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中小学教育政策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并校;生源;资源
并校是在变化的社会条件下的资源重组,也就是几所学校通过组织的一体化,实现物质的、人力的和文化资源的融合,改变原来消极的品质,挖掘和放大积极资源的功能,形成新的优质资源结构。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中小学的并校已经成为一种教育发展的趋势。并校首先发生在生源锐减的小学。例如:北京在上世纪90年代末期曾以每年100所的速度进行学校合并,到2010年,规划小学要从目前的1625所调整为1400所。进入21世纪,初中并校的力度逐年加大,北京除了已经调整的学校外,还计划将初中校由目前的401所调整到350所。全国各地也发生了类似的变化。对于这种趋势,在教育理论和实践领域都存在着争论,人们在肯定并校的必要性的同时,对于并校规划的长期预测,并校后的办学质量、并校的宗旨和伙伴选择取向、并校中的政府行为等问题争论较多。全国各地的社情在不断发生变化,在并校政策实施一个战略区间(指社会发展目标和各种社会因素相对稳定的一段时期内,教育发展战略与上述因素的共生性组合)以后,需要根据新的情况评价这一政策的实施效果,并根据情况,提出修正或补充政策和策略。
并校决策要综合考虑复杂的系统因素
到目前为止,中小学合并的主导原因有两个:生源数量减少以及改变“低质资源”的需求。在实践中政府部门更多地把两者结合起来考虑。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注意到,并校还受到更多因素和目标的驱动,因此,并校决策应当在综合、动态地预测这些因素的基础上作出。
(一)关注现有生源与未来人口及教育发展趋势之间的关系
生源数量的减少,使得许多学校的举办变得规模不经济,进行合并似乎是理所当然的。但是,这种考虑必须建立在对人口和教育发展的长期预测的基础上。
1.必须注意把握人口出生率的起伏而导致的入学人数的变动。
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到2003年,我国入学人口持续下降,这种情况预计会持续到2010年左右。20世纪80年代,一些地区出现的人口出生高峰期,将会导致2006年后的一段时间出现人口生育高峰,相继而来的是2010年以后的小学入学和中学入学人数的小高峰。为了避免校舍配置的“松紧”跌宕不定,并校的具体规划必须建立在对本地人口发展(也包括对城乡改造规划后出现的人口聚集“再分配”等情况)作出中长期预测的基础之上。
2.关注现有教育模式与未来教育发展之间的关系。
即便入学人数减少,也不意味着学校数量应该成比例地下降。小班化教学是未来教育的发展趋势。我们现在的班额大多在40人-45人,而小班化教学则应限制在每班35人以下,这样班数就会“涨”出来,对学校数量的需求也相对增大。虽然我国大面积实施小班化教学尚需一个过程,但是必须为这种变化预留空间。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地产权利带来的巨大利益决定了现在轻易放弃的校地,在未来几乎不可能收回。而新建一所学校所需的教育投资远比维持现有学校的投资大得多。
(二)关注“低质资源”的改造和优质资源功能的放大之间的关系
“低质资源”即持续严重质量偏低的基础薄弱学校。一些学校由于区域条件、生源状况、师资条件和管理原因,长期处于低迷状态,并非换一两个主要领导就能改变面貌,“整体打包”加入优质群体是改造这类学校的有效途径之一。而一些优质学校通过长期积累,学校管理、教师素质、学校文化等形成优势能量积淀,可以通过扩张或输出,发挥出更大的效益。低迷待变和蓄势待发这两种情况的发生是学校发展中的常态,所以以资源改造输出为目的的并校也应该成为常态,即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在政策指导下长期进行下去。在这种并校模式中,应该注意这样几点:
1.建立相关的合并制度。
包括办学质量评估制度、优质学校接受“低质学校”的义务制度、组织整合制度、并校条件下的师生合法权利保障制度等。
2.要注意保护弱校、弱势群体的权益。
在一些地区中小学合并中,处于顶端的示范校或重点校对“低质学校”的合并采取了“抛弃政策”——只要校产,不要教师和学生,这种做法值得商榷。在对合并的整体考量中,应该包含给“低质学校”的师生一个更好的出路和更理想的教育环境。
在当前的中国社会条件下,每所学校都面临特定的服务对象群,在学校价值链中都有其特定的功能和意义,“低质学校”被合并,但是它们所服务的群体的利益要求不应该被淡化或忽视,不能通过并校简单地扩大了优势学生群体的利益,却将“劣势”学生群体的教育责任平移到另一所薄弱校身上。在这方面,政府必须恰当地、有针对性地进行规划,真正对相关群体,特别是弱势群体负起责任。
