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农村居家养老方案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一、深入开展老龄政策调研,加快推进老龄政策贯彻落实。
高度重视人口快速老龄化对我区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全局性影响,以省市老龄办、省市委政研室开展的“人口快速老龄化对经济社会影响与统筹城乡老龄事业发展问题”调研为契机,积极开展人口老龄化战略研究,通过调研,深化对人口老龄化发展特点、规律的认识,准确把握老龄事业发展重点、难点,从现代化建设四位一体总体布局的协调发展上,为各级党委、政府提供决策依据,既推进老龄事业发展,又促进人口老龄化条件下的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二、加快健全社会养老保障体系,提高老年人养老保障水平。
大力推进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完善城镇职工和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在做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的基础上,继续推行和普及老年人生活补贴制度。已实行生活补贴的村、社区,要根据条件水平逐渐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补贴标准,没有实行老年人生活补贴的村、社区,达到全区人均收入水平的要拿出规划,力争在2013年实施老年人生活补贴制度,经济条件不具备的,也要结合实际扎扎实实的为老年人做一件事实,努力提高老年人的生活水平。2013年全区普及率要达到80%以上。同时抓好家庭赡养协议书的签订和兑现,推进家庭养老法制化。
大力提高老年人社会福利水平。坚持老年人享受优待的原则,不断完善优待老年人的政策和办法,提高困难老年人社会救助水平,将所有符合条件的老年人优先纳入城乡低保范围,认真落实区老龄办和区民政局联合制定的提高低保老人保障比例的规定,配合民政部门做好统计审报和发放工作,做到一人不落。抓好以“特困老年人救助基金”为主要内容的社会救助。各处镇要采取有效措施,认真做好筛选审查上报工作,真正解决贫困老年人的生活困难。要认真做好城镇低收入、住房困难的纯老年家庭户优先纳入廉租房保障范围,将农村贫困老年人无房户、危房户纳入农村危房改造工程。
进一步巩固完善高龄老人生活补助金发放制度。严格按照《区高龄老年人生活补贴金管理办法》的要求,按步骤、程序做好统计、公示、申报、发放工作。特别是做好符合补助条件、随子女在外地生活的高龄老人的审报工作。根据财力,2013年争取适量扩大发放范围和提高发放标准。
提高老年人医疗保健水平。2013年全区所有老年人纳入医疗保障制度覆盖范围,满足老年人多样化医疗卫生需求。继续做好以大病统筹为主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制度,60岁以上老年人的参合率要达到100%,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参保率达到95%以上,继续推行减免老年人参合费用的优惠措施,达到全区人均收入水平的村社区必须减免老年人的参合费用。区直单位、处镇、村社区每年为60岁及以上老年人进行免费进行一次体检,建立健康档案,体检率要达老人数的95%以上。
继续做好老年人意外伤害保险工作。安康工程是省老龄委在全省推广的一项惠老活动,纳入了年度工作目标,作为工作考核的一项重要依据。各处镇、村社区要高度重视,指定专人负责,做好参保老年人的登记和保费的收取工作。2013年我区投保率要达到老年人的50%以上。
三、加快健全社会养老服务体系,为老年人提供养老服务。
按照省委省政府“2015年实现全省城乡居家养老服务全覆盖,在全省逐步建立为居家老年人提供就近、便捷、全方位服务的信息平台”的要求,立足我区实际,继续抓好居家养老服务工作。区直各涉老部门要根据各自的业务特长和工作职责,分解量化居家养老服务工作任务,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积极的参与到居家养老服务工作中,创造一个全社会关爱,全民参与的良好环境。各处镇、村社区要结合各自实际,把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内容向多元化延伸。如开办老年公寓、托老所等,把工作向日常生活的各个环节延伸,做实做细,为全区老年人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2013年,全区69个社区,要达到一站一室一场三店四队(1个居家养老服务站,1个老年活动室、1处室外活动场所,1个饭店、1个商店、1个药店或卫生室。1支专业服务队伍,1支志愿者服务队伍,1支居民互助服务队伍,1支老年文体队伍)。126个村必须达到一站一室三店三队(1个居家养老服务站,1个老年活动室、1个食品店、1个商店、1个药店或卫生室,1支志愿者服务队伍,1支居民互助服务队伍,1支老年文体队伍)。
积极开展“幸福家园”创建活动。坚持“因地制宜、科学规范、安全实用、为老服务”的工作方针,本着以点带面、资源共享、整体推进的原则,深入开展“幸福家园”创建活动,建设全市幸福家园经典工程,打造全省知名具有区特色的养老服务项目。“幸福家园”的创建主要在全区村居建设的为老年人提供集中生活居住的老年公寓、之家、老年服务中心等范围中进行。创建目标是:利用3年时间创建至少20家,其中今年创建7家。每个处镇至少1家,达到高质量,高标准,高影响,以点带面,全面铺开。通过创建活动的开展,进一步加强我区基层老龄工作,促进我区村居养老服务业发展,有效解决农村老年人“六个老有”问题,为构建和谐社会,加快建设全省知名服务经济文化强区发挥积极作用。下半年区老龄办将组成检查小组对申报的“幸福家园”,从规划建设、设施配备、管理运作、规章制度、活动内容、服务质量等方面进行不定期检查。为保证建设任务的完成,各处镇要高度重视,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指定专人负责,组织一次调查摸底,拿出工作方案。
