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经济扶贫的概念

经济扶贫的概念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经济扶贫的概念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经济扶贫的概念

经济扶贫的概念范文第1篇

关键词:扶贫项目;内生动力;外部支持

一、研究背景

我国反贫困进程围绕救济式到开发式反贫再到能力扶贫这一主线进行(岳映平,2015)。救济式和开发式扶贫依赖外部条件,由外来企业或政府开发援助。(王志刚、黄棋,2009),有学者称之为“外源式”扶贫。其易诱发贫困地区对外界的过度依赖,忽视自身能力培育(马忠才、郝苏民,2012)。西方专家研究指出,以外部力量推动发展的“外源式扶贫”有先天局限性。学术界开始寻求扶贫的新模式。阿马蒂亚・森构建了以“可行能力”为基础的新贫困观,将人们关注贫困的焦点由收入转向可行能力。传统的输血式扶贫模式下,缺乏针对性的扶贫政策不能解决需求不同农户的贫困状况。因此,扶贫工作的顺利进行与贫困户的参与密切相关。“参与式”扶贫为提高贫困农户自主脱贫能力提供了可行路径。其具体指政府投入一定资金,为贫困农户创造表达意愿参与扶贫项目的机会,提高贫困农户自主脱贫、自我发展能力(李兴江、陈怀叶,2008)。帅传敏、巩冰(2012)认为扶贫项目干系人的“参与行为”与“学习行为”在扶贫项目的推进中存在互动关系。Peder Hjorth (2003)认为扶贫效果的持久性要求扶贫项目干系人致力于改进和学习。在外援式扶贫的背景下,贫困人口的“参与行为”和“学习行为”是其提升“可行能力”的有效路径。

二、数据的获取

本文选取山西吉县柏坡底村作为数据的调查地。该村位于吉县城东15公里处,辖11个自然村,主导产业为苹果。2016年7月,本研究对柏坡底村的农户进行入户调查,样本选取的原则是村中较为贫困的家庭,共获得8份个访样本。调查的内容是:家庭接受过的外界帮助以及自主发展意识和行为。本文的研究内容是关于现实背景下农户减贫效果的理论构建,所以需采用“扎根理论”的研究方法,将实际观察到的事实,作为原始资料,对原始资料进行总结、归纳。

(一)范畴抽取

对访谈中的原始资料概念化和范畴化(如表1),得出影响农户经济状况的各种因素。范畴中的1、2、3表示影响农户经济状况的外界因素。政府及企事业单位的帮扶措施和市场行情及亲缘支持是农户减贫的外部支持。范畴中的4、5、6表示农户脱贫致富的内生因素。是农户自身观念跟进、能力提升、注重持续发展,对家庭经济状况的影响。

三、结果和讨论

(一)结果

1、范畴抽取。对访谈中的原始资料概念化和范畴化(如表1),得出影响农户经济状况的各种因素。

表1给出了我们对访谈整理后归纳的概念与范畴。范畴中的1、2、3表示了影响农户经济状况的外界因素。政府及企事业单位的帮扶措施就是改善农户经济条件的一个重要的外部支持。除此之外,农户靠种养业谋生,市场行情直接影响到农作物的销售情况。在农户遇到困难,能帮农户解决燃眉之急的亲缘支持也作为农户减贫的外部支持。范畴中的4、5、6表示农户脱贫致富的内生因素。是农户自身观念跟进、能力提升、注重持续发展,对家庭经济状况的影响。

(二)主要范畴抽取

通过对各范畴化概念进一步的抽象,抽象出两个主范畴。如表2所示。A为影响农户经济状况改变的外部支持,B为农户脱贫致富的内在因素。

数据来源:2016年吉县柏坡底村农户访谈资料。

2、主要范畴抽取

表1给出了使用扎根理论初次分析后的概念与范畴,显示了扶贫政策和项目补助、市场可及性、亲缘帮助、态度、能力建设、生计可持续与农户经济状况的改变之间复杂的关系。要清楚的表现影响农户经济状况的因素,仍需对上述结果进行简化。明确次要因素和主要因素。通过对各范畴化概念进一步的抽象,抽象出两个主范畴。如表2所示。A为影响农户经济状况改变的外部支持,B为农户脱贫致富的内在因素。

三、讨论

(一)外部支持

访谈资料显示,村庄内的社会关系结构导致贫困农户想要获得对应的补助成为困难。“我们都不知道贫困户、低保户名额按什么分配(村民1)”、“即使争取也会因为村干部罗列出的条条框框而被拒之门外(村民4)”。果农与果商之间的交易缺乏保障,果商拖欠果农款项,“给果商打电话不接,发短信也不回,不知道该怎么要回(村民2)”。市场机遇决定着果子的顺利卖出。农户遇到困难时,最先想到的求助对象就是亲戚邻居,通过借款缓解暂时的困顿,借款的难易程度也受到自己经济情况的制约。如果亲戚朋友不看好农户未来的偿还能力,就不会轻易借款给农户。

(二)内生动力

农户脱贫的内生动力在于生计方式转换,其建立在农户的转换意愿――能力基础――对生计可持续的考虑。把农户进行生产活动过程中体现出的对各种事务的态度,农户的能力建设水平,以及农户的生计可持续观念作为度量指标。