3.要考虑学校规模的适宜性。
在一些地方的并校个案中出现了班数80个—180个,学生5000人—8000人的巨型学校。形成这种并校模式的因素有:经济上的考虑、学校之间的生源纷争等。这种规模的并校不宜提倡。学校发展规模有基本的适宜规律,适宜的学校规模容易形成学生的舒适感,易于管理,经济效益最佳。发达国家一般认为,小学在校生人数应该在500人一800人之间,中学则为800人一1200人之间。中国的情况不同,但是适宜规模的小学还是应保持在700人—1200人左右,适宜的中学则在1000人~2000人左右。我国城乡建设正在兴起“适宜生活’的规划理念,这种以人为本的观念更应当出现在学校建设理念,尤其是并校理念中。
哪些学校之间合并比较好?
(一)学校合并的基本价值取向
根据以上的分析,我们大致可以归纳出并校的基本价值取向:
1.并校应当实现新学校恰当的规模效益。
包括恰当的经济效益和教育效益。
2.并校应当有利于公平和效率的综合实现。
应当有利于提高学校群体的整体质量,发挥优质学校的辐射和带动功能,改造和提升“低质学校”资源。
3.并校应当有利于中长期的教育发展和改革。
4.并校应当缩短磨合期。
并校应实现合并学校组织和人员的真正融合,在稳定的基础上尽快进入新的发展期。
(二)适宜合并的几种学校组合
如果我们把学校分为“最强”(重点的名校)、“强”(高质量的学校),“中上”(公认比较好的学校)、“中”(初步达标,还说得过去的学校)和“薄弱”学校的话,那么下列组合或许可以实现不同的战略目标:
一、中小学品格教育及德育政策的重要作用
品格教育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对于我国教育建设事业的发展影响深远。 中国是四大文明故国之一,也是礼仪之邦,中华美德一直是中华民族所传承和弘扬的,它也是做人的根本,所以,我国现代的教育中,提倡学生能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其中“德”的就排在首位,足以凸显出“德”在我国教育事业中的重要地位。品格教育就是以培养人的核心价值观为最终目标的道德教育,现在如今全球一体化的大环境下,对个人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我国也顺应时代要求,以培育学生品格、提升国民素质为出发点,对全国全面推行了素质教育,中小学生是人生形成核心价值观、道德观以及人生观的启蒙阶段,进行品格教育以及德育培养至关重要。其中中小学品格教育及德育政策发挥的作用如下;其一、更好的发扬传统美德;中国是一个文化底蕴很深厚的国家,德育体现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和气节,进行中小学品格教育,能够使小学生了解和继承中国美德,使中国美德发扬光大;其二、中小学的德育教育更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为中小学生处于人一生中思想观念的懵懂阶段,进行德育的启蒙教育,使学生更加容易的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从而立足于社会;其三、有利于促进祖国的发展;中小学生是祖国建设的主力军,他们是祖国未来的希望,在不远的将来他们是社会的主体,对我国的建设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其进行道德教育,不仅是其终身受用,更能提高我国的国民素质。
二、中小学品格教育及德育政策实施中出现的问题及原因
(一)实施途径比较机械死板
许多学校不能根据自身的的实际情况进行中小学品格教育及德育政策,教师对德育政策的实施总是坚持老一套,保守残缺,不能够变通,导致的整个教育过程变得非常机械化,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品格教育的发展。
(二)校方对于德育政策积极性和行动力不够
部分学校没有完全重视品格教育及德育政策的重要性,对于德育政策的实施所产生的积极性不高,没有充分认识品格教育及的德育政策的意义和内涵,所以,在德育政策的实施过程中,校方的把控力度不够,缺少行动力;同时,由于校方缺乏对于教师进行与德育相关的培训,导致有些负责德育工作的老师缺乏对品格教育的基本了解,而且部分教师对于德育教育的行动力不足,所以必然导致政策在实施过程中出现效果不佳的现象。
三、中小学品格教育及德育政策实施的建议
(一)实施过程注重生活化
