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中小学教学改革方案

中小学教学改革方案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中小学教学改革方案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中小学教学改革方案

中小学教学改革方案范文第1篇

关键词: 中职学校 数学教学 课程改革方案

在现代社会中,数学教育是终身教育的重要方面,是公民进一步深造的基础,是终身发展的需要。职业教育数学课作为一门工具课,在中等职业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为专业课服务的。很多中职学生数学基础差,对数学毫无兴趣,这给教学带来了一定的难度。针对以上特点,笔者对数学教学进行了一些粗浅探索。

一、清醒认识中职学校数学教学的作用和目的

1.以后学习的基础。众所周知,数学知识在许多后继学科里有广泛的应用,如财会的会计基础、统计原理,计算机专业的电工基础、程序设计等。没有数学的基础知识,这些学科是没有办法学习或者深入学习的。因而数学在职业学校是必不可少的一门学科,而且必须让学生建立起一定数学的基础,才有利于以后的教学和其他学科的学习。

2.数学对学生个人素质的培养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数学教育可以让学生不仅学到大量的数学基础知识,而且能学到数学的思维方法,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虽然一些数学知识学生可能会很快忘记,但数学的思维方法、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却得到了逐渐培养,这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这也是我们数学教育的真正目的所在: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只有学生的能力提高了,才谈得上对学生的素质进行培养。

3.为学生的后继发展创造条件。数学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逻辑推理能力,使学生养成科学的思维方式,为以后的学习和工作建立基础,尤其为学生以后继续深造或进入高一级学校学习创造条件。

二、认真全面分析中职学校数学课程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1.教学实际。根据调查,全国各中职学校数学课程总学时数,最高有450学时,最低有47学时,大多在200学时左右。这说明数学课是各中职学校基础课中必开的课程,但学时数差别较大,学时数的确定随意性大,反映出各中职学校对数学课程的地位与作用认识有较大差别。

2.学生实际。很多学生学习基础薄弱,且参差不齐。进入中职学校的学生的数学基础在初中是中等偏下,其中有许多学生在小学时学习就存在问题,初中的学习已没有了信心和兴趣。这些学生连初中数学最基本的概念、基本的运算都搞不清。因此要想让他们学习高中的数学难度很大,甚至不太可能让他们把大部分内容学懂。

3.课程认识。人类社会在不断进步,数学科学在不断发展,面向新世纪,我国数学教育界在呼唤新的数学教育观念。这是本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问题,其中涉及中职学校数学课程为什么教、教什么、怎么教与怎么学等问题。

4.教学观念。中职学校数学教师在教学观念上还没有跟上全国职业教育改革的发展,如一味抱怨学生基础差、教学中仍以教师为中心、仍以传授数学知识为主、联系实际少等。

5.教材改革。现有中职学校数学教材无论内容与形式各方面与老教材差别不大。全世界包括我国近二三十年来教育观念、教育方法等已有较大变革,中职学校数学教材应有较大创新,需要解决好因材施教、相关知识的广泛联系、与实际的联系、落实素质教育、计算机的广泛使用、帮助后进生学好数学等。

6.教学方法。教学方法传统,缺少与职业的融合。大部分教师现在用的是经典的数学教学方法进行教学。这本身没有什么错,因为数学教师绝大多数采用这种方法,学校领导、学生也认可这种教学方法。而且实践证明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来说,这种教学方法可使他们学到相应的数学知识。但对于中职学校的学生来说,这是不适用的。由于他们的基础太差,传统的教学方法根本没办法让他们接受教师传授的数学知识。再加上大部分教师是在为教学而教学,与专业课、与现实生活结合太少,对学生没有吸引力。因而我们应该采用更适合他们的教学方法及与课程内容、与现实生活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教学。

三、中职学校数学课程改革方案

1.尝试建立新的数学课程结构体系。

(1)基础平台。中职学校数学课程面向全体学生,应当有一个“底线”:教学内容及其难度的最低要求。合理的定位,应考虑到中职学校各类专业的需要、培养文化素质的需要、继续深造所需基础数学的需要及学生实际。初步的研究是,通过横向比较来定位,中职学校数学课程的最低要求可定位在目前教育部规定的成人高校入学考试大纲这样一个水平上。其特点、内容基本覆盖现行普通高中数学知识点,难度上略低于普高数学大纲(会考)的水平,这就是强调学生的运算能力、基本的逻辑思维能力,加上对各知识点最基本的应知应会。

