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教学改革方法

教学改革方法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教学改革方法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教学改革方法

教学改革方法范文第1篇

本文从《机械制图》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与应用的角度,对制图教学培养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空间想象能力培养方式及实践环节等方面的改革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机械制图 抽象思维 多媒体技术 互动

《机械制图》是机械及相关专业的专业基础课,该课程的教学质量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的专业素质,为了促进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方法,我在教学实践中采取了以下几项措施。。

一、努力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旧的培养方式把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放在画法几何上,通过点、线、面及其相互位置关系定位、定量的投影作图训练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但点、线、面及其相互位置关系的定位、定位投影作图直观性差,难于掌握。费时多效果又不好,而且与绘图和阅读机械图样的联系不密切。经过分析和研究,我们决定通过以下方式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空间逻辑思维能力。

1.借助立体表面点、线、面的相对位置及其投影培养学生的空间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能力。

2.利用CAD对平面图形的拉伸、旋转等三维实体造型,以及并集、差集、交集、切割等编辑操作,更加有效地帮助学生提高空间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

3.利用其他物品进行空间思维能力训练。具体做法是学生根据给出的轴测图,利用橡皮泥捏出形体;然后根据捏出的形体形状,选定一个主要观察方向(即前方),分别从前方、左方、上方观察,把观察到的结果用平面图形表达并画到图纸上,平面图形的相对位置可以随意摆放,但要标出观察方向。

4.增加构形和建模方面的训练。如要求设计一个不少于5个基本形体,且至少有一处产生相贯线的形体。这样既能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构形能力,又能综合运用各种表达手段,让学生用二维和三维两种表达方法,并利用建模技术达到建模目的,甚至做出模型。这样,该实践环节就把整个课程内容全部串联起来了。这样的实践环节也就是设计思想可视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使设计者在生产制造以前就已知其设计质量以便进一步改进。

二、多媒体技术在《机械制图》教学中的应用

《机械制图》课程相对于其他科目有所不同,它是相对较为枯燥和困难的。所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在这门课程的教学活动中便显得极为重要。兴趣是学习的最好老师,这一点在《机械制图》课程教学中也不例外。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技术的进入,这让《机械制图》课程的教学有了质的飞跃。多媒体技术可以将课本中的抽象的部分用形象直观的课件与动画及三维模型引导学生,起到化难为易的作用,从而进一步激发学习的兴趣和引导学生抽象思维。

通过多媒体课件的演示,教师就可以充分的调动学生的兴趣与空间想象能力,从而可以逐步达到引导与训练学生的抽象思维的能力。

总之,多媒体技术在《机械制图》教学中的作用是传统机械制图教学方法无法比拟的,它对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发展有很大的引导与培养作用。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善于运用多媒体技术,但一定要注意的是,教师永远是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切不可本末倒置。

三、师生互动在教学活动中的运用

教师虽然是教学活动中主体,但是也要学生来积极的配合与参与,只有学生参与到整个教学活动中,才能达到教学的目的。要想达到这个互动的目的,教师必须采取一些方法。

首先,教师对知识点的讲解要有启发性。教师在《机械制图》的教学中,要将实物或模型、投影图、立体图对照着讲解,让学生慢慢的建立起空间的概念。例如,老师在讲解多面正投影图时,可以与教室的墙壁地板联系。以学生右侧墙壁为W面,以黑板面作V面,以地面作H面,然后再与三维投影体系相对应,将抽象的问题作具体化处理,这样就便于学生理解、接受。

再者,教师在教学中同样要注意与学生的对话,讨论就是一种非常不错的选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围绕一个问题发表各自的看法,互相启发。这种教学方法对于《机械制图》而言,其中零部件表达方法及所涉及的练习特别适用。在带领学生讨论初,要首先引导学生联想所学过的视图、剖视图、剖面图、局部放大图等制图的表达方法,再引导学生分析零件的结构特点。接下来,让学生分组讨论制图的表达方案,并选出代表讲述各组讨论后的表达方法,还要说明其方案的优缺点,最后在教师指导下,确定一种相对于其他方案较理想的方案。在讨论教学活动中教师一定要注意问题的明确性,更要善于诱发学生积极思维,最后在讨论结束时,还要做好总结。

