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自主学习的方法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教学方法;“自主学习”;轻化工程;创新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15-0157-02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价值核心,如果把这种观念用于大学课堂的教学活动中,通过合理的引导,使学生成为教学活动“演出舞台”中的真正主角,那么大学的“教”与“学”就不会显得传统、古板、乏味,且有可能会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之成为真正能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栋梁之材。笔者在近年来的大学教学中,一直践行“以人为本”的“自主学习”的教学方法。
一、“自主学习”教学法的提出
笔者读完本科接着又读了三年硕士研究生,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有着深入的体会,所以从参加大学教学工作一开始就着手探索如何让学生在宽松的环境下学习更多的知识。众所周知,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教师讲、学生听为主,这对于理解力水平有限的大多数中学生来说,也许是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但对于大学生来说,这种教学方法难免有一定的局限性。有的学生把重点放在了学校里组织的活动中,有的学生则长期在校外做兼职工作,认为读大学是向社会的过渡阶段,在大学里抓住一切机会接近社会,而忽略了学习,殊不知学习是多方面的,参与各种社会活动是学习,在学校里学习更是系统化的学习,没有课堂上认真的学习、没有对基础知识的牢固掌握与思考,就不会真正构建起自己的知识框架。我们提出了以教师主导和学生为学习主体的“自主学习”教学方法,让学生参与课堂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实践证明,这一教学方法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二、“自主学习”教学方法的施行过程
笔者曾在多年的《制浆造纸助剂》课程教学中采用“自主学习”教学法,多次听取专家和学生们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和完善,逐渐形成了该教学法如下的实施步骤:确定教学内容―提出问题―学生课下查资料―学生课堂讲授、教师补充完善教学内容―学生总结。
1.确定教学内容。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我们的教学内容需要紧跟时代步伐,要不断的更新、充实学科发展的前沿知识。传统《制浆造纸助剂》教材内容过于陈旧,而新型助剂的迅速发展为该门课程的教学带来了活力。因此,笔者在教学内容中增加了有关新型助剂的研发与介绍等内容,既拓宽学生的视野,又提高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2.提出问题。教师除了花费大量的时间进行系统地备课,准备讲义、多媒体课件外,还将授课内容精心梳理,有针对性的提炼出与重点内容相关的问题。
3.针对相关问题,要求学生利用课下时间查阅相关资料。为了能对提出的问题有全面的了解,学生就必须自己查询和收集大量的资料,通过阅读这些资料,分析哪些是可用、哪些是可弃的,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不仅要学会查阅和收集资料,也要从阅读资料中掌握更多的知识,扩大知识面,而且还对文献资料进行了筛选、加工整理,以解决教师提出的问题,经过整理成笔记使之成为自己掌握的知识。
4.学生课堂讲授,教师补充完善教学内容。要了解学生对知识掌握和理解的程度,最有效的方式还是让学生在课堂把掌握的知识讲出来。由于大多数学生没有写过讲义,没有以教师的身份在讲台上讲课,对于他们来说是挑战也是锻炼。作为教师要引导学生如何准备讲义、如何把问题讲透彻、通过怎样的技巧让台下的听者印象更深刻。
5.教师对每位讲课的学生提出待改进的意见和建议。尽量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真正参与课堂教学,既当教师又当学生,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和轻松;学生写出课堂总结、报告,经过课堂的讲解和教师的课堂总结,学生充分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之处,并在课下把课堂上的得与失进行总结,然后教师再审阅他们的总结,提出意见。由于师生互换角色教学,学生也逐步理解了教师上课的辛苦,因此没有无故不上课或上课不专心的现象。
三、“自主学习”教学法在培养学生中的作用与效果
“自主学习”教学法作为一种“以人为本”为指导思想的教学方法,在这几年的贯彻实施中,我们逐渐看到了在培养学生中所起到的作用。
1.促进大学生培养自学的习惯。大学里的学习少了家长和教师的“看管”和督促,相当一部分学生失去了学习的动力,这时如果没有人加以引导,很可能会迷失方向。通过教师给学生安排任务,引导他们寻着某个方向去学习,慢慢培养学生自学的习惯,对于以后走上社会参加工作后的自我学习、创新会有帮助。
2.给学生提供了培养发散性思维的机会。让学生参与课堂教学,他们会以主人翁的态度去查阅、分析、提取有关的信息,是把书本知识转化为自己知识的过程,也是学习、研究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培养了自己的发散思维。
