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电视新闻写作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如果把电视画面比作红花,那么解说词就是绿叶,再漂亮的鲜花,若没有绿叶的陪衬也会失色不少,要发挥好解说词的陪衬作用,在语言运用上要切实做到为看而写,为听而写。
为看而写
解说词要力争有画面感,语言的运用要做到准确、生动、具体、形象。
1、语言要准确
要求语言准确并不是要过多地用一些概念化的语言,例如“很好”,“十分美丽”,“非常紧张”之类的语言,这些语言虽然不能一概排斥,但运用时要慎重选择。语言准确不但要求内容准确,表达准确,同时要求和画面形象吻合,否则会产生风马牛不相及的结果,也就是声画脱节。从新闻的综合统一效果来看,无疑是相互干扰或抵消。
2、语言要具体
解说词的写作对语言具体生动要求更严格。直观可见的画面语言要有相应的具体解说,才能把事件、思想、观点、人物传达得清清楚楚,才能把一般性的意思和抽象的道理说得栩栩如生、具体实在,才能使观众产生一种明晰的印象,便于理解和接受。比如:画面出现一个企业场景时,解说词要说明这是哪个企业,当出现一个人物在讲话时,解说词要说明这个人是谁,免得让观众费心猜测。电视新闻稍纵即逝,不容观众细细琢磨,如果不具体生动,人们看过之后就会烟消云散。所以要能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要求新闻本身所有的因素都能具体生动,既有人物,又有思想,既有声音,又有色彩,构成现实生活中的事件,造成生活的立体感,这样的解说词能引起观众的感情共鸣,给人留下更加深刻的印象。
3、语言要形象
形象常常和具体连在一起,又是电视新闻的起码要求,形象化的语言是解说词写作中不可缺少的语言,是让观众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接受新闻内容的重要方法。解说词写得如果能具体又形象,也能够造成一种身临其境的效果,弥补电视传播一瞬即逝的不利因素,让人们获得更多更深的视听感受,从而加深对新闻的印象。要使解说词写得形象活泼,采用一些修辞手段也非常必要,比如比喻、拟人、象征的手法等,使人很快理解所谈的事物。
为听而写
电视新闻解说词包括在听觉语言中。所以写除了是为了看以外,更重要的还是为了听。既然写是为了听,那就要求解说词通俗易懂,朗朗上口,尽量避免晦涩的词句,少用华丽的形容词,以增强可听性和亲切感。可听性包括两个方面的因素,首先是要让观众容易听,其次是让观众愿意听。让观众愿意听,就是让观众一听就懂。解说词是由播音员播给观众听的,通过耳朵作用于综合器官,而不是通过眼睛阅读的,因此,所选用的语言和词汇,包括语言的搭配也要适合于人的听觉习惯,要做到口语化,生活化。口语化指的是要用经过加工的口头语言,即在用词造句上要符合人们的日常说话习惯。这种语言是与书面语言相对而言的。所谓生活化,就是在观众能够接受的范围内,尽可能地寻求接近性。这就是说解说词不提倡使用华丽的词藻,而是要使用朴实自然的词句,这样选词炼句,实际上也是对电视新闻创作者综合构思能力的一个全面检验。但是口语化也不等于不加选择地使用日常用语,口语化写作更应讲求语言艺术的运用。要力争做到播放时朗朗上口,收听时悦耳动听。
一、主题鲜明是新闻写作的灵魂