农户的态度决定其是否愿意为脱贫致富而主动了解有扶贫政策和项目,争取扶贫资源。对于普及所有村民的扶贫政策,村民都能了解到享受到,比如秋粮补贴、养老金。而对于一些普及不到所有人的政策来说,大多仅限于听说,只能看到有少数村民享受到了。“不知道村里有没有贫困户,反正我不是(村民2)”、“对于扶贫资金,都不知道有啥,争取什么呢(村民4)”。可见,农户对扶贫政策的态度并不完全由自身意愿决定,受到政策性质、村干部的影响,农户的积极性有,想要了解,想要争取,却无法实现。由于农户长期居住在农村,能够获取信息、提升能力的途径就只有和村民交流经验、看电视节目获取最新信息。在对贫困户的走访中,了解到贫困农户很少同他人交流,“一般就是在家里,也不出去。(村民5)”部分贫困农户会关注新闻,了解与自己相关的实事,而对于极为贫困的农户,由于自身文化水平的限制,从不关注新闻,可见,贫困农户的并不重视自己能力水平的提升。“过一天、算一天,年年的日子都这样过,走一步看一步,并不会过多的操心于未来”。

数据来源:同表1。

(二)讨论

1、外部支持

访谈资料显示,因村庄内的社会关系结构、精英俘获、村干部自利性的需求等而使得贫困农户想要获得对应的补助成为困难。“我们都不知道贫困户、低保户名额按什么分配(村民1)”。贫困户“即使争取也会因为村干部罗列出的条条框框而被拒之门外(村民4)”。调查地吉县柏坡底村主要种植苹果、核桃、玉米,收获的农作物除自用以外,需经过市场出售以换取金钱。果农与果商之间的交易缺乏保障,导致果商拖欠果农款项,“给果商打电话不接,发短信也不回,根本联系不上,也不知道该怎么要回(村民2)”。显然,市场机遇决定着果商能不能把收购的果子顺利卖出去。对于访谈涉及到的农户,当家庭经济遇到困难时,最先想到的求助对象就是亲戚邻居,通过借款缓解暂时的困顿,农户借款的难易程度也受到自己经济情况的制约。如果亲戚朋友并不看好农户未来的偿还能力,就不会轻易借款给农户。

2、内生动力

农户脱贫的内生动力在于生计方式转换。生计方式的转换建立在农户的转换意愿――能力基础――对生计可持续的考虑。对应的把农户进行生产活动过程中体现出的对各种事务的态度,农户的能力建设水平,以及农户的生计可持续观念作为度量指标。

农户生计方式转换意愿体现在农户缺乏初始资本的前提下,是否愿意为脱贫致富而主动了解有利于自己的扶贫政策和项目,争取扶贫资源,参加公共事务。访谈资料显示,对于普及所有村民的扶贫政策,村民都能了解到享受到,比如秋粮补贴、养老金。而对于一些普及不到所有人的政策来说,大多仅限于听说,只能看到有少数村民享受到了。“不知道村里有没有贫困户,反正我不是。(村民2)”、“对于扶贫资金,都不知道有啥,争取什么呢。(村民4)”。可见,农户对扶贫政策的态度并不完全由自身意愿决定,受到政策性质、村干部的影响,农户的积极性有,想要了解,想要争取,却无法实现。

由于农户长期居住在农村,且对于贫困家庭来说,能够获取信息、提升能力的途径就只有和村民交流经验、看电视节目获取最新信息。在对贫困户的走访中,了解到贫困农户很少同他人交流,“一般就是在家里,也不出去。(村民5)”部分贫困农户会关注新闻,了解与自己相关的实事,而对于极为贫困的农户,由于自身文化水平的限制,从不关注新闻,可见,贫困农户的并不重视自己能力水平的提升。“过一天、算一天,年年的日子都这样过,走一步看一步,并不会过多的操心于未来”。(作者单位:山西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 岳映平.我国农村反贫路径选择的演变分析[J].现代经济探讨,2015(6).

[2] 王志刚、黄棋.内生式发展模式的演进过程:一个跨学科的研究述评[J].教学与研究,2009(3).

[3] 马忠才、郝苏民.外源式扶贫的局限:对民族地区扶贫实践的反思[J],北方民族大学学报,2012年第1期。

[4] 帅传敏、巩冰.基于学习行为和参与行为的扶贫项目可持续性的实证研究[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2012(3).

[5] 刘晓靖.阿马蒂亚?森以“权利”和“可行能力”看待贫困思想论析[J],郑州大学学报,2011(1).

经济扶贫的概念范文第2篇

中国在经历了近四十年的改革开放之后,经济实现了腾飞,人民的总体生活水平也得到了极大提高。2016年3月9日,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任、国务院扶贫办原主任范小建介绍说,我国的贫困人口从1978年的7.7亿已经减少到2015年的5575万,[1]这样一个反贫事业的成就如果没有经济的持续发展做支撑是不可能取得的,而经济的持续发展则必然伴随快速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进一步讲,两个进程也是经济现代化的显著标志,然而,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同时也引发了我国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的巨变。经济结构方面的变化表现为农业经济所占比重迅速下降,工业经济与服务业经济比重迅速上升,我国已经成为事实上的工业化国家。社会结构方面的变化则主要表现在人口结构和收入差距的变化。

改革开放以来,一方面,我国的农业人口比重在迅速下降,城市化推动人口由乡村大量流向城市;另一方面,居民的收入水平也呈现逐步拉大的态势,存在两极分化的风险。近年来逐渐引起各方广泛关注的村落“过疏化”问题,就是在我国快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背景下发生的。

村落的“过疏化”及其在贵州的表现

“过疏化”的概念源于日本。20世纪60年代,日本的经济迅速崛起,短期内实现了产业化与城市化的飞速发展,在这样的背景下日本出现了人口“由乡村后进地域向都市先进发达地域快速流动的趋向”,日本学者将之称为村落的“过疏化”。[2]而村落“过疏化”的现实表现就是村落人口的减少,留居乡村人口的生活水平低下,生活信念也缺乏活力。

