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初中物理基本知识

初中物理基本知识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初中物理基本知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初中物理基本知识

初中物理基本知识范文第1篇

论文关键词: 中职物业管理专业 《房地产基础知识》课程 校本教材

中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就是要培养中职学生成为具有岗位职业能力(包括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的、能够输送到行业企业上岗就业的中级技术人员。他们不仅要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而且要成为多面手;不仅要熟练完成本职工作,而且要了解相关领域的工作。要培养这些职业能力,离不开专业课程的实践教学,而有效的课堂教学也有赖于适用于专业特点的校本教材。我以培养物业管理专业的职业能力为出发点,谈谈对开发《房地产基础知识》课程校本教材的几点思考。

一、物业管理行业就业岗位分析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已不再仅仅满足于“有屋住”,而是要住着舒适、住着方便、住着安全。但由于物业管理行业在我国刚起步,物业管理理念和管理水平亟待提升,需要培养一支专业化、实用型的物业经营管理队伍。房地产不但开发规模增大,智能化、生态化、人文社区化程度也大幅提高,配套服务项目增多、主题开发、综合利用等方面都对物业管理人才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特别是物业管理是一个综合行业,涉及建筑学、土木工程学、建设管理、工程设备管理、房地产投资与金融管理等相关专业,所以要求物业管理从业人员必须是复合型人才。

我校开设的物业管理专业是国家级重点专业,在这多年的专业教育探索研究及与行业企业的密切联系中,确定中职物业管理专业毕业生的第一任职岗位为在物业管理、房地产开发的企事业单位从事物业管理、房地产开发经营和市场管理工作。为进一步对职业岗位进行分析,在2011年年初由我校负责牵头完成的广东省物业管理专业培养方案的编写工作中,我们联系了多间校企合作的物业企业,经过调研论证,大致归纳了物业专业的就业岗位有:前期物业管理助理、物业管理员、物业前台接待员、文员、物业招商助理、房地销售员、房地产经纪等。因此,学生不仅要具备物业管理相关专业知识,而且要具备相应的房地产基础知识,如熟悉房地产开发全过程及其各环节的有关业务等。

二、《房地产基础知识》课程教学的必要性

物业管理是房地产业的一个组成部分,但有部分学校在开设物业管理专业时认为其发展趋势已逐步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房地产开发后期的服务性行业。所以在物业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应围绕“管理、服务、经营”的特点展开,摒弃了一些与物业管理关系不大的房地产前期知识和市场经济知识。而事实上,经过这几年房地产市场和物业管理行业的发展,两者之间的界限越发模糊了。特别是现时很多物业管理都实行前期介入及参与后期物业的营销、经营管理,这就对从事物业管理行业的人员提出了必须具备相关房地产知识的要求。例如在参与房地产项目前期介入阶段,要识读房屋户型图,掌握房屋各种户型间隔、朝向、风格、装修、层高等基本知识。在日常物业管理中有可能涉及房屋租赁、买卖等交易,那么掌握适当的房地产中介业务知识和房屋交易流程就更有必要了。

物业管理在整个房地产开发与管理的过程中并不是孤立的,它与开发公司的前期介入、房屋销售租赁、物业经营活动等工作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因此,培养学生相关岗位的迁移能力也是必需的。《房地产基础知识》这门入门课程,包括房地产专业教育、岗位设置介绍、房屋基本要素学习、房屋开发基础知识,其正是为打破学科界限、融合房地产知识这一特色而开设的。

三、目前选用的《房地产基础知识》课程教材存在的问题

1.教材部分内容难度偏高。

现在我校物业专业所选用的是房地产开发与经营管理系列教材,教程内容主要围绕房地产开发项目的可行性分析、项目资金筹措、用地取得、市场营销等方面,对于物业管理专业的学生来说,在对房地产市场状况、行业概况、房屋基础知识等方面都没有初步理解的情况下来学习这些内容,学生普遍难以消化了解,更不用说学会掌握运用知识了。例如对房地产项目的可行性分析,教材采用的是一些成本估算方法、技术经济评价方法及引用不确定性分析方法等,这些财务分析法对于高职学生的学习尚且有一定难度,更何况是对中职学生呢?