四、加强老年文化建设,加快发展老年文体事业。
加强老年文化设施建设。七处镇都要建起综合性老年文化体育场所,城区五个办事处和2镇至少有1处示范性老年人活动中心,68个社区和30%以上村全部建立老年活动室(站)。
加强老年文体组织建设。重点扶持培养一批在全市乃至全省有影响的老年文艺、体育团体,区老年体协要充分发挥现有文体队伍的带头作用,加强管理,配训骨干,在动作的规范和演出的质量上下功夫,打造一批规范、稳定、水平较高的老年文体活动团队。要加强老年文体活动指导,按照处镇管理区域配置老年文体活动辅导员,推广一批适合老年人的文体项目。有条件的处镇和区直单位举办老年文化艺术节、老年运动会等活动,促进基层老年文体活动广泛开展。
加强老年教育工作。逐步建立覆盖城乡、多层次、多形式的老年教育网络。7处镇要建立健全老年学校,定期组织活动。有条件的村社区也要开办老年人学校或老年人课堂,普及法律、科普、生活、保健等知识,提高老年人的自身素质。要发挥文化大院的作用,强化对老年人特别是老年党员的管理,引导老年人积极关心和参与国家现代化建设,为“三个文明”建设做贡献。2013年,全区各级各类老年学校在校(注册)学员不低于老年人口的10%,条件好的处镇力争达到15%以上。
五、加强引导,鼓励老年人积极参与经济社会发展。
要建立健全老有所为管理服务机制,各处镇建立健全老年人才档案库,按照老年人的年龄、学历、个人特长分类建档。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老有所为活动,充分发挥老年人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要加强老年志愿者队伍建设。各处镇老年人志愿者分队要加强老年志愿队伍的管理,建立健全各项工作制度,制定出年度工作计划和近期工作目标,扎扎实实的组织开展活动,打造不老松品牌。
六、加强老龄工作宣传力度,营造尊老敬老的浓厚氛围
加强敬老文化建设,突出抓好老龄化形势、敬老传统美德和重点工作的宣传。大力宣传推广各类先进典型,特别是为老龄工作做出贡献的各级组织、社会团体和为老年人献出爱心的各类先进人物,弘扬社会新风,优化发展老龄工作社会大环境。
加强老龄宣传队伍、信息员队伍建设,建立健全宣传工作网络。抓好平面、网络和视频媒体的宣传。组织好老人节的敬老宣传月活动,积极利用有线电视台,宣传我区老龄工作。办好老龄网站,同时做好省内和全国主要新闻网站的投稿工作。积极争取在省市日报和老年报纸刊发稿件,2013年每处镇在国家省市级新闻媒体发表反映本地老龄工作的新闻稿件不低于10篇,市以下不低于20篇。年内区老龄办将对新闻稿件进行统计通报。
加强户外宣传物建设,充分利用新农村和文化大院建设的有利时机,普及老龄宣传一条街、一面墙工作。处镇驻地要有高标准、永久性的敬老标语牌,社区要建一处固定敬老标牌或敬老宣传橱窗,每个村都要有老龄宣传一条街、一面墙或敬老标语。
一、重品质,实施民政服务品牌建设
服务品牌建设初显成效。结合业务特色和行风建设,全力打造“1+8”民政服务品牌体系,印发了《全区民政系统开展“善治馨香民政”服务品牌创建活动的通知》,在“社区建设、双拥优抚、养老服务、救助救济、慈善公益、婚姻登记、社会组织、殡葬服务”推出特色服务项目,并通过工作项目化、项目责任化,明确项目责任人,严抓落实。上半年,区婚姻登记处创建的“琴海导航”服务品牌以开展婚姻家庭辅导为抓手,辅导调解34例婚姻家庭纠纷;“春暖梧桐”服务项目依托社会组织孵化基地,培育社会组织8家,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二、重思路,深化社区服务体系建设
社区管理体制改革逐步深化。在老城区和城市拓展区社区深化“两委两站”组织构架,按照“两委一会多中心”的服务模式在包公街道开展试点工作。在滨湖新区范围内推行“多元共治、居政分离”的社区管理模式,成立了滨湖世纪社区,变“街道—社区”两级管理为大社区一级管理;在居委会层面推行“居政分离、居民自治”,并成立了滨湖世纪社区共治理事会。同时,加强大社区人员配备,上半年面向社会公开招考录聘15人充实到滨湖世纪社区。社区服务体系建设不断完善。着力打造15分钟生活服务圈,努力构建社区公共服务、义务服务、市场服务和政府购买服务四大体系。搭建、延伸公共服务平台做好差异性和均等化的公共服务;设立社区发展公益金探索外包化购买服务,今年,我区继续安排专项资金为60岁以上城市一类低保、重点优抚对象,免费配送老人手机,发放居家养老服务券。城乡社区标准化建设深入推进。今年3月启动了省精品社区和市标准化示范社区创建工作,明确滨湖世纪社区(街道级)、花园社居委等4个创建单位,并制定下发了创建方案;组织创建单位参加省厅组织的业务培训和外出考察,明确自治导向,严格按照标准,尽快启动工作,确保按时高质量地完成创建任务。社区服务不断深化。建立社区、社团、社工“三社”联动的社会管理运行机制,以专业方法深化公共服务,利用社区服务平台,引入社工和社工组织介入社区服务,提倡“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针对特殊人群开展服务项目。社区老少活动家园和智能化便民服务亭建设全面推进。按照市局统一部署,今年我区建设数分别为30个和39个,现社区“老少活动家园”已全部完成选点工作,10个创建单位已进入招投标环节;社区“智能化便民服务亭”正在开展选址布点工作。同时,正在积极配合相关单位,对去年的计划安装点进行实地走访,对符合安装条件的点,立即启动安装工作;不符合安装条件的点,正在梳理调整。截至目前,我区已完成5座便民服务亭的安装工作。推广统一社区标识。社区服务标识的统一,既提升了社区辨识度,也极大地提高了居民认同感和参与度。今年区政府下拨专款40万元用于21个社区推广标识应用工作,并于6月进入招投标程序,预计年底前全区社区能够实现标识统一应用。
