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采购管理报告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一、回顾2020
1、库房管理
①、顺利完成一次小修、一次大修、#1炉修复及日常物资收发工作。
②、完成了废旧物资回收,年终物资审计、盘点工作。
③、做到了物资到货及时通知,及时验收,发现问题及时反馈工作。做好物资出入账统计,报账、核对、6S等工作。
2、采购管理
①、2020年全年采购总金额为:2016万余元。
• 2020年全年采购总金额为2016万余元;
• 维护用料物资采购390余万元;
• 2#机大修费用共445万余元;
• 消耗性物资共590万余元;
• 劳保29万元;
• 零星用工41万元;
• 资本性开支费用468万元;
• 1#机小修28万元;
• 建筑合同17万元。
②、收获与教训
收获:
Ø 顺利及时的完成了小修、大修、修复等采购任务,为生产运行的安全稳定提供了强有力的物质保障。
Ø 员工工作主动性大幅提高,做到了与各部门的及时沟通、协作,积极想办法共同解决生产过程中遇到的难题,满足生产需要。(如:测绘备件等 )
教训:
部分物资采购数据统计不及时,报账不到位,影响公司运营数据及决策。
二、2021年形式和任务
库房管理与物资采购除了满足日常维护需要外,同样要完成本年度的小修及大修物资保障工作。物资采购在结合公司创新及节能降耗基础上,还要完成以下大型项目,如:大修招标、循环水供热招标、北部管线招标等。
1、 库房管理在完成出入库、验收、统计、报账等各项工作的前提下,要努力做好全年的物资盘点工作,结合新的物资管理体系的实施,做好与之相对应的库房管理工作。
2、 物资采购要保证全年采购任务的高效、安全、顺畅的完成,无特定的、人力所不能左右的因素,力保采购过程的及时、准确。
3、 与各部门配合做好2021年各大型招标项目管理监督管理工作,及临时用工监督管理工作。
三、2021计划与措施
1、库房管理
①、以专业知识学习和库存物资盘点为媒介,提高管理人员对物资的认识和了解。依据库存物资情况,与相关部门及时沟通,降低库存。
②、加强对个别物资的日常保养,保障库存物资质量。做到对每种物资存放位置清楚、准确。
③、对库存物资进行调库、定位;使库房管理更加科学有序,便于发放及盘点。完善最低储备定额制度。
④、严格落实以旧换新制度,做好废旧物资回收。做好物资存储中的日常盘点,做到日清月结,争取实现帐、物、卡相符率100%。
2、物资采购
①、适时、适质、适价完成各项采购任务。
认真遵照物资管理体系要求,严格招标比价程序,保证采购过程的公开透明。逐步实现在采购前、采购中、采购后的各个环节中有相关部门的参与与监督,并形成常态化。
②、处处精打细算,努力节约采购资金。
采购人员要做到熟知所购物件的性能、特点、在生产中的地位、作用、市场行情,核算采购效益。实现以最低的价格,采购最好产品的目的。
③、及时完成采购计划,再次提高服务意识。
采购任务的顺利完成,离不开采购人员责任心的加强,离不开对采购业务的精通。2011年供应部在建立健全考核机制的前提下,努力提高采购效率,积极主动地深入生产一线,了解采购需求,有预见的完成采购任务,为各部门解忧分愁,将部门的服务意识再提高一个档次。
④、围绕控制成本、采购性价比最优的物资等方面开展工作。
2021年供应部要在充分了解市场信息的基础上进行询比价,在现有人力资源基础上实现综合管理员、经理,二级价格复核机制,力求最大限度的控制成本,为公司节约每一分钱。
⑤、加强员工自身修养,保持良好工作作风。
供应工作是企业创造效益的第一道闸门,事关企业利益得失。为此,2021年要加强员工思想教育,明确岗位职责,对公司负责,对自己的岗位负责,摆正心态。
四、个人体会
1、采购不是简单的买东西,还有很多其他的事要做,除了不怕苦不怕累之外,还要有吝啬的心,因为吝啬的心才能为公司争取到最大的利益,才能时刻把公司当作自己的,时刻从公司出发,发现问题,为公司节约成本!