2.教材内容的设置对物业专业学生的岗位适用性有偏差。

学生在以后的物业管理工作岗位上可能会运用的知识除了本专业相关知识外,还应掌握一定的房地产知识,如学会读懂房屋的平、立、剖面图纸、了解房地产的种类,知道房屋面积测算的分类、方法,还有诸如房屋产权的分类及产权登记流程,等等。但现有教材用较多的篇幅阐述房屋建设规划与勘查设计、房地产开发建设施工管理等内容。学生以后从事物业管理工作时,理论与实践有偏差。

3.课程评价方式单一、模式化。

传统的理论课程采用的课堂考核评价体系,考试仍以知识的积累、记忆为目标;考试方法简单,重在教室考试。在课程考核上,一般采用单一的笔试形式,考核内容仍依附教材,而且只考共性的、统一的知识技能。如讲到房地产项目资金筹措,考核学生掌握哪些开发资金来源、融资的方式、融资的步骤及审查内容等,学生往往就通过背诵记忆等方式来学习。这种教学评价考核机制只看重考试成绩而忽视了职业教育的“职业”特征,对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重视程度不够,不利于学生职业技能的提高。特别是没有很好地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不能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很好的体现与张扬。同时,单一的考核形式不能充分突出物业管理专业中涉及的房地产知识特色,脱离了现实工作环境,没能与市场很好地接轨,不利于学生就业。

四、对改革《房地产基础知识》校本教材的几点思考

很明显,完全采用现行的一些房地产开发经营的教材不切合实际,不利于学生的学业发展,也不能满足他们职业发展的需要,因而必须根据他们的实际情况进行认真的分析和思考,充分合理地利用学校的教育教学资源,结合师资力量等综合因素,探索与开发适用于本专业的校本教材。我在物业管理专业多年教学实践的基础上,认为开发校本教材应以适应学生的实际发展要求为前提,在新的教材中不断淘汰不适用的内容,增加有利于提高学生职业岗位能力的内容。

1.作为物业专业学生学习房地产知识的入门课程,教材内容应考虑选择难度较低、能吸引学习兴趣的基础教学模块。

从目前选用的教材内容来看,教材没有充分考虑中职学生与高职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学业基础的差异;没有考虑中职学生的需求及长处。结果所编教材面面俱到且理论性过强,导致学生学不会也不愿学。针对这种情况,以及我校专业特点,我们首先要对这门课程进行重新开发编写校本教材,使教材符合岗位工作要求。从我校目前学生的职业岗位能力培养和专业知识体系学习来看,《房地产基础知识》课程安排在第一学期比较符合学生的学习规律的循序性发展。作为物业专业学生学习房地产知识的入门课程,开发校本教材时应考虑选择难度较低、能吸引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教学模块。如教材开篇内容可先做专业教育,以及相关职业岗位群的分析、介绍。在讲到商品房介绍时,可结合目前最主流、最受认可的一些热门户型设计给学生讲解房屋的户型结构、朝向、层高、装修、建筑风格、物业类型等基础模块知识,让学生从感性认识产生兴趣继而上升到对专业知识的系统学习。

2.《房地产基础知识》校本教材应根据行业发展和市场需求选择更贴合专业学习特点和实际应用能力的内容。

《房地产基础知识》作为入门课程,本应教授房地产专业中有关开发、经营管理的基础知识。但对于物业管理专业学生来说,我们应该把握“以够用为主,以胜任为主”的原则,在编写教材中紧紧围绕学生在以后物业管理工作岗位上需要或涉及的相关知识内容。从目前本专业学生的就业方向来看,职业岗位群定位在物业管理及相关房地产企业操作层的第一线岗位,涉及如前期物业管理助理、物业管理员、前台接待、文员、物业招商管理员、房地产销售、房地产经纪等岗位。所以在校本教材内容编写上应选择实用性的“理论”知识,如商品房介绍,小区(写字楼、商场、工业厂房)楼宇配套设施介绍,建筑物用地性质、如何取得土地,开发建房的资金来源取得等内容。至于应用较少的如房地产开发项目可行性分析、评价;房地产建设规划、勘查设计;房屋开发建设工程施工管理等方面则可放至拓展性学习模块上,让学有余力。能力较强的学生自主学习,从而既解决学生为什么要学的疑惑,又使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在同样的学时内可以接受或完成更多的任务,有利于个性化教学。

