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管理学计划原理

管理学计划原理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管理学计划原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管理学计划原理

管理学计划原理范文第1篇

华枫国际管理学院中外合作办学许可证是首钢工学院与加拿大国际管理学院联合申办,经北京市教委在2002批准中外合作办学许可证(京教合准字06)全名首钢工学院华枫国际管理学院。华枫国际管理学院提供的是全加拿大体系的高等教育课程,当学生顺利完成华枫国际管理学院课程后,可与加拿大大学直接接轨,获得加拿大大学学士学位。

华枫国际管理学院引进具有国际水平的高等教育课程,提供最好的加拿大教育课程授予学生,使学生能与加拿大大学直接接轨。华枫国际管理学院的课程内容设置是以全球知名的美国商学院协会American Assembly of Collegiate Schools of Business (AACSB) 的标准为目标,全部教学都是按照加拿大大学的商学院的严格标准来安排的。主要的专业教职人员是来自加拿大合作大学和北美名牌大学的教授,用英语授课,以确保华枫国际管理学院的教学水平。课程内容以及等级体系依照加拿大大学的严格标准。大部分的教授拥有博士学位,兼职教授来自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业人士。

与华枫合作的十所大学

滑铁卢大学

麦吉尔大学

纽芬兰纪念大学

康考迪亚大学

戴尔豪斯大学

圣玛丽大学

纽宾士域大学

曼尼托巴大学

爱德华王子岛大学

北大西洋学院/纽芬兰纪念大学

课程

=英语基础课程

=商科

=技术本科

适合对象

=年龄不超过20岁

=曾参加普通高考具备高中毕业证书的学生

=在读的大学本、专科学生

授课方式

学生进入学校先参加加拿大大学入学英语考试,按水平分班,学生接受全英文教学的英语培训,由加方大学提供教程与课程,英语基础课程结束后,学生参加加拿大的CanTest英语考试:考试通过者在国内直接开始加拿大大学本科课程的学习,由国外大学教授授课; 两年后转入加拿大大学学习;或者直接进入加拿大大学学习。

费用

=英语基础课程每年学费8000加元

=商科课程每年学费12000美元

=技术课程每年学费8000美元

=教材费(含书本、英文报纸、杂志和磁带等)800元人民币/年

=住宿等其他费用

开学时间

英语基础课程:现已开班(新生可以随时插班)

本科课程:2004年9月份

报名方式

报名者请携带高中三年成绩单(中英文),英文件也需盖章(用学校的抬头纸打印)

高中毕业证(中英文)

会考成绩 (中英文)

高考成绩 (中英文)(高考成绩卡,有章)

学习计划(中英文)

个人简历等材料报名

华枫优势

=加拿大名牌大学录取承诺书,与大学直接接轨,最终获加拿大学士学位

=完整的加拿大教材,主要专业课的教授都来自加拿大大学,面授加拿大本科层次的课程

=全英语授课的中外合作办学模式

=加拿大大学教授组成的学术质量监督委员会进行监督,确保华枫办学超卓质量

=在学期间安排出国交流,在加拿大学习本土语言

=在华枫学习比直接出国留学所需费用少

=不存在适应期挣扎的现象,对学业成功更有把握,分解家长担忧

华枫实现你的梦想

=华枫国际管理学院是与国际接轨的高效通道

=毕业生继续出国的直通车

=培育学生的中外概念思维,令他们在国内有庞大的发展机会

管理学计划原理范文第2篇

关键词:教学管理;信息化;特点

教育信息化不仅是国家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教育发展全局中的关键环节。国家在教育信息化方面的投入比例逐年增加,现代教育技术支持下的网络化、个性化教学模式逐渐得到认可和推广,区域化教育技术协作与教育资源共享活动也成为一种发展趋势。

