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城市基层治理

城市基层治理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城市基层治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城市基层治理

城市基层治理范文第1篇

关键词:高层建筑;深基坑支护工程;特征;施工要点;施工管理

1高层建筑深基坑支护工程的主要特征

高层建筑深基坑支护工程的特征主要表现为:高层建筑深基坑支护工程随着基坑形式的变化而变化,所以其形式各种各样;并且深基坑支护工程一般属于临时工程、施工周期和规模较大,且成本较高;施工条件多变且施工环境差。高层建筑深基坑支护工程需要确保基坑边坡稳定以防止坍塌陷落情况的出现;确保土体变动不会影响到整个施工过程;同时对于深基坑中的积水,可以采取排水截水的方式进行排水,保证基坑工程在地下水位以上。

2高层建筑深基坑支护工程的施工要点分析

(1)土方开挖的施工要点。深基坑支护工程需合理进行开挖施工,控制尘土污染。例如:某大型高层建筑深基坑土方开挖时,选择分层开挖的方法,一边开挖一边运出土体,适当清理基坑环境,以免产生过量的尘土,该工程非常注重土方开挖的速度,通过控制速度配合土方开挖的进程,由此安全保护基坑,一旦土方开挖中出现不良现象,立刻暂停开挖,及时处理土方开挖中的问题,有利于提高土方开挖的安全水平和质量。(2)锚杆支护的施工要点。锚杆支护施工可以加强高层建筑深基坑支护工程的稳定性。锚杆承拉一方要连接深基坑的内部地基,另一方要通过牵拉的方式提供足量的承载力,满足锚杆施工的力度需求。首先要找准锚杆施工的标准高度,确保土层锚固的顺利施工,利用机械工具在特定的位置处进行钻孔;然后是注浆,利用水泥、砂石等注浆原料,强化锚杆施工的稳定度,注浆过程中需要严谨控制原料质量,以免影响锚杆施工的基础稳定;最后安装钢体结构,包括台座、梁板部分,根据钢体结构的安装程度,合理安排张拉锚固,参考锚杆施工张拉锚固方面的参数设计,保障张拉锚固的受力符合设计标准。(3)支护桩的施工要点。以某高层建筑深基坑支护中的灌注桩为例,分析支护桩施工,该工程利用螺旋钻的方式,开挖支护桩部分的土方,合理控制土方开挖的数量,还需分析灌注桩的配置,保障现场开挖的质量。该工程灌注桩施工中,具备多个技术点,如:灌注桩制作技术,既要严格遵循支护桩施工的数据要求,又要符合该高层建筑现场支护的实际需要,由此才可保障该工程灌注桩的性能质量。支护桩施工与深基坑支护的关系最为密切,保障支护桩施工的稳定性,有利于提升支护桩施工的技术能力,完善深基坑支护的施工。

3高层建筑深基坑支护工程的施工管理

高层建筑深基坑支护工程的施工管理:①合理选择支护方法。深基坑支护工程的支护方法一般有悬臂式、重力式以及混合式。如果选择悬臂式时,需要借助岩层来保护稳定结构,悬臂式只适合浅层开挖以及土质较好的施工环境。对于挡土墙支护措施而言,其主要是支撑天然斜坡或人工边坡保持土体稳定而修筑的墙式构造物。另外对混合式支护结构来说,其是采用锚杆的方式来进行支护,对锚杆机喷射混凝土面层进行使用。②加强原材料的管理。a.对要进入场地的原材料进行预先检验,设置专门的质量监督人员,当材料要进入场地的时候,监督人员需要对这些材料质量进行抽检,对于质量不合格或者不符合设计需求的材料,坚决予以清场;b.对施工场地的原材料进行分类保管,专门的人员对这些施工材料进行分纳保存,对于一些特殊的产品要设置专门的储存保护地方。这样做的话一定程度上皆可以确保项目工程的施工质量。③强化深基坑支护工程四周的保护。高层建筑深基坑支护工程在进行土方施工时,需要加强对深基坑四周及地面的保护,这是因为在基坑坑顶1~2倍范围内的地面产生裂缝的话,当地面水渗进裂缝中就会造成土体强度降低,致使支护结构产生位移。当发生这种情况的时候,要及时进行堵塞,并将地面上的水进行导流,防止深基坑浸水。④加强施工现场管理。高层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人员,在进驻施工现场之前,需要确保自身具有良好的相关专业知识,同时要对整个项目有一个详细的了解。并且施工管理人员要认真负责,同时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通过结合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不断提升自身的管理能力;管理人员需要加强对施工人员的监督,确保其施工作业按照相关规定进行,保障工程的施工质量。