新闻主题是新闻报道的中心思想和基本观点,也是记者对客观事物的看法、态度和通过对事实的报道所表达的主观意图。主题在新闻中起主导作用,贯穿全文,支配写作,是新闻构思、选材表达和运用语言的依据。确定主题要真实而有意义,正确鲜明而深刻,并且具有针对性。表达主题要简明扼要,用最简洁的文字,写出最重要的事实,与主题无关的内容务必删去,即使材料再精彩也要忍痛割爱。例如,我台获奖栏目“效能建设试点”中有这样一则新闻,原标题是“效能建设动真格,脱岗干警被处理”,从题目中我们可以看出,这则新闻主要是体现“效能建设视点栏目”的作用和“脱岗干警”的处理结果两个方面,显得中心思想不突出,依据新闻素材经过反复推敲后,将新闻标题重新定为“报警电话无人接,值班干警被处理”,这个主题不再强调栏目的功能,而是更加突出新闻事实,从而使这则新闻主题更加鲜明,起到了警示和教育作用。反之,如果冲淡主题,喧宾夺主,不能突出最主要的事实,则会使新闻失去价值,群众看不到新闻报道的核心内容,领悟不了精神实质。例如有一则新闻,原标题是“驻地武警官兵义务栽植丰产林受到县领导赞扬”,当时的新闻背景是县政府把建设小康林业确定为经济发展思路,全县广大干部群众都积极响应栽植速生丰产林。为了积极扶持县政府工作,驻地武警官兵也积极投入到栽植工作中,如果转换主题立意为“军民共建丰产林,友谊之树万年青”,则突出“军民一家,友谊长存”这个主题,就会使主题更加鲜明深刻。
二、确定主题的几种技巧
确定主题是一个认识深化的过程,首先要吃透两头,即上情和下情,通过深入实际,精心采访,掌握丰富的素材,并进行去粗取精的细心筛选,找出其中最有新闻价值的东西,这样才能从获取的新闻素材中提炼出具有宣传价值的新闻主题。新闻主题确定后,其表现形式还需要精心提炼,最好是鲜明地表现在标题上,要善于将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相结合,在推敲佳句上下工夫,使主题出彩。提炼主题的方法主要有:(1)要对大量新闻素材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表及里的改造,根据新闻结构的特点选择出最重要、最新鲜的事实,并将其余可用的素材按其重要性的程度予以挑选。(2)要在掌握大量事实基础上,进行详细分析研究,抽出可以贯穿于各个事实之间的意义线索,再判断出哪条更具有传播价值,更具有普遍示范或者警示意义,预测其传播效果来确定主题。其中认识事实的制约因素有:事物的多层次、多侧面;本质展示的渐进性和阶段性;主体的实现水平、认识水平的制约。(3)预设主题加事实印证,作者可以依据对生活的长期观察和思考的结果或媒体布置的报道思想,预先设定主题,然后围绕该主题寻找、选择事实,以验证主题。以下是提炼主题的实例:我台获奖消息“日本友人情系山里娃”讲述的是一个日本友人资助中国贫困学生,使其顺利升入大学,这份挚深的爱跨越国界,将两国朋友的心紧紧连在一起的故事。而这则消息在最初将标题定为“爱心飞跃国界”,由于该标题反映面太宽,写得过于大,观众很难看明白新闻事实,而改写成“日本友人情系山里娃”则更加注重新闻事实,并且主题突出,使读者一目了然。
三、紧扣主题贯穿新闻写作的全过程
关键词:广播电视;新闻写作;技巧
在新闻资料获得中,新闻采访是最直接的手段,也能够直观的将记者的成就和价值体现出来。新闻采访需要表达精准,获得有效的信息,而采访后的写作,则需要全面的呈现出新闻采访内容。本文中,笔者主要根据自身的经验,对广播电视新闻采访的写作技巧进行了总结。
1合理处理新闻要素和导语