3.让学生课上参与教学,调动了学生上课的积极性。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改变了传统教学单一教师讲课的局面,学生们更期待其他同学要讲什么知识、采用什么方式讲、讲得效果如何,有些学生会勇敢地提出一些问题和在台上“讲课”的同学探讨,活跃了课堂气氛,在不知不觉中掌握了课堂知识。
4.增强了学生的表达能力。通过上讲台,学生有了展示自己和锻炼自己能力的机会,有些学生平时木讷、语言表达不尽人意。但是经过充分准备后,在台上讲得落落大方,条理清晰,令人刮目相看,在学生中也慢慢树立起了威望。通过展示自己,也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以便日后改进。
5.能轻松掌握专业知识。这种教学法不用布置常规的作业,没有“硬任务”要完成,所以学生不会感到压力的存在,是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到了知识和最新的行业信息,学生之间通过交流能相互学习,加深理解,印象深刻。
作为一名青年教师,首要的任务就是提高自己的教学效果。通过问卷调查(见表1所示)和学生座谈表明,该教学法有力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教学效果。
四、结语
从表面上看,采用“自主学习”教学法好像教师讲授的时间少了,但实际上并非减轻了教师的负担,反而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学是一门艺术,更是创造性的劳动过程,教师的教学如同战场作战,首先要知己知彼,在备课时必需对学生讲的专题内容有较全面和准确的理解、归纳,否则学生在课堂上根据不同文献经常提出许多新问题,对授课教师也是一种挑战。
总之,这一新的教学方法需要教师不断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和信息量,充分备课,尽量把传统的和最新的科研成果、发展动态、行业信息传授给学生来提高教学质量,同时教师也要解放思想、e极探索、努力创新,用符合时展要求的教育思想、观念来指导教学。
参考文献:
自主学习就是指不听命、不依赖于别人的独立自主的学习。自主学习能力则是指学习者在学习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综合能力。具备这种能力的人具有强烈的求知欲,能够合理地安排自己的学习活动,具有刻苦钻研精神,并且能够对自己的学习效果进行科学的评价。达尔文有一句格言:“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还必须在教学中改进教法,“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因此,在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要学生主动地学习知识,关键是培养学生学习的热情,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和策略,使学生逐步掌握正确的思维方式、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归纳、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的能力,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一、 制定策略,掌握方法,创新方法
学习策略的应用水平是衡量个体学习能力的重要尺度,是制约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是会不会学习的标志。正确的学习策略可以促进学生的学习,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特别是能促进或改进因学习策略掌握不好或智力发育迟滞的学生的学习成效,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他们在学习上的困难,同时能更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学。教师通过学习策略的指导,不仅可以减少学习和训练时间,达到减轻学生学习负担的目的,而且还有助于学生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
帮助学生掌握适合自身的学习策略和方法,可以由教师向学生推荐,比如朗读以培养语感,制定系统的学习计划等;也可以让优秀的学生做经验介绍,比如用什么方法记住某些单词;句子分析中,他是如何找准助动词;如何根据上下文推理出完形填空中的某一个精确的用词;如何进行知识的归纳和整理等。
二、 明确目标,达成目标,更新目标
教师要经常在教学中给学生强调学英语的作用,以及学英语的重要意义,以便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可以经常讲一些有关名人刻苦学习英语的小故事,以培养学生的自制能力。小学阶段的学生处于心理生理的启蒙期,对自己的学习缺少自控能力。有些学生不努力学习,因为游手好闲比努力学习更自由,更舒服。因此教师要常引导和教诲学生,明确自己的努力方向,充分认识到其重要性,达到让学生自我控制,主动追求目标的目的。
