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生态文明建设意见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 水生态;防洪;城乡供水一体化
中图分类号TV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4)122-0090-02
1基本概况
临邑县位于,鲁西北平原德州市东南部,南北狭长,全境南北长58.5km,东西宽30km,土地面积1016km2。全县共用12个乡镇(街道),855个行政村,总人口53.8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2.68万人,农业人口41.12万人,地势由西南向东北倾斜,地面坡度南北方向,地形地貌受古河道迁徙泛滥影响比较复杂,具体形态可分为:河滩高地、高坡底、平坡地、洼坡地、河间浅平洼地、背河槽状洼地,冲击扇形地、沙质河槽地等8种微地貌类型。
临邑县共有三大河系过境,其中马颊河流经临邑县最北端,与乐陵县隔河相望;徒骇河流经临邑县最南端,是临邑县与齐河县的分界河,德惠新河从临邑县的北部跨49乡镇(街道)办事处,是临邑县主要排洪河道,另外临邑县还有13条主要的县级河道。临邑县相继实施了河滩水土保持、全国小农水重点县、高标准农田建设,生态河道整治、城乡供水一体化、利民水库的修建、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水环境综合治理等一大批水生态工程,建立了防洪除涝,城乡供水,水生态保护体系等一系列利民工程。
2存在问题
2.1水资源管理供需矛盾
近年来,临邑县主要依靠调引黄河水和开采地下水支持全县各用水需求,随着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水资源需求总量不断增加,以及水资源无序开发利用,水污染不断加重等因素影响,造成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已成为制约全县可持续发展的“瓶颈”。临邑县属严重缺水地区,当地水资源总量为1.46亿立方米,人均占有量只有277m3,占全省的47%,全国的8%。临邑县年需水总量为3.9亿m3,在现有工程条件下,年可供水量3.5亿m3(含调引黄河水2亿m3),尚缺4000万m3。“水少、水脏、水浑”俱全,资源型、水质型缺水型俱全。水量充沛,这是积极争取黄河水的结果,临邑县二、三产业缺水严重。作为临邑县主要客水来源的黄河,近年来由于调水调沙,主河道水位降低,而原有引黄工程引黄能力下降,引黄难度进一步加大,黄河水不可靠的局面将长期存在。因此,临邑县水资源供需缺口将会越来越大。
2.2防洪除涝工程体系不完善
经过六、七十年代按照“64年雨型”除涝,“61年雨型”防洪标准对主要干流及其支流进行扩大治理,临邑县排水体系基本形成,但是,经过四、五十年代的运行,大部分建筑物工程老化严重,管理设施、建筑标准已不能适应现在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临邑县由于受财力限制,中小河流治理难度投入不足,群众投工投劳对中小河流治理大幅度减少,而政府主导的河道疏浚投入机制和管理体制未及时建立和健全,大部分中小河道多年未实施清淤,多数支流二三十年以来未经过治理,只有个别支流进行了局部治理,淤积问题十分突出,排涝能力大幅度降低,工程遗留问题逐年增加,给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造成了极大威胁。临邑县防洪的河道淤积严重,险工护岸经多年运行,老化失修;穿堤建筑物多,且损坏严重;河道存有大量阻水物,个别堤段损坏严重;城区排水设施不健全。
2.3农田水利基础设施较薄弱
农田水利设施不足,工程老化失修严重,季节性、工程性缺水问题突出。现有支渠以下工程配套较差,有的支渠交界处没有设置进水控制建筑物,渠道大部分采用传统的土渠输水,大水漫灌的方式,灌溉水利用率低,仅在0.5左右,浪费水的现象十分严重。工程建设前期规划不够深入,部门配合意识不强,工程建设存在很大的盲目性、随意性,导致在工程技术合理开发和社会经济效益等诸多方面不能互相兼顾,工程重复建设多,半拉子工程多,以及工程纠纷多,造成了规划无序、施工无质、科技含量低,存在很多工程隐患。
2.4水生态体系不够完善
由于污水收集系统不完善,区域内造纸厂、碳素厂等一些污染企业,污染处理设施不当,部分生产生活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河道,致使河道污染严重,严重影响农业的灌溉。
2.5水生态环境建设任务繁重
临邑县的河流大部分为季节性河流,旱季水量严重不足,生物多样性较低,河道两侧多为直立挡墙,缺少绿化,美化景观。
3提出的建议
3.1 着力加强水资源基础与能力建设,平原水库建设。
3.2防洪除涝工程建设
生态河道工程。包括城区河道工程,德惠新河治理等项目,主要河道以马颊河为中心,以满足防洪为前提,以现有河道为基础,以恢复生态保护环境为主题,治理开挖徒骇河、德惠新河、马颊河3条骨干河道,废除土马河、沙河,改东西走向支流为南北方向,开挖禹临河、引徒总干、春风河、三分干、北四分干、尹家干沟、临商河7大支流和二级支流10条,配套沟网1779条,总长2404.8km,形成纵横交错,干支相连的防洪排涝网络,并且在德惠新河上建立了橡胶坝,抬高了河道水位,为德平镇饮用黄河水创造了条件,解决了北部农业用水供需矛盾,并且标志着临邑县有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工程水利向资源水利转化的一个发展方向。由于橡胶坝的建立,临邑县的水面由梯级水面两岸绿化,形成了由碧水、蓝天、香花、绿树组成的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减少了水环境污染和沿河垃圾污染,有利于美化城乡环境、调节气候、净化空气、涵养水分实现了治理段的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因此,橡胶坝的建立使德惠新河成为一条集经济、生态、景观于一体的河流,真正成为临邑县的生命之源。
3.3城乡供水工程
多年的探索与实践证明以黄河水作为水源,利用日益完善的引黄渠系,充分发挥平原水库的调蓄作用,大力发展农村集中供水,是解决临邑县高氟、高碘、高盐区的最根本,最有效的途径,因此,临邑县依托原有引黄工程,投资25780万元建成了利民水库,蓄存黄河水,建设集中供水水厂,实现规模化供水。临邑县人民在2014年以后,所有村庄全部纳入水库供水范围,使全县所有农村群众都喝上与城市居民同源、同网、同质的黄河水,彻底让临邑县人民告别了世代饮用的高氟水、苦咸水等难以有良好水源的地下水。
3.4构建水生态保护体系
1)临邑县的水土保持工程建设全面贯彻“水保先行、旅游、休闲、娱乐、观光于一体的思路,新建省级水利风景区1处,县级风景区3处。坚持小流域治理技术路线,大力推行“上粮―下鱼―中环树”和“猪―沼―菜”生态治理模式,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0km2,治理项目有整地改土面积2800km2,建设防护林1600km2,经济林800km2,草坪建设700km2,新建生产桥200座,恢复和改善水土流失区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条件。建立健全水土保持监测网络,积极开展城市水土保持,大力推进水土保持生态修复试点建设。
2)河道治理与水系生态修复
从水利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水利服务于全社会的角度出发,立足于解决全市水资源地域分布和时空分布不均问题,全面规划、统筹兼顾、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构建供排贯通,防洪排涝供水一体化网络。
临邑县河道治理与水系生态修复工程共治理河道17条,治理长度275.8公里,其中衬砌长度62.7km,工程土方1307.9万m3,石方12.3万m3,共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0km2,治理项目整地改土面积2800km2,建设护林1600km2,经济林建设800km2,草坪建设700km2。
4保障措施
4.1加强规划管理
