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教师指导计划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指导青年教师工作计划
为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充实教学力量,培养青年教师具有很重要的意义。根据教育办有关安排的规定,为保证新教师的快速成长,以适应不断发展的教学需要,让他们尽快成为教学中坚。在指导青年教师的同时,也提高自己的教研能力,与青年教师共成长。
二、青年教师
张红燕潘秋玉
三、青年教师
培养内容
1、学习新课程教育理念。
2、课堂教学设计。
3、课堂导入方法与技巧。
4、教学论文指导。
5、教学总结与反思。
四、青年教师培养措施
1、树立三种意识。第一种意识:学习意识。学习对一个人成长进步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校领导经常和青年教师说这样两句话:“不学习的教师永远不会有出息。”“生命因学习而温馨,而丰满,而灿烂。
事业因学习而成功。”以次鞭策教师时时学习,终身学习。第二种意识:研究意识。要求青年教师不仅要单纯地教学,还要认真地研究教学,把教和研统一起来。第三种意识:发展意识。即在教育教学工作中不断超越自我,一步一步走向成功。
2、做好五件事:教好书,教育好学生;读教育理论著作,读人文和科学书籍,读名人传记;思考对学生的教育策略和方法,反思教学活动,脑子常常要“琢磨事”;研究教育教学课题,研究学术问题;写读书笔记、教育日记、教育论文、教育随笔等。
3、在业务上要坚持不断学习,虚心好问,提高自身各方面修养,随时做好提高学历的准备。
在工作上,要严谨认真,精益求精。从而使他们逐步提高教学能力、熟悉教学环节,及早成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
4、写教学后记。教完一节课后,在教案的相应位置写出教学的得失、感悟。
关键词:教学一体化 “双师型”教师 培养机制
0 引言
在教学过程中,实施教学一体化,对教学环节进行整理和融合,将有关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理论与实践结合成一个整体,进而制定针对性的教学计划与教学大纲,在一定程度上对职业能力培养目标体系进行建立和完善,为实现整体的目标,需要在教学环节中全面贯彻落实教学一体化。通常情况下,教师是实施教学一体化的基础和保证。所以,本文从培养适合高职学院发展的“双师型”教师的角度进行阐述,同时围绕高职院校基于教学一体化为导向的“双师型”教师的培养机制进行研究分析,进而为建设高职类院校的师资队伍提供参考依据。
1 传统教学模式下“双师型”教师培养机制的现状
1.1 经费无保障,“双师型”教师队伍难发展。目前国家没有对培养“双师型”教师设立专项经费,由于受资金条件的限制,在福利待遇方面,高职院校的教师相对较低,另外受院校管理制度的影响和制约,在一定程度上使得高职院校在吸引校外专业技术人员方面缺乏优势,又无力对现有的教师承担知识更新的任务,更无法满足教师到企业实践的要求,这样就造成了教师知识陈旧,思想僵化,教学方法保守,教学质量不高,极大的影响了“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
1.2 培训渠道相对单一,教师自身的素质难以提高。为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教师需要进行深造,充实自己的专业知识。但是,高职院校的教学任务相对比较繁重,导致任课教师没有时间参加培训,即使有些教师能够参加培训,但是受到培训技能和培训时间的影响,往往都是虎头蛇尾,草草了事,拘泥于形式上的培训,其教学内容与教学实践彼此脱钩。
1.3 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在高职院校普遍存在,进而制约了师资队伍的进一步发展。不少高职学院基础性学科力量相对较强,分配的学时较多,教师数量较充足;而实践性学科力量相对较弱,分配的学时也较少,再加之教师规模短缺,在一定程度上导致院校实践教学难以开展,实践教学即使开展,也敷衍了事,学生的职业能力难以得到实质性的提高,这样对于教师的“一体化”实践教学也是不利的,“双师型”教师的潜能没有充分的发挥。
1.4 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在教学过程中重数量、轻质量,重形式、轻实质的现象普遍存在,进而影响了“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质量。在“双师型”教师队伍质量建设问题上,基于不同目的的驱动,导致高职院校的价值观念产生了偏差。主要表现为:片面追求教师考取的职业资格证书的数量,淡化了培养、应用和考核教师的职业能力。导致高职院校的价值观念产生偏差的根源是外界的压力,如某些院校为了满足评估的需要,短期内弥补大量的“双师型”教师,而这种做法就是在“临时抱佛脚”,虽然所谓的“双师型”教师数量提高了,但是却忽视了 “双师型”教师队伍质量水平,进而为建设学院的师资队伍埋下了隐患,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发展。
