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网络传播的作用

网络传播的作用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网络传播的作用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网络传播的作用

网络传播的作用范文第1篇

关键词:文化帝国主义;媒介帝国主义;文化传播;网络传播;全球化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4)07-0016-02

一、“文化帝国主义”及其突出表现:“媒介帝国主义”

“文化帝国主义”的概念最早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1978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爱德华・萨义德所著的《东方学》系统批判了西方帝国主义在文化上的表现;1991年英国的汤林森博士出版了《文化帝国主义》一书,则成为传统文化层面文化帝国主义的集大成之作。现在,这个概念“主要用来指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利用强大的文化工业,在大众文化层次上传播消费主义和其它西方价值观念,对其它国家特别是第三世界国家进行意识形态渗透和文化控制。[1]”

“文化帝国主义”的突出表现是“媒介帝国主义”。麦奎尔说这两个概念都体现了一种入侵、压迫的意味;同时也暗示了传播内容中的“西方价值”[2]。媒介帝国主义,不单单是指西方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媒介组织和媒介信息本身的差距,更是指在系统化的媒介传播环境中的西方文化产品向发展中国家的入侵。

当代大众媒介渠道和媒介组织,基本上为西方国家所掌握。美、欧、日三大经济体控制着全球超过九成的信息资源,西方五大通讯社的新闻量也占到了全世界新闻总量的90%以上,这展现出西方国家对全世界信息传播资源的强大垄断[3]。西方国家通过对传播组织和传播渠道的控制,利用大众传媒来传播或宣扬他们的文化产品,不少人因此担心,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人们,会抛弃本地传统文化,转而拥抱西方发达国家有意或无意传递出来的西方文化,使其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逐渐西化。

二、传统媒介坏境下文化帝国主义现象的事实基础及其成因

媒介环境,既包括媒介硬件环境即传播基础设施、传播技术的普及和应用;也包括媒介软环境,即本身的传媒体制、传播文本、人们的媒介素养等等[4]。网络传播出现之前的传统媒介环境造成了全球文化传播的失衡――这正是文化帝国主义的事实基础。学者们普遍认为文化传播失衡的过程就是西方发达国家在全球推行其文化观、价值观的过程――他们推行以西方中心为基础的人文、哲学、社会科学的理论,宣扬西方社会制度和价值观――从而实现其经济、政治上的霸权目的[5]。

笔者认为,从媒介硬环境看,文化传播失衡的成因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由国家实力差别造成的传播基础设施差距。传播基础设施的普及程度和先进程度与否,与国家的实力息息相关。西方国家经济技术实力远强于发展中国家,其传播基础设施网络覆盖全国,而发展中国家的一些贫困地区至今仍是信息孤岛。其次,国家间信息与通信技术发展与应用的不平衡。这造成所谓的“数字鸿沟”现象――即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信息化水平和信息传播的不对称[6]。西方国家借助先进的科技,使得自身的文化产品能够轻易抵达发展中国家――他们的媒体巨头把触角伸向了世界[7],而发展中国家却难以把自己的文化产品输送至西方国家。

从媒介软环境看,文化传播失衡则主要有以下成因:第一,经济全球化。在全世界大多数国家都采用市场经济体制后,从文化亲和力和时空接近性角度来说,民众会对西方工业化生产出来的文化产生认同感。美国学者西奥多・利维特指出,当全世界融合成一个“地球村”以后,由新技术带来的社会压力和生活方式变革,会“促使需求同质化和世界市场的同质化”,消费者准备牺牲特殊偏爱而从便宜和质量好的产品中受益[8]。第二,发展中国家的传播文本刻意模仿西方而忽视本国文化。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为谋求与“世界”接轨,传播内容和形式逐渐西化。如印度的电影基地宝莱坞和其拍摄的电影,是美国好莱坞的亚洲翻版;在中国,许多电视娱乐节目从形式到内容也是西方国家的“山寨版”。第三,发展中国家受众的媒介素养比较低下。媒介素养指的是人们对各种媒介信息的解读批判能力以及在生活中使用媒介信息的能力[9]。发展中国家的受众对媒介信息的解读往往还不够全面、独立和客观,易跟随文章作者的写作意图走。另外,发展中国家受众对如何更好地利用媒介为自身发展服务,还不是很清晰――在大众传媒信息过量的年代,容易迷失,甚至患上“信息焦虑症”[10]。

