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金融市场概述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金融市场化;改革;经济发展;影响
doi:10.3969/j.issn.1673-0194.2015.02.094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5)02-0127-01
经过对金融市场化的探索,我们认识到社会主义经济通常是市场经济。要使其健康快速的发展,就需要改变传统的计划经济模式,向着市场化经济模式转变。在这一过程中,金融市场化起着较为重要的作用。经济市场化一定程度上体现了金融市场化的要求,从理论上讲,经济市场化是金融市场化的前提。
1 关于我国金融市场化的概述
1.1 我国金融市场化的内涵
金融是社会化商品经济发展的主要产物,也是货币资金融通的总称。商品经济的发展将我国带入市场经济,使金融运行渠道逐渐得到拓展。不仅提高了我国资金配置效益,还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金融机构,满足了金融活动在各方面的需求。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和商品经济的发展,金融的作用开始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围绕着商品经济的发展,金融也开始逐渐改革。金融改革的主要目的是实现计划经济向着市场经济的转变,所以,我国的金融市场化是由计划金融向着市场金融转变的过程。我国金融市场化内涵丰富,不同角度的金融市场化有着不同的内涵,金融运行方式不同,其市场化的内容也有所不同,根据运行方式可以得到金融市场化的内容有三个方面:第一方面是对信用活动的计划运转局面进行改善,按照市场机制建立相关的运行制度;第二方面是利用发展直接金融的方式拓宽融资渠道;第三方面是恢复利率机制的调节作用,促进利率的市场化。根据金融体质可以得到金融市场化的内容有五个方面:根据市场金融发展的情况对金融体系进行重塑;通过商业化的改造将国有银行变成真正的金融机构;对金融市场体系进行逐步完善;对金融直接调控局面进行改善,建立完善的金融体系;通过对外汇管理体系的改善进而扩大金融对外开放的范围。
1.2 我国金融市场化改革的进程
近年来,我国金融业市场化改革主要以放松管制为重点,逐步建立多层次的市场化金融体系。对于准入管理的放松,既有对金融业内部的放松,也有对外部的放松。对内放松主要是鼓励民间资本进入金融市场,促进金融机构的产权改革。在银行、证券以及保险行业增资扩股改革中鼓励民间资本的参与。此外,还支持民间资本参与小额贷款公司。金融业在加强管理、防范风险的前提下,加大了民间资本的参与力度,进一步增强了服务三农的能力。
金融业在市场化改革的过程中也鼓励金融创新,使用各种方式绕开行政管制,不断响应市场的各种需求。金融市场化改革过程中还对利率和汇率进行改革,建设市场基准化利率体系,扩大市场化产品的应用,推动利率的市场化。在推进利率改革的过程中,完善中央银行利率调控体系,对利率传导渠道进行疏通,建立利率定价机制。在汇率改革中,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对浮动汇率进行管理,保持了人民币汇率的稳定性。金融市场化改革中扩大金融业对外开放的程度,支持金融机构使用多种方式开展境内外活动。
2 金融市场化改革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2.1 金融市场化改革对民营经济的影响