(2)课程结构。根据职教特点、专业需要、学生实际,数学教学既要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又要满足后继课程学习需要和部分学生继续深造的需要。中职学校数学课程结构的基本思想:在上述“基本平台”的基础上,将数学内容加宽、加深、加实。

2.新的教学观念与教学方法。

(1)新的教学观念。①从为短期目标服务转变为为长期目标服务,即中职学校数学教育从只为专业课程需要服务转变为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②从重视知识、技能转变为更加重视学生素质培养的教育;③从学生的共同性教育转变为个性发展,让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达到不同发展的教育;④数学学习的内容应有现实性、趣味性和启发性,内容密切结合专业、贴近实际;⑤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⑥教师应主动适应中职学校的变化与学生实际。

(2)新的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现代化,主要是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一方面是计算机成为学生学习的重要工具,如计算机在数值计算、符号运算、图形功能等方面渗透入学习之中,增加数学实验,使学生学会用数学软件完成必要的计算、分析和判断。既使数学学习与计算机运用密切结合,又降低数学学习难度。另一方面是计算机成为教师教学的重要手段,通过开发与推广优秀的数学教学课件,实施现代化课堂教学。因此,计算机辅助活动必须进大纲、进教材、进教学。

综上所述,为了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的高技能人才,我们应正确地选编教材,改进教学方法,科学进行评价,促成学生学业有成和教师事业有成,最后完成国家下达的教育任务,达成教育目标。可见,中职数学教学及课程的改革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1]苏式冬.创建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师范教育.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高师课程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9.

中小学教学改革方案范文第2篇

关键词:民族地区;英语教育专业;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31-0324-02

高等学校英语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提出:“21世纪要培养学生具有扎实的基本功,宽广的知识面,一定的相关专业知识,较强的能力和较高的素质。也就是要在打好扎实的英语语言基本功和牢固掌握英语专业知识的前提下,拓宽人文学科知识和科技知识,掌握与毕业后所从事的工作有关的专业基础知识,注重培养获取知识的能力,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创新的能力,提高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和心理素质。”[1]。

一、民族地区英语教育专业教学改革的背景和依据

当前我们面临的国际环境是:中国加入了WTO,中国和世界的经贸往来更加频繁,各行各业与国际接轨成了时代的潮流。从国内环境来看,奥运会、上海世博会和博鳌论坛等等国际活动在中国举行,国际交往日渐增多。

从英语教育专业的行业要求来看:首先,由于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社会竞争日益激烈,单一的英语人才培养模式已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再则,英语教师队伍也日渐饱和,社会对英语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英语教师要通过不断进修学习掌握新知识、新信息和新方法,不断提高学历层次。最后,由于中国的国情和地域特点,民族地区的英语教育还相当落后,英语师资力量薄弱,还需要培养大量的民族地区中小学优质师资。

从英语教育专业的社会需求预测分析:社会对英语教育专业的人才需求从类型上来讲,一是需要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即既要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同时具备能独当一面,有创新精神,善于不断吸取新的营养来充实自己的人才;二是对于从事小学英语教学的英语教师,要能正确引导儿童培养学习英语的兴趣,掌握英语学习的基本方法,养成自觉有效的学习习惯,同时具备良好的艺术修养,即要有一定的歌舞、绘画能力和一定的心理学知识;三是民族地区往往具有优质的旅游资源,这也为英语教育专业的学生拓展自我,接触涉外旅游提供了一定条件。四是在边远的少数民族地区,英语师资还相当薄弱,尤其是能胜任民族地区民族语言和英语双语教学的师资更为紧缺。

不管是我们面临的国际国内环境,还是社会和行业的要求,都对民族地区高校的英语教育专业教学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高校的英语教学只有适应时代和社会的需要,及时作出调整,才能培养出满足社会需要的人才。

二、民族地区英语教育专业教学改革的目标和指导思想

目标是转变单一的、呆板的教学模式,以适应民族地区对英语人才的要求。根据民族地区中小学师资的现状,加大英语教师的进修力度,提高他们的教学水平,培养出职业素养高、综合能力强的复合型人才。指导思想是应不脱离国家英语教育专业教学大纲对英语教学的基本要求,结合本地特点,为加快西部大开发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出更多更好的人才。