三、网络传播弱化了文化帝国主义现象

互联网是开放的,网络传播的格局也是开放的。学者彭兰指出,网络传播的传播过程、各个要素、参与对象都不是封闭的[11]。信息在网络上没有固定的传受双方,信息本身也永远处于变动中,西方发达国家的信息在网络中不存在固定的传播对象,发展中国家的信息也不像在传统媒介环境中那样难以为西方大众所接触。互联网的普及和网络传播的兴起,促进了不同文化间的交流,不同文化也在这个开放的时空内融合。网络传播使得不同社会制度、文化背景和经济水平的国家和地区,处在同一信息时间和空间内,文化的边界变得越来越不清晰[8]。笔者认为,网络传播削弱了文化帝国主义的事实基础,即文化传播的不平衡性。

第一,网络传播中人们信息的门槛降低了。网络传播的特性,使得各种信息都能轻易传播。如我们随手拍摄的手机视频,只需要点击几个按钮,就能到视频网站上;在社交网站上,信息的也极其简单。信息的便捷性,使得以前处于弱势地位的非西方文化也有了登台亮相的机会,获得了和西方文化平等传播的平台,一定程度上避免了西方文化的压制。

第二,网络传播突出体现了文化的同化共生效应。在美国学者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中,多元文化的存在必然会引发文明间冲突,文化形态差异的负面影响要大于文化交流和融合的正面影响[12]。从冲突论或者悲观主义者的论调出发,东西方文化是二元对立的。在互联网中,由于其碎片化和去中心化特征,加上信息传播的便捷性,文化融合的速度大大加快。各种文化通过互联网,获得了坚实的整合基础。既然它们在网络上可以互不干扰地延续,它们之间的矛盾冲突也就不足为道了。这就是所谓的文化同化和共生,它并不是指一种文化吞噬另外一种文化,而是各种文化都占据自己的生存空间,都保持自己的适用人群。如现在一个网络用语,可能在一夜之间就能风靡东西方,而不同文明的民众能够接受它,就说明这个用语实际上已经超越了文明间的隔阂。

第三,网络传播使得文化多样性更加显现。虽然有诸如技术鸿沟、沉默螺旋的担心,但现实是,多样性的文化并没有随着互联网的普及而消亡,反而焕发出更大的生机。互联网让每个人都在虚拟空间中有了立足之地,让每一个声音都有的机会,互联网的混乱和碎片化,也恰恰提供了各式各样的缝隙,而一些看似“风烛残年”的文化正是在这些夹缝中获得了传承的空间。在全球化刚刚起步之时,便出现了传播地方化的趋势――即向传统、区域和个别价值的回归以及民族主义和原教旨主义的复苏――学者马特拉称之为“各种独特性文化的报复” [8]。当今网络传播的发展,全球化进程并没有使各民族的文化色彩发生褪变,反而有所加强。

四、从受众需求角度认识文化帝国主义现象

媒介的国际性流动普遍反映了需求,而且也必须从接收者需求的观点来理解,不应只考虑到供应者或者假定中的动机[2]。文化产品的流通就和市场经济中的货物流通一样,根本上是一种经济活动的表现。自由市场派强调,媒体产品如果想最大限度地占有市场,赢得受众青睐,其内容就必须在最大程度上迎合受众的需求。通过市场机制,美国传媒集团是可以和其他国家的消费者获得双赢的,这其中不存在媒体集团有意或无意地向非西方国家推销价值观[7]。自由主义学派学者还批评说,正是因为有些非西方国家的官方渠道或者大众传媒刻意压制西方文化生存空间,压制民众的需求,才使得民众被迫“翻墙”寻找西方文化。而“对文化采取愈多限制的国家,其所谓的‘文化帝国主义’现象就愈加严重”[13]。