全面贯彻落实新时期的生态文明建设,成立由县长任组长,分管副县长任副组长,有关部门和乡镇(街道)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水生态文明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水务局,具体负责水生态文明建设的组织协调,确保水生态文明建设工作规范、高效、有序开展。
4.2切实抓好水生态监督管理
水生态监督管理试行地下水位纳污容量和科学用水量预警管理,设立预警限采,禁采水位纳污容量警戒线和不同级别的供水预警管理,严格控制地下水开采,恢复和改善水质,科学提出水功能区排污总量限排意见,进一步完善水质监测网络,水质未达目标要求的水功能区不准再新建或改建排污口,重要水资源开发利用区严谨设置排污口,决不能破坏生态水利环境
摘要:党的十将生态文明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建设的总体布局,这是党从新的历史起点出发,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本文通过对生态文明建设背景的分析,剖析泰州市当前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的难点与不足,厘定泰州生态文明建设的重点,提出确立一个战略、提升两个质量、实现三个转变、坚持四个注重的建设路径,旨在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决策参考。
关键词 :生态文明;主要成效;矛盾问题;有效路径
一、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
1.国际背景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反映人与自然和谐程度的新型文明形态。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走一条经济、社会、环境三赢的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文明之路,已成为世界各国共同遵循的理念和追求的目标。发达国家在经济领先的同时,十分重视生态环境建设。新加坡1992年就制订了绿色计划,2002 年又提出了到2012 年的新绿色计划;美国1996年制定了面向21世纪的可持续美国计划;欧盟1998年确定了建立绿色欧洲的发展战略;日本1999年提出“环境立国”的新国策。以森林覆盖率为例,发达国家普遍在20 %-60 %之间,如日本为66.8 %,美国为23 %-29 %,德国为30.7 %,法国为27.3 %,芬兰为65.8 %,均远远高于我国水平,这些现代化国家都把走向生态文明看作是提高二十一世纪国家综合竞争力的关键。
2.国内背景
改革开放以来,以GDP增长为导向的粗放型增长方式,使得我国在取得举世瞩目发展成就的同时付出了高昂的生态成本和经济成本。2012年,党的十报告首次将生态文明提升到更高的战略层面,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江苏省第十二次党代会也把“生态更文明”列入全省奋斗的重要内容,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两个率先”的重要标志,提出打造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的战略目标。为促进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1999年,泰州市提出创建生态市的设想并迅速实践于建设层面。2012年,泰州市生态文明大会提出“生态文明建设‘三步走’(即2015年创成国家生态市;2017年建成生态名城;2020年在全省率先建成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的战略目标,回应了十报告中“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的总体要求,将“生态更文明”列入全市建设的重要内容。
二、制约难题
总体来说,人多地少、资源缺乏、环境容量小的现实市情,人均GDP超过1万美元、经济发展处于转型升级关键期的现实阶段,发展在省内前有标杆、后有追兵的现实态势,决定了泰州市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着诸多难题。
1.经济结构与增长方式的制约
经济发展与结构调整的矛盾。总体看,泰州虽已进入后工业阶段,但产业结构不合理、粗放型增长的问题依然存在。一是产业结构偏重,2013年泰州三次产业结构为6.8:52.4:40.8,对环境污染小的第三产业比重仍然较低,重工业产值占工业经济总产值比重接近75%;二是能源结构偏重,全市能耗中煤炭和石油分别占一次能源比重的49.6%和46.5%;三是危险废物排放量偏重,化工企业还有450多家,危险废物排放量占全市排放总量的88.5%,成为主要环境风险行业。
资源能源不足及利用效率不高的矛盾。一方面,泰州人均耕地只有0.88亩,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2/3,除水资源外,几乎无石油、煤炭、铁矿石等资源。另一方面,泰州正处于工业化和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对资源能源的依赖强度还将不断增加。而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的水平提高不快、能源循环利用率不高等问题,不但加重了资金缺乏、要素紧张等方面的困难,也加大了产业结构升级和生态化转型的难度。
2.生态规划与制度设计的滞后
生态规划未成体系。如果说传统规划理论是将建设用地当作“图”,环境当作“底”来设计,那么“生态规划”就是对“建设用地与生存环境”的“图底”关系进行了彻底颠覆。其要义不仅在规划建造的部分,更要千方百计地保护好留空的非建设用地。泰州在生态建设方面先后制定了一些规划,但尚未形成体系,距离生态总体规划的标准要求相差甚远。
建设特色尚未显现。当今世界生态名城建设的特点是其问题指向性,而非全面铺开进行生态城市建设,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积累经验、教育公众、彰显特色,并逐渐扩展到对其他问题的解决。比如,日本一些城市的建设重点在于生态工业园和循环经济,而欧洲的一些城市则重点考虑生态社区。泰州的生态建设,也不宜面面俱到、大而全,要在有限的时间、空间和投入中探索一条有特色的生态文明之路。
法律规制有待完善。现行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大多着眼于末端治理,在一些特定领域,如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等方面的法规建设仍是薄弱环节,难以适应新形势下源头预防和末端治理相结合的要求。此外,在社会综合决策中,环境保护部门尚未真正成为经济社会发展各个阶段决策和管理的重要部门,在宏观经济决策中仍处于弱势地位,作用地位仍待提高。
3.环保质量和诉求矛盾的增多
目前,泰州正处于资源环境承载力的高压期和社会环境诉求的高涨期。过去未得到及时或得当处理的环境问题积累下来,各种导致“邻避效应”的设施较易引起居民的排斥,环境资源禀赋相对缺乏、环境承载力弱、环保压力大的问题越来越突出,集中表现为水环境和大气环境等问题。截止2014年上半年,主城区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仅有56%,接近一半的河道是劣五类水质,环境空气质量达到2级以上天数比率仅为58%。而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公众对干净的水、新鲜的空气、洁净的食品、优美的环境等方面的要求却越来越高。近期发生的引江河备用水源异味、靖江市突发饮用水供水中断事件、新通扬运河水质异常等事件都充分表明,环境保护的历史欠账与公众诉求之间的矛盾亟需解决。
4.建设投入与设施配套的不足
