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教育政策含义

教育政策含义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教育政策含义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教育政策含义

教育政策含义范文第1篇

【关键词】学科整合 高中美术教育 艺术涵养

现代教育不仅是对知识的传授,还是对于“精神”思想的传播,是“教”与“育”的结合。美术教育是一门技巧与精神思想并重的教育类型,美术绘画的技能基础教学以及人文艺术鉴赏教学二者统一于现代美术教育的整体内涵之中,共同构成了美术教学的基础。在高中美术教育中,我们除了要培养学生在绘画方面的能力,包括绘画技巧、色彩搭配等,还需要培养学生美术鉴赏的能力。进行美术鉴赏需要强化学生多方面的知识与能力,尤其是人文素质以及艺术内涵感知,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从平行学科之中寻找提高学生美术鉴赏能力的知识与教育方式,即整合各学科优势,让学生积累足够的人文知识,了解美术与社会、美术与自我、美术与自然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真正提高学生的美术创造性。

一、高中美术艺术涵养教育与学科整合的重要性

美术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基地,是培养学生人文思想、提高其思想内涵的主要学科,美术教育并不是独立地存在于教育体系之中的,它与社会生活以及其他学科之间都存在着许许多多的联系。高中美术教育是一个沉淀学生艺术涵养与知识的途径,在形成学生独特的艺术特质和社会评价过程中,加强与其他学科知识的合作将会帮助学生改变在传统教育中学科封闭的现状,打破知识的壁垒,从而真正成为艺术领域的全才。当前,我国高中美术教育对于学生的艺术涵养积累以及人文素质教育缺失严重,教育过程过分地强调学科本位主义,完全忽视了学科之间的知识联系,致使各学科之间的资源浪费情况严重,学生精通于某一方面的知识,但是却仅能有限地了解其横向与纵深方面的知识。美术教学是一个完整的体系,而人为地割裂美术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却使高中美术教育成为了“残缺”的体系,学生艺术品质的不完整,最终却削弱了美术教学的效果。当前,社会对于美术人才的需求是全面的,对美术人才的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学生各方面素质之间互相融合与支持,除了要求有高超的技术与理论知识外,还需要具备一定的艺术涵养与人文素质。高中美术教育需要艺术内涵与人文素质教育的支撑,在课堂教学中,美术知识也与各学科之间相互渗透和融合,许多美术知识需要对生活的理解,同时也需要对历史背景的了解,美术创作是对相关学科知识的一种整合与重组,只有具备了多学科知识的美术教学,才能培养出具有丰富艺术涵养的人才。

二、加强高中美术艺术涵养教育的措施

现代教育强调优势资源的整合,这也是未来人才培养的基本模式。我国高中美术教育要改变传统独立、封闭的教育模式,加强各学科之间的联系,以此来提升学生的艺术涵养。对此,我们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来努力。

1.从情境出发,打破学科之间的知识壁垒,丰富学生的知识储量。目前我国高中美术教育多以学生的单方面学习为主,即主攻美术技巧学习,而对于文化课程的学习则较为滞后,学生的知识储备量较为缺乏。为打破这种现状,我们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创设情境,以其他学科的真实情境敦促学生对于文化知识的学习。

2.从心理角度出发,激发学生对于从多角度艺术知识学习的兴趣。高中学生大多处于青少年阶段,其心理活动十分丰富,想象力空间巨大,因而其潜力也十分巨大,为了激发学生对于美术艺术知识的学习兴趣,教师完全可以从学生心理特点方面入手,利用其对典故、故事等的好奇心,来激发学生对不同学科的学习兴趣。

3.从实践出发,在美术教学过程中加强对各学科知识的具体运用。实践是强化学生认知最有效的途径,在高中美术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堂、课外实践的机会,让学生打开想象力,将各学科的知识实际应用于美术创作之中。高中美术教师可以利用数学、物理等逻辑学科知识来分析画作的比列,通过对中外历史知识的了解,增加对画作派别之间的认知,并在实际创作中,以模仿实践的方式来提高自己的创作水平,从而加深对于名家作品的理解,提升自己的艺术涵养与人文素质。

参考文献:

教育政策含义范文第2篇

【关键词】政策;收入;城乡;教育公平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一、什么是教育公平

经合组织的一份有关公平教育的评估中,将其定义为:“教育公平有两个含义。第一个含义是公正(fairness),就是要保证性别、社会经济地位和种族等个人和社会因素不妨碍人达到其能力所允许的教育高度。第二个含义是覆盖(inclusion),就是要保证每个人都受到基本的、最低标准的教育。例如,每个人都应该能读、写和做简单的算术。”它的内涵有三个意思:“即起点公平、过程公平和结果公平”。

二、现阶段我国城乡教育公平的现状

当前中国教育发展中存在的很多问题是不可回避的,其中最为突出的是城乡教育公平问题。教育和社会是紧密联系的,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延伸,教育公平也是社会公平的基石,没有教育公平就没有社会公平。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政策、法律、教育设备投资以及人力资源上为促进城乡教育发展都做了很大的努力,在承认取得成果的同时也要注意到仍然存在的问题:城乡教育的差距是在缩小还是在拉大?在当前的教育中多大程度上实现了教育公平?