1.5 职称评定的不合理,限制了“双师型”教师专业技能的提升。大部分职业院校在评定教师职称方面依然是考核论文的数量、重视研究,轻教学和应用。“双师型”教师们在现行高职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评审的规则下,一方面承担繁重的教学任务,另一方面花费大量的精力完成所谓的论文、著作等硬性指标,花在专业实践和科研成果推广与应用方面的精力少之又少。这是在一定程度上导致高职学院“双师型”教师只能“纸上谈兵”的重要原因。
2 教学一体化模式下“双师型”教师培养对策
2.1 整合课程体系,明确人才培养目标
教学一体化模式要求事先把专业课程的理论内容、实习教学内容进行相应的、有机的组合和统筹安排,根据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以学生够用、适度为原则对两方面的内容进行一定的删改、编排,做到学生用什么学什么、学什么会什么,增加实践课程,做到理实一体,实现“一体化”教学的目标。在这个目标下,“双师型”教师需要根据一体化教学的特点和模式,重新制定人才培养目标,按照新的人才培养方式来准备相应的课程,完善课程体系,修改教学目标,极大地促进了教师的教学与实践能力。
2.2 建立校企合作的交流平台
以学院的名义和知名企业建立实习实训基地,采取优化配置,有计划分期分批组织专业课教师到企业和实训基地参加技能培训、岗位挂职培训学习,让教师了解实践教学的各个环节、手段和特点,同时也提高动手能力和指导学生训练的教学能力。笔者建议学院应充分考虑教师实践的持续性和有一定的时间保证,将教师繁重的教学任务解脱开,让教师有充足的时间在企业中进行实践,最好能参与完成一个完整的项目,负责完成一项完整的工作任务,这样才能对教师有一定的提高,培训才有真正的意义。
2.3 以培训促进教学技能的提高
①重视对教师的培训。依托教育部国家级示范(骨干)校、高职专业类教学指导委员会、高职高专师资培训基地等国家级教师培训基地,有计划地选派教师参加各类培训项目。通过培训,有助于教师教育理念的更新,不断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提高教育教学能力。
【关键词】高职 化工类 实践指导教师 能力 培养途径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1C-0095-02
高等职业教育是培养在生产一线的实用型人才,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具备实际操作能力的主要途径,是重要的教学环节,这已得到高等职业教育学者的一致共识。而在实践教学中,指导教师的综合能力和教学水平非常重要。本文试对高职化工类实践指导教师应具备的能力及其培养途径进行探讨,以促进实践教学质量的提高,培养更多的实用型人才。
一、高职化工类实践指导教师应具备的能力
就高职化工类专业而言,实践指导教师应具备以下方面的能力。
(一)扎实的专业知识和熟练的实践技能。高职化工类专业是以化学知识为主的一类专业,而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也就是说理论与实践的融合是非常紧密的。相比于其他专业最大的不同点在于化学是变化的科学,无论是在实验室还是在生产现场所接触的都是化学变化,对一般的化学物质应掌握,包括其基本情况、性质、用途、我国的生产情况等,当然最好是全面掌握。作为实践指导教师指导学生实验实习,是面对面与学生接触,学生不懂的地方都要问老师。因此实践指导教师不但要具有扎实、渊博的专业知识,还必须具有熟练的实践技能,因为实验室的基础实验、专业实验都要求指导教师亲自动手,对学生进行操作示范,并向学生解释。制备物质的实验结果要制得产品;成分测定实验的样品如果是生产企业的,测定结果要与企业的测定数据一致;让学生感觉到实验也是轻松的,容易做得到的,有成就感,有条件的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引下自己设计实验。
(二)严谨的工作态度。工作态度决定一切,教师是学生的榜样,化工类专业的实践更是要求严格,马虎不得,实践不是小事,要处处留心观察。验证类的实验现象有时一晃即过,气体的发生、颜色的变化、沉淀的生成及溶解等,都要求细致、细心的观察;实用类的实验,如含量的测定、物质的制备,如果粗心大意,得到的结果就有可能与预期的相差甚远,如用在生产上,就会误导生产,甚至有可能后果不堪设想的问题出现。为了防止可能出现的坏结果,学生要做到认认真真、实事求是的学习态度,容不得半点马马虎虎,要细心做好每一个实践环节,掌握好每一个技能。教师必须具备严谨的工作态度,责任心要强,对每一名学生都要同等对待,工作不能存在差不多、大概等,要有始有终,必须具备一丝不苟的敬业精神,整个实践指导过程都要保持饱满的精神状态。
(三)清晰的语言表达能力。清晰的语言表达包括内容表达清楚,专业术语准确,语句精炼简洁,语调生动有趣等,表达时有一定的技巧,可以暗藏些悬念,有时也可以来点幽默感,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掌握。在实践开始前,指导教师常将要实践的目的、原理、内容、注意事项等告知学生,清晰的语言表达才能吸引学生,才能很快就会被学生接受和熟记。如果表达不清,将每个内容都展开来讲,讲了一大堆废话,浪费了时间,学生也不知所云,就会影响教学效果。