2、干供应费心、费力、真累,且容不得半点马虎,做事必须细心,谨小慎微。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满足使用需要,不出问题。如果光有一腔工作热情,不讲方法,很难保证不出漏洞。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5)13012502
道路运输是我国重要的基础性和服务性行业,道路运输行业的健康发展对我国经济的发展进步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道路运输行业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依法执政,全力实施道路运输“提速中部、东联西拓”的发展战略,在提升道路运输保障能力和公共服务水平方面有了一定提升,同时道路运输管理机构的财务管理工作也发生了一定变化,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应当采取有效措施改善,提高财务管理水平,充分发挥财务管理工作在道路运输行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1道路运输管理机构财务管理现状
成品油价格和税费改革前,道路运输管理机构的经费主要来源是公路运输管理费,而随着国家成品油价格和税费改革,公路运输管理费变为中央燃油税,收入成为中央燃油替代性收入,属一般预算资金,资金拨付全部实行国库集中支付,改变了税费改革时期“以收定支、以缴定拨”的经费拨付渠道,职能上由原来的“管收管支”变为现在的支出行业服务管理部门。道路运输管理机构逐渐认识到加强单位内部财务管理工作,提高单位管理水平的重要性。道路运输管理机构采取了相应的措施健全和完善财务管理制度,加强财政资金的预算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规范财务行为,在财务工作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但仍存在一些不足和需要进行完善的地方。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变革和事业单位管理的改革,我国事业单位逐步走向社会进入市场,但由于受传统政府部门职能和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财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需要不断进行完善,例如:在近几年新型财政体制改革不断深入的情况下,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在预算管理方面表现的依然较为薄弱,预算编制部门不适应新的预算编制方式,仍旧习惯于采用基数递增的方法来进行预算的编制,从而造成单位部门预算编制结果不够准确、预算内容不够全面,致使不能科学有效地了解单位财务收支活动的真实情况。在内部控制方面不够完善,对财政资金的执行和控制仍然存在漏洞。内部审计工作没有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财务工作人员专业素质与职业道德有待提高等。这些已经对财务工作的质量造成一定影响,因此,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应紧随经济发展以及国家改革的步伐,积极采取有效措施提高财务管理水平。
2提高财务管理水平的措施
2.1完善财务制度建设
随着新的《事业单位财务规则》等法规的颁布实施,各行业、各部门纷纷建立新的财务管理制度,自上而下形成了新的财务管理体系。一方面,为了适应我国财政体制改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与国际接轨的需要。另一方面,随着国家财政体制改革及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事业单位的内外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事业单位服务的对象、服务的方法也发生很大变化,事业单位取得资金的渠道与过去相比有较大区别。因此,道路运输管理机构要严格遵循财政部最新颁布的《事业单位财务规则》、《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以及中央、地方制定的相关法规、政策及规章制度,紧跟国家深化改革的新形势,建立健全单位内部财务制度和管理方法,对财务工作的细则和办法进行修订,规范财务管理工作,使财务管理工作有章可循。