随着近年来的信息化建设,院校信息化水平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升,院校教学信息化向教育资源整合、统一数据平台、统一身份认证、院校信息门户等方向快速发展,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向应用系统建设转移。信息化水平的提升伴随而来的管理问题也就越来越突出,如何加强院校教学管理信息化已经是摆在基层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非常现实的问题。

一、院校教学管理信息化的特点

院校教学管理信息化就是依托信息技术,对教育资源进行数字化处理,依据高等教育思想,对教学活动进行高效地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等职能活动,以促进院校教学活动高效发展的过程。教学管理信息化主要有以下方面的特点:

(一)信息数字化。

将声音、文本、图像、动画、视频等教学资源通过技术手段由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便于存储与共享,且性能可靠、标准统一。

(二)传输网络化。

基于现代网络技术将在教学系统中的各个计算机终端联接起来,从而使得用户可以在该网络上的任何一个计算机终端上获取自己需要的信息。

(三)显示多媒体化。

根据教学需要灵活地将文字、声音、图像、视频等各种媒体信息综合呈现,以求得教学效果和效率的提高。

(四)教学过程智能化。

利用各种基于信息技术的互动平台及时收集学员反馈信息,并根据这些信息合理选择教学资源。

二、院校教学管理信息化存在的问题

(一)观念滞后,管理机制不健全。

高校教学管理信息化虽已开展多年,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许多高校还是把主要的精力投入到硬件和平台的建设,而忽视了教学管理观念的现代化、高效化、智能化,教学管理人员对教学管理职能的认识也严重滞后,依然习惯于传统的管理观念、理论和方法,停留于经验型的教学管理模式和方法。高校决策部门不重视学校信息化组织结构和管理制度的建设和完善,既没有成立信息化领导小组,也没有建立信息主管制度。

(二)投入不够,信息资源不完善。

教学管理信息化的基础是信息资源建设,但目前高校的信息资源建设严重滞后。一是宏观上教育行政部门缺乏有力的指导和协调推动力度不够。二是信息资源建设缺乏相对统一的标准,各个高校之间缺乏协调与合作。三是学校内部各部门之间缺少沟通和协调。各管理岗位彼此孤立,没有实现教学管理数据的充分共享,造成了大量不必要的重复工作,同时也降低了数据的准确性;各部门从自己的角度开发了相应的管理信息系统,增加了数据采集的重复性,也给使用人员带来不便,学校整体工作效率没有明显提高。

(三)教学管理队伍的建设问题。

教学管理信息化对教学管理队伍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学管理人员必须懂得现代教育教学思想,掌握管理科学和信息科学,具有丰富管理经验和创新能力,熟练掌握基于网络的教学管理信息系统,成为技术型、复合型、创新型的高素质教学管理人员。为此,高校不但要重视硬件和软件管理人员的配备,更应该重视各级各类教学管理人员的培训,对于各级教学管理人员的使用,应重在培养,提高他们的信息素养与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同时,建立科学的、规范的信息管理制度,实施教学管理考核制、奖惩制。只有这样,才能构建设一支素质较高的、具有创新思维能力和丰富实践经验的信息化教学管理队伍。

三、院校教学管理信息化的解决办法

(一)创新教学管理理念。

推进教学管理的信息化,必须以“理念先导"为原则,以现代教育管理理论为指导,创新教学管理理念,进一步解放思想,以变革传统的教育思想为先导和动力,实现管理创新。信息化和科学化的教学管理创新,要求教学管理主体对传统的教务教学管理理念、管理模式、管理方法和手段进行客观分析和取舍,充分吸收借鉴国内外教务教学管理改革和实践的有益经验,探索与知识经济时代教育改革发展相适应的教务教学管理新路子。

(二)健全教学管理信息化的相关规章制度。

要根据高校自身实际,系统研究制定规范、严密、可操作性强、适应信息化需要的教学管理规章制度,真正实现教学管理的标准化、程序化。要及时根据高校改革发展的需要,适时修订、完善、充实规章制度,保证制度制定的合理性与教学信息化管理系统严谨性的统一。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搞好数据中心和应用软件建设,建设良好的教育信息化硬件环境,建立起以院系管理为主的教学管理体制,下放管理权,扩大院系办学和管理的自,成立教学指挥中心、教学信息中心、注册中心、教学质量评价中心等机构,出台相应的教务教学管理制度,加强信息反馈功能,提高对日常教务教学活动的信息监控和反应能力,实现信息管理的分流。通过体制的改革,实现教学管理职能的转变,教学管理职能部门从原来的全方位、全程式的计划管理转变到宏观调控和增强服务上来,从而使教务教学管理部门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从事教学管理信息化工作。

(三)着眼长远,加大投入。

教育管理信息化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系统工程。首先应对其进行立项,作为一项重点课题来进行研究;其次规划教学管理信息化时,不仅要研究国内高校这方面的成果,还要借鉴国外高校的成功经验;既要考虑到它当前的实际情况,又要考虑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趋势。组织、集合各方面的专家,包括教育管理、教务管理、计算机、网络等方面的专家和各个层面的教学管理人员,参与总体规划与具体设计,这样才能保证教学管理信息系统功能,实现“便捷性、及时性、安全性、实用性”的要求。同时也能使系统的后期改进和扩充具有“独立性、广延性’’等优势,不至于使设计出来的系统表现出明显的滞后性。学校领导应高度重视教学管理信息化,建立适合学校自身特点的长远规划,着眼于全局,加大投入,从宏观上对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给以指导和协调。

(四)做好教学管理的规划设计。

教学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涉及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两个方面的问题,是信息技术与信息资源两大要素的有机结合。在规划整个信息系统时,不仅要学习和研究国内高校在这方面的成果,还要借鉴国外高校在这方面的成功经验。要以现代教育思想为指导,合理规划、统筹安排,做好管理软件的开发和教学信息的采集。发挥高校自身内部的知识和技术资源优势,结合企业开发平台,组织专门的管理技术人员与企业合作,开发本校个性化的教学管理系统软件。软件的应用必须方便、快捷、高效,具有较好的交互性和可操作性。

(五)整合和共享教学管理信息资源。

高校各部门的信息资源要有效进行整合,实现数据共享。建立学校、院(系)各级资源数据库,通过教学管理信息系统实现规范化管理,开放各种信息资源供老师、学生查询。加强查询权限的设置和保护,采取各种激励措施,鼓励教师和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开发和制作标准、规范的信息资源,建设集电子教材、课件、学术文献数据库、管理数据库等为一体的信息资源库,建设一批媒体素材库、专题学习网站、专业资源库。信息资源的开发建设要遵循统一的标准,以便信息共享

和利用,增加信息的利用率。

四、结束语

高校教学管理信息化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也是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随着时代的发展,特别是新技术的进步和新理论的产生,定会出现新的问题,需要不断研究新问题、找出新矛盾,进一步创新管理理念,探索能适应时代需要的教学管理信息化新方式。

参考文献:

【1】段伟.院校信息化教学管理建设实践的思考[J].科技传播,2009,(10):105-106.

管理学计划原理范文第3篇

【关键词】学院管理;医学基础课程;高校教学;有效路径

为提高高等医学院校教学质量,满足我国社会发展对优秀医学人才需求。在新时代背景下,我国医学类高校不断响应新课改号召,深层次实施教学改革工作。在教学探索中,医学类院校纷纷从内容、手段、方法等层面进行摸索,逐步摸索出综合教学纲要及综合课程设置的线索,从而构建出医学类院校基础课程框架。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发展进入新阶段,社会对医学人才需求出现新趋势,这便要求我国医学类院校改革传统医学基础课程框架,转变教学观念,由学院管理视角出发,制定出优化医学基础课程的有效路径。