最后,在《机械制图》课程的教学中,课本中许多知识点都有不同程度上的联系。教师一定找出其中的联系点,并帮助辅导学生找出相关章节之间的联系,这对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培养将是非常有好处的。举例来说,课本中的截交线与相贯线、斜视图与局部视图、斜度和锥度、移出剖面与重合剖面、剖视图和剖面图等,都是值得比较和联系的知识点。总之课本中的有的内容联系比较密切,有的没有直接的联系,作为教师应该有目的地选择联系密切的内容进行比较关联,找出它们的异同点。帮助学生联系记忆与理解。

参考文献:

[1]倪永胜.浅谈《机械制图》学科中的创造性教学[J]

教学改革方法范文第2篇

    1.1理论结合实际

    数学教学需要相应的理论基础作为教学的支撑,我国目前的数学学术水平较高,拥有大量的学者和专家,理论建构相对扎实。但是面对理论与实际运用相结合的课题,数学教师又不得不进行新的思考。一方面,教师自己要不断的提升自己的业务素质,进行科研实践,另一方面,教师应该教育学生进行实践活动,教师可要求学生把知识与生活联系起来的方法进行学习和思考。此外,对于学生而言,自我学习的意识要不断加强,不能只为学习而学习,应把知识拓展到书本之外,鼓励学生进行创造。

    1.2改变教学方法

    创新是教学永葆生机和活力的有效保障,对于相对单一的数学教学来说,教学创新也是一种需要和趋势。对于教师而言,教学创新体现在教学思维和教学方法的具体运用上,教学创新的前提在于要求教师全面把握教学的内容,以便合理的安排课时并能有效的进行创新。改变传统教学的方法在于:一方面教师教育理念的创新,这点十分重要,数学学科的教学既要求理论基础作为支撑,又要注重实践,教师的理念创新就体现在理论与实际现结合的过程,要求超越课堂本身。另一方面,教师要合理的压缩课堂,教学并非完全按书本进行,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有选择的进行讲解。此外,要注重教学互动,不应该只是教师的一言堂,学生也可以有想法和质疑。

    1.3积极引导教学

    针对学生缺乏学习兴趣的问题来说教师需要积极的引导,学生学习态度和学习兴趣的改变很大程度上受教师的影响较深,作为培养人才的角度出发,改变学生的学习态度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教学成功的前提。在教学过程中有的学生的数学基础不太扎实,学习存在一定的压力,教师应该积极的引导学生,并在教学过程中由浅入深,循循善诱。除此而外,教师还可以采用趣味教学的方式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打破学生对数学教学的模式认知。

教学改革方法范文第3篇

(1)构建符合教学大纲要求,具有内容精炼、信息量大、能反映本学科新成果特点的课程内容体系;

(2)制作多媒体课件并建设课程教学网站,实现课程教学信息化,丰富学生自主学习的资源;

(3)有机结合各种教学手段,进行课程教学手段与方法的改革,构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

(4)改革考试方式和成绩评价体系,综合评价学生的课程成绩,促进考、教、学之间的互动;

(5)增加实验教学课时,并通过学生课外科技活动和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来突出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和灵活应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努力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创新能力和科研能力;

(6)采用案例教学,以提高学生对知识的领悟能力。

2教学方法改革

2.1改进教学方法

首先,根据教学内容的系统性和学生的认知状态认真备课,设计一些具有启发性、具有承前启后作用或能体现教学重难点的问题。然后,在课堂上适时提问,鼓励学生认真思考、相互讨论,让学生大胆发言;接着,教师对答案加以补充或纠正。同时,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部分章节由教师事先布置,提出重难点,然后由学生上台讲授。这样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学习的欲望,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2充分利用教学仿真软件和多媒体等使教学内容形象生动

