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网教学习培训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国家对于在职教师的培训越来越重视,每年投入大量的国培等各类培训项目经费,但培训效果却不尽于人意。这是因为在职教师半生不熟的知识结构造成的,不怕不懂,就怕一知半解告诉我们传统的课堂学培训模式,是导致在职教师培训热情不高,培训目标参差不齐的主要原因。因此,网络研修、校本研修、乡村教师工作坊等依托网络教学的培训项目成为当前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资助的重点领域。近年来,我校也适时提出通过建立教师在线培训工作坊和一体两翼来破解教师培训瓶颈,一体是以教师自主校本研修为主体,两翼分别是远程培训和集中培训。这些都迫切需要网络在线培训平台的技术支撑。
根据培训目标和教学系统的建设要求,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个性化推荐学习的在线课程教学平台的设计与实现技术。基于个性化推荐学习的在线课程教学平台系统是一个跨平台、跨数据库、可扩充和可移植的系统。系统通过智能学习到访者的特征和使用痕迹,调整使用者的学习内容和训练题库,同时,根据使用者的学习情况自动分析使用者的潜在学习需求,推送课程知识,供使用者自主选择学习。大部分的教学资源和信息资源采用网络数据库存储, 充分利用和整合网络资源的有效利用。
一、相关工作
本系统平台的核心技术是通过关联规则挖掘来实现个性化推荐学习课程知识。个性化推荐服务被广泛应用于数字图书馆、电子商务、新闻网站等各个领域中。个性化推荐服务根据用户兴趣的相似性来推荐资源,通过研究不同用户的兴趣, 主动为用户推荐最需要的资源。个性化推荐技术主要有三种:基于规则过滤技术、基于内容过滤技术、基于协作过滤技术。该项技术是提高个性化、自主学习的一种重要手段。近年来,随着数据挖掘领域的拓展,利用关联规则实现基于规则的过滤推荐成为主流。文献提出了一个简单高效的关联规则和序列模式挖掘算法Predictor,该算法具有较快的响应速度,可以满足实时页面推荐的需要, 同时该算法还可以进行增量挖掘。文献Weiyang Lin 等也是提出一种高效的关联规则算法来实现个性化推荐。
关联规则也称为关联模式,关联规则挖掘发现大量数据中项集之间有趣的关联或相关联系。是一种较好的信息推荐方法。是形如:A(年龄(X,20...30),职业(X, 学生))B(购买(X,笔记本电脑))的形式。挖掘算法首先由Agrawal 等提出来和研究,Agrawal 等提出基于频繁项集的剪枝算法分为两个阶段,首先找出所有的频繁项集,然后由频繁项集产生强关联规则,这些规则必须满足最小支持度和最小可信度。支持度(support):P(AB),即A 和B 这两个项集在事务集TS 中同时出现的概率。置信度(confidence):P(B|A),即在出现项集A 的事务集TS 中,项集B 也同时出现的概率。同时满足最小支持度阈值和最小置信度阈值的规则称为强规则。给定一个事务集TS,挖掘关联规则问题就是产生支持度和可信度分别大于用户给定的最小支持度和最小可信度的关联规则,也就是产生强规则的问题。为了降低个性学习推荐系统的研发难度,本系统引擎模块通过接口调用比较著名的成熟开源数据挖掘平台Weka 实现相应功能。
二、系统平台设计
整个系统划分为课程资源管理、系统管理、个性化学习推荐和互动管理等四个子系统,每个子系统包含若干功能模块。
三、系统核心技术的实现
(一)学习行为捕获
学生的在本平台系统中的学习行为主要体现为其在平台上的访问行为上,包括页面浏览行为和超链接点击行为,比如,用户在各个页面之间的跳转关系、在单个页面上的鼠标、键盘操作的访问行为。用JavaScript 脚本即可跟踪和记录学生用户在系统内的访问行为,从而捕捉到用户先后浏览过的知识点和资源、浏览时间和持续时间等信息,这是获取用户个性化信息的关键的一环。获取用户浏览的知识点和资源行为目的是为了分析该用户是否真正学习过该知识点和资源,共学习了多长时间,以供后期的推荐做参考。