4结束语

深基坑支护工程质量是高层建筑工程施工顺利的前提,因此必须加强深基坑支护工程施工与管理的研究,从而实现高层建筑的安全性、稳定性。所以为了确保高层建筑工程的稳定性,必须加强支护工程施工要点的控制及其施工管理。

参考文献

[1]汪福元.高层房建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探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21).

城市基层治理范文第2篇

1咬合桩的施工特点

钻孔咬合桩施工采用机械钻孔施工,通过刚套管护壁,形成一种桩与桩彼此咬合的基坑围护结构。施工常用的方案是采用套管钻机+超缓凝型混凝土,钻孔咬合桩采用钢筋混凝土桩(A桩)与素混凝土桩(B桩)交替间隔的排列方式,其中B桩采用超缓凝型混凝土,对A桩的施工要求是在B桩混凝土刚开始凝结时完成。当对A桩进行施工时,为了实现咬合,需要将相邻A桩的相交部分用套管钻机进行切割掉。

2咬合桩成桩施工导致水土流失

套管插入的深度规定要比桩底深,这个深度通常定在3m范围,这是因为如果套管的外地下水位达到一定高度后,容易造成孔底的涌砂、隆起等情况,最终导致土方因挖过度而引起水土的流失,再有这样做的目的也是为了提高土体的稳定性。此外影响咬合桩成桩后容易出现水土流失的原因还有:套管壁自身的原因,这里指的是套筒壁的厚度一般在20mm,这样当套筒拔出时就十分容易形成管壁厚度空隙,有资料表明这样的空隙一般大小为0.17~0.18m3。同时在拔出的过程中套筒壁还会带出些许的泥土,这样就容易造成孔位的不同程度的坍塌。而土层的损失又会影响到建筑物的沉降。

3套管超前支影响地层扰动

套管超前支的长度能够影响到地层的扰动,当超前支护的长度超过1.5m时,地层损失总量因为卸载作用造成的影响会很小,甚至可以忽略,这是因为套管超前支护的隔断作用。上述卸载作用是指当钻孔咬合桩成桩的过程中,桩底的土暴露时会因为卸载作用而产生桩底土回弹。超前支护长度的确定同地下水条件与土层地质有关,目前缺乏对超前支护长度的计算方法与理论,实际施工中凭借的往往是工程经验。咬合桩成桩,当进行套筒内取土面非常容易受到卸荷影响,随着取土面向下走回弹会渐渐变小,当深度达到hu卸荷回弹的影响可以忽略,也就是说深度小于hu的都是回弹影响的范围。有资料显示,套筒能够有效的隔断由卸载造成的地层变形拓展。

4自由式冲抓斗的振动对地层扰动的影响

用重量超过三吨的冲击抓斗对咬合桩进行成孔取土,取土方式属于自由落体取土,有人曾统计施工每根桩抓斗的击地次数,发现击地的次数竟超过80多次,这样即便抓斗取土是在钢套管冲击下进行的,也容易引起周围的震感。通过实测发现附近的建筑的沉降存在明显的滞后性、历时性。自由式冲抓斗的冲击依据波动理论可以将其定义为震源,这样由冲抓斗产冲击为震源引发的动能便会转化成波能而作用于更深的地基土中。钻孔成桩过程中,冲抓抓斗在套筒内的竖向周期震动。冲抓抓斗通过套管底对土层传播形成对土体的反复的扰动来实现其在套管中的竖向周期震动。这种反复的运动会造成附近长时间的高空隙水压力,如果这种情况发生在透水性差的软粘土地基中就会出现难以消散的情况,致使土的负载能力下降,影响周围建筑的土体的附加沉降(沉降程度较大,时间很长)。