一、优化医学基础课程的意义及内涵

医学教育新目标及新发展的提出,要求医学类院校更新教学观念,进行教学模式的改革与探索。因此,院校应结合自身教学特点及学生学习规律,切合现代社会经济市场发展需求。在医学基础课程设置层面上,应将纵向型模式转变为横向交叉型模式,有效删减重复内容,提升课程授课针对性,给予高校学生更多课业支配时间。更能使学生同时接触不同医学专业、不同医学学科的基础知识,对整体课程做出大体了解,进而体会到医学课程的重要性。例如,通过设置组织胚胎学、人体解剖学、病理学、药理学、生理学等课程,能使学生对专业方向及学习属性进行深入认识,进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学习效率。此外,以学院管理角度促成医学基础课程优化,能够有效赋予学院管理教育教学属性,从而使高校教学工作形成全维度、全方位的教学体系,进而使医学类高校学院管理成为支持课堂教学及实践教学的平台,从体制管理层面推动着我国医学类高校教学质量及效率提升,为我国社会输出更多高素质医学人才。

二、我国高等医学类院校学院管理范畴

学院管理是我国高校核心部分,与教学管理及安全管理具有同等管理作用,是促进高校全面发展的重要推手。学院管理内容涉及高校管理诸多方面,如基本制度管理、领导管理机制、考核管理机制、监督管理机制、教师聘任机制以及招生与人才培养机制。因此,学院管理在高校管理中扮演重要角色,是维系高校教学秩序与各项教学工作的枢纽,更把控着高校各项方针措施的制定与运行,推动着高校教育工作发展。然而在实际教学管理中,我国高校仅仅将学院管理作为行政执行工具,在职能发挥上更倾向于制度维持与教学环境控制,无法有效为高校教师教学工作提供良好的教学平台和教学环境,更无法从深层次及内在结构层面提升学生理论基础知识学习水平。特别在医学基础课程设置方向,仅仅按照传统教学模式,将基础课程进行纵向排列,并未结合学生学习及认知视角对课程进行合理安排,导致学生难以从错综复杂的课程体系中厘清学习思路,构建医学学习体系,甚至出现基础课程内容重复、专业课程缺失等问题出现,极大限制我国医学生培养体系发展,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工作,带来较大影响。

三、基于学院管理的基础课程优化策略

1.整合医学基础课程。课程设置是医学类院校学院管理的重要工作之一,因此首要任务是通过合理的课程设置,达到优化医学基础课程的目的。首先应结合医学生专业特点,侧重基础知识的全面性及系统性,对生理学、人体解剖学、病理学、药理学等课程内容进行全面整合。生理学是研究人体正常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人体解剖学是研究人体形态结构与功能的科学;病理学是研究常见疾病病因、病症及机体在应对疾病发展过程中代谢、功能与形态的科学;药理学是研究人体机体与药物相互作用的规律及机制的科学。遵循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规律,应将医学基础课程进行系统整合,使学生对基础医学课程有全面认识。在整合过程中,应充分认识课程与课程、学科与学科之间的联系,将传统纵向课程结构转变为与横向课程结合的结构体系。纵向课程结构,即根据专业教学方向,将每个课程模块进行纵向拓展,譬如在学习心脏理论基础知识时,可延伸到心脏传导性、节律性、收缩性、兴奋性,使课程结构深入,继而引导学生学习心电图,并能有效根据心电图判断心脏病理及生理状态。而横向课程结构指以课程内容宽度进行课程设置,主要以学生所学专业为核心,将与专业具有相关性的其他学科知识纳入课程设置中,进而使学生对知识体系有更全面的了解。