(二)学习行为识别
考虑到可能存在用户只是误访问了知识点和相关资源,或者因各种原因访问了但只匆匆一看,则这种情况并不能算正在学习过该资源,所以不能将用户点击过的知识点和资源记录都保存,否则就会严重影响数据的准确性。所以需要计算并判断用户在知识点页面停留的时间来确定用户是否学习了知识点和对应资源,如果超过了预定的时间,就获取用户的编号、用户学习的知识点的编号保存为用户学习日志数据表一条记录。另外,为了方便后期进行数据分析和挖掘,可把知识点编号构建成字符串类型的数据存储到数据库用户学习行为表里。在这里,通过加载课程页面时执行一个Ajax 方法,在Ajax 异步请求方法里面加入定时器setTimeout,在定时器规定的时间内发送一个请求调用后台的方法并把相关参数传递到后台,后台就把数据保存进数据库里面。系统实现时,假定学生浏览访问该资源的时间大于等于五分钟(300000 毫秒)即可认为该学生学习过对应知识和资源,对于用户已经学习过的知识点不会重复记录,在后台代码加了判断。
(三)个性化学习资源推荐
首先获取用户的学生注册的基本信息、在线练习测试成绩、学习行为记录数据等进行预处理后,通过调用Weka 进行分类和聚类确定学生所属群体,然后将学生注册的基本信息、在线练习测试成绩、学习行为记录数据与互动管理子系统中的评论信息、评分信息和教师标导信息结合构建事务集,并调用Weka 的数据规范化处理和关联规则挖掘算法进行数据正则化处理与数据挖掘,发现给定置信度和支持度的描述用户学习兴趣的规则,以及挖掘学生学习的技术路线图然后进行用户匹配和信息推荐,向当前访问学生用户推荐可能感兴趣的知识点和教学资源,最终实现个性化学习推荐。
为提高教师信息素养,沧州中小学骨干教师利用假期进行集中,培训方式采用“你讲我听”大课堂方式。但培训范围小,培训内容针对性差,老师参与意愿不强。地处偏僻农村教师更因为资金不到位、培训时间短、底子薄弱无法参与。该如何进行改进?应创造一种能有效将集中培训与个人专业发展相结合,跨地域、没时间限制,方式多样、多级培训的模式。因此,网络培训模式应运而生。
一、网络培训优势分析
网络培训是基于现代信息技术,构建动态、开放互联网络培训平台,开展教学指导、交流、沟通、研究的培训模式。网络培训是一种新型培训模式――能实现一种资源共享,随时随地地参与学习,是现有集体培训的延伸。网络培训模式优势是非常明显的。
1.成本低,参与性强
假设在假期组织一次市级集中培训,参与人数200左右,3天唐丽芳刘风华时间,人均费用400-500元,加上培训学校的费用,一般需要花掉5~11万。代价高,学员经常反映效果不理想。通过网络培训平台只需电脑和互联网络的一次性投入,教师不用出门,根据个人掌握知识层次随时在网上学习知识,与在线教师进行咨询问题、探讨主题。这样既节省了出差的费用和时间以及电话的使用次数、纸张及印刷费用、缩短师资培训的周期,也扩大了教师的参与面,使得学习者更快的获得更多地学习资源,提高学习效率。同时解决了学校资金困难,教师无法进修学习的问题。
2.突破时间和地域限制,交流快捷
培训网络平台具有资源共享,透明度高,消息更新及时,沟通快捷、突破地域与时间限制等特点,可以解决众多教师参加培训时间不一致的难题。利用网络平台让众多教师聚集一起,围绕同一培训专题,通过评论、博客、QQ群、微博等方式发表自己的看法,相互探讨、共同研究。利用文件上传系统,提交作业,来达到培训监管的目的。
3.资源高度共享,信息多样化,交互性强
中小学教学资源缺乏,没有针对性,成为影响信息技术在教学中应用的瓶颈。培训平台资源来自不同渠道:互联网、专业课件公司、国家推广课程,或者不同地区、不同学校间的教学应用资源,将这些资源共享,整合最佳资源供教师使用,减少重复人力、财力的投入。
传统的培训活动,主要是专题方式――专家说、教师听为主;信息采用语言或文字。在网络培训平台中培训信息可以是文字、图片、动画、录音、视频、录像,还可以是现场实时的文字、语音、视频三者融合为载体的形式。
