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区域发展趋势

区域发展趋势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区域发展趋势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区域发展趋势

区域发展趋势范文第1篇

【关键词】:区域铁路网;规划;趋势

中图分类号:F54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正文】:

随着经济高速的发展,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铁路运输业的发展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更高的要求。作为国民经济的大命脉,铁路运输在推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区域铁路网规划的建设已经成为其中的重要一部分。然而,我国的铁路发展的设计、建设和发展长期都是在一种比较封闭的环境中进行的,受规划理论体系的制约,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关于区域铁路网规划的编制工作才从真正意义上的开始。2004年编制完成的《中长期铁路网规划》是国家批复铁路行业关于全国铁路发展的第一个中长期规划,是铁路建设项目审批的主要依据。

1 区域铁路规划发展历史及规划目的

1.1 区域铁路网规划发展历史

我国铁路行业针对建设项目的前期规划及建设论证大致可分为下述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到90年代初结束,在对项目建设的论证过程中,忽略了对区域铁路网规划的布局设计和考虑,同时,对于建设区域铁路网规划也缺乏足够的指导。

第二阶段:从90年代初开始,到中后期结束。一些省市等开始进行区域铁路网规划的设计和研究,根本各自不同的实际情况,进行规划和建设,但是由于理论和技术手段的匮乏,在对区域铁路网规划时,主要的方法主要是定性分析,定量分析作为辅助手段。由于技术手段的落后和理论支持的不足,使得发展很缓慢,并且实施性比较差。

第三阶段:从2000年以后,考虑到新的规划发展理念,把区域铁路网规划的编制融入其中,并把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发展以及与相关规划的衔接进行了统筹考虑,不断提高了编制技术的手段和水平。借用全新编制手段和规划技术路线,在2007年完成了《中长期铁路网规划调整方案研究报告》。路网布局方法采用“逐层展开法为主、单因素分析法为辅”的方式,在基础物理网络上把各种因素叠加形成了概念性网络,确定了最终的路网布局。运用“干线网补充、系统网完善”的铁路网布局方法,将干线网补充与国家综合交通运输走廊结合,增加区际通道和重要的区内通道;系统网完善采用单因素分析方法,对各子系统网进行扫描,并逐一优化完善。

1.2 区域铁路规划目的

所谓区域铁路网的规划,指的是借助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战略的指导,结合各区域资源的分布状况和当地产业布局的特点,通过对区域对运输需求的预测和分析,统筹考虑好技术经济的优势,并在做好与相关行业衔接的基础上,对区域的铁路网进行合理的规划和设计,其目标是能够合理的利用和开发区域的资源,满足其经济发展的需求。因此,

因此,区域铁路网规划的目标应当包括:最大程度的满足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实施;解决当地出现的铁路运输问题,并对以后可能出现的问题做好预测工作;科学合理地安排区域铁路网的分阶段建设。

2 区域铁路网规划发展趋势

《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在2004年编制完成后,各省市根据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和产业布局特点,结合各省市的经济基础和特点,制定各自区域内铁路网发展规划,与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进行衔接。

2.1 更加注重与相关规划的衔接

区域铁路网的规划设计要与相关规划的衔接更加紧密。其中主要包括:民航的发展规划、港口的发展规划、交通业的综合发展规划和港口发展的规划,以及其他行业的发展规划,比如市内交通规划、能源发展规划等。在国家的大背景下,进行合理的规划,确保区域铁路网的规划能够满足区域发展的需要以及国家发展的需求。

2.2 更加注重与国家相关政策的结合

区域铁路网规划更加注重与国家相关政策的结合,把和谐社会、可持续发展观等理念融入到区域铁路网规划发展当中来。在区域铁路网的设计过程中,要更加注重节约用地和环境约束等条件,协调好铁路建设与环境保护、土地资源的利用、农业及其它产业的发展的关系,要积极响应国家的政策。

2.3更加注重交通规划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

区域铁路网规划的编制更加注重规划理论的应用。在理论分析中,对于运输的需求分析方法是多种预测模型综合法,铁路网布局采用大背景分析方法,引入交通区位理论进行布局,规划评价中选用多目标评价体系等等,使得区域铁路网规划的理论性和稳定性逐步增强。

2.4 更加注重公共通道资源的利用问题

最近几年,区域铁路网络规划中的焦点问题之一就是公共通道的资源利用问题。这些问题在那些能源输出的大省比如山西或者煤炭分布集中的地方更加突出。由于前几年煤炭市场的高收益和煤炭不可重复利用的特点,很多的能源企业蜂拥的进驻到煤炭资源丰富的区域,同时提出了很多的铁路项目,这是与煤炭资源的开发相匹配的。这些的铁路项目的运输一般都是点到点,基本不承担铁网的功能,对于经济方面的服务比较小,但是这些项目占用了公共通道的资源。近两年来,由于经济效益等原因,煤炭企业纷纷出现亏本现象,可以想象,其铁路的运输就会被搁浅,这无疑是一种公共资源的浪费。今后的区域铁路网的规划会更加注重解决这些问题,将这些铁路线合理的规划到国家的铁路网中,安排其中的部分承担旅客运输的服务,减轻在节假日高峰期交通运输的压力,也是对公共通道资源的合理利用。

3 区域铁路网规划发展的焦点问题

3.1 高标准客运铁路的布局问题

在区域铁路网的规划中,一些的西部省市提出要建设300km/h的高铁线路,加快与东部省市的信息、经济交流,加强贸易往来。对于这个问题,要认真考虑下面两个方面:客运专线的规划原则是覆盖所有第一第一层次城市和第二层次中的大部分城市,是快速客运网的主骨架。应该研究区域的中心的人口、经济实力等方面综合考虑,是否属于第一、二层次的城市范围。第二,由于高铁线路的客运专线的票价比一般客运的价格较高,因此,应该预测好区域客运的密度,综合考虑居民的收入水平、沿线客流量、人口分布情况、客流水平、支付能力等问题,防止出现资源的浪费,合理选择好300 km/h客运专线、200 km/h快速铁路和普通铁路三个层次。