(四)协调的人际交往能力。现在学生到企业实习与传统的方法大不一样了,即使是国营企业也没有义务要接纳学生实习,并且由于学生的实习有可能影响到企业的生产,大多数企业是不太乐意接纳学生实习的。因此,要做好学生的生产实习工作,与企业的交往必不可少。指导教师要具有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学会处理人际交往关系,需要提前与企业联系进行协调,充分考虑实习内容、实习过程安排、指导人员、吃、住等方面的内容,实践过程要与企业、技术人员、工人师傅保持沟通,取得共识,实习结束后要与企业交换看法,协调处理好出现的问题,要感谢企业,要接受批评意见。
(五)敏锐的安全意识。化工类专业是具有鲜明特点的专业,实践教学无论是在实验室的化学实验还是化工生产现场的实习实训,接触的都是化学反应,反应过程的条件可能要求是高温高压或低温负压,实验室试剂、生产原料、产品、副产品等化学物质可能是易燃易爆、有毒有害、对皮肤易腐蚀或致敏的。学生在实践过程中要掌握所使用试剂、原料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严格遵守安全规章制度,遵守安全操作规程,了解可能出现化学事故在哪个环节,做好预防方案,懂得常规的化学事故防护知识,掌握化学事故的紧急处理方法。这就要求指导教师必须有敏锐的安全意识,绷紧安全教育这根弦,在实践过程中勤检查,发现苗头要立即采取有效措施,防患于未然,坚决杜绝化学事故的发生。
(六)周密的组织管理能力。每个实验、每次实训,一个班有几十个学生,要使实践教学井然有序、有条不紊,指导教师必须具有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做好周密的安排,确保实践教学过程顺利进行。在实验室,要了解每个实验需要几个实验室,了解实验室最多容纳多少学生,如果容纳不下,要做好交叉实验安排,要做好分组实验,有班组长协助管理,有记录,让每个学生都知道自己的实验位置、内容。要根据每个实验内容做好实验前的讲解指导,实验过程的检查,突发事件的处置,实验结束后如何搞好卫生、关门关窗、关电关水等等,都要做好周密的布置,并有相应的纪律条条框框约束。在生产现场,更是要做好管理工作,一个班的学生在多个岗位进行实习,要根据企业的情况与技术人员、生产管理人员一起探讨做好实习方案,以达到预期的实验要求。
(七)较强的创新意识。化学是快速发展的学科,每天都在不断地变化,技术精益求精,是一个充满神奇的世界。在实践过程中要求学生观察实践结果,有没有发现新的问题,是否存在不足的技术,有没有可能加以改进,这些都要求我们认真去思考。指导教师应具备强烈的化学技术的创新意识,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在工作中不断探讨创新,应成为学生的榜样。对学生提出的质疑可以与学生共同探讨,促进学生作进一步的思考,技术就有可能更加成熟。
(八)较强的归纳总结能力。每个实验或每次生产现场实训结束后,都要进行总结,每次实践都会有它的前因后果,实践教学质量如何与教师、学生都有密切的关系,作为指导教师就要多观察、多思考,善于总结,积累经验,归纳出成绩,找出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探讨实践结果在整个过程中的规律,取得成绩的共同点是什么,存在问题的根源又在哪里,以便在今后实践教学中能够扬长避短,不断取得进步。特别是对存在的重大问题要认真找出原因,是人为的、仪器的、管理的?还是其他原因?都要分清,找出解决问题方法。对实践做得好的学生要善于表扬,做得不好的要与学生一起分析原因,争取下次实践课取得好成绩。
二、培养的途径
实践指导教师的素质在整个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过程中非常重要,对此,应加强实践指导教师队伍的建设,加大培养力度。
(一)建立制度。拟定实践指导教师队伍建设目标,在政策上给予一定的倾斜,在待遇上适当提高实践指导教师的补贴;在同等条件下,优先评职晋级、评先选优;给予更多的外出学习、参观、考察、出国的机会;保证教师参与社会实践、进修培训的时间和经费;对有特殊贡献的教师给予特殊的奖励等等。
(二)多元引进。通过从化工企业一线引进技艺精湛的技术专家、技术能手、能工巧匠担任实践指导教师或担任兼职生产实习指导教师。他们有丰富实践经验或操作技能,熟悉本地区化工企业情况,同时给学校带来生产、科研第一线的新技术、新工艺及企业对应届毕业生素质的新要求,使教学工作能够紧跟时展的步伐。
(三)在职培养。积极创造条件,开展文化课教师校本培训,派专业教师赴企业锻炼,争取让更多的教师参加,提高技能水平。鼓励专业教师参与生产实习指导,根据专业教师技能水平,对其提出不同的要求。没有职业资格技能等级的教师要基本掌握本专业的相关技能,取得中级以上技能等级证书,并能配合其他实践指导教师指导学生实践;对已取得职业资格技能证书的教师,要求能精通本专业相关技能,取得更高级别的职业资格技能证书,并能独立指导学生实践;逐步提高实践指导教师的比例,达到合理的教师结构比。
(四)校企合作。有计划地安排实践指导教师到企业顶岗工作和挂职锻炼,通过到企业进行专业实践,参与企业生产和生产经营活动,向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请教,使教师及时地了解本行业的现状、发展趋势和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积累教学所需要的职业技能和实践经验,提高了专业实践能力,加强理论与实践的融合,还能将行业最新成果和企业的最新需求紧密嵌入教学过程,充实教学中的实践含量和实践内容,有效提高生产实习指导质量。