我国当前教育不平等不仅仅体现在教育结果的不公,还有一个突出的地方就是城乡教育资源配置差距大。教育资源实施发展教育的最基本的条件和保障。教育资源配置就是将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合理地分配给各级各类的学校,以促进各学校的办学效益。当前我国的城乡教育经费执行状况差距很大,农村普通中小学的均预算内教育经费支出与全国的同比基本保持在80%―90%,始终不足100%,这表明我国在义务教育阶段的财政性投入上始终存在着城乡差异。城乡学校在学校的硬件设施、师资水平上也都存在着严重的不均衡现象。这些势必都会对农村学生的学习产生严重影响,进而影响农村整体教育水平的提高。

三、城乡教育不公平的原因分析

(一)政策造成的影响

造成当前城乡教育不公平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之一就是政府的政策。当然制定的政策是受我国的国情所困,我国现在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有限的教育资源还不能使全国的教育同步发展,因此就出现了一系列的政策性倾斜。

首先,看一下重点学校政策对城乡教育公平的影响。“重点保证,优势扶持”是我国一贯的教育政策。这一政策对集中优势资源培养优秀人才起到了历史性作用,但这一政策的最大弊端在于,由于它是一种非均衡的教育发展战略,或者说是受严重的精英主义教育思想的指导,有违背教育公平的原则。这种不平等、非均衡的战略思想在1980年教育部出台的《关于分批分期办好重点中学的决定》中有非常具体的体现。该决定对重点中学的办学规模、办学条件、设备和实验室配备、教育经费、基建投资等都提出了明确、具体的要求(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办好重点中小学校的几点建议》《中国教育年鉴(1949―1981)・重点中学》)。重点学校政策就是将有限的教育资源(师资、设施与设备、经费等)集中投放到少数学校,供为数很少的、学生中的“精英”享受,它与“人人平等的受惠于教育”和“教育均等化原则”是背道而驰的。表现在实际工作中,往往就是:重视重点学校,忽视一般学校;重视名牌、优质学校,忽视困难学校,导致重点学校与非重点学校的发展极不均衡。而这些重点学校或者说优质学校的分布在城乡间是极不均衡的,重点学校在农村地区分布过少,甚至可以说,绝大部分的重点学校,包括小学、初中和高中都分布在城镇地区。同时对这为数甚少的重点学校的过度倾斜性投入加重了农村普通学校的投入严重不足的问题。而对农民子弟来说,他们中的绝大多数将在这样的学校中念完小学、初中、高中。这样的后果是,重点学校政策虽然培养了大批人才,却是以牺牲大多数非重点学校即农村的绝大多数学生换来的。重点学校政策对农村地区的影响尤为严重,它拉大了城乡间客观上本已存在的教育差距。

其次,我国特有的户籍制度对教育的影响。中国户籍制度的核心不是居住地的记录,而是和居民的城乡身份相联系的源配置制度。城市中的教育和基础设施,几乎全是由国家财政投入的,而农村中的教育和设施,国家的投入则相当有限,有相当一部分要由农村自己来负担。虽然近年来国家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并努力缩小城乡差距,但户籍仍然是一个影响教育资源分配和教育水平分布的重要变量。

再次,城乡教育资源配置的差距对教育的影响。教育资源配置包括对教育方面人力、物力、财力的分配。在我国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阶段都存在着师资力量不均衡的现象,这种不均衡不仅体现在教师的数量上,还体现在教师的质量上。2003年,我国城市中小学生师比为:小学19.31∶1,普通中学16.90∶1,农村分别为20.09∶1,19.92∶1。从师资质量看,城市优于农村,代课教师主要集中在农村。同时我国城乡基础教育阶段在图书、仪器、校舍、场地等方面都存在着极大的差距。