咬合桩成桩引起附近建筑沉降的实测探讨

1施工的具体情况

在进行咬合桩成桩施工时为了确保施工的安全,需要时刻检测施工对周围建筑的影响。当处于基坑钻孔咬合桩施工阶段需要对附近的三栋楼进行地表沉降以及沉降的监测,在监测中应将重点放在北侧的施工,至于南侧的基坑钻孔咬合桩可以不予考虑,这是因为南侧基坑钻孔咬合桩距离监测的建筑,此外还有北侧钻孔咬合桩所起到的隔断作用。钻孔咬合桩成桩的施工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即施工的前期阶段、施工通过阶段、施工后续阶段。划分的依据是施工对周围建筑的影响与钻孔成桩以及周围建筑的位置。有资料表明在上述的三个阶段中,对周围建筑影响最大的阶段是施工通过阶段。通过分析以前的监测资料,发现施工阶段影响的范围大致分布在45℃内(这里指的是水平面)。

2钻孔咬合桩成桩引起周围建筑沉降原因分析

城市基层治理范文第3篇

近年来,高层建筑突飞猛进的发展,在高层建筑工程中桩基工程的施工量日渐增大,尤以高层住宅基础为甚。在实际工程中,对于高层建筑基础施工质量得控制及其关键,如何做到有效预防和控制施工中常见问题的出现,就显得非常重要。本文结合某工程的基础施工实例,介绍了在施工中通过测绘、施工、质量管控等一系列措施,总结了一些高层建筑基础施工的经验,以供同类工程借鉴参考。

【关键词】高层建筑;地基;施工;质量 管理;技术

一、地基基础施工质量控制的重要性

地基基础工程是高层住宅建筑质量的关键。整体工程的施工质量直接受地基基础工程的影响,由于工程所在地的地质情况随地域条件的不同而不同,所以对地基基础工程提出的要求更高,必须在前期对地基进行严密考察,以制定合理的地基设计方案,并通过严格控制施工过程,保障地基基础的质量。当前,建筑施工企业出于对工期的要求,在天气情况不佳的情况下工程施工常常照常进行,并且并没有采取相应的措施以保障工程施工质量。加强建筑地基基础施工的管理,建设优质工程,地基基础质量控制是核心。

二、高层住宅地基基础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1、基础工作:测量放线

测量放线能指引高层住宅地基基础施工工作的进行,只有准确、严密的测量工作才能为工程提供必要的技术保障,并保证工程顺利依据图纸施工。建筑工程施工测量能很大程度上影响工程施工质量。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必须充分认识到测量工作的重要性,科学管理使测量工作更好地为施工质量管理服务,提高施工质量。随着科技进步,工程测量引进了很多的高新技术,使得操作更便利、测量更准确、工作效率更高。但这同时需要工程测量人员不断学习高新技术,并熟练应用新技术、新设备。

2、控制要点:施工材料控制

材料质量作为工程施工质量的基础,若工程使用原材料不符合规定,那么工程质量就达不到要求[1]。所以,在施工前必须对材料进行质量控制,保证材料质量,从而保证工程施工质量。材料控制要注意如下两点:一,对供应材料的厂家进行审核,选择从信誉比较高的供应厂家进购材料。二,对进厂原料进行相关的检验,包括:质量检验报告单的检查、外观的检查、理化检验的检查等。