从“使用与满足”理论看,民众为了满足自己在紧张工作之余放松心情,会乐于选择更轻松更明快更符合现代生活节奏的西方文化产品。拿中国自己的例子来说,传统的戏曲等文化娱乐形式,早已经被电脑游戏流行歌曲冲得七零八落。在生活压力剧增,社会发展迅速的时候,普通民众对于休闲娱乐文化产品的选择,更加趋向于简单、时尚、个性化、免于深刻思考、逃避日常现实和放大原始感官的方面。另一方面,受众的能动性也可能在遭到低估――“受众(对外国新闻的理解框架)不仅仅与其祖国有关,而且与个人的经历相关……(他们)可以容忍不同的、不一致的文化经验(如地方的、国家的、群体的、全球的),而非是用一种文化经验来摧毁其他文化经验。[2]”这说明受众接触一项文化产品的内容,是要符合自己的认知一致性的,而不是来自西方的就接受,对传统的就抗拒。对于违背自我价值观世界观、为自己所讨厌的讯息,他们要么是采取不接触态度,要么是采取反抗性阅读的态度――西方文化在发展中国家的流行,恰恰说明了西方文化更受到发展中国家民众的喜爱。

总的来看,互联网有助于保护优秀的传统文化,提高文化的多样性。无论如何,在全球化时代的当务之急,是要顺应网络传播的潮流,发展适合网络传播的文化形式并设法传播出去,这样才能真正保护我们的民族文化。

参考文献:

王艳霞,王梅.“网络文化帝国主义”浅议[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0(11).

(荷)丹尼斯・麦奎尔著.崔保国,李琨译.麦奎尔大众传播理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刘赞,陈新华,刘芳.提高我国传媒业国际竞争力的路径分析[J].新闻爱好者,2010(5).

郑自军,蔡叶.当前民族文化传播失衡的对策探讨――以媒介生态为视角[J].新闻界,2007(6).

齐峰.西方文化帝国主义论之探析[D].吉林大学,2012.

邵培仁,张健康.关于跨越中国数字鸿沟的思考与对策[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1).

刘晖.从新闻传播的视角审视文化帝国主义理论[J].新闻爱好者,2011(11).

陈卫星.跨文化传播的全球化背景[J].国际新闻界,2001(2).

张志安,沈国麟.媒介素养:一个亟待重视的全民教育课题――对中国大陆媒介素养研究的回顾和简评[J].新闻记者,2004(5).

王筱孛.微博中受众媒介素养的培育[J].今传媒,2012(1).

彭兰.网络传播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网络传播的作用范文第2篇

关键词:网络环境,作品,传播方式,合理使用

 

1.网络环境的含义及特征网络环境是指以信息高速公路为基础而构筑的集信息的生产、传播、利用为一体的社会环境。它不仅包括以信息高速公路为代表的数字通信网,还包括具有联网功能的加工处理信息的计算机及相关设备、可进行网络传播的数字化信息资源、信息资源的生产者、网络运营与服务提供者以及日益增长的网络用户群。【1】

网络环境具有多个特征,其中与著作权合理使用制度密切相关的主要有:(1)开放性。开放性是英特网的本质属性,网络的巨大魅力就在于它的开放性。各种信息一旦传送到网上,就会被通过各种服务器、主机、网络显示在全球各地的计算机终端上。英特网的产生从根本上改变了因“疆域”划分而引发的人际交往障碍和信息环境的封闭状况,在网络环境中人类实现了超时空的人际交往和全球化的信息共享。(2)共享性。网络环境是一个资源共享的世界。在高速信息网中可实现数据资源共享,指网络用户对网络系统中各种数据资源的共享。此外,除了数据资源的共享,网络环境的共享性还体现在硬件资源和软件资源的共享。“全球化的信息共享”是网络环境的一个重要特征,互联网技术在传播领域的革命性作用,不仅在于便于信息的复制和传送,更重要的是它改变了信息的传播方式。 (3) 互联性。在网络环境下,高速信息网已成为人类社会中信息传递的神经中枢,已成为建设和发展其他信息网络的平台,它不仅是主要站点间的网络互联系统,而且将使所有通信网络和设施互相联接。人们在高速信息网中发送、传播和接收各种多媒体信息,表现形式为实时交互操作方式,网络用户既是信息资源的利用者,也是信息的生产提供者。【2】(4)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特性。网络的技术发展可谓一日千里,不断更新换代升级,速度非常迅猛。(5)网络主体的多样性。网络环境中活动主体类型多样,各自带有不同的权利,甚至归属于不同的利益集团,在著作权合理使用问题上各自为政,难于协调。网络环境的上述特征,与著作权的特性往往相互冲突,为著作权合理使用制度提出种种难题,传统的著作权合理使用制度已经难以与之相适应。