(五)以赛促练。各类技能大赛促进技能人才培养,宣传和营造重视职业教育的良好氛围的同时,也为高职院校教师提高操作技能水平、培养高素质的实践指导教师提供了切实有效的平台。一方面,为提高参赛队伍的水平,实践指导教师必然要对生产实习指导方法和生产实习指导教学规律进行研究,不会仅仅停留在传统的生产实习指导教学模式和实习教学水平上,而是对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方法加以吸收和应用,对整体实习教学质量的提高具有很大的推动作用。另一方面,为提高比赛成绩,教师必须亲自动手参与实践,善于总结归纳,寻找提高职业技能的方法和技巧以及提高实习教学质量和效率的途径。
【参考文献】
[1]张本杰.关于高职化工类专业实践性教学体系的构建[J].职业教育研究,2007(10)
[2]陈文娟.高职化工类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改革与实践探索[J].考试周刊,2008(15)
[3]陈力,陈玉峰.化工类高职学生“生产实习”考核模式探讨[J].河北化工,2007(5)
[4]李铁云,王茹.高职高专化工类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探索[J].现代企业教育,2012(14)
【基金项目】2012年度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2012JGA403)
关键词 学校;职业辅导;文化背景;经济发展;专题辅导;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 G719.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4)20-0089-04
学校职业辅导能为学生形成职业观念、掌握职业技能、规划职业生涯提供至关重要的帮助。国内学校职业辅导自1990年代以来得到长足发展,但在职业辅导覆盖面、职业辅导质量、职业辅导内容等方面都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本文通过对与中国具有相似文化背景和经济发展历程的韩国和新加坡学校职业辅导发展的研究,发掘有利于我国学校职业辅导专业发展的经验。
一、文化背景与学校职业辅导
个人职业观念受国家传统文化的深刻影响。韩国传统文化与儒家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儒家文化中的等级观念和家国情怀在很大程度上左右了韩国人的职业决策。韩国人认为,个人职位不仅仅是个人成就和社会地位的指标,还是家族荣誉的象征[1]。为此韩国学生致力于追求高标准的学术成就,并希望藉此获得高收入和高社会地位的职位,不管该职位是否符合自己的兴趣和能力特点[2]。因此,学校提供的职业辅导也大多是提供就业信息和求职技巧,而非全面的职业发展策略。这种情况在2008年以后才得以改善,学校能提供关于学生个人能力、职业潜力与备选职业拟合程度的建议,提供如何从职业发展过程中获得幸福感和发展自我意识的方法。另一个与文化背景相关的现象是,韩国初中和高中职业辅导与大学职业辅导相比力量相对薄弱,这是因为在高学业成就期望下,超过99%的初中生和超过80%的高中生都进入高一级学校就读,暂时没有择业压力,职业辅导需求并不旺盛。
相对而言,新加坡的学校职业辅导开展得更加全面和彻底。在完成四年的中学学业后,一部分成绩优秀者可以直接进入大学学习,其他学生可以选择工艺学院或理工学院学习职业技能,或进入大学预科班(初级学院)学习,还可以直接就业。由于学生可以选择在中学、工艺学院、理工学院以及大学毕业时进入工作岗位,新加坡的学校职业辅导在从中学到大学的各个层面都得到了充分发展[3]。各级学校都配备专职就业辅导教师,辅导内容包括评估学生职业辅导需求、个人咨询和团体辅导、介绍职位申请和面试技巧、交流职业决策和问题解决技能、实景课堂和实习、组织职业供需活动等,还专门开设就业辅导课程来指导学生形成正确的职业观念、作出正确的职业决策和职业生涯规划。在中学阶段,新加坡学生家长与韩国父母一样对中学生的学业成绩抱有较高的期望,不希望课外工作或过多的职业辅导课程影响学生学业进步,所以新加坡的中学职业辅导课程采取专门课程讲解和其他课程渗透的方式进行[4]。专门课程讲解指政府希望每所中学每周至少开设一节课(35分钟)专门介绍自我认知和职业发展知识,由专职职业辅导教师授课;渗透方式指其他科任教师在教学中渗透职业辅导的知识点。这种混合的职业辅导方式既克服了就业指导课程占用太多教学时间的问题,消除了学生家长的疑虑,又保证学生能接受到长期、全面的职业辅导。
学生寻求职业辅导的主动性不高是韩国和新加坡职业辅导共同面对的问题。原因可能有两个:一是亚洲学生认为教师的工作是传授知识而非职业指导,他们更愿意与家长和企业主探讨职业发展的问题[5][6];二是亚洲学生不太愿意与咨询师面对面探讨自己的人格和情绪问题,而指导韩国和新加坡职业辅导的理论大多是欧美主流理论,这些理论从心理测量理论出发,通过评估个人人格、能力、态度等发现问题,并提出有助于问题解决的建议,学生接受评估时容易有自我贬损和挫败感,这降低了学生寻求职业辅导的主动性。新加坡教育部提供的网络咨询服务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面对面职业辅导带来的尴尬,但如果想彻底解决寻求辅导主动性不高的问题,建立政府、学校、企业、家庭四方联动的职业咨询体系似乎更有效果。
二、经济发展与学校职业辅导
新加坡自1965年建国后只经历30多年就完成了从第三世界国家到发达国家的转变,学校职业辅导随经济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7]。第一个阶段是上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经济发展的目的是巩固国家的独立,最急切的教育目标是提高民众的阅读能力和劳动者素质,这一阶段学校职业辅导的主要方式是获取与职位相关的信息。第二阶段是上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中期,经济发展的目的是巩固和扩大国家经济的国际影响力,教育目标的着眼点在于提高职业教育效率,前文所述的专门课程讲解和其他课程渗透两种职业辅导方法在政府的推动下得以实施,职业教育效率得到很大提高;同时中学阶段职业辅导也得以迅速发展:截至1993年,所有150所中学都参与了新加坡教育部主导的“教牧关怀和职业引导项目”,从中学进入劳动力市场的学生也得到较好的职业辅导。第三阶段是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到现在,经济发展的目的是经济结构的多元化和优化组合。目前新加坡已发展成为东南亚地区重要的金融中心、运输中心和国际贸易中转站,未来新加坡希望成为富有活力、稳定的知识性产业中心,因此需要大量的知识和技术工人。教育目标的着眼点也从提高效率转移到发展能力,为经济发展培养高度分工的应用型人才。这一时期,学校职业辅导的内容包括:利用课程开展个人咨询和团体辅导、传授工作申请和面试技巧、分小组练习职业决策和问题解决能力、参观工厂和工作实习(让学生有机会了解真实工作情景和获得直接的工作经验),等等。职业辅导教师的主体也从单一的学校职业教师转变为涵盖学科专任教师、职业咨询师、父母、企业主等各方有关人员,这些变化都适应了经济和教育对于学生能力的需求。
韩国学校职业辅导也随着经济发展历程发生着变化,在两个关键事件上发挥了重要作用[8]:一是自1998年金融危机爆发以来,韩国国内的经济陷入长时期的衰退,毕业生的就业机会更少,薪金更低,韩国大学职业辅导帮助毕业生发展申请职位和面试的技巧,培养问题解决能力,并帮助毕业生树立克服困难的信心,努力使更多毕业生进入理想的工作岗位;二是在2010年以后,韩国超过700万的婴儿潮一代(出生于1955-1963年)逐渐退休,但相对低廉的退休金导致他们重新进入就业市场,对大中学毕业生的就业造成一定挤压,韩国学校职业辅导重视分析退休人员再就业的方向,以帮助毕业生调整就业方向。
三、对我国大学生职业辅导的启示
(一)建立全覆盖的学校职业辅导体系
首先是辅导对象的全覆盖。与新加坡的学校职业辅导不同,我国目前的学校职业辅导大都集中在大学,中学阶段的职业辅导开展的并不普遍,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学毕业生不需要职业辅导。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从初中到高中(含职业高中)、从高中到大学(含各类高职)的升学率逐步上升,如2012年初中升学率为88.4%,高中升学率为87.0%。虽然我国的初中和高中升学率较高,但仍然有10%以上的学生并未升入高一级学校就读,他们当中有很大一批人开始了自己的职业生涯,但几乎没有接受过任何的学校职业辅导。只有将学校职业辅导覆盖到中学阶段才能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职业观念。
其次是辅导主体的全覆盖,建立学校、家庭、政府、企业合作的职业辅导体系。高校应为大学生做好职前知识、技能和心理准备,并定期开展入职后跟踪,评估高校职业辅导效果;家庭应鼓励大学生按照自己的兴趣规划职业生涯;企业应依据每位大学生的优势进行人员配置,并为新入职员工配备优秀的员工导师,指导其克服新手期遇到的问题;政府应设立更多的社会辅导机构,启动专业的职业辅导项目(如创业辅导项目、专项职业技能培训项目、职业适应和发展能力提高项目等),完善青年创业扶持政策和失业保障制度。
再次是辅导周期的全覆盖。学生职业辅导周期应该包括在校学习期和校职过渡期。校职过渡期(college/university to work)指成年初期(18-25周岁)劳动力从学校进入劳动力市场所经历的社会角色转变时期[9],一般涵盖毕业年级和毕业后3年,共4年时间。校职过渡期的经历对劳动力形成积极正面的职业观念、掌握熟练的职业技能、构建切实可行的从业计划和远大的职业理想都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学生职业辅导应该将帮助学生顺利实现校职过渡作为重要目标之一,将毕业生在校职过渡期的常见问题作为职业辅导的选题,增强学校职业辅导的针对性;将毕业生在校职过渡期的表现作为学校职业辅导有效性的指标,增强职业辅导评估工作的实效性;通过网络通讯工具和在线自助职业辅导程序提供入职后辅导,提高职业辅导的时效性;聘请顺利完成校职过渡并取得良好业绩的毕业生为职业辅导教师,以具体生动的事例开展职业辅导。
(二)适应经济发展需求,提高学校职业辅导发现和培养人才的能力
学校职业辅导一般包括信息、测量、评估三阶段。信息阶段指学校只为学生提供职业和职位方面的信息,供学生查阅和参考;测量阶段指学校职业辅导教师使用一些成熟的量表测量学生的人格或能力特质,并以此为基础向学生推荐合适的工作;评估阶段主要从岗位职责的角度出发,分析评价大学毕业生的能力优势和劣势,帮助毕业生改善劣势以满足岗位需求,为达到良好的工作业绩创造条件。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和经济结构转型升级需要大量高度分工、各具特色的专门人才,但现阶段的学校职业辅导呈现三阶段并存、以提供信息为主的特点,并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需求。为提高学校职业辅导水平,需要更多地使用测量和评估手段开展职业辅导,发现学生的优势,指导学生形成独特的技能。以下三种措施有助于学校职业辅导发现和培养人才:一是提高学校职业辅导教师应用各种量表开展职业辅导的能力,特别是解释和应用测量结果的能力,为正确区分和发现学生的独特优势打下智力基础。二是加大兼职职业辅导教师的比例。学校应从企业聘请业绩突出、经验丰富的优秀员工,担任兼职职业辅导教师,指导学生做好入职的心理和能力准备,以及对行业变化的敏锐洞察力,指导学生应对经济环境和工作环境的变化,提高学生的职业适应力,并根据切身体会为学生树立职业理想和规划职业生涯提供建议,为学生迅速成长为领域内专家提供帮助。三是提高人机交互职业辅导质量。鉴于中国文化含蓄、内敛的特质,很多大学生并不愿意公开寻求辅导教师的帮助,为此,学校职业辅导应结合人机交互职业辅导软件的匿名和远程交流等特点,利用网络开展针对测量结果的个性化职业辅导,在提高职业辅导覆盖面的同时保证辅导质量。
(三)适应社会变革需求,开展专题性职业辅导
专题性职业辅导指针对某一带有普遍性的职业问题开展的职业辅导,其优势是辅导目标明确、针对性与实用性强。随着社会发展变革,国人的职业观念发生巨大变化,强调职业发展应以终生学习和工作能力的进步为基础,强调享受职业成功带来的成就感和幸福感,强调在职业发展过程中实现自我价值,为此终生学习能力、应对和调适职业压力能力、发展职业流动性、获取职业成就和幸福感等专题应该成为学校职业辅导的内容。随着现代企业对员工能力的要求越来越具体,各种能力培养受到政府和学校的重视。2007年,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颁布的《职业核心能力培训测评标准(试行)》确定了七种职业核心能力:与人交流、数字运用、信息处理、与人合作、解决问题、自我学习和创新能力,其中,与人交流、与人合作、自我学习和创新能力,可以成为学校职业辅导的专题。相较新加坡专门课程讲解和其他课程渗透相结合的职业辅导模式而言,专门课程讲解和专题职业辅导相结合的方式更具针对性和灵活性,能更好地满足社会变革对学校职业辅导的需求,取得更好的辅导效果。
参考文献:
[1]Tang, M.A Comparison of Asian American, Caucasian American, and Chinese College Students: An Initial Report[J]. Multi-cultural Counseling and Development, 2002(30):124-134.
[2]Lee, D.H., Kang, S., & Yum, C. A Qualitative Assessment of Personal and Academic Stressors Among Korean College Students: An Exploratory Study[J]. College Student Journal,2005(3):7-9.
[3]牛,王立晖,孙浩,孙波.新加坡职业教育发展现状及对我国的启示[J].教育评论,2014(4):162-164.
[4][7]Tan, E.Career Guidance in Singapore Schools[J].The Career Development Quarterly,2002(50):257-263.
[5]Rivera, E. T., Nash, S., Chun Wah, B. S., & Ibrahim, S. B.Training School Counselors in Singapore: First Impressions of a Multicultural Challenge[J]. Journal of Counseling & Development,2008,86:219-223.
[6][8]Sumi, H. & JeongChul, H.Career Counseling on Campus in South Korea[J]. Career Planning andDevelopment Journal,2008(4):57-64.
[9]Wood, F. B.Preventing Postpar- chment Depression: A Model of Career Counseling for College Seniors[J]. Journal of Employment Counseling, 2004,41:71-79.
School Career Counseling Experience and Enlightenment in Korea and Singapore Under the Perspective of Cultur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LIU Yan-ling, ZHANG Yi-ming
(Jiangxi Science and Technology Normal University, Nanchang Jiangxi 330031,China)
关键词:技能研究;综合实践;教学模式
作者简介:聂华(1972-),男,江西南昌人,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高职教育。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0年浙江省新世纪教改一类项目“高等职业教育素质与技能研究型教学模式探索”(编号:yb2010128);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课题“以职业素质与技能研究为导向的高职教学模式探索”(编号:2010F018)成果之一。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2)17-0031-03
作为具备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双重属性的教育,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近年来得到了史无前例的快速发展。《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指出,要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探索多种培养方式,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从人才培养规格上来说,高职院校要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培养专科层次的高端技能型人才。这就要求高职所培养的人才不仅要能够在工作第一线从事技术性工作,还要具有工作或劳动过程中的生产设备改进、工艺流程优化等方面的反思、研究等智力性能力。
一、开展以技能研究为导向的高职综合实践项目化教学的必要性
(一)有助于对当前高职教育过分强调职业培训功能的纠偏。当前高职教学模式提倡基于工作过程导向、任务驱动的模式,提倡按典型工作过程重构高职课程体系,使校企合作走入了课程设计与实施层面,突出了高职应有的职业性特征。对比国际职教课程发展的历史,这种着眼于满足企业上岗需求的教学范式在德国模式的职教体系中曾广为使用,其基础是政府主导的“双元制”模式,支柱是目标企业的“新学徒制”,侧重的是职业教育的训练功能。
据此,我国众多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课程教学等都是围绕市场转动,将教育适应职业岗位要求的理念片面化、极端化的倾向忽视了用人单位对员工的潜能要求,混淆了教育与培训(训练)的关系,漠视了学生自我发展与自我完善的诉求。学校逐渐变成了“职业培训”的场所,导致“半个人”、“工具人”的出现。这种“工具人”倾向必然会影响学生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最终导致学生素质的不全面,与中职教育的区分也不明显。高职教育的这种纯“工具意识”倾向值得深思,重新审视过分强调单纯技能训练的教学模式是否适合显得尤为重要。近年来,这样的模式在德国国内产生过一定的争议,在国际职教界,随着面向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引入,一种突出特色但不贬低教育共性规律的见识日趋普遍,职业教育如何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成为现阶段各国职教界讨论的热门话题。
(二)技能研究型教学模式符合我国当前产业转型升级的需要。职业教育模式或职教观的建立都是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驱动的,20世纪70年代产生“能力本位”职教思想的加拿大,当初人均GDP约4000多美元;产生“人格本位”观念的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日本,当初的人均GDP已超过20000美元。而据世界银行公布的资料,2010年中国人均GDP为4382美元,排名第95位,预计2011年末我国人均将超过5千美元大关。当然,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我们不能只依GDP论事,但无论如何,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国家还不富裕,绝大多数老百姓还在为温饱而忙碌。我们可以也必须超前思考,但行动却一定要脚踏实地、联系实际。我们必须用先进的理念来指导实践,但决不能超越发展阶段去行事。因此,我国现阶段的高等职业教育指导思想仍然也必须借鉴和发扬“能力本位”原则。
但同时,我们必须看到,2011年已经有6个省人均GDP超过了8000美元,城市超过这一标准的就更多,按照世界银行划分标准,人均GDP8000美元以上即迈入“上中等”发达国家和地区水平,沿海许多城市正向富裕国家和地区水平跨越。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经济结构的转型发展与产业升级成为必须逾越的一道门槛,具有先导功能的高职教育同样肩负着不可推卸的历史使命。通过教学改革,倡导并实践以技能研究为导向的综合实践教学模式,使高职院校成为经济结构转型的助推器,是一种有益的探索。
二、技能研究型教学模式构建的思路
(一)核心概念的界定
1.技能研究:职业兴趣的一种类型,是指把大部分工作和生活精力、心理能力投入于以物质材料和观念为对象的活动中,特别关注和喜欢那些诸如操作、维修、工艺制作等工作,乐于了解科学常识或从事发明,肯于钻研,爱动手、动脑。在管理活动中,讲究实际,注重行动,脚踏实地,独立自信,好奇心旺盛,富于钻研精神,分析能力很强,认真细致,扮演积极的行动者,自律而不愿意有受约束感,喜欢与事物和观念而不是人打交道,能动手解决问题。源于著名的心理学家Holland认为职业爱好是一种生活方式的选择。1973年,他提出职业兴趣六边形学说,把职业兴趣分为技能、研究、艺术、社会、企业、事务六种兴趣倾向。
2.教学模式:有多种观点,本文之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结构框架”凸现教学模式从宏观上把握教学活动整体及各要素之间内部关系的功能,“活动程序”突出教学模式的有序性和可行性。