我们从专业的软件公司引进一套制药工程教学仿真软件,结合我们自制的多媒体教学课件,在学习完一章内容后,使用多媒体播放仿真软件中的相关内容,形象生动地将工艺原理以及设备的结构特点动态展现出来,实现教学仿真软件与多媒体教学的有机结合,在工艺学教学过程中形成理论知识与形象感受的交叉互动,从而使课堂气氛活跃,达到了非常满意的教学效果。

2.3以综合实验为载体,与科研实践相结合

开展研究性实践教学是大学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根本要求。我国高等教育需要培养创新型人才,而创新型人才仅靠课堂理论教学是培养不出来的,必须借助实践教学并且需要强化实践教学。实验前,将学生分成若干实验小组,每个小组按实验教师的整体实验设计写出各小组的实验方案,获得教师同意后,各小组成员共同协作完成实验。根据实验内容,实验操作可分为课时内实验和课时外实验。在课时内实验过程中,教师进行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某些错误操作,引导学生分析和讨论实验中出现的问题。课时外实验由学生根据事先设计好的实验方案进行操作,由实验室助教跟踪实验过程,及时解决学生的疑问。

2.4生产与教学相结合,努力做好工学交替

采用工学结合、工学交替的培养模式,使制药工程专业的学生都有机会到生物制药相关企业去顶岗实习。在顶岗实习期间,除了有企业的相关技术人员和工人师傅进行指导外,专业教师也跟踪指导、现场授课。经过工学结合、工学交替的锻炼,能够真正强化学生的理论知识、锻炼学生的实践技能、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从而缩短学生从学校到工作岗位的过渡期。通过工学结合、工学交替,可以增加学生对行业和社会的认识、增强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最终实现培养目标。

2.5考核方式

教学考核包括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在期末总评成绩中,笔试成绩50分,平时成绩50分。平时成绩包括实验内容调研与汇报、课后文献综述与专题报告、课堂问题讨论等内容,课程设计单独计算学分。通过完善考核体系,使得综合成绩能够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效果,避免学生“平时不来听课、期末搞突击却能得高分”的现象发生。学生在课上课下的学习效果均反映在总评成绩中,从而保证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教学改革效果评价

通过上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学生上课的积极性明显提高,平时成绩平均达到95分,期末成绩平均达到90分。在课程结束后,采用问卷的方式对教学效果进行调查,结果采用统计分析软件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学生对教学效果的满意度达98%以上。

4结语

教学改革方法范文第4篇

关键词:基础会计;改革;课堂A教学

基础会计是会计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程,是理论结合实践且操作性强的课程,学好这门课程对后继专业课程的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传统基础会计课堂“填鸭式”的教学使师生间缺乏互动,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未被充分调动起来,学习兴趣不高,动手能力不强,学习效果不好。因此,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探索新的教学思路与方法势在必行。

一、基础会计课堂教学改革措施

1.与时俱进,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由于教学计划的改革,教学课时的减少,在少课时的情况下完成所有教学内容不可避免教学进度较快,师生互动减少,这势必影响教学效果。教师要认真规划课时,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指出课本中应掌握的重点,安排学生课余时间自学,如会计原始凭证的含义、分类、填制方法等。在网络资源如此发达的今天,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网络视频课程自学,但要以微信、QQ等方式做好学生的答疑工作。对于一些利用现代数学软件很容易解决的问题,教师教学时也没有必要再照本宣科,费时讲解,对于易于采用“翻转课堂”教学的内容,教师完全可以采纳。