3.2 内陆省份的出海需求问题

我国沿海城市在近几年经济高速发展,港口是对外开放的重要节点,为区域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因此,一些内陆的省份提出了出海通道的规划问题,从而可以与沿海城市以及其他世界城市加强信息的交流和贸易的往来。我国未来经济的发展,会是从东逐步往西的。一些中部的省份提出建设出海铁路的构思。这些的规划考虑的更加细致,认真考虑好区域货物量的流量、流向和通货的能力,合理的安排好它们之间的关系。带动内陆和西部省份的经济发展。

【结束语】:区域铁路网的规划是一个难度大、涉及面广的研究工作,在规划的编制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好各方面的影响因素,统筹考虑。由于我国区域铁路网的发展比较晚,还有许多的问题需要改善,区域铁路网的规划工作还有待进一步的优化和完善。

【参考文献】:

[1] 王兆成,黄民.中长期铁路网规划研究[M] .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4

区域发展趋势范文第2篇

关键词:高铁站高速铁路 TOD

中图分类号:U238 文献标识码A

1概述

从国际上看,高速铁路的顾客对象多数以商务旅客为主。旅游游客是第二主要客户。以法国高速铁路为例,它连接了海岸的度假区,并且在长程路线上减价以跟飞机竞争。因为高速铁路的出现,不少以离巴黎现在低于一小时车程的地区开始成为通勤的进宅区。不少本来是偏远的地区亦得到较快的发展。西班牙及荷兰的高速铁路亦是希望得到这种效果,还有日本的东京至京都;法国的巴黎至里昂;美国的波士顿至纽约、华盛顿,经济活动频繁的人口密集区之间都有高速铁路连通。以时间换空间,实现了整个区域的一体化发展。

目前,我国已经进入高速铁路快速发展的新阶段,按照铁道部中长期规划,中国的高速铁路、客运专线将形成“四纵”“四横”三个城际网的格局。“四纵”客运专线:北京~上海客运专线,贯通京津至长江三角洲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北京~武汉~广州~深圳客运专线,连接华北和华南地区;北京沈阳~哈尔滨(大连)客运专线,连接东北和关内地区;杭州~宁波~福州~深圳客运专线,连接长江、珠江三角洲和东南沿海地区。“四横”客运专线:徐州~郑州~兰州客运专线,连接西北和华东地区;杭州~南昌~长沙客运专线,连接华中和华东地区;青岛~石家庄~太原客运专线,连接华北和华东地区;南京~武汉~重庆~成都客运专线,连接西南和华东地区。三个城际客运系统,环渤海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城际客运系统,覆盖区域内主要城镇。

2哈尔滨西站规划

2.1区域位置

哈尔滨铁路枢纽是中国铁路客运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客运系统由“两主两辅”四个客运站布局构成。其中,“两主”客运站为哈尔滨站、哈尔滨西站;“两辅”客运站为哈尔滨东站、哈尔滨北站。

拟建的哈尔滨西站地处哈尔滨市区西南部,位于武威路以南,哈西大街、保健路以西,伊春路以北,迎宾路以东围合的区域内。哈尔滨西站北临群力新区、开发区迎宾路集中区,东临老城区,距离机场快速路3.8公里,距离哈尔滨火车站8公里,距离哈尔滨太平国际机场20公里,距离道里和南岗市级商业中心距离约5公里。哈尔滨西站地区地理位置优越,处于未来哈尔滨市主要发展方向上。

2.2现状用地

现状用地主要由二、三类居住用地、工业用地、仓储用地、市政公共设施用地等四类用地组成。铁路与何家沟从中间穿过,整体发展较为落后,用地布局不紧凑、混乱,道路建设滞后于区域发展,工业用地闲置严重,部分地区生态环境较差,区域内河流污染严重。

2.3设计思路

哈尔滨西站规划设计以国内外先进理念技术为指导,以结合实地情况为基础,以实现车站功能为目标,构筑一个全新、现代化的枢纽建筑。其设计思想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以流为主”

以分析铁路枢纽内外进出站旅客人流、车流、换乘流为主线,通过科学合理的布局和组织,实现进出站旅客人流便捷、车流顺畅,换乘流方便的目标。同时实现不同性质交通流的时空分离,包括人车分流、进出分离、动静分离、客货分离、枢纽内部交通和枢纽穿越交通流的分离,以及公交车、旅游巴士等大型车辆与出租车、社会车等车辆的适当分离等等。

“以人为本”

以便捷旅客进出站,保证垂直和水平换乘距离最短为根本,最大限度地方便旅客,实现快速集散。

“实现功能”

紧凑合理的功能布局,实现哈尔滨西站成为综合立体换乘枢纽的功能目标,将公路、铁路、地铁、城市公共交通、社会交通等多种交通方式尽可能实现“零换乘”,达到使西客站地区、群力新区、南岗中心区实现无缝连接。

“融入文化”