(二)城乡收入差距对教育的影响

“在现阶段,受经济发展区域和城乡不平衡等条件的制约,我国的教育资源在分配方面也呈现出与经济发展相匹配的现状,决定一个孩子今后能取得多大成就的主要因素不在于孩子能力的高低和努力程度,而在于孩子所处的地区的经济发展程度,是生长在农村还是城市。”城乡学生家庭经济状况不同,会明显地影响到对教育的投入,进而影响教育公平。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与城乡居民的教育差距之间存在着显著的相关关系。从某种程度上说,城乡家庭经济状况对学生的学习有一定的影响。相对来说城市的孩子拥有优质教育的机会多,有较好的教育环境,家长比较注重拓展孩子的视野,注重各种智力、能力、兴趣、特长的培养,而这些都是需要教育投资的,是建立在良好的家庭经济基础之上的。而这些教育经费对于农村的家庭来说是承担不起的,因此农村的孩子就会失去很多接受教育、发展个性的机会,对他们来说是不公平的。

四、促进城乡教育公平的策略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因此需要国家运作作为强大的支撑。政府是教育政策制定和执行的主体,政府的角色定位对教育政策取向至关重要,所以政府应该在促进城乡教育公平中发挥重要作用。缩小城乡教育差距与缩小城乡经济发展、社会发展的差别是互动与同构的。

(一)国家的宏观调控。经济的发展可以通过国家的宏观调控,教育的公平发展也是可以运用国家的调控政策,寻求缩小城乡教育差别的方略,首先需要一种宏观的视野,需要对此做多维度与立体式的思考。从国家的整体教育格局,结合我国当前经济、政治、人口、未来教育的发展方向制定出全局性的、可持续的、和谐的教育发展战略。这样的宏观调控政策要侧重教育的公平发展。

(二)缩小城乡教育差距不仅依赖于宏观制度环境的变革与改善,同时更应加强教育制度与教育政策自身的改革。缩小差距应该成为教育制度和政策建设的主题,成为现阶段最重要的政策导向。

1.取消重点学校政策。重点学校虽然能够培养出“优秀”的人才,但是以损害占大多数的农村学生的教育利益为基础的,与教育公平的时代要求是相违背的。因此要取消所谓的重点学校,使教育资源更加合理的配置,良好的教育资源更多地流向农村学校,使更多的学生享受相对平等的教育资源,促使城乡教育朝着公平的方向发展。

2.深化改革户籍制度。现在我们越来越多地认识到户籍制度在社会发展中的阻碍作用。户籍制度的存在不仅影响教育的发展,还会影响经济、社会以及个人的自由发展、城乡人口在劳动力市场的公平流动等,因此说户籍制度的改革势在必行。近日广东已经颁布新的户籍政策,取消城乡户籍差异,所有的户口簿上都标着一样的居民户口。没有户籍这一“身份”的限制会大大促进城乡教育公平发展,相信我国户籍这一道屏障终将会消除的,为城乡教育公平发展提供一个好的前提条件。

(三)大力发展农村的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有效开发农村人力资源。农村经济发展需要有知识、有技能的人,而农村恰好极度缺少这样的人,因此需要开展各种形式的技能培训,使农村人口能掌握专门的技术,有效地使用农村的劳动力资源,既能发展农村的经济,增加收入,还能减少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

农村经济发展了有能力投入教育了,不一定就会使教育机会增加,还要转变农村的教育观念,增强农村的教育意识。转变农村家长的读书无用的观念,让他们认识到读书的长远利益,放宽他们的视野,不要只看到眼前利益就让孩子辍学打工。现在普遍存在城市的家长更注重对教育的额外投资,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除了在学校的学习外,还给孩子报各种辅导班、培训班、特长班,而在农村家长只让孩子接受学校教育,不会额外发展其他特长、兴趣,这并不是要增加孩子的负担,而是必要的校外教育对农村孩子来说是没有的。

总之,我国城乡教育差距是十分明显的,而且已经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教育公平的问题被人们更多地研究,大力发展农村教育是减小这种差距的有效方法,是实现教育公平的有效措施。同时促进农村教育发展,缩小与城市教育的差距,提高国家整体教育效率,促进城乡教育,是一项长期、艰巨的工作。

参考文献

[1]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 Field, S., M. Kuzera, B. Pont, No More Failures: Ten Steps to Equity in Education

[2]胡华瑞.促进我国义务教育公平的财政投入对策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2010(26).