三、民族地区英语教育专业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

1.体现特色。民族地区高校尤其是地处民族地区的高等师范专科学校,担当着培养民族地区中小学英语师资的重任。从招生上来讲,可以适当多招本地区的民族学生,因为他们熟悉本地区的情况,有甘愿为家乡建设服务的思想,在录取时适当降低门槛是完全正确的。学生入学后还应该继续加强他们为民族地区服务的思想教育,给他们讲政策,展望西部大开发后民族地区的美好未来。加强民族地区现状教育,让学生了解民情、社情和民族地区教育现状以及对英语教育的要求和英语人才的规格要求等等。在英语教育的专业教学中应融入民族教育,体现民族地区的英语教育特色,利用地区资源优势培养旅游英语人才。

2.加强英语教育专业人才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培养。民族地区的高校在英语专业教学上,首先还是要打好专业基础,培养听、说、读、写、译基本技能,同时,通过各种途径,给学生提供广泛的实践机会。校内的“英语角”,英语广播站,学生英语社团,英语文化沙龙,各种英语比赛和圣诞节庆祝、英语电影欣赏等英语文化活动,都是学生实践英语的有益的机会和场所。其次,除专业学习之外,加强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也是非常重要的。对于一个合格的英语教师来说,教师职业技能训练也是重要的环节,比如“三字一话”的训练,现代教育技术的掌握,新的教学方法的学习和组织能力、协调能力培养等等。最后,提供学生尽量多的社会实践机会,安排参观、听讲座、教学观摩、教学实习、英语导游实践等等,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促进学生认识社会了解社会,促使学生不断调整自己专业学习的方向和内容,充分发挥学生个性,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争取早日成才。

3.建立与培养目标相适应的理论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本着为民族地区培养英语师资的目标,在专业理论教学体系上必须对这一目标要有所体现。要注重调研,反复实践,形成行之有效的,富有民族地区特色的理论教学体系。时刻不忘培养的是符合民族地区需要的,一线的英语教师。这应该是一群理论水平高,专业基础扎实,素质过硬并且具有创新精神的复合型人才。

四、民族地区英语教育专业教学改革方案

1.专业培养目标和毕业生的业务规格要求。要培养既懂得一定的教育教学理论,又能安心从事民族地区中小学英语教学工作人才;既要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又要有良好的师范技能,综合素质较高的师范毕业生。

2.调整培养计划。笔者认为英语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教学时数可以做些压缩,以适当增加学生教学实践的量。让学生在实践中拓展自我,充分得到教学锻炼,为学生走上工作岗位以后顺利实现角色转换打下坚实基础。根据目前民族地区高校英语教育专业教学的实际,适当压缩理论教学时数是可行的,这能为学生的教学实践腾出不少的时间。从学生的发展角度来看,由于知识在不断更新,新信息、新技术的不断涌现,高校也应该更加注重让学生从实践中去学习,让他们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充实和提高自己的能力,在实践中根据本地教学实际来补充,调整自己的知识储备。

3.教材及师资队伍的建设。英语教育专业课教材在内容上应立足原有的基础,适当增加实践活动的内容,注重理论和实践的衔接。同时更加重视民族地区教育的特点,增加民族地区民情、风情和现状介绍,加强国家关于民族地区教育政策,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政策和发展规划等的宣传。

专业教师队伍应加强进修学习,提高学历层次,提高专业素养。专业老师在课程讲授方面要做到一专多能,让那些对该课程有深入研究,学术水平较高的老师能发挥特长。教师要不断更新知识结构,及时了解和学习先进的教学方法,掌握新信息,实现知识的更新。

4.实践教学方面的改革。加强多媒体教室、英语语言实验室和英语自主学习平台的建设,增加学生在学校语言实践的机会,提高实践的质量。同时,在校外给学生提供更多的英语教学见习机会。在实习方面,我认为应该尽可能的提供学生集中实习的机会,选定几所长期合作的实习学校,选派专业水平较高,实践经验丰富的老师带队指导。“因为集中实习,同学之间可以相互观摩,学生实习的时间充足,任务明确,教师指导到位,实习流程规范。因此,集中实习比分散实习更有利于学生的成长。”[3]

结语

民族地区高校英语教育专业的目标应为本地区经济建设培养人才,这一目标要求给民族地区高校的英语专业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如何适应本地需要,培养合格的民族地区中小学英语师资,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亟待解决的任务。只有认真研究本地区的实际情况,了解英语专业教学改革的背景,确定民族地区英语教育专业教学改革的目标和指导思想,理清改革的基本思路,制定出合理的改革方案,才能落实好这个任务,为民族地区的发展培养出更多更好的中小学英语教师。

参考文献:

[1] 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4.