3.教材课程内容结构安排应从学生实际生活感受为切入点,再由浅入深地扩展到房地产市场专业知识层面。

以往的课程教材,内容结构安排一般都是从行业发展历史、概况现状等入手,然后以房地产开发企业开发建设房屋过程为流程导向编排教程内容。但从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来看,学生对知识的接受往往集中在浅显性、趣味性、生活化的内容上。所以在编写这门教材上,我认为不妨把传统的学习内容顺序反过来,先从学生最感兴趣的职位岗位介绍、涉及相关的房地产专业知识入手,然后从房地产开发的成品——商品房的基本介绍,再到楼宇公建配套建设、建设用地取得、房地产开发资金筹集、开发企业介绍等环节,把房屋开发建设的过程从结果出发,再逐级往前推来安排教程内容。我们在编写教材时,应大胆改变教学内容的繁、难、不适合的现状,加入学生乐学、喜学的内容,使专业教学收到理想的效果。

4.采用模块化的考核方式能更客观地评价学生在不同学习阶段的学习效果。

初中物理基本知识范文第2篇

关键词:高中物理 电磁学 基本知识点

电磁学是高中物理极为重要的一部分,主要包括电场、磁场、电磁感应、恒定电流、交变电流、电磁波等等,内容庞杂,很多概念非常抽象,对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要求较高,学生普遍反映难度很大。那么教师应该怎样引导学生学好电磁学呢?在多年的教学过程中,笔者深刻感受到重视基本知识点的教学是关键,重点应抓好以下三个方面。

一、深度挖掘电磁学基本知识点

很多重要的基本知识点,只有深度挖掘,做到深入透彻的理解,而非一知半解,才能避免在遇到实际问题时盲目地套用公式,出现错误。

比如库仑定律就是在电磁学部分遇到的第一个重要知识点,书本中是这样描述库仑定律的:真空中两个静止的点电荷之间的作用力与这两个电荷的电荷量的乘积成正比,与这两个电荷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作用力的方向沿着这两个电荷的连线。很多学生就只注意到库仑定律中关于力的大小特点的描述,而往往忽略了这句话中隐含的重要信息,即三个适用条件:(1)“真空”,即两个电荷要处于真空中或者空气中;(2)“静止”,即两个电荷要处于静止状态;(3)“点电荷”,点电荷是一种典型的物理模型,两个电荷间的距离远大于电荷自身的大小时电荷才可以看成是点电荷,也就是说当两个带电体相距很近的时候库仑定律是不适用的。

在电磁感应部分最重要的知识点就是楞次定律,书本中是这样描述楞次定律的:感应电流具有这样的方向,即感应电流的磁场总要阻碍引起感应电流的磁通量的变化。我们不妨把引起感应电流的磁通量称为原磁通量,那么我们就可以把楞次定律简单地表述为:感应电流总是阻碍原磁通量的变化。可见楞次定律中最为关键的字眼就是“阻碍”,但是很多学生往往搞不清楚阻碍的是什么?怎么阻碍?阻碍的不是原磁通量,而是原磁通量的变化。所以我们首先要分析清楚原磁通量的方向及变化情况,然后根据阻碍关系就能分析出感应电流的磁场的方向,最后根据右手螺旋定则得出感应电流的方向。

二、注重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虽然电磁学部分知识点很多,给人的感觉会很乱,但是我们仔细分析就会发现很多知识点之间还是有着一定联系的,把相关的类似的知识点放在一起分析比较,学生对知识点的印象就会更深刻,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

比如可以把电场和磁场的性质、电场线和磁感线的性质放在一起比较其联系与区别。电场和磁场虽然我们看不见摸不着,但都是客观存在的,电场对放入其中的电荷有力的作用,磁场对电流和运动电荷也会有力的作用,即电场和磁场都能提供力的作用。但电场线和磁感线都是为了方便描述电场和磁场而人为假想出来的,不是真实存在的,其指向都有着一定的特点,其切线均表示电场或者磁场的方向,其疏密均表示电场和磁场的强弱。区别之处在于电场线是不闭合的,磁感线是闭合的。还可以把点电荷和质点的性质放在一起比较,两者都是理想化的物理模型,现实生活中并不存在点电荷和质点,只有当满足了所需条件时,才能将现实生活中的电荷和实际物体看作是点电荷和质点。