3、采用水泥灌注桩作为地基基础的质量控制

钻孔灌注技术中任何一个因素都影响着桩基的施工质量[2],其中,钻孔和灌注是整个工程施工的关键,这两个关键工序也是影响工程质量的重要因素。实施钻孔工作前,首先要检查钻机的安装是否正确,确保底座与顶端平稳,使其在施工过程中不出现移位或沉陷;其次要检查钻机角度是否符合设计要求。随后,检查成孔的孔径、孔深以及倾斜度等,最后,由监理工程师进行终孔检验,并填写终孔检验记录。用混凝土作为钻孔泥浆,当前,大多数施工单位从专业公司直接采购成品泥浆进行施工。这要求施工单位必须具备一定的现场检验能力。此外,监理工程师必须严格履行其职责,在施工单位质量检验人员检验的同时,监理工程师也应仔细审核,保证使用材料符合要求。

4、完善施工企业质量管理体系,促进质量控制的实施

保障高层住宅施工质量的关键是建立健全的质量控制体系。通过全员、全过程的质量监控以及施工过程记录、监理等保障高层建筑地基基础施工的质量,为工程质量打好坚实的基础。

加强施工管理技术人员管理

保障地基基础施工质量在高层住宅地基基础施工中,人为因素的控制是整个建筑施工质量的重点,施工技术人员的技术能力与管理人员的管理能力对工程施工质量影响重大。管理人员的素质决定了工程技术、管理制度等,所以加强建筑施工过程中人员的控制与管理在建筑施工质量控制中显得尤为重要。

三、强化施工过程质量控制

在地基基础工程施工中,因操作不当引起了很多质量问题,某些违规操作表面看对工程施工质量影响不大,但实际上却隐藏着巨大的质量危害,所以在工程施工过程中,有必要不断地巡视检查,一旦发现违章操作,就要立即予以纠正。通过工程施工工序交接检控[3]对整个工程施工过程的质量能起到有力的保障作用。工程施工工序交接检查须遵循若前道工序不合格就无法转入下道工序的施工原则,以此保障工程施工质量。此外,还需加强对施工过程中机械设备的操作使用的监控力度。在进行机械化施工方案的制定和评审时,考虑施工现场条件、施工工艺和方法、施工组织与管理、建筑结构型式、建筑技术经济、机械设备性能等各种因素,使之合理装备、配套使用、有机联系,以充分发挥建筑机械的效能,力求取得最优的综合经济效益[4]。对施工设备的使用和操作必须进行着重的检控,通过合理使用机械设备,来保证项目施工质量。同时要求施工人员必须严格依据标准操作规程对设备进行操作,避免出现机械使用事故,造成人员伤亡。

四、结论

高层住宅地基基础施工质量控制是工程质量的基础,在高层住宅地基基础施工质量控制过程中,需通过多方面的控制来确保其施工质量。通过现场质量人员与技术人员的共同努力,对地基基础的施工质量进行控制。此外,通过积极建设企业自身的质量监控体系,加强对施工部门的质量培训,提高企业质量管理人员专业技能水平与其工作责任心,切实有效的实施施工质量工作,提高企业综合管理能力、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彭洪彬.工程施工各阶段的质量[J].工程监理,2009,7.

[2]仇欣.建筑施工中施工材料重要性分析[M].北京:建筑工程教育出版社,2005.01

城市基层治理范文第4篇

关键词:高层建筑物;框支剪力墙;转换层;结构设计

1工程概述

某综合商住楼,总建筑面积为30 000 m2,地下一层为车库,底部一、二、三层为商业和娱乐用房;四层为结构转换层,转换层以上为高层住宅楼,建筑总层数为二十九层,总高度为92.50 m,本建筑位于六度抗震区,建筑场地为Ⅱ类,丙类建筑。框支柱和剪力墙底部加强部位的抗震等级为一级,非底部加强部位剪力墙抗震等级为三级。在楼、电梯部位设置上下对齐的落地剪力墙形成核心筒,并在简体对称位置设置纵横落地剪力墙。一层平面图及标准层平面图如图1所示。