2.2提高预算管理水平
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全面性和准确性是单位加强预算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和效率的前提条件。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在预算管理上应坚持统筹兼顾、勤俭节约、量力而行、讲求绩效和收支平衡的原则,本着科学合理,有利于事业发展的原则,明确资金使用方向和投资重点,科学合理编制部门预决算草案。大力推广公正公开、项目绩效评价和责任追究等管理制度,对于资金支出比较大的项目,要充分发挥财务工作的预测性和前瞻性,分析财务风险,使预算能够更加贴合实际。进一步细化收支项目,落实政府收支分类改革措施,在预算执行上必须严格按预算批复有计划的组织收入、安排支出,逐步杜绝随意变革预算、追加预算的做法,发挥好预算在控制成本中的重要作用,同时在预算执行过程中要加强监督与跟踪,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
2.3加强财务内审力度
事业单位内部审计相当于增强对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保护的屏障,可以及时地审查出隐藏于单位中会对事业单位整体发展造成危害的因素。要完善事业单位财务监督,就必须重视并强化财务内部审计工作,按照事前审核、事中监督、事后检查的要求,建立健全财务监督检查机制,及时掌握资金管理和使用情况,保障各项资金安全使用。首先,道路运管理机构应当提高内部审计部门的地位,重视审计部门在人员配置和工作开展中的独立性,明确单位内部审计部门的工作职责,为最易出现财务管理问题的领域配备审计资源,提高内审的执行效果。其次,应当根据实际工作需要,适当给予内部审计部门一定的行政处罚权利,便于审计部门开展工作,尽早发现财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加以解决。再次,应不断加强外部审计监督,自觉接受财政、审计、监察、上级主管部门、社会审计机构等对单位的审计监督工作,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性。
2.4提高财务人员专业水平
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应根据不断变化的内外部环境,积极加强对财务人员专业素质的培训工作,培养财务人员的学习能力和适应能力,让财务工作人员具备过硬的专业素质,能够顺应知识变革引起的经济变化,更好地应对各种变革对财务系统带来的影响,使单位财务管理能够健康发展。同时,单位应增强财务工作人员的法制观念,组织从事财务工作的相关人员认真学习与事业单位相关的法律法规,向其讲述违规行为带来的严重后果,使其在工作中坚持原则、自觉遵守和执行各项法律法规,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廉洁自律,减少违规操作的现象,保证单位财务管理工作顺利开展。
3提高财务管理水平的保障
3.1组织机构
道路运输管理机构的内设部门以及下设部门应在道路运输管理方面、政策把握方面、未来发展方面以及后勤保障等方面为财务管理工作提供相应的支持,上级部门以及单位主要领导要充分认识到财务管理工作对于整个单位的健康发展的重要性,给予财务管理工作大力支持及配合。各部门之间更应相互配合,相互监督,切实保障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提高财务管理工作的效率。同时为确保单位相关财务制度的执行效果,可协调上级主管部门、财政、审计、监察等部门对财务预算执行情况进行监督,确保财务管理工作按规进行,保障财务管理工作的质量。
3.2硬件设施