再比如重力加速度g、电场强度E和磁感应强度B也有着很多相似之处。物体在重力场中会受到重力G=mg,在电场中会受到电场力F=Eq,在磁场中会受到磁场力(包括安培力F=BIL和洛伦兹力f=Bqv)。重力加速度g决定于物体所处的重力场、电场强度E决定于电荷所处的电场、磁感应强度B决定于电流或者电荷所处的磁场,所以我们就可以说g、E和B这三个量均只决定于场,与其他因素无关,所以我们分别用这三个量描述三种场的强弱和方向。

又如重力势能和电势能之间也有着很多相似之处。物体在重力场中具有重力势能,当物体在重力场中移动时,重力可能做功也可能不做功,类似的电荷在电场中具有电势能,当电荷在电场中移动时,电场力可能做功也可能不做功。当重力或电场力做功时就会引起重力势能和电势能的变化,力做正功势能就减少,力做负功势能就增加。故这两种能的变化均决定于相应的力做功的情况。我们还可以进一步推广到动能、机械能以及今后在热学部分将会学到的分子势能,我们会发现,所有的能的变化,都决定于相应的力做功的情况。

三、重视初中已学知识点的拓展延伸

有些知识点难度不大,但由于学生在初中时已经接触过,学生在遇到这部分知识点时就会比较大意,以为自己已经掌握了,其实是一知半解,导致遇到实际问题时错漏百出。

比如欧姆定律U=IR,初中时仅涉及纯电阻电路,即能量全部被电阻用于产生热量,即W=Q,W=UIt,Q=I2Rt,故有U=IR,故初中时在电路中欧姆定律均是适用的。但在高中物理中由于会遇到非纯电阻电路,此时欧姆定律已经不再适用,因为在非纯电阻电路中,能量不再全部被电阻用于产生热量,即W>Q,W=UIt,Q=I2Rt,故有U>IR,所以遇到电路问题时一定要看清楚是否包含电动机、电风扇等非纯电阻。

初中物理基本知识范文第3篇

关键词:初中;高中;物理;衔接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07-029-01

学生从初二接触物理,经过初中两年的学习已经掌握了初中物理的基本内容和基本的学习方法,初步了解了物理学的基本知识。但是,学生进入高中后进一步学习物理后会觉得物理学习十分的困难,他们感到很困惑,上课虽然能听得懂,但是作业却不会,老师一讲很清楚,自己做又不是特别明白,他们的学习离不开老师的指导,考试成绩不理想,大大的打击了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通过对初高中物理课程的对比,结合自己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体会,对初高中物理的衔接有以下几点认识。

一、初高中物理课程标准的衔接

在义务教育阶段,物理课程标准旨在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学习物理的基础和方法,养成学习物理的思维习惯,经历科学的探究过程,具有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探索科学的兴趣和热情。高中物理课程旨在进一步的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学习基本的物理知识与技能,体验科学探究过程,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形成科学的价值观和世界观打下基础。对比课程性质不难发现高中课程结合学生的实际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学生有了更高层次的要求,学生的学习难度加大。

二、初高中课程内容的衔接

初高中物理教材都涉及力、热、光、电、原子等几个板块的内容,但要求层次不一样。初中以知道、了解的内容为主,主要培养学习的学习兴趣,了解一些直观的物理现象。高中物理则涉及由现象到本质的学习,要求学生理解并掌握,并能用物理知识分析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三、教师授课方式的衔接

初中阶段学生比较小,课程要求比较低,教师上课时主要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主,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重点知识反复训练。学生基本的物理知识掌握比较好,但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还没有得到锻炼和提高,高中阶段课程内容较深,任务紧,老师不可能对学生一步一步的要求,在课堂上老师主要引导学生物理过程,介绍物理方法,要求学生课后再进行整理与完善,学生进入高中后不习惯这种教学模式,学习就变得很被动。

四、学生学习能力的衔接

初中学生年龄比较小,不具备自学能力,只能跟着老师的步伐一步一步的去学习,缺乏主动学习的能力,课本上的内容是以记忆为主,缺乏思维能力的培养。高中课程要求学生有一定的自学能力,经过老师的引导学生要学会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在学习物理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果学生不能清楚的认识到这些区别,他们的学习就会很困难,成绩很难提高。

根据以上的分析,我认为要解决初高中物理跨度大的问题,实现初高中物理零梯度的过渡,作为高中老师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要引导学生改变观念

初中物理知识相对比较浅显,并且内容也不多,更易于掌握。再加上初三后期,通过大量的练习,通过反复强化训练,提高了熟练程度,可使物理成绩有大幅度提高。但分数高并不等于物理学得好、会学物理。如果没有好的学习方法,那是很难学好高中物理的。所以,应该引导学生改变观念,初中物理学得好,高中物理并不一定会学得好,应降低起点,从头开始。

2、要重视教材与教法研究

根据教育心理学理论“当新知识与原有知识存在着较大梯度,或是形成拐点时;当学生对知识的接受,需要增加思维加工的梯度时,就会形成教学难点。所以,高中物理教师要研究初中物理教材,了解初中物理教学方法和教材结构,知道初中学生学过哪些知识,掌握到什么水平以及获取这些知识的途径,在此基础上根据高中物理教材和学生状况分析、研究高一教学难点,设置合理的教学层次、实施适当的教学方法,降低“台阶”,保护学生物理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树立起学好物理的信心。

3、要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初中物理基本知识范文第4篇

一、注重基本概念

物理知识是由一系列物理概念和规律构成。概念间有其联系,便形成规律。物理教学注重的是思维的培养,基本概念是思维的基础。如果基本概念理解不透,就无法形成正确的思路,思路不正确就不可能正确反映客观物理现象,那么就不可能学好物理。我们经常说,基本知识点是能力的基础,必须正确掌握基本知识点,方可培养其能力,所以对于刚进入高中的学生,物理教学应尤为注意基本知识点。

二、在掌握了基本知识点的前提下,培养学生的思维

思维是指思维活动,它在解决问题时表现为善于进行抽象思维。能从概念和规律的内在联系中抓住问题的核心,从而抓住解题的关键。在思考问题时能从错综复杂的关系中找出解决方案,即是透过现象看本质,就要求在教学中对公式、定理、定律的内涵和外延要讲析清楚,并且积极引导学生类比、联想,促进学生思维深化,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要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对于这个环节,教师应该在情感上给予感染,让学生在接受物理知识的同时,接受相应的情感因素,达到以情足知,知情共育的效果。那么老师在备课时不仅要深刻挖掘教材中的重点、难点,还要琢磨学生可能存在的疑点。正确把握教学内容的情感因素。现行教学中的物理知识,大都是以定理、公式、法则、原理的形式出现,给人以庄严“神圣”、完美无缺的感觉,被供奉于教学的殿堂里,看似“威严”的知识给学生一种枯燥感。那么在教学中让学生明白这些物理知识是人类在长期征服自然的道路上,经过无数次的挫折失败,反复探索后取得的,凝聚着前人的智慧和对科学的执著追求的精神,将物理知识与人有血有肉的联系起来,使学生对物理知识产生亲切感,激发其兴趣。在教学语言方面,要做到准确、清晰、形象,富有情趣和感染力,能达到传神又传情,获得科学性与艺术性的完美统一,教学语速能做到抑扬顿挫,缓急有致。变化的语言能刺激和强化学生的注意力的集中性和稳定性,从而引起其兴趣。

四、留给学生一定的时间和空间

在物理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能力,必须在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制定教学目标,设计教学方案时,心中有学生,让学生有一定时间预习,留给学生一些思考的空间和想象的天地。在课堂上,教师要主动让出长期以来牢牢控制的位置,让学生去思考去讨论,主动获取知识。积极引导学生做试验,组织学生参加课外活动,参加一些实践活动,在实践中让学生感悟物理的魅力,提高兴趣,培养其能力。

五、注重物理实验

实验是物理学研究的基础,也是物理学习的基础。尤其是课程改革以后的探究式教学。我们往往是不断引导学生对所要研究的物理自然现象进行多方位观察,提出问题,通过“讨论研究”进行分析、推理等一系列动手动脑的实践,思维活动过程,达到解决问题,学好物理知识的目的。例如在学习自由落体运动时,提出问题,影响物体下落快慢的因素是什么?物体的质量?空气的阻力?让学生带着这样的问题大胆猜想,确定了思考目标,带着问题让学生亲手设计或做实验,让学生通过试验得出结论。在没有空气阻力的情况下,轻重物体下落快慢是一样的。整个过程由自然现象,设计实验。由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与探究来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长期在这样“讨论探究”、“诱发思维”的教学活动中,可以让学生体会到物理的知识性、趣味性和实用性。那么在探究式的教学中,可以选用某一种办法试探性的力求达到解题目标。如果这种试探过程毫无结果,或许就可以从这一错误方法中获得正确的启示,或许通过尝试错误更加深入理解概念,规律的实质。

六、小结的重要性

初中物理基本知识范文第5篇

1、注重基本知识和基本概念的教学

初中物理需要对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考查,考查的知识面宽,覆盖面大,特别是突出考察了物理学科的重点概念和规律,例如压强、密度、功、功率、机械效率、杠杆平衡条件、二力平衡、欧姆定律、电功、电功率、电路计算等几乎在每年的中考的试题中都会出现。因此在教学中,我们特别强调注重基本知识和根本概念的教学。

注重基本知识、根本概念,并不只是单纯牢记定义和公式,而是要了解消化这些物理定义和公式,搞清这些定义和公式的运用条件和使用范围。因此在教学时对于学生容易混淆的概念和规律,难以理解的概念和公式应重点讲清楚。比如在讲物质概念时,要重点说明物质和物体的不同;讲力臂概念时,要指出"力臂是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很多同学容易把"支点到力的作用点"或"力的作用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作为力臂。再如:讲解惯性和牛顿第一定律时,学生常把二者混为一谈,这时我们就重点讲解二者的区别,让学生明白惯性是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性质,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是一个概念;而牛顿第一定律是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是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所遵循的规律。同时在一个单元学完后让学生总结这部分知识的基本结构,即这部分知识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在对知识归纳总结的基础上让学生进行相互交流、相互学习。交流知识的重点、难点,交流学习方法。

2、充分利用有限的实验器材,注重实验教学

观察和实验是物理学的基础,实验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能让学生获取大量感性认识,为上升为理性认识打好基础。通过实验还可以让学生加深对定理、定律的理解和应用,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熟悉实验过程、实验方法。

在教学中,课本要求的演示实验我们都积极创造条件做到演示。学生探究性实验,不但要让学生知道实验的目的、器材、原理、步骤,还要让他们自己动手得到正确的结论,这样就会不断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实验问题的辨析能力,明确操作方法和操作注意事项。部分不能学生分组完成的实验老师也要演示来做,课后的小实验也积极鼓励学生完成。

我设计实验有这样几点经验。①追求精彩、有趣又显而易见。实验的目的有引导实验,有展示实验,有分组实验,也有总结实验。不管什么实验都要有激疑、益智的作用;还要有用、有趣、更于观察,现象明显,力求呈现一个精彩而又原创的物理实验。②追求原创,以实验来说理,见实验而思理。让学生知道实验不是用来教的,也不是用来说的,更不是脱离生活实际而杜撰来的。实验是体现生活,来自生活,更是深入生活的。③让理的说明建立在实验器材的展示之上并恰当地应用在适当的环节。不能先来讲理论,然后把一大堆东西来逐次说明,搞的像到了超市一样,目不暇接,不利用学生的接受和知识的建构。④实验要激发孩子好奇的天性,体悟科学的美感。如用吹的气的长气球口向下放手后,气球上升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而火箭升空就是利用这样简洁的道理。

3、注重初、高中知识的衔接,适当的对课本内容做些补充

分析近几年的中考试题可以发现,中考试题重视了初、高中的知识衔接。在教学中,根据课本内容我们会做些适当的补充,比如:上物态变化时,补充压强、杂质会影响物质熔点;欧姆定律时补充电流表、电压表、电源内阻知识;力的作用时补充牛顿第三定律;二力平衡时补充力的合成;滑轮时补充滑轮组的组装等相关知识。

4、加强信息反馈,及时调整教学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