图 1一层平面图及标准层平面图

2 结构方案

根据建筑功能要求,本工程底部商业和娱乐部分要求有较大的柱网,形成大空间;上部为住宅,分隔空间较小。从结构受力角度来看,建筑物沿竖向正常的布置应该是下部楼层的墙、柱多而密,刚度大。上部则逐渐减少墙、柱,减小刚度。这样布置可是结构刚度沿竖向均匀递减,避免刚度突变。而建筑功能要求常使竖向结构的布置正好相反。结构设计在方案确定时,底部为框架-剪力墙结构,上部采用剪力墙结构,在第四层楼面位置设置转换层。转换层结构构件大致可采用梁、桁架、空腹桁架、箱形结构、斜撑等,非抗震设计及六度抗震设计时亦可采用厚板口]。由于厚板转换传力线路不清晰,受力复杂,常会引起转换层附近构件应力集中现象,且厚板在地震区使用经验较少;而转换梁构件传力明确,结构合理,且施工相对简单。本工程采用转换梁作为转换构件。

3 结构设计

本工程采用钢筋混凝土大梁作为结构转换层,将上部剪力墙结构变为下部三层以柱为主的大空间结构,满足建筑上使用功能的需要。在结构设计时,应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构件截面的确定

转换大梁(即框支梁)截面组合的最大剪力设计值应满足公式1的要求:

有地震组合时: V=(0.15βc ƒcbh0)/γRE(1)

式中:γRE =0.85;

βc--混凝土强度影响系数。当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大于C50时,取1.0;当混凝土强度等级大于C80时,取0.8;当混凝土强度等级在C50至C80之间时,可按线性内插采用。

ƒc--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

b--构件截面宽度;

h0--构件截面有效高度。

本工程采用混凝土强度等级C40,ƒc=19.1 N/mm2,采用中国建筑科学院PKPM、SETWE软件进行结构整体计算,确定转换梁(框支梁)的截面尺寸为1000mm×2500 mm。

(2)框支剪力墙截面的确定

在水平荷载作用下,当转换层上、下部楼层的结构侧向刚度相差较大时,会导致转换层上、下部结构内力突变,促使部分构件提前破坏。为此,在结构设计时,应严格控制转换层上、下层结构等效刚度比的限值规定。当底部大空间为1层时,转换层上、下结构以剪切变形为主,可近似用转换层上、下层结构等效剪切刚度比γ表示转换层上下层结构刚度的变化,非抗震设计时γ不应大于3,抗震设计时γ不应大于2;当底部大空间大于1层时,其转换层上、下部结构的等效侧向刚度比γe可按图2所示的计算模型按公式2计算。比值宜接近1,非抗震时不应大于2,抗震设计时不应大于1.3。

γe=1 H2/2H1(2)

式中γe--转换层上下结构的等效侧向刚度比;

H1--转换层及其下部结构(模型a)的高度;

1 --转换层及其下部结构(模型a)的顶部在单位水平力作用下的侧向位移;

H2--转换层及其上部若干层结构(模型b)的高度,其值应等于或接近模型a的高度H1,且不大于H1。

2--转换层及其上部若干层结构(模型a)的顶部在单位水平力作用下的侧向位移。

图2 转换层上下等效侧向刚度计算模型

当转换层设置在3层及3层以上时,其楼层侧向刚度尚不应小于相邻上部楼层侧向刚度的60%。

转换层上下部结构等效侧向刚度计算时,宜综合考虑各构件的剪切、弯曲和轴向变形对结构侧移的影响。同时按一、二级抗震等级设计的剪力墙的截面厚度,底部加强部位不应小于层高或剪力墙无支长度的1/16,且不小于200 mm;其他部位不应小于层高或剪力墙无支长度的1/20,且不小于160 mm。

根据以上相关要求,并结合建筑平面布置,本工程转换层以下落地剪力墙厚度采用350 mm,转换层以上部分根据墙所在位置的不同分别采用240 mm和200 mm。在设计中采用SETWE软件整体计算得:γe=1.186,能较好的满足转换层上下结构的等效刚度比限值的要求。

(3)框支柱截面的确定

本工程根据SE1WE软件计算,框支柱根据轴压比限值为0.6的要求确定,同时结合框支梁的截面宽度及框支梁计算跨度,最后采用柱截面为1200mm×1200~1400 mm不等。