2.网络环境下作品的传播方式发生了变化在网络环境下,数字技术创造了人类活动的新领域,它不仅缩短了人们之间进行交流的距离和时间,也使人类获取和传播信息更加方便。【3】网络传输作为一种崭新的传播作品的方式,并未改变著作权作品本身的内容,但却开辟了作品新的传播和使用方式。

2.1作品的数字化数字化是指将传统的作品中的文字、数值、单色和彩色的图形、静止和活动的图像、声音等的信息输入计算机系统,并转换成由0和1组成的二进制数字编码。而且在这个基础上还可以对作品作进一步加工,存储和传输,并在需要时把这些数字化的信息还原成文字、数值、图形、图像、声音,以供人们使用。从上世纪70年代至今短短三十多年间,数字技术给作品的创作、传播、保护和管理所带来的一系列变化,比印刷技术几百年经历的变化还要多。数字技术将压缩功能引入到作品的复制中,使作品的复制更加迅捷、方便、廉价,不仅容量惊人,而且质量近乎完美。

2.2作品传播的网络化以计算机网络为基础的英特网形成了一个巨大的信息分布、传输和使用空间,并且信息含量之丰富、传输速度之快、传播范围之广,都是传统的信息传播手段所无法替代的。英特网将全世界的用户、机构、组织、企业、政府联系在一起。使用户可以远程登录、共享数字化文件、网上讨论、电子出版、查询信息、发送电子邮件,用户可以通过计算机网络向特定主体、某个群体、甚至整个世界即时地信息。互联网的发展是数字技术与计算机通讯技术发展的产物,特别是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互联网的发展日新月异,截至2006年,全世界已有8千多万个网站,1亿台计算机与Internet相连,上网用户突破10亿,中国互联网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以来蓬勃发展,中国互联网协会的最新调查结果显示,2008年,中国的互联网上网用户数已超过一个亿,居世界第一位。【4】

3.作品传播方式的改变对合理使用的影响数字化发展扩大了作品使用的方式和途径,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形成了传统形式信息日益“数字化”、数字形式的信息日益“网络化”的趋势。就著作权法而言,英特网的出现和发展,既开辟了作品新的传播方式和使用方式,又反过来影响到知识创造与传播。网络的发展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它极大地促进了信息的传播,深刻改变了人们的交流方式和思想观念,使“地球村”变得名副其实;另一方面,数字技术在网络环境下的广泛应用,必将对传统学科提出一系列强劲的挑战,著作权制度更是首当其冲。有些人甚至认为应对《著作权法》进行全面改革,尼葛洛庞帝在其著名的《数字化生存》一书中提出:“著作权法已经完全过时了。它是古登堡时代的产物。由于目前的著作权保护完全是个被动的过程,因此或许我们在修正著作权法之前,得先把它完全颠覆。”【5】著作权制度的历史,就是不断创造、更新、发展的历史,在这一过程中,技术始终是促进著作权制度的催化剂。【6】正如英国版权法委员会主席 R.F.沃尔所言:“著作法从其产生之日起,就一直不断地对录音、摄影技术、电影摄影以及广播诸领域的革新做出相应的反映。”因此,著作权法的历史沿革,始终处于对科学技术的挑战予以应战的过程中。鉴于著作权法是为印刷时代的著作权保护而设计的,数字技术和网络的发展就给著作权及其限制(合理使用)之间的平衡带来了很多的麻烦 。著作权法的合理使用制度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一方面权利人的权利范围扩大,专有权得到强化,另一方面公众的合理使用受到了极大的限制,在权利人对其专有权所进行的层层保护之下寸步难行,利益的平衡偏向于权利人。

有鉴于此,必须对合理使用制度进行调整,以实现作者与使用者之间的利益平衡,达到合理使用制度追求平衡精神的立法目的。

参考文献:

【1】肖燕:《网络环境下的著作权与数字图书馆》,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2年版,第46 页.

【2】张怀涛等:《网络环境与图书馆信息资源》,郑州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7页.

【3】冯晓青著:《知识产权法利益平衡理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632页.

