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城市生态空间规划

城市生态空间规划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城市生态空间规划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城市生态空间规划

城市生态空间规划范文第1篇

城市社会生态系统则是城市生态系统和社会的一种融合,它是随着人类社会发展逐渐建立起来的,包括城市生态系统中的各种自然网络和更为重要的社会、政治、经济及文化等关系的网络。城市社会生态系统是人类社会群体与生存环境的有机结合,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长期共同发展的产物,是自然生态系统进化的必然产物和最高形态,是一个开放的复杂巨系统。与任何生命系统一样,城市社会生态系统也具有其特有的系统结构与功能以及控制规律。社会生态的系统性质既存在于结构方面,也存在于功能方面,还存在于系统效益方面,这就是社会生态学的结构系统性、功能系统性和效益系统性。城市社会生态系统具有与其结构相适应的四种基本功能:社会生产功能、能量流动功能、物质循环功能和信息传递功能。

城市社会生态系统由社会要素和环境要素构成,其中,环境要素包括理化、生物及人文等各类因子,而社会要素则由各个阶层、各个类别的社会人组成。城市社会生态系统的功能主要通过自然力和社会力实现,自然力是自然界的各种能量,而社会力由经济杠杆、社会杠杆和文化杠杆三种作用力构成。城市社会生态系统的控制规律可归纳为三大原则:竞争、共生和自生。竞争原则强调对有效资源及可利用生态位的高效合理利用;共生原则强调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以及不同种类间生物个体与整体间的公平与共生,以维持系统稳定;自生原则是城市社会生态系统应付环境变化的一种自我调节能力,通过循环与行为维护系统在结构和功能方面的稳定。

如果把人类看成城市这一复杂巨系统中的一个组成因子,那么人类因子无疑是城市这一复杂巨系统中最为活跃的因子。人类具有社会属性和自然属性双重属性,这也是人类区别于其他生物的重要特征。所谓自然属性,是指人与自然界发生的物质交换、循环时所产生的关系总和,即生态关系,是人存在的基础,是城市生态系统的一部分。所谓社会属性,是指在实践活动中人与人之间发生的各种关系总和,即社会关系。人的自然属性对城市的影响随着时间的推移已逐渐减弱,而人的社会属性却越来越多的在人的各项活动中体现,人类也正是作为社会人在城市中扮演主角。人类与其所存在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长期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人类通过自身的各种行为作用于其所处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当人类改造自然的水平超越了人类认识自然的水平时,便会破坏人与自然协调的生态关系,产生人为灾害,造成各种生态危机,从而阻碍人类社会的进一步发展;而当人类认识自然的水平超过人类改造自然的水平时,人与自然的生态关系相互协调,保证了城市生态系统的良性运作,从而促进人类社会的发展。相对应的,自然界对人类呈现的亦是双面性:自然界为人类的生存及发展提供时空资源和物质资源,当这些资源得到合理分配和协调利用时,自然界促进人类及社会的发展;若自然界发生自然灾害时,则阻碍人类及社会的发展。

由于种种原因造成的分配不合理,导致人类对自然资源占有量产生极大的差距,这种差距若长期得不到调整,会进一步拉大人类对社会资源和自然资源占有量的差距,从而产生极大的社会和生态矛盾,矛盾的不断激化就会产生社会危机和生态危机。在现代社会的分配机制未得到完善之前,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资源的占有量的差距会越来越大,从而导致人们的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便会产生一系列影响人类社会正常发展的阻碍因素。在国家之间,发达国家通过各种手段掠夺欠发达国家的社会资源和自然资源,拉大了贫富国家之间的差距,增加了民族矛盾,激化了地区冲突。不发达国家常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效益,从而陷入了“生态经济”的恶性循环中,导致了生态危机和社会危机的全面爆发。两种危机都会阻碍人类及社会的发展,应该全面地研究社会生态系统,综合采用政治手段、经济手段和可持续发展手段,科学地解决生态危机和社会危机。

解决生态危机应从人类社会的总体高度来考虑问题。许多社会生态学家认为生态危机的实质是社会哲学和政治哲学问题,其本质根源是社会生活模式的弊端。为了消除当今世界的生态危机,根据不同的理论提出了不同的办法:计划生育、有限生产及建构生态文化等。然而,这些办法都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笔者认为,应根据社会生态系统的特性和演替动力,遵照自然法则和社会发展规律,利用科学技术,合理分配资源,积极协调社会关系和生态关系,实现生物圈的稳定和繁荣;强调社会生态系统的物质、能量、信息的高度综合和合理竞争,共生与自生能力的有效结合,生产、消费与还原功能的协调,社会、经济、环境的耦合,时、空、量、构、序的统筹,最终实现社会关系和生态关系的和谐发展,从而从根本上解决生态危机。解决社会危机也应从根本问题入手,合理分配资源,实行公平竞争,实现共同发展。注重社会关系协调,根据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及时地调整人类社会内部的各种关系,合理分配资源,减小人与人之间、地域与地域之间资源占有量的差距,推动公平竞争,促进共同发展。同时,注重软环境的构建,强调文化的地域性、生态的社会性及设计的人文性等。

社会生态学

1社会生态学的产生背景、研究对象与研究方向。大部分生态类学科研究的重点仍属自然学科的内容,但采用自然学科的理论来解决社会问题显然并不合适,所以有必要从社会的角度去审视生态问题,由此产生了社会生态学。

社会生态学研究的是作为社会主体的人类与周围环境及各种事物之间的关系,是从社会角度对生态问题进行考察的生态学理论,是研究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相互作用的学科,即人类社会的生态科学。当前社会生态学主要有三个研究方向:①社会学方向,即从社会学的角度研究社会文化与生态环境的关系,着重研究土地利用、土地利用模式变化和空间组合;②行为科学方向,即从社会生物学的角度研究生物的社会行为;③人类生态学研究方向,即从人与自然的关系角度研究社会与自然界的相互作用。社会生态学包含社会向度和生态学向度两个向度:所谓社会向度,是指分析生态问题和寻求构建理性生态社会的社会视角;所谓生态学向度,是指运用生态学的观点、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启示和指导人们重建人类与自然的关系。

社会生态学的认识主体是与生态系统共存的社会人,认识客体即社会生态系统。社会生态学将人类社会系统、社会经济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有机结合起来,并进行整体性和交叉性的综合研究。

2社会生态学的研究目的。“人和社会因素在社会—自然系统中起着积极的主导作用,自然与社会间的相互关系如何,取决于人所选择的自然资源利用战略”[3]。在前苏联社会生态学家马尔科夫看来,社会生态学的目标从对自然过程的简单描述逐步过渡到对这一过程的控制,即通过对环境的管理促进生物圈转化为智力圈。“人类并不是大自然的主人,而是大自然的一部分”[4]。我国的社会生态学者丁鸿富等人运用系统论的观点探讨社会生态问题,并对其概念和演化机制做出阐述:生物之间互为环境。对于人类来说,地球上所有生物组成的生物圈是人类的生物环境。人类本身在生物环境中栖息繁衍,是生物圈的一个组成部分。社会生态学的研究目的是为了减少和消灭人类已经或可能发生的、对人类自身赖以生存与发展的人类社会生态系统的种种不利甚至有害的行为,从而逐步自觉地建立和维护有利于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生态平衡。