金融市场化改革和经济发展是一种正相关的关系。通过金融市场化改革形成了一个成熟的金融市场,使金融体系更加完善,对于社会经济的发展起着促进作用。主要在于完善的金融市场能够合理引导社会资源,将更多的资源使用到生产领域中,从而对经济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从一定程度上来讲,金融市场化程度越高,我国经济就会越发达,尤其是民营经济会迅速发展。随着民营经济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地位的不断提升,其也逐渐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总体动力和源泉。也是实现就业机会增长,促进产业转型的主要方式。在民营经济占据主要地位的经济发展背景之下,其信贷融资对于民营企业的发展起到阻碍作用;同时,对于我国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也不利。随着金融市场化改革,在银行利率等各个方面的改革使得国有商业股份制的产权更加明晰,国有银行的经营目标也开始转变,对于一些效益较好的民营企业也开始支持,解决了民营部门资金匮乏问题,促进了地方民营企业的发展。
2.2 利率改革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实际利率的改革对经济发展起着促进作用。我国金融体系主要以国有银行为主导,国有银行占据垄断地位,导致银行之间的竞争力不够强烈,银行贷款的使用效率相对较低。一些非国有企业的贷款只是占据很少的份额。说明我国金融资源配置效率较低,其根本原因在于利率机制没有发挥其应用的作用。随着金融市场化改革的逐渐深入,对银行利率进行调整,降低了国有银行的利率使用比重,不仅提高了银行业内部的竞争力,也提高了资本的运作效率和使用效率,促进了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
2.3 货币化程度的提高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金融市场化改革中提高了货币化程度,使我国金融深化水平不断提高,进一步强化了金融中介效率,使工业发展过程中实际收入和产出的比例逐步扩大。直接对经济发展起着促进作用,也扩大了经济发展范围。
3 结 语
金融市场化改革扩大了我国经济对外开放的范围,解决了对外贸易问题。此外,利率市场化不断推进建立了市场基准利率体系,进一步强化了市场定价机制。汇率的改革使得人民币汇率的弹性逐渐增强,有效的调节了市场供求。这一系列的体制变动不断推动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总的来说,金融市场化改革从根本上促进了经济市场化。
主要参考文献
关键词:金融市场 结构 融资方式
一、概述
金融市场结构,是指金融市场的各个子市场以及其组成要素在经济体系中的构成状态和相互作用。金融市场结构是一个经济体中金融市场发展程度的表现,结构的合理与否不仅是衡量该经济体金融市场发展水平的标准,也是衡量金融市场资源配置效率的尺度。
新世纪以来,中国的经济总量不断攀升,直至位居世界第二,金融市场也逐步走上正轨。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初具规模,黄金市场、外汇市场、保险市场和衍生品市场迅速发展,形成以货币市场、资本市场为主,黄金市场、外汇市场等为辅的格局。各个子市场之间相互协调,相互补充,共同促进资源的时空配置。截止2012年,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交易总额46.70万亿元,全国银行间市场债券质押式回购交易额达到136.62万亿元,交易所国债交易合计347.899万亿元;沪、深两交易所的股票总市值为23.04万亿元,占GDP的比重达44.37%,股票流通市值为18.17万亿元;保费收入1.55万亿元,占GDP的2.98%。金融市场规模的迅速扩大和拓展,子市场规模比例的序列发展,对实体经济的作用进一步增强,有力地支持和促进了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二、中国金融市场结构存在的问题