【4】cnnic.net.cn/.

【5】尼葛洛庞帝(Negroponte):《数字化生存》,海南出版社1997年版,前言.

【6】薛虹:《因特网上的著作权及有关权保护》,载于《知识产权文丛》第一卷,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第92页.

网络传播的作用范文第3篇

>> 侵犯著作权罪的认定 信息网络传播权上的利益协调 浅议信息网络传播权的保护 信息网络传播权的特殊保护 信息网络传播权刑法保护的强化 论信息网络传播权的侵权行为界定与适用性 技术中立原则在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领域的适用 浅析“网络恶搞”对著作权的侵犯 试析我国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的法律完善 我国信息网络传播权立法不足及完善建议 侵犯著作权罪中“复制发行”行为的实然理解 关于侵犯著作权罪的若干问题研究 侵犯著作权罪发行行为的刑法解释 论信息网络传播权的法律保护 浅议档案信息网络传播中的隐私权保护 信息网络传播权中个人合理使用的几点思考 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司法实践中的赔偿难题 网络传播的著作权问题探析 论网络传播中的电影著作权保护 近年国内对侵犯网络作品著作权的研究述评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2]刘宪权,吴允锋.侵犯知识产权犯罪理论与实务[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293.

[3]王迁.论著作权法中“发行”行为的界定[J].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06,(3):57-65.

[4]管瑞哲.网络环境下知识产权刑法保护问题[J].江苏警官学院学报,2008,(1):55-65.

[5]刘宪权.侵犯知识产权犯罪数额认定分析[J].法学,2005,(6):35-42.

[6]王迁.网络版权法[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68.

[7]谢望原,张雅.略论中国内地的知识产权刑法保护[J].现代法学,2003,(5):54-61.

[8]姜伟,张为安,元明.知识产权刑事保护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219.

[9]王晨.评美国近期关于数字版权侵权的刑事制裁立法[J].法学论坛,2001,(1):69-75

[10]田宏杰.论我国知识产权刑事法律保护[J].中国法学,2003,(3):141-152.

网络传播的作用范文第4篇

网络传播中的“把关人”仍然起着传统的“把关”作用,但是这种把关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已不同于传统媒介中的信息把关,出现了许多新的变化。

随着网络媒体技术手段的发展,时下已进入自媒体时代,越来越多传统意义上的受众参与到内容生产过程中来。受众一方面通过反馈手段,对网络提供的各种信息进行自己的解读和评价;另一方面通过建立个人网站等手段,在网络上自己生产信息内容,每一个用户都是信息源头,都是信息的创造者。传统媒介的信息传播过程是一种异步传播,信息先经“把关人”的把关、筛选后才进入信息传播渠道,与受众见面;自媒体时代使得网络中的许多信息往往是先然后被网络编辑“把关”。而网络传播的迅速性和广泛性大大降低了把关的可行性,信息一经在网上,网络编辑还没来得及采取相应的措施,便有可能已在世界范围内扩散了。网络传播让昔日的“把关人”失去了信息传播中的特权,把关作用被弱化。

不仅如此,在传统媒介的信息传播过程中,受众只能被动地接收媒体提供的信息,在媒体提供的有限信息内进行选择,而在网络时代,互联网上的海量信息和各种搜索手段,使受众可以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信息。在网络传播“把关人”失去先“把关”特权的情况下,信息一旦双向自由地流动,受众有了自主选择的权利,就可以抛开“把关人”,这也造成传统传播意义上“把关人”把关作用的弱化。

据调查统计,像人民网这样权威的新闻网站,编辑人员也不到50 个,而商业新闻网站如大楚网的网站编辑人员则更少。网络提供的信息是无限量的,但网络编辑是极其有限的。当有限的编辑人员面对无限量的信息时,信息把关也就变得十分困难。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媒体也逐渐走上了市场化的道路,由原来单一、僵化的意识形态工具,转变为经营性组织。媒体为了获得生存和更好的发展,不得不提供受众市场乐意接受的信息产品,以抓住受众眼球,扩大发行量、收视率、点击率。媒体的经济诉求使其在追逐利益的过程中失去了职业敏感,这也是造成把关缺失的重要原因。