2.运用数字媒体技术,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与手段

传统基础会计课程的教学中,教师“一支粉笔行天下”。由于课时量减少,每节课堂信息量增加,同时,该门课程中表格多、图表多、计算多,传统的教学模式既浪费时间又不直观,传统的教学模式完全不能适应现代信息社会的快节奏、高效率要求。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快速发展,在以往的黑板粉笔教学模式基础上,应广泛地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比如多媒体教学、“翻转课堂”教学、微课教学等。同时,在表格的绘制、数据统计等方面采用绘图工具、Matlab软件辅助教学,不但省时直观,而且易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参与性。教师也可以为学生提供多种类型的在线教学资源,便于学生课后学习,使课上学习转为课后自学成为可能。除此之外,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学习的阶段要求他们制作一些辅助文本资料、音频、视频、小课件等,这对增强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及提高教学的效率都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3.理论结合实际,改革传统的考核模式

对于会计专业的考核通常会采用课堂答疑、课后作业以及期末考试的方法。榱思し⒀生的学习动力,增强其自主学习意识,在期末考试时也可以采用半开卷的形式,即考前一段时间教师发给每位学生一张专用纸,学生可以在上面写上自己总结的知识要点等,考试时,学生可将其带入考场以作参考,考试结束后与试卷统一上交,作为成绩的一部分。学生在系统梳理知识的过程中,既增强了自我学习的意识,又强化了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另外,教师也可以分组完成任务的形式对学生进行考核。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操作性强的问题分发给各个小组,以小组完成任务上交结题报告的结果对学生进行考核,这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增进同学之间友谊,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同时也促进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4.理论实际并重,加强实践教学

以往传统的教学过程过于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对实践教学环节比较轻视,学生动手操作机会很少。在当前形势下,教师应在“必需、够用”原则的基础上,加强实践教学。作为未来的会计工作者,学生不仅要学好课本上的各种会计专业知识,而且也要积极参与实践活动,这不仅让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在一起,而且能为学生走向社会打下坚实基础,也是学生走向工作岗位的第一步。因此,教师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应努力创造机会让学生参与其中,如让学生分组做账、互相查账、互相审计等。

二、基础会计课程教学改革的意义

通过课堂教学改革,引进现代化教学手段加以辅助教学,将教学内容以真实情境更形象、更直观地展现给学生,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增强自我学习意识;通过加强动手操作环节的教学,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与团队协作精神,增进师生间的友谊;通过自主学习,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总之,通过课堂教学改革最终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在基础会计课堂教学改革的过程中,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也是刻不容缓的,教师不仅要掌握各种先进的教育教学手段,同时还要适应时代的要求不断更新自己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使自己成为专业知识过硬、教育理念新颖的新型教师。

参考文献:

教学改革方法范文第5篇

关键词:写作课 教学方法 课程改革

高职院校承担着为社会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的任务,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各行各业岗位对高职学生综合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写作》课程作为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重要载体,在高职院校课程体系中的作用也更加突出了。而相应的课程改革却没有紧随社会发展的脚步,尤其是《写作》课的实训教学方法还停留在初级阶段,本论文即是通过对实训教学方法的探索以期达到有效完成《写作》课程教学任务的目的。[1]

目前,一些高职院校已经普遍开设《写作》课程了,以我所在的院校为例,全院七个系部三十几个专业全部开设了《应用文写作》课程,但是统一使用一种教材,一个教学大纲,一种教学标准,抹杀了不同专业学生的不同特点,忽视了不同工作岗位对写作的不同需要,因此,《写作》课程改革势在必行。在对我院三十五个专业进行岗位职业资格要求进行充分调研基础上,我们制定了《写作》课程改革的基本方向,如下:

第一:以工作岗位群为课程内容选定的主要依据。据2014年高职高专专业目录显示,高职院校开设的专业共有类,七十余小类,每个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不同,服务于区域经济的定位不同,所开设的专业也相应有各自的特色,无论是规模大的院校还是规模相对较小的院校,都会在长期的发展中形成自己的专业群。相对应于专业群而存在的就是工作岗位群。不同的工作岗位对于写作能力的要求是不同的,不同的工作岗位对于写作领域的针对性也是不同的。例如电子商务专业要求学生必须掌握公文写作的知识,掌握网络写作的技巧。学前教育专业要求学生必须掌握公文写作的知识外,还要具备教学所需的写作能力,例如教案写作、思想鉴定写作、科研论文写作等能力。高职专业中并不是每一类专业对于写作能力的要求是全然不同的,而是不同专业之间既有共通之处又有各自不同的能力要求。因此,按照每一个专业设定写作课程的教学大纲,编排教学内容是不必要的,较为科学的是按照工作岗位群相对应的专业群进行具体的写作课程的教学内容整合,进而满足不同专业对于写作能力和写作内容的不同要求。例如航空服务类各专业的学生都可以使用同一种写作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在课程中可以适当的加入航空服务专业术语,按照航空公司对员工的管理规章制度要求学生严格执行,提早让学生体验行业文化。[2]