学校在进行中小学品格教育及德育政策实施过程中首先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在不改变的品格教育初衷的情况下进行适当的创新,因为学校只是机械灌输品格相关的知识,必然会到导致部分学生不能真正的理解其内涵,从而导致品格教育的成果不佳,所以,校方可以让品格教育从书本化走向生活化,多关注学生的生活,让孩子们从生活的点滴做起,培养好的生活习惯,例如培养孩子不乱丢垃圾、不随地吐痰等等。
(二)校方提高对中小学品格教育及德育政策的重视程度
学校正确认识中小学生品格教育的意义和内涵,提高对于政策实施的积极性,要加大对于教师德育方面的相关培训,让老师对德育政策有深刻的了解,只有教师本身有了深刻的了解,才能使政策实施更加有效;同时老师在进行品格教育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的方法,要营造出和谐的环境以减少不同家庭背景学生之间的歧视或者“无根”现象,还要注重多于学生交流,对于不同性格学生采用不同方法,因材施教,潜移默化的塑造学生优良的品格。
中小学法制教育活动的加强是我国落实科学发展观、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础性工作,也是各级政府有关部门特别是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及中小学校的法定责任。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司法部和全国普法办联合制定的《中小学法制教育指导纲要》和《全省教育系统开展普法和依法治教工作第五个五年规划》,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法制教育,大力推进“法律进校园”工作,省教育厅决定举办“全省中小学法制教育征文竞赛活动”。
一、竞赛的主题和内容
培养中小学生的爱国意识、公民意识、守法意识、权利义务意识、自我保护意识,养成尊重宪法、维护法律的习惯,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荣辱观,树立依法治国和公平正义的理念,提高分辨是非和学法守法用法的能力。参赛文章体裁不限,内容主要围绕以下几方面:一是学校根据《中小学法制教育指导纲要》和全省教育系统“五五”普法规划的要求,对学生开展法制教育的主要做法、典型经验及主要成效;二是思想品德课教师结合教材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的经验体会或教案;三是班主任教师结合学生学习、生活实际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的经验体会或教案;四是语文、历史、地理、生物、体育等相关学科教师在本学科教学中挖掘法制内容、渗透法制教育,对学生进行法治文明、公平正义、恪守规则等方面教育的经验体会或教案;五是学生接受法制教育的心得体会,特别是学校组织观看省教育厅配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法制教育、安全教育、卫生教育专题资源》、《呵护——未成年人伤害事故处理与预防》、《小小律师》等专题教育教学光盘后的心得体会。
二、参赛对象
全省普通中小学校、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班主任、学生(小学三年级以上)。
三、竞赛活动的组织机构
本次活动由省教育厅领导及厅有关处室、各市(州、地)教育局主要负责同志组成组委会。组委会下设征文竞赛活动办公室,设立在贵州教育报刊社。各市(州、地)、县(市、区)教育局成立相应的领导小组,负责本地区征文竞赛活动组织领导工作。
四、竞赛活动的程序
竞赛于10月30日启动,至20xx年7月30日截止。
(一)初赛阶段(10月30日至20xx年5月30日)
1、各学校根据本通知确定的竞赛内容,组织本校师生开展本校法制教育征文竞赛活动,并按时间要求将本校优秀文章报送县(市、区)教育局征文竞赛领导小组;县(市、区)教育局征文竞赛领导小组经遴选将本县优秀文章报送市(州、地)教育局征文竞赛领导小组;
2、市(州、地)教育局征文竞赛领导小组组成专家评审委员会,负责对本地区参赛征文进行复审,并于20xx年6月15日前报省征文竞赛活动办公室。
各市(州、地)限报优秀征文90篇。
(二)复赛阶段(20xx年6月15日至20xx年7月10日)
1、省征文竞赛活动办公室组织专家对各市(州、地)上报的征文进行公平、公正的评选。评选出的优秀文章提交省组委会审定。
2、经省组委会审定的评选结果在《贵州教育报》、《贵州教育》、《初中生辅导》等报刊上公布,并选登部分优秀作品。
3、评选结束后由省组委会举行隆重的颁奖仪式。
五、编辑出版优秀论文集
征文初赛、复赛阶段,省教育厅《贵州教育报》、《贵州教育》、《初中生辅导》及团省委《少年时代报》、贵州师范学院《希望》、《贵州师范学院报》等报刊上均设置“中小学法制教育征文竞赛专栏”,各学校及其教师、学生可自由投稿。其中,《少年时代报》负责接受小学生的投稿,其他报刊负责接受学校、教师和初中以上学生的投稿。
竞赛活动结束后,获奖作品和优秀文章将汇编成集,交由出版社公开出版。成书后,免费赠送各地中小学。
六、竞赛活动的奖项
本次大赛分学校组、教师组、小学生组、初中生组、高中生组,并分别设一等奖10名、二等奖20名、三等奖30名、优秀奖若干名,同时设优秀组织奖3名,由省教育厅颁发证书及奖金。
七、相关事宜
(一)各市(州、地)教育局征文竞赛活动领导小组名单,于**月20日前报送省征文竞赛办公室。
(二)各市(州、地)、县(市、区)教育局和学校要从“五五”普法年度经费中安排一定的工作经费,保障活动的顺利开展。
(三)鼓励各市(州、地)、县(市、区)教育局比照省的做法,设立相应奖项,对本地评选出来的优秀征文的单位和个人给予相应的表彰奖励。
一、加强学习,牢固树立现代教学观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传统的教学观认为教师是权威,书本是获取知识的唯一来源。因此,教学中教师独霸“话语权”,学生则被动接受,惟师是听,惟书是从,本为“双边活动”的教学活动则变成了“单边行动”。
新课程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经验、知识、认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以求得新的发现,从而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
有什么样的教学观就有什么样的教学行为,不同的教学行为必然导致不同的教学效果, 这就要求教师必须进行教学观的革命,树立现代教学观,改变传统教学方法,创建全新的教学方法体系,充分发挥教学的多方面功能,以实现学生素质的全面和谐发展。
二、民主平等,创建和谐的教学氛围
课堂教学不仅是学生表现综合素质的智力活动过程,而且应该是一个充满着实践、探索与创造的过程,更应该是一个人格培养与熏陶的过程。正如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所言:教育者应该自己充分进入到学生的情感中去,与学生进行彼此毫无分歧和亲密无间的交流。
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应该是民主的、平等的交流与合作关系。教师应善于通过多种渠道和方式听取学生的建议,主动尊重学生、接近学生、了解学生、帮助学生,力争多和学生一起参加各种探究活动。在课堂教学中探讨一些问题时,教师应走下讲台,到学生中去,与学生一起分析、研究、探讨,让自己从“独奏者”转变为“伴奏者”,为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创设空间。
心理学家约翰逊认为:“在课堂上,学生之间的关系比任何其他因素对学生学习成绩、社会化和发展的影响更强有力。”因此,教师应积极引导生生之间建立平等关系,避免有意无意地按学习成绩把学生分成三六九等,否则可能就只有少数尖子生跟老师配合唱戏,其他学生则沦为观众。在一些分组的教学活动中,常看到较优秀的学生组合在一起,一些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被冷落,这种情况如果得不到教师的重视,会极大伤害落后者的自尊心,挫伤他们参与教学互动的积极性。教师只有在教学过程中,放弃外在的权威性,努力以知识素养和人格魅力为内容,与人为善、和蔼可亲、尊重理解、信任宽容,与学生平等相待,才能获得师生、生生间的密切合作,才能有效地帮助学生获到丰富的情感体验,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适应和参与社会的能力。
三、以疑启思,激发学生探究意识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 著名教育家皮亚杰说过:“一切真理都要由学生自己获得,或者由他重新发现,至少由他重建,而不是简单地传递给他。”人的思维是由问题引起的,有疑问才有思考、解决的欲望。为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精心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质疑,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的思维在问题思考与合作、互动、探究中得到促进和发展,变被动的吸收为主动的探索。同时,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一思多问,一问多思,进一步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培养学生多角度、立体思维的能力。如在讲“什么是商品”时,我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根据教材和生活实际进行质疑。有的同学问:阳光、空气、水是不是一定不是商品?矿泉水为什么是商品?电为什么是商品?有的同学则问:人民币是不是商品?学生们一下子提出了十几个问题,在师生共同探讨分析的过程中,我又引导学生思考:商店里用来出售的苹果是商品,那些已变质、没有卖出去的苹果是不是商品?如果不是商品,为什么还有人收购烂苹果当饲料?这样一来,学生不仅轻松地接受了课本上的知识,而且在质疑、析疑、生疑、再质疑、再生疑的循环往复中,认识逐渐向纵深发展。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创设新颖、可行、开放的问题情境,能一下子“吊”起学生学习和研究的“胃口”,学生的参与变得积极主动,取得意想不到的课堂互动效果。
四、联系实际,激发学生探究兴趣
政治课是一门时代性、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因而,政治课的教学应该是开放的,而不是封闭的,因为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体现出理论联系实际。这在为学生进行互动探究提供可能的同时,也给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带来了诸多挑战。教学中教师密切联系国际社会和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引入有感染力的真实事件或真实问题情境,引入贴近百姓和学生的实际问题情境,让学生在分析问题情境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和自主建构基本理论,从而既有效地解决政治课教材相对滞后的矛盾,又更好调动了学生学习研究的兴趣,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和自学的能力。如在讲授《权利和义务的关系》时,我首先组织学生扮演消费者和售货员进行小品表演,然后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对小品中人物的权利和义务进行分析。活动中,学生情绪高涨,积极参与其中。这种教学方式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把那些用文字很难表达的内容具体化、形象化,提高了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时效性。
五、灵活调控,收放自如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信息技术;有效策略
在初中课程中,语文是一个非常重视读、说、听和感受能力的一门科目。它和学生的日常生活联系非常的紧密,有着比较高的实践性。初中语文的主要目的是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他们的语文探究能力和审美能力。在目前信息化技术不断的发展下,对传统的教学模式也有了新的挑战,如何把信息化教育技术和初中语文教学进行合理的整合,对语文教学进行改革,提升语文学科的教学质量,是当前语文教育的一个首要任务。
一、初中语文教学和信息技术整合的意义
教育改革是当前传统教育面临的一个新的挑战,把语文教育和信息技术合理的结合起来是符合时代的发展和需要的。通过把语文教育和信息技术结合起来,不仅改善了以往的教学方法,而且也促使教育观念、教材、教育制度发生改变。
通过在课堂中应用信息技术对各种数据、图像、文字、声音、动画等进行合理的整合,把所要表达的比较抽象的各种文学场景、概念、原理等,利用精美的画面表达出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营造出一个学习氛围浓厚、课堂环境轻松的教学环境,提升了学生对课程的接受能力和掌握能力。语文课程和信息技术的有机结合,不仅提升了学生的眼界和语文课程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对信息技术的重视度和熟练度。
最后,通过在语文课堂上使用信息技术,可以把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全面性的结合起来,进而提升学生的探究学习能力、独立学习能力以及学习主动性。可以通过各种精美生动的画面,把学生引入的课堂环境中,让学生随着课程的进行不断的引发思考,从而锻炼了他们思维的周密性和敏捷性,提升他们分析问题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同时,也有效的提高了学生的基本道德素质、创新能力、审美能力,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初中语文教学和信息技术的整合策略
老师通过使用现代信息化技术和传统的授课模式进行有机的结合,然后对学生进行授课的模式又叫做合作学习模式。在进行授课的过程中,老师要先对教材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进行充分的分析和了解,然后决定出应该在学生面前展现出来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一般可以通过网页或者课件的形式进行展现,其次,使用信息化技术把整理好的资料在课堂教学中呈现出来。总的来说,语文课程和信息技术的整合方法主要有两个:一是把信息技术作为学生的交流和讨论的工具、作为学生的学习工具、作为学生的探索和发现工具、作为学生获得资源的工具以及反馈学生学习情况的工具。第二类就是老师把信息技术当作教育课堂的一个辅助工具。比较常见的如“情景探究模式”等。老师通过在网上寻找资料,制作成多媒体课件,然后再课堂教学过程中建立出一个与之对应的教学情境,让学生进行主动学习的教学过程。
1.主题研究模式:这一个模式指的是,学生通过以课程所要讲授的主题为中心,对使用信息网络传输过来的和授课主题相关的大量文本进行阅读。通过使用这种方法,学生可以读到很多丰富多彩的课程内容。学生们通过从互联网的相关知识论坛进行学习交流以及阅读老师提供的参考资料来实现教学目的。
2.写作作文的模式:老师通过使用多媒体技术在学生写作前,营造出一个生动的写作情景写,从而给学生提供出相关的写作素材和一个写作场景。比如,为了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老师可以把学生的写作内容放到网络平台上让他们进行互相的辩驳、讨论。当然也可以采取一种互动性的方式进行写作。老师可以把学生写作的作文放到相关平台上,然后阐述出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并要求学生对文章进行续写,让学生们之间进行互动。不仅提升了文章的生动性和趣味性,而且也提升了写作者的写作能力。
3.精度课文模式:在网络的环境下,引导学生进行精读也是十分重要的,学生们通过精度可以提升自己的阅读技巧,老师可以通过给学生提供出一些相对应的课程阅读资料让他们进行精读,并使用储存在计算机系统中的信息对学生的阅读效果进行检查和评价。
三、初中语文教课过程中信息技术的实际运用
1.使用直观的图像激发学生兴趣
在语文授课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一些比较抽象的课程内容,导致学生无法理解,甚至对课程失去兴趣,而使用信息化技术很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比如在讲授《狼》这篇文言文时,大多数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很低,而且课程本身也比较乏味。但是,如果把教课内容制作成一个短片,并在讲课前进行播放,就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了。
2.使用信息技术对课程情境进行渲染
比如在讲授《向沙漠进军》时,老师可以把收集到的各种课文朗读声音、沙漠图片等方面的内容制作成课件,并在讲课的时候给学生们演示出来。而学生通过图片看到了沙漠的无边无际、没有生机,然后再和课程中的无毛之地、寸草不生等画面进行结合,学生在这样的情境下受到感染,就会更加认真的学习课文,而且提高了治理沙漠的信息和决心。
四、结语
总而言之,通过把语文课堂可信息化技术有机的结合起来,并在课堂上进行充分合理的使用,充分的发挥出信息化教学的优势,在对学生的思维水平和道德素质的提高以及学习语文课程的积极性都有非常大的作用。同时,语文教学和信息技术的整合在提高教学效率,培养学生写作能力和文化素质方面也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