[2] 刘雅静,孙世明.高等教育理论与实践[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5:4.

中小学教学改革方案范文第3篇

论文摘要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是每位教师面临的紧要问题。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策略,包括坚持教学反思、提升教育技术能力、利用社会性软件进行积累和交流、积极开展行动研究和校本研究等。

新课程改革,不仅仅是改革课程,她同时要求教师成为新课程的参与者、建构者、开发者、实践者、反思者和研究者,而不仅仅是新课程的执行者。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将如何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专业化发展是教师的必然选择。教师个人的专业化发展是指教师在整个专业生涯中,通过终身专业训练,习得教育专业知识技能,实施专业自主,表现专业道德,逐步提高自身从教素质,成为一个良好的教育专业工作者的成长过程,即从一个“普通人”成长为一个“教育者”的发展过程。那么,中小学教师如何实现自己的专业化发展呢?

一、教学反思是教师专业化发展核心动力

教学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职业活动为思考对象,对自己在职业中所做出的行为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教师的自我反思被认为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经验+反思=成长。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建议:“每一位教师都来写教育日记,写随笔和记录,这些记录是思考及创造的源泉,是无价之宝”。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倡导教师坚持进行教学反思,成为反思性实践者,提高教师的专业化素质,增强其进一步解读和实施新课程的能力。新一轮课程改革不仅仅是课程、教材的内容、体系、结构和方法的变革,而且也是教师的变革。教师不应该是简单被动地解释和执行新课程,而应该主动参与建构和开发新课程。课堂不应该是单纯的课程改革实验室,而应该是教育教学改革实验的开放体系。这要求教师必须以一个研究者的身份进入到课堂教学实践中去,充分研究和理解新课程的精神,充分发挥自己作为直接施教者的主观能动性,并成为一个对自己的教学实践不断思索的“反思的实践者”,在对实践不断进行反思的过程中,使自己的专业意识、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得到提升和超越。

二、教育技术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翅膀

近年来,随着我们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验与推广,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的普及,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对传统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形成了严峻的挑战。教育信息化实践证明,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对于改进教学、提高教学效益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可见,提升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水平,是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方面。

教育教学能力主要是指教师的从教能力,它是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将教育科学理论知识、技术内化为教师自己的应用知识和技能而产生的。它不是由理论到实践的直接运用和过渡,也不是对现成的教学理论、知识和技术的被动接受,而是教师在实际的教育教学情境中,对教学场景的感知,对复杂而具体的实际问题的发现、观察、分析和对方案的寻找,经过反复的感悟、反思和研究而获得的。如今,一名教师仅具有教育理论素养和学科教学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掌握一定的教学方法和教育技术手段,通过这些方法和手段把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内容贯彻到教育教学过程之中,融入教学实践活动中去。因此,教育技术的应用能力在教师整体专业素质中占据重要地位,对于其开展高质量的教育教学活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是推进教育信息化、实施素质教育的基础性条件之一。

三、社会性软件为教师专业化发展提供良好交流平台

教育叙事是对教师日常的教育教学中富有价值的教育事件和具有现实意义的教学活动的描述;其显著特征是教师通过描述一个个真实的教育故事,在倾诉内心声音的过程中,发掘隐藏在其教育行为、教育活动背后的默会知识,并揭示其蕴涵的价值及意义。在教师的专业发展过程中,教师所感受到但难以用语言表达的知识、技能、信念、态度和价值体系等,即教师的默会知识,对教师的日常教育教学行为及专业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长期以来,这些默会知识只能为教师电己所应用,或者只能为少数几个“徒弟”所感知。