哈尔滨西客站站前广场综合体建筑设计充分体现哈尔滨自身特色文化底蕴和传统风貌,并基于现代科技,诠释特色的地方文化和历史,体现时代精神。

3高速铁路站设计

创造集铁路、轨道和常规公交等多种交通方式接驳设施于一体的综合交通体,实现高效、便捷、安全、舒适的换乘空间,是目前大多数高铁站的规划目标。

3.1设计思路的更新

高速铁路由于快速、高效的特点,从目前国内建设及正在规划的高铁站的设计思路看,基本抛弃了以往广场地区设立大型室外集散广场的做法,从客流的组织和以人为本的思路出发,建立集约、高效、清晰、便捷的综合交通体,将交通换乘和人行交流空间集中于综合交通体内,以达到缩短换乘距离、提高换乘、方便管理等目的。实现人车分流和零换乘。充分利用大量人流集聚的效应,综合开发站屋和商业空间,并使综合交通体在建筑形态上体现交通建筑的特点和现代化繁华都市的特征。

3.2采用站台高架形式,两侧设站,强化垂直换乘

目前,规划的高铁站采用高架站台的居多,这样可以避免铁路对城市的分割,有利于实现城市接驳交通的一体化设计,两侧设站,双侧广场连通,与站台底部架空部分三部分空间形成连续的整体,根据目前有些高铁站兼容普铁线路的情况,采用垂直换乘的形式,分层、分方向组织进出站,弱化等候空间,充分利用高架站场下的空间连接东西两个广场并以此作为出站和换乘的节点,与地铁等城市交通紧密结合,无缝衔接,旅客换乘明确、方便、高效。

3.3注重文化内涵

从规划设计的高铁站看,建筑的造型和布局,基本都体现了地方特色和传统风貌,从当地的文化中汲取设计的灵感,同时,也集中体现了科技的进步,对文化和历史进行现代的诠释,体现时代的精神。

4高铁站周边用地规划

目前,高速铁路枢纽的选址基本都位于城市新区,按副中心规划设计,区域规划从可持续发展、功能定位、空间布局、交通系统、人口发展规模、产业配套、公共设施配套、景观系统构建、城市设计意向、生态保护等方面进行综合设计。

4.1公共交通引导城市发展(TOD)模式

从目前各大城市对高铁站的选址情况看,基本都位于城市的新区,利用交通枢纽建设的契机,通过多条轨道线路的引入,提升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的交通便捷性,增加新区的发展潜力,从而带动整个区域的发展,进而提升城市的形象和地位。国际上这方面可以借鉴的成功经验也比较多,如香港的九龙车站、日本的品川新干线客站等都对周边地区进行了再开发,甚至建成了一个新的城市副中心。

4.2 集约化利用土地

围绕交通枢纽功能展开各种城市功能和城市活动集约化布置,土地开发与交通布置相协调,实现交通功能和综合开发的一体化结合,营造步行便利、舒适、环境优美的城市空间。以交通枢纽为依托,向空中和地下发展,形成多层次,立体集成的城市空间开发格局。

4.3 突出高铁站周边土地利用的混合性和高效性,彰显地方特色

充分挖掘交通价值带来的土地价值的提升,发展以商务金融为主的,集商业、金融、办公、酒店于一体的混合综合功能区域。同时,高铁站作为展现城市文脉的窗口,多数规划采用多轴、多带、多核心的规划结构,通过网络化开放空间系统,沟通用地周边的城市绿化轴线,形成高铁站周边整体绿化体系。

4.4 重视地下空间的开发和利用

从目前国内的规划情况看,高铁站核心区域地下空间的开发和利用采用的是成片联合开发的模式和结合高铁站建设适度开发两种模式,构筑系统化的地下空间发展计划。其中中央商务群体将会是土地利用矛盾最为明显的地段,应积极引导该地段地下空间的整体开发、联合开发,形成较为完整的立体化空间网络。拓展区域可考虑结合地铁站的建设,建立完善的地下交通换乘体系,并适度开发商业空间。其余地段一般可考虑结合建筑开发构筑地下空间。

5 结束语

目前,各大城市高铁站的规划设想基本都是按照一个城市的区域核心来考虑,希望它成为一个城市有代表性的、体现大都市风格的地标性建筑,同时,对周边区域在规划定位上有了很大的提升,这对我们的规划设计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在不断借鉴的基础上,结合本城市、本区域的特点,挖掘潜能,不断创新,才能满足城市快速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国家铁路深圳新客站综合规划

区域发展趋势范文第3篇

关键词:区域经济;区域职教;模式

区域之间因自然条件、经济基础、产业结构、技术结构以及区域在全国分工中条件的差异而形成各自的经济特征。经济特征不仅是划分经济区域和规划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也是决定和规划经济区域内职业教育发展规模、层次和类型的主要依据。在我国,区域差异形成的二元经济结构不仅表现在经济、社会结构和地理位势上,也表现在区域职业教育发展模式的选择上。区域职教发展模式的选择既不能脱离区域经济特征及其发展水平,也不能脱离区域职教自身的条件。只有整体规划,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区域内的自然资源、经济资源和教育资源,发挥区域优势,建立与区域经济发展要求相适应的职教发展模式,才能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也才能使职业教育走出困境。

一、区域经济特征及其对职业教育的影响

区域经济特征主要表现在区域差异和区域优势上。从全国看,我国三大经济区域的差异和区域优势十分明显。东部地区具有较为优越的自然地理条件,处于对外开放的前沿地带。这些地区大多或者沿海,或者靠近大江大河,或者毗邻铁路网,自然条件好,交通便利。而中部和西部处于内陆腹地和边远地区,地理条件和交通条件远远落后于东部。东部地区经济基础较好,产业结构优化水平较高,技术密集型行业和第三产业发展较快,中西部地区矿山、木材等自然资源丰富,占主导地位的是一些劳动密集型和自然资源具有优势的行业。1997年,东部地区以非农产品为原料的轻工业产值占全部独立核算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17.9%,而中、西部地区分别只有8.8%和9.9%;东部地区采掘和原料工业所占的产值比重为24.6%,而中、西部地区分别为36.6%和36.5%①zj0085_0009_0。