三、重实效,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建设
五保供养措施有力。全区农村五保供养能力和充分集中供养率均为100%;供养经费按季度超前打卡发放,上半年累计发放244.43万元,全区五保对象年均供养标准达到6000元以上。五保对象长期医疗护理保障制度有序推进,按时完成全区800多名五保对象享受长期医疗护理投保参保工作。五保供养机构建设超序时进度,骆岗敬老院100张床位扩建工程全部完工。医疗救助规范高效。举办业务培训两期,印制发放宣传材料22000份。上半年,累计救助城乡困难居民大、重病人员623人次,累计发放救助资金244.8万元。其中救助低保、五保、重点优抚对象255人次,救助金额107.4万元;救助低收入对象50人次,救助金额34.3万元。新增“一站式”定点医疗机构3家,“一站式”救助318人次,救助金额103万元,占救助总人数、总金额的比例分别为51%和42%,“一站式”平台救助的经费额和人员比例超过省、市要求指标。临时救助填补保障“肓区”。在全市率先试行临时救助街镇审批,临时救助实现方便快捷,有效缓解了低保边缘家庭因病、因灾等原因造成的临时性生活困难问题。截至目前,全区累计救助152人次,发放临时救助金16.4万元。率先建立“三无”人员保障制度。率先在全市建立城市“三无”人员保障制度,对城市“三无”人员在吃、穿、住、医、葬及教育的等多方面提供生活照顾、物资帮助和精神慰藉。慈善捐助成效明显。及时有效开展赈灾捐款,为四川雅安地震募捐215万元,并全部上解市慈善协会。开展“慈善一日捐”,募集善款87.6万元。上半年,区慈善协会根据市慈善协会安排,发放永辉超市“情暖万家”爱心卡20万元;“六·一”期间,会同区残联对全区50名特困儿童进行对口帮扶,发放慈善慰问金10万元。城市生活无着人员救助步入正轨。建立了“属地管理、首接负责、常态巡查、举报奖励、周报告”五项制度保障流浪乞讨救助常态开展。针对生活无着人员,在辖区重点区域路段和人员密集场所设立救助标识或引导牌,引导流浪乞讨人员接受救助。全面调动社工、网格员、志愿者等多方力量,做好流浪乞讨人员告知、引导、护送及救助工作。进一步完善发现、报告、反应机制,部分重点区域街镇、居村委会建立救助管理联络员制度。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开展有奖举报制度。
四、重创新,强化养老服务体系建设
居家养老服务日趋完善。出台了《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实施办法》;依托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完善工作机制,明确区、街、居分工,三级联动的运营模式日趋成熟。区居家养老呼叫中心运转顺畅,月均服务量1308人次;完善了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制度,拟定《区购买居家养老服务实施方案》,通过政府购买和慈善助老,2476人享受居家养老服务。开展“社区养老建设提升年”活动,新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8个;推出“区居家养老建设沙龙”,不定期组织街镇、居村、专业社工、加盟企业对养老事业发展建言献策。推进养老服务信息化建设。采集辖区60岁以上老人基本信息3万余条,建立了区级居家养老服务信息基本情况月报表制度,居家养老服务开展情况实现了动态管理,同时积极开展高龄独居、高龄空巢、残障失能、低保特困、重病大病、孤寡失独六类特殊老人养老服务需求调查,目前调查信息采集已达2700余条。基层老年工作基础进一步加强。开展“老年协会建设规范年”活动,推进基层老年协会建设,上半年,全区7个镇街成立了老年协会,同时还将协会组织延伸到村居。
五、重活力,推进社会工作体系建设
大力实施“工程”。实施“组织建设”工程,全区街镇均成立了社工协会,组织机构进一步完善;实施“素质提升”工程,积极组织区直相关部门和街(镇)、居(村)工作人员参加职业资格水平考试,与组织部门联合办班,强化考前培训,全区报考人数477人,已取得社会工作师、助理社会工作师职业资格人数达62人。实施“强基固本”工程,打造社工人才实训和教育培训“双基地”,先后培训1800余人次,接受300多名大学生前来实习实训。实施“活力辐射”工程,利用报纸、电台、网络和宣传栏等载体,大力宣传社会工作知识;举办“江淮社工宣传周”活动,提高社会工作知晓率。实施“组织孵化”工程,通过社工服务机构培训孵化,吸纳了12家社会服务组织和公益慈善组织入驻,培育孵化了8家社会组织。实施“项目驱动”工程,启动社工服务项目10个,建立司法调解社工站1个,社区社工服务站5个。实施“机制保障”工程,将事业单位社会工作者纳入专业技术人员职称待遇保障范围,兑现相应工资待遇,对聘用人员取得社会工作职业资格的,按职业水平等次,每月分别给予100元至400元的补贴。实施“品牌建设”工程,打造了“阅趣馆”、“居家养老”、“琴海导航”、“读书郎俱乐部”、“老少活动家园”等一系列社工服务品牌,直接服务对象达7000余人。规范社会组织登记。截至年6月份,全区依法登记(备案)社会组织293个,其中民办非企业单位90个,社会团体42个,社区社会组织161个;今年依法办理社团和民非变更登记6家,到期换证43家;批准成立社会团体12家,民办非企业单位2家。实施登记管理改革。重点培养、优先发展城乡社区服务类等四类社会组织,凡申请成立上述社会组织,取消业务主管单位前置审批,进行直接登记。加强社会组织培育。挂牌成立了区社会组织培育中心,建立“区社会组织孵化园”;建设枢纽型社区组织,成立了望湖社区社会组织联合会;大力扶持及人和爱邻社工服务社,免费提供办公场地、减免物管费用;建立区社会组织虚拟孵化园QQ交流群,畅通信息交流渠道。
关键词:人口问题,老龄化,养老保障,体系建构
中图分类号:C91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49X(2008)-09-0017-03
