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自主学习的培养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学习策略;英语;自主学习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0)26-0235-02
教育部在2004年颁布的新《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English Course Requirements for Non-English Majors)中指出,大学英语教学需要向培养语言运用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模式转变,还要把教师课堂讲授和辅导与多媒体教学相结合,大力发展个性化学习和自主式学习。
一、英语自主学习能力
(一)自主学习
早在20世纪60年代,西方教育学家就提倡把学习者的自主学习作为教育改革的主要目标之一。随着我国对西方教育理论的引进和研究,“学习者自主性”(learner autonomy)这一概念已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所熟知。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观点的确立,更使人们认识到,“学习者的自主性是我们最终的目标”,“学习者自主性应成为每个学习者和每位教师的目标已在教育界达成共识”(Brooles & Grundy 1988), “学习者自主性的核心即是选择的概念”(Cotterall,2000)。
关于自主学习,学者从不同角度和视角进行了阐述。一般认为,自主学习是指“学习者能够管理自己的学习行为,确定学习目标、制订学习计划、选择学习方式、监控学习过程、监控学习计划的实施以及学习技能的运用和发展,自我检查评估”(王笃勤,2002)。 根据Benson & Voller(1997)的观点,自主学习至少包括以下五个方面的内容:1.学习者的学习完全依靠自己; 2.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可以学到或用到的一整套技能;3.一种与生俱来的、却被单调而重复的教育方式所抑制的能力;4.学习者对自己的学习所行使的责任; 5.学习者确定自己学习目标的权力。
(二)英语自主学习能力
如何把自主学习理论运用于英语学习之中,提高学生的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已成为当前英语学习研究的重要内容。著名语言学家Cohen曾精辟地指出:“语言学习的成功取决于学习者本人,取决于学习者自身的因素及其充分利用学习机会的各种能力”。因此,英语是学会的,而不是教会的,英语学习主要靠学习者的自主学习,它是英语学习的关键。
根据教育部《大学英语课程要求》,英语教学的目标就是既要帮助学生获取语言和交际技能,又要帮助他们获得自主学习能力。作为一种特殊的自主学习能力,英语自主学习能力是指英语学习者综合运用各种策略模式对信息积极加工,对学习过程自我监控,从而达到自然运用英语的过程。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下,学生的自主性主要表现在对自己的英语学习有较强的宏观管理能力。而在这种模式下,教师对整个英语学习过程始终给予必要的指导,对学生所采取的方式、方法、策略、成果等及时做出总结与反馈。Benson & Voller(1997)认为,“自主学习决不是没有教师参与的学习”。因此,教师的作用不是削弱了,而是增强了。
二、英语学习策略
英语学习是一种特殊技能的学习,英语学习策略与一般学习策略既有相同之处,又有其自身的特点。研究表明,学习策略是英语学习成功与否的关键,学习策略的恰当运用直接影响英语学习效果。因此,英语学习策略一般被认为是学习者为了取得较好的英语学习效果而采取的各种策略,它既包括学习者对自己的英语学习目标、过程等进行计划调控评估等而采取的宏观策略,即学习者对自己的英语活动有何计划、安排和目标;还包括学习者为了更好地完成英语学习活动或任务而采取的微观策略,如词汇策略、阅读策略、写作策略等。
三、学习策略与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一)学习策略是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
调查表明,善于英语自主学习的人一般都有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他们的学习效果 也较明显,成绩较好。相反,那些在英语学习过程中盲目、随意和无计划的学习者,投入了大量时间却收效甚微,处处感觉困难,逐渐丧失了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因此,英语学习存在障碍的根本原因就在于他们缺乏英语学习策略的意识和技能,以至于在英语学习过程中无法应用。他们也不能根据自身特点,选用适当的学习策略并随时予以必要的调整。文秋芳(1995)指出,当其他条件相同时, 英语学习者采用不同的学习策略直接影响学习成绩。她进而指出,任何运用得当的学习策略都更有可能使学习者获得学习上的成功。也就是说,学习者获得和积累相关的策略及其使用往往会极大地影响着他们的学习效果。英语学习能否达到预期的目标,与其是否采用有效的学习策略密切相关。大量研究证明,教给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和策略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英语及独立运用英语的能力至关重要,即英语教学要“授之以渔”,而不是“授之以鱼”。