东部地区城镇化速度较快,技术水平较高,人力资源比较丰富,而中西部工业化程度还较低,技术基础亦较差。从工业行业结构看,近年来东部地区经济的高速增长主要是依靠增长迅速、加工层次较高的新兴产业来推动的,而中西部地区则主要是靠增长速度缓慢、加工层次较低的传统产业来推动的。从地区专业化的角度看,虽然近年来各地区部门内产品分工有了很大程度的进步,但过去长期形成的中西部资源开发、东部加工制造的传统地域分工格局并没有多大改变。1998年,我国工业总产值比上年增长10.7%,其中东部地区为12.2%,中部地区为10.6%,西部地区为8.02%②zj0085_0009_1。从工业化进程看,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和内地少数中心城市的工业化进程大体处于高度加工化阶段,技术密集型的高新产业正逐步取代传统工业在经济发展中的主导地位;中部地区和东部落后地区处于早期工业化阶段,产业结构正由劳动密集型的轻纺工业向重化学工业过渡;西部贫困地区处于以农业和畜牧业为特征的传统产业阶段。

从局部看,区域差异也较明显,如江苏省苏南、苏中、苏北三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也呈阶梯状。1996年,苏南地区国内生产总值为2303.23亿元,苏中地区为2185.23亿元,苏北地区为1389.55亿元。苏南、苏中地区产业结构为“二、三、一”状态,苏北地区则是“一、二、三”结构①zj0085_0010_0。

区域经济特征对职教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决定了区域内职教的规模和发展速度。职教发展状况取决于区域经济为其提供多少社会剩余产品,提供多少受教育的对象和提供多少时间用于智力活动。区域经济总量水平使区域教育投入存在明显的差异,1997年,中、西部的人均教育经费只有165.29元和147.97元,分别占东部地区人均教育经费276.20元的60%和54%。1997年,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校均学生数为509人,中部为503人,西部为381人②zj0085_0010_1。中西部地区高中阶段职校在校生占高中阶段在校生总数之比远远低于东部的60%,其中,青海为41.87%,甘肃为44.01%,宁夏仅为39.5%③zj0085_0010_2。其次,区域产业结构决定了区域内职业学校的专业结构。不同地区的产业特点对劳动力的类型结构有不同的要求,在农业占有很大比例的地区,劳动力的类型必然以农民为主;在石油生产占有很高比例的地区,劳动力的类型必然以石油工人为多。区域产业结构变动和发展趋势及其对劳动力类型的需求结构对职业学校的专业设置有着直接的影响。劳动力需求结构反映了产业结构对劳动力的需要,而职业学校培养人才的类型不仅反映了区域内劳动力的构成状况,也反映了区域内劳动力的供给结构。再次,区域技术结构决定了区域内职业教育的层次结构。技术结构是指劳动生产中自动化的程度。区域技术结构的变动和发展及其对劳动力层次的需求直接影响职业学校培养人才的层次。我国各地、各产业间技术构成水平发展很不平衡,既有接近甚至赶上发达国家的产业和企业,也有技术水平十分落后的地区、产业和企业。沿海发达地区的技术水平较高,发展很快,特别是职业岗位在技术水平上的分化,使岗位技术幅度加大,岗位技术层次高移,导致岗位技术成份的提升和劳动内涵的丰富。从而对劳动者的技术要求明显高移,这也是发达地区中、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较快的动因。中西部地区和东部落后地区还处于工业化早期,技术水平比较低,生产方式属于原始手工或机械化程度很低的劳动密集型,对劳动者的技术要求不高,因而,职业教育较落后,层次也较低。

二、区域职教的基本概念

区域职教简单地说是指一定经济区域内的职业教育,它是建立在区域经济基础上,随着职业教育发展而形成的各具特色的并以密切联系为基础的为区域经济发展培养适用人才或劳动者为目标的区域职业教育的综合体。区域职教是介于宏观职业教育与微观职业教育实体之间的职业教育。它的处延包括区域职教系统及其子系统(省、市、县职业教育和职业教育办学实体);它的内涵包括系统的目标、组织、结构、运行等,以及系统与外部的各种联系。区域职教有以下特点:首先,区域职教是根据经济区域来划分的,由于经济区与行政区有密切的联系,因而也可以把区域职教看作是职业教育在空间范围上的划分,其范围可大可小。从大范围来说,可根据我国三大经济区域分为东部职教、中部职教和西部职教;从小范围来说,我国的国民经济由各省、市、县经济组成。因此,区域职教可以是小范围经济区域内的职业教育综合体。第二,区域职教具有综合性。区域职教不是一定经济区域内职业教育机构的简单联合体,而是经过整体规划,具有明确目标、组织机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职业教育综合体。一定经济区域内的职教可以组成职教集团,整体规划,科学分工,资源共享。区域职教不论其包括的空间范围大小,都可以按产业、行业、部门进行分解。这样,区域职教不仅反映了区域劳动力构成结构,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区域的产业结构和技术结构。第三,经济区域与行政区划基本吻合,且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生产力系统,地区之间具有独立性,区域职教是为区域经济的发展和规划培养人才的。因而,属于同一经济区域内的区域职教在目标、层次、类型、运行等方面也具有独立性。