新闻组成包含了导语、主体以及结尾。并且,导语是其核心,其能够把新闻内容精简,将其概括成为最客观、真实、重要的内容。对于广播电视新闻而言,导语需要进行信息的提供,其中包含5个W一个H。总体而言,在进行广播电视新闻导语写作时,必须简洁、易懂、顺畅,绝对不能出现套话、大话以及废话。导语必须简单易懂,不但能够让受众听懂,还应该不落俗套,这样对受众的吸引力才会更强。在写作的过程中,应该从多个角度和方向出发来阐述导语,不但需要考虑到新闻,还应该考虑受众、生活以及其他一些影响因素,这样才能够确保写出的导语真正鲜活。在进行新闻采访写作时,可以通过全局性铺开的办法进行,也可以不断的根据需要推陈出新。此外,在导语写作时,还应该重视新鲜感,呈现出新闻中最有利的因素,这样才能够紧抓受众的好奇心,让其获得全新的视听感受[1]。此外,在导语写作时还可以使用口语化的办法,能够方便受众理解新闻的相关内涵和内在意义。
2恰当应用广播电视语言
在进行新闻稿写作过程中,必须保证语言真实可靠,将语言作为广播电视新闻写作的核心。对于广播电视新闻采访写作而言,文字、镜头以及话筒三者之间是相辅相成的。镜头带给受众的是视听效果,而文字稿带给受众的是听觉效果。若是受众对视觉效果比较满意,而对文字稿不满意,那么其兴趣也会下降明显。比如在进行民生新闻播报时,出现的人物不同,记者仅仅简单的介绍这个人物以及其背景,或者仅仅重视五个W一个H。这种情况下,写出的新闻稿往往很难成功。语言艺术博大精深,通过语言能够再一次加工和处理视听效果。在新闻中,若是摄像头不能够将事件完整的纪录,那么便需要语言来对其进行弥补。这便要求在写作广播电视新闻采访稿件时,记者应该进一步的挖掘语言的魅力,发挥语言文字的作用,将镜头拓宽。就《舌尖上的中国》而言,语言比较唯美简洁,能够将美食和生活结合在一起,观众观看纪录片时,听觉方面也能够获得美的享受。
3挖掘新闻背后的故事
电视新闻需要快速准确的将社会事件以及生活事件反映出来,但是有些记者写作过程中,存在急于求成的心理,处理消息时存在模式化和程序化的情况。比如在写会议消息时,很多记者会从地点、会议本身、要求以及与会人员来组稿和报道,而没有深入的挖掘这个会议的意义。实际上,挖掘深层次的意义更加重要。中央电视台《新闻周刊》这一点就做的很好,能够深入的剖析新闻背后的故事和新闻,找到其矛盾原因[2]。这样观众在看完后,会深入的了解这个事件,并进一步的关注和监督政府的相关工作。电视新闻也会受到图像限制,很难对事物进行综合分析和评论,仅仅通过电视新闻图像,观众对新闻的印象也很难深刻,而语言文字本身的评论能力以及综合分析能力较强,能够加深新闻报道的深度。
4保证视觉逻辑的合理性
视觉逻辑指的是新闻的文字和画面是一致的,并且文字需要受到画面的支配。广播电视新闻稿写作时,有些句子不但通顺还辞藻优美,读起来朗朗上口,但是在将画面和文字配合在一起时,很容易发现二者并不契合。简单来说,记者文字稿件会受到视觉逻辑方面的限制,而广播电视采访写作文稿和这个存在一定的区别,广播新闻可以变更逻辑顺序,而电视新闻却不能够随意的变动,比如夜间晚会不能够配合白天的人物采访,然后再将镜头切换回来。在电视新闻中,不能够随意的切换地点和时间,进行广播电视新闻写作的记者,不但自身的写作功底必须扎实,观察力和想象力还必须丰富[3]。所以,记者写作时必须和电视画面相配合,选择恰当的文字。在画面需要文字解释时,必须及时的通过播报或者字幕的形式解释,不能够留有大量的空白,也绝对不能够出现文字稿和画面逻辑不契合的情况,导致逻辑错误情况出现。记者在进行新闻拍摄时,需要注意逻辑,并根据需要写好文字稿。
5结束语
作为一名广播电视记者,想要写好新闻便必须掌握写作的技巧,只有能够熟练运用新闻写作技巧,那么写出来的新闻稿才会更有吸引力,才能够吸引受众。本文主要分析了广播电视记者新闻写作过程中的几点技巧,希望能够给记者新闻写作提供一定的帮助,帮助其写出更好的新闻。
作者:马宁 单位:河北省廊坊市安次区广播电视台
参考文献:
[1]张雅杰.广播电视记者新闻写作技巧之我见[J].新闻世界,2014(6):60-61.