不同的工作岗位群对于写作能力的要求标准是不同的,因此,写作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步骤,即是确定工作岗位群对于写作内容和写作能力的要求。教育改革的一个原则即是理论知识够用即可,但是“够用”的尺度是需要考查论证的,需要深入到企业一线岗位上,进行周期性的摸底调查。

第二,以工作岗位作为教学方法改革的切入点。多年来,情景模拟法、任务驱动法等高职教学改革中较为常见的教学方法已经在高职院校中应用较广,但是作为写作课程这一理论多于实践的课程还是未能真正发挥各种教学法的作用,究其原因有几点,首先是写作课程未能按照工作岗位设置教学内容,学生学习写作的普及知识,不能和工作岗位内容结合起来,学生学起来没有兴趣,教师教起来缺少侧重点。其次,传统的写作课程已经形成了老师讲学生练的单一模式,师生缺少互动,更缺少能将师生从单一课堂模式中解放出来,为师生提供教学做一体化教学的平台。写作课程的改革正是要打破这种僵局,为呆板的写作课堂注入活力。在具体的教学操作中,完成这一转变,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完成。在课堂上,以工作岗位为基础,进行角色扮演,由教师扮演领导,布置写作任务,学生作为员工,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写作任务,在员工之间设立奖惩机制,鼓励多劳多得,优胜劣汰,团队合作的精神,将多种教学方法融合起来,逐级增加写作难度,使高职学生不再惧怕写作,整体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3]

第三,以工作岗位能力标准作为学生成绩考核的重要指标。学生成绩考核多元化已经成为高职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写作课程的学生成绩考核同样需要融入能够体现学生职业能力的因素,那么就可以以工作岗位所需能力标准作为学生成绩考核的重要指标。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工作岗位所需的写作能力以及标准要求,在逐级任务中都融入具体的标准,使学生建立行业意识,时时刻刻按照工作岗位能力标准去要求自己,只有达到所在层级的标准,才能进一步晋升,将情景模拟教学法延伸。在期末总的成绩考核中,增加平时成绩的比例,强化工作岗位职业能力标准的权重,真正让学生体验到所学即所用。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写作课程改革,遵照高职教育理念,秉承优秀教育思想,在经济发展的大潮中,紧紧抓住人力资源市场所需,在课堂中实现教学做一体化,将工作岗位对写作能力所需标准深刻的投射到学生点滴的学习过程中,为企业培养具备相应文化素养、行业精神,符合企业用人标准的高职学生,是写作课程改革的目标。始终将工作岗位所需能力作为教师教的准绳,掌握行业发展的现状和趋势,不浪费课堂时间对“够用”之外的理论进行过多的讲解,是写作课程改革的原则。在写作课程改革的具体操作中,投入精力,深入到行业企业中进行认真的调查取证,确保教学内容的科学准确、简练深刻,是课程改革的重要部分。融会贯通的使用高职教学方法,保障课堂教学的效率,达成教学目标,完善、丰富学生考核标准,为学生走向工作岗位打好坚实的基础,是写作课程改革的必行之路。

参考文献

[1]王双兰;课程改革中教师权利的探讨[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2]王世疆;深化教学改革 提高教学质量[J];冶金管理;1995年05期

[3]陈敬朴;基础教育课程结构中的矛盾[J];教育理论与实践;1997年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