划分区域职教的目的是根据社会生产区域分工的客观规律,揭示各区域发展职教的条件和特点,从充分利用自然资源、经济资源和教育资源出发,合理规划区域之间在职业教育上的分工协作,为生产力的区域优化组合创造条件,以达到发挥各个区域职教的优势,因地制宜地发展职业教育的目的。区域职教的功能是为区域经济发展培养不同层次的技术人员和合格劳动者,提高劳动力素质,优化劳动力结构,促进区域产业结构和技术结构的优化调整。因而,区域职教作为区域经济的组成部分,划分的依据主要有:一是自然因素,包括地理位置和矿产、森林、土壤、动力、水力等自然资源。自然条件既是制约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影响区域职教专业方向的决定性因素。二是资产因素,包括区域拥有的固定资产与流动资金量。资产因素是区域职教发展的经济基础,是区域职教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三是技术因素,技术水平是体现劳动区域分工类型的主要特征,它既影响了区域的产业结构,也决定了区域劳动力的层次结构。四是人口和劳动力因素,人口和劳动力资源的区域差异是决定区域分工的主要因素,人口分布和劳动力水平是形成产品专业化经济区域的重要条件,也是决定区域职教培养人才方向、层次和数量的主要依据。五是职教资源,包括物质资产、师资、管理水平、教育信誉等,它是区域职教发展的内在条件。

区域职教实体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认识其形式的差异是规划和管理区域职教的前提。一般来说,区域职教实体有以下几种形式:一是城市职教实体。城市是指在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过程中,在一定区域内逐步形成的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的中心,也是工业、交通运输业、商业、金融、科技、教育、文化、信息的中心。城市职教作为区域职教的具体形式,与其所处的地理位置和周围地区的资源条件有密切的联系。不同区域和不同资源条件所形成的城市,其经济结构各不相同,它们有各自的特点和各自不同的主导产业。因而,不同区域的城市职教与区域经济应具有相应的特点。二是农村职教实体。农村职教是指为农村经济发展规划培养人才的职业教育实体,农村经济是一种重要的区域经济组织形式,在国民经济中处于基础地位,农村职教在提高劳动者素质、优化劳动力结构、科技推广、转移剩余劳动力、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大作用。三是学校职教实体,学校作为区域职教实体的具体表现形式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学校职教实体是指具有相对独立性的某个职业学校;广义的学校职教实体包括各级各类职业学校、职业培训机构、企业和行业培训等。学校是区域职教最基本的组织形式,是区域经济的“晴雨表”,它的发展速度和办学效益不仅直接影响和决定着区域职教的发展速度以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也反映着区域经济的发展水平。为此,在发展区域职教的过程中,要加快职教办学体制、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的改革,重组职教资源,避免重复建设,建立适应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现代职教办学模式。

区域职教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涵盖范围广,牵涉部门多。区域职教管理必须打破传统的条块分割、各自为政、重复建设、盲目投资的管理体制,要充分利用区域自然资源和经济资源,盘活职教资源。要建立由政府牵头,经济部门以及教育、财政、组织人事、劳动、计划、科技等部门参与的委员会管理体制。由区域职教管理委员会通过全面分析预测区域经济总量的发展水平、产业结构调整幅度、劳动力总量与结构分布变化态势等进行人才需求预测,包括对人才需求的总体规模与发展速度的预测和对人才需求行业分布的预测等。然后,根据预测结果制定区域职教发展规划,从而建立与区域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有利于区域职教健康、有序、稳步发展的管理体制和发展模式。

三、区域职教发展模式

根据区域职教在促进不同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功能和作用,我们把区域职教分为三种发展模式:

1.“技术导向型”发展模式。我国发达地区在区域分工上都具有共同的特点,即以加工工业为主,是原材料、燃料大量输入,制成品大量输出的地区,区域经济的发展主要依靠技术进步以及科技来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发达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趋势由突出工业化转向现代化,从突出经济总量的发展转向注重经济发展的“质”和“效”,经济结构趋向合理和优化,以高、精、尖、新产品为主导的产业逐步代替技术含量低的传统产业。发达地区高新技术的广泛应用和第三产业的迅猛发展,不仅使原有的职业岗位不断分化而产生许多新的职业岗位,而且对人才的需求也明显高移。在经济发达地区实施“技术导向型”职教发展模式,旨在根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特点,着重培养适应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需要的各类人才。“技术导向型”区域职教发展模式的主要特征是:①“技术导向型”发展模式的目标不仅仅在适应上下功夫,而且要超前培养技术人才,主动促进区域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带动区域技术水平的提高,推动区域经济的迅速发展,使区域职教成为培养高级技术人才的摇篮,成为区域技术推广、辐射和示范的中心。②在办学层次上以全日制职业教育为主体,重点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继续办好中等职业教育,加强对在岗和待岗人员的培训。在努力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的同时,拓宽区域职教的发展空间。③全国各地都采取了科教兴省、科教兴市的产业发展战略,加速技术和产品的更新换代,努力提高结构档次,推进技术产业化。因此,在专业结构上要切合区域产业结构,在培养第二产业从业人员的同时必然在第三产业上下功夫。④以加强职教现代化建设,充分利用区域教育资源,走内涵发展之路为主,不断提高区域职教的办学质量和效益。⑤农村职教围绕服务都市做文章,按都市农业的内涵和要求拓宽传统农业类专业的范围,开辟精品农业、观赏农业、休闲农业、园林都市建设等新的专业和方向,把种子工程、温室工程、生物工程等一系列高科技兴农项目作为农村职教科技推广和示范的重点,为实现农工贸一体化、农业多功能化和高智能化而努力。

区域发展趋势范文第4篇

一、中国城镇化发展现状

(一)中国城镇化发展处于加速发展阶段

到2008年底,全国设市城市已经达到655个,我国已经初步形成由122个市区总人口达到100万以上的特大城市、118个50万到100万人口的大城市、151个20万到50万人口的中等城市、264个20万以下人口的小城市和1.92万个城镇组成的全国城镇体系规模结构格局;形成了由珠三角大都市连绵区、长三角大都市连绵区、京津冀(环渤海)大都市连绵区和沿海城镇发展带等组成的全国城镇体系空间结构格局。一个全国范围内的、以都市圈――城市群作为推进城市化进程的主体形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布局合理、分工有序的健康城镇体系正在逐步形成。