尽管金融市场规模不断壮大,市场结构不断优化,但仍存在诸多问题。这些问题制约了中国金融市场整体功能的发挥,阻碍了金融效率和竞争力的提高,削减了金融市场对于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从而恶化了中国的金融生态环境下从两个方面来讲:
(一)直接融资市场与间接融资市场之间结构不匹配
一定时期内,金融市场规模的大小、运行机制的完善程度决定了直接融资市场和间接融资市场之间的结构关系。从金融学原理来讲,无论是直接融资还是间接融资,其基本的作用是促进储蓄向投资的转化,将资金在盈余部门和短缺部门之间进行合理配置,所不同的是前者通过金融市场,后者则依赖金融中介机构。最近四年社会融资规模为:2009年139104亿元、2010年140191亿元、2011年128286亿元、2012年157632亿元,其中,贷款方式发放占比分为80.2%、66.38%、72.80%、66.00%,从数据中可以看到,尽管间接融资的比例有所下降,但仍占据绝对比例。这种以间接融资为主的融资结构往往使得企业融资过度依赖银行贷款, 不仅降低了银行的资本充足率, 而且大量中长期贷款实际变相成为企业资本金。这种情况进一步增大了银行系统的贷款风险, 同时也降低了金融市场配置资源的效率。
(二)资本市场内部结构不匹配
资本市场的发展有赖于债券市场和股票市场的共同发展,但我国资本市场发展伊始,债券市场的发展速度就远逊于股票市场,尽管我国债券市场近几年发展迅速, 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但与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相比, 债券市场总量依然偏低。从国际角度来看, 2011年美国、日本债券市场存量分别占全球的35%和15%,债券存量与本国GDP的比例分别达到175%和255%,而截止2012年年底,我国债券存量在全球市场比重不足5%,债券市场存量规模占当年GDP的比重只有约50%。进一步来讲,债券市场和股票市场内部也有所失衡。债券市场中,交易品种单一,投资功能发挥有限。从2006年开始,企业债券的发行规模迅速增加,但企业债券的发行主体局限于国有大型企业,中小企业面对严格的发行审批手续,只能望而却步,这大大降低了企业债券融资的功能。股票市场中,投资主体过度重视二级市场,由于监管的不到位和制度的不完善,导致二级市场投机气氛严重,没有形成较好的投资环境。
三、金融结构优化的建议
上述问题的存在影响了我国市场的效率,也增大我国金融改革的不确定性,针对于此,提出以下建议:
(一)加快发展证券市场,提高直接融资比例
如文中所描述,当前我国融资结构中直接融资比例还是比较小,要提高这一比例,就必须加快金融市场,特别是证券市场的发展。一方面,我们应该积极发展中小企业的直接融资体系,增加其直接融资比例,改善企业的资本结构。同时,减少行政审批和政府寻租的机会,做好制度建设和监管层面的工作,在制度层面提供支持。另一方面,在现行监管法规的约束下,进一步加强银证合作,建立适当的资金管道,为企业提供融资服务,实现银行业和证券业的资金双向流动,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
(二)调整资本市场发展思路,优化市场结构
监管层面应该转变“重股票、轻债券”的发展思路,对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给予同等程度的重视。债券市场中,建立统一的债券托管体系,提高银行间债券市场和交易市场债券市场的转托管效率,积极推动跨市场发行和交易,促进发行主体在不同市场间的流动。同时放松对企业债券发行主体的资格限制,给予各类企业公平的市场参与机会,建成一个品种多样、功能齐全的企业债券品种体系。股票市场中,在现有的多层次交易体系上,减少不必要的行政干预,强化监管的有效性。并且,加大对违规上市企业的处罚力度,实施严格的退市制度,改善市场交易环境。
参考文献:
[1]吴腾华.我国金融市场结构:特征、问题及其成因.学术研究,2008