当代中国,关于网络信息传播的法律法规还处于创建时期,对网络信息传播的管理缺乏法律法规的制约和规范。我们的网站大都处于初创时期,还没有形成类似于传统媒介组织规范的组织管理制度,“把关人”的职能缺乏相应的法规法规支持,一些失误也较少受到相关法律法规和媒介组织的追究,这也造成了“把关人”责任意识淡薄,进而造成把关作用的削弱。

网络时代,对于“把关人”的依赖相对于传统媒体时代可谓有过之而无不及。

网络传播中的“把关人”应是“信息筛选人”。麦克卢汉说,因特网是一切媒介的媒介。互联网上的信息无时无刻不在海量增长,最高速率的搜索引擎也不能覆盖所有网页。目前互联网上每秒截获的信息量相当于美国国会图书馆藏书的几百倍。《时代周刊》曾评论说“互联网与其说把新用户带入了信息世界,不如说是把他们领进了茫茫无际的大海。”过多的选择等于没有选择。尼葛洛庞帝认为,“关于信息的信息”更加诱人。面对浩瀚的信息海洋,人们感到无所适从,于是开始渴望有人专门负责挑选、编辑自己希望获得的信息,并将其置于自己最容易接触的地方。

网络传播中的“把关人”应发挥“滤波”的功效,是“引路人”。由于网络传播的快速性和互动性,使得“把关人”不能够像传统媒体“把关人”那样控制受众最终接收到的信息,但其应通过净化、优化等措施控制信息传播的总量和效度,以引导在网络中眼花缭乱的受众去看其希望受众看到的信息。因为网络媒体虽然在技术手段和传播方式上与传统媒体有很大不同,但网络媒体的传播同样具有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社会属性,同样具有反映舆论和影响舆论的社会功能,同样担负着向社会和公众负责的社会责任,同样受到社会制度的控制和制约。

网络传播中的“把关人”还应是“网络舆论领航员”。很多时候,网络舆论里存在一些非理性的成分。网民的狂热,无论出于民族主义或出于阶层分歧,都会引起情绪的失控,并进而导致舆论走向非理性。这时,“把关人”作为对网络讨论主题以及讨论进程洞察最为深入的人,不能被舆论中狂热和非理性的部分所左右,应利用其统观全局的视野和不偏不倚的中立身份,做好舆论引导工作。很多情况下,网友的评论已经形成了舆论,只不过缺少观点的汇集、理由的集中和结论的陈述,这时,“把关人”的工作就是给出权威性的发言,总结和反映舆论。在成功引导现有舆论的同时,进行合理的议程设置,这对网络舆论的健康发展也有长远的影响。从宏观上来说,同一时期,人们可能会同时对很多个不同的话题进行讨论。这些讨论一开始都只是在小范围内进行,一些意义重大的话题,可能会因为人们视野的局限等原因被忽视,这时,“把关人”需要将这些重要但还未被人意识到的话题呈现在更多人的面前,发动更多人参与讨论。

要加强“把关人”的“把关”作用还应从提高“把关人”的自身素质入手。我国的文化传播事业是党领导下的事业,是党和政府的喉舌,直接反映和代表社会舆论。媒体的公信力不仅直接影响着党和政府的形象,而且直接影响到社会的稳定。“把关人”必须站在一定的政治高度充分认识其“把关”职能的重要意义,增强责任意识。“把关人”必须树立正确的舆论导向意识,并据此开展自己的“把关”活动。网络传播的种种特性要求我们加强“把关人”在网络传播中的作用,还必须加强“把关人”的思想、作风和业务建设,即提高“把关人”的素质。要提高“把关人”的素质,一方面要提高“把关人”的专业标准,包括政治政策理论素养、思辨能力和相关采编业务能力等;另一方面,还要培养“把关人”一丝不苟的良好作风,增强“把关人”的责任意识。

加强“把关人”的“把关”作用还必须加快完善网络传播管理立法,为网络管理提供法律依据和支持。加快完善网络传播立法有利于明确各职能部门的职权范围,使得网络传播有法可依,规范政府网络传播管理行为,加强对网络传播的管理和引导。加快和完善网络传播立法还可以规范各网站的经营行为,减少虚假信息和不良信息的传播。■

参考文献:

[1]郭庆光:《传播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王璐:《从“把关人”到“引路人”转化》,《中国记者》2007年3月