一、正确认识: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状况
人口老龄化就是指老年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比重逐渐增加的动态过程,特别是指在年龄结构类型已属年老型的人口中,老年人口比重持续上升的动态过程。人口老龄化有微观和宏观两层含义。微观层面指的是组成人口的个体人的老化,即我们通常的人由年轻变老;宏观层面是指整个人口群体的老化,即本文要探讨的人口老龄化问题。
迄今为止,为各国普遍接受并广泛使用的老年人社会界定标准有两个,即1956年联合国和1982年世界老龄问题大会所制定的标准:通常是指60岁及以上或65岁及以上人口。从老龄人口结构来看,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达到10%以上或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达到7%以上的人口属于老年型人口结构。
20世纪70年代起,我国人口出生率开始明显下降,1990年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时人口年龄结构已经开始向老年型过渡。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趋势主要会经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1982-2000年是人口老龄化的过渡阶段;第二阶段为2000-2020年是人口老龄化的迅速发展阶段;第三阶段为2020-2050年是人口老龄化的高峰阶段。目前正处于老年人口和高龄老年人口快速增长期以及人口老龄化的加速期:65岁以上人口比重持续上升。按照国家统计局的人口预测,2010年中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总数为1.71亿,占总人口的12.6%,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总数为1.13亿,占到总人口的8.3%;到2050年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总数为4.5亿,占到总人口的32.5%,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总数为3.36亿,占到总人口的24.3%。足以说明,我国未来50年老年人口数量稳步增长。
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特点明显。一是人口规模大、老年人口规模也大――世界之“最”。按世界银行2002年的统计数据,我国总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20.67%,老年人口占世界老年人口总量的21.04%,我国老年人口总数是美国、日本、德国、英国、法国、澳大利亚六国之和。二是老年人增长速度快,人口老龄化发展速度更快。从65岁及以上人口比例由7%增长到14%所用的时间看,我国在发展中国家中也是最快的。三是人口老龄化起步晚,且出现“未富先老”现象。法国比我国早130多年就过渡到了人口老龄化阶段,而且是在经济社会充分发展的情况下自然过渡的,而我国是在政策“人为地”加速老龄化的进程的情况下于上世纪末进入老龄化阶段的,且并非是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自发演进的。四是人口老龄化地区差异较大。上海早在1979年就已进入老年型社会,而第五次人口普查时西部地区老年人口比例均在5%以下。与此同时,还出现了城乡倒置现象:各地区大部分老年人口主要分布于经济发展较落后的农村,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和城市人口老龄化水平[1],这种城乡倒置还将持续到 2040年。要到本世纪后半叶,城镇人口老龄化水平才会超过农村并逐渐拉开差距。五是劳动年龄人口高龄化和劳动力资源丰富并存。国外统计显示,人口老龄化与劳动力短缺相伴而生。而我国自20世纪70年代出生率虽经历了迅速下降,但由于在实行计划生育以前出生的大批人口此时正处于劳动年龄阶段,因此,我国劳动力资源非常丰富,劳动年龄人口比重一直保持在60%以上,这一优势将在本世纪 20-50 年代开始逐渐消失,到时我国也将出现劳动年龄人口短缺问题。六是人口老龄化在时间上呈不规则性和累进性。由于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经历了几次大起大落形成了人口金字塔的不规则特点,并由此派生了人口老龄化的不规则性和累进性。
二、客观分析:我国养老保障制度存在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养老保障工作取得了有效进展,但从适应人口老龄化形势来看,养老保障体系仍存在许多问题。一是我国养老金支付资金“缺口”巨大。据统计我国个人账户“空账”的规模:1997年为140亿元,1998年为450亿元,1999年为1000多亿元,2000年已经达到2000多亿元 [2]。二是老年社会保险未能应保尽保,覆盖面太小。三是中国传统的家庭养老功能弱化。四是缺乏完善的养老保险服务体系。五是农村老年社会养老保险问题多。六是养老保险基金的保值增值困难。