[3]朱家存.教育均衡发展政策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 (2004)[Z].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

教育政策含义范文第3篇

加强民办高校学科建设工作,特别是加强政府对民办高校学科建设工作的管理和扶持,是进一步深化民办高等教育改革的需要。文章主要分析了现阶段我国民办高校学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依据公共产品理论、“第三部门”理论及教育公平理论,对我国民办高校学科建设公共政策制定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

民办高校;学科建设;公共政策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一)研究背景

民办高校作为民高等教育体系中重要组成部分,经过30多年的发展,我国民办高校在办学规模和办学质量方面有了长足的发展,社会对民办高校办学的认可度也逐渐增强。根据《2015教育发展统计公报》我国目前共有民办高校734所,其中含独立学院275所,在校生610.90万人,比上年增加23.75万人。其中,硕士研究生在校生509人,本科在校生383.33万人,高职(专科)在校生227.52万人。民办高校高层次办学不足的根本原因在于民办高校整体学科水平的薄弱,没有高水平的学科为支撑,就没有高层次办学能力的根本保障。

(二)研究意义

国家新一轮民办教育改革的启动,为民办高校学科建设工作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政策机遇。经过几轮规模扩张后,我国民办高校办学规模的基本固定,民办高校间新一轮的竞争焦点也以规模为代表的“量”的竞争转向以学科水平为代表的“质”的竞争。以学科建设为核心的民办高校内涵建设逐渐成为民办高校办学重点,成为民办高校核心竞争力的体现。

二、相关概念界定及基本理论阐释

(一)相关概念界定

1.民办高校

是指国家教育机构以外的社会个人或是社会组织,用非国家财政性经费,根据相应法律举办的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其办学层次分专科和本科。

2.学科建设

一般来讲,学科有两种含义。第一种含义是学术分类。指一定科学领域或一门科学的分支。第二种含义是高校教学、科研等的功能单位,是对高校人才培养、教师教学、科研业务隶属范围的相对界定。该论文所指学科主要是指第二种。学科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它涵盖高校学科布局、学术方向凝练、人才培养规格、科学研究水平、学术队伍及学术平台建设等多方面因素。

(二)基本理论阐释

文章研究的主要理论依据包括公共产品理论、市民社会理论以及公平理论。

1.公共产品理论

公共产品理论将人们生活所需的产品分为私人产品和公共产品。私人产品一般由市场来提供私人产品。公共产品分为纯公共产品和准公共产品。纯公共产品如立法、司法、国防等属于这类公共产品,它必须由政府提供。准公共产品如教育、铁路等,由政府和市场共同提供。

2.“第三部门”理论

第三部门就是指不以盈利为目的,而是以发展社会公益事业为宗旨的独立部门。它是介于政府组织和营利组织之间的社会组织,又称为非营利组织。

3.教育公平理论

教育公平是概念内涵广泛,综合国内外学者关于教育公平的研究,可以把教育公平定义概括为教育起点公平、教育过程公平、教育结果公平。还可以具体解释为教育机会均等、受教育权利和公共教育资源的占有平等。

三、民办高校学科建设困境分析

由于我国民办高等教育政策的缺失和实行乏力,我国民办高校学科建设工作面临诸多困难,是我国民办高等教育不公平的体现。具体表现在:

(一)政府学位点审批政策严控,造成学科建设起点不公平

2011年,教育部批准了五所民办高校硕士生培养权,标志着我国民办教育在研究性人才培养方面的突破。经过五年的发展,从《2015教育发展统计公报》显示的数据来看,我国目前共有民办高校734所,610万在校生中,仅有硕士研究生509人,民办高校平均每年招收研究生数量100人,民办高校硕士培养发展非常缓慢。从国家政策层面来看,我国高校研究生培养实行申报审批制,而我国民办高校按照国家规定,根本不具备申报资格。研究生培养是高校学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在硕士点申报方面,政府对民办高校和公办高校实行的是差别性政策,造成我国民办高校学科建设起点的不公平。

(二)法人属性不明晰,民办高校学科建设缺乏长远规划

实践中民办高校被划定为“民办非企业单位”法人。这一属性划定成为阻碍民办高校发展的最根本的制度障碍。由于法人属性不明确,直接导致民办高校产权性质模糊,加上《民促法》中对民办高校取得“合理回报”规定含糊,使民办高校的投资人缺乏应有的财产所有权、收益权和处置权的法律保障。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民办高校投资人的办学热情,由于缺乏产权激励及相应的权益保护,使得民办高校投资人对学校建设缺乏长远打算,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民办高校的学科发展。

(三)教师权益保障政策缺失,民办高校学科支撑乏力

由于民办高校法人属性不明确,在身份认同方面,民办高校教师与公办教师待遇不公平。是否具有国家事业编制身份成为教师在“公办”、“民办”高校间选择的一大障碍,这在一定程度上对民办高校吸引高层次人才带来困难。由于缺乏高学历、高职称教师,民办高校的学科建设缺乏有力的人才支撑,成为民办高校学科建设的另一个障碍。