目前,事业单位处于经济社会不断进步的大环境下,经济因素对单位起到了很大的作用。道路运输管理机构一方面要努力完成各项目标任务,只有拥有充足的资金才能保障单位正常工作顺利、高效地开展。另一方面应响应电子政务的发展要求,积极开展针对财务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加大信息基础设施的投入,采用成熟的财务管理软件,以保证财务管理各项业务及时获得新的财务信息,道路运输管理机构的下属单位也可以使用本单位网络的客户端及时获得需要的各种信息和软件、硬件资源,达到资源的共享,这将大大降低道路运输管理机构的管理成本,既方便对下属单位部门的服务管理,同时也可满足监督管理部门的监控需要,确保财务数据的真实性和时效性,从而促使道路运输管理机构的财务管理水平得到整体提高。
3.3人力资源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进步,事业单位内外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道路运输管理机构一方面要加强单位职工对业务新知识、新理念、新法规方面的学习,督促职工掌握单位财务管理制度的内容,遵守财务管理制度的要求,同时明确违反制度行为的处理办法。另一方面应建立健全职工考核制度,加强制度化建设,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实现相互制约,相互监督,全体职工提高自身的要求,自我约束,积极配合财务管理工作,为提高单位财务管理水平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绩效考核,也称为业绩考评,是根据企业员工的工作目标,运用科学的定性和定量的方法,对员工工作的实际效果及其对企业的贡献或价值进行考核和评价的过程。财务报告作为企业资产状况、经营情况和现金流量的重要信息载体,通常是绩效考评指标的主要信息来源,但由于财务报告数据的主要根据会计准则编制获得,与管理人员的实际业绩往往存在偏差,因此在绩效考评中,将财务报告转化成为“管理报告”就十分必要了。本文通过分析财务报告和管理报告中企业业绩指标的差异,从实际操作角度提出财务报告向管理报告转化应考虑的具体因素。
一、财务报告和管理报告概念的提出
财务报告是指企业对外提供的反映企业某一特定日期财务状况和某一会计期间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的文件。本文中的管理报告泛指企业对内提供反映企业某一经营周期经营成果,以及其企业内部各项管理工作成果的文件。管理报告通常没有固定的格式,各个企业根据自己的需要编写,一般结合企业的发展战略、工作计划的执行情况展开。
二、财务报告与管理报告的区别与联系
财务报告和管理报告中的指标都反映了企业经营和管理的成果,是绩效考评指标的数据来源。由于财务报告能够反映企业某一特定日期财务状况和某一会计期间经营成果、现金流量,能够较为全面反映企业财务和经营方面的信息,因此财务报告提供的数据和比率通常被用于绩效考评的业绩指标来源。但是,有时候会发现财务报告的数据与企业实际的经营情况并不完全一致,无法准确客观地反映企业和员工实际的业绩情况。这个如果以财务报告额数据和比例计算的指标作为绩效考核的依据,可能会得出不恰当的结论,影响绩效考核的效果和作用,此时管理报告的数据就显得十分关键。
财务报告和管理报告都是企业运营和发展状况的书面记录,但二者又是不同的。首先,使用对象不同。财务报告的使用者主要是是企业外部,即企业的投资人,债务人和主管部门等;而管理报告的使用者主要是企业内部,即企业的主要决策者和管理者。其次,使用目的不同。财务报告是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编制的,即企业某一日期财务状况和某一会计期间经营成果、现金流量,主要向企业外部相关人员提供企业的财务信息;管理报告则主要反映企业某一经营周期经营成果,着重反映企业发展战略和工作计划的执行情况,主要向企业内部管理人员提供改进管理的相关依据。再次,确认和遵循的原则不同。同一个交易或事项,可能得出不同的结果,造成财务报告与管理报告的数据不一致,进而计算的指标也不同。最后,报告涉及的考核期间不同。财务报告是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的基础假设编制的,涉及的日期通常是公历年末、月末,涉及的期间一般的是公历的年、半年、季度、月份;管理报表主要是根据企业经营周期的工作计划阶段编制的,没有特定的标准,主要根据企业的实际需要确定。