学习目标有刚性目标和弹性目标。刚性目标即是必须达成的目标,也是基本目标,比如Holidays这一课中,对学生要求,这一课中的几个基本目标(1) When is this holiday? (2) What do people usually do at (on) it ? (3) Introduce your favourite holidays.弹性目标包括这一课中的延伸和拓展知识,比如What’s Ben’s favourite holiday? What holiday comes before (after) National Day?以及某些节日的传说和由来。
三、 重视预习,培养自主,解决问题
学生学习策略的形成需要老师日复一日做耐心细致的工作。预习虽是个老话题了,然而要培养他们良好的预习习惯必须有一个过程。首先,在备课时,将预习计划列入教学计划中,要明确布置具体的预习内容,提出任务和要求。根据小学生的特点,对预习内容的设计要有创新性,激发学生主动去思维。其次,要及时检查,对于没有达到要求的学生,要查出原因,给予教育和帮助,使他们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在课堂上体现出预习的好处,让孩子们体会到做好预习所带来的成果,然后再逐步放手让学生能主动去预习,提高学习效率,从而使学生形成真正的自主学习能力,为他们今后的学习打下基础。要不断地渗透各种行之有效的预习方法,例如,指导学生预习时,可以以讲义的形式,将具体要求一一列举出来,让学生知道预习什么,怎样预习。例如Unit6 Holidays整个单元预习设计为以下几点:1. 查阅与本篇假日相关的背景资料,了解有关东西方传统节日的名称、时间及风俗。2. 搜集常见的或自己最喜欢的节日名称(课本外的),并写成一段话进行叙述和汇报。3. 浏览课文,用铅笔勾出自己不认识的单词或不理解的句子。4. 查阅字典,核实生词在本课中的意义、词性及其读音并及时记忆。5. 听课文录音,并大声朗读至基本熟练。6. 列出难理解的句子和短语,记下自己的困惑。学生有了一定“文化知识”和“语言知识”的双重准备,才能活学活用英语,才能喜欢用英语交流.每个学生搜集的内容不同,才能产生一定的信息沟,才能呼唤有关的信息。预习的过程就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使学生对新知识有初步的认识,有利于知识的系统化,有利于改善学生的听课效果,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习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学起于思,思起于疑”。让学生从“学会”过渡到“会学”。在此基础上逐渐提高了学生的阅读速度,通过实践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四、 改进教学,辅助自主,提高实效
开展学习方法指导是“学生为主体”这一现代教育观的体现。所谓学生为主体就是确认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始终是认识的主体和发展的主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只是为学生的认识和发展提供有利条件,即帮助指导学生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教学不是要给学生灌输一大堆死的知识,教学过程强调知识发生与发展的过程,应当渗透学习策略的传授,最优化的教学过程应包括学法指导的内容,寓学习方法于教学过程之中。
创新教育就是优化课堂教学,全面培养学生的能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积极引导学生分析讨论,自己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达到自主学习目的,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牛津版小学英语教材更是顺应了这一发展趋势,在每一环节对学生的能力都有明确的要求。因而可以针对不同环节采取不同的教学模式对学生进行学习策略的渗透和指导,优化课堂教学。课堂教学中最便捷的自主探究方式是同伴互助、互促、互查、互学、互竞。我经常问:Does your companion have any new words? Do you check yourdeskmats reading? 取代直接问该学生:你还有什么生词不会读么?这段课文你读完了么?如果同伴汇报“我的同桌还有一个单词不会读”,我便鼓励他:how are you going to teach him?(你打算怎么教他),把学生之间的问题交给学生处理。每个单元的检测,用“你认为你和同伴谁的进步更大”取代“你们之间谁考的分数更高”这样的提问,以促进学生的良性竞争意识。
当然课堂教学活动中的自主学习,不仅限于同伴互助,多种分组方式、互学模式,只要能有效解决学生学习中的问题,提高课堂效率,都值得尝试和推介。
五、 注重复习,巩固自主,内化技能
小学生记忆好,学得快,记得快,但忘得也快。学英语需要进行大量的记忆活动,语言信息在人们头脑中保持的时间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淡薄,直至完全遗忘。因此及时指导学生进行复习是英语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在复习过程中,教师要教给学生科学的记忆方法,培养记忆能力,要帮助学生把学过的材料多次不断地组织起来,在不同时间、不同语言环境中反复训练。根据时间可以采取当堂复习、单元复习、阶段复习、期中期末复习等方法。但复习又不是单纯的重复,而是用学过的知识来构建更深的知识,它也是进一步领会新知识和发展新知识的基础。不注重复习,不加以积累巩固就会边学边忘,从而影响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从复习方式上,可以指导学生通过回忆复习当天所教内容,即每天晚上回忆当天所教知识,再翻开课本核对,重点记忆没能回忆出的内容。根据课本编排特点又可以采用归类复习法,复习某一单元或若干单元所学的相关知识。如在学了Asking the way之后,可以让学生总结出问路常用的交际用语,指路又常用哪些,使学生在记忆这些知识时又知道怎样学习。学习了各种时态后,引导学生采用对比法对时态进行比较,以新带旧,及时巩固各个知识点,进一步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扫清障碍。