四、促进民办高校学科建设的政策建议

(一)适当放宽教育审批权,为民办高校提供公平竞争环境

根据国家对应用性研究生人才培养的定位,到2020年全国学术型研究生和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比例将达到1:1。民办高校凭借其灵活的办学机制,以及多元的投资主体,使民办高校在校企联合开展应用型研究生培养方面具有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因此,政府应适当放宽对民办高校硕士研究生培养审批限制,批准更多有能力的民办高校开展研究生教育,包括与国外高校联合培养研究生,为社会提供更多高层次教育产品,更好地满足大众高层次教育需求,更好地发挥民办高校的公益属性。

(二)确认民办高校法人属性,保护投资人合法权益

《民促法》要在协调各部门利益的前提下做好总体规划,要有一定前瞻性。对明显冲突的法律法规,则应当按照《立法法》规定的程序予以系统解决。民办教育的问题并不局限于《民办教育促进法》之中,还涉及教育领域的其他法律,要对《民法通则》、《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等相关教育法律同时修订,彻底解决民办高校产权问题。民办高校作为一种特殊类型的法人地位应在法律层面予以规定,解决投资人合理收益权的法律和公共政策保障问题。

(三)适当加大对民办高校的经费投入和政策扶持

高等教育属于准公共产品,其兼具公益性和营利性。从公益性的角度看,保护和扩大社会公共利益是政府最重要的职责之一,在民办高校办学过程中,政府应给予适当的政策和资金扶持,公益性程度是政府财政支持与否的重要依据,公益性程度越高,政府支持的力度应该越大。

(四)允许民办高校适当营利,确定民办高校合理收益比例

必须承认高等教育的营利性。尽管我国高等教育已经又精英教育转为大众教育,但毕竟有别于义务阶段教育。从一定意义上将,民办高校对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促进正是其公益性的另一个体现。但是,这并不能取代民办高校营利性一面。“非营利”指的是“不以营利为目的”,但并不等于否定民办高校投资人取得“适当合理收益”的权利,这也可以算是政府对提供公益性物品的私人一种补偿性激励。

(五)消除民办教师身份歧视,为民办高校学科建设提供人才保障

建议政府尽快将民办高等教育纳入即将修订的《高教法》的范畴,依法尽快明晰民办高校和公办高校同是“事业单位”的法人属性,并尽快依法明确民办高校教师与公办高校教师同等的事业单位身份,稳定民办高校教师队伍。同时出台制定相关政策,促进人才在民办高校和公办高校间正常合理的流动,加快解决医疗、养老保险的全国统筹,解除民办高校教师的后顾之忧,为民办高校学科建设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

五、结束语

民办高校学科建设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良好的政策环境是民办高校学科建设工作的前提保证。在《民促法》即将修改的政策背景下,明确民办高校法人属性,客观、合理地解决民办高校营利性与公益性的问题,消除民办高校教师身份歧视,将有力地促进民办高校学科建设。

作者: 武宝贵 单位:三亚学院管理学院 三亚学院财经学院

参考文献

[1]张辉.中国民办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的路径选择[J].浙江树人大学学报,2010.

[2]李玲,周兴平.民办学校“合理回报”标准测算及模式探析[J].中国教育学刊,2014,10.

[3]肖俊茹.论民办高校法人治理结构的完善[J].现代教育科学,2011,1.

[4]李望国.资本逐利性与教育公益性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10,10.

教育政策含义范文第4篇

一、义务教育为什么要均衡发展

义务教育之所以提出均衡发展的要求,主要与义务教育的性质以及义务教育发展所面临的现实问题有关。

1.义务教育的性质

义务教育属于公共产品,它具有两种属性:一种是它的外部性。“如果大多数公民没有一个最低限度的文化和知识,也不广泛地接受一些共同的价值准则,稳定而民主的社会不可能存在。教育对文化知识和价值准则这两个方面,均会做出贡献。结果,儿童受到的教育不仅有利于儿童自己或家长,而且社会上其他成员也会从中获得好处。我的孩子受到的教育由于能够促进一个稳定和民主的社会而有助于你的福利。由于无法识别受到利益的具体个人(或家庭),所以不能向近影响。”另一种是免费性。义务教育作为一种公共产品除了具有外部性以外,还具有另外一种特性,即由政府免费向社会提供。从外部性的角度来分析,促进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具有两种功能:一种是有效地增加个人的福祉,另外一种是进一步促进稳定、和谐的民主社会的建构。从免费性的角度来分析,促进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能够使更多的人,尤其是贫困落后地区的儿童充分地享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促进与保障个体首要人权的进一步实现。义务教育作为一种公共产品,在对其进行分配时必须符合公共性或公益性的要求。而所谓的公共性或公益性包括了两个方面的含义;第一,非买卖性,即这种性质不是通过市场交易的形式体现出来的。第二,公平性,即在对公共性进行分割的时候必须遵循公平与公正原则的基本要求。义务教育作为一种公共产品,其公共性的体征也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义务教育不能在市场上随意进行买卖,并且它必须是由政府免费向社会提供的。第二,政府在对义务教育资源和权利进行分配的过程中,必须遵循公平原则的基本要求,即大力缩小城乡之间、区域之间教育发展以及校际之间办学水平上的差距,促进义务教育不断地向着均衡化的方向发展,以保障每一个儿童都能够享有平等地接受义务教育的机会与权利。