2008年,我国共有人口132802万人,其中,城镇人口60667万人,城镇化率为45.68%。改革开放以来不到30年的时间内,我国城镇化水平由1978年的17.92%提高到2008年的45.68%,提高了27.76个百分点。根据诺瑟姆曲线,目前我国城镇化发展正处于人口向城市迅速聚集的中期,即加速发展阶段。

(二)城镇化发展长期滞后于工业化的局面大为改观

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城乡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深化,农业劳动生产力的提高,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速度加快,推动了农业劳动力就业的非农化和生活方式的市民化,尤其是加入WTO后,市场化发展速度进一步加快,户籍制度等城乡分割的制度性壁垒逐渐打破,进一步加快了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促使人口城镇化率迅速提高。总体而言,我国的城镇化发展长期滞后于工业化的局面已经大为改观,城镇化率与工业化率间的差距正在缩短,已从1990年的相差10.3个百分点,到2003年我国的城镇化率第一次超过了工业化率,到2008年已经高出工业化率2.74个百分点。

(三)区域发展不平衡,并且差距在逐步扩大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重视东部地区城镇化发展的同时,加快了中、西部地区城镇化发展步伐,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从政策上扶持西部地区产业聚集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了西部地区城镇经济的发展和城乡经济社会结构的融合转型,加快了西部地区城镇化发展。但由于西部地区经济基础薄弱,自然环境恶劣,生产生活条件差,城镇化水平发展缓慢。目前,我国的城镇化整体水平仍呈东高西低态势,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的城镇化水平远远高于中西部地区。从城市化发展水平看,2008年,东部地区城镇化率为55.9%,西部城镇化率为38.3%,东西相差17.6个百分点。具体到省、市、自治区,除四大直辖市外,城市化水平最高的广东省已经达到63.37%,最低的只有22.65%,两者相差近41个百分点。而且,由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差异,使得东部聚集效应大于扩散效应,东西部地区城镇化发展的差异扩大趋势不但未有改变,而且还有逐步扩大的趋势。如果考虑到东部区域流动人口非农就业比例高的现状,东部与中西部区域城镇化差异扩大趋势更加明显。

二、中国城镇化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将城镇化片面地理解为仅仅是人口城镇化或城镇建设

一是将城镇化片面地理解为人口城镇化。目前,衡量地区城镇化水平常采用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指标。一些地方片面地认为,只要城镇人口增加,城镇化水平就提高了。事实上,人口聚集仅是城镇化的一个重要表现形式,城镇化的特征除了表现在农业人口迅速转化为城镇人口外,还表现在城市群和城市系统形成、城镇经济运行高效化、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等方面,它是经济社会活动方式的根本变化,是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信息社会的转变过程。它包含着农民经济活动由农业活动向非农产业活动的转变,生活方式由农村单一性向城市生活的复杂性和多样性的转变,以及文化活动方式、思维方式、各种价值观念的转变等等。单纯、机械地把城镇化理解成农村户口变成城镇户口,是十分片面的,是一种认识误区。二是将城镇化片面地理解为城镇建设。近年来,许多地方政府在城镇化政策调控过程中,往往把政策的重点放在城镇建设上,将城镇建设放在城镇化的中心地位,甚至用城镇建设代替城镇化,从而使得基础设施建设盲目向高标准看齐,城镇建设超越发展阶段和现有的经济支撑能力。

(二)滞缓城镇化发展进程的制度仍有待于进一步消除

改革开放以来,为了推进城镇化,我国在户籍制度、劳动就业制度、社会保障制度、教育制度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变革,但阻碍城镇化发展的城乡分割政策壁垒还没有完全打破。

1、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

长期以来,我国人为地将全体公民划分为农村户口和城市户口,形成了我国特有的城乡分割的二元体制,严重阻碍了城镇化的发展。要加快推进城镇化,必须从根本上改变现行户籍管理制度,实行国际上通行的户籍登记制度,使全体公民在户口身份上完全平等。

2、城乡差异明显的土地使用制度

我国在城市和农村实行不同的土地政策。农村实行,土地归集体所有,农民具有本地户籍时才有使用权,如果进城从事他业,所拥有的土地将被收回,并且,农户不能将土地自由转让。而城市土地流转按市场机制运行,使用者在规定期限内具有使用权、转让权和收益权。农民进城务工面临一定的风险,为有稳定的保障,他们不会完全放弃土地,只能采取季节性、兼业式流动打工,而不能在城市定居。因此,其社会属性不会发生根本转变,进而城市化进程也被人为中断。

3、城乡不平等的社会保障福利制度

在社会保障政策方面,我国城乡差别非常突出,我国社会保障覆盖面非常小,大部分地区主要是针对城镇居民而言的,农村居民的养老、医疗、失业等保障体系尚未完全建立起来,最低生活保障政策也不完善,社会救济标准也比较低。在就业政策上,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就业市场还没有建立,农民工在城镇就业的歧视政策没有根本消除,同工不同酬、农民工正当权益没有得到有效保护等问题还相当突出。

(三)缺乏区域城镇化的协调发展政策

我国在城镇化政策调控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城镇化发展进程的行政化和地方分割化。一是在推进城镇化建设的行为主体结构中,政府往往替代市场机制的作用处于主导地位,企业和城乡居民主动参与不足,尤其是农村居民还没有真正成为城镇化主体。二是各区域间城镇化发展缺乏协调机制。在现行行政体制和财政体制下,许多区域城镇化过程,实际上是不同规模、不同层次的城镇之间以地方政府为主体分散进行城镇建设的过程。因此,在较大区域范围内,由于各区域城镇化政策的制定都是从本区域自身利益最大化出发的,区域间的城镇化政策缺乏协调性,致使区域城镇体系中城镇定位不清、功能雷同,不同类型的城镇之间难以形成有效的分工协作关系,难以提高区域城镇体系的综合效益,更阻碍了大都市圈的形成和发展。