活动由副校长沈澄主持,校长曹爱东讲了这次活动的要求之后,几个青年教师代表便相继将自己的论文展示在屏幕上先自我介绍,重点讲清两个问题:第一,介绍撰写这篇论文的缘由,主要是了解文章是不是有感而发,是不是真正源于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第二,重点给大家阐述其中的创新之处,这个环节主要是突出论文的个性和原创性,有自己的思考,不人云亦云,有真正研究或撰写的价值。
然后接受大家的“洗礼”。组员们都跃跃欲试,争先恐后地从语言、结构、观念等方面发表了自己的看法,进行了有效的互动,无论是领导还是在场的青年教师还可以就文章对主讲者进行现场提问与质疑,也可以阐述自己的看法。有的主讲者开始还有些拘束、紧张,但渐渐地便沉浸在自己的作品中,娓娓道来,传播着喜悦,收获着幸福。而听者总是兴味盎然,还不时地“掀起微波”,用质疑和商榷的口吻来点小插曲,掌声、笑声融合在一起,让人觉得这就像是我们马小青年人一次盛大的聚会,爆发出活力,涌动着潜力。
最后,笔者对这次论文情况进行了综合点评,提出了几点修改建议:第一,要给文章拟个凝炼新颖、富有个性的标题;第二,文章的小标题要精炼,有层次性、渐进性,不能忽大忽小;第三,文章内容要扣紧主题、言旨一致;第四,选取的教例与理论之间要完美结合成一个整体,且教例要典型,理论引用要适度、适量、适宜,文章不能写成理论加教例。
一、电视新闻画面的可“读”性
电视新闻是视觉新闻,可是它同样具备可“读”性的属性,首先是电视新闻画面的可“读”性。这里说的“读”,当然不是我们基本概念上的“读”,可以把它理解为“品读”。也就是说要让电视新闻的受众有看的兴趣。
就目前的很多电视新闻来讲,我们不敢妄加论断,但是可“读”性的画面不是很多。就电视新闻记者而言,重视的是电视新闻的本身,画面基本上是按照新闻的思路脉搏走下来。可能是受到采访时空的限制,有的电视画面连角度都不调换一下,几个机位定下来,“一劳永逸”。虽然是把新闻事件交代给观众了,但是画面的单调和重复,却让观众有些乏味。
我从事电视新闻工作已经有十几年的历史,记得刚参加工作的时候,带我采访的老师就告诉我一些基本要领,其中包括电视新闻画面的捕捉和处理。但是老师却没有告诉我电视新闻画面如何更有可“读”性。而在多年的工作中,我总结到,忽略了可“读”性的电视新闻,同样是有遗憾的作品。不论怎么说,观众的反映是冷淡的,甚至是厌倦的。特别是有的会议新闻,翻来覆去就那几个画面,无非是大场面和特写交替出现。这让观众看了就会有不舒服的感觉,难以调动观众观看新闻的兴趣。我在长期的工作中摸索到,比如报道会议的新闻,画面处理上可以使用相关的资料画面来穿插,这样就解决了新闻画面枯燥单一的问题。丰富了电视新闻的画面,避免了观众的“疲劳”感,调动了观众的“兴趣”,从而提高了电视画面的可“读”性。
同样,其他电视新闻也要注重画面的美感,注重画面的质量,注重画面的丰富多彩。尽量不要给观众重复的画面,不要使用重复的技法。让画面更有吸引力,让画面更有感染力。
二、电视新闻语言的可“读”性
电视是最为普及的媒体,几乎每个家庭都有电视,而电视新闻的观众也是最大的受众群体。亿万个家庭在通过电视来获得新闻信息,通过电视来了解政情,透视经济,传递文化,娱乐生活。那么,观看电视新闻则是他们文化生活的一部分。
那么为什么要强调电视新闻语言的可“读”性呢?