(4)转换层楼板厚度确定

转换层楼板是主要传力构件。因此在设计时,对框支层楼板应进行截面尺寸的控制,并应进行抗剪截面验算、楼板平面内受弯承载力验算以及构造配筋要求。本工程转换层楼板厚度取值为200 mm;实际配筋为Φ12×150双层双向,楼板中钢筋锚固在边梁或墙体内。与转换层相邻楼层的楼板也适当加强,板厚采用150 mm。

4 结构计算

(1)框支剪力墙结构的内力分析分两步:首先采用三维空间方法进行整体结构的内力分析,得到各构件的内力和配筋;然后对转换梁(框支梁)附近楼层进行平面有限元分析,取得详细应力分布,然后决定转换梁(框支梁)和附近墙体内的配筋。平面有限元分析的范围选取底层框架和框支层以上4层的墙。底层框支梁柱的有限单元按300划分,在梁柱全截面高度下划为五等分,上层墙体结合洞口位置均匀划分。

(2)内力分析后,应对楼层剪力作如下调整:

①底层落地剪力墙承担该层全部剪力。

②底层框支柱承担20%~3O%的底层剪力,其分配原则应按下表进行。

框支柱剪力调整后,应相应调整框支柱的弯矩及柱端梁(不包括转换梁)的剪力、弯矩,框支柱的轴力可不调整。

(3)带转换层的高层建筑,转换层的下部楼层由于设置大空间的要求,使得部分竖向抗侧力构件不连续,侧向刚度会产生突变,一般比转换上部楼层的刚度小,设计时应采取措施减少转换层上、下楼层结构侧向刚度及承载力的变化,以保证满足抗风、抗震设计的要求。底部带转换层结构的薄弱层的地震剪力应乘以1.15的增大系数。

(4)分析结果说明,框支梁大多数情况下为偏心受拉构件,并承受较大剪力。框支梁上墙体开有边洞时,形成小墙肢,此小墙肢的应力集中尤为突出,而边门洞部位框支梁应力急剧加大。在水平荷载作用下,上部有边门洞框支梁的弯矩约为上部无边门洞框支梁的弯矩的3倍,剪力也约为3倍,因此在设计时,除小墙肢外,边门洞部位的框支梁的抗剪能力也应加强,箍筋应加密配置。本工程设计时,采用梁端加腋的方式提高抗剪承载力,并加密箍筋。

5构件配筋

(1)框支梁大多数为偏心受拉构件,本工程设计框支梁上、下实际纵向配筋率分别为0.92%~1.43%不等,并保证至少大于5O%的支座上部纵向钢筋沿梁全长拉通。箍筋配筋率最小达到1.2%,箍筋直径为14。

(2)框支柱在严格控制轴压比的情况下,柱内全部纵向钢筋配筋率分别为1.82%~2.35%不等,箍筋配筋率最小达到2.1 ,箍筋直径为16,并采用井字复合箍沿柱高方向全高加密。

6处理过程中需要加以注意的问题

(1)短柱问题。由于转换梁截面较大,框支柱很容易形成短柱。尽管《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O0)有明确规定,当剪跨比不大于2但不小于1.5的柱,在轴压比限值上应从严要求外,对剪跨比小于1.5的柱,在轴压比限值上应专门研究并采取特殊构造措施,但并没有明确具体的处理办法。因此在设计时应采取相关措施尽量避免短柱的出现,可以用增加转换层的层高来解决此类问题。

(2)转换层结构在采用框支梁作为转换时,通常不再单独设置设备层,而是通过二次吊顶解决。因此,在设计时,应尽量与设备专业精心配合,做好管道的预留、预埋,并应做好预留、预埋的加强设计处理。

(3)框支梁、框支柱节点核心区,往往钢筋数量较多,给施工带来非常大的困难。因此,在设计时,应尽量采用高强度的钢筋,如HRB4OO级,甚至在必要时采用预应力钢筋,并采用大直径的线材,使钢筋根数相对减少,并要求钢筋在施工过程中采用机械连接的方式来解决上述问题。