管理学计划原理范文第4篇

1、会姿势正确、灵活的躲闪跑。

2、会双脚前后跳、单脚连续跳、交替转身跳。

3、能连续跳绳、能助跑跨跳。

4、能边跑边接球 、边跑边接球。

5、灵活的向前翻滚,会靠手肘移动身体双脚用力蹬地向前爬行。

6、能单手托提适量物品走、跑。

7、学做韵律操,动作协调、节奏准确。

8、初步养成用眼卫生习惯,阅读绘画时,身体姿势正确,能控制用眼时间,不在强光、弱光下阅读、绘画。

9、初步知道并注意保护牙齿。

10、具有初步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11、提高自身的自律能力。

社会领域

1、知道四季变化与人、动物、植物的密切关系,主动探究人与四季变化的规律。

2、初步了解人类、动物、植物都生长在地球上并相互依存,萌发“地球是我们的家”,应该保护地球环境的意识。知道自己在保护自然环境方面能做的几件事。

3、了解空气与水的重要性,知道应防止空气污染保护水资源。

4、认识小学校,了解小学生的情况,激发入学学习的愿望。

5、养成良好的品德行为习惯,有助人为乐的愿望和情感,关心他人,积极认真的协助成人劳动,愿为弟弟妹妹做事。

6、愿意为集体做好事,懂得个人的行动不应妨碍集体,有初步的集体荣誉感。

语言领域

1、会有表情地讲述故事、朗诵诗歌、散文。

2、能有顺序描述人和事,根据图片线索自编、续编故事。

3、能用连贯的语言有顺序的表述自己的想法。

4、正确运用反义词,掌握易理解的成语。

5、能自然、大方地在各种场合、用适当的音量、速度、表情讲话。

科学领域

1、熟练掌握10以内数的分解与组合。正确的书写数字1-10。

2、会10以内数的加减法及会自编10以内及加减应用题。

3、 学习20以内加减法。

4、认识球体、圆柱体、长方体、正方体。

5、会进行图形的分割和拼合。

6、认识人民币,并会兑换。

7、认识钟表、会看日历。

8、能主动探究各种科学、自然现象。

9、种植、观察、记录几种植物的生长过程,认识植物的生长过程都是有规律的。

艺术领域

1、喜欢各种音乐,体会不同音乐的特点及优美旋律。

2、能独立的、有表情的唱歌。

3、能正确协调的随歌曲演奏乐器,有欣赏音乐的浓厚兴趣。

4、会根据音乐节奏准确地做动作。

5、培养幼儿合作绘画、制做的乐趣,能用绘画形式表达自己的愿望,会较合理的布置画面。

管理学计划原理范文第5篇

[关键词] 独立学院 “90后”大学生 价值观 教育对策

价值观是指一个人对周围的客观事物(包括人、事、物)的意义、重要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价值观在社会文化中居于核心地位,是社会文化的精神之所在。一个社会的主导价值观是该社会所特有的文化、文明的精神实质和显著标志,是它赖以维系的精神支柱,也是社会决策的动机和目的之所在。正因为如此,价值观在思想文化建设中往往占有核心和基础的地位[1]。不同文化间的差异最主要的是价值观的差异,不同文化间的冲突最主要的是价值观的冲突。在当今价值多元化的体制下,把握教育对象的价值观是了解、洞悉其思维和行为规律的关键所在,也是教育教学工作的基本前提。

1 独立学院“90后”大学生价值观多元化表现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人们价值观念日益多元化,传统价值与现代价值、社会主义价值与西方资本主义价值、集体主义价值与个人主义价值等价值观念交融与共生,势必影响着当代大学生价值判断,尤其是改革开放发展中成长起来的“90后”一代,他们有着自身鲜明的特征,在价值取向,社会观念,认识角度都已经彰显出许多新的变化,呈现出多元化倾向。虽然“90后”大学生价值观的主流是好的,但是我们也应看到,伴随着我国社会的转型,竞争的加剧,“90后”大学生价值观在内外条件双重挤压下,正发生急剧的变化,呈现出多元化倾向。