六、 激发兴趣,促进自主,积极探究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加强学习策略也离不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能使学生产生学习欲望和学习动力,从而达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鉴于此,在教学中单一的教学模式肯定是行不通的。方式要多样灵活,充满情趣,才能使学生总处于积极主动的状态。如引导学生自编口诀帮助记忆;利用课本对话,引导学生自编短剧,课前用三至五分钟表演,使学生处于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之中,而对学习过程的主动参与,在日积月累中又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
关键词: 中学生 自主学习能力 培养方法
自主学习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体,通过学生独立的分析、探索、实践、质疑、创造等实现学习目标。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一、创设主动参与的情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
1.给学生留出自主学习的时间
在教学过程中,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让学生充分思考、提高能力。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应尽量少讲、精讲,有些问题稍加点拨,不给出标准答案,多采用启发诱导的方法,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给学生充足的时间操作、思考、交流,把教师的教学活动转化为学生的主动求知,从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
2.让学生主动参与思考
传统教学使学生在没有疑问的状态下被动接受,盲从依附,思维就被束缚在教学的圈子里,个性受到压抑。所以教师要善于提问,要教会学生提问,鼓励他们大胆提问,善问的学生往往思路敏捷,思考问题全面深刻。因此,课堂教学中要让学生自主做到“三思”:
首先,课前思考。课前自主预习新课,能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这种教学以学生不断发现学习中的疑难为起始点,以学生最终成功地解决问题为归宿,若有不明之处,教师再启发、点拨。其次,课堂思考。学习过程中能提出自己不同的见解。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充分发挥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教学过程中我们不应轻易否定学生的见解,而应肯定学生的答案,这样既保护了他们的积极性,又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了机会和动力。最后,课后思考。课后让学生独立思考自己已经掌握了哪些知识或技能,还有哪些知识或技能没有掌握。这样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并以“自主”为核心,紧扣学习进程,进行阶段性的自主复习。
二、教师适时引导,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把握学生自主学习的环节,加以积极引导。首先,引导学生自我确定学习目标。教师在教学中应从整体入手,让学生在自我感知的基础上确定学习目标,选取自己最需要的、最感兴趣的学习内容。其次,引导学生自主选择学习方式。学习方式因人而异,教师应引导学生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从而提高学习能力。最后,引导学生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
三、变换课堂教学方式,促进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
1.打造开放式课堂
教师要致力于还学生以心灵自由,建立群体交互激励机制,大胆地拓展课堂空间,营造无拘无束的气氛,让学生“自由地呼吸”,使其自主意识转化为自主学习能力。成功感是学生获得自由的最重要因素,因此,教师要善于捕捉学生思维的灵感,智慧的火花,不失时机地将其延伸为自主思维过程,拓展为一种自主学习的能力。
2.拓展自学式课堂
自学式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学教材,自做读书笔记,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一种教学模式。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学教材,学会观察,学会发现。