电视新闻是给观众“看”的,这毫无疑问,但同时也是给观众“听”的。电视新闻在写作方面往往就忽略了语言的生动性,忽略了语言的感染力。有的记者甚至把材料带回去,按照材料上的文字抄录成章,交到编辑那里去。不雕琢,不思考,不润色。写出的新闻枯燥无味,语言毫无生气。
这样的现象特别发生在地方电视台较多,一方面是记者素质的局限性,一方面是记者对新闻写作的态度不够严谨,一方面是记者处理电视新闻的时候偏重画面而忽略文字的功夫。为什么有的地方台的新闻收视率始终不理想?究其原因,就是新闻不生动。这就包括新闻写作方面的不灵活,语言是机械性的,冷冰冰的,没有吸引观众的闪光点。抓不住观众,长期下来,观众自然就不看我们的节目了。
有的记者认为电视新闻一般一两百字,没有什么可以打磨的空间,无法施展语言才华。这就给自己带到了误区,把电视新闻的语言技巧完全放弃了。古往今来的大师都认为,哪怕是一个字都有锻造的机会。人们熟悉的“推”与“敲”的故事,不就是说的语言技巧吗?
作为电视新闻记者,绝对不该忽略了自己写作方面的能力,也就是要注意电视新闻语言的可“读”性。电视新闻的文字写作是对画面的解释与补充,是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电视新闻的语言生动与否,关乎整个新闻作品的质量。无论是做平面媒体还是电视媒体,新闻写作都是十分重要的功底。良好的写作功底是对记者的考验,也是对记者的硬性要求。不能因为电视新闻是视觉新闻就忽略了电视新闻的写作,更不能放弃电视新闻写作的生动性,不能放弃电视新闻语言的感染力。
其实,电视新闻语言的可“读”性,同样是一则好的电视新闻的要件。有的记者认为抓住了一个好的题材,把画面拍好,这则新闻就具备了可“读”性,往往在写作的时候,很少有生气,结果削弱了新闻本身和画面功夫所应有的效果,这不能不说是电视新闻记者的遗憾。
三、电视新闻整体的可“读”性
和其他新闻一样,电视新闻也需要可“读”性。电视作为一种优势媒体,老少皆宜,妇孺皆知,是最普及的大众传媒。正因为是这样,对电视新闻可“读”性的要求也就很显然了。
目前,我们毋庸讳言,很多电视新闻的可“读”性被政治性淹没了。不少政治新闻在突出政治的同时,丢失了应有的可“读”性。所谓可“读”性,就是让观众感到有兴趣。而许多地方台在选择新闻的时候,并没有把观众的感受放在第一位,也没有选择更加有可“读”性的,让观众感兴趣的新闻。而是跟着会议转,跟着领导转。新闻本身的“盖盖谣”,就谈不上什么可“读”不可“读”了。
我们不妨打开地方台看一看,新闻的大部分是会议和活动。特别是地市一级的电视台,离开了领导活动和会议,似乎就没有什么新闻可报了。本来新闻节目的时间就很有限,一般在十分钟左右。几个市领导的活动加上几个会议,把节目时间占去了一大半,甚至充斥了整个节目。有的地方台还因为报道领导活动不均匀引起矛盾,岂不是电视新闻的可悲之处?一个整天围绕着领导转、会议转的记者或电视台,断然不会给观众提供出什么可“读”性强的新闻来。
当然,不是说会议和领导活动就一定没有可“读”性,关键是记者如何选择新闻素材,如何把观众的兴趣调动起来,就看记者和编辑的功夫了。除了处理好画面,写好新闻稿件,还要在选择报道角度上下工夫。会议和活动的报道是很多地方台记者所热衷的,因为这样的新闻不管质量如何,都好发稿子。不看作品质量,还要看领导和会议的“面子”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