投入不足,基础设施不配套是农村生态建设的薄弱环节。“环境保护投入占GDP 比重达到3.5%”是国家生态市考核验收的一项硬性指标,江苏省生态文明建设规划也明确要求公共财政每年用于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支出的增幅必须高于经济增长速度和财政支出增幅。而我市部分市(区)生态建设投入不足2%,导致基础设施建设、环境污染治理方面欠账比较多。目前全市建制镇污水处理设施覆盖率实际只有61%,部分乡镇污水处理设施建成后配套管网建设不同步,长期没有废水接入处理,成为“晒太阳工程”。由于配套管网铺设不到位,部分已建成的污水处理厂不能满负荷运行,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目前只有70%左右。乡镇污水处理、生活垃圾转运等环保基础设施建设进展比较缓慢,生态环境承载能力较为脆弱。此外,随着广大的农村地区和工业园区的快速发展,部分地区的环境负荷越来越重,污染排放越来越集中,环境问题显得尤为突出。目前我市大部分乡镇和工业园区未建立专门的环保机构,部分已经建立环保机构的地区存在人员业务水平参差不齐、职责不明确、管理不规范的情况,面对面广量大的环境保护工作任务,基层专业环保队伍亟待建立完善。
5.责任义务与主体意识的淡化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需要多方配合、相互协作的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各界的认同与合作。没有全民的参与,生态文明建设只是“空中楼阁”。调研发现,当前我市生态建设更多涉及的只是政府和企业,主要表现为:一方面,社会公众普遍缺乏对生态建设的认识,资源节约意识、环保意识不够强烈,参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足,参与人数少,参与领域不广泛;另一方面,居民资源节约型的消费方式和生活方式还没有真正形成,对短期的、小范围的、与自己关系密切的环境卫生问题关注度高,对长远的、广泛意义的生态保护问题关注度低,对生态环保工作的长期性、艰巨性、紧迫性认识不足。如果我们不能改变这些状况,设法使每一位社会成员形成强烈的生态责任意识,养成深厚的生态文化教养,就很难将生态文明建设变成每一位社会成员主动参与、积极创造的自觉行为,从而影响我市生态文明的建设步伐。
三、有效路径
如何解决应对好泰州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难题与挑战,把生态文明的理念、原则、目标深度融入和全面贯穿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方面和全过程,在“补上工业文明课”的同时又“走好生态文明的绿色发展之路”,成为今后进一步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重中之重。
1.确定一个“脱钩”战略
2013年泰州确定了生态文明建设“三步走”目标,提出2020年要在全省率先建成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这是一个比单纯的经济增长或单纯的环境保护更具挑战性的目标。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的一个重要标志是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脱钩”,实现所谓“减物质化”的经济增长,也就是要用较少的自然消耗获得较大的社会福利。一般来说,衡量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是否“脱钩”有两种方法。一种是物质使用效率意义上的脱钩或所谓相对的减物质化,另一种是物质消耗规模意义上的脱钩或所谓绝对的减物质化。严格意义上的生态示范区,不仅要求实现经济增长与单位物质消耗或单位污染排放的“脱钩”,还要求进一步实现从相对性脱钩向绝对性脱钩的提升,也就是物质消耗强度减少和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要同步。这是一个极具艰巨性的目标,因为要实现经济增长与资源消耗总量以及污染排放总量的脱钩,需要单位物质消耗强度以及单位污染排放的减少速率在大小上应该相当于经济增长的速率。如果说,在传统经济增长时代,我们的城市发展战略与规划不必去计算这些问题,那么在推行科学发展观的时代,就需要精细地把握这些目标与指标之间的关系。
2.提升两个“指标”质量
环境质量显著改善是生态文明建设取得实效的重要标志。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不仅事关“康泰之州、富泰之州、祥泰之州”的城市形象和品位,也事关老百姓的生活幸福。要加大污染防治力度,加强环境监督监测信息公开,通过“源头严防、过程严管、后果严惩”来有效提升空气环境和水环境质量,确保群众喝上干净水、呼吸到新鲜空气,有良好的生态环境。泰州水资源丰富,要打造生态名城本就离不开做水的文章,要尽快让城市的水“环起来、绿起来、游起来,充分彰显水城水乡的特色风采”。要全面加强水域、农田、湿地、绿地等生态系统保护,高标准建成中心城市北部生态区、原生态长江绿带和里下河湿地风光带。要突出污染减排,强化总量减排统计、监测、考核三大体系能力建设;突出环评审批,严格环境准入;突出环境监管,保持环境执法监管高压态势,更大力度实施“清水工程”和“蓝天工程”,不断提高水体和大气质量。
3.实现三个“要素”转变
(1)生态文明理念的转变。一般来说,一个区域的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规模取决于人均消费活动的多少、与此有关的人口规模、单位产出的物耗和排放即技术效率的高低这三个变量。技术效率改进只是“浅绿色”的进步,真正的“深绿色变革”应是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的总量得到控制。应当看到,当前对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解还存在不少歧见。由于顶层设计不够完善,现有的解决方案还难以应对复杂多样的资源环境问题,急需我们解放思想、转变理念,通过经济社会的全面转型,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从“浅绿色”向“深绿色”转变。
与此同时,还要广泛开展生态文明意识教育,尤其要侧重培育三个群体生态文明理念。一是决策者和规划师。要自上而下地将生态文明的意识和内涵渗透到具有决策、执行和评价权力的各级领导层和规划者,培育决策者和规划师的生态文明理论和素养;二是企业家与工程师。如果企业家和工程师没有生态文明意识,那么工业化就将从源头上输给传统发展模式;三是设计师与策划者。设计师和策划者在产品设计、营销策划的时候有生态文明的意识,可以更加本原地通过广告、服务等促进生态文明的生活化。
(2)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在产业结构上,由工业、服务业和农业共同带动增长的方式替代主要依靠工业带动增长的方式,加强产业规划指导和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促进资源节约型产业项目发展,淘汰技术水平低、资源消耗高、环境污染严重的产业。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大力发展服务业,积极采取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并带动农业发展。
在发展路径上,要处理好生态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关系。离开经济建设抓生态建设犹如“缘木求鱼”,而脱离生态建设搞经济建设则似“竭泽而渔”。生态建设要把环境承载能力作为经济发展的基础条件,运用资源、环境、生态等红线进行调控和倒逼,用人力资本和技术进步支撑的增长方式替代由更多地依靠资金和自然资源支持的增长方式,依靠科技进步和人才力量增强能源资源节约能力。