村落“过疏化”并不是日本的“专利”,它实际上是任何一个进入快速工业化与城市化阶段的国家或地区都必然发生的社会问题,中国也不例外。改革开放以来,人口与经济要素的自由流动束缚被逐渐打破,发达地区的乡村人口向城市集中,欠发达地区包括城市和乡村人口特别是后者向发达地区城市集中的趋势都十分明显。

贵州位于中国的西南地域,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领域的发展相对落后。改革开放以后人口向发达地区流动的规模十分巨大,这些流出人口当中乡村人口又占据了绝大比例,加之贵州高原山地众多的特殊地理环境,使得贵州的村落“过疏化”问题尤为凸显,出现了人口数量稀少、经济发展动力不足、生活信念缺失的景象。在国家大力推动反贫工作的背景之下,贵州依然是全国贫困人口最多、贫困范围最广和贫困程度最深的省份,其贫困问题的根源就在于那些分布广泛、数量众多的位于高原山区的“过疏化”村落。《中国农村扶贫纲要(2011-2020)》中,划定了14个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并将其作为扶贫攻坚的主战场,其中武陵山区包括贵州的15个县(市、区)、乌蒙山区包含贵州的10个县(市、区)、滇桂黔石漠化区包含贵州的40个县(市、区),贵州共有65县(市、区)进入新一轮的扶贫开发连片特困区。从《纲要》中可知,中央已从顶层设计上认识到了村落“过疏化”问题的解决对于扶贫、减贫工作的有效推动具有重要意义;如果换一个角度来重新审视《纲要》,我们会发现村落的“过疏化”问题在贵州更为突出,解决的难度也更大。

村落“过疏化”问题的发展演变过程

众所周知,中国的改革开放进程是从农村开启的。1978年,随着在中国广大农村地区的推行,在农业生产效率迅速提高和农民收入快速增加的同时,农村的剩余劳动力也大量产生。为了解决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逐渐地,数量众多的乡镇企业应运而生,国家也给予了相应的扶持政策,农民在距离家乡不太远的乡镇打工就可解决自身的生计问题,这是中国改革开放之后村落走向“过疏化”的开始。贵州同样经历了这样的阶段,全省主要地州市的乡镇都成为了各自下辖村寨人口的流向地,暂时解决了一部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上世纪90年代初,城市的经济体制改革逐渐提上议事日程。因城市具有人口集中、经济基础好、集约效益高等特点,自然成为各个国家重点发展的领域。城市的繁s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代表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综合竞争力。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受到自然和技术发展条件的制约,无限地快速提高是不实际的,加之国家改革重心向城市的转移,使得城市的发展快速提升,城市的物理边界越扩越大,城市的人口数量也越来越多,而城市的新增人口又多数来自乡村。在的初始阶段,贵州就开始了乡村人口的大量流出,流出的人口部分集中在本省及周边省份的中心城市,更多地还是流向了东南沿海等发达省份和地区。在此阶段,贵州的村落“过疏化”问题开始加剧。

进入新世纪,国家出台了新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经济社会的转型升级促使城乡经济社会要进一步地紧密联系在一起。世纪初中央政府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和工业反哺农业的战略,目的就是要促进城乡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经过多年的努力,尽管乡村的面貌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无法否认的是乡村持续走向凋敝的势头仍然没有得到根本遏制。乡村人口的大量外流,长期困扰乡村社会的“三留守”问题即留守老人、留守妇女、留守儿童问题十分突出,乡村在整体上看仍然没有焕发其本该具有的活力。同志在2013年11月最早提出了精准扶贫的概念,它是指针对不同贫困区域环境、不同贫困农户状况,运用科学有效程序对扶贫对象实施精确识别、精确帮扶、精确管理的治贫方式。可见这一概念最初就是针对乡村扶贫而提出来的,尽管精准扶贫概念的外延后来扩展到城乡的所有贫困对象,但其对象的主体仍然在乡村。因此,我们认为精准扶贫可以成为一种应对村落“过疏化”问题的重要和有效的手段。

“过疏化”村落的激活与城乡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如果说精准扶贫是应对村落“过疏化”问题的重要手段,那么就要做到真正意义上的精准扶贫,即将有限的人力与资源真正投入到乡村的贫困对象身上,增强其自身抵御返贫的能力。与此同时,还应清醒地认识到精准扶贫还不是激活“过疏化”村落的惟一手段,这是一个需要经济、社会、文化等综合性措施共同发挥作用的长期过程。

2013年,财政部将贵州列为全国七个美丽乡村建设试点省份之一,投入了很大的支持力度,同时也要求试点省份出台配套措施、政策和资金支持。美丽乡村建设试点的主要内容包括:继续抓好村级公益事业建设,逐步实现道路硬化、卫生净化、村庄绿化、村庄亮化、环境美化等目标,改善村容村貌和农民人居环境,为乡村生态农业、生态旅游、农家乐等发展创造良好条件,促进农村产业形态优化升级;加强中心村和农村新社区建设,推动有条件的行政村、自然村落归并整合,优化村庄布局,引导农村人口适度集中居住,节约集约土地;建立健全农村基础设施和公益事业的长效管o机制。贵州为此制订了总投资1510.68亿元,包括小康路、小康水、小康房、小康电、小康讯、小康寨在内的六个美丽乡村行动计划。[3]很明显,从财政部到贵州省对于美丽乡村建设试点出台的各项措施更加倾向于对贵州“过疏化”村落的物质“改造”,而对“过疏化”村落在精神文化层面的关照却略显不足,这也恰是未来村落“过疏化”问题应对工作的重点努力方向,比如可以在组织制度的建设、民间与少数民族文化的挖掘与保护、唤醒村民对自己家乡的认同感和归属感等方面加大工作的力度。最终从物质与精神两个层面真正激活“过疏化”村落的活力,真正达到乡村与城市的繁荣共处、美美与共。

有人说,工业化与城市化的过程就是乡村走向消亡的过程。还有人说,乡村可以在工业化与城市化发展的进程中继续保持繁荣,后一种观点近年来得到了更多的认同。作为人类史上最早的文明――乡村文明,完全可以与进入工业化和城市化阶段逐渐崛起的文明――城市文明和谐共处,最终实现城乡经济社会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这种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也将为人类提供更为多样和理想的选择,而不至于让乡村消亡或是仅仅留存在人们的记忆中。

参考文献

[1]张烁.我国贫困人口从1978年到2015年减少7.1亿[EB/OL].人民网-人民日报,2016-3-10.