[3]朱丽:《“把关人”力量在网络传播中的削弱以及引起的信息污染》,《吉林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第3期

网络传播的作用范文第5篇

作者:王文霞 单位: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语言张力的最大释放是每个网民都可以在网络平等地发表自己的意见,语言张力的全民性应该体现为每个网民在明了具体语句的外延意义后,根据社会经验、具体语境与自己的价值观念,在网络传播中自由地运用语言,表达自己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在传统的媒介传播方式中,主流意识形态赋予语言特定的含义,语言的张力是固定的,受众成为听众或观众,若有所评论,只能是朋友同事间的谈论,其话语的影响力是有限的。这样的传播途径明显不符合后现代化精神下当代草根网民摒弃主流与中心,主张多元、差异与世俗化的心理需求。数字化时代的网络传播为后现代精神影响下的草根网民实现自我提供了条件。网络的隐匿性给了网民充分发表自己意见的空间,他们创造了多种直接发表自己意见的网络形式,博客、微博、播客、论坛、即时通讯这些为个体提供信息生产、积累、共享,传播内容兼具私密性和公开性的自媒体信息传播方式为普通个体发表自己的语言提供了可能性。在这样的平台上,网络中草根网民多种声音的表达,对语言的独具特色的理解与运用,使得语言在21世纪的当下全民性的特点更加彰显。网络传播开放的平台为民众了解新闻、发表自己的意见、评论他人的意见提供了便捷,语言的存在在最大限度上实现了其言语的权利,这既是网络传播的结果,也是网络传播本身价值所在。思想渐渐“去中心化”的独立民众个体充分利用网络传播的便利条件,不断挖掘新的表现方式,不断发现常见语言的新的张力所在。语言在交流中张力得到实现,张力在网民的语言循环中得到最大程度的释放,个体性日益彰显的网民在网络传播中语言的权利得到了最大程度的保障,他们之间的互动使得语言的张力日益受到主流意识形态的重视,网络传播交互性的传播方式使后现代精神影响下的普通网民更深更广地参与到了社会事务中。“从自媒体诞生、发展、成熟的过程来看,它与报纸、电台、电视、新闻网站几大媒体从点到面的传播方式截然不同,自主交叉互播的特点形成了它独有的传播理念、传播价值、传播渠道、传播时效等,从传播向互播转变,这是自媒体时代的显著特征。”[3]自媒体平等的传播理念给予草根网民自己的语言平台,从传播到互播的语言交流形式的改变使语言的言者与听者的角色不断转换,每一次转换都因为网民的参与而增强了语言本身的信息量与张力,这种由自媒体导致的语言话语权的大众化、去中心化与去行政化,使语言在最大限度上发挥了其张力,实现了语言全民性的交际功能。语言的张力不仅体现在听者与言者交流过程中双方对语言所指对象“内涵”的心领神会,更体现为语言对社会事务的影响力度。正是由于网络传播的交互性,自媒体的平等性,语言张力日益向普通个体民众所期望的影响社会,使社会向更加公平公正方向发展,这是语言张力的最大体现,草根的语言在更大意义上得到了重视。