养老保障基金的支付问题由许多原因共同作用的结果。除了人口老龄化这一根本原因外,还有其它若干特殊性的因素。一是“转制成本”由谁承担问题没有根本解决。由于养老保障制度建立以来的40多年间没有任何资金积累,改革以后的养老保障实行“老人老办法,中人中办法,新人新办法”的制度,于是出现了养老金支付上的资金缺口,形成了一笔数目巨大的“转制成本”,也有专家学者将之称为“历史债务”或“隐性债务”,现行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方案中对于转制成本由谁承担的问题没有解决,个人账户成为名副其实的“空账”。二是社会养老保险费用收缴还相当困难。主要表现在:企业有意做假账;企业欠费严重;养老保险收缴率持续下降。三是社会养老保险资金投资收益率甚低,养老保障资金难以保值和增值。四是社会养老保障资金管理不善损失大。各地养老保险资金被挪用、挤占、透支现象仍然时有发生,所以管理不善导致损失惨重。五是提前退休对养老保险体制冲击巨大。退休年龄是影响养老金负担水平的一个重要因素,在平均预期寿命和保障水平一定的情况下,退休年龄提高,平均领取养老金的年限就短,养老金总负担就会降低。但现实中有不少提前退休现象发生,造成提前退休的原因主要有:下岗分流导致提前退休;养老保险金高替代率诱发提前退休。“提前退休”意味着在停止养老金缴纳的同时提前消费社会财富,就是所谓的“寅吃卯粮”,大大损害了下一代人的利益。退休年龄的选择对养老金支付体系所产生的影响是根本性的,所以发达国家在面对人口老龄化严重时一而再地推迟退休年龄。根据社会的健康发展、当今人们的身体健康状况和价值观念等现实,在我国不能采取提前退休这种非理性之举措。
三、理性思考:养老保障体系建设的有效途径
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必须“加强老龄工作”,这在党的报告里还是首次出现,足见党对此工作的重视。从应对人口老龄化、促进我国经济健康有序发展的要求出发,我国现阶段养老保障体系建设的总体思路应该是:养老保障事业由城市向农村发展,由国有部门向非国有部门拓展,通过改革和制度创新,破除城乡壁垒和地域壁垒,实现社会保障城乡统筹和区域统筹相结合,逐步形成中国人口老龄化形势和经济社会发展趋势相适应的养老保障体系。在这方面我们既要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与教训,又要结合我国的国情,构建中国特色的养老保障体系整体框架,主要体现在养老金保障、老年医疗保障和老年福利保障三个领域。笔者认为中国特色的养老保障制度创新的重点及相应的政策措施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规范与完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通过降低目标替代率并妥善解决历史债务,即“转制成本”,逐步降低缴费率,增强包容性,扩大覆盖面,进一步规范和完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在此基础上,不分城乡、不分区域、不分企业性质及职工身份,将所有企业的全部从业人员、城镇灵活就业人员、城镇个体劳动劳动者纳入基本养老保险的保障范围。统一费基和费率,把保险基金的统筹层次由县提高到市地级、省级肯定是今后发展的必然趋势,甚至全国统筹;逐步做实个人账户,建议从实际出发,分步实施,先把个人账户中的个人缴费部分转为实帐,再创造条件把单位划拨部分由空帐转为实帐;适当降低目标替代率,妥善解决历史债务,逐步降低费率,实现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双低”办法与普通办法的并轨,按照“广覆盖、低水平”的原则,规范“双低”即低门槛进入、低标准享受的参保办法,对按照“双低”办法参保的范围、对象、缴费标准、个人账户做进一步明确规定,实现与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普通参保办法的衔接并轨。
二是改革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机关事业单位应当实行与企业大体相同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在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过程中需要把握以下几点:坚持机关事业单位与企业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统一性;体现机关事业单位及其人员的特点;注意与机关事业单位其他改革措施配套;确保新旧制度平稳过渡。考虑到历史的因素,对于改革前在机关事业单位工作的贡献,通过设置权益性养老金,用合理的办法加以计量,列入个人账户;鼓励机关事业单位在一定的限额内办理职业年金,财政按照经费渠道给予一定的支持;鼓励个人购买商业保险和从事各种有利于养老的储蓄及投资。2008年2月,国务院讨论通过了《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试点方案》,确定在山上海等5省市先期开展试点,与事业单位分类改革配套推进。主要内容是:养老保险费用由单位和个人共同负担,退休待遇与缴费相联系,基金逐步实行省级统筹,建立职业年金制度,实行社会化管理服务等,积极稳妥地推进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改革。
三是农村养老保险制度重新定位与制度创新。无论从统筹城乡发展的思路出发还是从应对人口老龄化形势的需要出发,都应当积极推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当前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与创新应着重解决以下问题:明确政府责任,既要强调筹资以个人缴费为主,又要落实政府补贴,鼓励集体补助;明确其保障对象是农村居民或尚未被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覆盖的劳动者,坚持自愿原则,当然也必须强调正确引导甚至强制;制定新的待遇享受标准,确定合理的缴费基数、缴费比率;建立政府财政补助机制,合理确定政府财政投入的比例,充分体现政策扶持,调动农民参保的积极性;拓宽养老保险基金运营渠道,实现基金的保值增值;整合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资源,例如:计划生育养老保险、义务兵养老保险等;保持政策和业务的稳定性、连续性,妥善处理历史遗留问题,维护农村社会稳定,促进农村健康发展。
四是建立和完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扩大基本医疗保险的覆盖面,包括所有机关、事业单位、各种类型企业、社会团体和民办非企业单位的职工和退休人员以及城镇灵活就业人员纳入医疗保障体系。根据实际情况建立大额医疗费用补助制度,以解决超过基本医疗保险最高支付限额以上的医疗费用。鼓励企业为职工建立补充医疗保险,用于解决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待遇以外的医疗费用负担。逐步建立主要由政府投入支持的社会医疗救助制度,为特殊困难群体特别是经济困难的老人提供基本医疗保障。各级财政应当安排医疗救助专款,并根据财政收入的增长情况逐步增加对医疗救助资金的投入,提高医疗救助的力度,制定政策支持民间医疗救助事业的健康发展。
五是建立和完善老年人社会服务体系。各级政府要将老年事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构筑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的老年人社会服务体系:以居家养老为基础,居家养老是我国绝大多数老人的选择,家庭在情感寄托、生活照料等方面的养老功能是其他机构难以取代的;构筑“居家养老”的社会支持系统,随着独生子女政策的实施以及经济社会的发展,家庭日益小型化、核心化,“空巢家庭”越来越多,家庭养老资源正在萎缩,有必要通过相关政策构筑“居家养老”的社会支持系统,支持、维护甚至放大家庭养老的功能;实施国家“星光计划”,从中央到地方,民政部门把发行福利彩票筹集的福利金的绝大部分用于资助城市社区老年人福利服务设施、活动场所和农村乡镇敬老院的建设,认真实施“星光计划”,使老年人不出社区就能享受到需要的服务。
六是构建新型的多层次的养老机构体系。以往的机构养老基本上是救济性的,对象主要是“五保”老人和“三无”老人。为了适应新的形势和满足多元化的养老需求,必须构建中国特色的新型的多层次的养老机构体系。第一层次为“救济型”。具有特殊困难的老人仍然必须由政府举办的养老机构收养,除“五保”老人和“三无”老人外,经济上有困难的老人,入住费用可以参照最低生活保障线予以减免。此类养老机构的经费应列入政府财政预算,同时鼓励慈善机构、社会团体和个人捐助。第二层次为“福利型”。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养老需求,政府应整合各种社会资源,通过合作兴办或委托经营等方式发展养老机构,以满足普通百姓的需要。此类养老机构具有一定福利性,老人入住需办理一定手续,并缴纳基本费用。养老机构的基本设施、人员配置、日常管理等应设立一定标准,定期评估,并向社会公开。第三层次为“市场型”。此类养老机构主要是为了满足一部分高收入者的养老需求,可以按市场原则运作,以高标准收费维持高质量的服务。为了鼓励企业界参与兴办养老事业,政府应给予经营者一定的优惠政策,包括减免税收、低价提供土地、降低公用事业性收费标准等,以促进新型的多层次的养老机构体系逐步完善与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一、加强领导,着力构建民生工程长效机制
镇党委、政府把民生工程摆在重要位置,为确保各类民生工程顺利实施,及时召开民生工作动员会和专题会,传达本年度民生政策及县惠民办的有关要求以及各项目资料收集要求。按要求成立了民生工程领导小组和工作办公室,落实专人负责民生工程资料的收集和整理,选定了各单位、部门、各村(居)的民生工程联络员。成立了以镇党委书记刘凤勇为组长,镇长胡锡强、副镇长谭建容为副组长,其他领导班子和相关责任部门、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民生工程领导小组,将民生工程工作任务逐一细化到每个实施单位和个人,明确了职责任务,同时将民生工程列入年度考核的内容,实施年度考评、奖惩,并实行“一票否决”制。
二、明确任务,全力推进民生工程稳步实施
为把好事办好,好事办实,制定了2014年民生工程目标任务分解表,召开了专门分解任务会,印发了《镇2014年民生工程实施方案》和任务分解表,对省、市、县共12类(60个小项)进行了一一分解,每一项都落实了责任领导、责任单位和责任人,签定目标责任书,并与其将责任落实到每一项工作,每一个环节,形成自上而下的责任体系。明确了完成时限,要求相关责任单位对每一项工程进行倒排工期,确保各项工程顺利推进,稳步实施。
三、广泛宣传,大力营造民生工程实施氛围
以十八届三中全会、十精神、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指导,以人为本,利用宣传栏、展板、横幅、板报、明白纸、LED屏幕等多种宣传形式,广泛宣传民生工程的重要意义、指导思想和主要内容,使民生工程政策家喻户晓,深入人心。把党和政府以人为本执政理念和关注民生的温暖送到人民群众中去,及时报道全镇各项民生工程的进展情况和各地实施各项民生工程的情况,总结发现各地好的经验做法,全面了解广村居民对实施民生工程的评价、意见和建议。加强惠民政策、民生工程建设、进展和成效的宣传,以及各地实施民生工程的基本经验,报道民生工程实施中的先进典型,为推进我镇民生工程建设良好的舆论氛围。
四、严格督导,千方百计确保项目扎实推进
我们制定了民生工程督查方案,对督查的内容、方法和问题的处理都做出了明确规定。每月20日前要求各具体责任人把当月民生工程和惠民帮扶工作的落实进展情况上报党政办,经分管领导审阅后上报。同时,针对发现的问题,以民生工程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名义逐一列出文字报告给各责任组,要求限期整改落实到位。加强对资金发放类项目的监管,由镇纪委牵头,定期查看救助类资金发放情况,是否按月足额到位,以及对公厕、C级危房类等工程类项目进行严格的监督,确保招投标公开透明,工程质量达到要求标准。
五、民生工程进展情况
1—6月份,镇各项民生工程进展和完成情况如下:
(一)就业促进工程(6项)
1、城镇新增就业50人,目前已有90人实现就业,完成了180%;
2、失业人员再就业12人,全面完成任务;
3、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8人,超额完成4人,完成率200%;
4、城乡残疾人居家灵活就业完成180人,完成率100%;
5、新型农民培训150人,完成100%;
6、农民实用技术培训7255人,完成率达83%。
(二)扶贫解困工程(6项)
1、扶持农村贫困对象301人,完成100%;
2、农村医疗救助政策范围内住院自负费用救助比例达到55%;
3、1-6月共提供法律援助30人,完成50%;
4、扶持农村贫困残疾人发展生产33人,完成100%;
5、为贫困残疾人适配亟需的基本辅助器15人,目前正在实施中;
6、按政策落实计划生育奖励、扶助政策。
(三)教育助学工程(2项)
1、创建星级留守学生之家1所,完成100%;
2、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1950人,完成100%。
(四)社会保障工程(6项)
1、农村低保对象累积月人均补助95元,完成100%;
2、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覆盖人数7449人,完成122%;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缴费人数1550人,完成68%;
3、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覆盖人数2353人,完成123%;新农合农村居民参合率达到97%;参合农民住院政策范围内费用报销比例达到75%;
4、招募西部志愿者1人,正在进行中;
5、居家托养智力、精神残疾人7人,已经上报审核中;
6、残疾人居家无障碍改造10户,已确定人员,等待实施。
(五)医疗卫生工程(2项)
1、城乡居民健康档案规范化电子建档率达到97%;
2、按政策落实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全部按政策实施中。
(六)百姓安居工程(3项)
1、新增沼气池用户30户,已完成100%;
2、建成省级安全社区1个,正在建设中;
3、新村基础设施建设正在进行中,完成40%。
(七)基础设施工程(2项)
1、小农水重点县建设新增有效灌溉面2260亩,完成100%;新增节水灌溉面1400亩,完成100%,
2、实现行政村通宽带2个,完成100%。
(八)生态环境工程(4个)
1、巩固退耕还林成果4608亩,完成100%;
2、集体补偿公益林14452亩,完成100%;
3、建成高标准基本农田0.288372万亩,正在实施中;
4、免费放映农村公益电影167场次,到目前共放映88场,完成50%。
(九)省级民生工程(9项)
1、全部免除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本费已全面完成;
2、减免贫困家庭幼儿保教费52人,完成100%;
3、城乡居民基本医疗报销财政补助标准达到320元,完成100%;
4、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标准达到60元,完成100%;
5、社会养老保险参保缴费财政补贴标准每档提高10元,完成100%;
6、为困难家庭失能老人和80周岁以上老人提供居家养老服务293人,完成213人,完成73%;
7、资助重度残疾人护理费用人数67人,完成58%;
8、实施村公共服务设施运行维护补助15个,目前正在实施中;
9、实施农村危房改造户20户,目前正在实施中。
(十)市级民生工程(7项)
1、新建乡镇公厕1所,目前正在修建中,完成40%;
2、整治山坪塘24口,完成100%;
3、维修水渠0.76公里,完成100%;
4、新建乡镇“妇女儿童之家”1个,完成100%;
5、规范化建设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服务平台1个,已确定场地,正在进行规范化建设;
6、新建通村公路5.25公里,完成100%;
7、救助20名贫困中小学生(镇中8名、镇小12名),完成100%。
六、下步工作打算
今年已经过半,根据镇民生工程任务分解表要求,为切实做好下半年的各项民生工作,打好民生工作“攻坚战”,确保提前超额完完成本镇民生工程各项任务,我们将进一步加强措施,补缺补差,更加努力地做好各项民生工作。
(一)进一步加强领导,强化工作责任。民生工程项目多、范围广,工作复杂,难度大。我们将进一步明确工作人员,强化责任,认真落实制定的各项计划方案和制度,进一步加强成员单位之间的沟通协调,确保各项民生工作顺利完成。
结合当前疫情防控热点形势,小编为你整理了《社工积极参与疫情防控和社工周宣传事迹总结》范文,以便大家在工作学习时参照借鉴。当然,你还可以在搜索到更多与《社工积极参与疫情防控和社工周宣传事迹总结》的相关范本。
春风吹散疫情之霾,我们迎来了2020年国际社工日主题宣传周。线上线下齐发力,不忘初心显担当。连日来,云霄县民政局、县彩虹社工服务中心、彩虹公益联合会、七彩虹志愿队携手开展“战‘疫’有我,社工同行”社会工作主题宣传周活动。通过线上宣传、提供专业服务等形式全方位展现社会工作者专业形象,展示社会工作发展成果,提升社会工作影响力。引领广大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和社会工作者坚持党的领导、践行专业使命、参与疫情防控。
一、积极动员,周密组织