在资源利用上,要激励社会经济行为主体不断加强环保资金投入和技术创新,努力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并尽量利用循环再生资源,通过发展绿色产业获得新的经济效益。由“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反馈式循环式过程替代“资源—产品—废弃物”的单项式直线过程,逐步形成“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的经济增长方式。
(3)监督参与形式的转变。强化社会监督。公开环境质量、环境管理、企业环境行为等信息,维护公众的环境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对涉及公众环境权益的发展规划和建设项目,通过听证会、论证会或社会公示等形式,听取公众意见,接受舆论监督。2014年2月,全市第一个市级环保民间组织---泰州市环保联合会正式成立,在宣传环保知识、弘扬生态文明理念、维护群众环境权益、加强政府部门与社会群众的沟通联系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推动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不应只是少数社会精英所追求的理想。要解决好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合理程序、有效渠道和各种方式,提高人民群众的参与能力。公众必须具有一定的生态科学知识,了解国家和地区的环境保护标准,才能产生合理保护自己生存环境质量的意愿;公众也必须了解社会发展的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目标以及地方生态文明建设的规划,才能切实对绿化用地、公园改建、环境治理等的建设和维护提出关键意见;公众更必须培育自主创建生态文明的能力,才能促进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合理兼顾的民心工程得到蓬勃发展。
4.坚持四个“领域”注重
(1)注重规划引领。编制生态建设规划对生态建设极其重要。美国克里夫兰市的精明增长策略、澳大利亚的阿德莱德“影子规划”以及我国杭州市的生态规划,都是以生态文明为目标进行的城市生态规划与建设。只有从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各方面进行综合研究,真正考量环保与发展的关系,为发展划出“留白空间”与“负面清单”,才能最大限度保证规划的科学性。各相关管理部门应共同研究城市的发展规划并落到一张“图”上,才能实现建设型、引导型、管制型等规划的“多规合一”。
生态规划还要求短期中期长期目标相衔接。短期应集中解决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环境问题,控制生态敏感地区范围,将城市生态基础设施保护控制起来,不因城市的发展扩张而减少和损坏;中期要全面实施生态工程,以拓展绿色产业为重点,实现环境与经济“双赢”的绿色经济目标,初步形成优质资源、良好环境和产业技术创新体系,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基本步入协调发展的轨道;长期来看,则要全面完成生态示范区的各项任务目标,基本实现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2)注重制度创新。从制度直接规范的领域看,要发挥市场机制。一是完善污染物排放许可制,实行企事业单位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二是着重建立完善生态补偿制度,不仅要对重点生态功能区进行纵向转移支付,更要逐步推动市(区)间建立横向生态补偿机制,形成“污染者付费、使用者补偿、保护者得益”的良好导向;三是创新办法,进一步拓宽生态环境建设的资金来源渠道,以社会化、市场化途径解决环境污染损害。
从生态文明制度的表现形式看,要健全法规条例。一是必须强化生态立法和生态规划的引导功能,以制度化、规范化促进生态保护,把生态治理、生态保护、生态规划、生态发展纳入核心职能范围;二是依法行政,从严执法。加大对违法超标污染企业的处罚力度,严惩环境违法行为,不断健全执行机制、加大执行力度,切实做到法规面前人人平等、遵守法规没有特权、执行法规没有例外;三是完善生态监管体制。对于那些对生态环境存在重大影响和破坏的行为主体进行严格的市场追偿制和法律问责制。
从生态文明建设的推进环节看,要完善考核机制。一是建立一个体现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要求,符合经济社会发展的干部实绩考核评价体系,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等体现生态文明建设状况的指标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二是将企业的生产行为对社会的影响和贡献程度加入生态环境考察指标,加强企业生态目标责任考核,并制定有关惩罚和激励措施,加速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增长方式、消费模式。
(3)注重治理优化。树立生态优先的发展理念,加快生态型政府建设。生态型政府建设首先意味着政府的公共治理理念与目标必须从“非生态”的导向向生态维护和促进导向转变,把资源有限性和生态保护作为政府政策选择、执行和评估时抉择的核心标准;其次意味着政府治理方式的转变与创新。政府要发挥管理和调控作用,努力拓展公共资源的供给,如不断完善城市多层次的公共交通系统,优先发展快速公交等;最后更意味着政府部门要率先垂范,做生态环保的先行者和示范者。
创新生态治理的协调机制,形成生态治理的整合效应。一是加强部门协作。在市县(区)层面上,建立跨部门的组织协调机制来加强政策指导,及时解决基层政府生态文明建设中遇到的各类重大问题。如不久前泰兴市的非法倾倒危废案,肇事者被判令民事赔偿1.6亿余元,就与江苏省高院、泰州市检察院的支持以及其他部门的协作密不可分。二是加强区域合作。生态环境问题是一个整体性、全局性、公共性和长期性的问题,只有坚持互惠互利、合作共赢的原则,建立多元联动的跨区域生态合作治理机制,才能建设统一、协调的生态文明格局。
(4)注重发展融合。融入新型城市化。一方面,新型城市化强调城市发展要从空间蔓延、物质浪费转向空间紧凑、物质集约;另一方面,要将城乡生态一体化的统筹发展作为推进我市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城乡生态环境建设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城乡一体化要求真正将人与自然的和谐、环境的可持续利用结合起来,将治理农村污染、节约和高效利用能源资源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目标来完成。
融入新型工业化。泰州处于东部生态盈余城市区,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水平最高的区域。因此,应鼓励有实力的大型企业、有创新意识的中小型企业率先加入生态文明建设先行者的行列,占领价值链高端环节,率先实现发展转型。通过财政激励政策、市场培育措施,鼓励规模工业、鼓励产业发展从高碳经济、线性经济转向低碳经济、循环经济,鼓励一部分企业从事生态产品和生态服务的生产,率先实现泰州地区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
融入新型现代化生活。融入现代化生活倡导可持续消费,鼓励生活模式从拥有转向共享,本质是在不增大环境负荷的条件下提高人民生活的福利水平,而非简单回到原始的生活状态。如果说高物质消耗--高生活享受是发达国家的基本状态,而低物质消耗--低生活享受是发展中国家的基本状态的话,那么我们要打破的就是传统发展模式中以上两个状态的循环,我们要融入低物质消耗--高生活享受的现代化生活。
参考文献
[1]李景源,等.中国生态城市建设发展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
[2]戴星翼,董骁“. 五位一体”推进生态文明建设[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
[3]诸大建.中国发展3.0——诸大建学术日记[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8.