互联网应用模式开始从传统的“人机对话”逐渐转变为“人与人对话”。过去的个人软件主要是让机器完成文档处理或者获取信息,比如办公软件、ERP软件和浏览器等。社会性软件的功能主要是为了实现网络中的人与人(而不是人与机器)之间进行对话。社会性软件提供了人与人之间交流互动的平台,同时实现了人与人之间的知识积累、共享、交流与与协作。社会性软件可以分为三代:第一代社会性软件主要是一些通信工具,如E-mail, QQ等,第二代社会性软件主要是一些知识管理工具,如Blog, Wiki等;第三代社会性软件主要是一些协作性工具,如协作工作空间、专家管理软件、社会网络工具、近场工具等。 社会性软件为教师进行教育叙事和交流提供了良好的平台,是教师进行自我反思和相互切磋的优良载体。Blog, Wiki等社会性软件可以用来随时记录教师的灵感,在将灵感进行记录时,不稳定、不成熟的想法变得具有条理性和系统性,将默会知识发展为能够传播的显性知识,以便在同行之间交流和讨论,这一过程就是教师默会知识显性化的过程。这些叙事和反思还可以被他人访问、跟帖,形成“专题交流空间”。十分投缘的访问者还可以和写这些教育叙事和反思的教师成为QQ好友,进行更多交流。

四、行动研究和校本研究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有效策略

行动研究是一种教育研究方法,指教师在从事教育实践过程中,对自己的实践过程进行研究,融教育理论与实践于一体。它较适合于在教育现实场景中工作的中小学教师使用,符合中小学教育科研的发展战略,有利于改变中小学教师的职业形象,提高中小学教师的教育科研素养,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对于提高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行动研究主旨不在于建构教育理论体系,而更多的强调理论联系实践,强调教师个体或群体与专家或专业团体的密切结合。教师承担的研究任务和教师的教学行为直接相关,而且教师不是被动的执行专家提供的教学方案,而是在尝试和思考的过程中对方案进行评价和修改,与专家形成协作关系。专家更多的负责理念的引领,而教师更多的关注实践上的可行性。最终在先进教学理念的引领下获得符合教学实际需求的教学改革方案。

任何教学改革行为要最终落实到课堂上去,都需要教师才能完成。如果没有得到教师对研究成果的检验,那么就很难看到如何能够改进教学,或如何能够满足课程规划。如果教学要得到重大的改进,就必须形成一种可以使教师接受的、并有助于教学的研究方式—校本研究。校本研究就是以教师为研究主体,以解决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所面对的各种具体问题为对象,有专业理论人员共同参与的一种教研活动方式。开展校本研究活动的过程中,学校作为课程改革与实施的最基本的单位,最重要的就是把立足点定位在充分利用本校特色、资源上,在上级教研主管部门的指导下,注重搞好校本研究的三个结合:一是与课堂教学改革、教学创新相结合;二是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相结合;三是与提升教师整体素质相结合。而教师个人则需要在充分理解新课程改革精神和专家意图的基础上,能动地执行新的课程实施方案,并思考其合理性,提出修改意见。

中小学教学改革方案范文第4篇

关键词:Linux技术;计算机教学改革;高等教育

中图分类号:TP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12 (2012) 12-0197-01

为进一步强化知识产权保护,推动国内软件行业的自主创新和健康持续发展,我国于2006年4月开始,由国家四部委联合下发的《关于计算机预装正版操作系统软件有关问题的通知》。根据该《通知》要求,今后无论是我国境内生产的计算机,还是进口计算机产品在国内销售必须预装正版操作系统软件,否则不允许上市出售,并且要求政府部门要起到带头先锋的作用,与此同时,国内的多家生产计算机的生产厂商陆续与美国微软公司签订了价格昂贵的购需合同。而作为物美价廉的Linux技术却被人们所忽略。造成这种局面的根本原因在于,我们的计算机教学长期的单一的教学内容结构。