2.义务教育发展面临的现实问题

北京市政协于20__年联合民革、民盟、民建、民进、农工党、致公党等派组成了课题组,对京郊义务教育问题进行了为期4个多月的调研。在调研中发现,北京地区义务教育的发展也存在很大的不均衡。这种不均衡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教育经费投入的不均衡。在所调研的30个乡镇中,学生人均公用经费最高的学校为1620元,最低的仅为182元,相差8倍多:此外,即便是在同一个区(县)内各乡(镇)之间的教育投入也存在着很大的不均衡。一般情况下各乡镇之间教育投入普遍相差2—3倍,而最大相差的则是7.6倍。第二,师资力量配备不均衡。与城镇相比,农村学校教师队伍力量薄弱。远郊区(县)中小学普遍存在着骨干教师短缺的现象,并且一些年富力强、教学业务成熟的中年骨干教师流失的也比较严重。这种单向的人才流动不利于落后地区教育水平的提高。据20__年统计,北京市共有182名特级教师,远郊区(县)仅占9名,且集中在县城或市级高中示范校。全市共有1009名骨干教师及学科带头人,远郊区(县)共计369人,而真正在农村中小学任教的不到50人,在对京郊900名中小学教师的调查中,市级骨干教师18人,占2%;区(县)级骨干教师130人,占14.6%。这种不合理的结构,严重地影响了农村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第三,师资培训水平不均衡。郊区教师不仅工资待遇同城区教师无法相比,而且在培训的水平和机会上也无法同城区教师相比。一般情况下,农村中小学教师很难有进一步接受专业教育和培训的机会,在教师队伍中普遍存在着知识结构老化、知识面窄、教育教学能力不足等问题。上述的教育投入水平不均衡、师资力量配备不均衡以及师资培训水平不均衡不仅存在于城乡之间,而且在区域之间以及校际之间也非常明显,如果这些现象不能有效、及时地消除,就容易在教育领域产生资源的垄断与恶性竞争,其结果将是强者更强、弱者更弱,这不仅会对教育系统内部的稳定产生破坏性的影响,而且也不利于社会的稳定以及和谐社会的构建。

二、怎样实现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

推进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是一项长期性、系统性、战略性的工程。因此,各级教育行政机关除了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外,还必须确立全面性、整体性、系统性的观念,全方位、多角度、多层面地推进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进一步来说,要想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化的发展,必须坚持走全面跟进(系统策略)、重点提高(重点策略)、分步实现(渐进策略)的道路。

1.系统策略

从系统策略出发,进一步促进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不仅需要国家政策调动学校的积极性,而且要充分地发挥社会与市场的作用。国家的作用主要是对公共教育资源进行公平、合理、科学、有效地配置,并从宏观的角度缩小城乡之间、区域之间教育水平以及校际之间办学水平的差距。学校的作用主要是充分地开发校内外人力资源,通过开发资金市场、人才市场和技术市场等途径与手段,最大限度地筹措办学经费,提高师资素质,使学校的发展能够获得充分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保障。社会的作用主要是争取社会公众能够与国家的政策理念、政策目标达成共识,并通过社会捐助、参与管理、转变机制等方式,重点向城市薄弱学校、农村学校提供人力、物力与财力等方面的支

持,以切实地提高义务教育阶段的整体办学水平;在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过程中,市场能通过无形手调节教育资源配置,对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产生影响。如果任凭市场作用的自由发挥,不仅不利于教育均衡的发展,而且将使教育发展的差距进一步加大。“市场并不能够带来公平的收入分配。市场经济可能会产生令人难以接受的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的巨大差异,”因此,要想使市场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过程中发挥积极的作用,就必须要加强国家这只有形手对市场的干预与控制。