在网络培训平台培训可以是互动方式。每位教师都可以在网上针对探讨的内容随时畅所欲言。对解惑的知识提出问题,寻求别人的帮助,使每个人都能从中获益。也可以把自己课堂教学录像、案例、经验上传到网络教研平台,让更多的老师观看、讨论,找出自己的不足,快速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在这里我们每个人既是培训中的学生,又是培训中的老师。
4.共享集体智慧,快速提升教师信息素养,促进自我专业发展
在网络培训平台中每位教师利用博客日记或微博,自己积累的教学观点、经验及案例;也可以把从互联网中搜索的成功案例进行共享;也可以集体共同制作优秀的教案或者课件。而这些资料在网络中是长期保存的,教师在教学或学习过程中遇到问题,随时随地进行搜索、下载与学习。每位老师可以根据个人需求选择相应主题进行学习,以最快的速度了解最新的主题动态及别人的回复和研究的进程。
在网络平台可以使得每个人都能共享集体智慧。以平等、自愿方式进行探究式学习,从而激发教师自己强烈发展意愿、提高自身反思能力,达到相互促进和提高,快速提升自身信息素质和教师专业成长。
5.多方参与,形成“自组织”学习共同体
“自组织”学习共同体是在一种相互开放、信赖、平等、自愿基础上建立的团体。在这个团体中每个成员之间是合作关系,需要积极协同解决问题。通过同伴互助、自身努力来达到提高个人能力目的。
在网络培训平台中每位老师可根据专业发展方向形成“研究自组织”学习共同体。该组织存在形式可以是QQ群或博客圈、论坛。活动方式灵活多样,可以小组语音、网络会议、文字交流、邮件群发方式进行。组织成员可以是同一学校的同事,也可以跨地域跨级别教师构成,结构松散、自由而且灵活,人数没限制。
二、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几个月的培训让我受益匪浅。授课老师们讲解的内容、深远的眼光和他们在高职教育中作出的成绩,让我觉得我们在高职教育中,要更多的去学习和应用一些新名词、新方法、新资源。有些对我来说还很陌生的新事物,他们已经在使用,我为他们敢于创新、敢为人先、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所折服。
本次高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专题网络培训主要从科技与教学--信息时代的教与学特征;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的系统化研究:理论探索、技术构建与组织变革;如何打造好PPT、微课设计与制作;信息技术与高校教学模式创新;以学生为中心的课程教学设计;信息时代的网络教学支撑环境与教学资源建设等。
通过此次培训,我感悟到,我们的社会已经进入了非常发达的信息时代,飞速发展的信息技术也广泛应用到了教育事业。信息技术使得学校的教学环境,有了新的突破和发展;信息技术也将成为辅助学生学习的重要学习手段。它使得知识的传递形式不再仅仅局限于教师的单方面传授,学生硬性的学习;其表现形式也不仅仅局限于教科书上,学习形式更不再是单调硬性的被动接受,而是凭借信息技术这一现代技术,多元化的获取学习知识。
信息环境下的教学模式不但要突破传统的教育模式还要契合新的教学观念,体现“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将学生的学习心态由“因任务而学习”转变为“因喜欢而学习”。体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导地位,加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性;同时也丰富了学生的学习途径和学习内容。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是需要多方面共同努力的,这其中不仅仅是学生自己需要努力,老师和学校的环境都要全力的配合。