[2][日]内藤正中.过疏和新产都[M].今井书店,1968:29.

[3]王军善.七省市重点推进美丽乡村建设[N].中国改革报,2013-1-8(9).

作者简介

经济扶贫的概念范文第3篇

“脱贫”是所有贫困地区老百姓最大的梦想,而一些已经成为百强县的贫困县,却仍戴着“贫困县”的帽子不放。

去年的2011年“全国百强县”名单中,3个贫困县榜上有名,在西部百强县、中部百强县和东北三十强县名单中,有十几个贫困县也身在其中。

据了解,目前的贫困县名单是2001年的,已经十年未变。十年来,很多县已经发展成经济强县,但脱贫不脱帽,抢占有限的扶贫资源。

中国扶贫基金会会长、原中农办主任段应碧对《小康》记者表示,今后的扶贫工作,将打破县域区划的限制,不再以县为单位,以“14个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作为扶贫重点,“贫困县”概念将进一步被淡化。

穷县致富速度惊人

在全国百强县榜单中,最为刺眼的是三个戴着“贫困”帽子的旗县――准格尔旗、伊金霍洛旗和陕西省府谷县。

这三个旗县,地理位置相邻,煤炭等资源富集,近五年的发展速度惊人。

2005年,准格尔旗成为全国首个年产煤过亿吨的县级地区,被称为“中国产煤第一县”,当年该旗财政收入达到28亿元。而在10年前,准格尔旗的年财政收入还没有超过亿元。

2010年准格尔旗财政总收入达到146.5亿元,5年间增速5倍。

与准格尔旗相邻的内蒙古伊金霍洛旗,素有“地下煤海”之称,2005年财政收入首次突破10亿元大关,截至2010年10月底,伊金霍洛旗财政收入突破百亿元大关,达到103亿元,5年增速10倍。

与以上两旗相比,陕西府谷县可称得上“黑马”。府谷县与伊金霍洛旗和准格尔旗相邻,2010年以前从未进入过“中国百强县”或“西部百强县”榜。

《小康》记者根据《府谷县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分析,5年来,府谷县财政收入增速为12.5倍。

2011年,府谷县财政总收入达63.59亿元,全国百强县排名第69位,西部百强县排名第6位。同样,府谷县“蕴藏着蜚声海外的煤炭资源”。

然而,上述三个旗县,均在2001年核定的《新时期592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名单之内,这一名单迄今已有十年未变。而十年之中,很多原来的贫困县已经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甚至成为经济强县,却仍享受着国家扶贫政策的相关补贴。

对此,有官员解释:2011百强县评选为民间评选,很多入选县市并不知情,不能说明当地的真实发展状况。

值得注意的是,2005年,准格尔旗就已进入“全国百强县”之列,排名第89位。2006年,伊金霍洛旗排名全国百强县第86位。

据《小康》了解,国家统计局过去曾每年一份“全国百强县名单”,共评了九届,2006年为最后一届。此后,民间版百强县评选才开始活跃。而无论是官方版还是民间版的评选,都是依据各县市的公开数据。

“富民”与“强县”并不同步

无论贫困县,还是百强县,经济发展的最终目标是让当地老百姓脱贫致富,实现小康。脱离了这个目标,任何形式的评价都没有意义。

而在现实中,这些靠资源开发拉动财政实力迅速增强的地区,均存在着“财政富百姓穷”的现象,且不同阶层贫富差距极大。

准格尔旗被国内外专家界定为不适合人类居住的地区,旗内现在依然有60%贫困人口居住在无水浇地、无路、缺电的禁止发展区。虽然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百强县”,但贫困人口依然占全旗人口的10%左右。

农民收入低且不平衡的现象依然很严重,2010年,全旗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万元,而农民人均收入0.89万元。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的农民有1.2万人以上,这些人基本上还处在解决温饱的状态中。

而另一番景象是,准格尔旗政府所在地的薛家湾镇,进口高档车随处可见,靠煤炭发家的富商并不罕见,消费水平都超出周边地区,当地商品房价格已经在每平方米5000元以上。

准格尔旗一位官员称,准格尔旗财政收入排西部县旗之首,煤炭资源丰富是主因,但当地居民从资源开采中的直接获利甚少。

准格尔旗内煤炭开发主要是大型央企和的区属企业,按照现行的财政收入分配机制,资源开发虽然能够大幅增加当地的财政收入,但是60%以上的财政收入要被上级财政拿走,因此真正留给地方财政的并不多。

财政收入飞速增长,农民收入增收缓慢,经济发展的成果没有惠及农民,一方面是现行的利益分配机制不公平,另一方面是贫困县所享受的优惠政策和扶贫资金未能真正用于贫困人口或落实到贫困人口手中。

专业分析机构研究表明,针对贫困人口的扶贫项目和资金投入,并没有优先用于贫困人口。而以县为单位下拨的扶贫资金,只有大约十分之一真正分配给了贫困人口。

数字勾兑下的“贫”与“富”