[4][美]威廉·麦克唐纳.从摇篮到摇篮——循环经济设计之探索[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5.
关键词:保护生态;生态公益林;生态文明建设
中图分类号: F326.24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ki.jlny.2015.13.053
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建设和保护好生态环境,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保障。党的十更是把生态文明建设提高到国家“战略布局”中。2014年以来,武宣县提出“美丽武宣,生态乡村”建设,加强本县的生态文明建设,打造宜居生态环境。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加强生态公益林的建设和保护,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组成部分,可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目标的实现。生态文明建设关系到民族复兴和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1]。因此,加大我县生态公益林管理和保护是十分必要的。
1生态公益林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具有重要地位
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在维护生态平衡、提高环境质量以及保护生物多样性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武宣县地处亚热带,黔江贯穿全境,生态区位重要,是珠江流域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经济发展落后,长期以来对生态环境建设投入不足,森林植被受到人为破坏较为严重,局部地区水土流失加重,土地石漠化、水旱等自然灾害频繁发生,严重威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制约着我县的经济发展。武宣县生态公益林面积共24.35万亩,占全县森林面积的25%。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生态公益林有增强森林蓄水保土功能、治理水土流失、防治石漠化、减灾防灾的作用,在改善区域生态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提高森林质量和防护效能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生态文明建设中保护和建设生态公益林的意义可以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1加速生态文明建设的步伐
生态文明建设不仅包括森林生态恢复,还包括节能减排,低碳环保等。生态公益林的管理与保护,是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一项重要内容,由于生态公益林的存在,林内生物多样化得到保证,能够建立林区良好的生态系统,从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步伐。
1.2实现森林覆盖率的稳定上升
进行生态公益林保护和建设,可以不断扩大生态公益林的比重,从而提高森林覆盖率。森林覆盖率上升了,生态环境就会得到相应的改善,从而增强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1.3提高居民的生态意识
进行生态公益林的保护和建设,可能减少山区群众的收入;为了保障山区群众的生活,国家要实行生态补偿机制。因此,要对居民加强生态护林宣传,同时对公益林区进行挂牌保护,将公益林的相关内容附于其上,让居民了解公益林,从而主动保护公益林,提高环境保护意识。
2保护和建设生态公益林的作用
生态公益林具有生态功能,这种功能呈现出动态性、延续性和复杂性[2],最终表现出生态补偿的效果。对于武宣县来说,生态公益林的生态补偿具有以下作用。
2.1生态公益林的保护能够恢复生态多样性
生态公益林的保护和建设,不但对林木进行保护,还要对林下动植物、土壤、微生物等进行保护,这种保护呈现出立体层次感,使空间垂直分布的生物共存于生态公益林内,不但可以恢复食物链的丰富性,还能够将生态补偿功能更好地发挥出来。林内有高大乔木、乔木、灌木、草本、菌类等,动物有脊椎动物、无脊椎动物、节肢动物等。可见,生态公益林中生物具有多样性的特点,而且这种特点具有可持续性和动态性。能够更好地恢复生态系统的调节功能,达到水土保持和降低径流的作用,实现区域小生境的良性构建。
2.2生态公益林的保护有利于资源的储藏和节约
生态公益林的保护,是把林区内的所有资源进行保护,使其恢复原生态的特点,从而促进自然界食物链在无人干扰的条件下得到均衡。在这一过程中,公益林将会减少人类的活动,人类的活动所需要的一切能源和物资都会被相应减少,从而起到节约资源作用。另一方面,生态公益林的保护,林内的资源不再进行人为更新与采伐,而是靠自然界进行新陈代谢。自然界的新陈代谢十分缓慢,不适合环境条件的生物被淘汰掉,而其他的都被保留了下来,经过长期的保护作用,生态公益林内的资源将得到有效储藏,有利于武宣县自然资源的蓄积。
2.3生态公益林的保护有利于推动生态文明制度建设
生态公益林的保护是对林区生态环境和资源进行有效的保护,这种保护作用能够使得公益林内的资源尽可能少地在市场上流动,从而造成一种资源的稀缺性,这种稀缺性最终会提升资源的市场价格,从而使得资源的社会价值不断攀升,从而使资源的生态价值得以货币性体现。这种货币性价值必然会导致生态文明建设必须要配套相应的制度,用制度来引导和制约其生态价值,那么制度的完善与否直接关系到公益林的生态价值体现。因此,为了充分发挥公益林的生态价值,就要健全和完善生态文明制度建设。
2.4生态公益林的保护有利于提高全民的森林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随着生态补偿机制的实施,广大群众认识到生态效益补偿制度是一项改善自然生态环境,实现资源、环境、经济和人类社会和谐发展的重大举措,自觉地投入到封山育林、保护植被、植树造林和大建沼气池以加快生态环境建设的各项活动。
2.5生态公益林的保护和建设促进了林区经济的发展
2.5.1生态公益林的保护和建设的意义 遏制了生态环境恶化,改善自然环境条件,减少自然灾害的发生,保护生物多样性,促进工农业和旅游业的发展。如我县的百涯大峡谷生态旅游区,就坐落在生态公益林林区内,景区内风光迷人,是天然氧吧,游客不断,旅游收入大增。百崖大峡谷生态区所涵养的水源,满足了东乡、三里两个乡(镇)近10万人生活用水和8万多头牲畜饮水以及农田灌溉需要。
2.5.2生态公益林的保护和建设的作用 有效保护了森林植被,推动了林下经济快速发展。随着林权制度改革的深入,人们可以在生态林区内养殖山羊、山鸡等,种植果树和中草药,大大增加山区群众的收入。
3生态公益林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
3.1生态公益林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一部分
生态文明建设是集生态恢复、节能减排、低碳环保等内容为一体的人与自然的关系的一种建设。是人类活动在尊重自然、保护自然为出发点的基础上,进行可持续性的生产与消费,实现人与自然的和平共处,互利共惠。而生态恢复中,公益林的作用不可小视。由此可见,生态公益林是生态文明建设不可或缺的内容。对生态公益林进行有效的保护,就是落实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方针,对生态公益林进行有效的营造,就是向生态文明建设战略目标的不断迈进。
3.2生态公益林与生态文明建设相互促进