三、中国城镇化发展趋势

城市化进程不仅是城市数量和城市人口数量与比例不断增长的过程,更是通过提高城市管理水平不断改善城市质量,优化城市空间组织,不断完善城市功能的过程。因此,我国未来城镇化发展将变革现有的重视量的扩张发展模式,更加注重城镇化在质上的进一步提升,同时,将结合各地区实际,更加趋向于实现多元化发展模式。

(一)发展模式将更加趋向于多元化

1、大中小城市将实现协调发展

国际经验表明,大城市在各个方面都占优势,综合效益最好。从大工业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看,大城市的发展壮大在经济发展中扮演着最为重要的角色。因此,我国城市化的重点应是发展大城市。同时,由于我国地域宽广,各地发展水平参差不齐,单一地以大城市发展来促进城市化是行不通的。因此未来一段时期内,我国将加快城市化进程,走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道路,同时,各地区将立足于本地实际,形成多元化的具有各地区特色的、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合理分工、互相配合的城镇体系。

2、东部、中部、西部地区将各有侧重

我国地域辽阔,东西部地区生产力水平差距悬殊,城镇密度不一,这就决定了东西部地区在城市化发展模式选择上应各有侧重。其中,东部沿海地区,城镇发展重点应放在升华大城市为国际性都市,并侧重于对小城镇进行改造、整顿;西部地区城镇发展的重点应为有计划地发展大中城市,尤其省会、交通枢纽等地区,更应该注意大、中城市的建设,同时,注意以集中性的方式发展小城镇;而中部地区在兼顾发展一些特大城市和小城镇的同时,应将城市发展重点放在中等城市。

(二)制度上将更加有利于城乡一体化

1、将逐步建立城乡居民自由迁移的人口管理制度

未来一段时期内,我国将逐步废除现行户籍管理制度,建立城乡居民自由迁移的人口管理制度。取消农业户口与非农业户口的划分,取消各地城市居民户口等,建立城乡统一、城乡居民可以自由选择居住地的人口登记制度,不再按人口登记地制定就业、社会保障、住房、教育、医疗等方面的差别化政策。

2、将逐步实现农村集体土地流转制度改革

未来一段时期,我国将进一步完善农村集体土地承包经营制度,保障承包方不仅拥有土地承包经营权,而且拥有承包期间内对土地承包经营权进行处置和得到收益的权利;并逐步建立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制度,承包方可以自行决定转让对象,包括转让所在集体经济组织以外任何组织或个人,在建立规范的土地用途规划管制基础上,允许城市的组织或个人购买或租赁农村集体土地,为农民进城开辟创业资本和社会保障资金的渠道。

3、将逐步建立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

区域发展趋势范文第5篇

一、区域公共管理与区域经济合作发展的内涵 

所谓的区域经济合作,是指为了实现经济发展,多个区域通过合作来组成一个共同体。从当前来看,我国区域经济在发展上不平衡的现象越来越严重,以至于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国家经济的发展速度,因此,对区域经济加强合作意义重大。而区域经济合作作为一种必然趋势,对于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起到了助推作用。另外,区域公共管理指的是为了更好解决经济、政治以及其他领域中多面或一面的公共问题并获得共同利益,区域内的多元主体使用调节、协商等方式来对纵向层级与横向部分之间重叠交叉关系实施的管理。如今,在经济一体化日益突出的大形势下,区域经济合作必然要得到加强,不过区域不同,其文化、经济与政治都存在各自的特点,因此在发展区域经济合作活动时,把区域公共管理纳入进来作用重大,可以说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有效保障。所以,只有把区域公共管理工作实施好、执行好,各区域之间的利益才能有效获得,进而确保各区域经济实现共同的发展。 

二、区域经济合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地方保护主义盛行 

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中央政府对地方实施了一系列让利放权的举措。在此情况下,地方政府具备了较强的自主性。在自主地位日益提高的基础上,经济发展上的积极性也被充分调动起来。不过我们也要看到另外一面,那就是为了最大程度发展本地区经济以及增加地方收入,对于跨地域流动的生产要素,地方政府通过设置障碍来分割市场,于是地方保护主义逐渐盛行。从实际工作中也可以看到,一些地方政府出于保护地方经济发展、获得短期利益的目的,任意借助行政权力来设置不正当的质检标准、销售标准,还通過立法发文的形式抬高当地市场门槛,对外地商品实施歧视和封锁政策。由此可见,我国地方保护主义内容越来越多样化,程度越来越严重化。特别是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随着经济发展速度日益加快,原材料出现了供不应求的态势,于是引发了全国范围的原材料大战,包括烟叶、棉花、粮食、羊毛等在内。此后,在党召开十四大以后,开始逐步确立了市场经济改革目标模式,各地方在改革开放政策的指导下争相建成了经济开发区,并借助优惠政策的实行来吸引外资目光,甚至是一再降低成本、市场门槛和利润空间,因此政策大战又被打响。大多数地方政府为了最大程度地招商引资,以远远低于成本价格的土地对其进行优惠,并且税收也打破了国家规定的最低标准。现如今,在一些地区,甚至对地方保护已经上升到制度层面,借助明文条款来加大行政收费并提高质量技术标准和市场准入标准,通过双重税收标准的设置来限制异地商品,从而实现对当地经济利益进行保护的目的。这样一来,市场被分割,地区与全国市场之间的交流不能顺利开展,区域范围内的资源得不到有效配置,就使得整个区域甚至是国家经济、竞争秩序规范性被破坏掉,市场经济的发展走向恶化,区域间的合作受到限制,长期如此,必然会给地方经济的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二)产业趋同现象严重 