关键词:农村非正规金融;三农问题;农民增收
一、农村非正规金融概述
农村非正规金融是指发生在农村,利用非标准化的金融工具,并通过非政府的金融监管渠道,为农村生产和消费提供资金融通服务的形式和活动。我国农村正规金融体系金融服务单一,效率低下,农村资金配置效率不高,农村资金大量外流,农民的融资成本高,发展农村经济建设的过程中,正规金融信贷资金增长的同时对农民增收的作用越来越弱,没有成为促进农民收入增长的重要因素。那作为农村金融重要组成部分的非正规金融的作用有多大呢,下面将做分析。
二、非正规金融机构的优势
(一)信息优势
由于农村非正规金融市场上贷款人和借款人一般为相互认识的亲戚朋友或者邻里,贷款人对借款人的还款能力、资信、以及收入状况都相对比较了解。另一方面,由于血缘、地域以及职业的原因,贷款人和借款人在借贷发生期间有比较频繁的接触,信息获得的成本较低。这两方面的原因降低了贷款违约的可能性。
(二)交易成本优势
农村非正规金融组织管理级别较少,审批程序简单,操作简便适用,效率高。然而正规金融运作程序漫长繁杂,其间会产生高昂的交易费用,和农户资金需求紧急,低成本的特点不相适应,很多时候等贷款批下来以后,有可能延误了资金需求的最佳时机。
(三)信用约束优势,或者抵押担保优势
在非正规金融市场中,由于借贷双方的特殊关系,使得这种借贷行为一般不要求抵押或者担保,主要依靠借款或者中间人的个人信用,这种借贷行为有道德信用约束作为保障,在我国农村这要比法律约束更有效。
(四)风险管理优势
由于非正规金融交易双方通常存在血缘关系或者一定社会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借款人的逆向选择以及道德风险等机会主义行为。
(五)资源配置优势
由于非正规金融市场是交易双方在没有行政干预的条件下自愿达成协议,贷款将资金贷给还款能力最高的借款人手中或者预期收益率高的项目上。非正规金融的发展加强了资金的有效流动,提高了资金的配置效率,从而增加社会总福利。
三、我国农村非正规金融借贷情况分析
尽管非正规金融一直是我国政府取缔和压制的对象,但是在我国农村金融的实际情况却是非正规金融广泛存在,并且相当活跃。根据国际农业发展基金的专题报告,对于农民来说,非正规金融市场的作用要远远大于正规金融市场的作用。根据农业部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1995~2003年的统计数据,非正规金融贷款约占总贷款的70%,下面将做分析:
由表一可知,1995~2003年期间,家庭全年收入稳步增长,由1995年的14720元增加到了2003年的18704.3元,年平均增长率为3%。从正规金融机构获得的贷款占家庭全年总收入的2%,非正规借款占6%。非正规借款的占比例远高于正规贷款。而在全年累计贷款总额中,正规金融贷款只占26%,而非正规金融贷款却占有74%,这充分地说明了,在1995年~2003年期间,非正规金融贷款仍然这个时期农户借款资金的主要来源。
四、政策建议
(一)发展和完善现有正规金融机构服务,放开农村金融市场准入,实现金融机构多元化和竞争性农村金融秩序,提高农村金融效率。
(二)政府应该从法律法规层面上正式承认农村非正规金融,正确认识正规金融和非正规金融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互补作用,在制定政策时应该加以疏导,扬长避短。
(三)通过制度完善,比如,制定法律法规,加强监管约束,建立监测系统,通过中介支持,实行风险责任自负等,鼓励正常的非正规金融活动,给非正规金融提供一个合法的平台,减少避免管制过程中增加的成本,实现农村非正规金融的规范化运作,依法维护金融交易的合法权益。
(四)大力发展由民间资本组建的各类股份制,股份合作制民营银行。将大规模的农村闲散资金集合到一起,形成农村金融借贷资金。
(五)鼓励和创新各种针对农户贷款特性的金融工具,丰富农村金融服务。
参考文献:
[1]刘民权.中国农村金融市场研究[M].北京:中国人大学出版社,2006.