生态文明建设的真正落实,能够给予各生态公益林区更多的资金补偿,能够调动林区或林农更积极主动地进行生态公益林的防护。这种惠民政策能够促进社会不断推进生态工程。一旦政策方向有所改变,生态公益林的资源必然受其制度影响再次进入市场,从而蓄积量不断减少,重新进入恶性循环。反之,生态公益林的有效营造和防护,能够将林区内的小生境进行快速恢复,从而使得林区内呈现出生物多样性、树木多样化。这种恢复的生态系统必然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向前推进。如果生态公益林得不到有效的保护,不能实现营林目标,不但会损失财政资金,而且生态文明建设缺乏生态系统的支持将进情缓慢。综上所述,生态公益林与生态文明建设是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
3.3生态公益林的保护是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相互联系的桥梁
生态公益林的保护,能够将林区内的生物资源进行储藏,将其从市场流通中隔离出来,目的是更好地进行生态恢复,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同时,生态公益林的营林,在一定的期限内进行林木蓄积,当其达到生态系统要求的蓄积量后,就要进行人工更新,从而实现其价值。另外,将财政拨入的补偿款下发,积极调动受益人或受益单位进行人工经济林的营林,从而获得更高的经济收益,促进林区经济的整体上升。可见生态公益林的保护同样促进经济建设。因此,生态公益林是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建设之间的桥梁。
4结语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进行生态公益林保护和建设,能使武宣县的整体生态水平提升档次,促进经济水平和生态文明建设都有不同程度的进步。可见,生态公益林的保护和建设在生态文明建设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它让人民群众呼吸新鲜的空气,喝上干净的水,在良好的环境中生产生活,它会使武宣山川更美。
参考文献
[1] 张云兰.广西生态文明建设现状及对策研究[J].经济与社会发展,2013,11(03):31~33.
[2] 潘涛.生态公益林在生态建设中的作用探讨[J].绿色科技,2011,(11):20~21.
[3] 郭岐军,张顶辉,张惠.浅谈绿色科技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要性[J].国土绿化,2014,3:49-50.
关键词 生态文明 生态文明建设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识码:A
一、生态文明的定义及其提出
经过了30多年的经济高速增长之后,13亿中国人的生活正在逐步走向富裕,我们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发展成就。然而,我们应该看到,这种“辉煌成就”的取得是以自然资源的过度耗损,环境的严重破坏为代价的。据统计,我国人均耕地、淡水、森林仅占世界平均水平的32%、27.4%和12.8%,石油、天然气、铁矿石等资源的人均拥有量也明显低于世界水平;我国土地沙化面积为173.97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18.12%;水土流失土地的总面积已达356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37.1%;平均每年农田受旱面积4亿亩,受涝面积1.5亿亩,损失粮食100亿公斤左右。这一系列令人惊心的数字正是片面追求经济发展所导致的,是大自然给我们的教训。经济的发展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人们开始思考,如何在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博弈中寻求平衡,寻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之道,这一追寻业已成为全球性的时代潮流。这预示着人类开始进入一个新的文明时代,即生态文明建设时代。
文明是人类文化发展的成果,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标志。生态文明是社会文明在自然环境中的扩展,是一种比工业文明更进步更高级的文明形态。它以尊重和维护生态环境价值和秩序为主旨,以未来人类的持续发展为着眼点,强调从维护社会、经济、生态系统的整体利益出发,重视资源和生态有限的支撑力,重视人类社会与自然界得相互协调、共同发展。其本质要求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进而实现社会、经济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
20世纪60年代,当全世界的人们还沉醉在经济高速发展的梦幻中时,美国女科学家蕾切尔·卡森的《寂静的春天》用触目惊心的案例阐述大量使用杀虫剂对人与环境产生的危害,深刻揭示了资本主义工业文明繁荣背后人与自然的冲突,标志着人类生态环境意识的新觉醒。从此之后,一系列有关生态思想、生态伦理、发展模式的探索便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了。1992年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拉开了人们迈向生态文明时代的序幕。因为这次会议不仅使可持续发展思想在全球范围内得到最广泛和最高级别的承诺,而且还使可持续发展由理论变为各国人们的行动纲领和行动计划,为生态文明社会的建设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障。在“里约会议”精神的鼓舞下,我国政府于20世纪90年代开始关注经济、社会与环境协调发展的问题,相继通过了一系列重要文件。党的十七大首次把建设生态文明写入党的报告,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之一:“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方式。……生态文明观要在全社会牢固树立。”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我国经济发展模式的根本转变,是我们党发展理念的理论升华。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对解决我国资源和环境面临的各种矛盾和问题,践行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二、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意义
(一)建设生态文明是解决当前我国发展面临诸多矛盾的战略选择。
我国现阶段面临的主要问题有:科技水平不高、过分注重经济的发展,致使自然资源、能源浪费,甚至枯竭等等。凡此种种的原因,使得我国生态问题日益严重,经济建设与生态环境的矛盾日益突出,影响了国民经济的发展。
面对经济社会的发展所带来的负面效应,只有尊重和保护自然,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才能实现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才能保证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
(二)建设生态文明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其中,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人是生活在自然环境中,必须通过一定的手段,对自然进行利用或者改造,从自然界获取物质满足自身的需要。反之,如果人与自然的关系处理不当,使自然环境遭到破坏、生态失衡,人类便会遭到自然的“报复”,人类的生存就会受到威胁,更不用说发展了。因此,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只有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 、生态文明“四个文明”一起抓,并发挥其内在有机联系效应,才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三)建设生态文明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必由之路。