一、高校普及Linux操作系统的必要性

Linux是一个来源于网络、发展于网络,并逐渐成熟于网络的操作系统。1991年,芬兰人Linus Torvalds通过Internet了,其自行开发的一个自由的UNIX操作系统——Linux的消息,从而宣布了Linux操作系统就此诞生。自此不计其数的编程人员加入到开发和维护的队伍中来,使Linux逐渐成长起来,同时,多家软件公司也推出了Linux版本操作系统,得到了世界各大软硬件生产厂商的拥护及喜爱。随着网络的推广,各大高等院校的计算专业学生及系统软件研究人员也将目光对准了Linux的研究和开发,极大地推动了Linux的发展。至今,Linux现在已经成为一个具有可靠性强,稳定性高、性能卓越的高级操作系统。由于Linux有着价格低廉、品质良好与稳定性高等方面的优势,我国各级政府以及企事业单位都越来越多地运用Linux系统软件。如:Linux在在服务器领域,性价比优势更加明显。Linux可安装在各种计算机硬件设备中,比如手机、平板电脑、路由器、视频游戏控制台、台式计算机、大型机和超级计算机等。我国政府也已经充分认识到大力发展Linux软件事业,有助于我国自主软件的开发,保护国家信息安全,并且在国际竞争中赢得一点份额。而高等院校对于Linux的运用推广起着极大的作用,对于该系统的运用,软件专业的学生不仅提高了实际工作能力和创新能力,而且在日后的工作当中,对国内软件市场的研发也将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我国的信息化产业正在发展时期,急需的Linux技术专业人才,为使我国的信息化建设的步骤更加迅猛,高等院校进行计算机教学结构改革迫在眉睫。

目前的软件发展有微软以及Linux为代表的两种模式。微软的Windows软件体系是采用不开放源码的,学生在学习中主要只能学到如何操作,而理解不到软件的内涵,而Linux是一种开源软件,源码开放,用户可以通过网络或其他途径免费获得,大力推广Linux软件的应用,将中国软件业的发展起着深刻的意义。

二、高校Linux操作系统教学的现状及改革措施

为满足国家对Linux操作系统的发展推广,相关部门计划建立国家Linux技术培训与推广中心,通过示范教学,培养大批Linux专业技术应用人才。同时,为加快推广的速度,部分高等院校也相继开设了以Linux技术内应为内容的教学。但,大部分学校也仅将此操作系统作用知识介绍给学生,并没有成功的将此转为技术传授给学生。

三、教学改革措施

根据Linux操作系统教学的现状,各学校应按实际情况进行不同的教学改革,以此,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和创新能力将能得到极大的提高。发挥高校对Linux的推广的积极作用,实现提高国内软件市场的积极影响。

(一)《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改革。现今所有高校大学生均开设《大学计算机基础》等相关课程。该课程包含两方面内容:计算机基础理论和应用实践。应用实践内容包含:Windows操作系统、Microsoft Office办公系统以及Windows下的网络和多媒体软件应用等。《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作为全国大学生的必修课程,影响面较广。若将Linux系统加入到该课程当中,将大大加快Linux系统普及应用的步伐。结合当前的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实际情况,该课程的教学改革方案可分为两种:一在《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的初始阶段,在原有的教学内容基础上添加Linux技术方面的知识。将Linux操作系统基础课程以公选课的形式,鼓励学生全员参加Linux操作系统的各种形式的学习。第二种课程改革方案是全面推广使用最新的Linux版《大学计算机基础》教材。在Linux系统平台下开展实践部分的内容的讲解。使用金山公司的WPS Office for Linux或美国Sun公司的开源软件Open Office等办公软件。以上两个办公套件的具有功能卓越,且免费方便获取的特点。在Linux下,网络技术以及多媒体技术相关的应用都有成熟的软件支持。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吴华洋老师编著的《基于Linux环境的计算机基础教程》已经面市,在该书中,对该技术有着较为详细的讲解。在外部应用环境以及相应技术力量等条件成熟的情况下,此种教学改革方案明显优于第一种改革方案,且较为彻底。现如今,中小学阶段已经将Windows信息技术教学平台已经很成熟,大学生也已经对Windows操作系统有着较为全面的了解,为避免学生在重复学习相同内容的过程的厌烦情绪,也为顺应国家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高校应积极吸引Linux软件的师资以及相关人员的培养,尽快推广以Linux系统为平台的《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二)对于计算机专业的学生而言,仅仅增加Linux基础的课程内容远远达不到标准的。目前,国家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大潮中,高院应承担起培养国家高新技术人才的重担。全力培养具有本科以上学历,Linux技术研发人才以及高职高专计算机专业水平,Linux技术应用和推广人才。在教学计划中,将Linux基础、系统管理、网络管理、Shell程序设计、应用程序设计、数据库开发、内核设计等内容带到课程当中,将Linux平台这种新奇的技术,作为重点课程全面推广。