教师应该积极参与到信息技术相关内容的课程运用,或者说是教师自己在精神上和心态上意识到信息技术教育的必要性,从而主动的,多接触、多学习现代信息技术、多媒体技术等;做到可以轻松地将信息技术融合到教学当中;在教学过程中,大力渗透信息技术的必要性,为学生的建立自主学习的心境。教学过程中应时刻想着将信息技术应用在各个教学阶段。教学过程是否全面优化,关系着教学结果的质量。在传统教学中,由于课堂的教学媒体单调,无法完全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容易导致学习效率降低。而现代信息技术则可打破这些局限,为学生创造一个多样的、丰富的、生动的学习环境,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关键词】混合学习 教师培训 应用
教师培训一直都是教育部门非常重视的环节,只有教师的水平提升了,才有可能培养出优秀的学生。但目前占主导地位的培训模式还是面授模式,由于教师工作的特殊性,这种培训模式的弊端越来越明显:针对性不强,效果不明显等。采用混合学习的模式,可以对此弊端有较大程度的克服,因此需要对这种新的学习模式的应用进行深入研究。
一、混合学习在教师培训中的应用现状
混合学习是将面对面的课堂学习和在线网络学习相结合,因此它也能把这两种教学模式的优点结合起来。但要实现混合学习的培训模式,还需要具备多方面的因素。目前混合学习的研究结果如下。
一项对教师培训的调查表明,3成左右的教师培训项目中没有网络培训或很少有网络培训。主要原因是除参加少数国家级培训或省级培训外,更多的模式是校内本地小型培训,这种培训仍以集中面授培训为主,网络很少用。
目前混合学习的网络学习平台上涵盖了很多资源,包括在线学习、教师课件、资源共享、教学录像等,教师可以在网上按照自己的需要强化学习,这在很大程度上节省了教师培训的时间。但目前的培训网站上没有交互功能,需要进一步开发更优秀的网络平台服务于教师培训。
对教师最近三年的主要培训方式的一项调查结果表明,只有不到四分之一的教师培训模式为混合学习模式。面对面培训模式占据的比例超过了四成,单纯网络教学也占到了三成,这表明以混合学习模式为主要培训模式的比重还很低。调查同时显示,接近六成的教师参加过混合学习的培训模式,这表明混合学习虽然还不是最主要的培训模式,但各地教师培训管理部门和培训机构都已经开始向混合学习的培训模式靠拢。
二、采用混合学习模式,提升培训效果
混合学习模式的出现使传统面授培训存在的问题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解决。混合学习,是一种新型高效的、低成本的混合型培训模式。它将传统面授培训模式和网络教学模式结合起来,在教学过程中,对被培训者进行有益的引导和启发,让被培训者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让被培训者在整个培训过程中占据主导地位,从而获得最佳的培训效果。
以教师传统面授培训和混合学习培训时间与效果比较为例,阐述混合学习模式的优越性。如果面授培训需要七天时间,则教师要凑出来七天的时间到培训现场听讲,前面已经讲述面授培训的弊端,单从培训时间上就很难保证培训教师的出勤率,这无疑又使培训的效果大打折扣;如果改为混合学习模式,七天的面授就变成一个月的网络培训课程和两天的面授课程,教学时间拉长了,不再是集中时间的灌输。教师可以自己安排时间在网络上学习,参与感会增加,学习效果也会变好。两天的面授时间,刚好给教师一个机会,把在网络学习上遇到的难题与培训教师或者其他人分享,顺利解决难题。面授的时间不多,出勤率也能得到保障,这种混合学习的培训模式得到了教师们的普遍认可。
但混合学习对教师的要求提高了。教师需要自己安排时间,主动地融入学习中去,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同时还要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日常的教学活动中,遇到问题也可以在网络上同其他人进行交流,而这些都需要教师有足够高的积极性。
混合学习同时也可以避免很多问题,解决单纯面授培训和单纯网络培训的弊端。它可以避免在网络学习和课堂教学整合中片面强调网络学习的优势而忽视课堂教学,可以避免传统教学中以老师为教学中心而忽视学生的互动参与,也可以避免刻意追求网络媒体上的丰富教学内容而忽视传统媒体的内容。