综上所述,随着信息社会的发展和终身学习理念的确立,英语教学必须把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策略作为重要内容, 对他们实施英语学习策略的训练,培养他们的策略意识,使他们了解和掌握各种学习策略。保证学生从“学会”向“会学”的转变,使学生获得独立、自主学习的能力,从而为终身学习创造条件。
(二)学习策略的培训
OMalley &Chamot认为,大量的练习可以促使学习策略的程序化和内化。在外语环境下,越是成功的学习者,使用学习策略就越多。而“使用学习策略的意识越强,自主学习的过程就越完整,效果就越好”(张殿玉,2005)。因此,学习策略的培训对于增强学习者英语自主学习能力有着重要意义。
1.把学习策略作为英语教学的重要内容。文秋芳(2003)认为,学习策略不但是可以培训的,而且要长期坚持下去,使它成为外语教学课程的一个组成部分。当前,听、说、读、写等基本技能的训练仍然是大学英语教学的主要内容和目标,教学任务的完成是以是否讲授教学内容为依据,而对教学内容的掌握程度是教学效果评估的重要标志。对学习策略进行有意识的培训还远未纳入到英语教学框架中来,这就要求广大英语教师必须更新教学观念,转变教学思路。
2.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提高学生英语学习的自主性,意味着对学习做出决定的责任转向了学习者,教师不再是课堂的权威和主宰。但以学生为中心,并不意味着教师责任的减轻和教师作用的降低,学习策略的培训同样离不开教师的认真组织和精心指导。教师可以通过专题讲座的形式系统讲授学习策略方法,还可以分类具体指导,并要在实践中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学习目标,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他们形成策略意识,为学生自主学习的开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3.注重学习策略意识的培养。学习策略意识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训练加以培养的。学习策略的培养需要学生分析自己的英语学习现状并根据分析结果去评估,从而决定学习策略的选择。这就需要教师在英语教学实践中不断开发学生的学习策略意识,帮助他们形成研究策略的习惯,善于从策略的角度思考英语教与学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并找出解决问题的有效办法。同时还要随时注重对学生进行英语学习策略的训练,要有意识地帮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并能根据情况不断加以调整。从而促进其英语自主学习。
4.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学习者个人的特性或特征往往决定其自我负责和管理学习的能力。由于英语学习者的学习能力存在较大差异, 其认知风格和认知策略也相应不同。因此学生个体差异的存在,会导致学习策略使用喜好的不同。教师要在教学中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必须彻底转变自己的观念和角色,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帮助学生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策略风格。
外语教学的目标就是既要帮助学生获取语言和交际技能,又要帮助他们获得自主学习能力。而学习策略是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的有效途径,但学习策略的培训是过程,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才是最终目的,换言之,学习策略的培训归根结底是为了内化自主学习能力。广大英语教师应充分发挥指导作用,为学习策略培训和最终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造良好的环境。
参考文献:
[1] Brookes A & P. Grundy. Individualization and Autonomy in Language Learning[M].Modern English Publication in Association with The British Council,1998.
[2] 王笃勤.大学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外语界,2002,(5).
[3] Cohen A D. Strategies in Learning and Using a Second Language[M] Addison Wesley Longman Limited,1998.
[4] Benson, P &P. Voller. Autonomy and Independence in Language Learning[M]. London: Longman, 1997.
[5] O’Malley J M & Chamot A U. Learning Strategie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0.
[6] Oxford R. Language Learning Strategies: What Every Teacher Should Know[M]. MA: Heinle and Heinle, 1990.
[7] 张庆宗.外语学习研究综述[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
[8] 文秋芳.英语成功者与不成功者在学习方法上的差异[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5,(3).
[9] 张殿玉.英语学习策略与自主学习[J]. 外语教学,2005,(1).
[10] 文秋芳.英语学习策略论[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5.
一、树立良好学习心态
要想实现自主学习,逐步提升自身自主学习能力,首先需对“自主”加以认知。“自主”,顾名思义,指的就是“自己主宰自己,自己把握自己,自己做自己的主人”。进入高三后,新课学得都差不多了,所以这一年关键还是对以前所学知识的总体复习与个个击破。基于此,我们必须合理安排好自己的时间,树立良好学习心态,不要被“高考”这座大山压垮,要自己管好自己的时间,实现高效学习。如在课堂上,保持高度注意力,提前浏览、复习所学课程,不仅要同考试保持在同一思维上,还要有自己的自主思考时间,以便更好把握新知;合理利用闲散时间。下课后不要一味打闹,或是呼呼大睡,可与其它同学交流学习心得,问一些可启迪思维的问题,以此来赶走困意,让自己的思维兴奋点始终集中在学习上;合理安排休息时间。身体是学习的本钱,我们不能为了学习将身体搞垮,特别是进入高三,面对繁重的学业,更是应该在保持身心健康,该学习的时候,努力学习,该休息的时间,放松休息,确保身体始终保持在最佳状态,从而更好地展开学习。
二、制定科学的学习计划
高三作为整个九年义务教育中最为紧张、最为忙绿的一年,进入高三以来,似乎我们连呼吸都变得急促起来,桌面上总是数不尽的考卷,课间休息时间全是匍匐在桌的背景,似乎所有的人都被高考这座“大山”压得透不过气。对此,我认为,越是面对紧张的环境,我们越是应该冷静思考,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的努力,先制定合理的计划,接着要求自己按照计划一步步努力,逐步提升自身自主学习能力。具体为:
(1)在制定计划时,要有原则。①计划时间不能定的太紧凑。②每周空出一定时间用于总结;③制定具体计划。即如果确定了这个星期的任务是重点突破历史,这时我们就要具体明确突破的范围,以免每天都需要想要学什么,造成必要要的时间浪费。
(2)制定长短期计划。①长期计划。即明确自己的目前院校与希望就读的学校,在课外休息时间分析一下自己目标院校近些年来的录取分数情况,然后结合自己情况,预估出自己每个课程应该取得的分数,然后付诸努力;②短期计划。即明确自己每周、每月应该达到的学习效果,如这周应该攻破哪个知识点,这个月应该将哪门课程的成绩提升到一定层次,并注意计划一定要符合自身情况,这样一来,每周、每月都能看到自己努力的成果,也会更有干劲。
(3)结合学校课程安排制定学习计划。即在这段时间内,其他科目只需完成作业,复习对应知识点,然后将时间重点放在需要突破的课程上面,而且也可以一个月换一门课程来重点复习,最终实现各个击破。
三、自主总结归纳考试技巧
在自主学习中,我们应该重视培养自己的知识归纳总结能力,逐步形成自己的知识网络体系,实现自己的学习目标。而考试作为学习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虽然进入高三后每天面对大量的考卷,每个高三生都已经厌烦了,但不得不承认,考试可能很好地帮助我们了解自己的薄弱环节,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为此,在自主学习中,我们必须正确对待考试,学会对每次考试进行总结,以此来为依据来合理调整自己的学习计划,即做到:
(1)正确对待考试。若考得好,我们要继续努力,若考得不好,我们要学结,分析自己出错的原因,寻出问题所在,一边展开更针对性学习。
(2)做好考前准备。考前,对所考科目进行系统复习,以便考出更好成绩。但也要注意劳逸结合,切不可“临时抱佛脚”,要做好长期打算。
(3)仔细阅卷,认真分析。在试卷发下来之后,我们可以大致看一遍,了解题目情况,合理把握做题时间,然后开始答题。而在答题过程中,则需做到:①认真审题。找出题目已知条件与隐藏条件,认真作答;②若遇到不会做的题目,切记不可过于钻牛角尖,可先放一放,做别的,最后再去解决这个问题,或许思绪一下就开阔了;③试卷做完后,仔细检查,找出可能出现的错误;④保持卷面整洁,书写工整。
学生自主学习是指学生在充分认识学习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后,在教师指导下主动、积极参与学习知识全过程的一种重要学习途径,它是学生主体地位的充分体现。它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特别是创造性思维能力。下面就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谈一些看法和做法。
一、教学理念的更新
教师角色由原来处于中心地位的知识讲解员、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学生自主学习的促进者.优秀学生,不能没有优秀的教师,教师的作用绝不能低估;没有优秀的教师,学生也不可能成为优秀的学生。但教师不能忽视学生主体地位而包办一切,这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学生的地位由原来的被接受者转变为主动参与者,是知识的主人,而不是知识的奴隶。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教学中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爱好,个性特长,思维方式和发展志向,而不是把学生当作一个填装知识的袋子或应试的工具。师生之间应彼此理解,彼此信任,彼此合作,让学生充分参与教学活动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并在其中发挥作用,这样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二、创设情境,引发自主学习的兴趣
小学生学习往往从兴趣出发,对于感兴趣的教学寓以一定的情感表现。课堂上当孩子们对教师讲课感兴趣时,精神格外集中,孩子们用表情和眼神向老师输送信息。教师要善于从学生反馈信息中不断地创设情境,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教学中,我积累了不少激发学生兴趣的教法。例:直观教具、彩色画面、电教手段等都被学生所欢迎;又如教学中运用竞赛、游戏、讨论、动手制作等教学方法大大调动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参与意识。此外,还有情趣的引入、教师幽默的语言、和蔼的态度、良好的示范,在课堂既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还给学生亲切愉快之感。“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要为学生的学服务,教的目的就在于引导学生会学,向课本挑战,向教师挑战,向标准答案挑战。提出自己独特的看法,质疑问难,勤学好问,敢想、敢问、敢为、敢当,培养学生标新立异、敢为人先的勇气。
三、树立学习自信心,注重激励评价
1、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让学生以名人为榜样认识自我培养自信。科学家爱因斯坦奠定了相对论的伟大基石,然而他在上小学时却是一个“笨小孩”。有一次老师叫每个学生做一个小板凳,当他拿出自己做的板凳时,同学们都大声嘲笑起来。他告诉大家,这个不象样的板凳,是他做的第五个,前几个比这个还要差。很显然,小爱因斯坦有一种自信心理,他相信自己能做好板凳,事实上也是一次比一次做得更好,正是有这样一种自信心,才使得他在科学的道路上不停地攀登,最终取得丰硕成果。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的潜力,相信自己通过努力一定会获得成功。
让学生在锻炼中挑战自我培养自信。学生锻炼的方式很多,平时可以采用以下几种:一是让学生自己组织班队活动。从班队活动的内容、节目主持人的确定、主持词的创作、活动安排到总结各个环节,老师均不参与,让学生自己做主,这样,每个学生的潜能得到发挥,从而对自己充满自信;二是让学生在不断总结中完善自我培养自信。小学学生所经历的事情不多,感知和认知能力均比较弱,在学习和其他活动中,很容易遇到困难和挫折。每当学生遇到困难和挫折的时候,老师就应当耐心给他们讲清楚做任何事情都要有接受成功和失败的两种结果心理准备,不要因成功而忘乎所以,因失败而丧失自信。成功了,要善于总结经验;失败了,更要认真吸取教训,引导学生分析失败的原因,寻找成功的窍门。
2、注重激励评价。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赞赏、激励的评价语言不仅能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对课文产生浓厚的兴趣,而且能交流师生情感,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坚定学习的自信心。如:对学生朗读的评价,不采用“读得不错”,“很好”这类笼统的评价语,要根据学生朗读实际水平评价:“读得有感情,把诗人的心情都表达出来了”,“语音很准确,并且没有漏字。”对学生回答问题的评价要采用鼓励、引导、点拨、开窍。在学生回答不正确或不完全正确时,可采用“敢于积极发表意见,是个动脑筋的孩子”,“这个问题答对了一半,也是一份贡献,另一半,再想想,老师相信你一定会想出来的。”教师的评价还要特别注意鼓励后进生主动发言,而且在发言的质量上不要提太高的要求。这样来进行评价会让学生感到态度诚恳、评价中肯,进而产生主动求知的心理冲动,以良好的心态进入学习。
四、提高学生自主阅读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自主学习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11-052-01
在新时代的课程标准中曾经提到过,教育的目的并不是让学生学会接受,而是让学生在学会了基本的学习方法之后,能够主动探索知识,寻求发展。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因此教师要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把主要精力放在为学生创设学习情境,提供信息交流的平台,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增强学生的自主意识,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一、锻炼学生善于发问的能力
亚里士多德曾讲过:“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学生有了问题才会去探索,只有主动探索才会有创造。因此,一个老师不但要把“释疑”作为天职,在学生质疑的过程中发挥好主导作用,更要鼓励学生大胆就学习上不懂的问题提问,以求最后弄懂。而如何激发学生质疑的兴趣、质疑的信心和培养学生质疑的能力至关重要。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方式,启发学生开阔思路,多思多想。在学生的质疑过程中不仅要鼓励学生大胆地提出问题,还应善于指导学生提出问题并启发学生学会解决问题。比如在教学“三步计算的应用题”时,这种题型有两种解题方法,教师可以让学生先根据课本的提示,讨论出两种不同的方法,然后分组进行检验。此时教师应鼓励学生提出不同的问题,并且通过小组讨论来解决。最后引导学生归纳出两种解题方法的不同和相同之处。由此让学生体会不同的解题方法,从中体会到学习的乐趣。这样不仅使学生学到了知识,而且使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得到了训练。
二、给予学生充分思考的时间
每个人对待相同的问题都会有不同的见解,在教学中,应学会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善于培养学生自由思考的能力。给学生尽可能多的提供独立思考的机会,让学生真正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去,教师从牵着学生走,到让学生自己走。例如:在教学“混合运算”时,教师可以放手让学生试着做例题,这样可能会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此时应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思考不同的方法。学生的方法可能会多种多样,这时应适当地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归纳、总结。让学生理解解题的基本方法,同时还能较灵活地根据题目的不同特点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解答。这样,在学生试做的过程中,即为教学内容设置了悬念,又触到了学生的思维冲动,积极探索的强烈欲望。并且达到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充分锻炼并发挥学生的语言能力
思维物质的外面包绕着语言的外壳,思维的发展又离不开语言的陪伴。而在小学校园中,小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与思维的发展并不是同步进行的,当他们眼中看到的、心理想到的,却不一定能表达的出来。况且数学学科本身又具有极强的抽象性,更加会使学生变得不知所措。面对这种情形,教师应该做到的是对学生予以肯定,给予学生适当的鼓励与表扬,让他们做到想说就说、怎么想就怎么说,、培养学生说的勇气、不怕错的勇气。并让学生充分展开互动对话交流。教师要善于倾听、捕捉、获取学生的课堂学习信息,不断地鼓励学生。并让学生学会倾听,激发学生说话的欲望,对不同的学生要有不同的要求,鼓励学生大胆地说,并给全体学生提供说的平台。例如:在教学分数的意义时,教师在揭示意义之后,可以让学生各自在下面说一说3/8的意义,然后请一个成绩较好的学生说一说,由此带动其他学生,激发学生说的欲望。再让一些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说一说,那怕是说错,也要以鼓励为主,最后再请其他同学补充,以便让学生之间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使其记忆更深而又不打击他们发言的积极性。这样长期锻炼下来,学生逐渐有了表达的勇气,想要表达的愿望自然就会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也会越来越强。
四、改变学习方式,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还必须在教学中改进教法,指导学习方法。要学生主动地学习知识,关键是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和策略,使学生逐步掌握正确的思维方法,培养学生的归纳、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的能力,逐步掌握学习的方法成为真正学习的主人。数学知识是一环紧扣一环,教材内容的编排特点是螺旋式上升的,它们之间既有纵向联系,又有横向发展,形成知识网络。所以学习新知识时,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找准新旧知识过渡的“点”,让学生主动地发现知识间变化规律,掌握规律,有利于能力的培养。
五、加强引导,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那么,教师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呢?
一、更新教师观念,确定自主学习的地位
新课改以来,相当数量教师的观念没有转变,“穿新鞋,走老路”的现象仍然在一定范围内存在,传统的“满堂灌”模式在课堂上随处可见,过度关注形式内容而粗制滥造的教学案随处可见,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得到真正体现。“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要让学生自主学习,开拓思维空间,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教师就得转变观念。而一些教师担心学生学不会,学不深,所以在课堂上一味地灌输,这也是新课程改革在一定范围内不能真正落实的重要原因。因此,必须从思想上彻底转变教师的指导观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学习中表现为“我要学”,真正地确立自主学习的地位。
二、激发学习兴趣,形成自主学习的意识
《数学课程标准》的一个重要理念就是为学生提供“做”数学、“玩”数学的机会,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去体验,去经历数学,学生有了兴趣,就会激发求知欲,形成自主学习的意识。在教学中,我们应不断创设与学生心理需要同步的情景,唤起学生的热情。让学生真正地感受到“数学真奇妙”,从而产生“我也想玩一玩、试一试”的心理。我在设计《普查与抽样调查》学案时,针对这节课的特点,让学生在活动中去体会、解决问题,从而主动去学习。具体设计是:针对本课的内容,把学生分成4个小组,每个小组选出一个班级之星(时逢期末,按班级计划进行活动之一)候选人,然后告诉同学们只有一名同学能成为班级之星,落选的其他三名同学为三好学生。候选人选好后,小组讨论采取什么方法确定班级之星,然后各组代表发言谈选取方法(抽查),大家达成一致意见投票表决(普查),选票收上来后全班推荐三位代表,一名同学唱票,两名同学监票,各小组分别计票并整理(划记),各小组展示计票结果,从而选出班级之星,颁发奖品。这样设计,让学生在感兴趣的活动中获取了知识,培养了能力和学习兴趣,又给学生上了一堂生动的德育课,让学生真正地、主动地参与到课堂中来,使原本枯燥的数学课堂变成了学生所向往的乐园。
三、打造高效课堂,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1.营造宽松的自主学习的氛围。课堂上要优化师生关系,因为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学生的心理状态。从教师的角度上看,教师一方面要善于调控自己在课堂上的情绪,另一方面对学生要尊重、充满关心和期待,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与学生平等对话,和睦相处,使学生在课堂上敢于说话,敢于提问,敢于发表自己独到见解。尽量让学生感到自己是被老师重视、关注的,感到“老师在期待着我”、“我能行”……从学生的角度来看,同学的嘲笑是学生最害怕的,所以他们往往用沉默来保护自己,或是对教师的提问不予回答,或是遇到学习问题畏首畏尾,也就谈不上积极主动地学习了。因此,教师要注意营造一个轻松、和谐、民主的教学环境,鼓励学生积极发表自己的见解。在这种宽松的氛围下,学生就会释放出巨大的学习潜能,其自主性和创造性就会充分发挥出来。
2.提供充裕的自主学习的时间。数学课堂中应给学生充足的独立学习时间和参与表现的充分机会,让学生在自主尝试中探究学习,在质疑问难中探究学习,在讨论合作中探究学习,在自我展示中探究学习,在问题解决中探究学习,在实践活动中探究学习,突出学生学习兴趣、学习方法和学习能力的培养。在具体课堂教学操作中,教师一定要注意克服“教师话语霸权”的惯性,敢于并善于把课堂“还给”学生,且随时进行引导、点拨、强调、提升,以拓宽知识面,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课堂上严格遵循“三讲三不讲”原则。三讲:讲易混点,讲易错点,讲易漏点,三不讲:学生自己已经会了的不讲,学生自己能学会的不讲,老师讲了学生也学不会的不讲。
四、鼓励总结反思,拓展学生自主学习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