“由于使用的数据不统一,同一个县既是百强县又是贫困县,这并不奇怪。”中国民企国际合作促进会常务副会长、亚洲知识管理协会院士陆德对《小康》记者直言,“百强县,还是贫困县,这要看怎么去计算,以及怎么上报。”

陆德介绍,在数据问题上,中国有不同版本。比如城市化率:一个数据是按最新的人口普查数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城市化率是49.68%,另外一个数据是公安部按户籍人口统计,非农人口是33%,两个数据之间差了16.68个百分点,涉及到2.2亿人口。这些人口如果按国家统计局的数据,算是城镇人口,如果按公安部的数据则要算农村人口。

“这样算数就好算了,2.2亿人口是模糊的,怎么算都行。”陆德说,“如果要评百强县,就可以减掉几万农村人口,人均收入就高了,如果评贫困县,可以再加上几万人口,人均收入就拉低了,可以达到贫困县标准了,有这两个数据差,想要什么结果用数据勾兑就行了。”

陆德认为,这不仅是扶贫监测和评估体系的问题,更有统计数据版本不一,统计口径不协调的原因,而数据问题,不仅仅存在于扶贫工作中,它还会影响到中国发展的方方面面。

针对部分贫困县脱贫后不“摘帽”的现象,国务院扶贫办主任范小建表示,中央已经把确定贫困县的权限下放到各省,并明确国家对贫困县减少省份的扶贫支持力度不减,目前已有六七个省份承诺减少贫困县数量。

去年年底颁发的《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指出,今后扶贫工作将以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为扶贫攻坚的主战场,不再以县为单元进行资源分配,今年中央财政扶贫资金首次增加到270亿元,新增部分主要用于六盘山区、秦巴山区等14个片区。

经济扶贫的概念范文第4篇

关键词:精准扶贫;高校;学生资助

中图分类号:G522.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7)07-0273-03

1 引言

在新时代,社会每天都在进步,必须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扶贫政策,学生教育工作,注重素质教育,培养学习能力,鼓励自我激励,自强不息,勇于表达,成为理想中的人[1]。高校拥有一批高层次教师队伍,社会资本较好的社会实践项目较多,使学生工作任重而道远。大学生家庭条件和生活条件较为困难,有针对性地开展学生资助帮扶工作,帮助有经济困难的学生能够顺利完成学业。

2 关于精准扶贫的内涵

精准扶贫是不同以往传统粗放型扶贫的一种确定扶贫对象改变扶贫方式的新型扶贫方法。国家颁布的有关条例指明,由国家来制定农村贫困对象辨识的方法。然后在各个地区的政府在此规定上,做好制度与各项工作的衔接,制定扶贫工作开展的流程,有关负责人员严格把关流程走向,同时要对每个贫困地和贫困家庭建立档案和办贫困卡,成立全国统一的扶贫信息数据库。精准扶贫就是要针对性措施与贫困类型相匹配,从根源上剖析造成贫困原因,一家一户精准扶持。国家和社会应当给予足够的资金和技术支持,把扶贫工作落实到位,确保精准扶贫开展具有实用性和时效性。精准扶贫就是根据每个地区每个家庭具体的贫困状况,采取有针对性的、科学的措施进行精准辨别和扶持以及管制的扶贫方法。精准扶贫的力度是对应于贫困的程度来决定的[2]。

精准扶贫思想是党和国家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完善和发展,是党和国家立足实际,实事求是解决问题的思想路径。它集中了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优越性,是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必然之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前提。同时它也反映了发方法论:理论指导实践,实践中发展理论;注意矛盾的特殊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一切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出发,切记主观随意性;从事物的存在和发展的过程中把握和分析事物,一切以时间地点为转移等。的精准扶贫思想是在继承思想上衍生出来的。在打赢扶贫攻坚战、建设全面小康社会以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的发展过程中人们能够全面而又自由的追求想要的生活。

3 精准扶贫的重要意义

精准扶贫是完全区别于以前粗放式的扶贫战略。精准扶贫主要在三个方面凸显出他的优势,其根本上改变粗放型扶贫。它是通过对不同农村贫困地区和贫困户进行类别,然后分析产生贫困的根源在哪,最后针对性地实施解决不同地区或贫困户问题的措施,同时在解决措施实战的过程中要循循渐进,一丝不苟,从根源上彻底解决贫困问题。精准扶贫工作开展的过程中要做到以下三方面。

3.1 精准辨别

精准辨别是根据不同的贫困县和贫困家庭的状况,创建一个整体综合的数据库,具体地根据他们的情况进行划分类别,不同的贫困类别采用相适应的办法措施;同时在制定解决措施时要尊重地方和贫困对象的诉求和想法,以做到精准扶持,针对性帮扶,精准到每一户。

3.2 精准扶持

精准扶持就是在经过对贫困程度进行分门别类后,根据不同的贫困类型采用针对性的、有思想的、有创造能力的具体帮持措施。例如给贫困人口一些简单就业岗位,让他们既能实现自己的价值又能为国家建设作出贡献。与此同时也可以教授他们一些技能用以谋生,也有利于社会安定和伟大中国梦的实现。

3.3 精准管理

精准管制就是对扶贫工作开展的管理,在扶持的过程中要做到合理化、公开化,使得扶贫工作更具有创造能力。在针对扶贫工作开展之前,要建立多元化的监督考评机制,要严格地监察扶贫对象的真实度,严厉打击和防止出现扶贫工作虚假现象,骗取帮扶资金[3]。