三、混合学习模式的应用带来的改变
几千年来,人们学习的知识都来源于师者教授书本的内容,这种形式在现在依然占据着主导地位。混合学习的出现必将在将来改变这一状况。网络上丰富的资源,使提问者可以有多个问题的答案选择;在网络聊天群里,把需要解决的问题说出来,大家一块讨论,一块得出答案,这比传统教学来得更加方便和快捷;教师对自己所要讲述给学生的内容可以更大限度地进行扩充、整理。混合学习不仅要让教师学好,还会监督教师在网络中对所学内容进行考核,教师再不能是上完课就没事了的状态。培训者能在网络上指导学生,更加便捷,不受空间地点和外界不良环境的约束,在场地和路程上都给教师提供了便利。
四、结束语
面授教学在现代社会依然是最主要的教学模式。但在教师培训中,混合教学已经占据了主导地位,它不仅能调动教师培训的积极性,让教师不再因为地点或其他非人为因素受到限制,还能让培训时间相对分散,提升培训的整体效果。但混合学习模式要实现更全面更深入的发展,还需要更多教学资源和教学方法的开发、研究、应用。这种模式的大力推广,能让教师培训这一难题得到很大程度的改善,将来也会作为一种优秀的教学模式推广到其他教学领域,让我国教育事业发展水平更上一层楼。
【参考文献】
[1]唐进.混合学习模式在大学英语教师信息技术培训中的应用[J].现代教育技术,2009,19(03):126-129.
[2]张玉倩,郑春厚.混合学习模式在小学英语教师培训中的应用研究――以广东省番禺区小学英语教师培训为例[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2(04):48-50.
关键词:混合学习;微课程;教育技术
1基本概念
(1)混合学习概念。混合学习(Blended learning),是教育领域出现的一个新名词,但它的理念和思想却已经存在了多年。根据美国Learning circuits的解释,Blended learning被认为是在线学习和面授相结合的学习方式。Driscoll(2002)曾对混合学习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论述,她认为混合学习意味着学习过程可以是“基于Web的技术(如虚拟课堂实况、协作学习、流媒体和文本)的结合(或者混合),以实现某一教学目标;是多种教学方式(如建构主义、行为主义和认知主义)和教学 技术(或者非教学技术)的结合,共同实现最理想的教学效果;是任何形式的教学技术(如视频、CDROM,基于Web的培训和电影)与基于面对面的教师教学培训方式的结合;是教学技术与具体的工作任务的结合,以形成良好的学习或工作效果。混合式学习是学习理念的一种革新,这种革新会使得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改变,教师的教学模式、教学策略、角色也都发生改变。
(2)“微课程”涵义。“微课程”是指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内外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重点难点疑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教与学活动全过程。微课程简称“微课”,它的核心组成内容是课堂教学视频(课例片段),同时还包含与该教学主题相关的教学设计、素材课件、教学反思、练习测试及学生反馈、教师点评等辅教学资源,它们以一定的组织关系和呈现方式共同“营造”了一个半结构化、主题式的资源单元应用“小环境”。“微课”的教学时间较短,时长一般为5~8分钟左右;另外它的资源容量较小,一般在几十兆字节,加之其支持网络在线播放的流媒体格式,非常适合信息化环境下,借助计算机终端和移动终端、利用碎片时间进行移动学习和泛在学习。