(4)框支梁的截面尺寸一般都较大,容易形成大体积混凝土,在施工中有时无法保证一次性浇捣成型,这样一来就会出现施工冷缝,使设计意图在施工中无法体现。因此,在设计时,应首先考虑到施工因素,采取相关措施加以分析、解决,以确保整个结构的安全。

7 小结

转换层结构较为复杂且工程量又较大,因此设计人员首先应注重概念设计,这样一来可以少走弯路;其次通过上述计算和分析可以得知,此类建筑在平面布置上应尽可能的规则、对称,减少偏心,优化调整转换层上下结构的布置和刚度,使之接近是十分必要的;同时应注意框支梁、框支柱等构件的特殊性;最后也应考虑施工难度大的因素,因此在设计时,尽量考虑施工的可行性,以达到最为合理的设计。

参考文献:

[1]JGJ3-2002.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S].

[2]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一结构[M].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所,2003.

城市基层治理范文第5篇

关键词:高层建筑;安全;质量

前言

下文主要就高层建筑施工中的安全及质量管理展开分析。

一、高层建筑工程中施工安全与施工质量管理的重要性

建筑工程生产作为一种生产周期长,工作环境危险性较大的生产模式,只有做好安全保证,才能更好的保证工程质量,两者是一种相铺相成的关系,特别是注重安全生产的当今,只有加强安全管理与质量管理才能再最大程度上保证人民的生产生活的安全。再加上目前的建筑工程施工相关的法律法规尚不健全,所以加强建筑工程的安全管理与质量建设就变得十分必要。

二、高层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1.建筑工人的变化,使做好工程质量管理增加难度

近年来,随着我国建筑业的大力发展,所需的工作人员也越来越多,而我国的建筑工人慢慢也就成了未参加过任何培训的、临时工性质的进城务工的农民工,像以前的由企业自有的1~8级技术工人已经渐渐消失,这样虽然满足了我国建筑业的发展,但这些人员的流动性较大、而且其素质也参差不齐。一个工程往往会因为各种原因,工人不能一直连续施工,要知道不同的工人所拥有的施工技术熟练度也不相同,很容易就出现一个单元,不同的楼层因为不同的工人施工所导致的不同的工程质量。这些都是亟待管理技术人员解决的问题。

2.施工行业环境制约施工安全管理

部分地区,因为经济发展的速度不同,加上建筑业的蓬勃发展,导致有的地区建筑市场门槛被拉低,一些人出于经济利益的目的,开始大批量的涌入建筑业,就造成了相当多的企业管理混乱,大量的劳动力缺口导致工人的素质被一再降低,再加上部分企业为节约成本,缺乏对相关从业人员的安全教育与保护工作。最后加上最近几年,房地产行业的不断升温,虽然对施工项目投资已经进行了主体多元化管理分包,但还是不可避免的存在违法分包、转包、“挂靠”等现象,甚至出现,有资质的单位将项目竞标过来,将其转给无资质的单位或个人的事件,这些都为安全埋下了祸根。

再有就是建筑工程项目在进行施工过程中,因为其本身存在人员密集作业的的特点,对一些有争议的施工工艺,工人还是习惯性以传统做法对其进行判断,采用所谓的“土办法”,对新近出台的安全制度与规章不以为然,这些都是整个工程产生不安因素的原因。再有,受地区不同,环境不同,近代建筑的复杂工艺的增多,一些作为还往往是交叉完成,这些都会成为工程事故发生隐患的原因,并对相应的安全管理提出了更大的考验。

3.设备管理工作在施工质量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作为企业管理的重要对象之一建筑机械设备,其不仅仅是建筑施工企业所拥有的至关重要的施工机具,在有些时候也代表着企业的经济与技术实力。但有时往往因为技术人员对施工中涉及到工程机械这方面的情况不够重视,所以经常会出现因为施工机具老化,质量问题,落后等情况导致施工质量得不到保证。像我们最常遇到的焊机等机械不合格出现的施工中质量不合格的情况屡见不鲜。

4.行业间企业对安全管理重视程度不够

在我国,因为行业规定的不同,国内的建筑业还是采用项目承包制,绝大多数企业的工程项目都是通过转包、分包所得。再加上,目前国内的劳动力成本较低,劳动人员普遍素质不高,建筑企业的发展还跟不上国外先进的水平,部分企业老板因为自身教育水平所限,对安全管理没有较重要的认识,往往容易为了个人利益的最大化追求,对安全问题存在侥幸心理,再加上,我国对建筑企业的监管存在很大的问题,导致企业老总认为这些安全管理只是走形式而已,往往对其应付了事;最后,加上我国劳动力自身的素质所限,不能很好的认识这些自己应有的权益;还有就是有的企业在安全管理方面只做做表面工夫,再加上大部分上级发包企业都只以收费为主,对分包出去的安全管理问题并不过问,就容易造成管理上的漏洞;再者,在国内,相应的安全管理手段并没有形成较完善的制度体系。存在有关部门监管不力的情况。

5.监督机构的不作为

因为我们知道建设单位在很大程度上控制着质监站的人事、资金等的相关权利。长此以往下来不仅造成了行业工程质量监督往往没有政府监督力度大,还会因为执行工程质量监督工作的建设单位的非暴力不配合行为,使得行业质监站很难确保建设单位的在施工时的质量行为,基本处于对建设单位的零监督的尴尬境界。相关的从业人员也因为如此干具体工作的监督工程师在执法时更加的困难。于是形成一个恶性循环,使得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容易出现很大的问题。

三、关于提高施工中安全管理的措施

1)层层分解落实到位,强化安全责任制。施工企业的决策人还是以企业法人为核心。所以施工分的安全责任体系也应该以其为主,只有做到对相应的企业法人进行明确的责任义务规定,加大安全管理责任链。并加强相关责任人的督促与监督落实作用。2)实行三级安全教育模式,加强安全培训工作。仅仅依靠上层管理人员的管理是不够的,因为进行施工的还是工人,所以加强新入场的工人的安全教育培训就变得相当重要,目前,大多数企业采用的就是对员工进行多媒体安全教育,通过相关图片实例对工人进行教育,加强其安全防护意识与责任感,还有在进行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教育与技术培训时,多会采用多层次、方法、渠道进行,最后组织相关人员进行考核上岗制度。

3)结合实际,完善安全规章制度的规范化,标准化。简而言之,这些规章制度都离不开企业人员的落实,毕竟国家进行的安全规章制度的制定,其主要目的其实就是希望企业符合国家安全法律与行业规定,从而保证人员安全与行业的良性发展。并具有一定的实效性和可操作性,这些安全责任制度、定期检查整改制度、消防保卫制度、应急预案制度等等。都是国家建立的长效建设机制制度,而只有我国的建筑企业不断吐故纳新,不断完善相应的制度,才能尽可能的保持与国际与社会发展的同一步调;国际上的发达国家已经出现健全的安全制度。并对提高企业事故防范能力做了硬性的规定,将人员的合法权益放在了第一位。

4)对相应的参建单位进行一定的安全管理强化。这里主要表现在,建设单位必须要建立相关的安全专项资金,并安排专人对这些安全方面投入的资金进行管理,只有这样,才能加强施工单位的安全管理意识与水平,当然管理人员在安全管理的过程中,除了要求相关的操作人员按照相关的安全操作规程进行。还要保证在其基础上进一步的预防相应事故的发生,像平时做好相应的管理与维护,定期对相关的安全经费进行检查,在做好“管好、用好”的同时,加强对安全的风险评价。以为提高安全管理做好前提。

结语

根据以上所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快速发展也给高层建筑带来一定的成效,但是高层建筑工程中的复杂繁琐工作我们一定不能掉与轻心,必须加强安全及质量等方面的管理和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