四、培养自主学习习惯,还学生学习的自由
习惯决定品质,习惯决定一切。这是魏书生老师的育人思想。良好的习惯是学习的必备条件。学生要想有良好的学习习惯,这就需要教师的帮助和引导。首先因人而异,我们要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为起点,根据个人能力存在的差异性,对学生的要求从实际出发,慢慢培养其学习习惯。教师对学生要有耐心,鼓励学生对自己有信心,有信心才有自主学习的动力。其次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成功的喜悦。教师在教学中要给学生充分的自由合作的学习空间,要让好同学与差同学组成互助组,统一思想,形成正确的集体意识,同学间互助,这样学生就能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
五、教师角色的转换,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自主学习的施行,教师不再是知识的权威,学生在学习目的、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学习评价等方面分享了选择权、决策权。
1.学习活动的指导者
自主学习方式赋予“指点、引导”以新的内涵,这就意味着教师的作用并不是把现成的答案告诉学生,而是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教师适时点拨。
2.学习评价的参与者
学生的学习要进行阶段性和总结性评价。教师作为参与者进行评价,首先要向学生讲清评价的目的、评价的方法、评价的原则;其次,要监控整个评价过程;再次,积极做好后进生的学习评价,对后进生的进步应及时鼓励;第四,作为学习评价的参与者,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机,倾听学生的学习要求,参与学生的学习过程,分享学生的学习快乐,促进彼此间的情感交流;最后,教师作为学习活动的参与者,可以随时发现和掌握学生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进行因材施教和有的放矢的指导。
3.学习反馈的矫正者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反馈是使学生发现自身学习的不足并促使其及时矫正的学习过程。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学习者往往不清楚自己的学习究竟处于哪个层次,也不知道自己的学习策略是否正确,这样就严重地影响了学习者的学习质量。及时的学习反馈可以使教师帮助学生调整学习策略,及时修正错误,避免学习的盲目性,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中学生的学校教育是基础教育,而《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中小学生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的全面发展。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已成必然,只有掌握好的培养方法,尽快养成自主学习的能力,学生才能在素质教育中获得成功。
参考文献:
[1]庞维国.教与学的原理与策略[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关键词:自主学习;预习;学法;课外阅读
我们语文教师应当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现成结论的注入式学习模式,重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下面谈谈我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一些做法和体会。
一、注重预习,养成习惯
预习是上课前的必要准备,预习有助于学生复习巩固学到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在完成预习的过程中,可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课前预习:我根据单元训练重点和课文的重、难点,向学生提出预习要求,并指导学生进行预习,要求学生在预习课文时提出疑难问题,然后留在课堂教学中探讨解决,使学生明确学习目的,课堂中有的放矢,提高课堂学习效果。如《赤壁之战》这篇课文,在课前预习中,我根据单元训练要求“理清课文的条理”,在要求学生理解字词、读懂课文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预习要求:“读课文,想想周瑜为什么要用火攻?怎样进行火攻的?”这样既抓住了文章的重点、难点,又培养了学生理清文章条理的能力,让学生进行预习,讨论上述问题,并在课堂中解决这些问题,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课中预习:在课堂教学中,要结合段、篇的训练要求,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预习,既可加快对文章的理解,又可提高学生的预习能力。如在教学《记金华的双龙洞》时,可提出:“文章是怎样介绍外洞的?”让学生预习课文第四自然段,然后在老师的引导帮助下利用有关语句概括出外洞的特点,达到了本段的教学要求。课后预习:应及时提出对下节课或下篇课文的预习要求。总之,在预习要求的设计布置上,教师要做到持之以恒,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