科学发展观是关于发展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其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我们要建设的生态文明与科学发展观在本质上是一致的,都是以尊重和维护生态环境为出发点,强调人与自然、人与人以及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两者都是以可持续发展为依托,以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为基本原则,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最终目标。因此,建设生态文明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实现人与自然和谐互补、共同发展,使经济建设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良性循环。
三、积极探索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效途径
随着经济快速增长和人口不断增加,生态环境的严峻形势也使我们进一步体会到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一)加强教育,树立全民的生态保护意识。
要借用各种媒体手段,大力宣传绿色产业、绿色消费、生态城市、生态环境等有关生态文明建设的知识,增强全民的生态忧患意识、参与意识,使人们明确生态环境的保护不仅仅是政府的行为,而应该是每一个公民的义务和责任,自觉形成良好的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爱护动植物,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产、生活方式。
(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用循环经济代替传统经济增长模式。
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传统的经济增长模式对能源和材料的利用是粗放式的,经济增长靠把资源变废物排放来实现。这是一种“搞投入、高消耗、搞排放”的不协调的生产方式,人类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只有形成循环的经济增长模式,才能有效地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最终达到以较小发展成本获取较大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目的。
(三)建立健全法律体系,用制度规范人与自然的关系。
健全的生态法律制度既是生态文明的标志,优势生态保护的有力屏障。为此,要强化各级领导干部、环保人员、企业事业单位及其从业人员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态环保的职责、权利和义务,当务之急是要完善相关的制度,并且要严格落实生态环境违法违规责任追究制度,加大对违法超标排污企业的处罚力度,严惩环境违法行为。
(四)全民总动员,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
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是一项长期、复杂、系统的工程,既需要政府主管部门高度重视,需要他们从我国生态状况的实际出发,统筹兼顾、高屋建瓴,运用宏观调控手段引导生态建设,加大和调控生态保护和建设的投入,合理有效的规划资源的配置方式和资金的投入。另一方面,建设生态文明还需要广大群众的积极参与和支持,发挥人民群众在进行生态环境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监督中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全社会大力倡导环境保护意识,构建生态文化,大力弘扬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协调发展的价值观,提倡从我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倡导绿色消费,在全社会形成节约为荣,挥霍浪费为耻的良好社会风尚。
参考文献:
[1]刘书俊:可持续发展环境法律.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
[2]俞可平.科学发展观与生态文明.与现实.2005(4):4-5.
[3]洪向华.深入学习时间科学发展观教育读本.新华出版社.2008.
关键词:生态文明;新农村;建设
中图分类号:F320.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50632018
党的十做出了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部署,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实行最严格的源头保护制度、损害赔偿制度、责任追究制度,完善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制度,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广大农村既是生态涵养区域,也是污染产生区域。近年来临沂市大力加强生态文明新农村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涌现了以蒙阴县为代表的一批生态文明新农村建设的示范典型,走出了一条产业生态高效、环境优美宜居、生活文明健康的生态文明新农村建设的路子。临沂市在生态文明新农村建设方面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依然存在很多问题,尤其是2014年7月国家六部委正式批准将我市纳入全国首批57个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之一,我市的生态文明新农村建设的压力将会更大。
1 临沂市生态文明新农村建设的现状和成绩
截止14年底为止,共创建国家级生态乡镇13个,省级生态乡镇73个,国家级美丽乡村试点村6个,省级生态文明村97个,生态文明示范村(社区)835个。
1.1 生态文明新农村建设促进了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
近年来,临沂坚持把生态文明新农村建设与生态农业发展有机融合,大力加强农产品基地和品牌建设,积极发展高端高质高效农业,农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显著增强。
1.2 生态文明新农村建设助推资源节约利用。
1.2.1 土地节约集约利用
严格保护耕地,确保耕地动态平衡。深入推进农村土地整治,提高耕地保护水平,改善了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2009~2013年,全市共盘活存量建设用地0.83万hm2,腾地0.367万hm2。
1.2.2 水资源节约利用
严格执行用水总量控制、用水效率控制、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条红线”管制,水资源节约利用取得明显成效。
1.2.3 节能降耗
结合新农村建设和省农业厅帮扶实施的农村沼气池项目,大力发展农村户用沼气,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到2012年发展户用沼气43.9万户、大中型沼气工程423处,全市沼气用户总数和产气量保持全省第一。
1.3 生态文明新农村建设助推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
1.3.1 水生态保护和修复
强化“点源治理、污水处理厂、人工湿地、河流生态”四级递进的流域治污模式,全市8个国家级河流考核断面达标率全部优于国家要求,9条省控河流提前实现“恢复鱼类生长”目标。
1.3.2 修复培育林生态
持续不断开展荒山荒滩绿化、水系绿化、道路绿化、环城绿化4大造林工程。到2012年底,全市有林地面积46.53万hm2,占全省林地面积的约1/6,森林覆盖率达到32.5%。
1.3.3 创新垃圾处理模式
目前累计建设村居垃圾清运点4.1万处,配备垃圾清运车2063台,保洁员3.2万人,垃圾处理配套设施逐渐完善,“脏、乱、差、丑”现象得到有效治理。
1.4 生态文明新农村建设加快了农村基础设施的完善。
集中推进了以路水电气房为重点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较大提升。到2012年新建农村住房36.4万户,改造危房7.5万户,建成新型农村社区256个、在建565个,新建社区均实现了 “五化”和“三上”。
1.5 生态文明新农村建设带动了农村文明程度的提高。
广泛开展了“道德模范”、“十星级文明户”、“美在农家”、“好媳妇、好婆婆”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农民文明素质大幅提升,自觉遵守社会公德、家庭美德。
2 临沂市生态文明新农村建设面临的困难和挑战
2.1 生态文明理念有待进一步加强
目前,各级对环境污染的危害性认识还不到位,只要金山银山,不要绿水青山的片面政绩观、发展观仍在一些人的思想中作祟,少数企业保护环境的法律意识还不是太强,对超标排放、私设暗管偷排污染物、不履行排污申报等的法定职责认识不足。
2.2 经济基础差
临沂是革命老区,属于欠发达地区,总量不足仍然是制约农村各方面发展的最大问题。2013年,临沂市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万元,达到10389元,虽然增长率达到了13.6%,但在全省的排名还是靠后。
2.3 资源环境压力大
2.3.1 面源污染严重
临沂市是农业大市,农药、化肥、农膜的使用量非常大,必然造成了较大的环境压力,污染环境。
2.3.2农村环境依然脏、乱、差
农村老房多、旧房多的现状并没有得到根本改变,特别是一些村中空闲地得不到开发利用,既造成了村庄破乱不堪的景象,又浪费了宝贵的土地资源。
3 推进生态文明新农村建设的路径选择
加强生态文明新农村建设是加快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举措,也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
3.1 培育生态文明理念。培育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
3.1.1 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
在宣传手段与形式上,构建互联网、报刊、电视、广播、户外广告等多重覆盖的立体宣传网络,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生态文明科普宣传教育。围绕不同对象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教育,定期举办生态文明专题班,编制生态文明教材,利用社区各类设施,积极向居民传播生态文明理念,营造大家共同关心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氛围。
3.1.2 开展生态文明创建活动
要发挥以点带面的示范引领作用,开展生态文明创建活动让老百姓看到实惠从而形成一种自觉的生态文明理念和习惯。
3.1.3 引导农民形成绿色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
倡导节约资源、减少污染、绿色消费的良好社会风气和消费时尚。
3.2 建立健全生态文明体制机制
3.2.1 健全领导干部环保考核机制
建立完善领导干部评价考核指标体系。要考虑各县区发展水平、区位条件、资源禀赋、发展阶段等因素,建立更加合理的同一指标和不同指标赋分差异化考核新机制。比如对地处山东绿心的蒙阴县、平邑县、沂水县、沂南县、费县等重点生态功能区,大幅度提高林生态、水生态、土地生态和生态经济中的第一、第三产业指标权重,降低第二产业、固定资产投资、财政收入和城镇化率等发展指标权重;探索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和启动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探索分区县编制土地、森林、矿产、水等自然资源资产负债核算表,以全面记录当期自然和各经济主体对生态资产的占用、使用、消耗、恢复和增值活动为基础,逐步形成动态自然资源质量测定评价体系;探索建立领导干部不顾生态环境盲目决策、造成严重后果的责任终身追究制度。
3.2.2 探索建立市场化产权交易机制
建立排污权交易制度。做好这项工作关键是准确核定每个企业的污染物排放总量,科学合理分配总量指标,实时监控好排放水平,为排污权交易提供科学准确的信息,并且将排污权交易纳入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探索建立碳排放权交易制度。开展碳盘查,查清全市年碳排放底子,探索碳排放交易的碳测量方法、标准、评估,建立区域性碳交易市场,适时开展碳中和交易;探索建立节能量交易制度;探索水权交易制度。
3.2.3 强化生态文明建设的科技支撑机制
制定科技发展规划,建立生态科技的研发、孵化、推广应用基地;依靠科技开发新能源,如核能、风能、生物能(沼气)、太阳能等;要加大科技投入力度;推广一些实用的节能技术,如屋顶铺草皮,四壁利用太阳能发电和供给热水,排水管用陶瓷替代塑胶,引雨水冲洗厕所等;完善环保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机制。
3.2.4 形成生态文明建设的合力机制
发挥政府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主导作用;发挥公众、民间组织、社团组织积极参作用,形成生态文明建设的广泛社会实践。在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中,注意通过扩大市民对环境保护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来促进环境保护和生态城市建设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形成广泛的社会基础。
3.3 大力实施产业生态化战略,积极推进农业生产方式转变
3.3.1 大力实施农业产业“三化”建设
积极推进“生产标准化、经营规模化、营销品牌化”三化建设,扩大“生态沂蒙山、优质农产品”品牌影响力。
积极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充分发挥龙头企业资金实力雄厚的优势,实行优质农产品基地建设、科研开发、生产加工、营销服务一体化经营,做大做强优势产业;加快土地流转步伐;大力发展优势特色品种。按照“一村一品、一乡一业、一业一片”区域化发展原则,大力发展优势特色产业,实行连片开发建设,扩大基地规模,充分发挥规模效益;集中政府、企业、协会各方力量促提升。
3.3.2 大力发展循环农业
临沂市大力发展生态型循环农业,要以油料、蔬菜等产业为基础,以农业产业链延伸和废物综合利用为抓手,持续实施农业生态环保养殖技术工程,促进农业向无公害、绿色、有机、生态方向发展。目前可以探索发展种养气肥四位一体循环经济模式、秸秆全元素综合利用型循环经济模式、生态农业旅游模式等,探索生态农业发展的路径。
3.3.3 推进资源节约利用,保护修复生态环境
推进土地节约利用和保护。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保数量,保质量;推进农业节水增效;加强林生态建设和保护。
3.4 以城乡环境综合整治为抓手,提升农村生产生活环境
3.4.1 全面加快村庄“五化”建设
硬化方面,要稳步推进村庄主次街道硬化,并向小巷延伸。净化方面,村民柴草尽量集中堆放,及时清理公共场所“五堆”,逐步完善形成“户集、村收、镇运、县处理”的城乡一体化垃圾处理体系。绿化方面,突出乡土特色,让主街道绿树成荫,村里村外空闲地成片绿化,房前房后栽花种树。亮化方面,村庄主次街道等公共场所安装路灯,积极推广太阳能路灯。美化方面,抓好五化达标彰显村庄美,抓好美在农家活动推动庭院美,抓好乡村文明行动实现和谐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