虽然财务报告与管理报告存在差异,但是财务报告与管理报告又是紧密联系的。财务报告是编制管理报告的基础。管理报告在财务报告提供数据的基础上,结合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和管理需要进行调整后,能使报告的数据与企业的实际经营和管理情况更加吻合。
三、转化过程中应关注的要点
如前所述,财务报告与管理报告的差异主要源于确认原则和核算期间的不同,因此财务报告转化为管理报告过程中应主要关注以下两方面。
1.确认原则不同产生的差异
(1)调整财务报告中未确认的收益
库存充足时如果产品销售价格预计增长可能给企业带来收益增加,由于谨慎性原则的影响,财务报告中不确认这部分收益,但是转化为管理报告时可以考虑这部分潜在收益。同理,已签订采购协议以较低价格购入的原料,如果市场价格预期上涨,也意味着可能给企业带来收益增加,财务报告中不确认这部分收益,转化为管理报告时也可以考虑这部分潜在收益。
企业存在或有收益时由于谨慎性原则的考虑,财务报告一般不予确认,在转化为管理报告时可以考虑这部分潜在收益。
(2)调整财务报告中未确认的损失
材料或服务的采购成本预计增长可能导致企业损失增加,根据历史成本性原则,财务报告中不确认这部分潜在损失,但是说明企业采购管理方面存在问题,转化为管理报告时应该考虑这部分潜在损失。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期末时应计提资产跌价准备或减值准备,但在实际中,财务报告编制报出时企业往往无法获得准确的市价格信息,可能导致不能足额计提资产跌价准备或减值准备,转化为管理报告时应考虑考核期间的实际的市场价格,进行调整。
2.核算期间不同产生的差异
按照企业会计准则规定,财务报告对于经营成果、现金流量核算的期间为公历的年、半年、季度、月份。但在大多数企业中,生产经营周期与公历是不一致的,通常需要跨越公历年度。对于周期性、季节性明显的生产企业,不同的季度、半年度的财务报告的数据差别比较大。转化为管理报告时应按照企业的经营周期对财务报告的数据进行调整。尤其是对于生产周期大于一年的大型制造企业,财务报告转化为管理报告时应注意按照完整的生产经营周期对财务报告的数据予以汇总和调整,这样才能保证管理报告更加客观、准确的反映企业生产经营的实际情况。
自2009年起,范各庄矿业公司围绕开滦集团公司下发的《关于加强全面成本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和《关于加强全面成本管理工作指导意见的财务系统落实方案》,加强了成本管理工作,并构建了煤炭成本控制工程管理模式,为开滦集团公司实现双四目标发挥了骨干矿井作用。
一、加强了全面成本的组织和领导,建立健全了制度职责,提高了员工成本管理意识
范各庄矿业公司制订了《关于加强开滦股份范各庄矿业分公司全面成本管理工作指导意见的落实方案》,成立了由经理担任组长的全面成本管理领导小组。该小组主要负责全面成本管理工作,组织谋划和实施公司各项措施和办法,以提高成本管理水平。财务部抽出业务骨干专门成立了成本组,主要负责成本费用的核算以及区科成本的核算、控制与分析,并把成本核算业务和公司内部结算中心业务进行整合。制定完善了成本管理岗位职责和成本费用管理制度。通过宣传,提高员工成本意识和理念。范矿公司通过广播、班前会、经营调度会等形式宣传全面成本管理的概念,强化一切支出便是成本,机会成本也是成本,提高效率便是降低成本的大成本理念,倡导大家从身边做起,从细节做起,从基础做起。充分调动每个部门和每个职工控制成本的积极性、主动性,做到了上下结合,专业控制和群众控制相结合,引导全体员工都要有成本意识,都充分参与到成本控制和管理环节中去。
二、以资金市场为核心市场,全力打造成本控制工程管理模式
1.完善了全面预算管理体系
范矿公司完善了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建立了财务预算与各单位逐级分解的经营预算相衔接的预算编制体制,以公司年度生产经营指标为基础,把成本费用指标逐级分解到各部室和各区科,形成了闭合的预算管理体系,按照成本发生的地点对成本进行分级归口控制,制订了《生产经营责任目标体系》,明确了各生产单位和职能部门在成本控制中的职责和权限,并把经营部的管理督导职能与财务部的成本预算分析职能有机结合,构建了从费用预算内部结算成本核算会计核算的流程系统。