二、指导学法,扶放结合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要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去理解的东西,才能成为他自己的东西,才是他真正掌握的东西。”教材无非是例子,我们就是通过这些例子,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培养他们的学习习惯,使他们自己拿着金钥匙,去打开知识宝库的大门。因此,在教学中应充分利用课堂主渠道,重视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在帮助学生对所授知识进行理解时,首先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性教育,即抓重点训练项目,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把学习的过程看成是一个解决问题的过程,而不是简单的接受知识的过程。其次,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的主导作用在于精心设计课堂教学,引导、帮助学生突破重点、难点、关键点,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从“要我学”到“我要学”“我会学”的转变,逐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我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时是这样做的:在对讲读课文进行教学中,抓住重点段落进行分析指导,在学生对本段内容理解的基础上,进行学法指导,教给学生或帮助学生归纳出学法。然后扶放结合,让学生应用所掌握的学法进行自主学习。如在教学课文《田忌赛马》时,抓住文章的关键句“齐威王每个等级的马都比田忌的强”“齐威王的马比你的马快不了多少”等。分析第一次比赛的过程和田忌失败的原因,并从中概括出学法,在对第二次比赛的理解时,让学生根据学法进行自学,并让学生进行分析和归纳,从而达到了教学目的。这样从扶到放,既摆脱了依赖教案的传统模式,又减轻了学生硬接受知识的心理负担,使学生能够在愉悦的气氛中学到自己要学的知识。在阅读课文的学习时应充分信任学生,让学生进行自学训练,教师可提出:“你在自学中学到了什么?”“你怎么学会这篇文章的?”此类问题,在学生对自学学法的概括基础上,教师予以肯定和指导,以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信心。为了更好地学会自主学习,课堂上还应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让他们进行小组讨论、交流汇报或自由发言,培养其动脑和语言表达能力。同时课堂中还应加强双基训练指导。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对学生进行理解内容上的指导,加强学生进行“读、写”的语文基本功训练,只有在学生的“读、写的语文基本功训练以及读写能力达到一定的程度时,才能为更高层次的训练要求打好基础,最终达到“自主学习”。
三、课外阅读,学会自学
充分利用课外读物,如书、报,或充分利用课余时间搜集有关的课外阅读材料,进行归类,给学生提出适宜的学习要求,进行自学,以扩大“自主学习”的训练范围,逐步达到“自主学习”。
[关键词] 小学数学;自主学习;数学教学
教育界已经达成共识,学生才是学习的真正主人。学习的发生需要主体的参与,而学效果的好坏与主体参与的态度和程度关系密切。传统以教师为主体的小学数学教学,学生总是处于被动接受的位置,主观上缺乏学习的积极性,在外力的监督和催促下,很多小学生缺乏内在学习的热情,很多人会认为是在给父母学习,作业是在给老师做。因此,教师要转变教学理念,要明确教师在教学中的角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人翁意识,保护他们对学习本身的兴趣,采用正确的方法开展教学。
一、树立全新的教学理念
在素质教育思想的指导下,作为小学数学教师要明确学科教学本身所肩负的责任,明确教学目标。教学并不仅仅是教会学生基本的运算法则、解题方法,而是要从培养学生成才的角度出发,从为社会培养能够独立的人的角度进行教学。学生是祖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接班人,他们要具备基本的自学能力,不断丰富自身的综合素质。所以,与其等到他们到了大学、社会中才开始自主学习,不如从现在就开始进行。在传统的教学理念中,学生内在的学习好奇心由于外界因素的介入而受到干扰,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时,都对周围的世界充满了好奇。在好奇的驱使下,努力地模仿、学习、整合。可是当上了学之后,写作业需要在家长监督之下才能进行,未完成作业,教师会给学生各种惩罚,这些外界因素的感染都使得学生原本对未知的好奇和探索戛然而止,丧失了原生的好奇心和自信心。因此,作为学生学习生涯的起始阶段的启蒙者,小学教师要注意保护学生的探索欲、好奇心。