4 大学生资助现状问题

4.1 资金使用不当

现阶段,国家为有经济困难的学生提供经济资助,设立了一系列的奖学金,例如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和国家助学金来帮助那些品学兼优家庭贫困的学子完成他们的学业。一些社会机构,企业也将困难大学生列入资助对象,设立公益基金和校友奖学金等。对于各种奖学金,由于缺乏适当的指导,一些学生得到奖励之后不合理使用。请同学老师吃饭,购买名牌产品消费等。在某些情况下,没有正确的消费指导容易失去了奖励人和奖励方的原意[1]。

4.2 缺乏基于学习成绩的资助标准

学习是大学生最重要的任务,很多高校都不把成绩单及时公布给家长,很多时候家庭经济困难评价体系弱化了学习的重要性,国家和高校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筹集资金,帮助学生解决生活费书费等困难,但是由于资金不能完全覆盖日常开支,一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有时去做兼职赚取生活费,因此缺勤率较高,影响学业,甚至导致学生考试不及格,所以有时资助政策虽然好但却起了反作用使得学生学习成绩下降。

4.3 缺乏完整记录的学生信息平台

由于缺乏平台来记录学生的详细情况,无法实现准确的分类帮助。现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包括父母种地、贫困村、无父母、疾病、家庭有收入人口较少、经济损失、单亲家庭、孤儿等家庭经济困难,主要基于在该地区的学生的贫困证书,以区分贫困程度,教师不知道学生的情况每年都会发生变化,纸质信息不能及时体现学生信息的准确性。

5 基于精准扶贫理念下的高校学生资助对策

深刻理解精准扶贫内涵。在精准扶贫的理念上做好工作,了解精确扶贫的意义和作用,采取措施开展监督管理,明确内涵,最后,阐述高校扶贫开发实践应用的内涵。

5.1 强化责任意识,增强扶贫责任意识

在高校中老师应深入了解密切观察,特别是刻苦用功的学生群体,通过发现,仔细筛选;不因个人厌恶、亲密、疏离等因素影响。建立需求驱动的援助概念。根据更多需要帮助,进行一些财政援助,有些是心理和情绪,有些是学术等,帮助学生以不同的需求、导向实现精准扶贫的目标。提高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综合素质,增强就业竞争力,只有完成经费指标,才能实现精准扶贫,面对大学生可以尝试设立助学金子系统,挂钩补助金等资金申请,加上家庭财务困难的综合考虑,如建立综合素质培训课程,提高学生写作,口语,英语能力,让所有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参与,建立考勤制度,参与制奖励,设置测试,还可以将每学期阅读的书籍数量,实现梯度加分[2]。通过竞争提高贫困学生的综合素质。

5.2 利用互联网,建立信息库

建立完整数据库,实现大学生经济困难信息录入,可以利用相应的网站作为支持学生的平台。了解学生的详细情况,如父母的工作条件,家庭情况等物质条件,并将这些信息上传到平台,有利于扶贫帮助准确化。各项资助政策的准确落实可以为高校资助育人工作提高实效性并且也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相关部门要创建高校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并且要求专职工作人员进行运行,相关负责人要定期为学生资助工作领导小组及单位汇报资助育人工作的进程。并且不同的院校资助部门还要加强联系密切交流相互借鉴经验,以此使资助育人工作能够切实有效地运行。资助育人工作实施的有效性,关键在于创建严格的资助机构,以此避免只重视经济支持,缺育人教育现象的发生。另外,还要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使贫困学生能够正确认识对他们资助的目的。可以定期为受资助的学生开展感恩教育活动,在他们走出校园走向社会之前使他们树立好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同时,也具备感恩的心,激发贫困学生阳光快乐、积极向上、正直的情感,使贫困学生能够在平时学习、生活、娱乐当中也能够帮助他人。让贫困学生知道国家和社会各阶层对他们的资助是很珍贵的,国家希望他们可以学到知识,为国家和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5.3 加强“准确识别”和“精确帮助”

提出不同类型贫困的量化评价指标,使用大数据的概念和技术分类。在此之后,注重扶贫系统的动态管理,及时更新扶贫信息,及时按照条件介绍信息,及时通过信息资源的整合来帮助,科学分类,合理布局[3]。精密全方位辅助,满足学生的多层次需求。学生的具体情况不同,原因各不相同,不准确处理分类在形式的基础上,按照学生创新的方式,有兴趣学习的学生,支持研究项目。加强大学生的动态管理,在准确识别的基础上实现真正帮助,但不能一成不变,要体现扶贫工作的高度灵活性。争取资金对比,使对象能得到帮助,并不断更新状态,以反映帮助动态科学管理观。

5.4 重视贫困学生的心理健康

由于部分贫困学生所处的生长环境会导致心理出现一些问题,比如自卑、抑郁、孤独情绪、消极情绪等。这个时候,教师就要积极引导学生,通过开展各种活动,使他们也能够参与进来,从而培养学生的受挫能力。在平时,教师要多于他们沟通,在交流过程中培养他们的适应能力,在今后的社会中,自身要具有坚强的意识,并且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及人生观。还要引导学生能够正确地认知自我、把握自我。具有自卑心理的因素来自于多方面,比如受到挫折、家庭教育及心理创伤等。教师首先要自身具湟欢ǖ男睦锝】抵识可以考取心理咨询证等,收到专业行业的相关培训等,其次教师要让学生能够正视自己的优缺点,使学生能够发挥主动性,要帮助提高学生的自信心,慢慢消除学生的不良情绪和不良心理;最后培养学生的兴趣,使学生能够多多结交朋友更好地融入集体。

5.5 完善资助育人形式

首先,要全面审查贷款学生的资格,创建学生信用档案,将学生的贷款情况纳入到档案中,及时追踪学生生的学习及生活等情况,并且向银行反馈;其次,学校可以定时开展资助学生诚信教育等主题活动,使学生能够了解到助学贷款与自身的信用是密切相关的,教导学生能够守诚信;最后,加强学生的个人修养,使学生具有有借有还的观念,以此提高学生偿还助学贷款的机率。

6 结语

高校精准扶贫理念需要进行系统的研究,通过强化责任意识,增强扶贫责任意识,利用互联网,建立信息库,加强“准确识别”和“精确帮助”、重视贫困学生的心理健康等途径,对贫困学生的心态、价值取向进行积极地引导帮助他们走向社会为成为国家栋梁之材。

参考文献:

[1]王 静,孙 婧.高校大学生“精准扶贫”实践路径探析[J].高教学刊,2016(16):30~32.