【关键词】金融投资 体系 环境
一、金融投资体系概述
我国最初的经济体制是计划经济体制,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以来,我国的计划经济体制逐渐被市场经济体制取代,形成了当前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但是我国目前的市场经济体制并不完善,计划经济体制并没有完全消失在我国经济体制当中,导致我国的金融投资体系不健全。
二、金融投资体系存在的风险
(1)政府信用风险。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社会越来越稳定。在国内我国政府坚持以人为本的治国理念,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国际上我国政府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与各国建立了良好的外交关系和经济关系。因此我国在内政和外交上都非常稳定,并不会存在有大的动荡给我国经济造成影响。但是在我国的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在复杂的市场环境背景下,由于我国政府部门对市场经济的把握能力不够,对经济的风险分析不够,对改革的认识不够充分,造成经济改革不够及时不够全面彻底,造成了人们对政府的不信任。
(2)企业违约风险。市场经济需要给市场充分的自由空间,这使市场缺乏一个市场准入监管,而且我国目前对经济市场管理能力不够,管理并不全面,使得市场存在一些漏洞,很多不良企业也掺杂在市场经济当中,这些企业或者管理制度不够规范,或者生产销售能力水平低下,或者经营管理者本身思想道德水平败坏利欲熏心,存在极大的经营风险,给金融投资带来了一定的违约风险。面对企业的违约风险,要对企业做深入的调查研究,调查企业的信誉状况,是否有不良的信誉记录,调查企业的资金实力,了解企业是否有足够的资金偿还能力,调查企业的发展状况,生产经营水平是否正常等。
(3)家庭违约风险。随着我国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越来越多的家庭也选择了金融投资,但是家庭资金能力不足专业水平有限,很难承担金融投资风险,一旦出现金融风险,家庭无力承担就会造成了家庭违约。对于家庭违约需要对参与投资的家庭情况作深入了解,例如家庭的经济存款状况,家庭月收入或者年收入负债水平历史信用水平的状况等。
三、金融投资体系的构建
(1)提高国内企业的竞争力。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催生了一大批国内企业的兴起,国家在社会主义初期对国内企业的扶持也极大的推动了国内企业的发展,使我国国内企业的规模越来越大竞争能力越来越强。但是由于我国科技发展起步晚,科学技术相对发达国家还有一定的距离,导致我国国内企业的现代化、科技化水平不高,加上外国的技术垄断政策,导致我国国内企业在国际化进程发展上遭到很大的阻碍,在高端生产制造业领域欧美发达国家的企业具有较大优势,而且很多跨国公司进入我国,影响和控制了我国国内企业的发展。因此我国政府应当加大对我国国内企业的保护力度,同时有效调整经济结构促进国内企业生产转型,促使我国国内企业健康发展,保证我国经济的稳定发展。
(2)促进投资主体多样化。金融投资需要多方位的参与,多方位投资主体的参与能够刺激我国的金融投资市场,给我国的金融投资市场注入活力。因此需要促进我国金融投资主体的多样化,一方面要参考我国当前的金融投资市场的走向,制定相应的投资鼓励措施并吸引投资人员与投资资金。另一方面要基于我国的实际情况,寻找和发展金融投资者。积极指导我国家庭投资者投入到金融行业中。同时积极引进外资使国外资金也能够参与到我国的金融投资中。丰富金融投资市场的参与主体,促进投资主体向多样化方向发展。