二、在适当的情境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发展还不够,因此,数学对于他们而言有一定的难度。情境教学法重点在于创设与学习相关的情境,这些情境应该是学生日常生活中比较熟悉的,从而降低知识的难度,促进学生对数学学科的自信的建立,提高兴趣。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否高涨,其中一个决定因素是学生所处的教学环境。如果在一个真正平等、民主、和谐的教育环境中时,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会大大提高;相反,在一个教师说了算的“一言堂”的环境中,学生的学习兴趣根本就提不起来。所以创设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环境,对学生的学习影响是相当大的。给学生充分的民主和自由,营造一种师生之间互相尊重平等的氛围,这是最重要的情境,学生在这种情境氛围中内心是平静的,没有焦虑,没有压抑,有的只是对学习问题的研究和学习。带着这种平和的心境,教师也会发现,学生实际上并没有原来想象的那样弱,他们都是蕴藏着巨大潜能的独立个体,要有适宜的无条件接纳的宽松环境他们才能表现出惊人的学习潜能。所以,教师要从自身做起,真正把学生看成一个人,从内心去尊重,去敬畏,而不是动不动就给一些负面的标签,那是对学生极不负责任的表现。
另外,在小学数学的学习中,教师还可以打造一些有趣的、学生比较熟悉的情境,可以借助多媒体课件或其他教具等手段,将数学问题用数学情境的形式呈现出来。可以是很活泼生动的情境,让学生能够在其中有逼真的体验和感受。例如,将一些学生比较熟悉甚至喜欢的卡通角色融合到数学情境中,让学生帮助他们回到自己的家,或者找到他的小伙伴。教师可以让学生真正地动起来,在教室里将这些情境演绎出来,这样的方式情境性更强,学生们会非常喜欢。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效果显著。
三、精心设计课堂提问
巧妙精心设计的问题可以促进学生对数学问题主动探索。有了思考,才能有所领悟,才能有较大的进步。提出来问题,还要与之配套给学生一些促进思考的情境创设,让学生在情境的启发下,领悟到其中所包含的规律和技巧。例如,在学习计算长方形的面积时,开始,教师首先提出问题:“长方形的面积与它的什么有关系?”开门见山,直奔主题。在学生出现种种猜测后,借助多媒体电脑动画演示,使学生直观感知:长方形的宽不变,长越长,面积越大;长方形的长不变,宽越长,面积也越大。从而得出结论:长方形的面积与它的长和宽都有关系。所以,教师可以进一步设问:“长方形的面积与它的长和宽究竟有怎样的关系呢?”第二个问题提出后,马上放手,引导学生用边长是1厘米的小正方形摆各种不同的长方形,并把所摆长方形的长、宽、面积记录到表格中。将大量具体数据展现在学生面前,可以给学生一段时间来讲述自己摆长方形的感受,之后,教师就可以继续提出第三个问题:“请大家注意观察表格,回想自己摆长方形的过程,你们发现了什么?”给学生讨论的时间,最好是在各自的学习小组中进行交流讨论。通过讨论,有的小组很快发现了其中的规律,迅速得出了“长方形面积=长×宽”的结论;有的学生结合自己摆长方形的过程,经过深入思考,慢慢悟出:摆长方形时,横着一排摆几个小正方形,长方形的长就是几厘米;竖着摆这样的几排,长方形的宽就是几;每排小正方形的个数×排数=小正方形的总个数,因此,长×宽=长方形的面积。虽然看起来用的时间多了一些,可是通过亲自参与而得到的知识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是一种锻炼。通过这种教学过程,教师一层层精心的设问之下,逐步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学生开展了积极的智慧活动,不仅学到了知识,而且数学思维能力得到了切实的培养。
四、多留一些时间给学生去探索、发现
为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训练和提高,小学数学教师要转换教学观念,多一些耐心,给学生多一些时间让他们自己探索。学生没有经过数学训练,他们接受新知识总是需要一个过程,如果教师着急而想着尽快告诉学生,就回到了以前的老路子。虽然如今多媒体课件教学有很多的优势,不过对于小学数学教学,教师还是应该多让教具参与进来,让学生亲手操作,在操作中既锻炼了他们的综合素质,又能在其中领悟一些数学的真谛。而且,经过自己努力之后收获是最能让人有成就感和幸福感的,伴随着这些积极的感受,学生会更加自觉地参与到学习中。如今的教材也是与生活联系非常紧密,很多题目都是生活中常见的问题,通过实际的操作体验,学生就可以找到问题解答的思路。所以,教师要注意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用适合他们理解力的方式去给他们传授数学知识,用他们自己主动的参与去掌握其中的精髓,学会举一反三,精益求精。
五、在合作学习中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人在社会中不是孤立生存的,每个人的资源都是有限的,因此,每个人都需要得到他人的帮助。合作学习是培养学生的乐群互助精神的良好途径,通过一起讨论学习,让学生去掌握人际沟通的方法,学会尊重他人,学会忍让,学会坚持自己的主见。更重要的是,当合作小组中形成了一种和谐稳定的氛围之后,这种积极的氛围会让学生受到良好情绪的感染,产生对互助合作学习的正向情感,自然就提高了积极性。
总之,在新课标的指导下,小学数学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将培养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作为重要目标,采用情境教学法、小组讨论法等多种新的创新学习方式,促进他们自主性的发挥。另外,教师也要注意营造无条件接纳的班级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内在潜能,让学生们在愉悦宽松的气氛中,学习知识,培养健康积极的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