区域合作下要求各个地区结合自身的资源禀赋和经济发展状况,通过合理的分工与合作,不断整合区域资源,实现该区域内资源的有效配置,以此形成区域优势。但是,从我国整体来看,在区域经济合作中表现比较突出的有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成渝经济区等,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中区域之间的分工与合作还不是很到位,产业结构趋同的问题还很严重。如一些地方政府为了追求局部利益和短期利益,往往会引入以下科技含量低、投资见效快和规模小的项目,以此造成区域产业水平不高,不能合理地实现规模经济发展,造成社会资源浪费。 

(三)行政区经济 

我国区域经济的运行具有非常浓厚的地方政府行为色彩,即地方经济发展趋势与政府的工作重点有很大的关系。而造成这个问题的最为根本原因是我国行政区经济。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逐步形成了以“条条”为主的区域经济管理模式。在各地方,“小而全”的地方工业体系逐步兴起,并呈现出独立和分散化的布局。此后,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推进,地方政府开始成为利益主体。地方政府为提高财政收入和凸显政绩,开始积极发展经济,但其地区本位意识也逐步增强。由此,使得很多地方政府往往只关注局部利益,而忽视了区域利益。权力对微观市场过分干预、金融本地化等问题,更是为行政区经济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三、区域经济合作问题产生的原因 

(一)区域公共管理制度缺失 

制度是工作的依据和标准,没有制度就没有工作的思路和方向。对于目前区域经济合作存在的地方主义、行政区经济等问题,其关键还是在于政治公共管理制度的缺失。首先,由于不同区域在管理理念和方式上不同,导致区域公共管理很容易产生冲突,进而对不同区域的利益造成冲击,很难达成平衡。其次,我国典型的行政区经济使得地方政府为了短期利益和政绩产生短视行为,不利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是对该区域内的各种资源禀赋进行调整,从不同的区域进行分工合作,这种分工和合作在短期内会给地方经济带来一定的冲击,同时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效应通常周期比较长,而对于一些在短期内为了捞取政绩的官员存在很大的不利。由此,进一步完善区域经济合作公共管理机制建设,成为当前破解问题的重要方式。

      (二)缺乏完善的法保障 

行政区经济严重制约着我国区域经济合作的深入发展,一方面,过多的地方政府法规干预给区域经济合作带来严重的阻碍;另一方面,宏观层面的法律体系缺失,特别是制约地方保护主义和打破区域市场分割问题方面的法律还几乎是空白。而正是这种缺失,导致在区域发展中重复建设、资源配置率低等问题严重。 

四、加强区域公共管理的措施 

针对上述的问题,笔者认为还是要从优化区域公共管理入手,通过完善区域经济合作制度,同时加强区域合作法律体系建设,这样才能更好地消除地方保护主义,避免产业趋同等问题。 

(一)完善区域经济合作与协调制度 

制度是根本,也是依据。区域经济合作发展的好坏关键还是在于是否有好的制度对区域利益进行协调。因此,一方面,各地方政府要转变区域合作意识,树立合作共赢和可持续发展的思维理念,这样才能为区域经济合作打下基础;另一方面,加强区域合作协调机制建设。首先,确立区域合作共同目标机制。所谓的区域合作目标机制,就是让区域经济参加者根据共同的动因,制定共同的发展目标。而实现区域合作目标,其关键在于制度安排。因此,各地方政府要为区域合作市场制度提供制度基础和框架,以此弥补市场缺失和失灵带来的问题。同时,地方政府还应该针对区域合作的共同目标为市场提供公共服务和物品,以此促进区域内各个要素之间的流动,促进产业集聚和升级。其次,构建区域市场合作机制。构建区域市场合作机制,就是为了打破传统的地方行政性垄断和地区封锁,并冲突传统的区域内外分割,实现区域內的合理分工,促进市场的协调发展,并最终形成统一的区域市场。因此,区域内的各个地方政府要结合区域市场化的具体情况,制定共同有效的市场交易规则。同时,针对市场外部性出现的问题,要制定辅助的规范性法律促使,从而保障区域内的正常交易秩序。 

(二)完善区域经济合作法律体系 

区域公共管理工作的开展,必须要通过法律作为其基本的保障,从而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通过法律可对传统的地方保护主义进行约束,继而更好地规范区域内的市场行为和秩序。同时,通过制定完善的法律体系,对区域内各方利益进行保护,防止出现区域内“合作博弈”失败的问题。对此,法律体系的构建需要包含以下几点内容:第一,界定清楚利益主体和法律协调的范围;第二,制定协调的总规划和进度;第三,明确区域协调机构的责任和义务;第四,协调的公正和执行效率。 

五、结语 

总之,随着区域经济合作这个必然趋势的加快,使得不同区域之间的经济往来日益频繁。要促进区域之间的平衡和可持续发展,就必须针对区域经济合作中出现的地方保护主义、产业趋同等问题制定相应的制度和法律措施,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消除地方保护主义给区域经济合作带来的制约。 

参考文献: 

[1] 罗若愚,邹玲.区域经济发展中区域合作治理的形成及影响因素分析——以长株潭和成渝经济区为例[J].经济问题探索,2012, 

(1):126-131. 

[2] 李沛桐.试论区域公共管理与区域经济合作发展[J].中国集体经济,2016,(9):15-16. 

[3] 张辉.加强和完善区域合作中的公共管理职能[J].环渤海经济望,2014,(1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