经济扶贫的概念范文第5篇

【关键词】西部地区;少数民族地区;贫困;反贫困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反贫困问题上取得了巨大成就。我国贫困人口数量迅速减少,我国以政府为主导的开发式的扶贫手段也得到国际上的认可与赞扬。但是,也出现了很多突出的问题。本文主要以我国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反贫困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思考的。

一、贫困与反贫困理论

1.贫困理论。世界上对于贫困问题研究的理论有很多,

1899年英国人朗特利第一次系统的提出了贫困的定义,他提出贫困是指总收入不能满足自身生存所需要的最低生活必需品,包括食物、房屋等。贫困不仅是个经济问题,更是一种社会现象,同时也是一种文化现象;贫困不仅与经济相联系,而且与一定的自然、地理和历史条件相联系,而且与社会的文化传统、价值观念以及人口素质等紧密联系。20世纪90年代以来,贫困定义发展到多方面的层次考虑。一种观点认为,贫困是指个人或家庭依靠劳动所获得和其他的合法收入而不能满足其基本的生存需求(国家统计局农调总队,1994年)。这一观点主要从经济角度,以人均收入作为衡量标准,这个标准既能综合反映一个地区商品经济发达的程度,也可以反映个人贫富状况,国际上通常惯用人均国民收入这个指标来划分发达和不发达国家和地区。再一种观点认为,贫困是指在一定环境条件下,人们在长时期内无法获得足够的合法收入来维持一种生理上要求的、社会文化可接受的和社会公认的基本生活水准的状态(朱凤歧、高大虹等,1996年)。这一观点从时空角度认为“贫困”既是长期性的(时间特征),而且又与生存环境有关(空间特征),又从经济学角度认为“贫困”与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的低下有关,当这两种水平低到不能维系“基本生活水准”时就属贫困;同时还从社会角度,把社会文化和生理的因素纳入了“贫困”定义之中。

2.反贫困理论。“反贫困”一词是由瓦岗·萨尔达尔提出的,目前,在国内外理论研究和实践证明中反贫困定义有很多种解释,概括为以下几点:(1)poverty reduction,其含义是减少贫困,强调反贫困的过程性。(2)poverty alleviation,其含义为减轻、缓和贫困的手段。(3)support poverty,其含义是扶持贫困,简称扶贫,主要是从政策实践的角度研究和落实政府或民间的反贫困计划与项目。这在中国解决农村贫困的工作中得到广泛运用。(4)Poverty eradication,其含义为根除、消灭贫困,强调反贫困的目的性。以上几种概念不仅表达了人们对反贫困的不同理解,还表达了反贫困的阶段性和过程性。缓解致贫因素、减低贫困程度直至最终消除贫困,正好反映了人类社会贫困人口脱贫的逻辑顺序和渐进过程。

二、我国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反贫困战略发展历程

1.体制改革拉动扶贫时期(1978~1982)。1978年我国开始了划时代的改革,首先改革的是农村的土地制度,由原先的土地集体所有转变成,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这一时期,举国上下生产大发展,这一制度的变化极大地促进了农民脱贫的步伐,加上之后的鼓励乡镇企业发展,农产品价格改革等制度的变化,我国贫困人口的数量的锐减达到历史上的最高,使我国贫困人口的数量由先前的2.5亿降低到1.25亿。其次就是市场经济的改革,中国经济体制由原先的计划经济转变为市场经济,极大地调动了市场活力,商品经济得到较大发展。这一时期主要是制度的改革成为我国贫困人口数量的减少的主要原因。

2.政府有计划,有组织的大规模的开发扶贫时期(1983~1993)。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地区经济发展差异初见端倪,尤其是东西部之间的经济发展差异明显。这一时候,政府开始有计划地,有针对性的对西部地区进行扶贫。政府成立专门的扶贫工作组,开展对全国贫困地区的考察。这一时期,我国扶贫开始进入新的阶段,成立专门的机构,开始对西北少数民族地区进行开发式的扶贫战略,制定了专门针对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策略,确定了扶贫县的标准。扶贫手段由原先的政府主导转变到政府引导,资金,科技,人才的引进,使得贫困问题进一步减缓。《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及其有关决定、方案的,标志着我国扶贫攻坚战役的打响

3.扶贫攻坚时期(1994~2000)。随着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东西部之间的发展差异逐渐拉大。整体贫困人口的减少,贫困类型和成因也开始有了变化。这一时候,由于前期我国的扶贫战略的效果发挥,绝大多数人摆脱了贫困,但还是有一部分人仍处于贫困之中。这些贫困人口主要集中在西北少数民族地区,那里的自然环境的恶劣,很差的基础设施以及社会发展落后造成了积贫的局面。这时我国主要就是以开发式的方式对西部少数民族贫困地区进行扶贫,国家的西部大开发战略由此拉开序幕。