2.重点策略

全面实现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是一项长期的战略性的任务。因此,在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过程中,我们既不能把短期目标定得过于理想,也不能把目标定的太多。目前,我国义务教育发展所面临的最严重的问题是农村教育问题,尤其是偏远、落后地区的农村教育问题。实际上,无论是哪一个区域、哪一所学校在发展的过程中,都有可能面临着办学经费短缺、师资力量不足等困境,但是,相对于发达地区的城市学校和重点学校来说,落后地区的农村学校和一般学校在上述几个方面存在的问题更为严重。此外,对于偏远、落后的农村来说,许多家长的观念过于落后、保守,也是制约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从教育发展的格局来分析,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目前应该重点解决的是西部偏远、落后地区的农村教育问题。不同的问题解决的策略是不同的。对于家长观念落后的问题,可以通过说服教育的方法,帮助他们提高认识,必要的时候也可采取一些强制性的措施。对于办学经费和师资力量不足的问题,国家可以适当增加对这些地区义务教育经费投入的比例,建立优秀教师到贫困地区学校短期服务的制度,推行义务教育完全免费制度以及其他的教育扶贫制度,等等。

3.渐进策略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目标不可能一蹴而就,而必须根据渐进原则的要求分步实现。

第一,要统一思想认识。统一思想认识就是要使政府、学校、家长乃至整个社会对于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义与作用给予足够的重视。就是要把这项政策的实施同实践“三个代表”与建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结合起来,有目的、有计划地把这项政策真正落实到实处,为此,各级政府和各级各类学校必须在以下几个方面达成共识:一是把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点放在缩小县(市、区)域内义务教育发展水平的差距上;二是把推进县(市、区)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点放在提高农村学校教育质量和改造城镇薄弱学校上。

第二,要逐步缩小办学条件的差距。缩小办学条件差距的途径和措施主要是:一要加大对农村地区、城市薄弱学校教育经费投入的力度,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提高农村地区、城市薄弱学校的办学水平;二要取消重点校,废除过去那些对薄弱学校存有歧视性的教育政策,改变过去优质教育资源自上而下配置的状况,让农村与城市、贫困地区与发达地区共享优质教育资源;三要采取合并、改造等方式加强对薄弱学校的优化管理。

第三,要尽量缩小师资队伍的差距。教育发展不均衡并不只是表现在教育经费的投入上,更主要地表现在师资的配置上。从一定意义上说,区域教育、城乡教育以及校际发展水平的差距主要是由师资队伍的差距所决定的。因此,缩小师资队伍的差距对于进一步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缩小师资队伍差距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一是严把入口关。根据《意见》要求,县级教育行政部门要依法履行对区域内中小学教师的资格认定、招聘录用、职务评聘、培养培训、调配交流和考核等管理职能,加强辖区内教师资源的统筹管理和合理配置,保质保量地为所有中小学配齐合格教师。二是建立区域师资力量合理交流与沟通机制,形成以强扶弱的教育支援制度,并积极引导超编学校的富余教师向农村缺编学校流动。三是加大对农村学校、城镇薄弱学校骨干教师的培训力度,通过增加师资培训经费和免费培训等方式切实提高薄弱学校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四是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等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切实提高薄弱学校的教育水平。

为了保证上述策略能够得到真正、有效的实施,国家必须加强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督导与评估,建立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督导与评估机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与评估的重点仍然是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的投入、师资力量的配备以及教育质量的提高等问题。督导与评估机制的建立和运行应该突出实效性,应当把教育督导与评估的结果以适当的方式向社会公布,并建立一些与督导、评估结果相适应的奖惩制度。

三、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意义

“现今,学校被寄予希望于实现多种功能:消除种族冲突和激发对‘多样性’的尊重;提倡价值观念和志向,塑造弱势学生的身份意识……换句话说,几乎国家所有的问题都反映为对学校教育的需求,当然,这些需求还在频繁地产生冲突。”因此,无论是从教育系统内部,还是从教育系统外部,乃至从整个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促进和保障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第一,有利于更好地维护和保障个体人权的实现。世界上所有签署国际条约和公约并信守实践的国家都向国际社会申明了教育是一种人权的立场。根据人权在维护人类活动的必要条件方面的重要性来划分,可以把权利分为首要权利与次要权利。从这个意义上来分析,受教育权不仅是一种人权,而且是一种首要的、基本的人权。“如果人权来自于人类行动的必要条件,那么,包括人权在内的受教育权就是首要权利。”促进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就是更好地保障每一个人这种首要人权能够得到顺利的实现。