3社会生态学的基本观点。城市社会生态系统具有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根据系统的整体性和动态性原理,城市社会生态系统的整体性效益大于它的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三部分的总和,城市社会生态系统优化的核心是整体最优,即在实现系统整体与长远最优的前提下,兼顾各个局部与眼前的效益。

首先,社会生态学呼吁道德再生。社会生态学认为,无论是人口、科技和文化,还是经济、生产和消费,都是社会本身的构成要素,它们的发展和运行都受到社会存在本身的观念影响和制约。只有从社会生态学的角度,深刻认识人类社会本身,破除社会的压迫制度,人类才能从根本上消除生态危机和社会危机。

其次,社会生态学呼吁沿着生态路线重建社会,形成“生态社会”。社会生态学认为,人类是具有独特社会意识的大自然的组成部分,生态危机是人类作用的结果,这个结果对人类自身亦有损害。如果在生态学原则基础上沿着生态路线重建社会,将改善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实现城市生态系统整体最优效益。

社会生态学注重人和环境的关系,把社会和自然看作是在统一的完整系统中不可分割的部分,追求实现人类社会与自然世界的本质统一,也即人与人关系的辩证统一和人与自然关系的辩证统一。“生态社会发展的内在目的就是使自然世界的存在不再外在于社会,使生态的社会存在与发展不再是单纯地追求人自身利益的实现,还必定要维护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的进化”[5]。

空间规划

1空间、规划及空间规划的基本概念。在城市规划和空间规划的理论与实践中,空间一般被理解为“生存空间”,即物理空间和人类使用功能的合成,包含物质空间和非物质空间。规划是从长远和全面的角度制定发展目标,并对现有资源进行优化配置,从而实现预期目标的方法和手段。其主要内容包括土地使用的配置、城市空间的组合、交通运输网络的架构和城市政策的设计与实施。空间规划是“主要由公共部门使用的、影响未来活动空间分布的方法,其目的是创造一个更合理的土地利用和功能关系的领土组织,平衡保护环境和发展两个需求,以达成社会和经济发展总的目标”[6]。空间规划包括了每个层面和各个空间相关的专业区域的公共手段。由此可见,空间规划的实质是人类改造自然和社会环境的一种手段,通过对各种空间发展引导和控制来影响资源的配置,实现人类对其所在环境的作用与影响。

2空间规划的手段。空间规划可以被理解为一种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尽管没有一个全面、综合的理论可以概括,但规划工作者却有着非常广泛的专业方法:传统的概念设计、专业规划,以及新兴的基于项目的规划、相关人参与性规划及各类合作性规划等。

社会生态系统的空间规划思考

传统意义上的空间规划仅仅对城市的用地布局、景观环境及城市空间进行设计和改造,在提出建设生态社会的发展目标后,空间规划也融入了一些生态学和景观生态学的要素,注重对城市生态系统的保护。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发展纲要指导下,空间规划应汲取社会生态学的内容,关注人类社会及其所处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相互关系与作用,从社会角度考察城市的生态问题,并用研究城市生态系统的方法来解决城市社会问题,建立人类自身以及人类与环境之间和谐发展的稳定生态格局。

1全面发展—深化理解空间规划的概念。很长时间内我国一直没有以“城市空间规划”命名的规划类型,而城市规划工作的核心内容和重要目标之一就是城市的空间布局,以致于很多规划工作者认为把城市规划的成果落实到城市空间中就是城市的空间规划。长期以来,人们对空间规划概念的理解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空间形态的表达是大多数物质规划与设计的终极指向,所有的意念与价值都由它来承载,因而要求所有的规划设计体现出精确和肯定的空间特征。传统意义上的空间仅仅注重城市空间的物质空间,忽视城市空间的社会性、经济性,所以城市空间规划的内容偏重于空间的艺术布局和技术处理,对于空间发展的经济、社会、生态因素及其相互作用缺乏关注。这种不考虑经济、社会及生态等要素的单纯的物质空间规划无法引导城市空间的发展,促进人与环境和谐共生格局的形成。

尽管城市空间规划的直接对象是城市物质空间,且其规划成果常常由城市空间布局的变化与调整来体现。但城市空间规划的依据并非仅仅来源于城市的物质空间,而是基于城市空间的多种组成要素的综合研究。“因此,城市空间规划的内容不仅是空间布局(表现为土地利用的状态),还包括相应的空间政策。空间布局中包含了对社会、经济、生态和技术等内容的思考,空间政策的内容非常丰富,直接体现为城市空间发展的政策指引,它的实现需要各种影响到空间演变的政策的协同”[7]。

空间规划应将各个学科(如经济学、社会学和生态学等)的理论引入到对城市空间的研究中,提出城市综合空间发展的新模式及其规划调控手段,包括从社会学角度阐述社会—空间互动的总过程和从生态学角度研究城市空间生态系统—空间规划的理论与方法,通过规划行为控制城市空间资源、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的分配,促进城市空间协调发展。

2可持续发展—注重生态系统的发展。尽管由于城市空间作为城市活动的物质空间载体与城市的各项要素有着紧密的联系,并因此在规划过程中受到格外的关注,但并不能将城市的物质空间布局作为城市空间规划的唯一着重点,因为城市的各项物质性、非物质性要素不仅对城市空间产生重要影响,其本身以及相互之间的关系亦同样对城市发展有着深刻影响[8]。因此,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及景观等各项因素都应当成为城市空间规划的对象。长期以来,我国的空间规划都以建筑空间、公共空间为主体对象,城市生态因素一直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而对城市社会生态系统的考虑则更少。

生态环境对城市的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城市发展应当遵循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原则。但生态环境并不只是城市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在某些特定的城市,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与之密切关联的城市自然及人文景观实际上还是城市发展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必须注重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注重对独特自然和人文景观环境的维护与提升。城市空间规划应该吸收生态学的方法,构建一个基于生态学理念的城市用地空间结构,营造可持续的人居环境;积极运用景观生态学理论,对城市空间发展的基本状况和条件进行生态适宜性评价,即根据区域内景观资源、环境特征及发展需求,选取具有代表性的生态特性,从景观的独特性、多样性、功效性、宜人性及美学价值入手,分析某一景观类型的资源质量及其与周围景观的关系,以确定这一类型对该用途的适宜度[9];在此基础上,对城市生态系统的各项用地与建设做出更为合理的安排,提高城市生态环境质量,并能动地调控城市的各种社会经济活动,使之和谐相容和可持续发展。

3健康公平—引入社会生态学理论。城市空间不仅仅是城市物质空间结构的体现,更是城市社会、经济及文化的综合表征,社会因素对城市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而在空间规划中,社会因素往往被忽略。而社会生态学认为,所有的生态问题都是由根深蒂固的社会问题造成的,要创建和谐发展的“生态社会”,就要建立生态系统与社会系统之间的良好关系,除了关注城市的生态环境建设之外,还需要关注人类社会结构与活动及其环境,即城市社会空间的发展。

传统城市的社会空间往往根据居民的社会地位、宗教关系与信仰等来划分,现代城市由于工业的发展和社会文明的进步,社会空间的划分往往与居民的职业、身份及收入水平等密切相关。我国大多数城市正处于人口急剧增长与社会转型时期,一方面大量新型社会空间,如高档住宅区和棚户区等在城市边缘区快速形成;另一方面老的社会空间在旧城改造与更新的过程中面临解体和重组。随着住宅商品化、私有化以及房地产市场的发展,贫富分异所形成的城市居民社会空间结构调整将成为引导城市社会空间结构调整与重组的主要方式[9]。从合理引导城市的社会空间发展的角度对城市进行空间规划,要对城市的社会基础进行研究,研究内容包括城市居民的阶层、职业、迁移、年龄、文化水平、生活方式、行为准则和价值观等,以及居民的空间分布,在分析、确定城市社会空间结构发展与城市综合发展的关系的基础上,提出城市社会空间发展的策略性建议,作为城市空间规划的组成部分。

一个理想的现代社会结构,应具有公正性、合理性和开放性的重要特征。各国的发展经验表明,中等收入者占大多数的社会,即两头小、中间大的“橄榄形”或“纺锤形”社会是比较稳定和理想的社会。2010年1月,中国社会科学院的《当代中国社会结构》报告明确提出,目前中国社会结构落后于经济结构大约15年。要达到城市社会生态高标准—“安居立业,让城市成为更多人的生活家园”这个目标还需要不懈努力:一方面,国家应进行相应的社会体制改革,促进社会结构的转型;另一方面,规划师应借助空间规划的手段创造合理的社会空间,以促进社会结构的更新。

对资源的分配与再调配是空间规划对社会空间发展引导的一个重要手段,如对城市各级中心、公共空间及绿地系统的配置。按照等级区分,级别越高的中心享有越多的资源与权利,这样会造成地区间差异的急剧扩大,从而破坏社会结构的平衡发展。因此,可以通过创立和引导多中心发展、扶植低等级中心的方式,采取基础设施建设、城市资源调配、空间发展引导等手段来减少因城市中心地区位差异造成的社会空间分化。按照规模来分,城市公共空间包括服务于城市的大型公共空间、服务于社区的中型公共空间和服务于邻里的小型公共空间。大型公共空间一般作为展示城市形象的名片和举办大型公共活动的场所,其规划建设往往基于政治和经济的考量,对于改善市民生活的作用十分有限;中型公共空间的规划建设更多基于公共健康的考量,但由于服务半径等问题往往造成市民使用的不便;小型公共空间具有方便到达和形式灵活等特点,对于提高城市宜居性和适应现代公共生活具有重要作用。在实际建设过程中,中小型公共空间的建设常常被忽视,这对于提高城市宜居性极其不利[10]。在空间规划的过程中,面对城市公共空间尤其是中小型公共空间建设不足的情况,应尽可能完善公共空间体系,合理分配各类公共空间的建设资源,改善公共空间环境,提升人们生活的品质。

4以人为本—合理组织城市功能。伴随着快速的城市化进程,城市飞速发展,当城市发展速度快于人们认识水平的发展速度时,城市发展就会缺失许多生态、文化及社会元素的植入,导致不同的城市病态现象的出现。

城市功能主义是病态现象之一。功能是城市空间的基本要求,在现代主义运动的影响下,规划师特别强调城市的功能性,往往遵循“形式必须服从功能”的理念,将住宅当成“住人机器”,将城市当成“增长机器”,背离了以人为本的规划原则。城市发展一味追求效率,而缺乏人文情怀,导致了功能主义的出现[11]。例如,目前我国的很多工业区、开发区的建设过于注重城市的单一功能,而忽略了人的感受和需求,使得文化、娱乐、休憩、运动及交往等活动很难进行。为了创造以人为本的城市空间,空间规划应合理组织城市功能,即优先考虑城市的基本功能,包括城市的交通、居住、工作和游憩等与城市居民日常生活及城市运作密切相关的功能;慎重处理城市现有的特殊功能,塑造城市的特色和形象;考虑城市自身的发展,开发城市的新功能并妥善处理新旧功能之间的关系。

《雅典》提出了城市的四大活动,明确了人及其活动与利益是城市规划的基础,确立了现代城市规划中的人本主义思想,要求规划师把“以人为本”作为规划设计的前提和目标。在微观层面上,空间规划以创造舒适幽雅的城市环境空间为主要目的,主要体现在对人本身的生理、心理需求的尊重和人文关怀的增加;在中观层面上,空间规划着眼于为城市居民创造舒适的社区环境,主要体现在具有强烈归属感的社区空间设计、反映居民的生活习惯和创造融洽的邻里环境;在宏观层面上,空间规划力求创造有机的城市结构,通过合理的交通组织、适度的城市规模控制和有机的城市更新,满足人们的日常活动需求。

以人为本还体现为广泛的公众参与。在进行空间规划时,应充分考虑规划主体的切实利益和协调各种利益间的矛盾,通过在规划设计和管理过程中对公众参与的强调,提高公众对规划的满意度,创造富有人情味的城市空间。

5新规划理念的运用。土地混合使用、功能混合、TOD开发和PPP模式等新规划理念的运用可就近满足居民需求、促进邻里交往、降低机动车使用频率,引导城市迈入良性循环[12]。

城市生态空间规划范文第2篇

关键词:生态环境;自然资源;城市规划

引言

人是城市的主宰和主体,城市因人类的需要而诞生、发展,城市的生态建设发展归根到底要围绕人的各种需求进行,城市规划的根本目的就是创造满足人们各种需要的活动空间和生态环境。城市建设是一种手段,而人生存、发展需求的满足是目的。因此,基于城市本质的认识,城市规划应坚持“满足人的生存和发展需要”为城市建设的根本目的,以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和人的生存发展需要为出发点,创造满足人物质和精神需求的人工环境。

一、基于城市规划现状的生态建设

城市空间机理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情况下不断呈现出新的变化,具有了工业区、居住区、商业区、行政区、文化区、旅游区等多种功能划分,且每个分区的建筑密度、高度及布局方式都不尽相同,形成了不均质、粗犷的整体空间肌理。面对当前城市规划和城市生态环境持续恶化的现状,生态城市的建设对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合理规划城市空间布局具有非常重要的应用价值。

当前,由于各地对生态城市的理解不同,国内外各地区生态城市的建设呈现出不同的内涵和表现。另一方面,城市规划受到不同城市地理、空间、位置等因素的综合作用,城市建设规模、特征也各不相同,各地人们对生态城市的理解自然有所差别。但是,综合国内外各地区生态城市的建设情况来看,生态城市具有一个共同的原则,那就是必须维持生态城市系统的健康和协调。简单地说,在维持城市生态环境安全的同时还要注意城市空间的分布,保证城市具有高效的物流、人口流、信息流,使城市具有持续的发展和消费能力。

二、城市规划中生态建设的有效策略

(一)城市规划中生态建设的规划原则

1、以人为本,生态优先

鉴于城市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的矛盾,城市规划的生态建设首先应当考虑的问题是净化大气、保护水源、减少城市热岛效应和温室效应等内容。要想做到这一点,就应当以人为本,将城市建筑设计从重视视觉效应转为满足生态环境要求,强调如何为城市居民提供舒适的城市生活环境,充分体现人与自然、经济与生态和谐发展的关系。

2、系统优先,重视城市规划整体效果

城市中所存在的所有物质都是一个有机整体。因而,城市规划应当一直秉持着系统优先的原则,重视城市规划的整体效果。不能只为某一子系统的超前发展而忽视了城市系统的整体发展。因此,在生态城市规划中应当科学配置城市生态的类型和布局,最大程度扩大生态数量。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出生态环境的最优效益,提高城市的总体功能。

3、因地制宜,突出本土特色

不同地区拥有着不用的自然条件和生态环境质量,而生态城市的规划应当应当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因地制宜地突出本土特色。因此,生态城市规划应当充分结合当地的自然条件和生态环境质量确定城市结构,选择合理的城市结构布局。这样才能较好地优化城市结构,合理利用城市建设用地,城市空间的布局也会更加完善和完美。

4、引入植被,注重生物多样性建设

近年来,为了净化城市大气、减少荒漠化引起的沙尘暴对城市的影响,绿化带在城市建设中被广泛应用,并取得了显著成效。基于绿色植物对城市生态环境的强大作用,生态城市规划中应当持续坚持这项建设措施,充分利用生态植物的功能。与此同时,还要引入多样性生物,形成不同类型的城市生态系统。既有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又有利于维持城市生态环境的和谐与平衡。

(二)城市规划中生态建设的规划内容

在城市规划中,规划区域内建设用地规划及城市空间规划是其最主要内容。鉴于逐渐恶化的城市生态环境,不得不在建设用地和城市空间规划中加入生态设计理念,大力发展生态建设。从当前城市建设和城市生态环境的现状分析来看,建设用地的突出问题就是利用率低、城市空间狭窄。因此,城市规划前应当充分利用城市测绘得到的信息合理编制城市规划方案,用它科学指导城市建设,减少规划区域内建设用地的浪费。与此同时,还要在因地制宜、注重生物多样性建设的基础上更加重视“人与自然、经济与生态和谐发展”的建设主旨。

三、我国城市规划与生态环境现状

(一)城市规划建设现状

城市规划作为现代城市建设的重要指导性文件,规划方案的有效性直接影响着城市空间分布的合理性和城市用地的利用效率。但是,城市规划在城市建设应用过程中,土地利用率低、缺乏统筹规划等一系列问题逐渐凸显出来,限制了城市规划的有效性。通常情况下,城市建设实施前需要通过现代化的测绘工具和手段获得足够真实的地理信息,为城市规划提供较为精确的数据和资料,在基础上编制而成的城市规划方案才会更加科学与合理。

由于城市建设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在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诸多不可预测的经济发展因素和工程变化因素。这些不可预见性因素的出现,使得城市规划增加了更多可变更的影响因素,严重影响了城市规划方案的有效性,使其不能充分发挥出其对城市建设的指导作用。尤其,缺乏统筹规划的城市规划直接导致了城市土地的利用率低。比如,城市规划区内建设用地的利用往往没有严格按照“先规划、后建设”原则,都是先征地后规划。这种情况,很容易导致远离城市道路的建设用地既不能被城市建设利用,又不能继续耕种,造成了非常严重的建设用地浪费。

(二)生态环境现状

当前,我国城市进入了现代化高速发展时代,生态环境的恶化也愈加剧烈。虽然党和政府采取了“边污染,边治理”等防治措施,仍然不能从根本上改善和治理生态环境问题。从当前防治效果来看,总体而言“局部在改善,整体在恶化,治理效果赶不上破坏速度。”尤其,近年来沙漠化及工业污染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城市的生态环境,直接造成了经济损失和财富流失,十分不利于城市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

究其原因,城市生态环境恶化的原因是纷繁复杂的,但主要受到两个方面的影响:人口压力和工业化压力。中国作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庞大的人口数量加剧了城市空间的紧张,对自然生态的索取远远超过了生态系统的支付能力和承受能力。因而,人口压力成为了生态环境恶化的原因之一。在工业方面,为了追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加快了工业化进程。由于受到粗放型生产方式高消耗、高消费的影响,重视近利,失之远谋,用生态环境换来了城市经济的高速发展,为生态环境带来了严重影响。

结束语

城市现代化进程中存在的较为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城市规划中应当特别注重生态建设,大力建设生态城市。只有这样,才能逐渐改善日益恶化的城市生态环境,维持城市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在城市规划中引入生态建设,有利于利用生态理念合理规划城市空间布局,提高城市规划用地的使用效率。由此可见,城市规划中生态建设对城市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参考文献

【1】沈清基,斐吴琼.生态型城市规划标准研究[J]城市规划.

【2】 邓瑜颖. 浅谈建筑规划与建筑设计[J]. 科技风. 2008. (09).

【3】蔡琦. 对城市建筑规划存在的问题探讨分析[J]. 知识经济. 2009. (07).

城市生态空间规划范文第3篇

关键词:生态型城市规划建议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从生态学的观点而言,城市是以人为主体的生态系统,是一个由社会、经济和自然三个子系统构成的复合生态系统。一个符合生态规律的生态城市应该是结构合理、功能高效、关系协调的城市生态系统。这里所谓结构合理是指适度的人口密度,合理的土地利用,良好的环境质量,充足的绿地系统,完善的基础设施,有效的自然保护;功能高效是指资源的优化配置、物力的经济投入、人力的充分发挥、物流的畅通有序、信息流的快速便捷;关系协调是指人和自然协调、社会关系协调、城乡协调、资源利用和资源更新协调、环境胁迫和环境承载力协调。概言之生态城市应该是环境清洁优美,生活健康舒适,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地尽其利,人和自然协调发展,生态良性循环的城市。

一、城市规划与生态宜居城市间的关系

1.生态宜居城市是城市规划的主要目标之一

生态宜居城市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生态宜居城市的规划建设和可持续发展一脉相承。生态宜居城市建设追求以人为本,符合现代城市规划建设的主流思想。生态宜居城市是城市规划建设理念的新方向。城市建设由单纯的追求GDP高速增长向经济、社会、生态、文化协调发展转变。生态宜居城市规划顺应时展的要求,着眼于城市的长远发展,是城市建设理论和发展的正确方向。生态宜居城市能够有效地解决现代城市发展中面临的诸多问题,协调人、经济和环境三者之间的矛盾,生态宜居城市理念将引导城市的稳健发展。

2.城市规划是生态宜居城市建设的重要手段

城市规划是城市建设品质的重要因素。建筑密度、城市交通、绿地率控制、医疗、卫生、教育等基础设施布局均是城市规划的基本内容。城市设施布局、城市细节设计和城市功能布

局均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品质、交通通行和工作环境等,对生态环境也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城市规划在城市建设中起到建设枢纽的作用。城市规划能够统筹各个部门、协调多方力量,为建设生态宜居城市而共同努力,是生态宜居城市建设的基本保证。城市规划对社会网络的形成和居民行为有着重要影响。规划便利、安全、景观宜人的环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居民的户外运动。

二、宜居型生态城市规划中应遵循的一些原则

1.生态承栽力原则

城市生态承载力原则是指从生态学角度来看,城市发展以及城市人群赖以生存的生态系统所能承受的人类活动强度是有极限的,即城市发展存在着生态极限城市发展有一定的规模,自然生态环境是限定城市发展规模的最主要因素。在城市规划中,坚持城市生态承载力原则,应做到以下几方面:1)在城市规划过程中,我们要科学地估算城市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并运用技术、经济、社会、生活等手段来保护、提高这种能力;2)要考虑环境的自净能力和人工净化能力,它们直接关系着城市的生存质量与发展规模;3)要考虑城市的产业种类、数量结构与布局,这些指标对生态环境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污染的产生与净化,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4)要调整控制城市人口的总数、密度与构成,这是一个城市生态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

2.城市生态位最优化原则

生态位是指物种在群落中,在空间和营养关系方面所占的地位。城市生态位是一个城市提供给人们的或可被人们利用的各种生态因子和生态关系的集合,它不仅反映了一个城市的现状对于人类各种经济活动和生活活动的适宜程度,而且也反映了一个城市的性质、功能、地位、作用及其间人口、资源、环境的优劣,从而决定它在人们心目中的吸引力和离心力。从某

种程度上老说,城市生态位是决定城市竞争力的根本因素。

3.城市的成长性原则

城市的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而城市规划也是随着城市的发展而变化的,城市规划要为城市的未来留下足够的发展空间成长性是生态系统的基本特征,一切自然群落和人工群落都

遵循群落生长或演替的规律运行。人们在利用自然资源时,也必须遵循这一规律,否则就会导致“生态逆退”。将成长性原则运用于城市规划,就是将一个城市的文脉、历史、文化、建筑、邻里和社区的物质形式当作一种生命形式、生命体系来对待,我们要根据它的生命、历史和生态状态来维护它、保护它、发展它和更新它。

三、生态宜居城市的规划建设

1.区域绿地规划

改善区域绿地体系是区域绿地规划的首要任务,加大对区域绿地的控制力度,对区域绿地构件的生态格局进行严格控制,将区域绿地作为有益健康的郊外活动场所,提高区域绿地

规划建设的综合效益。区域绿地的有效利用能够充分发挥区域绿地规划建设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构建城市绿地系统体系应当对区域绿地现有规划和保护情况进行分析严格控制住城市生态网络和生态格局的重要片区,争取实现区域绿地的高覆盖率。区域绿地的规划建设应当纳入到城市绿地规划建设体系当中,形成全市范围内的生态安全格局。可以将城市绿地版块、廊道和区域绿地相连,从而形成绿地网络,构成绿地系统。区域绿地规划包括巧类用地:郊野公园、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岸线绿带、消落带、大中型水库及沼泽、结构性补偿绿地、自然遗产、自然灾害易发区、基础设施防护带、地质地貌景观区、山体保护区、饮用水源保护区、自然保护区以及其他区域绿地等。中心城区着重建设“多链、多点”结构链式绿地,与城市内部的风景绿地、生产林地和防护林地相结合,形成城、林、山、水融为一体的城市绿地生态系统,从而确保生态宜居城市规划建设的生态背景。

2.城市开敞空间规划

城市开敞空间规划建设能够增加城市开敞空间总量,提高人均绿地占有面积,改善城市生态环境。首先,依托大型绿地,规划建设城市绿色空间。城市公园是居民使用较多的城市

绿地,在规划建设中应当将公园建设成当地居民亲近自然和综合性锻炼的场所,建设成生态宜居城市的健康补足空间。其次,提高城市街头绿地的利用率。城市的规划建设应当充分利

用城市中的自然边角,充分挖掘可利用绿地。街头绿地可以塑造园林景观、摆放雕塑从而发挥美化城市的作用。在进行街头绿地规划时应当充分考虑街头绿地所处的地理位置,可以将

居住区边缘、城市支路等处大于50平方米的地点设置成街头绿地,有条件的还可以增设一些体育设施供城市居民日常体育锻炼使用,将体育设施和街头绿地结合规划促进全民身体健康。

最后,拓宽绿地针对城市公共性绿地场所较少的特殊情况,增加城市绿地广场建设面积。从总体城市建设层面结合城市建设的实际情况,争取为使命提供较多的休闲活动场所。除了已经编制的规划中广场用地外,还应当结合新增的大型建设项目规划设计新的广场,扩大广场用地。在人口较为稠密的城市中心地段,严格控制公园用地和广场用地,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建设兼有广场和公园功能的绿化广场。广场规划时应当在按照功能规划的同时,设计出必要的休闲活动空间,并且在适当的区域进行绿化。

总体说来,对于建设现代生态宜居城市,我国国内现状可说是有成效,并且形势一片大好,而且正在逐步走上合理规划轨道,但相比之下,较国际化城市规划,无论是系统还是技术方面都有一些差距,所以我们目前需要做的是选好目标,找对方向,完善佼佼者,带动后进者,以达到全面建设现代生态宜居型城市。

参考文献:

【1】吴谦林.浅谈生态城市规划[J].山西建筑,2008.34(12).

城市生态空间规划范文第4篇

关键词:城市;绿色空间;海绵城市

中图分类号:S73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7)07-0075-02

1 研究背景

随着人类不断掌握自然规律,改造自然,也将城市向着人类意愿的方向规划建设,人与城市的关系已经密不可分。在自然界中,个体的生长总会伴随矛盾的出现,阻碍其健康发展,诸如城市的各种污染与对自然界的无视践踏。

在全面推行海绵城市和城市双修理论的实践过程当中,绿色空间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和实践体现。城市双修的阶段性任务正是相关专业为推动经济新常态,推动城市转型,推动生态文明的进程[1]。

2 德阳绿色空间规划建设所面临的问题

2.1 城市建设基本完善,绿色空间难以大规模插入

在意识到城市生态破坏日益严重的情况下,政府提出的G地指标不断刷高,但是这些公园绿地大多出现在城市周边郊区,真正有需求的城市中心区因为造价昂贵或不可能有足够面积的地块用以建设大型公园绿地,总的绿地面积在提高,但城市中心区的绿地比例越发减少。见缝插针的小尺度绿色空间,其面积小,数量多,灵活多变等特点可以在城市中心区充分发挥作用,建设适宜的供人们休闲、游憩的小型空间,弥补大型绿地在中心区难以施展拳脚的缺失,成为城市绿地系统、城市公园的重要补充。大于3 hm2,绿化覆盖率达60%以上的集中绿地才能够是城市中的冷岛[2,3]。但是,城市小绿地的降温功能非常显著。分布均匀的25个1 hm2的小绿地与一个25 hm2的大绿地可以在225 hm2的城市区域中起到类似的冷岛效应[4](图1)。

2.2 文化建设有待提升

时代的进程将促使人们更多地肩负起社会责任,共同维护城市环境将成为每一个人必须的潜在意识,是城市进步的主要体现。绿色空间的规划与建设或许是简单的堆砌,真正重要的是人们作为主人翁的管理与维护,真正做到没有随处可见的垃圾,没有漫天弥漫的雾霾,没有损害环境的行为。

2.3 生态旅游建设有待加强

德阳市位于成都平原东北部,成都和绵阳中心位置,与之各相距约55 km,区位优势明显,是成都环城游憩带,成都旅游门户圈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因德阳定位为重工业城市,加之旅游业态尚需整合与开发,所以其旅游市场总体规模不大,远不及乐山和都江堰,仅高于达州和凉山。德阳市旅游资源亮点不突出,形象不鲜明,旅游市场有待大力开发,以环保带动旅游,以旅游促进环保,实现双赢。德阳市现有绿色空间规划建设体系尚需完善,形成生态旅游名片,吸引成都经济区及周边区域的游客,其绿色空间体系可以在城市绿地、生态湿地、雨水花园、下沉绿地、屋顶花园等的基础上构建。

2.4 经济社会活动需要引导

经济与生态并不是相互制约的关系,以生态为代价把经济搞上去是不可持续的道路,粗放式发展的阶段已经过去,优美的生态环境才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根本。引导德阳市由重工业城市向生态工业城市转型,逐步实现产业结构调整,由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倾斜。提高绿色科技含量,加强环保监督力度,以德阳绿色山水为依托,抢占成都经济区环城游憩带优势地位,把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使经济与生态相依相生,共同繁荣。

3 德阳绿色空间规划建设策略研究

3.1 旅游极点创建

目前德阳旅游吸引点不足,但作为成都一小时经济圈范围城市,环城游憩带,且生态资源尚未充分发掘,德阳的旅游发展空间还有所期待。应充分利用本底生态资源,提升资源质量,打造多个具有吸引力、持续力、生命力的旅游景点,先立足于成为成都旅游目的地,再拓展至周边区域。借鉴国内外旅游资源整合开发案例,迎合游客心理,开发充满乐趣,充满运动,充满负氧离子的旅游业态。

3.2 湿地生态完善

德阳已建成市区第一个湿地公园,即旌南湿地公园,是建设生态城市的重要一步,是一个具有净水、环氧功能的新型湿地景观公园。该项目占地约50亩,引进欧洲人工补给地下水技术,利用人工湿地处理绵远河水,由人造池塘入渗补给地下水,缓解城市用水需求。建立地下水监测孔,监控地下水质变化,保证水质达到水源要求[6]。对于一个城市来说,河流水体排出需要净化,同时进入城市也有必要净化。况且,旌南湿地公园功能面积上不算大,还不能满足整个建成区的需求,所以在德阳上游可以规划建设一个湿地公园,完善湿地生态,形成湿地双核,控制净化水体进出。

3.3 点状公园广布

大型绿地已难以进入城市中心区,小型绿地点状布置将对城市绿地系统有弥补作用。以点为突破口和出发点,充分利用城市“失落空间”,促成较为有效的合作模式,鼓励市民、专家、学者、学生共同参与,共同设计,共同开发,共同享受。小尺度绿色空间合理分布,绿色廊道将其串联,形成有机网络,逐层完善城市生态系统体系,促进城市内部绿色旅游(图2)。研究利用雨水花园、下沉绿地、屋顶花园等小尺度水生态基础设施,将自然景观逐步逐点引入城市。

3.4 生态廊道贯穿

廊道是基本的连接通道,在城市生态中,是人口流、能量流、物质流、信息流等的通道,是城市各斑块节点的通道,维持着城市的动态平衡。以岷山路、泰山路、庐山路、龙泉山路为基底,打造 “四山”纵向生态廊道,以青衣江路、黄河路、凯江路、长江路、岷江路、珠江路、沱江路、嘉陵江路为基底,打造“八水”横向生态廊道,纵横串联城中大小绿色空间,形成有机整体(图3)。

积极建设城市绿道基础设施及植物配置,积极营造城市绿道集聚活动,积极推荐城市绿道名片。以德阳自身特点,引进改进欧美绿道建设策略,构建了覆盖面广、可达性强、连通度高的多层次绿道网络,配套“以人为本”的服务设施,吸引更多居民安全舒适地使用绿道,将绿道打造为生动的知识平台,为居民开展日常休闲康体活动提供空间,为人们营造欣赏艺术和享受艺术的空间,以实现综合性的绿道建设效益[5]。

3.5 绿色科技应用

将科技、生态、景观三位一体结合,运用于绿色空间,如屋顶花园、雨水花园、城市绿地、生态湿地等绿色体系各类设施;推行相关办法,鼓励促进各类科技创新组织协会,鼓励青少年、大学生及相关有创新精神的人员进行科技创新;促进创造富有科技感、具有景观吸引力、同时对生态环境有保护作用的景观设施。

4 结语

在大型绿色空间难以进入城市建成区的情况下,点状绿色空间的弥补性尤其重要,而其面积小、布置灵活、样式多样的特点,加上绿色廊道的网状链接,绿色科技的创新加入,必定给城市居民更多的活动、游憩和交流空间,促进城市居民精神、生态、科技文明建设。

参考文献:

[1]张 舰,李昕阳.“城市双修”的思考[J].城乡建设,2016(12).

[2]李延明.北京城市园林绿化生态效益的研究[J].城市管理与科技,1999(1):24~27.

[3]刘娇妹,李树华,杨志峰.北京公园绿地夏季温湿效应[J].生态学杂志,2008,27(11):1972~1978.

[4]傅 凡,赵彩君.分布式绿色空间系统:可实施性的绿色基础设施[J].中国园林,2010(10).

城市生态空间规划范文第5篇

[关键词]空间管制;城市规划;“成长管理”理论;“反规划”理论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城市规划对城市所在区域的土地和空间利用的战略指导作用越来越体现出公共政策的本质属性。《城市规划编制办法》规定:城市规划应当“划定禁建区、限建区、适建区和已建区,并制定空间管制措施”。但这只是一个原则性规定,在从事城乡规划工作时, 我们应该从哪些方面来思考各类区域的划分?如何使其更具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同时,空间管制仅仅就是城市土地的空间区划和管制?有没有更切实可行的操作模式和方法?本文带着这些疑虑对城市空间管制问题进行了如下探讨:

1 传统城市规划编制方法中存在的问题

从源头上说,我国的城市规划编制方法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以“性质―规模―空间布局”为模式的物质空间规划。作为城市政府建设管理城市的公共政策,城市规划在指导城市健康有序、公正公平发展和平衡城市政府短期行为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然而,由于传统城市规划编制方法上的缺陷,导致城市面临诸多问题(如城市边界无限蔓延,生态平衡遭到破坏等)得不到妥善解决。那么,传统的城市规划编制方法存在哪些缺陷呢?

1.1 城市发展规模预测与城市发展需求不相适应

基于现行规划编制方法的城市空间发展规划是一种建立在人口规模和用地规模之上的空间布局。随着社会的转型和快速的城市化,城市规划在城市人口和用地规模的预测上存在着明显的偏差。很多城市在确定人口和用地规模时,往往掌握资料不全面,预测方法欠科学。同时,由于城市人口流动性大,统计口径不统一,而用地规模预测又带有很强的主观臆断性,往往造成要么规划期末城市用地突破规定指标,要么造成大量土地闲置。虽然城市规划对人口和用地规模的控制对防止城市过度扩张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现行的人口和用地规模及人均用地指标确定的科学性仍然值得思量。

1.2 对城乡空间区划的空间管制重视不够

现行的规划体制偏重于城市建成区的用地布局和控制,并对城市用地进行安排,一般划分为九大类用地,在此基础上再进行细分。无论是哪一层次的规划,规划都对用地性质、规模等指标进行了严格控制,特别是控制性详细规划,每一地块都给出了具体的数值。但在现实社会中,一块土地往往以一种功能为主,兼顾其他功能,其他功能的用地怎样操作控制呢?就算对每一用地都赋予数值(上限或下限),而这个数值的科学性又在哪里呢?是否与当地实情相宜?这些问题均值得商榷。同时,城市土地具有商品属性,规划时应给予投资者一定的选择权,过度的控制必会抑制投资者的热情,从而导致城市土地无人问津。近年来,随着城市规划法制建设的加强,执法力度的加大,过死的规划控制必然造成城市的实际开发建设受阻,最终影响城市健康发展。

1.3 环境保护利用规划严重滞后

不明智的土地利用和用地布局对城市用地结构和功能提出了严峻挑战。具体表现为城市生态景观支离破碎、自然水系污染严重、生物栖息地和迁徙廊道遗失。随着城市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用地的扩张和市政设施建设是不可避免的,但必须认识到,土地是一个完整的生命系统,是有结构的,有不同空间格局和不同生态功能的有机体。协调城市与生态系统的关系绝不是一个量的问题,更重要的是空间格局和质的问题。因此,当前城市规划的一个巨大挑战是:如何在有限的城市土地上,建立一个战略性的既能充分发挥每块用地价值又能为人们生活居住提供一个安全高效的生态环境,为城市留出足够的发展空间,以保护城市文化和构建安全的生态网络。

目前,城市规划在土地利用、道路交通和市政基础设施等方面考虑比较科学,而对城市所处区域生态环境的整体保护显得比较苍白。往往仅把城市污水处理达标、大气污染治理、城市垃圾处理等方面作为环境保护规划的主要内容。这种被动的补救式的规划方式,显然不能适应城市有机发展对生态环境的渴求。城市应该是所在区域内整体生态系统中的有机组成部分,没有区域生态的和谐,就没有城市存在的基础环境保障。因此,仅从城市内部考虑是不能解决城市整体生态环境保护问题的。

针对以上问题,近年来,规划界和学术界展开了前所未有的有益探索,均试图在现行的规划体制下寻求问题的突破,从而提出了城市空间管制这一论题。然而,这种基于城市土地区划的城市空间管制方式方法是否科学?依据是什么?区划与城市生态环境、规划弹性有什么关系等问题则值得我们探讨。

2 城市空间管制规划对策

2.1 对策一:以“成长管理”和“反规划”理论为编制空间管制规划的理论基础

研究城市规划编制中城市空间管制的目的是:针对传统城市规划土地使用方面的上述问题,通过对区域土地的空间整体使用战略划分和微观层面的用地控制,以解决城市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矛盾、城市发展空间的弹性问题。在这一方面,源于美国的城市“成长管理”理论为我们提供了有益启示。其思想核心是把握城市开发的地点、时机和程度,在城市不该生长的地方坚决制止生长,在城市可以生长的地方控制开发的量和度,两个方面相辅相成。20世纪六七十年代,该理论在北美地区得到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与“成长管理”理论同出一脉,很具相似特点,目标导向均为城市环境保护和城市发展空间弹性问题,只是侧重点不同的是“反规划”理论,其重点为生态基础设施建设。“反规划”是城市规划与设计的一种新方法,即城市规划与设计应该首先从规划和设计非建设用地入手,而非传统的建设用地规划。“反规划”理念是相对于传统城市规划理论而言,它们之间的关系类似于城市设计中的“图―底”关系。如果把“城市与生态环境”比作“图―底”的话,传统城市规划理论是将城市作为“图”,着重研究城市建设用地布局规划,将生态环境作为“底”;而“反规划”则是“图一底”互换,将生态环境作为“图”,先行研究非建设用地布局规划[1]。

值得强调的是“反规划”理论的生态学内涵,它为城市的生态环境保护提出了行之有效的实践模式。其生态学理念是:在自然生态评价的基础上,确定生态敏感性分区及生态适宜度分区,对城市生态基础设施加以保护,在规划、完善非建设用地布局的基础上,再安排建设用地布局规划[2]。即先将城市生态基础设施保护控制起来,作为维护城市持续发展的自然生态基础加以保护,从而使城市生态基础设施得以延续和发展,为建构城市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打下基础。

从以上两种理论模式可以看出,其研究思路是:城市规划应对不可逆的城市环境(即城市不该生长的地方)进行严格控制,对城市建设用地(即城市可以生长的地方)进行适度的开发建设,并对城市建设用地内的生态环境进行合理保护。笔者认为,规划师首先应该转变常规的规划思维模式,对传统的规划编制方式进行调整,让其转变为:首先对城市及周边环境进行宏观的空间管制,其次是对保障城市生态安全格局的微观强制性要素进行严格控制,最后才是传统意义上的城市规划模式(即“性质―规模―用地布局―专项规划”模式)。

2.2 对策二:建立完善的城市空间管制体系

2.2.1 空间管制内涵

管制是现代管理的延伸和发展,它强调多层组织机构或多集团的对话、协调与合作,促进跨区域协作、多行业合作发展,有效补充政府管理调控与市场运行的不足;管制可全面综合改善社会发展环境,建立多元化的管理模式,完善相应的权益分配规则和行为规范;管制具有明显的层次性和部门性。城市空间管制是指对城市内部及周边事关全局或不可替代要素,特别是弱势要素进行的强制性或引导性的规划控制,具体体现为:对城市应该做什么,禁止做什么,应该怎么做的问题。它是协调城市内部与周边要素的关系等重大问题的原则和政策,是城市空间协调发展的基础。

2.2.2 空间管制内容

城市规划是对城市各种资源进行有机整合,协调和引导各要素在城市空间内合理布局,以实现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最终达到整体资源效益的最大化。城市空间管制是伴随城市规划而来,是对城市规划要素进行度和量的控制。因此,城市空间管制的内容可以概括为:城市空间资源要素,如土地、水体、植被、矿藏等;城市土地利用属性,如性质、范围、开发强度等[3]。

2.3 对策三:寻求科学的编制方法和成果

对城市所在区域用地进行全面的资源评价,制定空间资源区划,确定分区发展和保护的区域;在空间资源区划基础上制定空间利用区划,并对各类区域从用地使用功能角度进一步划分,进而对各类功能区提出管制要求。

2.3.1 加强空间资源区划

《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原则性的规定了“禁建区、限建区、适建区和已建区”四大空间区划类型。但每个城市、每个地区的具体情况不同,考虑到分区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规划时可以根据不同的现实情况和研究层面进行更为具体的划分。空间资源区划一般从城市及周边的地形地貌、地质水文、生态敏感区和土地利用现状4个方面对城市空间资源进行综合评价,并从宏观层面确定可供城市发展的空间和生态保护范围,从而引导城市建设在一定的合理空间内进行,并与城市生态保护相互协调。城市空间资源区划一般分为生态敏感区、生态缓冲区、开发控制区和强制控制区等四个区域与编制办法规定相对应[4]。后两者是城市的发展区域,生态敏感区是生态保护的范围,生态缓冲区为两者之间的过渡区域。

2.3.2 强化土地利用区划

空间资源四级区划是从资源管理角度对城市整体空间使用做出的方向性规定,而土地利用区划则是在空间资源区划的基础上确定用地的使用功能,以便指导具体的土地利用和建设。土地利用区划应坚持以下原则:(1)协调原则:协调土地利用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为宏观层面的城市空间管理提供理论支持;(2)粗线条控制原则:在宏观尺度上对城市空间进行用途划分,不追求过于细致的分类,为土地使用留有一定弹性和余地;(3)强化控制原则:以有效保护环境和引导建设集中发展为目标,加强对非建设用地的管理与控制;(4)生态优先原则:结合城市的自然和人文属性,按照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遗产优先原则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5]。如对城市适建区内用地再次划分为工业集中区、商业中心区、居住区和城市公共绿地等,并对每个区域进行建设强度的规划控制。

这种逐级划分和分层控制的规划思想解决了城市规划编制中用地规模确定缺乏弹性的问题。它在结合城市实际发展条件的基础上,提出用地规模的上限和下限范围及土地利用的最大范围,为城市发展对土地需求量的增长留出了弹性,在区域范围内协调了城市空间拓展与生态保护之间的矛盾。

这种宏观意义上的空间管制方式在城市规划成果中的体现为:传统意义上的城市空间管制图(城市已建区、适建区、限建区和禁建区区划图)和城市用地开发强度控制图(容积率控制图、建筑密度和高度控制图、绿地率控制图等)。

2.3.3 加强对强制性要素的控制

城市规划强制性内容是在2002年建设部颁布施行的《城市规划强制性内容暂行规定》中提出的。强制性内容涉及区域协调发展、资源利用、环境保护、风景名胜资源保护、自然与文化遗产保护、公众利益和公共安全等方面,它们是正确处理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城市的强制性要素,既不同于强制性条文,也不同于强制性内容,它是对城市规划强制性内容中刚性最强的部分进行的提取,是对城市发展中各类空间要素的概括和总结,是保证城市安全、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同时包含了强制性的要求和措施。

通过对城市规划相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和实践经验的总结,本文从众多的城市要素中选取最为重要的作为城市的强制性要素,并通过对各要素的量刚(每一要素对城市发展影响力与作用力大小)评估,筛选出以下四大类强制性要素:自然生态保护要素、文化遗产保护要素、基础设施要素和公共服务设施要素[6]。

针对不同的强制性要素,城市规划可以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或管制措施,而对于城市管理而言,微观的空间管制措施可以概括为控制线管理,将不同的强制性要素统一纳入空间控制线的控制管理之中,即为常规的六线控制图。传统的控制线规划图,往往只是简单的对每类要素进行宏观意义上的控制,强调每类强制性要素的重要性,多只有技术措施,而没有具体的刚性指标,缺乏可操作性,实施效果较差。因此,为加强城市空间管制效能,规划中的六线控制图必须进一步深化,规划成果必须要具体界定出每类控制线的范围、面积等刚性指标,而控制线内的每类指标则可上下浮动,以体现出城市规划的弹性和与城市管理的适应性。

3 结语

城市空间管制所涉及的内容繁多而复杂,而传统的城市空间管制方式往往只限于宏观层面的研究,缺乏微观层面的要素控制,更没有提出可行性的量化标准。因此,实施难度大,可操作性差。笔者认为城市空间管制应是宏观区划和微观要素控制相结合,应对每一层次的控制提出具体可行的量化指标、实施原则和措施,并在城市建设管理中强制执行,这样才能体现出城市空间管制的作用和意义。宏观控制和微观控制相结合的城市空间管制方式真正意义上实现了“成长管理”和“反规划”理论的实践要义,并为城市的生态环境保护及城市规划弹性留出了余地,最终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铺平了道路。

参考文献:

[1]俞孔坚,李迪华,刘海龙,程进.基于生态基础设施的城市空间发展格局.城市规划,2005(9):76-80

[2]俞孔坚,李迪华,韩西丽.论“反规划”.城市规划,2005(9):64-69

[3]孙斌栋,王颖,郑正.城市总体规划中的空间区划与管制.城市发展研究,2007(3):32-36

[4]吕斌,陈睿.我国城市群空间规划方法的转变与空间管制策略.现代城市研究,2006(8):18-24

[5]吕斌,陈睿.实现健康城镇化的空间规划途径.城市规划,2006增刊:65-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