4.新世纪的扶贫时期(2000年至今)。新世纪以来,我国在扶贫方式上有了很大的改变。扶贫的主要战略就是以促进贫苦地区和贫困人口自我发展的能力提升和推动地区经济的发展来实现减轻贫困这一目标的。方式上有原先的“输血”转变成“造血”,竭力的增强贫困主体自我发展的能力,改变平均的发散使用资金到集中使用扶贫款项,改变少数民族地区贫困人口“靠”、“等”、“拿”的思想,提高少数民族地区贫困人口自我生存能力等等。

三、我国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反贫困的影响因素

(1)教育程度。西北少数民族地区由于自然条件的恶劣,落后的基础设施等,严重影响到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投入和广大人民受教育的程度。在实证研究中表明,越是受教育的程度高,反贫困几率就越大。文盲或半文盲就越不容易进行反贫困。(2)性别差异。由于女性受教育的机会、受教育的年限普遍少于男性,女性的家庭地位不高,女性就业容易受到歧视等等都造成女性比男性更容易陷入贫困的陷阱,也就是说女性的反贫困就越不容易。(3)家庭人口状况。由于西北少数民族地区的农业生产主要要男性劳动力,地区耕地无法机械化生产且耕地少,所以家中的劳动力越多,就越不容易反贫困。当然人口过少,也无法完成农业生产,也是不容易反贫困。(4)技能培训情况。参加过技能培训的贫困人口更容易反贫困,他们通过培训,加强了自身的动手能力,提高了自我生存能力,有了安身立命的一技之长。而那些没有经过培训,家庭经济来源依靠单一的农业收入的农户,更容易陷入贫困中。(5)扶贫对象的反贫困更不容易。在国家有计划、有组织的大规模扶贫的时期中,国家为了更加直接的进行扶贫,将全国的贫困地区进行了细致的划分,确定了贫困县,贫困对象。而这些贫困对象在选择本就是那些极端贫困人口,他们的自我发展能力差,或者没有生存能力,国家对这些扶贫对象进行反贫困是极其困难的。

四、我国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反贫困的对策思考

1.促进贫困人口的观念更新。我国西北地区的贫困人口大部分集中在黄土高原地带,高寒地带,这里的自然条件极其恶劣,土地少,少数民族大多数聚集在这里,我国的贫困人口也主要是这些少数民族地区。这里的贫困人口的思想观念极其落后,比如他们很少让女孩子读书,认为女孩子读书没有作用,这样就造成当地绝大多数女性的受教育程度低,思维受到很大的限制。还有就是少数民族的居民的动手能力差,思想中就有一种懒汉思想,一直等着国家的救济,从来没有想过要自己创业,自己发展。

2.提高对农民的人力资本的投入。人力资本是投资的产物,是通过对人的投资形成和逐步积累起来的。它表现为劳动者所具有和运用的科学文化知识、专门的职业技术知识、专门的职业技能、健康以及劳动者的地理分布等等。人力资本投资的核心是教育投资,教育可以说是经济发展的首要因素。所以,我国在西北地区的反贫困战略中最重要的一项措施就是加强西北地区的教育投入,提高当地农民的教育水平。

3.转变扶贫战略,以参与式扶贫为主要反贫困模式。之前我国在西北地区的扶贫方式主要是以开发式的扶贫为主,但在近几十年的扶贫过程中出现很多问题,最要的就是这种反贫困模式是以政府为主导的,缺乏贫困人口的主动参与,没有调动农民的自主提高自身生存能力的积极性。在参与式的反贫困模式中,这种非常强调农民参与的重要性,强调尊重贫困人口的参与权利,尊重贫困人口摆脱贫困的积极性,主动性及首创性。使广大贫困人口的生存能力得到提高,参与的权利得到拓展。

4.全面提升少数民族地区贫困人口的身体素质。人口的身体素质状况直按关系着劳动力资源总量及其发展,提高人口的身体素质是提高人口的智力水平的基础。中央和地方政府应高度重视少数民族和地区的医疗卫生和营养保健方面的事业发展。大力完善贫困地区的卫生设施建设,使广大贫困人口得到较好的医药保障。

5.加强宗教工作的引导作用。我们知道,在少数民族地区,由于其的缘故,长期以来形成的一些观念从某种程度上限制了新技术和新观念的引入,依靠强制或其他外力很难从根本上解决观念的问题,但信仰在人们心中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有时候其作用甚至要高于正式组织的作用。

6.要注重保护当地的环境。我国的开发式扶贫战略中只着眼于经济的短期增长,而忽视了环境的保护。当地政府为了短期的经济发展,对外引进的很多都是污染严重的生产企业,对当地的环境,资源的破坏极其严重。虽然短期的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但长期以来就会造成当地的自然资源的破坏,结果就是贫困人口短期脱贫,最后又出现大量的返贫。所以在反贫困问题上,我们更应该注重环境的保护。

西北少数民族地区的反贫困的长期性和艰巨性,要求我们不能因为眼前的解决了绝大多数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就认为反贫困工作的结束。西部地区是中国贫困地区返贫率最高的,我们在反贫困战略上要时刻注意要因地制宜的去开展扶贫工作,注重保护广大贫困人口的权利与机会,逐步转变扶贫方式,使得广大贫困人口参与到扶贫战略中来,为我国反贫困工作能够取得更大成绩而做出努力。

参 考 文 献

[1]龚霄侠.西部民族地区反贫困问题研究[D].兰州:兰州大学.2007(4)

[2]马明霞.西部民族地区贫困成因及其对策探析[J].今日湖北理论版.2007:7(1):13

[3]胡苏云.中国农村人口医疗保障:穷人医疗干预视角的分析[J].经济学动态.200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