3月上旬,云霄县《关于开展2020年社会工作主题宣传活动周的通知》,制定《2020年社会工作主题宣传周活动实施方案》,明确宣传内容和方式,并对线上宣传、专业服务、案例征集宣传等工作进行具体安排,扎实开展宣传活动。县民政局勇于担当,当好社工及社工机构娘家人。迅速成立社工组织疫情防控应急小组,负责收集整理一线工作情况,做好统计分析和宣传报道工作,协助解决社工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做好行业的代言人和传播者,充分发挥了桥梁纽带和引领示范作用。民政部门、社工聚焦基层所需、民众所盼,积极响应,各尽其力、尽显其能参与防疫工作,有特色,有亮点。
二、全面宣传,扩大影响
采取“线上+线下”矩阵宣传模式,依托政府网、微信群、QQ空间、微信公众号等媒介,进行线上社会工作知识普及、社工参与疫情防控工作事迹宣传。通过电子显示屏等循环播放社工日主题宣传视频,向市民宣讲社会工作内容、疫情防控常识,提高社会工作宣传效果,营造社会工作发展的良好氛围。
主题宣传活动包括开展“学讲话、谈体会”活动、“社会工作新闻、主题图片故事”征集活动、“优秀社工服务案例和优秀社工故事”展示活动、宣传儿童社会工作、宣传《云霄县关于对获得社会工作者资格证书人员给予奖励的实施方案》、发动社会各界参加社工职业资格考试等内容。挂网宣传、滚动刊播防国家和省市县控疫情公益宣传片、宣传画、宣传标语次数合计619次;
播出防控疫情影音材料20次;
刊播防控疫情公益宣传片、宣传画、宣传标语电子屏点位5个。持续在社区张贴相关宣传广告、宣传画,悬挂横幅、印发传单、进社区驻点宣讲等,提高群众防控意识及知识。宣传活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既展示了社会工作者的专业服务形象,又普及了社会工作知识,进一步加深了居民群众对社会工作的认识和了解。
三、专业服务,提升效果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社工既是社工,又是防疫战士。彩虹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彩虹公益等组织5名社工、12名心理咨询师和60名志愿者共同抗“疫”,义无反顾下沉单位、社区,冒着被病毒感染的风险、逆风前行,投身线下、线上相结合的防疫防控服务中,完成一件又一件“急难险重新”任务,为师生和社区居民保驾护航、排忧解难。社会工作者用大爱凝聚着光和热,用专业服务诠释着社工精神。深入单位、社区,进行人员登记、测量体温、出入检查、健康宣传;
协助企业复工复产登记;
深入特殊群体当中,开展个案咨询、电话回访、探访,提供支援服务。疫情期间,参与防疫宣传海报派发及张贴、防疫及生活物资采买、协助社区整理服务文档、公众号信息推送、24小时值守等。彩虹社工和志愿者服务总量达4500人次,协助教育部门搬运、分发消毒液、口罩、漂白粉等防控物资6吨多。
防疫也防“抑”,心理战“疫”不小觑。面对疫情,焦虑、恐慌的情绪是人们的正常反应和心理本能。彩虹社工中心、七彩虹志愿队、彩虹公益积极发挥专业优势建立心理支援服务体系。组织社工师、心理咨询师、心理治疗师和专业志愿者开通心理援助热线电话1条、网上辅导平台1个,各学校开展心理咨询电话50部。引导师生做好个人防护和心理调适,提供身心关怀与精神支持;
联合教育部门为建档立卡困难家庭学生送去手机设备、学习用品等,手把手教会如何在线上进行上课学习,确保学生线上学习“不掉线、不掉队”。“同理心”搭起“连心桥”,心理抚慰1100多人次,个案辅导和危机干预57人次。
关注社区所急所需,做好弱势群体“守门人”。全民防疫之际,困弱群体获取外界的信息和支持受到一定影响,彩虹社工和志愿者们通过定时定期的电访,及时为陷入心理恐慌的居民或疑似患者提供信息咨询、心理辅导、知识普及、家庭防范指导、医疗救助等方面咨询和支援服务,为社区独居孤寡长者、低保低收、困境残障人士、困境单亲家庭等弱势困境群体提供防疫援助、生活救助等资源对接服务。据不完全统计,已开展弱势群体探访咨询服务101人次。结合疫情防控,为加强高龄、留守、孤寡、空巢、残障、贫困老人的救助工作,彩虹团队在东厦镇竹塔村启动农村互助养老社工项目试点工作,筹建养老互助社1个,已招募成员52人。该项目具有“离家不离村、离亲不离情、养老在乡村、享乐家门口”的特点。
当前,创新社会治理,需要社会力量参与;
政府职能转变,需要社会服务社会化;
家庭功能弱化,需要社会服务来弥补;
群众需求多元,需要专业服务去满足。社会工作的专业性和重要性将伴随经济社会发展日益凸显。
云霄县彩虹社会工作服务中心,2020年1月在云霄县民政局正式注册登记,是云霄县第一家开展“全领域”社工服务的综合性、公益性、非营利民办非企业社会工作服务机构。自成立以来,秉承“专业服务,助人自助”社会工作专业理念,不断探索本土社会工作服务,着力整合社会资源,发动社会参与,培育专业团队,发挥专业优势,致力于提供关爱困境儿童,服务农村“三留守”人员,社区和农村居家养老服务,自闭症儿童社区康复服务,参与防灾减灾宣传、应急救护培训等专业化、精准化服务。云霄七彩虹志愿队经过9年发展,已拥有1个志愿总队(七彩虹志愿总队)、1个社会组织(云霄县彩虹公益联合会)、1个专业社工机构(彩虹社工中心),获得63项国家和省市级以上表彰。目前,彩虹团队运营社会服务和志愿项目12个,范围涵盖助孤、养老、助残、爱幼、扶贫、应急、职工等多个领域,为各类群体提供切实的帮助。实现志愿服务和社会工作跨界联动、相互嵌入,资源共享、共同治理、优势互补、相互促进、效力倍增,有效促进云霄县社会组织、专业社会工作、志愿服务健康发展。
据介绍,彩虹社工中心的职业任务包括:运用社会工作专业理念、方法与技能,提供帮困扶弱、情绪疏导、心理抚慰、精神关爱、行为矫治、教育转化、社会康复、权益维护、危机干预、关系调适、矛盾化解、能力建设、资源链接、社会融入等方面服务,帮助个人、家庭恢复和发展社会功能;
帮助面临共同困境或需求的群体建立支持系统;
培育社区社会组织、开展社区活动、参与社区协商、化解社区矛盾、参与网格化服务管理、促进社区治理;
开展社会服务需求评估、方案设计、项目管理、绩效评价与行动研究;
开展社会工作专业督导,提升专业服务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