四、结束语

培养大规模的Linux各层次的人才变得越来越迫切,Linux作为开源软件在世界各地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的信息产品技术尚处于起步阶段,需要加大宣传力度,取得全社会的共识,需要争取方方面面的支持,共同推进。在当前Linux的应用,卷起一股热潮,这股热潮将着信息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越来越强,而我国高校关于Linux技术的普及工作尚未满足社会的需要,高校的Linux技术的计算机教学改革刻不容缓,只有专业知识水平的提高,才能全面推进加快民族软件市场的运作、进定步保障国家信息的安全,促进Linux产业得到腾飞。

参考文献:

中小学教学改革方案范文第5篇

>> 课程改革是素质教育的核心问题 以素质教育为核心促进初中数学教学改革 以素质教育为本,积极探索课程改革 以素质教育为本 积极探索课程改革 以成功素质教育为核心的校园特色文化 构建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的高校体育教学体系 以医德为核心的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方法探讨 以素质教育为牵引改革考试方法 以课程教学为载体 强化专业素质教育 论构建以“中国传统文化”为核心的高职学生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 以素质教育为本的设计性实验改革的思考与探索 以素质教育为中心的医学影像学考试模式改革与实践 以素质教育为目的推进思政课考核模式改革 以素质教育为基础的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探索 以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例浅析人文素质教育的作用 以能力为核心的高职教育课程改革研究 以实践为核心的本科《家庭教育指导》课程教学模式与方法改革 以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为核心的“软件技术”专业课程评价方法改革研究 浅析以素质教育为载体的工科类高职院校专业课教学模式改革 为素质教育提供课程保障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双流中学实验学校万亿获评“十佳小作家”。

万亿现为中国青少年作家网校园通讯员、专栏作家,北京万书阁国际文化传媒签约作家,“叶圣陶杯”全国十佳小作家,星秀文学网专栏作家,《星秀文学》杂志专栏作家,《魅力校园》杂志专栏作家,贵州图书出版策划中心签约作家,贵州中天文化传媒签约作家。其创作的微电影《魔法红舞鞋》已于2012年12月在深圳电视台播出,电影《暖雪》正在拍摄中。

英语特长班学生参加“CCTV希望之星”英语风采大赛学生屡获佳绩。2009年和2010年,学生杨昕薇、肖明镁参加西南赛区决赛、四川省总决赛分别夺得第二名。

链接五(希望之星省决赛 双中实验学子折桂,《华西都市报》2011年6月12日):2011年CCTV希望之星英语风采大赛四川赛区决赛圆满落幕,双流中学实验学校2012级20班学生葛思嘉夺得四川赛区冠军。这是CCTV希望之星英语大赛四川赛区桂冠首次被区县中学的学生摘取,打破了城区中学包揽冠军的纪录。

双流县第二届“亿通杯”英语演讲比赛,肖明镁和葛思嘉同学分获初中组第一名和第二名。2012年全国中学生英语能力竞赛,58人荣获全国一、二、三等奖,243人荣获省级一、二、三等奖。2010年9月参加国际交流活动,荣获首届中英国际学校交流大奖(ISA奖)。

2012年,科创班4个代表队40名参赛学生在中国青少年创造力总动员全国总决赛中,荣获2个团体金奖、2个团体银奖,在国家专利发明设计和著作权创作竞赛项目中,21名学生获得个人一等奖,19名学生获得个人二等奖。科创班学生共有169项创造发明获得国家专利证书,有331项经国家知识产权局认定授予专利受理通知书。曹锦同学发明的《新型电磁炉锅垫》在25届科创大赛中获得成都市创造发明类最高奖――英才奖。

数学特长班学生参加各级各类数学竞赛,成绩优异。2011全国初中数学联赛,一等奖8人,二等奖52人,三等奖20人;2012年全国初中数学联赛,一等奖 31人,二等奖65人,三等奖20人。2009届11班学生成研究的《制作一个尽可能大的长方体盒子》中国青少年创造力总动员全国总决赛中获得一等奖。2012届7班学生研究的《数学问题的实验研究》中国青少年创造力总动员全国总决赛中获得一等奖。

“双流”启示:

1.校长是一所学校的灵魂(教育本质的追求,站位高,视野宽)。

2.先进的办学理念,明确而又可及的办学目标定位,鲜明的办学特色,精干的管理队伍,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办出一流质量的基本要求。

3.以课程结构改革为核心的课程改革才能真正落实素质教育,仅以课堂教学方式或教学模式改革的课程改革谈不上真正意义的课改。

4.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满足学生全面发展需要的重要载体,也是特色办学的有效途径。

链接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