(3)“微课程”资源内容。微课程资源包括音视频资源、三维动画、二维动画以及图片素材。根据需要,结合具体知识点可以拍摄教师某一章节的授课视频和教学过程、也可以制作三位立体的虚拟仿真或者二维空间的时间序列动画,当然也需要一定量的图片展示、文本等素材资源。根据不同的资源,选取适当的开发工具,进行微课程的资源开发。
2培训前期准备与分析
2.1培训内容分析
(1)课程内容的针对性、实践性。教育技术技能培训(以下简称技能培训)内容具有针对性、实践性等特点。技能培训内容大多与多媒体技术、多媒体软件、网络平台等信息技术相关,指向性和针对性较强,但内容又不是那么深奥难懂。比如,Office办公软件的应用技巧、Photoshop图像处理软件的使用、质量工程平台的使用以及办公自动化平台的使用。培训内容既有理论性概念的理解和掌握,但是更注重操作过程中的实践性。
(2)学习主体的积极参与性。由于技能培训的操作性特点,它更强调学习主体的主动性和积极参与性。没有学习者的积极参与,就不能达到技能培训的目的,教师应用教育技术实现教学优化的效果就大大降低。培训过程中学习主体的积极参与更有利于培训知识的习得和实践经验的内化。
(3)知识的经验性和内隐性。技能培训更多的是操作技能与实践经验的培训,这种培训内容的操作性和经验性具有更多的内隐性,是一种操作的体验性和经验性,有时这种操作性和经验性是难于用语言表达和传递的。
2.2学习者特征分析
我们的培训对象是在校教职工和行政人员。一线教师对教育技术需求强烈,尤其信息化环境下的多媒体授课尤其明显;办公自动化装配后,需要对行政人员进行办公自动化使用培训。由于是医学类院校,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水平存在差异化,教师的信息技术素养也高低不同。
2.3培训模式分析
在教育培训中常用的模式有面授模式、网络――面授以及网络――网络模式,这几种培训模式都有其优点,面授模式更能体现现场感,师生在同一环境下沟通交流更直接和便捷;网络―面授模式结合了信息化环境和传统面授模式的优势,是一种混合模式的培训。网络―网络培训模式是网络环境下的培训模式,全部借助信息化环境和资源实现,对硬件及师生的信息素养要求较高。笔者以为混合式培训模式是基于混合学习借助网络等虚拟环境构建起来的培训模式,这种模式是学习方式、学习资源和学习环境的混合,通过对资源、环境和学习活动的重新整合,实现最佳的培训质量与效果。
3基于“微课程”资源的混合学习培训策略
3.1集中培训与学习过程中微课程资源的应用
短时集中理论培训与学习和现场实景操作实践与指导相结合。这种面对面的培训与学习更利于海量信息的传递与显性知识的快速习得。可以利用微视频、二维动画和三维动画等微课程资源呈现实景操作的过程,可以反复播放和演示操作要领及细节,通过微课程资源,尤其是微视频资源的使用能更直观的再现培训内容,既节约成本又提供培训效果和质量。包括微视频在内的微课程资源除了作为培训资源用于课堂教授的内容呈现外,它们也可以作为独立的资源供学生学习交流之用,也可以作为在线的学习资源库的子资源,用于网络环境下的学习。
3.2网络环境下混合培训过程中微课程资源的应用
(1)显性知识的呈现。借助网络平台扩展集中培训的功能,实现知识推送服务。在这个区域主要仍是知识的呈现和信息的传递,这些知识是外化的可以表达和交流的显性知识。这些外显的易于表达的知识通过微课程资源中的图片资源、动画资源或者视频资源呈现,实现更加震撼的视觉冲击力。为了更加便捷的实现显性知识的呈现,可以采用超链接和直接通达的教学内容推送方式,以快速查找相关知识内容。
(2)基于实情案例的学习可以将将软件和平台的使用方法和常用技巧做成一个实情案例,用该实情案例进行教学培训,具有更直观和形象的教学和学习功效。依照此案例,设定类似的故障情景、引导学生根据个人认知和先前经验处理问题,通过这种设定情景、情景化及去情景化的方式来训练和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最终达到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和知识的习得及经验的获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