(3)投资项目以及方式多样化。促进金融投资的多样化发展,积极开发多种金融投资方式和金融投资项目,使投资者有更多的选择,满足多种投资者的需要。一方面为各种投资者制定合适的投资项目,针对不同的投资人群制定不同的金融投资项目,如为家庭人员制定中小额度稳健的投资项目,为企业制定收益适合企业投资的项目等。另一方面要结合流行的科技产品开发多种投资方式使人们投资更简单。如计算机和手机等,计算机和手机在人们生活中广泛应用具有智能和快捷的优势,开发能够在计算机和手机上进行的投资方式,使人们的金融投资更方面快捷,能够有效促进人们参与金融投资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4)加强对投资中介的监管。在金融投资过程中很多投资者都依赖于中介,找投资中介为自己投资,特别是一些个人投资者和家庭投资者,由于个人投资者和家庭投资者缺乏对金融信息的获取渠道和分析能力,在进行金融投资的时候害怕出现风险,不知道该将资金投入到什么项目中,而金融投资中介正好可以为他们弥补这些缺陷,这就导致很多想参与金融投资的家庭和个人将投资希望寄托在投资中介身上。但是在现实当中很多金融投资中介由于自身利益的驱使,没有将投资者的利益放在首位,往往将投资者的资金投入到有利于自己利益的方面,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投资者的利益。因此应当加强对中介机构的监管,对中介机构损害投资者利益的情形进行坚决打击,维护投资者的利益促进投资者对金融投资的信心。
(5)建立健全金融投资管理体系。我国目前的金融投资市场缺乏监管,金融投资制度不够完善,导致金融投资市场中存在着种种风险,打击了我国金融投资者对金融市场的信心也影响了我国金融投资市场的健康发展。因此要建立健全金融投资管理体系,加强对金融市场的监管力度,对破坏金融投资市场的金融犯罪现象给予坚决打击。
四、金融投资环境的概述
由于金融投资受到个人和企业信誉、经济的发展状况、市场经济制度以及金融制度等多方位的影响,所以金融投资环境指的是一个综合性的复杂环境,是一切会影响金融投资的因素共同组成的。
五、金融投资环境的评估
(1)科技和管理环境系统。现代社会最明显的特征就是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科技产品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当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科技产品的广泛应用在很大程度上也改变了金融市场的环境。金融环境也受金融管理的影响,金融管理制度决定着金融环境能否得到改善等。
科学技术。在当今电子产品广泛应用的情况下,金融投资也基本采取电子产品作为投资方式,如电子计算机在金融投资中的应用等。但是电子科技并不是绝对的安全,在电子产品的使用中存在一些风险可能会导致投资者的信息泄露,例如电脑病毒和黑客行为等。加强电子产品使用的安全性,保障金融投资者的投资安全取决于科学技术的发展状况。
创新能力。金融经济在发展过程中,金融参与者为了获取更多的利益,不断的对金融进行新的创新和开发。金融创新的新产品会改变金融经济参与者的追逐方向,给金融经济注入活力促进金融经济的发展。
第三,管理能力和人力资源。金融管理关系着金融经济能否顺利进行,关系着金融投资者的投资安全和金融市场的秩序。人力资源能够对人才进行合理分配,而人才是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所以人力资源对经济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金融企业环境系统。金融企业是金融经济市场中的重要组成元素,金融企业在金融市场中开发金融产品提供各种金融信息和服务,让金融投资者能够更好的参与到金融投资中。金融企业对金融市场有着重要影响。
第一,金融专业机构。金融专业机构是金融市场中的对金融经济最为了解的金融机构,是金融市场中最为专业的金融机构,也是金融市场最高水平的代表。金融专业机构通过对金融市场的分析为金融投资者提供金融信息,通过对金融的创新,为金融投资者创造更多的金融选择机会,金融专业机构也会对金融市场进行一定的分析,促使金融市场更加完善。
第二,金融设施。任何金融交易活动都需要依靠某种金融设施完成,金融交易需要一定的金融场所,需要金融交易的工具,这些金融设施在一定程度上反应着金融经济的发展程度和发展状况。金融设施也直接影响金融投资者对金融投资的信心和兴趣,先进的金融设施能够让金融参与者更好的参与到金融投资中。
第三,社会发展。社会的发展对金融市场环境的影响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社会发展,如教育的发展,能够促进金融参与者素质的提高。另一方面社会经济的发展,能够让更多的人有经济能力进行金融投资,影响金融经济的发展。
金融投资的参与方较多,金融市场也比较复杂。在我国现阶段金融管理制度还不健全,金融市场缺乏有效监管的情形下,我们必须多方努力加强体系建设,促进金融环境的改善。
参考文献:
[1]史学佳.金融投资环境评估因素分析[J].经济视角,2011,(14).
一、金融创新对金融业的冲击概述
(一)金融创新对金融体系的冲击
金融创新改变了整个金融体系的构成,金融创新在出现并得到进一步发展之后,金融体系不仅没有得到应有的保护,反而承担了更大的风险,原因就是大量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出现,并且地位逐渐上升,从而使商业银行的地位下降,甚至改变了原有的金融体系的结构;金融创新加剧了金融体系的不稳定性,随着金融市场经济的发展,金融自由化程度进一步提高,各金融机构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金融业务的多样化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金融体系的不稳定性,进一步会威胁到金融业的安全性,所以说金融创新在某种程度上会使整个金融体系的稳定性下降。
(二)金融创新对金融市场的冲击
金融创新加剧了金融市场的易变性。随着金融创新的发展,各国金融市场的相对开放以及金融一体化程度的加深为金融资产的流动提供了便利,巨额国际游资有足够的资金实力在一国的金融市场上兴风作浪,从而使金融动荡迅速传及整个国际金融体系,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金融市场的易变性。二、金融创新增加了金融市场的动荡。金融创新扩大了金融机构的债务规模,并使金融市场由区域性的逐渐转变为全国性,而其消极的结果,使金融资产的价格变动更为剧烈。当投资者纷纷卷入到债务债券市场,由于债务杠杆的作用以及债券的实际收益和实际成本,短期利率的变化将影响投资者的判断程度,这样就加大了利率的变动,增加整个金融市场的动荡性。
(三)金融创新对金融制度的冲击
金融创新强烈冲击了金融分业经营制度。随着金融自由化程度的加深,银行业务与证券业务之间的往来越来越紧密,金融业务之间的明确分工也越来越模糊,两者可否兼营的标准也不再清晰,这样就使得原来的分业经营逐步向综合性经营模式转变;金融创新模糊了原有融资制度的界限。随着金融创新的发展,划分资本市场与货币市场的区分标准,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的标准将不再明确,对于融资制度原有的界限也变得模糊起来。
(四)金融创新对金融监管方面的冲击
金融创新降低了金融监管的有效性,随着金融创新的形成以及逐步发展,金融创新工具产生和其他表外业务的增加大大降低了金融监管的有效性,同时由于传统金融监管方式的诸多缺陷,就使得原来的金融监管方式严重落后于当前金融发展的现状;金融创新大大增加了监管的难度,由于金融创新工具的多样化,以及表外业务的发展,金融监管部门在对金融机构的经营状况进行评估时大大增加了监管的难度。随着金融创新的发展,金融工具创新、金融业务创新以及金融体制改革的创新也快速发展起来,金融创新所引起的金融自由化使得原有的金融组织体系更加复杂,从而更增加了金融监管的难度。
二、金融创新对金融业冲击的应对
尽管金融创新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金融体系的风险,对金融业造成了一定的冲击,但客观上它还是推动了金融经济的发展,提高了金融市场的运作效率。金融监管部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监管:
(一)加强金融监管的力度
金融业本身就是一个复杂多变的行业,风险极高,然而金融创新又增加了其复杂性和多变性,进而带来了新的金融风险,所以要积极的进行金融组织创新,在监管上加大力度:积极鼓励金融组织创新。虽然金融创新会对金融业造成一定的冲击和影响,给金融市场交易带来风险,但大多金融创新的产生在客观上反应了金融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和金融市场的需求,促进了金融市场一体化和效率,所以他们应成为监管者改进监管方式的推动力;改革现行的金融监管体制。随着金融开放程度的加深,金融自由化逐渐发展,现行的金融监管体制的缺陷就会暴露出来,这就要求监管当局立即改革现行的金融监管制度,推动金融监管多方面多层次多功能转变,使改革后的金融监管体制更连续稳定,以适应监管框架的国际化全球化。
(二)坚持金融适度创新
随着金融体制的不断演变,金融创新浪潮在世界范围内蔓延扩张,愈发激烈的金融创新活动却也同时大大增加了整个世界金融系统的整体风险。因此对于金融创新的迅猛发展,我们应该坚持适度与可控两大原则,以此保持世界金融经济平稳快速发展,要完善金融监管法律体系,落实相关的法律法规,正确引导金融创新活动,将金融创新纳入金融监管范围之内,以此来把风险降到最低;平衡协调金融创新活动,必须吸收各方面的经验教训,做到有步骤地渐进性地稳步向前发展,这样才能够有效抵御金融创新带来的风险,发挥金融创新的正面作用,带动整个金融行业的快速运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