笔者对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大三学生进行有关价值观的问卷调查,总共发放329份问卷,回收317份,回收率达到96.3%,确保了第一手资料的可靠性。在调查中发现:大部分独立学院“90后”大学生思想上进,拥护党的领导,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学习态度端正,认真刻苦,积极要求进步;团结友善乐于助人,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但也有一部分大学生存在价值观偏失,具体表现为: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精神无寄托,缺乏奋斗的精神和坚持的毅力,一旦遇到挫折就一蹶不振,愤世嫉俗;缺乏责任意识,功利主义显著,在实际生活中,他们愿意去服务社会,参加集体活动,可却不愿意以牺牲自我利益为代价;集体主义淡薄,更有部分学生追求金钱、荣誉、地位,显示出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当他人遇到困难时,他们愿意为其提供物质和金钱的帮助,会伸出热情温暖之手,但也要看自己从中有无益处。

2 “90后”大学生多元价值观存在的问题

2.1 集体观念淡薄,自我意识主体化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西方文化价值观的影响力持续加强,以“90后”为代表的当代大学生自我意识逐渐苏醒,他们个性张扬,富于创新,敢于质疑一切事物。一方面,由于独立学院“90后”大学生大多数为独生子女,家庭条件优越,父母娇生惯养,无条件满足他们的各种要求,无原则的纵容,甚至对于他们的错误也缺乏严厉的批评和正确的引导,而导致“90后”大学生以“自我”为中心,主动承担意识薄弱,过分强调利己主义;另一方面,由于“90后”大学生刚刚脱离家庭的庇护,缺乏实际生活的磨练,自身思想和经验尚未成熟,当独立应对生活的挫折时,往往措手不及,容易在选择上发生偏差,而且主体意识较强,很难听进长辈的劝说,发现错误时又难以承受,产生消极的生活态度,逃避责任,甚至一蹶不振,很容易发生毁灭性的打击。调查发现,42.1%的学生认为集体主义原则是“我们为人处世所必须遵守的准则”,13.2%的学生认为“遵守的前提是不损害自己的个人利益”,32.8%的学生觉得“没这个概念,现在都只为自己打算”,从中可以发现,集体主义原则虽在“90后”大学生当中得到了认同和接受,但是在选择上仍存在偏差,他们更多地关注自身的现实利益,在处理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的时候,极少数学生会牺牲个人主义而选择集体主义,绝大多数学生是主观为自己,客观为别人。因此,他们强调对自我的尊重,强调对自我价值的实现与追求,勇于开拓创新,渴望得到师长的肯定;但是在竞争激烈的社会环境中,集体主义意识淡薄,缺乏奉献精神和团队精神。

2.2 责任意识缺乏,行为动机功利化

当前,独立学院“90后”大学生更多关注自身的现实利益,在道德价值方面的选择上也同样出现多元化倾向,由此产生的直接后果就是他们在价值观取向上呈现出明显功利化,缺乏责任意识。他们更在意每个生命个体的努力付出,以及这种付出所获得的回报,而往往忽略作为集体一份子所承载的历史责任和社会公共职能,只停留于个人名利得失,忽视了自身对社会的责任和义务。调查发现,42.3%的学生认为“有社会责任感,但是比较盲目”,33.3%的学生认为“当代大学生自我意识太强,责任感比较缺乏”,24.4%的学生认为“青少年社会责任感要在困难关头才会看到”,可以看出,大部分“90后”大学生对社会责任感有比较明确的认知,但也存在一小部分青少年对社会责任感现状比较不乐观。例如:在协和学院“90后”大学生中就存在入党动机功利化,思想不端正等现象,某些学生为了自身毕业后能考上公务员,进入事业单位,留在经济发达的大城市而不惜一切代价入党,而缺乏党员最起码的实事求是和大公无私的精神,甚至有些学生成为党员后思想松懈,工作怠慢,学习不思进取,安于现状,没有担当起作为学生党员应有的责任,对其他同学产生极其恶劣的负面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