2.创建了系统的成本管理报告
在原有报表基础上,范各庄矿业公司结合成本管理的实际,设计了包括综合成本构成表、全部费用流向表、生产预算表、原煤制造成本预算表、洗煤加工费预算表、应交税费预算表、工资情况表、生产安全设备设施投人资金预算表、内部投资资金预算表、对外投资资金预算表、经营情况表、内行存款明细表在内的成本报表体系,充分反映了成本费用要素的构成和资金流向,并通过与预算和同期的对比,发现不足,找出差距,进一步提高了成本管理水平。
3.构建了成本控制信息系统、完善成本管理考核体系
结合范矿公司实际,制订了《订单化生产、市场化运作精细管理运行方案》,并制定了与之配套的《内部市场各经营主体核算提资办法》,核算数据主要以会计账务和报表数为基础,内部结算中心结算数据为成本计算依据。核算系统依托于中国矿业大学建立的煤矿精益管理信息系统。设置资产、收人、成本、利润等会计科目进行核算。并以公司年度生产经营指标为依据,分解指标到区科,编制区科年度预算,以区科为利润单位,每月编制区科经营情况报表。
完善内部市场运行机制,以资金流控制成本。范矿公司以资金市场为核心市场,突出了内部银行的结算中心地位,通过内部资金流合理流动来控制经营成本。范矿公司利用已组建内部银行借贷运作体系,细化了《资金市场运行办法》和《内行核算管理规定》。
三、开展各种形式的节支活动
1.完善物资计划审批制度,从源头控制采购成本
范各庄矿业公司制定了严格的《物资采购管理办法》,规定物资需求计划必须实行三级会审制。即分线申报物资需求计划到物管科,经营副经理召开相关部门参加的物资计划会,最后经公司资金平衡会平衡才形成采购计划。同时,实施运行了范矿物资管理信息系统,使物资支领全部实现在网上审批,这样,物管科、内部银行、生产单位就可以随时掌握材料费发生情况。
2.组建了内部物流中心,整合物资管理流程
为进一步规范库房管理,提高物资利用率,减少储备资金,范各庄矿业公司打造了具有物资计划、结算、配送等管理职能,可以实现各种生产常用物资支付,以低库存(零成本)的综合性物流中心。在方便各基层单位的同时,也节省了大量的人力,从根源上杜绝材料层层储备、占用大量资金以及易发丢失、盗窃的隐患,确保了资金的有效使用,从源头上控制了材料采购,也便于企业加强成本控制,减少储备资金占用。
3.整合基层库房,减少物资储备
为配合内部物流中心建设,对公司基层单位库房进行全面整合,特制定了《范各庄矿业公司内部物流中心建设及库房整合实施方案》。一是整合选煤厂、营运科、机电科、机采科专业库房;二是逐步取消基层单位小库。
一、日韩模式:由财政部直接负责政府公共资产的管理
日本、韩国两国的行公共资产管理模式可以概括为“财政部--主管部门”模式。即由财政部门负责综合管理,由各行政部门负责具体管理。
日本将国家提供的用于国家事务和事业的资产,如政府办公楼、公务员宿舍、国立学校等称为公用资产。日本公用资产的综合管理由财务省负责,具体管理由各相关省、厅负责。财务省的综合管理内容主要包括对各行政机构资产“购置”和“处置”进行审批,以及统计汇总各省、厅国有资产情况等。
韩国将政府用于办公、事业和公务员居住的财产,如办公楼、公务员住宅等称为公用财产。韩国财政经济部是统筹和管理全国国有财产的部门,中央政府的各部门、团体负责本部门、团体国有财产的具体管理。但需要配置和处置财产时,各主管部门要制定处置计划和预算,报财政经济部;财政经济部再根据各部门的情况制定统一的计划和预算,报国务会议审议,最后由总统批准。财政经济部有权要求各主管部门提交国有财产管理报告和有关资料,有权要求各主管部门停止或改变国有财产的用途,也可改变国有财产的主管部门并转走国有资产管理预算,或者由财政经济部直接管理。
二、德澳模式:由隶属于财政部的专门机构负责联邦政府公共资产管理
德国和澳大利亚,联邦政府资产由财政部门所属的机构负责,并在全国成立分支机构管理分布全国的联邦资产,其特点可以概括为“财政部一直属局”模式。
(一)在财政部下设立资产管理局统一管理政府资产。德澳模式的突出特点就是由财政部门统一管理所有政府资产,并通过下设资产管理局来实施具体管理。德国在联邦、州、乡镇三级政府设有隶属于同级财政部门的专门资产管理机构。联邦资产管理局是管理联邦资产的主要部门,负责资产管理的大部分具体工作,财政部负责资产的预算管理,并对一些重要资产的出售,如土地及其附属物的出售,实行审批。澳大利亚联邦资产主要由财政部下属的资产管理局负责,具体包括房产、车辆的配置、维修和保养。联邦、州和地方政府中实施具体的资产管理的机构,都要向同级财政部门报告资产管理的情况。同时财政部对资产管理机构及其他部门的资产保留一定的控制权,主要表现在财政部要制定资产使用、消耗、转移等的规章制度和标准;资产管理机构必须向财政部证明他们有能力对资产实施有效管理;财政部有权向资产管理机构提出相关要求等。
(二)从形成到处置的全过程资产管理。澳大利亚财政部下设资产采购局、资产管理局、资产出售局,分别负责政府资产采购、管理和出售,构成了从形成到处置的资产管理链条。同时资产管理局、采购局和出售局必须向财政部定期提交资产和资金使用情况报告,财政部向国会提交预算并汇总资产管理情况,必要时对政府资产管理情况进行审计。
(三)政府办公用房和设施设备商业化管理。澳大利亚联邦政府通过财政部和金融管理部下设的资产管理机构对政府资产实行商业化管理。该机构的主要任务是为政府各部门提供办公楼宇、设施设备维护、安装和建设服务,以帮助用户更好地利用他们的办公楼宇、设施设备。该机构在全国各地都有分支机构和仓库网络。其商业化管理方式包括计划管理、项目管理、整体项目服务、合同管理、专家咨询等。它通过为政府公共部门用户提供诚实的、职业化的服务,来实现政府资产的保全和有效利用。
三、美加模式:管理制度、资产预算由财政部负责,日常管理由独立于财政部的机构负责
美加模式中,财政部负责政府资产预算管理,制定统一的管理制度和法规,并设立相对独立的专门的资产管理机构,负责政府公共资产管理的具体事务。该模式也可以概括为“财政部一管理局”模式,以美国、加拿大等国家为代表,主要有以下一些做法。
(一)联邦政府的公共资产由专门资产管理机构统一管理。美国总务署是联邦政府资产管理的执行机构,具体负责管理事务,专司联邦政府机构的政府供应和采购管理、车辆购买和租赁服务管理、动产管理,以及政府闲置资产和房产管理。加拿大联邦公共工程和政府服务部为政府公共资产管理机构,并负责为整个联邦政府提供后勤服务。
(二)严格的预算管理及绩效考核。美国和加拿大的政府资产预算管理都特别严格,政府各个部门的物资采购有预算控制,各个部门内设专人负责采购工作。美国财政部及总统行政预算管理办公室负责联邦政府资产的预算管理。办公用房新建、修缮、日常管理等预算费用,由总务署统一向财政部和总统行政预算管理办公室申请;房产以外的其他政府资产如计算机、汽车等,预算则体现在使用部门的预算当中,由各部门分别申请,上述预算都必须经国会批准才能执行。加拿大公共工程和政府服务部向财政部和国库委员会申请房产购置预算,按统一标准配置各部门的办公用房。美国总务署公共建筑服务中心还对联邦政府的房产绩效进行监管。该机构对房产管理绩效的目标设置和考核工作有许多指标:每平方英尺的营运费用、营运成本、营运盈余资金、无收益面积、客户满意度调查、安全满意度调查、租赁成本与私营公司成本比较等。这些指标考核的内容,与预算安排直接挂钩。
(三)集中化、专业化的车辆及房产管理。车辆及房产是政府公共资产中单位价值较大的主要资产,对其实行集中管理、专业化管理是美国和加拿大的共同做法。美国总务署下设的联邦供应服务中心,专司联邦政府机构的政府供应和采购管理,为各联邦机构提供车辆购买和租赁专业化服务;公共建筑服务中心,专司政府闲置资产和房产管理。加拿大公共工程和政府服务部房地产服务公司集中统一管理联邦政府所有房地产(包括国家公园、军事基地、监狱、港口、机场等),并为各部门提供工程设计等专业和技术服务。这种管理方法的优点是政府房地产资源能得到有效配置,既能及时满足各部门办公用房的需求,又使办公用房得到充分合理利用。
(四)规范化、程序化的闲置资产处置管理。重视闲置资产的处置管理也是美加模式的一个显著特点。加拿大法律规定,联邦政府及各部门闲置资产,必须交由公共工程和政府服务部集中统一处理,其他任何部门不得擅自出售。政府不需要的动产,包括旧飞机、船舶、汽车、家具等,一般集中处理,或以旧换新。处置政府闲置资产坚持以下原则:使资产获得最大经济价值;为各部提供的服务效率高、效益好;按闲置资产现状就地销售,减少交易的法律责任;出售要有竞争,公开、公平、公正,经得起检验。美国联邦政府闲置资产交由公共建筑服务中心负责处置,有调拨给其他联邦机构、州、地方政府,赠与合格的非盈利性组织,公开出售等几种处置方式。规范化、程序化、公开化的闲置资产处置,提高了资产再配置的效率,杜绝了政府公共资产“出口”的腐败,为政府树立了公开、公正的形象。