教育政策含义范文第5篇

关键词:校企合作;成本;收益;企业;人力资本

一、引言

校企合作包括校企合作教育和校企合作科研等, 本文主要讨论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校企合作教育①。当前我国职教界普遍认为, 职业教育的性质和使命决定了校企合作的必要性,而且在政策层面上也把推进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作为探索适应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发展思路和解决当前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中突出问题的重要举措。然而, 在校企合作教育的实践层面上,存在“学校热、企业冷”的现象, 形成了明显的企业失语和企业缺位问题。[1] 众多的学者从不同角度分析了造成这一现象的因素:既有政策层面的因素,譬如政策导向作用不强,缺乏相关的法律、制度保障[2];亦有操作层面的因素,譬如缺乏校企合作的交流平台,缺乏第三方的协调。[3]既有企业层面的因素,譬如企业缺乏社会责任感;也有院校方面的因素,如院校培养的人才达不到企业的用人要求,服务企业的基础能力不足。[4]另外还有学生方面的原因,例如,学生实习期间群体离职、自由散漫等。[5]这些分析得到了许多启发性的结论和建议。然而从研究视角来看,现有研究大多从院校视角来探讨,从企业视角进行的研究较为少见;从研究内容来看,现有研究大多是经验总结,或者根据现象提出“应然”的对策,至今尚未提出比较系统的理论模型,因而多数研究得到的结论缺乏严格的证明[6],直接影响其可信度和应用性。

本文从企业目标和本质出发,以人力资本理论为基础,应用成本和收益分析构建企业参与校企合作教育的决策模型,并分析其实践含义,尤其关注的是应用该模型分析影响企业参与合作教育积极性的主要因素。企业作为微观经济主体,其一切行为服从于经济利益最大化这一目标。因而我们认为,在校企合作中企业的决策行为应用成本和收益分析是合适的。本研究主要有以下贡献:第一,首次从企业视角,基于企业的成本和收益构建了企业参与合作教育决策的理论模型;第二,基于企业决策模型,分析了实践中一些使人困惑的问题,譬如学生的实习津贴如何确定,院校对合作企业该不该补偿一定的成本。

二、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基本决策模型

在正式提出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决策模型之前,我们有必要做出一些假设。

1.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行为是一种人力资本投资

校企合作包括合作研发和合作教育。区别于企业和本科院校的校企合作侧重于合作研发,企业和高职院校的校企合作就其核心内容而言主要是指职业院校与企业在相关人才培养、培训中进行的合作,属于国际上通称的合作教育。[7]从企业角度来看,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主要目的在于筛选和聘用适合的高技能人才,提高人力资本的数量和质量。[8]有关对企业的实际调查也表明,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目的前五位是人才需求、行业技术发展需求、员工培训、社会声誉提高和生产成本降低。以人才需求和行业技术发展需求为主要目的的企业分别占样本总数的78.08%和38.85%。[9]由此可见,企业参与高职教育校企合作从本质上看是一种人力资本投资行为。

2.投资和收益存在时间错配

企业参与校企合作有一定的成本投入,譬如人力成本、管理成本和原材料成本(对于企业来说,该投入即为人力资本投资),也有相应的收益。这个收益主要表现为通过筛选和聘用到适合的高技能人才提高企业未来的生产效率。但是企业投资期限和收益期限存在明显的时差②。企业投资期限是整个合作培养期间(t∈[0,n]);而企业收益期是企业正式雇用合作教育培养的学生后直到学生③离职、被解雇或退休(t∈[n,N])这段时间(如图1)。如果学生毕业后没有在合作企业正式就业,则企业收益为0。

3.企业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标

校企合作中的两类主体是性质完全不同的组织。学校是非营利性组织(Non-Profit Organization),以追求社会效益、提供公共服务为己任;而企业是营利性组织(Profit Organization),其一切行为和决策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标。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决策同样如此,必须仔细权衡收益和成本。如果参与合作的收益不足以弥补成本,其就无动力参与合作。我们以“企业缺乏社会责任”来指责企业参与积极性不足是毫无道理的,也是于事无补的。

现在详细考察一个企业参与合作教育的成本和收益。合作期间,企业投入的成本(根据上文,我们可理解为人力资本投资成本)包括直接成本(各种原材料的损耗、废次品的增加等)、机会成本(表现为利用机器或有经验的职工从事培养培训所导致的生产效率的降低)、支付给学生的实习工资以及正式雇用学生后所支付的工资Wt。假设前两项的现值为K(K>0),则总成本TC为:

TC=K+■■

企业的总收益包括合作期间顶岗实习学生的边际产出(MP)和合作教育学生被正式雇用后就职期间的边际产出。

TR=■■

如果总成本大于总收益,企业就乐于参与合作教育,否则就不愿参与。因此均衡条件就可以表示为:

K+■■=■■

如上所述,我们把整个期间分成合作培养期和正式雇佣期分别考察。

K+■■+■■=■■+■■

重新整理得:

K-■■=■■ ①

如果把方程左边记为G,G表示正式雇用学生期间企业的净收益,则均衡条件可表示为: