有的文化、政治和阶级界限,获得较人际传播中更为多的受众,从各网站点击率研究过程中虽然笔者无法深入到每个被研究网站或博客内部获得更为核心的数据,但如表中所述,无论是网站的点击率还是博客的访客量也足以说明网络覆盖下受众的普遍性。下面笔者将从古琴网络教学的角度来阐述古琴传承的变化:首先,无论是传统“口传心授”的传承方式或是后来的学校教育体系,基本都是师傅(老师)与弟子(学生)近距离地人际传播。传承空间是现实的物理空间,因此受到场域的阻扰,被传授者的数量有限往往只是单个或几个人。而网络的发展,打破了场域空间的物理限制,琴乐学习的信息源通过上传通道到达终端服务器实现远程教育的目的。远程网络教学内容丰富,社会不同群体中爱好古琴的受众可以突破时空限制,通过网络平台,在终端服务器上学习琴乐。古琴的网络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传统琴乐传播受众小,传播面窄的不足。如前文所述具有静态传播特点的专题网站就起到的这样的作用,琴社和著名古琴演奏者(比如成公亮),通过网络上传古琴教育视频,教授学生如何演奏古琴;部分专业音乐院校(如中央音乐学院)建立了网络教育学院,通过网络为学生提供远程古琴音乐教学内容。其次,动态性网络传播的虚拟社区(空间)由于其操作性强,普及面广,更大程度上促进了“网络的即时教学工作”的发展。师生在网络的两个终端进行授课与学习的互动(如传承岭南古琴的七木琴社腾讯qq社区等)。教师与学生的琴声、姿势、语言等得到了及时沟通和交流,克服了静态网站视频单向传播的弊端,进一步拓展了古琴网络传承的互动空间。其三,古琴的网络传承,还有具有延时性的特点。所谓延时性即受众可以无限制的搜索储存于网络空间的大量古琴音乐信息进行学习或讨论,而这时音乐信息的使用对于的时间来说是延长的。这样的延时性打破了传统传承方式中对时间和人的限制。这一特点在古琴网站以及网络社区都存在。当习琴者或传播者对某一问题话题进行网络讨论时,受众即可以选择即时参与讨论,也可以在话题一段时间后再登陆社区进行讨论或研究;另外,习琴者对于某段视频或者某个古琴问题产生兴趣时,亦可以通过网络进行搜索,主动寻找网络中该学习项目进行学习或讨论,而针对同一问题在网络中往往可以找到好几个不同的学习范本。
网络环境下古琴音乐传播的利与弊分析
网络是一个开放、互通的自由平台,其特点就是“有选择性,网络媒体可以使人们只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音乐和音乐话题”[10]。选择的自由给古琴爱好者以各种便利。然而,网络毕竟是一把“双刃剑”,通过网络途径来传播古琴艺术也不可避免地存在一定的弊病。通过古琴网络传播的利弊分析对如何利用好网络资源更好的为古琴以及传统音乐的传承服务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笔者根据上文分析以为无论古琴网站属于那种类型,其传播形态都具有静态和动态的特质。在这样的特质之下,古琴音乐的网络传播相较于传统媒介传播必然具有专业性强、覆盖面广、传播速度快、使用方便,不受时空的限制优势:一、专业性强。由于“古琴”身份的限制,注定了该类网站有别于其他网站而具有特定音乐种类的专业性指向。而网站或社区的建立者往往是该领域中的“局内人”,因此,上传信息具专业性特点。同时,网站的建立更为古琴音乐的创作者在自由的状态下提供了充分展示其古琴理念与音乐审美的场域空间,极大地激发创作热情。二、覆盖面广,传播速度快。网络环境下传播不再受到载体的限制,其传播不仅是网状的,而且呈指数速度递增。即每一接收音乐作品传播的主体会和传播者一样成为新的传播者,而原有的传播者仍然可以继续传播。同时,更加多元化的网络音乐终端包括个人电脑、手机终端、车载终端、网络游戏终端、企业的终端、家庭视频终端等可使网络琴乐传播无处不在。而受传者只需要一台电脑一根网线或者无线终端就可以任何时间自由地选择在线视听或者下载古琴资源。三、使用方便,不受时空的限制。网络资源库中海量的的音乐信息为古琴专业人士搜集资料提高古琴水平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古琴的爱好者还可以将自己喜欢的古琴视频或者某些观点上传至论坛,供大家学习和参考。网络传播的便捷性,选择的自由性、资源的丰富性将对古琴的传播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然而,网络传播迅猛发展的当下,古琴艺术的传播和传承对网络过分的依赖将影响到古琴艺术偏离该艺术发生的本源———文化属性———“儒家文化的精英艺术属性”———“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代表”[11],导致只关注其表象中的表演与技术,而弱化了古琴音乐背后的审美趣味、文化象征,同时由网络发展可能带来的知识产权纠纷也是需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首先,网络传播对于古琴艺术的审美具有一定的影响。“小众精英”艺术的古琴音乐,历来为传统文人士大夫修身养性自省之道,其以清远古淡为至美,体现了清雅致远,闲适虚静的审美情趣。然而,网络平台是一个在市场规则和商业利润支配下,倚靠在科学技术之上的大众传播虚拟空间。由于其零门槛的界线导致将文化的“大众化”、“娱乐性”推向极致。凡是在此平台之上的文化都离不开“被大众化”的宿命。琴乐网络传播也越来越驱向于让更多的人喜欢、听懂为宗旨,也就是说在大众传播的技术手段之下让更多的受众接受这一“传统的”“精英化”的艺术种类。网络中的琴乐演奏不再是一种自省的行为而是一种面向更多人的表演;网络中的琴学教学更多的是关注于技术层面的表达;同时由于网站运营的需求,有的甚是是一种隐形的商业性的行为。如此,网络传播中古琴文化势必由精英化、自省性、审美性向大众化、娱乐性、技术性妥协。“在古琴的大众化传播中,特别是在运用一些现代形式通俗载体的过程中,亦会产生一定的负面效应甚至出现严格意义上传承质量的下降琴乐在大众传播媒介的传导中,也会进行价值与精神的消解。”[12]如何避免过分重视网络传播古琴艺术而导致其审美、文化内核被剥离,最终失去其传统神韵和审美价值,仅仅只剩在“演奏”、“技术”等表象层面上的传统琴乐。是我们对古琴当代传承保护过程中需要考虑的问题。其次,千年以来的琴乐发展已经跳出了单纯的技术与表演构成的纯音乐层面,进入到涵盖艺术、文化乃至儒、释、道三教为主的诸子百家之琴道的审美境界,也使得它具有其他音乐形式所不具备的文化含义。这些承载的文化意义时刻依附在琴乐的“口传心授”的传承中过程中。琴乐演奏中讲究“吟、猱、绰、注、上、下、进、复”等多种手法,单单一个吟的指法就有细吟、大吟、游吟、飞吟、长吟、落指吟等多种精微分类,不同的演奏手法能表达出不同的音乐神韵。而这些只有在传统教学的师徒相授过程中才能达到。师徒相授的传承是透明的,无障碍的传播,受者可以直接感受传播者对音乐、技术的理解以及他传达出来的要领。在这种一对一、面对面的过程中,传者和受者才有可能以最小的心理距离进行艺术交流,并在互相配合之中来共同完成对古琴音乐形象的塑造。即使最先进的技术传播手段,也无法完整地替代这种师傅当面指点和示范所传达出来的古琴艺术的神韵和灵动。依靠科技技术发展的网络传播,是通过技术处理将琴乐传播内容储存在网络数据库中,并通过终端处理器实现信息的还原。虽然人们可以这样无障碍的、具有自主选择性的随时接受琴乐信息,但接收到的是数字化的技术音像,即使是高清的技术,它依然是通过机器过滤后的信息。这意味着古琴艺术的传播必受到非琴以外的设备的影响,如:服务器配置的高低、网络传播的速度等。因此,即使在具有即时反馈的特点的网络互动平台上,琴乐传播的“透明性”“即时性”仍是有别于人际传播中的口传心授的。这种传授方式因为受到技术媒介的影响而具有一定的模糊性,并会影响到古琴艺术传授的效果。其三,网络传播中的知识产权问题。虽然网络传播的整体发展有利琴乐传播,但也应该看到在网络传播过程中产生或有可能产生的知识产权纠纷。目前,对于广大的网民来说,从互联网上下载免费音乐信息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但一些未经合法授权的数字音乐能够得以下载,以及部分网站受利益驱使提供某些盗版链接的行为侵犯了版权所有人的信息网络传播权,甚至出现未经任何许可在网站上提供音乐的浏览、试听、传播和下载服务,并通过这项盗版业务,获得巨额利润的现象。随着网络在古琴传播过程中影响面的不断扩大以及古琴学习热潮的兴起,古琴音乐传播过程中的商品性也在不断增强。为利益驱使琴乐的传播也将出现同样的问题。但我国现行著作权法立法较早,实在难以适应快速发展的网络著作权保护的实际要求,一些网络传输等重大法律问题缺乏规范与定位,而且也缺乏可操作性强的具体法律规定。音乐网络传播侵权的情形时有发生,因此,我们始终面临着一个两难的问题:在通过网络最大范围内促进古琴艺术传承和发展的过程中,如何依法地维护原音乐作品版权人(琴曲演奏者或琴曲创作者)的著作权,以及音乐制品出品人的邻接权的权益,保护好音乐创作者、表演者、制作者、传播者的积极性,从而最终促进古琴的健康传承和发展。
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