四、巴西模式:由计划预算管理部的联邦资产秘书处负责日常管理
巴西的政府公共资产由计划预算管理部负责,下设联邦资产秘书处负责具体管理。由于巴西与其他国家不同,管理预算的部门不是财政部,因此形成了特殊的“预算部-管理局”管理模式,但其管理特点的实质与“财政部-直属局”模式相同。
(一)巴西联邦政府公共资产的主管机构为联邦资产秘书处。1998年以前,联邦资产秘书处(副部级)设在联邦财政部,1999年,为了与预算管理相结合,将联邦资产秘书处由财政部划入计划预算管理部(巴西联邦政府预算编制职能由计划预算管理部负责)。联邦资产秘书处总部下辖7个局;在全国分设27个地区资产管理局和2个区域性资产管理代表处。联邦资产秘书处主要负责联邦政府不动产的管理,管理对象是2.4万个政府大楼和52.4万块土地。联邦政府的动产由各部门自己管理。
(二)巴西政府以法律形式确定对公共资产的保护和管理。巴西联邦宪法是政府公共资产管理的根本法律基础,对联邦政府公共资产的范围及管理原则作了明确规定。巴西政府的公共资产分为以下三类:1、一般资产,即人民共同所有、共同使用的资产,如公路、铁路、码头等等。2、特殊资产,即各级国家机关占有、用来为公众服务的资产,如各级立法、行政、司法机构占有使用的办公楼、车辆、设备等。3、自然资产,即公有的土地、森林、湖泊、河流、矿产资源等。
(三)资产购置与处置的管理。联邦政府各部门不动产的购置,均须报经联邦资产秘书处审核、批准。联邦资产秘书处对各部门资产购置的申请,一般是按照调剂--承租--购买的程序研究解决。各部门动产的购置,由各部门在正常预算内自己决定和购买。巴西政府公共资产的处置是指资产产权的转移和核销,包括资产的出售、交换、赠送、报废等多种形式。资产的出售,必须先由联邦资产秘书处组织专业人员进行调查和评估,确定底价,然后按照《拍卖法》通过拍卖等方式处置。资产的转移分为三种情况:一是在同级政府之间的转移,由资产调出、调入的两部协商并报联邦资产秘书处核准即可。二是跨政府级次的资产转移,需要报联邦资产秘书处进行调查评估和公示,然后由资产管理秘书处办理资产划转手续。三是国家机构将资产转让(租)给非公有单位,需要报联邦资产秘书处进行价格调查和评估;如价格合理,且符合各项法律法规,则向社会公告;最后,由资产秘书处办理公共资产划转手续。
(四)资产的使用及收入管理。巴西法律明确规定,各部门不能将占用的政府公共资产(办公用房及各种设备)用于经营活动。资产处置收入一律上交同级财政国库。联邦资产秘书处可以将掌握的闲置公共资产(土地、矿产、水资源等)通过一定法律程序转让(租)给个人或私营部门使用,具体转让(租)的方式包括授权使用、许可使用、特别许可使用等等。使用公共资产的个人和私营部门必须向联邦资产秘书处交纳租用费或转让费。联邦资产秘书处的各项资产收费收入,必须全额上缴联邦财政国库。为保证资产收入管理的规范,堵塞漏洞,各种资产收入和国家税金、罚款一样,按照联邦财政部统一印制的税费收缴凭证上缴国库。
(五)资产的信息化管理。巴西政府非常重视利用信息化手段管理联邦政府资产。各部门在资产管理中,普遍使用了资产条形码扫描采集技术,实行计算机管理。联邦资产秘书处建立了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将资产登记、资产配置、资产处置、资产收费等工作统一纳入了信息系统,提高了资产管理的效率和准确性。目前,联邦资产秘书处正在筹建联邦资产管理信息共享系统,将现有的联邦资产管理信息系统与国库、中央银行及财政监察等系统联网,以实现管理数据共享,提高工作效率。该系统建成后,将大大提高巴西联邦政府资产管理的能力和水平。
五、各国行政事业国有资产管理的共同点
世界各国虽然没有统一的政府公共资产管理模式,但是却有一些共同的管理特点。
一是财政部门主管。世界各国虽然没有统一的公共资产管理模式,但是却有一个共同的管理特点,那就是世界主要国家都是由财政部门(预算主管部门)主导政府公共资产管理,区别之处只是在不同的管理模式下,财政部门的职责范围有所差异。在政府干预型市场经济国家,财政的职责最强,如韩日模式中政府公共资产管理直接由财政部门负责。在自由经济型市场经济国家,财政的职责范围较小,如美加模式中,财政部门仅负责政府公共资产管理规章制度的制定和预算管理。但无论在哪种模式下,政府公共资产的管理都没有脱离财政部门的职能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