3.创新能力:创新是以新思维、新发明和新描述为特征的一种概念化过程。起源于拉丁语,它原意有三层含义,第一,更新;第二,创造新的东西;第三,改变。创新能力的概念是由Burns&Stalker(1961)首次提出,最初用来表示“组织成功采纳或实施新思想、新工艺以及新产品的能力”。本文创新能力定义为:在前人发现或发明的基础上,通过自身努力,创造性地提出新的发现、发明或改进优化新方案的能力。
(二)构建技能研究型教学模式的思路
依据《毕业综合实践导引—高职高专适用》(陈丽能,2011版)所提出的现代高技能岗位工作能力需求由“开发设计、组织实施与实施操作”3大核心专业能力系统构成的理论,针对专业和科目课程两个层面建构综合实践项目,通过以工作项目为核心重组专业技能课程,故又称“项目课程”,它是在以岗位为中心的课程设置和技能标准规定的“技能观”驱使下,通过“职业分析—目标分析—课程组织—课程实施—课程评价”一系列过程加以实施,构建基于校企合作的“系统能力目标综合任务配置综合实践与全程导入教学质量评价考核”的教学系统框架。这类课程明显带有技能研究的特点,具体表现在:
1.教学的整个过程和所有内容以实际的工作项目来贯穿,工作项目来源于对职业和目标的分析。学生通过完成项目来达到对本课程教学内容及专业技能的掌握。
2.项目成果包括:设计说明书(包括各种方案);实践操作(方案实施)成果;技术应用性论文或总结。
3.学生实训的方式一般以小组为单位,采用协作实训的方式。对学生学习和技能训练效果的评价以完成工作项目的过程为主要依据,有相应的评价标准。
综上,技能研究型教学模式以系统设计综合实践项目为主,与普通实践相比,是带着项目研究与创新的任务完成技能训练,具有明显的技能提升性与综合性要求。
三、技能研究型教学模式的实践
(一)改革人才培养方案
将课程和专业综合实践内容纳入培养计划,整个专业培养方案的实践分三类:课程专项实践、课程综合实践和专业(毕业)综合实践,其中专项实践主要在校内完成,本文所提的综合实践主要指后两种类别。在教学进程上,第1-3学期安排1-2周、第4学期安排2-4周课程综合实践。毕业综合实践(含顶岗实习)安排最后一学年内进行,专业培养计划的设置采用“2+0.5+0.5”的模式。即第五学期安排学生开展毕业综合实践,时间4-6周左右,第六学期12-16周左右,其余教学周数可以弥补前期课程不足与配套毕业综合实践的辅助教学。具体安排如下图:
图 能力递进的系统化综合实践实施模式
课程综合实践从内容看,一年级主要是专业的认知教育,二年级侧重专业实践,从完成项目的要求看,可以是针对某门课程,也可以是多门课程的综合。课程综合实践强调所处学期前各课程的协同综合实践,须明确指导教师,形式上可安排学生到企业进行调研,少数专业也可采取在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完成课程设计或其它课题任务的形式。
三年级的毕业综合实践应该结合实际工作岗位开展,要求教师全程跟踪。根据各专业校外紧密型实训基地建设进度的不同,部分专业可对平行班级实行轮流实训,特殊情况下,可安排学生经过一定社会调查,带回企业全息化案例材料后,部分时间在校内完成毕业综合实践过程。
(二)按专业建立课程综合实践、毕业综合实践项目教学实施标准
课程和专业综合实践是综合所学专业课程知识、技能的实际应用,是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综合能力而设立。在教学形式的要求上,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升学生综合能力:
1.通过完成项目最终成果(项目研发或设计方案)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与创新能力;
2.通过与企业技术人员交流提高与人沟通能力,通过PPT,交流、汇报等活动提高书面与口头表达能力;
3.通过小组活动提高团队协作精神;通过自主制订计划并实施,提高自我学习能力、自主解决问题能力。
教学实施标准同时要对指导教师的配备、实施细则和考核评价提出具体的标准。
(三)根据实施标准建立项目指南和项目库
依据能力递进的原则,项目指南对达到专业岗位工作任务要求所需要完成的实际或准实际项目进行描述。包括:项目的分类,如综合认知类项目、综合调研类项目、综合体验类项目、优化设计类项目、基于顶岗实习的系统化综合技术应用类项目等,并对其逐渐递增的顺序及考核标准及方式进行简要说明。从实际操作经验看,每专业三年累计安排7-12类(专业内涵的分类)左右的综合实践项目,项目与课程并非一一映射关系,可一对多或多对一。依据项目指南,各专业按类建立项目库,如:综合调查研究类(建立汽车快修店的可行性调研、某某地区物流企业托盘使用情况与标准化调研等);综合优化设计类(汽车巡航系统实训台的改造与优化、汽车电路多媒体分析诊断系统的开发等);综合探讨研究类(国际货运企业[空运]的运作流程分析、汽车营销策划能力的培养与实施等)。
(四)完善相关保障条件建设
为保障项目开展,加强综合实践项目实施保障条件是关键,大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完善相关硬件设施。要建立符合综合实践研究项目要求的校外实践基地,采购校内项目研究实验设备,构建资料查询平台,有效保障课程综合实践顺利进行。
2.组织实施的计划和时间安排采取更加弹性、灵活的方法。根据学生、企业的具体情况,开始实施时间应尽量提早安排,保证学生、教师、企业兼职教师有更加充分的研究、指导时间,保证课程综合实践高质量完成。
3.动态优化项目库,促进创新创业综合实践项目成果的转化与交流。项目的选择和确定要采取动态与静态相结合的原则,学生原则上在已经建立的项目指南和项目库中选取项目进行研究,指导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研究课题或企业、技术的最新发展重新建立项目,经讨论论证后,把该项归类到项目库中,保证项目指南和项目库全方位满足要求。每年或每学期开展一次评比,展示实施创新创业综合实践项目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并组织编印《创新创业综合实践项目成果集》,用于对后续开展实践的案例指导,同时,通过培育与孵化,将优秀项目申报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
从实际经验看,笔者所在单位自2007年起在全校推广以技能研究为导向的系统化综合实践项目化教学,对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与创新创业能力成效明显,学生在技能竞赛、大学生创新创业成果等方面硕果累累,证明这一模式是成功可行的。
参考文献:
[1]陈丽能.高职院校职业素养与技能研究型教学理论与实践[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