由上文所述可知,网络传播媒介在更深程度上实现了语言的全民性,网民语言的整体张力得到增强,他们在表述意见、参与社会事务过程中所使用的具体语言也随着网络传播媒体这个特殊的媒介而对规范的社会用语有所改变,正是这种改变,从语言的内部改变了语言的张力,形成了一种极富韵味的网络用语。这种网络语言相较于普通语言而言,更有张力与表现力,这是新的经济发展条件下的语言的发展。从本质上来讲,语言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发展,随着时代的前进而前进。语言作为一种以语音为物质外壳,以词汇为建筑材料,以语法为结构规律而构成的符号体系,在发展过程中,它的语音、词汇与语法的发展并不是同步的,词汇感应时代最灵敏,而语言的张力更大程度上指的是词汇在具体语境下的运用所达到的效果。语言的表达方式与张力方式也受时代思潮的影响,而网络传播中的语言新的张力的出现也与当下后现代思潮有着很深的关系,正是人们自觉或不自觉地受到蔑视主流意识形态文化,主张摒弃中心,倡导个人化思潮的影响,所以在语言的运用上,就出现了求新、求怪、彰显自我的现象,对语言的现有规范有意或无意地违反。因此,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网络传播在语言学意义上对语言张力的增强更多地表现于词汇方面。互联网时代不长,但网络传播对于语言词汇张力的改变却是巨大的,甚而在语言学研究方面已将网络传播媒介中的语言称之为“网络语言”,进而从各个角度去观察研究“网络语言”。网络传播过程中,网民为更方便更快捷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从各个方面对语言词汇进行了改变,这种改变或从不同侧面挖掘出了我们习以为常的语言的内在张力;或创造新词语,使词语在外形上与社会通用语言有相似之处,但内涵又是网络传播所特有的;或突破汉语规范,寻找并使用最能代表自己某种情绪的表达形式。前两种可通称为旧词新义类,在网络传播中指的是使用语言中已存在的一个词语,但在网络传播中赋予其新的含义,这种新义或与基本义有联系,是词语基本义在网络传播殊的引申或隐喻,这种现象在语言学上称之为一词多义。另外一种和基本义已没什么关系,是一个同音词。前者如“潜水”一词,在网络传播中,“潜水”被隐喻指只是浏览网页,但是不发表自己看法的网民的行动。“潜水”的这种新的隐喻意义即是网络传播赋予具体语言的新的张力。同音词如由“粉丝”引发的“乙醚”(易中天的粉丝)、“蜂蜜”(谢霆锋迷)、“潜艇”(钱文忠的粉丝)等,这类词的网络含义虽和基本义不同,但因其采用的是原有词形,仍然使原有词语添加了新内蕴。构造比较稳定的熟语一般是在人民长期生活过程中逐渐浓缩而形成的,但在网络传播上因新闻事件与旧词的结合,也会将普通词语发酵成熟语,形成一种特有的语言张力。网络除了通过上述两种旧词新义类的方式从内部增加现代汉语语言张力外,对原有的规范进行突破也是增加语言张力的一个重要途径。网络语言中突破语言语法规范的现象大量存在,并在日益增多,主要是由网络传播特有的表现形式决定的。常规交流的语言方式为口语与书面语,而网络传播是以书面的形式要达成口语的效果。在网络中,网民之间的交流虽然是形之于文字,但网民想追求的效果是即时的回应与尽情的表达,为达到此效果就必须找到经济与达意的方式,于是,出现了大量的不符合现在语言规范的词语现象。另外,中英文语法的交互使用、数字的引入、字的拆解,甚至于火星文的创造,都体现了网络传播对于汉语语言张力所能达到的限度的探索。在网络中,某个词语的新内涵的诞生、某个新的表现形式的出现,并不能确切地追溯到原创,但一经产生,因此语言极具张力,借助网络传播的即时性、普适性与全球性,会迅速风靡网络,甚或越出网络,走向社会生活,这充分体现了网络词语的渗透力逐渐加强,渐渐成为现代汉语新词语的来源,这是网络传播对于现代汉语发展的一个贡献。

网络词语是当下时代的产物,它的发展前景有着多种可能,或被大众接受,或自然消亡,而不管这些在网络传播过程中产生的对现代汉语语言张力增强的网络词语最终是否能成为现代汉语词汇的稳定成员,在它们使用的过程中,后现代精神影响下草根网民追求个性、标举自我、反对中心的情绪在网络传播赋予的语言张力中得到了释放,他们对社会事务干预的热情得到了网络词语新的语言张力的支持。而正是由于网络传播对现代汉语语言张力的影响,既不断更新着现代汉语词汇,从多个角度增强着现代汉语语言的张力,同时也扩大了网络的传播范围,使得网络传播较之于其他传播媒介更能表达受众的思想感情,他们对于网络传播媒介参与的积极性更高,网络传播媒介对于社会的影响日益加深。因此,网络传播媒介在当代传播媒介中越来越成为更加普及与重要的媒介方式,与网络传播中语言张力的增强具有极大的关联,换言之,网络传播增强了现代汉语语言的张力,而网络词语的颇具张力又促使网络传播更快地发展,现代汉语张力在受到网络传播影响的同时也反作用于网络传播,他们交互作用,共同实现了后现代精神影响下普通民众表达思想感情、参与社会事务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